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刺夺冠纪录片2014:新闻话题 2011-9-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57:12
新闻话题

【今日话题】屠呦呦获奖,中医药的胜利?阅读原文
屠呦呦获奖,中医药的胜利? 9月24日,8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前几天她还荣获了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屠呦呦一时风头无两,被称为“...
全文↓

【今日话题】屠呦呦获奖,中医药的胜利?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屠呦呦获奖,中医药的胜利?
9月24日,8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前几天她还荣获了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屠呦呦一时风头无两,被称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
而在此不久之前,另一位新闻人物——落选中科院院士选举的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曾与另外两名作者联合撰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介绍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巨大成就。并称屠呦呦如果获奖“将有利于中国和世界认识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
如何看待屠呦呦获奖,如何看待中医药的未来前景?
屠呦呦领取拉斯克奖
2011-09-26 第 1816 期
今日话题
青蒿素之成功,应归功于现代医学,并非中医药
中药典籍中记载能治疟疾的青蒿
青蒿素是如何发现的?效果如何?
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一个非常“中国特色”的决定。在上世纪6、70年代的越南战场上,由于疟疾的流行,作战双方的士兵纷纷感染疟疾,严重地影响了部队战斗力,恶性疟原虫的出现更成为当时疟疾防治的主要难题。由于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之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一项具有国家机密性质、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就此启动了。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 ,项目的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抑制疟疾的药物。
在这个持续多年的项目攻关中,来自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领导的小组最先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率先从植物青蒿中提取了对鼠疟、猴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有效提取物,并将成果展示给了其余的科研小组。随后,山东、云南等地的研究所也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最终,集合举国之力,有着成熟治疗作用的青蒿素被中国人发现并推广到了全世界。在19世纪发明的奎宁及其衍生物面对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青蒿素及相关衍生药物的诞生,给全世界遭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颁奖词称,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这确实是中国人对全世界的巨大贡献。
不能否认青蒿素的发现跟中医药有相当关系
饶毅教授在这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中,梳理了青蒿素发现的来龙去脉,并声称“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新发现的珍宝。”,而屠呦呦的成果如获得世界肯定“将有利于中国和世界认识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后,学者钱钢等也在微博上强调屠呦呦“当年在实验中陷入困境,最后遍查古籍,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线索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才做出了挽救几百万人生命的成果。
