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b小调夜曲的踏板:第二八一卷——第二九0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08:40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一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长行,第三句:

  【云音幢龙王,得于一切诸有趣中以清净音说佛无边名号海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这一句里面给我们说明,他说「长行与偈文通有六义,诸趣是化处,净音是化具,佛名是化法,神通是化本,众生是化机,随乐是化意」。文字虽然简单,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可是长行跟后面的偈颂合起来看,六个意思就具足了;在这里面只说诸趣、净音、佛名,只说了三个;在偈颂里面有神通,诸位不妨翻开来看看,「佛以神通无限力,广演名号等众生,随其所乐普使闻,如是云音能悟解」。偈颂我们到后面再讲,在这里面看到这六个意思都具足。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这是诸佛如来示现,否则的话,哪有这么大的智慧能力?为我们明白显示出,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诸佛如来应化在各个不同族类当中,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普贤行里面「礼敬诸佛」才能够落实,没有这个认知,礼敬诸佛就没有办法落实,因为你总有分别执着。所以一定要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化现的。

  诸趣一般讲是六道,广义的来说就是十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都是诸佛如来教化的对象,所以就是六道、十法界。这个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去领悟,十法界是平等的,十法界等念,我们还能够分国土吗?还能分族类吗?还能分不同的宗教吗?我们还有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可以说对佛的经教不通,你才会分此分彼;如果真的通了,一切分别执着都没有了。没有通,没有通障碍就多,所谓触事成障,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无一不是障碍。如果通达之后,就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读《华严》,还会有障碍,你不叫白念了!读《华严》,还有分别,你对于经义没有了解。

  《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什么?用一句话说,《大方广佛华严》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自己对自己还会有障碍吗?自己对自己还会有分别吗?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化一切众生,最彻底、最究竟、最圆满就在这一部经,这一部经稍稍体会到,你一定发心把自己的身心,无条件的尽心尽力为一切众生服务,不再有分别,不再有执着,这是你在《华严》上得到一点悟处,得到一点真实利益。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经》上常说的「诸法实相」,《华严》里面讲的一真法界。所以首先我们要晓得,诸趣是化处,「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众生是十法界依正庄严。

  清净音是化具,特别是指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众生六根当中耳根最利。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为我们拣选圆通,他说得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你给他看有的时候他看不清楚,你讲给他听他很容易明了。但是我们要晓得这是指大多数,大多数众生的根性耳根最利;也有少数人眼根很利,你跟他讲他听不清楚,你写给他,他一看就清楚了;菩萨所说的是大多数,大多数的人耳根利。世尊当年在世,以音声为教体,四十九年为大家讲经说法,没有书本,没有写成文字。孔老夫子在中国,那个时代教学,也是每天讲演,也没有课本、没有文字,都是以音声。孔老夫子是世间圣人,释迦牟尼是出世间圣人,他们说法都能应机,知道众生的根性,所以这是个工具。由此可知,语言是帮助众生觉悟的工具,文字也是工具,必须借着这个工具,众生才能够破迷开悟,工具非常重要,不能不讲求。

  我们看看现前的效果,这是我们一定要能觉察得到的。科技发达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过去讲经说法的人少,总是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古人不得不从注疏上下手,希望文字能够普遍流传。可是到近代,我们仔细观察,许多同修来告诉我,大家现在不愿意看书,愿意听;现在还有了画面,于是对听也不太感兴趣了,最好有画面,又能看到、又能听到,这是科技带来的一个趋向。今天我们弘扬佛法要用什么方法?要用电视、要用VCD,VCD决定取代文字。现在我们印东西,这个都必须要知道,大家喜欢简单,一本书太厚了,你送给他,他看的兴趣没有了,他不看;薄薄的小册子他还可以看,如果彩色图画多了他更喜欢看,愈少愈好,愈省时间愈好。现在大众是这么一个心态,我们要懂得观机,不懂得观机你就不能利益广大的群众。所以今天音声、色相可以用科学技术来传达,往后必然是这一个趋向,我们要在这些地方多下功夫。

  前两天,何云居士跟李会长在谈,怎么样把这个杂志办好,做出一份能够通行国际水平的佛教杂志。李会长就给他一个建议,将来这个杂志封面上最好能有一片VCD插在里面,李会长懂得现代众生的根性。如果这个杂志要风行到全世界,你还要晓得,世界上每个地区情况不一样。在中国大陆,这是大市场,有十三亿人。现在在中国VCD非常通行,我们杂志上要附送一片;可是在美国,VCD他们不要,我们上次带去了没用处,他们用DVD。我们回来之后才晓得,我们要做DVD送到美国、美洲去流通,VCD送到亚洲来流通,各个地区不一样,我们都要能够想到。

