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联赛辩论赛: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3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33:24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5 22:04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6 21:23
  明师良帅
  
  周公、太公和召公,是西周初年的三大名臣,也都是开国元勋,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三驾马车。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在文、武之世,太公的地位似乎高于周公,功劳也比周公大: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周本纪》)
  师,是太师;辅,是冡宰,太宰,就是后来的宰相。除了国王之外,在臣僚中“师”是第一把手,“辅”是第二把手。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周本纪》)
  首封,是因为他功劳大,地位高。
  太公头衔上的“师”字,既是官名,也是帝王之师的意思。《吕氏春秋•尊师》:
  “文王师吕望。”
  《史记•齐太公世家》:
  “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吕尚怎样归附周朝的说法虽然不同,但重要的是: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的老师。)
  所谓“文武师”,也就是文王,武王的智囊。文王、武王治国和征战的重要决策,都是他参与制定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周文王从羑里脱身回来,和吕尚推行德政以便推翻商朝政权,其内容多为用兵的权谋与奇计,所以后世谈论用兵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取法于太公原来的那些权谋。)
  司马迁关于文王与太公“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的说法,遭到古代一些学者的质疑。宋代学者王应麟说:
  “文王之德之纯,岂心与貌异乎?”
  (《困学纪闻》卷二)
  清代学者梁玉绳说:
  “夫德非倾人之事,亦非阴谋所能为,若果如是,又何以为文王,太公?”(《史记志疑》卷二《殷本纪》)
  另一清代学者崔述说:
  “则太公者,乃述尧舜禹汤之道以佐文武而开孔子者,……况太公王者之佐而反为此权谋术数之言乎?”(《丰镐考信录》卷八。)
  这些学者在其当代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们都是醇儒,就是正统的儒家学派。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以及对古代圣贤的粉丝情结,总认为像文王和太公这样的圣贤,是不会搞“阴谋”,也不会有颠覆商朝的想法的。孔子说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在服事殷朝,他们对此坚信不疑,成为立论的出发点。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大错特错的。与其说他们迂腐,还不如说他们不懂得什么叫政治,什么叫政治斗争。阴谋,现代是贬义词,指阴谋诡计;而《史记》在这里所说的“阴谋”,乃是策略和秘密规划的意思。个人有隐私,国家有机密,这是很正常的事。《诗经•鲁颂•閟宫》:
  “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这是说:周人的“翦商”事业,也就是推翻商朝的宏图大计,从文王的祖父太王(古父亶父)时就开始规划了。难道文王和太公都是吃素的?他们真的不想“倾商政”?这个问题是明摆着的,就不必多说了。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7 21:10
  如果说:在文王时代,由于条件还不成熟,还没有完成“翦商”的历史使命;那么到了武王时,条件成熟了,太公就和周公、召公等重臣一起,辅佐武王完成了翦商事业。《史记•鲁周公世家》说:
  “(武王时)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与天下人创造一个新局面),师尚父谋居多。”
  在伐纣战争中,姜太公的地位相当于总司令,兵马大元帅。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武王九年,武王率兵东进到孟津。出发时,姜太公左手拄着黄钺,右手握着白旄(用牦牛尾作装饰的白旗,指挥军队用)誓师说:
  “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
  (“苍兕!苍兕!统领你的众兵和船只,迟到的斩首!”)
  苍兕(音似),犀牛。一说:传说中的九头怪兽。东汉•马融注:“苍兕,主舟楫官名。”大约船上拄着苍兕图案的旗帜,所以船长也称为“苍兕”。
  到了孟津,不期而会的有八百诸侯。但武王认为伐纣的时机没到,退了兵。过了二年,武王出兵伐纣,事先用龟甲和蓍草占卜,卦兆不吉,又赶上暴风雨大作,众臣都非常恐惧,只有太公力主照常出兵。除了《史记•齐太公世家》之外,《论衡•卜筮篇》也记载了这件事:
  “周武王伐纣,卜筮之,逆,占曰:‘大凶’。太公推耆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
  (周武王伐纣,用龟甲和蓍草占卜,卦兆不吉,占辞是“大凶”。太公推开蓍草、践踏龟甲说:“枯骨和死草知道什么凶不凶?”)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姜太公有反对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反映了他在伐纣战争中的重要决策作用。
  武王和诸侯的军队到了牧野,纣王出动大军迎击。《史记•周本纪》说纣王的大军有七十万,这个数字虽然不可能属实;但《诗经•大雅•大明》说:“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看来兵力是不少的。《史记•周本纪》接下来说:
  “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就是先派姜太公率领一百名勇士突入敌阵挑战。看来姜太公不仅是军事统帅,还是敢死队的队长。《诗经•大雅•大明》这样歌颂战场上的姜太公: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马原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牧野的战场宏大宽广,檀木的战车耀眼明亮,四匹红马多么强壮。太师尚父,像雄鹰在飞翔。辅佐那武王,讨伐大商。清晨取胜,天下明朗。)
  多么矫健勇敢的老将!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姜太公实在是老当益壮、老有所用的千古典范!写到这里,我不禁要向全国的老人(包括我自己)发问:你有姜太公那种“致师”(挑战新课题,改革创新)的勇气吗?你有姜太公那种“鹰扬”的气魄吗?