对此说法,其实早有争议。反对中医者认为不能夸大中医药古籍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例如,他们认为,虽然部分中医药方里有青蒿治疟疾的方子,但是基本上都是按传统的中药用法加热煎服,这将破坏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从而失去治疗作用,因此在中医药的实践历史上,可以说青蒿没有起到治疟疾的作用。而明确记载青蒿治“疟疾寒热”、并引用葛洪的“肘后方”中使用方法的中药大典《本草纲目》,则根本就是搞错了药的种类——李时珍认为能用来治疟疾的“香蒿”青蒿,实际上并不含有治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而另一种李时珍没有提到有治疟疾作用的“臭蒿”黄花蒿,才是真正含有青蒿素的有效药物,并认为“青蒿素”实际上应该叫做“黄花蒿素”。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就是持这种观点。
不过,上述的反对观点可能有所偏颇。饶毅称:“青蒿不仅记载于古代中药书中,而且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民间也有使用的记录。”有资料显示,江苏高邮县一直有使用青蒿治疟疾的做法。双氢青蒿素发明人李英回忆称,1958年高邮就有用青蒿汆汤治疗疟疾的记录,在1969年,当地农村医生和群众还利用当地青蒿开展疟疾的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0年代的某些实验显示,某些提取工艺不存在提取温度超过60ºC,有效成分就会被破坏的现象,该地区青蒿的疗效或许与此有关。
而关于青蒿和黄花蒿“张冠李戴”的问题,据2009年出版的屠呦呦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称,这是当初日本植物学家在编订草本植物的英文名称时,误将青蒿系到Artemisia apiacea hance下,而黄花蒿则被定名为Artemisia annua Linn。实际上,根据李时珍描述的植物性状,日本学者定名有误,青蒿其实就是Artemisia annua Linn,即含有青蒿素成分的那种有效药物。而Artemisia apiacea hance则是另一种不相干的植物邪蒿。至于“黄花蒿”,屠呦呦认为另有其物,而据有的学者研究,黄花蒿可能是青蒿的晚出异名,《本草纲目》对两者的记载都是“味苦”,两者实际为一回事。
因此,屠呦呦认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并未弄错,所载“青蒿”即含有青蒿素的正品。屠呦呦认为,《肘后备急方》及《本草纲目》对青蒿素的发现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但是,青蒿在历史上确实并未成为广泛有效的抗疟药物
不过,即便青蒿素的发明与中医典籍的记载有相当关系,即便直接应用青蒿治疗疟疾的实践确实有过,但在中国历史上。青蒿确实并未成为过广泛使用并被证明有效的抗疟药物。即便在《本草纲目》出现以后,中国的疟疾肆虐情况依然严重——如明嘉靖四十年(1561) 永宁爆发疟疾,“疫死千人”;万历三十一年,疟疾又流行于浙江的嘉兴地区,“疟疾盛行,腹肿则死”。1693年,清康熙帝患疟疾,当时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后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抗疟药奎宁的原料)而康复,于是斥中医为“南方庸医”。直到新中国建国前夕,中国有疟疾病人三千万,当时每年病死有数十万,故位五大传染病之列。
而在1963年版的《中国药典》中,虽然也记载了青蒿主治“疟疾寒热”,但同样未给出科学的服用方法。
成为真正有用的药物——青蒿素诞生经历了严格的现代制药流程
事实上,青蒿成为真正有用的药物,是经历了严格的现代制药流程之后。当屠呦呦确认青蒿的粗提取物对鼠疟、猴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后。一套现代制药流程便启动了。这种“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模式,是所有现代正规药物出厂上架前必经的流程。经过这个流程后所得的青蒿素,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毒副作用都非常明确。从此确立了在抗疟疾药物中的王牌地位。
而这个过程,与传统的五行相生等中医理论和君臣相佐等中药理论,已经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青蒿素作为世界上新兴的抗疟疾类药物,其发明过程与1820年诞生的老牌抗疟疾药物奎宁,以及阿司匹林、吗啡等药物其实非常相似。其实质都是古人通过经验发现了某些植物具有特定治疗,但只有经过现代方法提取某些有效成分,如同柳树皮中提取阿司匹林、金鸡纳树中提取奎林、罂粟树中提取吗啡一样,当青蒿素从青蒿这种植物中剥离开来,成为疗效和不良反应都十分明确真正的药物时。才能真正意义上地造福人类。
这也是所有现代药物的研发路径。而许多“古方上”未经验证却号称具有神效的中药,如果不经过这么一个研发验证过程,是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迟早将走向消亡。在这方面,青蒿素可谓给中国的传统药物做出了榜样。
还有多少青蒿素等待发现?
另一种抗疟疾药奎宁从金鸡钠树提取
青蒿素的发现是特殊年代的奇迹
青蒿素的研制,缘于一项“政治任务”。虽然任务最终完成了,但付出的成本其实相当大。据统计,在523计划实行的10多年中,全国共收集抗疟中草药和验方上万个,广筛提取物5000多种,最终找到了青蒿这么一个唯一有效的品种。而万一青蒿也被证明毫无用处,那么这项“任务”可能就会与华北平原上建设的防备苏联坦克的“人造山”一样,完全打了水漂。而当时除了“两弹一星”以及“523”这种“国字号”工程,其他的科研项目几乎完全停滞。而如今要想再来这种不计成本的的大规模工程,则基本没有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说青蒿素的发现是“特殊年代的奇迹”。
从中药典籍中发现宝物有多难?