  将来这个杂志是什么?是有声音、有色相的杂志,光碟就是杂志。每一个人身上都带一个小随身听,愈做愈方便,愈做愈精巧。现在我们看到VCD的放映机,随身的放映机,已经很小了,一个小袋子;我相信再过两、三年,这个机器会更薄。现在的厚度大概有这么厚的样子,像一本精装书籍那么厚,我看将来它的厚度会很薄,像一本普通的小书一样,会发展到这个时候。杂志那么大本、那么笨重,我想喜欢看的人不多。所以眼光要往远一步去看,你看看将来是什么发展。而实际上决定发展到卫星通讯,现在卫星通讯成本高,再过几年成本会降低,这些东西多了。我相信将来一定会发明随身的电视收视机器,也像一本薄薄书一样,无论在什么地方可以收到卫星传播的电视。这些科学家要没有这个头脑,他就笨了!电视画面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像一本书一样,随时打开都可以收到全世界的资讯。今天电脑能够像这一本薄薄的书,我相信电视机将来也会像一本薄薄书;到那个时候,恐怕书籍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书本大家都不爱了,很笨重,还要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去看,多费精神。这就是讲时代的趋势,我们要看清楚,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前面,不能在后头追,后面追很累,要走在前面。这些全是讲工具,我们要认识工具,善用工具。

  有很多同学们,包括还有出家的法师,像过去我们这边的演培老法师,这是我的老朋友,他就很羡慕我的法缘殊胜,有一次请我吃饭,专门就为这个问题。他问我法缘何以这样殊胜?我告诉他,广结善缘。这个是因果,我们广结法缘,缘才殊胜,不跟人结缘,缘怎么会殊胜?他是一位讲经的法师,著作等身,但是流通的范围很窄小;他不像我,我没有什么东西,但是很多同修照录像带、录音带写出来的书,在世界上流通的量很大。这什么原因?没有版权。我跟他老人家讲,我说:演公,你的东西不能流通。为什么?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流通要犯法。我这一说,他就明白了,谁敢印你的?我说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每年印书几百万册向全世界流通,你的书一本都不敢印,他没有话说了;如果你后头要不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你的书我早就给你流通到全世界了。多少人好东西,比我好得太多了,我有这个肚量,我肯替你流通;但是你后头都印上这八个字,我有什么办法?只好拿我不成熟的滥竽充数。

  心量要大,不要有界限,不要有自己的利益,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实在讲自己所得的利益是没有限量的;念念要保全自己的利益,反而把自己无量无边的利益障碍住了;这诸位从我们这几年在世间弘法利生,你能看出来。做个最明显的利益,我今天到外面走一走,我不化缘,不问人要钱,我收的红包比别人多。什么原因?佛的教诲落实了,佛讲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们是拼命在修三种布施,所以这三个果报就现前了。无论到哪个地方,我在那里一住下来,人也来了,钱也来了。我不要钱,我这个钱全归常住,所以知道的人都很喜欢我,希望我到他那里去住几天,给他带来一些财源。

  中国大陆我不常去,寺庙尤其去得少,可是每到一个地方,来看我的人,供养我的那些红包,我从来不看的,全部归常住,我一个都不带走。无论人家送我什么,全部归常住,我什么都不要,所以人家欢迎我。我尊重常住,信徒来皈依,皈依常住的法师,这个寺庙的主人、住持,我不在当地,你们在当地要找一位依止的师父,常常教导你们修学,要找当地的人。我们名闻利养统统放下、统统舍弃,这得自在。成就众生,成就道场,成就佛法,我们做的是这些事情,名闻利养丝毫都不沾。所以化具一定要清清楚楚,跟众生的机宜要有能力观察。

  佛名是教化众生的方法,佛名里的含义无量无边,这里面还有一层很深很深的意思,这懂得的人少。世尊在大乘经上跟我们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里想什么就变现什么境界出来。世间人常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想得太深,印象太深刻,晚上作梦。梦从哪里来的?心想生的。我们现前依正庄严,也是从心想生的。想什么变什么,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想佛不就变佛吗?想菩萨不就变菩萨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佛教化众生,实在讲,他的原理就是教众生改变他的想法。想佛是第一殊胜,究竟圆满的殊胜,所以佛教我们念佛。

  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教我们念「阿弥陀佛」,什么意思?无非是希望我们都变成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的人,人人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因地是普贤菩萨;换句话说,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而成就的人,就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寿是德能;无量智慧,无量德能,这个人就叫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是一个,无量无边,到那个地方去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究竟圆满佛果的名号就叫做阿弥陀佛,谁知道?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地方,教化众生的方法,他不用别的,他用佛名,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我们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不肯念阿弥陀佛,非常可惜!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注解,名号简单扼要的注解;详细的说明,《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注解;再跟诸位说,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你们看到佛教的《大藏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注解。然后你才知道,这一句名号,古德常讲功德不可思议,你才真正明了。为什么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你说不出来;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无量经法,都没有离开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这样才明白,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你才会死心塌地执持名号了。经上所说「发菩提心」,菩提心是觉悟的心,认识名号觉悟了,了解名号觉悟了,「一向专念」,你这一生就成佛了。所以净宗这个法门,叫一生当生成就的法门,不要等来生。

