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建设局: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4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1:40:24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22 22:33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23 21:08
  以上这些,都表明井田制在逐渐衰微,瓦解。宣王即位后,传出了两条大新闻,反映了井田制逐渐衰微,瓦解的背景,历来为史家们重视。
  一条是“不藉千亩”。
  《史记•周本纪》说:
  “宣王不修籍于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王不听。”
  籍,就是藉田,是周天子连成大片的“公田”,由农民无偿地投工耕种。每年春天开始耕种时,要搞一个始耕藉田的仪式。自周王以下公卿百官直至在上面干活的农民,都来参加。据《国语•周语上》记载:耕种开始时,“王耕一坺(音拔),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这是说:周王用耒耜(翻土工具,犁的前身)翻了一下土,下面的大臣按照职位高低,依次增加三倍:公翻三下,卿翻九下,大夫翻二十七下。但这都是做样子的,最后的活计完全由农民来完成。这就叫“庶人终于千亩”。
  这种传统的始耕仪式,宣王为什么就不搞了呢?现代有一些学者认为:宣王已经废除了“公田”,不再通过农民在“公田”上的无偿劳动来进行剥削,而是改为“履亩而税”了。就是按照农民耕种“公田”的亩数来收税。但这仅仅是一种推论,是缺乏充分的证据的。根据史书记载,开始履亩而税,是春秋时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国语•齐语》)和鲁国的“初税亩”(《左传•宣公十五年》),那是100多年以后的事了。不过尽管宣王未必会施行履亩而税,而从他对藉田始耕仪式不感兴趣这一点来看,说明井田制已经出现了缺口,“公田”的经营弊端丛生,对农民的剥削方式,也就是赋役制度需要变革了,尽管这变革是缓慢的,经过了一个很长的时期。
  另外一条是“料民于太原”。
  《史记•周本纪》说:
  “三十九年(前789),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
  这个打败仗的地方——千亩,和上面所说的“不藉千亩”的千亩,不是一回事。后者是周天子的藉田,即“公田”,应该在镐京一带;前者是个地名。《史记索隐》说:
  “千亩在西河介休县。”
  就是今山西介休县。
  这是说:宣王在千亩之战中,被姜氏之戎打败,丧失了从南方(江汉一带,一说南阳)征集来的军队。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太原清查户口。这个太原,不是今山西太原。或谓今甘肃镇原,或谓今甘肃环县至平凉一带。这是一个背离传统的行为,卿土仲山父进谏说:
  “民不可料也。夫古者不断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为什么过去不清查户口?这是因为:在井田制下,公社的农民由公社掌握,国家只是向公社征发民力耕种公田或通过公社征发兵役,没有必要了解公社的户口数字。但到了西周末年,公社组织不那么严密,农民迁徙,逃亡的事情时有发生;宣王为了补充兵力,不得不对农民的户口直接地清查一番。
  “不藉千亩”和“料民于太原”,都是井田制逐渐破坏的征兆。
  农业自然经济和井田制是西周王朝的经济基础,国家的军费、行政费用以及王室开支,大部分从“公田”上取得。井田制的逐渐破坏,一方面削弱了王朝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固有的社会秩序的紊乱,社会矛盾的深化,这都影响了西周的国力,促使王朝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24 21:15
  分封制的破坏
  
  第二,分封制的破坏,周天子失去了控制各地诸侯的能力。
  关于分封制,我们在前面已经做了全面的介绍。西周封国林立,见于《春秋》、《左传》上的大小封国就有141个。这些封国,主要是周天子的宗族,亲戚,也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古国或部落,还有一部分是古圣先贤的后人,由周天子册封或承认的。各封国都臣属于周天子,要向天子进贡物产;天子发动对外战争,各封国要出兵配合;天子有难,各封国要进行救助;而周天子也有保护各封国的义务。这种分封制,是西周王朝的基本政治框架,是一种宗法性的军事殖民制度。西周王朝通过血统和亲戚关系,扩大了疆土,在外围建立了保卫宗室的屏障。西周是古代的一个殖民大帝国,也是一个联邦制的大帝国。
  西周末年,由于井田制的动摇,王朝实力的削弱,以及各封国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各诸侯国的离心力也加强了。周天子对各诸侯国已经难以控制,各诸侯国之间也大兴兼并之风,这个联邦大帝国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史记•周本纪》说: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集解》引郑众(东汉人)说:“长诸侯为伯。”也就是诸侯之长,霸主。平王东迁以后,天子的权威转归于霸主。连天子本身也在霸主保护和控制之下,周王朝已经逐渐沦为一个普通的、甚至比较弱小的诸侯国了。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25 21:12
  戎羌的威胁
  
