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潮汐表2016八月: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5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44:46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25 21:56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28 21:24
  成书年代
  
  《左传》写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已到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交。(因为战国开始的年代有前475和前403等不同的说法。)《左传》中有许多卜辞和预言,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都是战国初年的事,后来都应验了。作者一定是经历过这些历史事件,不然不会这样灵验。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日三百年。”
  (冬天狄人包围卫国,卫国迁移到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占卜的预言说:今后可以立国三百年。)
  这一年是公元前629年,过了300年,就是公元前329年,卫平侯四年。过了四年,卫平侯死,儿子嗣君继位,被一个叫做子南劲的人篡了位。此后的卫侯,不是姬姓,而是公孙氏了。原来的卫侯嗣君,被贬号为君,只以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为食邑。已经名存实亡。②这个跨度为300年的预言也应验了。
  《左传•昭公四年》记郑国执政子产作丘赋,大夫浑罕(子宽)认为对郑国不利,提出了“郑先卫亡”的预言。根据《史记•郑世家》,郑亡在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又据《卫康叔世家》:姬姓之卫君角二十一年(前209),被秦二世灭亡。“郑先卫亡”的预言也应验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从预言来看,最后应验的预言,竟在秦朝。所以有人说:难道《左传》是秦以后的书吗?
  
  《左传》与《国语》的关系
  
  《汉书•艺文志》:“《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着。《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分《国语》。”
  今文学家康有为,疑古学派顾颉刚都认为《新国语》五十四篇包括《左传》在内,刘歆分出大部分编成了《左传》,余下的二十一篇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国语》。
  如果按照上述的说法,《左传》也出于《国语》,这部《国语》应该称为《老国语》,怎么会称为《新国语》?《国语》写的是西周和春秋时候的事,那么《新国语》写的应该是战国时的事,大约原来没有分国,刘向(刘歆之父)校书时分了国,与原来的《国语》相区别,所以称为《新国语》。可惜此书已经失传了。
  现存的《国语》二十一篇,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君臣议论政治得失的对话,属于古代史官记言的性质。它和《左传》的文字风格不同,所以并不是同一部书。《左传》和《国语》都是研究春秋史的重要资料,所以东汉的班固、王充、三国的韦昭等人,把《左传》称为“春秋内传”,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
  关于《左传》和《国语》的关系以及所谓刘歆伪造《左传》的公案,主要是司马迁惹的祸。他在《报任安书》中说: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太史公自序》。又见《汉书•司马迁传》)。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又说:
  “鲁君子左丘明……成《左氏春秋》。”
  司马迁的说法有两个要点:
  第一,左丘明是个盲人。
  第二,《国语》和《左传》都与左丘明有关,或者是一书二名,或者是两部书。
  而今文经学家却据此认为:左丘明著作了《国语》,并没作《左传》,《左传》是刘歆根据《国语》伪造的,《十二诸侯年表序》说左丘明作《左氏春秋》那段话,不是《史记》的原文,是刘歆窜入的。
  不仅此也,今文经学家还认为刘歆“遍伪群经”,许多古书都被他窜改过。刘歆有多大精力,竟能窜改群经?太离谱了!这种学术腐败现象,在今天诚然是时有所闻,一个教授领一批研究生、本科生可以搞一个“论文生产线”,牟取暴利,但古代的技术手段很差,没有电脑、复印、扫描,搞起来谈何容易?杨宽曾写有《刘歆冤词》,大力为刘歆辩护说:
  “歆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③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7-31 21:14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左传》后来被称作《春秋左传》,那是认为它是《春秋经》的“传”,是解释《春秋》经的。但从汉代以来,就有学者认为《左传》和《春秋》并不完全合拍,联系并不那么密切。例如:
  第一,《左传》记事比《春秋》多了十一年。
  第二,有的有经无传,有的有传无经。
  第三,《左传》记事有在一年之中与经没有关系的,如庄公二十年,二十六年。既然是解经之书,为何离开经另记别的事?
  第四,《左传》的义例(观点),有的和经的精神不符。
  所以古代很多学者认为:《左传》自成一书。晋、王接说:
  “《左传》囊括古今,自成一家言,不主为经而发。”(《晋书•王接传》)
  宋•刘安世说:
  “读《左氏》者,当经自为经,传自为传,不当合而为一。”(《元城语录》)
  清•刘逢禄说:
  “余欲以《春秋》还之《春秋》,《左氏》还之《左氏》。”(《左氏春秋考证》)
  至于近现代,认为《左传》自为一书,不是《春秋》之传者,更大有人在。为免雷同,不多引证。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8-03 21:04
  《左传》管见
  