  利根的人,通达教理,执持名号。钝根的人,虽然不明教理,他要能够一向专念,一心想生极乐世界,也能得生,这是过去生中福德的成就。他有福报、有福德,虽没有智慧,他有福德,他也能成就。就怕的是善根福德都没有,那就没有法子了;劝他念,他不相信,不肯念,劝他学教,他不耐烦,他也没有这个能力,这种人就没法子了,这一生当中不能得度。但是我们劝他念佛他不肯念,我们念一声他听进去了,这个佛号种子落在他阿赖耶识里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一生他不能得度,多生多劫之后以这个缘还是会得度的。所以这一句佛名,普度十法界的众生,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劝人念佛,总得要把念佛的好处给人讲清楚,简单明了给大家介绍。它的原理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我们平常的思想是很可怕的;你想菩萨,你就成菩萨;想天,天天念天,他就生天;想鬼,他当然作鬼。什么是鬼?贪心是鬼,天天增长贪心,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而无厌,这个念头是鬼的念头。瞋恨、嫉妒,地狱的念头;愚痴,畜生的念头。愚痴是颠倒是非,世法、佛法真假不能辨别,邪正不能辨别,是非不能辨别,颠倒错乱,这叫愚痴。说得再粗浅一点,世间这些人,你周边这些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分不清楚,把坏人当好人,把好人当坏人,这个思想是畜生道的思想。

  于是我们就能体会到,古圣先贤教化众生,为什么要教?不教,他就胡思乱想;换句话说,他想三恶道。为什么肯定他想三恶道?一切众生,这是讲六道众生,无始劫以来恶习的种子多。《百法明门论》里面给我们列的,这是最浅显的,烦恼心所二十六个,善心所十一个,善心所跟烦恼心所力量来相比,烦恼心所的力量太大太大了,善心所的力量薄弱,所以要不好好的教导,一切众生起心动念都会落在烦恼心所。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落在这里面,给诸位说,全是三恶道;如果你的思想能够落在十一个善心所里面,你的果报在人天;如果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怎么不害怕?世出世间圣贤教化众生,大慈大悲,希望你不要落在恶道;你在六道里面已经是很不幸,六道里头千万不要落在三恶道。

  在佛法教学里头,第一个目标,令一切众生转恶为善。众生也很羡慕善,也很赞叹善,为什么不肯行善,还要作恶?这个道理就是恶心所多,恶习气力量大,想断断不了,善想修修不成,原因在此地。所以要通过教学,而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过程是在婴儿、是在小学,现在人不知道了。古时候晓得,教育从哪里教起?从孩童教起,儒家讲从胎教。现在谁懂得?现在要说这个话,人家说是迷信,不合科学,他不相信。母亲怀孕的时候,母亲起心动念影响胎儿,母亲常常有善念,这个小孩将来有善心,母亲常常有恶念,这个小孩将来念头不善。现在人不相信这个道理,所以生了小孩,很爱护小孩,小孩不听话,悖逆父母,不知道什么原因。怀孕的时候没有重视起心动念,念念要向善;起心动念还有恶念,你的小孩将来怎么会听话?怎么会接受你的教诲?问题实在太多太多,太复杂太复杂了。

  善教、善学都能够抓到根本,根本在起心动念。所以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小学教育,小学是扎根,根扎得好,往上去没有问题;根要是坏了,怎么培植,到后面都是功亏一篑,没有法子成就。从前在古时候,读书人得到功名,功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学位,拿到学位了。从前中国的学位也是有三个:秀才、举人、进士,是学位的名称。拿到最高的学位是进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这前三名。从前中状元的,这是拿到最高学位,第一桩事情是回来祭祖先,祖宗之德。祭祖先是孝道,父母的教养是家庭教育,所以教育的根在家庭。从怀孕到六、七岁,是父母,是家教。古时候,我们看古礼,古礼是七岁上学,七岁是老师的教导,我们今天讲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之前是家教,家教是扎根,所以头一个去祭祖先。祖先祭完之后去拜老师,老师拜哪一个老师?拜启蒙的老师,这是根本。接受老师教育,启蒙这个老师是根,那个心地多厚,不忘本,知恩报恩。现在我们想想,有几个人还记得你小学的老师,几个人能记得?你小学的老师,你念一年级教你的老师是谁?都忘掉了,见面也不认识,这真叫做忘恩负义。中国人重视祭祖宗,重视祭老师、祭孔子,道理都是返本报始。第一个教导我们的,这个恩德最大,现在人哪里懂得?

  我们学佛深受佛法殊胜的利益,佛法谁教给我的?我学佛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我们不知道佛法内容,他介绍给我,我们才晓得这东西好;章嘉大师三年培养我的根基,以后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才会有点成就,要没有那个根,不行!扎根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但是现在人不肯接受古老的教育,认为这个东西落伍了,所以民国初年才有打倒孔家店,儒跟佛都不要了。这个运动对我们国家民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我们今天这一代的人无知,伦常、礼义、德行一无所知,这个影响多大!