  第三,戎羌的威胁。
  在中国这片广袤辽阔的土地上,自古就是华夏族和少数族活动和角逐的地方。华夏族自称是黄帝的子孙,但绝非纯粹的血统,而是以华夏族为主干,不断融合其它各族的结果。神州大地既是华夏族和少数族斗争的舞台,又是华夏族不断地与少数族融合的圣土。我们今天人口有十多亿,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果。而华夏族与少数族斗争形势的消长,又往往会影响一个王朝的兴起或灭亡。
  周人最初崛起于关中地区,其兴起是先公先王战胜或融合周围戎羌部落的结果;而西周的灭亡,又和戎羌的威逼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方的少数民族总称为西戎或西羌。周人在古父亶父以前,居住在泾水上游,与戎羌杂处。古父亶父为了躲避戎羌的侵扰,率部迁徙于周原岐山之下(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定居下来。商朝晚期,在周文王之父季历时,周人展开了对周围各戎羌部落的征伐。据《竹书纪年》记载,就征伐过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等。周文王时,以“西伯”(西方诸侯之长)的名义,征伐过犬戎,密须。
  西周初年,在今陕、甘、宁、青以及山西一带,都有戎羌部落的分布。当时由于周朝国力较强,对戎羌具有威慑力量,华夷的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到了西周中期以后,由于戎羌不来进贡,穆王曾西征戎羌,一直到了昆仑丘(大约在今甘肃、青海一带)。自周夷王(公元前885—878)以后,周朝国势衰落,对周围的戎羌已经难以控制了。宣王时,曾经征伐犬戎(猃狁)、条戎、奔戎、姜氏之戎等,被姜氏之戎败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市)。到了幽王时,周朝进一步衰弱,关中一带大部分为戎羌占据,镐京处于戎羌的包围之中,平王为了逃避戎羌,只好东迁雒邑。
  平王东迁之后,在关中一带与戎羌斗争的任务,就落在了秦国的肩上。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周孝王(公元前891—886)时,秦国的先人非子为朝廷繁殖马匹有功,被封于秦邑(在今甘肃清水西北,一说在今甘肃陇西)。宣王即位后,非子的曾孙秦仲为大夫。让他带兵去讨伐西戎,被西戎所杀。秦仲有五个儿子,长子为庄公。周宣王派出七千士兵,命庄公兄弟五人带领,征伐西戎。把西戎击破,宣王任命庄公为西垂大夫,居住在犬丘(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庄公的长子世父,立志要杀死戎王,为祖父(秦仲)报仇。但在与戎人的战斗中,被戎人俘获,后被放回。周幽王时,秦庄公已死,他的弟弟秦襄公在位。襄公七年,犬戎进攻镐京,襄公与犬戎力战有功。平王东迁,秦襄公以兵送平王,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在这以前,秦不算是诸侯,只是附庸。平王把被西戎占领的岐山以西之地赐给秦襄公,还和襄公盟誓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襄公十二年,他在临死前终于把西戎从岐、丰之地驱逐出去,其地就归秦所有了。大约一百年以后,到了秦穆公(前659—621)时,秦国终于制服了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国从秦仲开始,一直到秦穆公,大约经过了200年左右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算真正制服了西戎,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如果平王当初不东迁,以一个国力衰弱,各诸侯国离心离德的周王朝,能够在关中站稳脚跟吗?恐怕早就被西戎吞灭了,也不会再出现一个东周了。不管怎么说,从周平王到周赧王,毕竟周王朝又延续了500多年。
  总之,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西周的灭亡,一是井国制的开始破坏,标志着支撑西周立国的经济基础逐渐动摇,促使西周的国力衰弱,也使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二是作为上层建筑的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框架,这个框架的动摇,使西周的国家机器难以继续转动下去。以上是内因。
  三是从外因来看,由于西周国力的衰微,血缘宗法观念的淡化,周天子失去了号令诸侯的权威,各诸侯国离心力增强,不再围着共主转,促使华夷斗争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导致西戎各部落像潮水一样涌入关中地区,使镐京处于戎羌的包围之中,迫使周平王放弃了关中之地而东迁。这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东迁以后的周王朝,虽然又存在了几百年,但已经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沦落为一个普通的诸侯国,只能在大国的卵翼下勉强地生存下去。因而周室的东迁,也就标志着作为天下共主的那个周王朝已经灭亡了。历史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掀开了新的一页。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
  2、《史记•秦本纪》
  3、《国语•周语上》
  4、《竹书纪年》
  5、《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6、《后汉书•西羌传》
  ——————
  ①《竹书纪年》说:“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以为太子。”这个伯盤,就是《史记》上的伯服。有的学者认为:盤,古写作般,般与服形近,史记误为伯服,应以伯般为正。
  ②参见以下诸文:
  王雷生:《平王东迁年代新探》,《人文杂志》,1997,第3期。
  王玉哲:《周平王东迁乃避秦非避犬戎说》、《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晁福林:《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③王玉哲:上引文。
  ④钱穆:《西周戎祸考》、《禹贡》第2卷,第5期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10-26 21:16
  二六 社会发展规律再认识
  
  司马迁的循环史观
  
  在本书的最后几章,我们要对夏、商、周社会进行理论的概括,就是研究一下夏商周的社会性质。先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谈起。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无规律可循?怎样把漫长的历史过程划分为几个大的时期,以便掌握其本质及发展脉络,也便于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很复杂,古今中外学者总结出许多历史规律,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历史分期法。
  《史记•高祖本纪》:
  “太史公曰:夏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音赛),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周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夏朝的政治理念是忠(忠厚)。忠的弊病是野(粗野少礼),所以殷朝以敬(恭敬)来替代。敬的弊病是使百姓迷信鬼神,所以周朝以文(文化、礼制)来替代。文的弊病是百姓不诚实,所以要救治文的弊病,莫如用忠来替代。三王的政治理念好像是循环的,周而复始。周秦之间,其弊病在于文。秦始皇没有改变这种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残酷,岂不是大错?所以汉朝兴起后,继承了前朝的弊端而有所改变,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就符合天道了。)
  这就是司马迁的忠、敬、文循环史观。他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忠、敬、文的周而复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是生产方式的改变与革新。而且从表面上来看,历史的发展确有一些循环的痕迹,但那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否则,只是在一个起点上转圈圈,人类社会就没有进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