饶毅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这话或许不假,但如果具体考察青蒿素的发现过程,通往这个宝库的可能是一条艰难险途。例如,被认为是发现青蒿素重要线索的葛洪《肘后备急方》,除去“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条记载外,还另外记录了40多个治疗疟疾的办法,有些还十分荒唐,例如:“是日抱雄鸡,一时令做大声,无不差”“取蜘蛛一枚,著饭中合丸,吞之”等等。
要想从这些记载中发现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验证,难度可想而知。
中药的现代化之路在哪里
虽然,在青蒿素这么一个挽救数百万人生命药物的研制上,本质上体现了一种现代医学的方法,与中医、中药理论可以说完全无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古老药方里留下的“青蒿”、“一握”是促成青蒿素提炼成功的关键提示。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与屠呦呦同获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的张亭栋身上——在从民间中医得知可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后,通过一系列艰难的研究加上许多后来者的卓越贡献,这个案例最终揭示了砒霜的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这说明,作为一项长达几千年的经验学科,虽然其理论早已被证明没有什么价值,但中药的临床疗效,仍可以提示一种方向或较小的筛选集,尤其是单一药味的方剂,是有较高的可能从中提取出符合现代医学所要求的、真正能够治疗病症的药。
然而,与西方药物研制通行的“军团式”开发模式——众多不同领域学科的专家的通力合作、越来越多地针对某种疾病有意识地设计、研发新药相比,在中药典籍中用科学手段“寻宝”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有人提出,开展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应当慎之又慎,立项之前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真实客观的评估。1、有效性。2、毒副作用。3、成本。4、方便性。5、成功率。综合这几方面因素得出的评估结果如果优于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才应该立项。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
屠呦呦及其团队的发明挽救几百万人
拉斯克奖确实是“诺奖风向标”
在拉斯克奖的300余位得主中,有80位同时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最近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拉斯克奖得主甚至有28位之多,超过了总数的一半,无愧“风向标”之美称。尤其值得注意的事,诺奖本来更青睐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但最近十年,有3个诺奖得主曾获得过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包括去年诺奖的唯一获得者——“试管婴儿”的发明人罗伯特·G·爱德华兹。
屠呦呦的劣势——只做过纯药物开发,年龄也是个问题
而屠呦呦的劣势在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在一般给基础研究,虽然近年也有给临床医学方向的例子,但单纯因发明一个药物就颁发诺贝尔奖的可能性较少,上一个授以诺贝尔奖的药物还是1952年的链霉素。 另外,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年龄太大了,而最近三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主,得到诺贝尔奖的平均时间都在得拉斯克奖的10年之后。而如今屠呦呦已经是81岁的老人了。众所周知,诺贝尔奖只颁给在世的人。
拉斯克奖足以说明贡献
作为“美国诺贝尔奖”,拉斯克奖在医学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得到拉斯克奖,足以说明屠呦呦率领的中国人团队研制出的拯救了几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其贡献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这也将激励更多的中国人投入到为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现代医学做贡献的行列之中。
结语:屠呦呦获奖,不是中医药的胜利,而是传统药物走向现代化的胜利。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评论头条】冯军旗:29岁代县长闫宁的简历分析阅读原文
冯军旗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关于河北馆陶县代县长闫宁简历问题的最初爆料是在网络上,我当时第一时间看到后,就预判很快媒体就会跟进,而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果然,很快《法制周末》记者刘立民...