  这一百年当中,中国人受一些苦难,苦难的根源在哪里?把教育丢掉了,这是真正的根源。教育没有了,我们没有能力辨别是非,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没有能力辨别真假,于是完全被烦恼习气所主宰,起心动念都是烦恼习气作祟,造作无量无边的恶业,感受无量无边的苦报。我们学佛这才懂得这么一点道理,不学佛到哪里去学?儒没有人讲了,想学儒、想学道,今天你找一个场所、找一个老师,找不到了;幸好佛还有一点,这个真是不能不说是三宝威神加持。传佛道的人还没有断绝,我们总算是过去生中修的有一点善根福德,还遇到这个缘分。今天实在讲,在全世界儒已找不到了,道也找不到了;佛,如果我们不认真努力,依教奉行,也岌岌可危。

  最近这几天,中国传来的讯息,我感到很安慰,总算是我们祖宗有德,三宝威神的加持,国家、佛协重视佛教教育,一心一意要培养弘法人才。李会长跟你们同学开了会,希望大家要认真努力,贡献自己的心力,贡献自己的智慧,这个功德无量无边,真正是续佛慧命。现在也在寻找办培训班的场所,佛协很认真在进行这桩事情,希望这桩事情能够在今年下半年落实,我们同学们要认真、要努力。解门重要,行门更重要,没有真正的修行,解门能够契入非常有限。解与行决定是相辅相成的,行帮助你深解,深解帮助你深行,你行就更深广了,解行相辅相成,一直到如来地。所以一定要很认真、很努力,我们这一生活在这个世间,就是为续佛慧命而来的。

  中国的佛法,现在所流行的,所谓是大乘法,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但是中国的小乘教,从唐朝中叶以后就衰了,到现在已经没有了。原因在哪里?是中国的儒家、道家这个学说代替了小乘。从前的中国出家人,没有不读儒、道典籍的,儒家的书念得好,道家的书也念得好,所以修学大乘没有障碍。现在我们在大乘法里面为什么这么困难?基础没有了,难在这里。我过去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习,李老居士教给我第一部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小乘经。他老人家还是重视小乘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不能够入大乘。经选的是这一部,儒家东西还是要读,但是他没有教我们从四书五经读起,他选择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教我们去念陈弘谋编的《五种遗规》,把《五种遗规》教给我们,必修的课程。但是这个课程自己去读,他没有时间讲解,我们每个人都要读,用这个来代替小乘。另外给我们讲了一部《古文观止》,这三百多篇整个讲完,讲了八年。八年的时间,一个星期讲一次,长的两、三次讲完,短的一次讲完。八年的时间,每一个星期讲一次,没有休息过,这三百多篇讲完了。

  (?)文学。学佛,经典最晚南宋时候翻的,南宋所翻的经已经太少太少了,大多数隋唐时候翻译的;虽然文字用当时最浅显的文字,还是属于文言,所以没有文学的根底,你就没有能力读经。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那么多年,他重视国文,重视佛法;那个时候除这个之外,他指点我们自己阅读的,在德行、修身这方面是用《五种遗规》;除这个之外,他教我们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这是历史。人不能不懂历史,不懂历史就是对你自己的家不了解,你怎么会爱你的家?不能了解中国历史,你怎么会爱国?对于我们国家过去要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选择这一部东西让我们读,激发我们的爱国心。真正热爱国家,然后才能够发心,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佛法弘扬到世界,利益一切众生。

  我离开台中之后,跟一班同学在一起修学,我选定了七门功课;因为我们现在在一块修学都是中年以上,不是小学生了,从头来起来不及了,只有用亡羊补牢的方法。我选择的七门功课,佛经的部分有四种:《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弥陀经要解》、《普贤菩萨行愿品》、《大乘无量寿经》,这是佛经的四种,一定要熟读、深解;佛经以外的选了三种:第一种《了凡四训》代替儒家的;《感应篇汇编》,这是道家的;另外选了一本《四书》。总共七种,不多,这七种东西要熟读深思。

  《五种遗规》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前清陈弘谋居士编辑的,他做过两广总督,儒、佛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编的这本书确确实实是我们年轻人的修身典范,里面集合中国古大德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许许多多宝贵的教训。李炳南老居士一生,这本书常常放在案头,把它当作座右铭。这个书在台湾我看到有两种版本:一种中华书局出版的,是在《四库备要》里面,印得好,版本印得相当美观,它是精装两册;另外一种是铅字排版,字比较小,好象里面收的东西比中华书局收的多,也非常好。这个本子,现在我离开台湾好几年了,不知道有没有新的本子出来。好的东西我们应当要流通,可是流通这些东西又有个麻烦,他们有版权。有版权,我们要流通,我们自己可以作版,因为这个东西是古人的,你的版权是你所排的版子,我们自己做个版,那个版权就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重新做个版来流通,这是一部好书,对众生真正有利益。

  这些都是讲教化众生的方法,佛法里面常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总归结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两句话念的人很多,真正的境界、义趣能够体会的人不多;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善法,最后都归阿弥陀佛,有这个认知的人不多。隋唐时候大德,将整个大乘佛法最后都归《无量寿经》,如果不是过来人,这一句话说不出,这是事实的真相。

