花江夏树变态:循循善诱,水到渠成--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2:09
[ 2008-11-9 12:46:00 | By: 麦尔 ]
1
推荐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他的政治主张是“施仁政,行王道”。和孔子一样,他也周游列国,到过许多国家去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寡人之于国也》就是孟子来到魏国后向梁惠王宣传仁政思想的一篇对话体散文,文中描述了实现“仁政”之后的具体景象,阐述了“仁政”“王道之始”和“王道必成”的道理。在行文上,本文体现了孟子对话的艺术特点。
一、类比推理,引人入彀
对话是从梁惠王的疑惑开始的。梁惠王对比别的国家,自称在治理国家上“尽心”尽力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他希望通过努力使自己国家的百姓增加,以在将来的争霸战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且他对自己的措施也很有信心。然而事与愿违,自己的百姓并没有“加多”,于是产生了困惑,而向孟子请教。
然而孟子没有直接回答。却荡开一笔,“请以战喻”,他描述战场上逃兵“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形,让梁惠王自己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钻入“圈套”:原来孟子是拿战场上的逃兵的互相取笑来类比自己与邻国统治者的统治,说明两者的治国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一样,都不正确。而且根据孟子在类比之前强调的“王好战”的特点看,梁惠王和其他国王一样,行的都是“霸道”,移粟移民不过是小恩小惠罢了,并非正确的治国方略。这样,孟子通过类比的手法,让梁惠王自己彻底否定了自己的治国方略。
二、对症下药,循循善诱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就得对症下药。孟子开始阐述应该实行的治国措施。但他却又荡开一笔,先告诉梁惠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抓住“时”字这一要害做文章,要求梁惠王不违“时”,就是要求他不要随意发动或参与战争,而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在国内“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但这仅仅是“王道之始”。要最终实现梁惠王渴望的民“加多”的目标,还得继续用“药”。于是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描绘了药到病除后的美好前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是孟子治国的“良药”——养民和教民。孟子认为,只要梁惠王抛弃霸道,追求王道,就能最终出现这一美好结果:国内人口增加,国外百姓愿来,从而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终极目标。孟子坚信,只要按照他的主张去做,“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道者必将成功。
孟子的循循善诱就表现于此。他通过描述美好前景,抓住梁惠王渴望统一天下的心理,借机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令梁惠王悠然神往。
三、揭露现实,渴望明君
但是孟子在现实中看见的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就是统治者推崇霸道的结果,也是百姓无法增加,不愿追随的根本原因。各国统治者穷兵黩武,导致百姓大量死亡,他们不反思自己的治国之策,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令孟子更加气愤,所以他直接加以揭露,因为这样的现实使他的政治理想更加难以推行。但他对愿意请教他的梁惠王还是抱有希望的,所以在最后,孟子劝告梁惠王:“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用近乎迎合求恳的话语,希望梁惠王抛弃霸道,采用王道来统一天下,既体现了为追求理想的一份执着,也是对梁惠王的一份诱导。
此外,孟子充沛的气势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在文中也十分鲜明突出,一方面表现了他对自己主张的坚定信心,另一方面展示了他关心民众疾苦,悲天悯人的圣人胸怀。因这方面分析较多,本文不再赘述。
(发表:《考试指南报·高一语文》2008年10月6日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