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泽香菜 兵库北:睿智生动写哲理--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17:34
《渐》是丰子恺先生早年的散文,其内容睿智而深刻,形式生动而形象。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敏锐发现了非同寻常的人生哲理,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写下了这篇启人深思的哲理散文。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历程是极其短暂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命便渐渐流逝了。正如作者所说,“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而“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事实啊。可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意识不到生命的短暂,人生的变化无常呢?就因为一切都是“渐渐”发生的缘故。作者深刻地揭示出:“渐”是“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也是“造物主骗人的手段”,“渐”维持着人生。
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从“渐”的作用上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渐”能使人接受逐渐衰老的现实。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丰子恺先生眼中的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他指出,人生其实是“渐进”“递降”的,即逐渐衰老,最终趋向死亡。可就因为这一切都是“渐渐”发生而不为人注意,于是人们便误认为这原本短暂而痛苦的人生“恒久不变”且“无时不有生的意趣和价值”,我们忘却自然承受着衰老,维持着短暂而痛苦的人生。
其次,“渐”能帮助人们忍受境遇的变衰。突然的人生变故让人难以忍受,可是长时间逐渐走向的衰落境遇人们却可以接受。为什么呢?就“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于是人们总是能够适应与昨日一样的生活,淡忘了日渐加重的痛苦,甚至还能“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呢。
第三,“渐”能使人接受逐渐加重的劳苦。作者以农夫抱犊跳沟为例,指出现实中人们的劳苦其实是逐日渐渐增加的,但由于“这种变化在每日之间”,“每步相差极微极缓”,因而人们便误以为一切都是一成不变的,从而忍受着这逐渐加深的生之痛苦了。
“渐”就是这样让我们毫无知觉地忍受着人生一切的痛苦:衰老、困顿和劳累,受着造物主的愚弄和欺骗而毫不觉悟。
那么,到底什么是“渐”?认识“渐”又有何价值和意义呢?作者没有正面给“渐”下一个定义,只指出它的本质是时间。作者指出,在难以把握的时间里,世间万物在看似永远不变中时时刻刻逐渐变化着;而一般人无从从整体上把握时间,不明白自己在人生历程中所处的位置,只能支配短时间,“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难以成为明达之人。因此,唯有认识了“渐”,明确我们一直处于“渐变”的困苦劳累之中,才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才能拥有“大人格”与“大人生”,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新的天地,才真正拥有价值和意义。
可见,作者写这样一篇文章,目的是让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生,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同时,作者除了以上述道理启发人们的智慧,使人觉悟外,他笔下的人生是走向衰亡、痛苦劳累的,这是对20世纪20年代黑暗现实的曲折反映,是一种侧面的批判,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渐》不是一篇议论文,而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因此作者列举了大量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并加以对比或者类比,这样深入浅出,鲜明生动地阐发了作者的看法。有助于我们在形象生动地描述中更好地认识事物,理解道理。如花的少女与火炉边的老婆子对比;天真烂漫的孩子“—年—年地、—月一月地、—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分地、一秒一秒”最终会渐变为顽固的老头子,与假设的一个人一天中突然变老对比;富家纨绔子弟逐渐败家与突然变穷对比,搭船乘车知道让座和退后与不懂人生的大道理对比等。通过事实的多方对比,突出了“渐”在人生中的难以觉察又触目惊心的作用。再如类比。为说明“渐”能帮助人们忍受境遇的变衰,作者以季节的轮回、昼夜的推移、儿女的长大以及水仙的开放等加以印证,展现了它们共同点,将“渐”在不同的领域中的种种表现充分展现在我们眼前,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入浅出地证明了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