  神通是化本,化用我们现在讲是教学。教学的根本是什么?是智慧,神通是智慧,通是通达无碍。你要是不通,你拿什么教人?所以教学的根本是要一切通达,通达到究竟圆满就叫神通。神是个形容词,神奇莫测,别的人不能跟你相比,所以称之为神通。神通两个字的本意,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不要在这里看到名相产生误会,以为孙悟空七十二变叫神通,那个不是的,佛法里讲神通不是这个意思。通是通达无碍,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性相、事理、因果,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通达,这叫通。神这个字,你们看看会意,这个字六书里属于会意。这一边「示」,我们看它的左面,左面「示」,示也是会意,象形、会意,上面是个上字,两画上面一画短、下面一画长,这是上下的上字;下面画三条,这是表示什么?上天垂象。上天垂象是古人说的,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现象,这个符号代表自然现象。右面是个「申」,申是通达的意思,明了的意思。你对于一切自然现象通达明了,这叫神,这个字的定义要搞清楚。所以神跟通意义很接近,两个字连合起来,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明了,这是教学的根本。

  这个事难!我们怎样才能通达?过去李炳南老居士教我,你要发心学讲经,学讲经首先要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他说:你能做得到吗?不要说别的,单单讲一部《四库全书》,你这一生当中能不能通达?别说通达了,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这个书是商务印书馆印的,我去买书的时候,总经理接见,跟我们谈起来。《四库全书》的分量,他说一个人从生,假设生下来就会念书,每天念八个小时,到一百岁,《四库全书》还没念完,念一遍还没念完,你就想想怎么能通达!何况现代学术发达,书籍不知道多少倍的《四库全书》,这世间法;世间法通达,还要通达出世间法,出世间法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通不了!通不了,讲经说法就不可能,你没有本钱。可是还是要做,李老师也不敢说他通达,他也没通达。我们怎么办?我们只有另外找一个方法,求感应,叫感通。靠我们能力去学去读,决定做不到,只有一个办法:感通。这就是我们佛家常讲,求三宝加持,这是感应。

  用什么东西去求感?诚,诚则灵。什么叫诚?心里头没有一个妄念。心里头有丝毫妄念,诚就没有了。真诚心,只是为利益众生,决定没有一个念头利益自己,这个心是诚,你就能得到感应。这样还不够,还要加上至诚,真诚到极处。他送我四个字:「至诚感通」,那你就行了。如果不是至诚,你没有能力讲经说法。李老师他自己本身用这个方法,把这个方法传给我,四个字,我们全靠佛菩萨,全靠三宝加持,展开经典才能够看出一点意思,才能够说得出来。要不是用真诚心,你会把经讲错,讲错要背因果。古人所谓「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不能不知道因果的可畏。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用真诚心,绝对没有丝毫自利的心。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所说的,「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剎,尘剎是无量无边诸佛剎土一切众生,供养一切众生,这是真诚,这是至诚感通。我们看到阿难都如此,多闻第一,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离开至诚感通之外,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子可走。好,这是长行的大意,我们就讲到此地,其余的意思我们到偈颂的时候,再向诸位报告,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二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长行,第四句:

  【焰口龙王,得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别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有一段话,我们念一念,「普现等者,谓一毛普现无边依正,以毛称性能广容故,广容即是普遍。故能现之佛,还自住于毛孔所现剎中,能所无杂,依正区分,大小宛然,名建立差别」。从经文跟清凉大师的开示,我们就很明显的见到,这是诸佛如来化现的,绝对不是八部里面的龙众,龙众没有这么大的智慧,没有这么大的神通。

  经上说的『普现』,这是佛陀在龙众里面所示现的,正是应以龙王身而得度者,即现龙王身而为说法。这个龙是诸佛如来,所以他有能力普现。而清凉说「一毛普现无边依正」,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小中现大。一毛是我们身上一根汗毛,经上常讲毛端、毛孔,都是说正报最小的,无量无边的世界这是最大的,说明大小不二,这个境界是事事无碍,不仅是事事无碍,是圆满究竟的无碍,当然是如来果地上,等觉菩萨还不能达到这样的圆满。这一桩事情很难懂,毛孔当中怎么能够现无量无边的世界?其实现代的科技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你看看现在的晶体,现在的晶体愈做愈小,愈做愈精致,里面包容万象。诸位想想,现在电脑里面一片很小的光碟,我看大概只有这么一点点大,三寸,里面居然可以容纳一部《佛学大辞典》,将来再更进一步,可能这一片里面就能容纳一部《大藏经》;如果再进步缩小,将来缩成一个铜板大。由这个地方我们就能想象,佛是最高的科学家,今天的科学家跟佛比差太远了,佛能够在一毛孔当中,里面容纳无量无边世界的这些色相,科学家还没有办法做到,科学家还要那么大的一片,而容量还不算太多。所以从这些地方,我们足以能够联想到,佛所讲的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这些话在古时候人听到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怎么懂得的,他怎么能够接受?由此可知,古人的智慧,就是善根福德比我们深厚。他能信,他能解,他的心清净,清净心能够证得。