  武王克商后,姜太公以首功被封在齐国(今山东北部)。以后他是继续留在朝廷任职,还是到封地上去做诸侯,我们就说不清了。《史记集解》引郑玄曰:“太公受封,留为太师,死葬于周。”而根据《史记》的说法,太公是回到封地上治理齐国了。《齐太公世家》说: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叛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太公到了齐国,修明政治,顺应当地的习俗,简化其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的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到了周成王年少即位时,管蔡作乱,淮夷背叛周朝。成王派召公命令太公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今湖北麻城北),北到无棣(今河北卢龙一带),五侯九伯各级诸侯,你都有征伐之权。”齐国因此可以征伐各国,成为大国。定都在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姜太公不仅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齐国的开国之君,被齐国称为太公。齐国是在东方藩卫王室的大国,春秋时期成为五霸当中的第一个霸主。战国时,齐为七个军事大国——七雄之一。直到公元前379年,第三十二王齐康公卒而绝祀,齐国归于田氏,姜齐变成了田齐。姜姓的齐国,共立国700余年。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论赞中说:
  “太史公曰:吾适齐,至泰山属之琅玡,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太史公说:我到齐国,那里西起泰山,东连琅玡,北靠大海,沃土两千里。他的人民心胸开扩豁达而又稳健多智谋,这是他们的天性。由于太公的圣明,打下了立国的基础;加上桓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与诸侯会盟,成为霸主,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气势磅礴呀,不愧是大国的风范啊!)
  唐隶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加封昭烈武成王。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
  2、《史记•齐太公世家》
  3、《史记•鲁周公世家》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8 06:34
  更正:唐隶宗应为肃宗,字打错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8 21:22
  二一 姜太公的著作和思想
  太公著作溯源
  
  署名姜太公的著作为数不少。但溯其源流,情况却很复杂。《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
  《史记•苏秦列传》:
  “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阴符》是太公之《兵符》也。”
  元代学者吴师道认为:《史记索隐》所说的《兵符》,就是《太公兵法》。
  另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在未得志时,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的一座桥上,看到一位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甩下来,让张良拾起来给他穿上,张良照办。老人说:“孺子可教矣。”约定五天后再到桥上来。届期张良不到半夜就来到桥上等候。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见张良来得这么早,很满意。拿出一部书,赠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可以成为王者之师。再过十年,你就可以出人头地。再过十五年,你在济北谷城山(在今山东东阿东北)下看见一块黄石头,那就是我。”说完,老人就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到他。张良打开书观看,乃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靠这部兵法的思想辅佐汉高祖刘邦,取得了天下。十三年之后,张良随高祖路过济北,果然看见谷城山下有一块黄石头,便拿回来供奉祭祀。张良死后,与黄石合葬。这就是有名的“圯桥纳履”的故事。
  据说这位老人便是黄石公,还传下来一部兵书,称为《黄石公三略》。
  但这个故事颇具神秘性。黄石公是人、是神、还是石妖,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不过,我们还是不必纠缠这些,我想要说的是:通过苏秦和张良的故事,我们知道从战国到汉代,《太公兵法》是一部很有名的书,甚至在传说中还把它说得很神奇。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9 21:15
  在姜太公的著作中,最著名的是《六韬》。今本六卷,六十篇,两万多字,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是一部讲政治和军事权谋的书。而此书的来历,也有很多疑点。
  《六韬》的书名,首先见于《庄子•徐元鬼》。说是有一位叫徐无鬼的隐士,在魏国大臣女(姓)商的引见下,去见魏武侯(公元前396-371),讲了一套顺乎自然、忘掉自我、返本归真的道理,魏武侯很高兴。事后女商问徐无鬼说:
  “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纵)说之则以《金版》、《六弢》……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悦)若此乎?”
  (先生是用什么话劝说我的君主的?我劝说君主的时候,横着说引用《诗》、《书》、《礼》、《乐》;竖着说引用《金版》、《六弢》;……可是我的君主就没有开口笑过。现在先生用什么话劝说我的君主,使我的君主这么高兴呢?)
  弢,就是古代的韬字。《六弢》,就是《六韬》,表明这个书名首先出现在战国时期。
  现存最早的秘府书目(国家图书馆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有《周史六弢》六篇,《汉书》作者班固自注:
  “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
  就是说:这书的成书年代,班固也没有搞明白,他只提出了几种说法。或者是春秋初期的周惠王、周襄王之间;或者是战国中期周显王的时候;或者是春秋末期孔子向周朝太史发问的内容。
  唐•颜师古认为:《周史六弢》,就是“今之《六弢》。”而清•沈涛则认为:《周史六弢》应该是《周史大弢》之误。大弢是人名。据《庄子•则阳》:孔子曾向周太史大弢发过问,所以班固才有“孔子问焉”的话。大约这就是大弢、或假托大弢的著作。梁启超肯定了这种说法。(《〈诸子略〉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