全文↓

【评论头条】冯军旗:29岁代县长闫宁的简历分析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冯军旗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关于河北馆陶县代县长闫宁简历问题的最初爆料是在网络上,我当时第一时间看到后,就预判很快媒体就会跟进,而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果然,很快《法制周末》记者刘立民就跟进报道,而馆陶县政府工作人员的所谓县长简历是机密的愚蠢应对更是把这件事推到风口浪尖。馆陶县委县政府虽然很快回应,公布了闫宁的简历,但结果是引起了更大的猜疑和非议,从而使得这一事件愈演愈烈。
下面,根据我的两年县乡挂职锻炼经历以及相关的研究,来对闫宁的简历及其仕途历程进行学术性的分析。
从闫宁的简历来看,这其中充满了很多非常规的仕途路径和人为运作的嫌疑。可以说,闫宁仕途历程的每一步,都有高人来谋划,来布局的嫌疑,从而成就了这一所谓史上最年轻的代县长。但这种急于求成,却有可能演变为闫宁仕途的滑铁卢。
中国官员和西方官员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官员讲年历,论资格,要求多岗位的一线磨炼,这种资历往往成为官员的权威来源和晋升基础,这是奥巴马式的官员很难在中国出现的原因。熟悉中国县乡政治的都知道,现在县乡官场,有两个现象非常明显,一是过度竞争,二是隐形台阶。过度竞争往往造成官员晋升时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也就是关键的机会就那么一两次,错过了,这辈子的仕途也就到顶了,这使得县乡官员往往动用一切资源和手段来谋取早日晋升。
但是,县乡官员的晋升空间实在太少,一个县,大约也就100多个正科级实职岗位,30多个副处级实职岗位,4个正处级实职岗位。僧多粥少的结果就是在每一个级别之间和内部都衍生出大量的隐形台阶,比如乡镇的副科级隐性台阶,根据职务所含权力和资源的大小,以及排名先后,从小到大依次为:综治办主任、工会主席、人大副主席、乡镇长助理、武装部长、党委委员、副乡镇长、乡镇党委副书记等,这是8级隐性台阶,而这些职务都是副科级。县里副处级的隐形台阶则包括:县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副县长、统战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等。
过度竞争和隐形台阶演化的结果,是不仅不同级别的上位是晋升,就是隐形台阶的前移也是晋升,这就使得大部分县乡干部的政治生涯都在隐形台阶上度过。
我的博士论文曾对中县(化名)1978年以来的县领导晋升平均时间间隔进行过统计分析,结果是:他们从一般干部晋升到副科,需要8年;从副科晋升为正科,需要3年;从正科晋升到副处,需要7年;从副处晋升到正处,需要7年。这样,1名22岁毕业的大学生,30岁成为副科,33岁成为正科,40岁成为副处,47岁成为正处,然后在正处岗位上再干几年退休,只有极个别的可能成为副厅级干部,这就是大部分县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历程。需要说明的是,统计的县领导都是县乡干部晋升锦标赛中的优胜者,他们经历的隐性台阶相对少得多,否则他们是到不了县领导位置的。
依此为对照,我们来看闫宁的晋升时间间隔:从一般干部到副科,2年9个月;从副科到正科,3年6个月;从正科到副处,4年;从副处到正处,1年8个月。也就是他用12年走完了县乡党政干部大致需要25年才能走完的仕途历程。显然,这既不是循序渐进,也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急行军,是坐火箭。
闫宁初入官场是在临漳县而不是在其老家永年县,从偏远的乡镇包村干部做起,这是有深意的,因为乡镇一线是县乡干部的摇篮,而偏远的乡镇由于竞争小,更容易脱颖而出。从其简历来看,他显然没有经过乡镇中层干部的历练,而直接晋升为副乡长。这是他仕途中的关键一步,因为晋升为副科级,就成为乡镇领导层中的一员,并自动登记为公务员,从而奠定以后晋升的基础。