  而清凉在此地讲,讲得好,「以毛称性,能广容故」,这一句话解释了,为什么这一毛端、一毛孔能够容纳无量无边世界依正庄严?它称性。再小它是法性,再大也是法性,性里面没有大小,不但没有大小,也没有先后,也没有来去,所以这个境界在《华严经》里面称作「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经称为「不思议经」,不可思议,我们没有办法思量的,没有办法想象的,它是事实真相。什么时候我们对于这桩事情才能够稍稍明了?佛在大经里面常常给我们讲,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你就明了了。明了之后也不可思议,不是说不可思议对我们讲的,对法身大士来说还是不可思议。可是佛与法身菩萨大慈大悲,教化六道众生,教化四圣法界,他有方便,这个方便就是:不可思他教我们可以思,不可议是不可说,他也能说,这就叫善巧方便。

  我们今天所学的佛法,诸位要晓得,全是方便法。什么时候你才学真实法?在念佛人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你学的是真实法,那不是方便法。一般而论,你必须要生到华藏世界,亲近毗卢遮那如来,那个时候你学的是真实法。十法界里面都是方便法,怎么知道?没见性,十法界里面的佛也没见性。天台家所说的,藏教的佛、通教的佛没有见性,别教佛才见性。别教初地菩萨等于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华严经》里面讲的十住菩萨等于别教的十地,十行里面初行位菩萨是别教里面的等觉,二行位的菩萨就是别教里面的佛。这是说明十法界里面的佛是藏教佛跟通教佛,没有见性,所学的是方便法。

  我们要知道,方便虽然多,所谓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归什么?见性。只要这个方便法是能帮助你明心见性的,这就是佛法;如果这个方便法是障碍你明心见性的,这就不是佛法。不是佛法,我们通常讲魔法,魔是折磨你,给你找麻烦的,不能帮助你明心见性。帮助你增长贪瞋痴慢,帮助你增长妄想分别执着,这个法就是魔法,就不是佛法,我们要懂、要清楚。所以要记住我们要学佛,佛法是清净法,我们虽然学得不多,学得也不够深,只要你能够掌握着原则,能够遵守,依教奉行,永远不变,你会有成就。

  在中国古来大德当中,最有成就掌握原则的,可以说无过于惠能大师,这禅宗第六祖。他留给我们的东西,《坛经》就是他老人家的语录,古来祖师大德都称语录,单单称他的语录为「经」,这是对他特别尊重,他确实是把原理原则全掌握到了。《坛经》不仅仅是禅宗的修学原则,所有大小乘经教里面,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包括我们净土,都不能违背它的原则,真正是一本好书。中国人讲的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它不是翻译的。我们今天修净土,也不违背他所说的原理原则。

  我们今天想想,我们违背这个原理原则最严重的,就是喜欢说人家的过失,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他老人家跟我们说的是,「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跟神会小师所说的那一段话,他对神会说,神会是最年轻的,六祖跟他讲,他说,「我只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这几句话针对我们今天所犯严重的弊病。我们为什么勤苦修学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确确实实是「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全是外面过失,好象自己都没有过失,这是功夫不得力的原因。

  诸位必须要晓得,等觉菩萨还要天天反省、天天忏悔、天天改过,我们是什么人?文殊、普贤还要天天忏悔,忏除业障。普贤菩萨十愿,十条修学的纲领,不是教导我们的,是他自己修的,我们可不要弄错了,那是他自己修学的。这样深位的菩萨,还这么样认真努力在勤修。所以我在讲席里头常常勉励同学,知道自己的过失这叫开悟,把自己过失改正过来这叫修行。夏莲老在《净语》里面讲的「真干」,真干是什么?改正自己的过失;天天要发现自己的过失,天天要改正。奈何我们自己不能发现自己的过失,别人说我们过失,我们还不能接受,还要怨恨他,还要责怪他。我们如何发现自己的过失?没有别的办法,读经。

  印光大师慈悲,他示现在末法时期,示现在近代,了解近代人的根机,所以他不用佛教的经典,知道我们这一个时代众生迷惑颠倒,不相信因果报应,他老人家一生为人说法讲开示,特别侧重在因果上,你看看他哪一篇文字不讲到因果?能够深信因果的人,这个人能得救,我们经典里面讲善根福德,这个人有善根福德;不相信因果报应的,这个人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所以印祖特别拈出《了凡四训》,让大家从《了凡四训》里面,建立深信因果的信心。教人念《感应篇》、《阴骘文》,这两种都是道教的,念这个干什么?检点自己的过失。我们不晓得自己有过失,每天念念这个书,对照对照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们今天这一天的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善恶的标准。对一对我们有几个善?今天造了多少恶?善要知道如何保持,不要把它失掉,恶要如何把它改过来,断恶修善。慈悲到了极处!用今天的话来说,印光大师不是搞多元文化吗?他是佛家的祖师大德,为什么不用佛的经教教众生,把道教的东西拿来讲,这就是多元文化。把道教的经典拿来教佛教的初学,他没有分别,他没有界限。