  《左传》一书,问题复杂。如果把研究《左传》的各种著作、文章搜罗到一起,那数量将非常可观,说是文山书海,并不为过。
  在关《左传》的各种记载和研究著作中,不乏真知灼见,但误区也不少。经过一番“去伪存真”的考虑,参照前人意见,并结合我个人的心得,我的初步结论如下:
  1、《左传》的内容,是“瞽史”传下来的。夏商的情况我们还不清楚,起码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天子和诸侯的朝廷里,有一种讲史的盲人,称为“瞽史”,地位介于史官和艺人之间。周厉王时期,天子暴虐,与民争利。老百姓在下面骂起来了,厉王就利用卫巫(卫国的巫师)来监视百姓,要封住老百姓的嘴。邵公进谏说:不能堵老百姓的嘴,而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其中就包括“瞽史教诲”。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就属于“瞽史”一类的人物,他传下了哙炙人口的长篇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瞽史”的历史知识是口耳相传的。因为盲人的眼睛看不见东西,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少,善于背诵,所以成为历史知识的传承和演唱者。
  西周,春秋时期历史知识的记载和传承有两个体系,一个是太史体系,掌握朝廷的文书档案,编写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就是由鲁国的太史体系编写的,它的特点是凝炼、简单、干瘪、流水账式的,只是一种纲要性的记录,比现代历史书后面所附的“大事记”还简单,如果没有人讲解,读者是不知道每一条历史事件的细节的。
  另一个是“瞽史”体系,“瞽史”的说唱则是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对话、像现代的评书或大鼓一样,是艺术化形象化的,所以韩愈在《进学解》中说: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浮夸”就是今天所说的形象化、艺术化。
  那时候没有盲文,“瞽史”是不能写作的。有人把“瞽史”演唱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为相对固定的台本了。《国语•晋语四》所提到的《瞽史记》,就是这种东西。
  2、《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左丘失明”表明左丘明是一位盲人,也就是“瞽史”。有人把他演唱的历史故事记录下来,就是《瞽史记》。《瞽史记》成书于春秋时期。而到了战国时期,有人把《瞽史记》进行了改编,起码是用这些资料编成了两部书,偏重于记事的,就是《左传》,偏重于记言的就是《国语》。两书非一人所编,所以风格有所不同,甚至观点也有一些差异。但因为二书都是源于《瞽史记》,而《瞽史记》是根据左丘明的演唱内容编成的,所以二书都说是左丘明所作,其中的一部还名为《左氏春秋》。司马迁既说《国语》为左丘明着,又说左丘明作《左氏春秋》,二者并不矛盾。
  3、左丘明其人大约与孔子同时,年辈长于孔子。他有丰富的历史知识,道德品质又高尚,所以孔子很尊重他,把他看作道德的楷模。
  4、《左传》和《国语》成书很晚,《左传》更晚。根据上面所说的预言来看,《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甚至秦朝,那时左丘明已经死去200多年了。但也有人主张《左传》成书更早些,杨伯竣认为成书于公元前403年到389年之间,在战国初年。总之《左传》成书于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是可以肯定的。
  5、《左传》自成一书,不是《春秋》的传。《汉书•刘歆传》说:
  “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这是说:刘歆开始用《左传》的内容来解释《春秋》,把《春秋》和《左传》的内容互相印证。从此《左传》既和《春秋》相结合,它的篇章字句和观点也搞明白了。看来《左传》虽然不是刘歆所伪造,但把《左传》与《春秋》相结合,对《春秋》的观点进行铨释,却是刘歆干的。《左氏春秋》改名为《春秋左传》也是始于刘歆。但在刘歆那个时代,《春秋》和《左传》二书还是各自单行,是两部书;到了晋朝初年,杜预(222——284)为《左传》作注,写成《春秋左氏传集解》一书,才开始把经传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书。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这种前经后传的本子。
  6、今文经学家把刘歆骂得狗血喷头,说刘歆是经学罪人,其实刘歆是中国文化史上大大的功臣。如果不是刘歆从秘府(国家图书档案馆)中把《左传》抢救出来,使它重见天日,《左传》早在今文经学家的封锁打压下失传了。对于我们来说,丰富多彩的春秋历史,将所知有限,接近空白。因而在两千年之下,我们要向刘歆表示敬意。另外,杜预把《春秋》和《左传》合在一起,功劳也不小。如果不这么作,那毫无可读性的《春秋》一书,谁还去读它?恐怕也早就失传了。对此我们也向杜预表示敬意!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8-05 17:32
  本文虽然用通俗的笔法写作,但实际上是学术性的东西。要站在学术的制高点上看春秋史,言必有据,不能信口开河。要研究大量的资料,斟酌各家的见解,慎重成文。又加本人80多岁了,家里事情又多,写的不能太快。现在三日一更新,敬请谅解。谢谢跟帖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