3年副乡长之后,疑似有高人指点,他进入了共青团系统。大家都知道在县乡,共青团是最便捷的晋升通道,原因就是年龄小,级别高,从而在以后的晋升竞争中具备天然优势,这使得共青团职位往往成为县乡政治家族的争夺地。此时,又疑似有高人谋划,他竟然在副科级的共青团县委副书记位置上晋升为正科级,这是不常见的高明手法,因为这之后调任正科级岗位就是平级调动,比直接提拔到正科级岗位容易多了。
这之后,怪异之事又发生了,因为按照惯例,一般副处级及以上干部才交流,而他竟然正科级调动到老家永年县,这时的考虑,是老家更有利于发展?还是他的仕途庇护人调离了?而没有相当的人脉和家族背景,这一步是很难实现的。
这之后,平调人大主席就顺理成章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他从县城又杀回乡镇,原因仍然是,乡镇是干部晋升的摇篮,是干部历练的一线。这之后,关键的一步又来了,他晋升为乡长,时年仅仅25岁,而他只做了6个月的乡长就提拔为乡党委书记,这是其仕途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步,因为半年的时间,不仅毫无政绩可言,而且连乡里的实际情况都不一定掌握。显然,把几万人的发展托付给一个娃娃,当时的县委领导绝对是不负责任的。
两年多乡党委书记之后,提拔为副处级,这又是破格提拔。这之后,一般至少要经历副县长、县委常委等台阶,至少常务副县长这个台阶是绕不过去的,但闫宁偏不,他竟然直接提拔为县长。卫星上天,最年轻的代县长诞生了。
从闫宁的简历可以看出,这些晋升路径,很可能需要在县乡官场摸爬滚打很多年的高人才能规划得出,而且每一步都未必少得了关系运作。同时对于这些官场捷径,相信每一个县的组织部长和县委书记都心知肚明。
闫宁的仕途历程,不仅实质违规,就是一般的晋升路径和程序都有不可思议的地方,而这,绝对不是靠破格提拔年轻干部就能解释的,这大概也是现在人声鼎沸、民意汹涌的原因所在。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尊重事实】《新闻联播》能回归新闻本质就是成功改版阅读原文
(《新闻联播》迎来两名新主播,郎永淳、欧阳夏丹首次亮相) 9月25日晚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迎来两名新主播,郎永淳、欧阳夏丹首次亮相,成为新“国脸”。媒体报道称,欧阳夏丹和郎永淳是通过公开竞聘的...
全文↓

【尊重事实】《新闻联播》能回归新闻本质就是成功改版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新闻联播》迎来两名新主播,郎永淳、欧阳夏丹首次亮相)
9月25日晚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迎来两名新主播,郎永淳、欧阳夏丹首次亮相,成为新“国脸”。媒体报道称,欧阳夏丹和郎永淳是通过公开竞聘的形式加入《新闻联播》的。他们二人的加入,使得《新闻联播》主持阵容增加到10人。
作为中央电视台王牌栏目《新闻联播》是世界上观众最多的新闻节目,它的改版牵动着亿万观众的眼球。据报道这次改版除了主持人加入新面孔外,内容和形式上也有重大变化。作为从小到大一直观看《新闻联播》的观众,我其实特别不希望看到《新闻联播》有重大改变。变与不变是辩证来看的,变化了也许能赢得新的观众,也有可能丧失原有的忠实观众。毕竟有的人就是好这口,就是爱吃原汁原味的老字号,口味变了也就不爱吃了。
我觉得《新闻联播》最强大的是其时政报道,出于自身资源优势,也只有达到这一级别的媒体才能获取报道诸如领导人活动的资格。虽然不少人觉得时政新闻很枯燥乏味,但在这样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国民的生活。不少商人都把《新闻联播》作为每天的必修课,从中看出政策的走向,作为商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若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削弱了时政新闻的力度,可谓丢了立身之本。
不少媒体都想方设法要赢得更多的受众,于是不断改版以求不断进步。然而,改版往往朝行业内的标杆看齐,照着自认为的榜样依葫芦画瓢。借鉴和移植别家经验的同时,很可能会迷失自我,别说青出于蓝,丢掉了优良传统,连独门杀手锏也没了。《新闻联播》已经是带头大哥了,还得像谁看齐呢?学习外国经验,还是向网络取经呢?