  我在早年,道安法师在台北办「大专佛学讲座」,请我做总主讲。好象我对学生开了《了凡四训》这个课,就有法师责备我,当面骂我,他说:你是一个讲经的法师,你不讲佛经讲外道,你是什么意思?我听了真是大惑不解,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我没有讲外道。他说:《了凡四训》、《感应篇》不是外道是什么?我说:你说的是这个;我说:这是佛法印定,印定那当然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佛经看待。他说:什么印定?我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说:这个能不能算作法印?他听了之后,掉头就走了。《了凡四训》、《感应篇》内容符合我们的法印。

  这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不一定要佛讲,五种人说经,他所说的内容只要与佛的法印相应,佛都承认这是经典,这四句是法印。虽然里头「自净其意」比较少一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讲得多,又何况是印祖一生所提倡的,我们依教奉行,劝导众生,有什么过失?这些人是古人所讲的「偏漏执」,偏见,自己的成见太深了,什么都是执着「我的」,我们佛教的,那是道教的,分别执着这么深,难怪他功夫不得力,修学心地得不到清凉自在。那看到我们现在跟每个宗教交往,他怎么能受得了?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不但这些其他宗教,世间古今中外这一些圣贤的教诲,称性;妖魔鬼怪,邪知邪见,给诸位说,也是性变现出来的,性能广容。十法界依正庄严,《华严经》上不是说得很好吗?「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例外的,只是一个是顺性,一个是逆性,违背自性。顺逆我们不谈,都是一个性,所以叫顺逆不二。真正能够契入这个境界,明白这个道理,心开意解,你得大自在,你逐渐逐渐契入无障碍了。所有的障碍都是对于性体、性相、性用迷惑无知,从这个地方产生出来的。本经的经题就是「大方广」,大是性体,方是性相,广是性用,体、相、用。

  广容才是真正普现,所以诸佛法身大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我们对于感应知道得太少了,而且知道的非常狭窄,「我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现前了」,这叫感应。我们今天的感应,只是这么一个概念,不晓得山河大地、虚空法界全是佛菩萨的感应,这个道理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哪个晓得?若不深入经藏不知道。虚空法界依正庄严,我们今天的生活,所有一切的周边环境,全是感应;我们心一念善,感应是善的、美好的;一念恶,感应是恶境界。境界随心所变,这是佛在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想什么境界就现什么。

  诸位要真正通达这个道理,才知道佛在经教里面教弟子不迷信,真正佛弟子决定不会去看相、算命、看风水,不会搞这个事情。凡是会搞这些事情,说一句老实话,对佛教不相信,对佛陀的教诲不相信。佛教我们存好心,那境界就好了,只要你心好、行为好,你的命就好,你的运就好,你的风水就好;你的心不好,你的行为不好,你的风水就变坏;就这么回事情,你要找人看什么?找人看,人家来骗你的,不是真的。说你风水哪里不好,哪里需要改,他帮你改一下需要多少钱,你的钱就被人家骗去了。

  我们佛家的教学,终极的目标是见性,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见性之后,不思议境界你才能体会得。在这个之前,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信老师,相信老师绝不欺骗我们。相信老师,我们的根本老师是释迦牟尼佛,在《金刚般若经》上告诉我们,「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如」是就事论事,所说的完全是事实真相,没有加一点自己意思,也没有少说一分一毫,这叫「如语」。我们要相信,这样的人不相信,我们相信谁?所以一定要随顺佛陀教诲。

  佛陀的教诲太多太多了,我们一生也学不尽,所以抓纲要。佛教传到中国,中国祖师大德才将佛法,为了修学方便起见,建立了十个宗派。随顺众生根性,没有能力学全部的佛法,学一部分。这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取经论里一部分,就能成功。这一部分在现在人来说还是嫌多,现在人根性比过去差,一个宗派里面的东西都学不完,所以我就常常劝同学们学一部经,就行。学一部经,经里面佛的教诲,依教奉行,然后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就成功了。

  净土宗经典最少,把祖师加进去的,也不过是「五经一论」六样东西。这六样东西要是嫌多,任修一种都能成功,不必要六样都学,学一样就行。最少的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是最少的,两百四十四个字,也行。真正能够受持,念佛也决定得生净土,必须得依教奉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就是末后的几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只要把这两句做到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这两句是净宗精要的精要,核心的核心,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完全相应。第十八愿怎么落实?就是这两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宗方便,净宗容易,古德所说的「难信易行」。这两句话很要紧,「都摄六根」,我们现在六根摄不住,所以功夫不得力。我们六根往外跑,摄是收回来;眼见色,眼跑到色相里面去了;耳跑到音声里面去了,喜欢去听,现在讲的音乐,喜欢这些;眼天天喜欢去看电视,不知道收回来。摄是收回来,跟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一个味道。孟子怎么样做学问?收摄六根,他用的是这个办法。我们印这四个猴子,它收摄六根,它会收摄,它念佛就往生。诸位想想这个味道,这是净宗精要之精要,你要会收。

  我们必须入境界,才能够了解佛所说的;不入境界,真正有福报、有善根,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但是我们相信佛的话,虽然我们见不到、体会不到,佛讲「一毛孔中普现无边依正」,我们就想到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是在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一毛孔中示现。我能信,我凭什么信?我凭佛与法身大士不打妄语,他们的语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我相信,我凭这个相信。