正因为《新闻联播》判断新闻价值的取向与网媒或都市类媒体不同,才有独树一帜的地位。现在新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同城的都市媒体,可能从头条到封面图片都一样,各大门户网站头条和前20条新闻几近雷同。要是《新闻联播》在内的所有媒体都追逐同一热点,《新闻联播》中的每条报道都随大流,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标准,从引导者沦为跟随者那是件可悲的事情。
这是个复杂的社会,有官方的口径,也有坊间的声音,看待同一事件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很多人批评《新闻联播》总是站在官方的立场,总是报喜不报忧。问题是,官方的立场也有重要的价值,事物好的一方面也是客观存在的啊。一个理性的人,很可能结合官方与民间的声音,把事物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得出更为公允和科学的判断。若连《新闻联播》的新闻价值判断也趋同了,其自身价值也弱化了。
万变不离其宗。新闻报道的形式再怎么变化,都离不开新闻传播规律。《新闻联播》的改版也只能是更尊重新闻规律,更客观公正,不断摒弃那些可能影响“真”的因素。从这点看,新闻联播的改版如果成功了,那也不是创新,而是回归新闻本质。
(红网)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财经热点】叶德磊:4200亿存款大逃亡的警示阅读原文
叶德磊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9月以来,存款加速从银行体系流出。前半个月,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就较8月末减少4200亿元左右。历史高位的准备金率和存款的天量减少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贷款发放。存款为何会...
全文↓

【财经热点】叶德磊:4200亿存款大逃亡的警示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叶德磊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9月以来,存款加速从银行体系流出。前半个月,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就较8月末减少4200亿元左右。历史高位的准备金率和存款的天量减少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贷款发放。存款为何会如此罕见地大逃亡呢?
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但8月份CPI同比上涨了6.2%,实际存款利率不仅为负,而且其间的缺口不小。保值增值的愿望很可能使天量存款从银行转向了理财、信托、艺术品、收藏品市场,甚至进入了民间借贷市场。艺术品、收藏品市场的火爆和民间借贷市场的巨款堆积可以作为佐证。温州、东莞等越是民间借贷兴旺的地方,就越是银行存款少。
民间借贷市场为何如此火爆?在应对通胀的过程中,中央银行采用了一再提高准备金率的办法,冻结了大量资金,造成了资金的空前紧缺。许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能从银行体系得到贷款,只好从民间借贷市场以高利率融资,其利率往往是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6倍甚至更高。影子银行在金融市场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度炒作的艺术品、收藏品市场和规范欠缺的民间借贷市场埋藏了高风险的巨大隐患。
面对银行存款的负利率和低利率,为什么不适当提高呢?中央银行可能是担心那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这样的话,实际上等于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利率这一重要的对付通胀的货币政策工具。
实际上,提高利率会导致货币升值的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的质疑已越来越大。目前许多新兴国家的利率比我国高得多,如印度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7.25%,巴西为12%,国际热钱为何不流去呢?国际资本看重的主要不是利率变动带来的“微不足道”的利息收益的变化,更加看重的是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巨大的预期收益的变动,而利率又常常是与该国的资产价格成反向运行的。我们曾在一项运用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某些市场条件下,利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几乎没有影响,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才常常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
在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条件下,面对通胀压力,没有必要死抱类似于提高利率会导致货币升值的观念。面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可以在其他方面譬如进出口战略和外汇储备等方面做更多的事情,不应一味地压制利率。否则,不仅不能真正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将在通胀面前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准备金率的一再提高,缩减了银行体系可用于贷放的资金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大企业和国有企业还是能较容易地得到低利率的资金,这些企业甚至可能会以低利率从银行借款,再通过各种途径,以高利率贷放给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则将面临严峻的资金困难或高成本资金的困扰。这将有可能会造成一方面总需求不减,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经营困难而大量裁员,从而带来通胀与失业的并存。发改委发布的信息表明,今年以来,工业用电需求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这说明上述担忧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
如果在现行实际利率为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利率,有的大企业和国有企业还无法承受的话,那只能说明它们的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亟待提高,或者它们将利润内化为成本的现象太严重了。提高利率有助于迫使这些企业改进管理和提升产品品质,否则,高物价和低利率的组合会对那些管理松懈、产品落后的企业起鼓励作用。另一方面,现在许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难以获得银行信贷的条件下,以令人咋舌的高利率向民间借贷渠道和地下钱庄借入所需资金,就长期而言是难以承受的,也将对社会就业构成冲击。
所以,建议央行择机下调已高达21.5%的准备金率,以增加银行体系非常紧张的流动性,同时可考虑适当提高利率以对付通胀,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改善了众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还可以增加在财政政策上的回旋余地,减少图一时之快的刺激性干预。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国际观察】和静钧:“普京归来”意味着什么阅读原文
和静钧 学者 “普京归来”,尽管会受到非议,但从俄罗斯宪法框架上,几乎找不到法律“破绽”。俄罗斯的9月24日,像是一个休止符,它令外界“普梅之争”的猜测戛然而止,也让“反对党联盟”挑战执政党“统俄党...
全文↓

【国际观察】和静钧:“普京归来”意味着什么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和静钧 学者
“普京归来”,尽管会受到非议,但从俄罗斯宪法框架上,几乎找不到法律“破绽”。
俄罗斯的9月24日,像是一个休止符,它令外界“普梅之争”的猜测戛然而止,也让“反对党联盟”挑战执政党“统俄党”的努力了无新意。“统俄党”占主导地位,普京将几无悬念地在明年3月大选中当选总统。
曾担任过8年总统的普京,将再次走回前台,按照新修改宪法,现年58岁的普京有可能把总统当到2024年。
俄罗斯为何要选择一个“老兵”?这难道仅是一个高明的普京成功地施展了政治手腕的结果吗?
纵观俄罗斯历史和民族性格,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有拥护政治强人的传统,也有对不能带来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政治强人“无情对待”的传统。东正教的另一层含义中隐含着“拯救世界”的使命,使身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罗斯民族多了一份“东西兼顾”的双头鹰雄心。越能实现民族抱负的政治强人,越会受到俄民众的支持。
上世纪80年代俄罗斯就陷入了连续十年的经济滞胀,叶利钦的“市场化”也没有扭转俄罗斯的颓势。普京吸取了他们的教训,在战略资源方面把石油和天然气从金融寡头手中夺回来,还强行推入“法治和公正”因子,恢复秩序,满足俄罗斯大多数民众的打击贫富分化、腐败等的渴求。在外交路线上,普京的强硬立场,几乎是戈尔巴乔夫及叶利钦等领导人“软弱”的反义词,普京“慕尼黑谈话”后,俄罗斯基本恢复了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力相对等的大国地位。
可以说,“普京热”,就是俄罗斯民众对以往领导人的失望之后,重新捧出来的一个新精神领袖,普京的“隔代连任”,其意在俄罗斯的稳定发展,利于普京政策的延续。
从政治手腕上看,普京不愧是俄罗斯当今最成功的领导人之一。2008年普京“依法”让出总统之位,选定接班人梅德韦杰夫。这本来是普京一手控制的“人事安排”,并无新意。新意在于未来风险,梅德韦杰夫对导师的“忠诚”能否持续,以及他在担任总统数年后对施政有了自己的思路,身边又聚拢了一批“反普京人士”时,梅德韦杰夫会不会提出在“统俄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中进行一场“公平之战”要求,从而使“统俄党”面临分裂,让卡西亚诺等反对派领导人有机可乘?现在来看,梅德韦杰夫乐意换位,再次成为普京手下一员猛将,这突出普京的用人和识人之高明。
普京的高明,还在于他极会利用“法律武器”。“普京归来”,尽管会受到一些人的非议,但从俄罗斯宪法框架上,几乎找不到法律“破绽”。普京在对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第二季审判”中,成功把这个最有可能挑战其地位的人物延长了入狱时间。2012年的大选,依然是一场符合民主技术要件的多党角逐,普京当选即使是“走过场”,那也是一场合法的“走过场”。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社会情绪】人民网:“我爸是市长”的谣言为何能量巨大阅读原文
“我爸是市长!”几天前,在温州街头,一场因为停车导致的口角和纠纷,随着这句话在围观人群中流传蔓延,事态迅速扩大,短时间内上千人聚集,不仅围住19岁的肇事者富家子马文聪和到场民警达5个多小时,而且不少人...
全文↓

【社会情绪】人民网:“我爸是市长”的谣言为何能量巨大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我爸是市长!”几天前,在温州街头,一场因为停车导致的口角和纠纷,随着这句话在围观人群中流传蔓延,事态迅速扩大,短时间内上千人聚集,不仅围住19岁的肇事者富家子马文聪和到场民警达5个多小时,而且不少人情绪失控,上演了一出“怒砸奔驰”的“威武活剧”。与此同时,通过微博“我爸是市长”也在网上疯传。然而,事后证明,这句掀起轩然大波的话是谣言。
一句谣言为何有这么大的能量?回到事件现场,年轻的肇事者开着百万豪车,打人撞人,蛮横粗暴,显然一幅很有“来头”的架势;再加上交警处置失当,有“袒护”之嫌。一旦这些片段组合起来,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我爸是市长”的脱口而出,就有了“顺理成章”的特定语境,也有了在网络不胫而走的动力。
谣言虽假,产生谣言的心理动能却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一句“我爸是市长”,众人群起围之、砸之,一则是出于愤怒,对肇事者凭借“权势”恣意妄为、态度嚣张的表现义愤填膺;一则是出于担忧,这么有“背景”的肇事者,能不能得到应有惩处?会不会在“爸爸”的关照下不了了之?平民受害者的权利会不会得到维护?当时在现场采访的《温州晚报》记者也有这样的感觉,人们相传这样话的时候,其实是希望弱者能得到帮助,让事情更快、更好地解决。
自从去年河北大学校园车祸现场,传出“我爸是李刚”以来,“我爸是某某”已经成为一种新闻句式,不管是真实的“我爸是李刚”、“我爸是村长”,还是虚构的“我爸是市长”,都指向了相似的社会问题:一些强势群体成员,以权力、财富等为底气和“保护伞”,挑战公序良俗,危害公众利益;而“萝卜招聘”、“拼爹就业”、选择性执法等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又不断在事实和心理层面强化了人们对“爸爸”身份的“偏见”、对于自身权益受损的担忧,产生了许多“非直接利益相关者”。“我爸”是不是“市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一些人可以凭借特殊身份横行无忌,那么每个无“身份”的人都将是潜在的受害者,说不定哪天也会碰上被打被撞的遭遇,这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的焦虑。
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注定不能容忍“我爸是某某”无限制地“造句”下去。然而,拆解这一“问题句式”,不能靠传播谣言,不能靠情绪宣泄,不能靠无端指责,更不能靠暴力打砸,还得回到理性与法治的轨道上来,抑暴扶弱,端正风气。李刚之子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受到劳教一年的处罚,“市长”之子马文聪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拘,“京城四少”之一王烁因多项罪名被公诉,这些处理结果,表明了有关部门的严正态度,向一些跋扈的“二代”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告诉人们,公平正义的力量,认真负责的行动,才是扫除“我爸是某某”现象的强劲“铁帚”。
更多尖锐评论请关注腾讯评论频道view.news.qq.com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