  「一毛普现」,这就是心现识变,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个「一切众生」包括正报跟依报,众生这两个字的本意是「众缘和合而生」,称之为众生;我们今天讲动物、植物、矿物、自然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是一体。有这样的认知,我们的心量拓开了,才能包容虚空法界,佛法里面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这个心量拓开了,与一切众生不再分别了,不分别国土,不分别他是哪个国的人、哪个地区的人,不分!不分种族,不分宗教,知道什么?一家人。如果更深、贴切一点来说,知道是自己,怎么是自己?是自己的法身。大乘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的法身,是真我。我们今天这个身体为真我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是为别人,是为「我」服务。诸佛菩萨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两句话人人都会说,什么意思知道的人不多,没几个。为一切众生服务是为我服务,一切众生是我。不读《华严》,我们怎么晓得这些事实真相?所以读《华严》,心量才会拓开,很有道理,这是古人常讲的。这个地方「普现」跟「普遍」,佛都说了,广容才普遍。

  「能现之佛,还自住于毛孔所现剎中」。释迦是能现之佛,弥陀也是能现之佛,毗卢遮那也是能现之佛,世尊在「佛名经」里面,那是略略的说一说,就说了一万两千多尊佛,「还自住于毛孔所现剎中」,我们细心从这里面去体会,这就是华严家常讲的「法界观」,你仔细去看,这是事实真相。「能所无杂」,能现、所现有条不紊,它不杂乱。所以世间有许许多多人,看到宇宙的现象非常有秩序,一点不杂乱,于是就想到这一定是有个人在安排,没有人安排怎么可能会有这种现象出来?于是乎就想象有个上帝、有个神在做主宰、在安排,其实不是的。这是什么?性德。性德是清净的,性德是严整的,不是凌乱的,它发展是有次第的,佛在经上讲「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它有次序的,所以它不乱。道家老子也说得很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也是有次第的,它不乱。我们众生迷失了自性就乱,可是心性的显现决定不乱。

  「能所无杂,依正区分」,依报、正报有区别;「大小宛然」,大而世界,小而毛孔,这叫「建立差别」。差别是从无差别里面建立的,所以差别就是无差别,我们要能懂得这个意思,许许多多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了解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于是在差别里面就生差别的错觉,这才产生误会、产生争论,这个错了。可是误解跟争论决定不能避免,为什么?六道凡夫在迷位,他不是在觉位。凡夫里面四圣凡夫,我们可以说高级凡夫,他在觉位,他可以不争论,他逐渐逐渐明白了,他能够认真努力在学习。在迷位的凡夫,不行。换句话说,愈迷愈深,这是必然的现象,误差愈来愈大,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这问题愈来愈扩大,愈来愈严重,麻烦就来了。

  因此诸佛菩萨、世出世间这一些神圣,才应化在世间。他来的目的是干什么?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就这么一桩事情。《法华经》上所谓的「一大事因缘」,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间,这个大事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正知正见。我们凡夫知见错误了,他们出现在这个世间,所做的工作就是开示。「开」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说是讲经说法;「示」就是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示现,生活做出生活的榜样,工作做出工作的榜样,处事待人接物做出处事待人接物的榜样,那是示,示是示现;我们凡夫作学生的要懂得「悟入」,我们听他的说法,看他的示范,我们就觉悟了;觉悟之后,我们也能做到,做到就叫「入」,做不到没入。入才有真正的受用,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才真正得到。

  在示现里面,最伟大的示现,究竟圆满的示现,善导大师给我们说出,「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句话什么意思?最伟大的示现,最究竟的示现,是净土法门。他说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示现在十法界、六道里面,只有一个目的,示现净宗法门,劝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究竟圆满的示现。使我们在一切差别里面渐渐明了无差别,每天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执持名号,时间久了,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为什么念阿弥陀佛会得到清净平等觉?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没有现前,你这一句佛号功夫不得力;这一句佛号功夫得力,决定是清净平等觉现前,这才能契入佛境界。诸位想想,清净平等觉现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在凡圣同居土,是在实报庄严土。清净平等觉现前,恭喜你,你已经是理一心不乱,不是事一心。这个事难,真难!我们今天逐渐逐渐往这个路上接近,靠什么?靠《大方广佛华严》,因为我们在这里面看到差别、平等不二。相上差别,事上差别,理上是一个,理全是诸佛如来化现的,这是一个。这是焰口龙王他得到的法门,他从这个地方契入的。我们再接着看底下这一尊:

  【焰龙王,得一切众生瞋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

  这对我们现前修学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我们正堕在这个困难当中。清凉在注子里面说,他说「准梵本」,就是《华严》的原本,「有焰龙王,得一切众生瞋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谓大慈居怀,则三毒俱灭」。清凉大师这个注子里面,跟这个地方的经文,对照起来好懂。此地经典上,原文是『一切众生瞋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是这个字样;但是清凉大师讲的是比较容易懂,「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一切众生」,通指虚空法界诸佛剎土里面的六道众生,不仅仅是娑婆世界。一切众生最严重的病是瞋恚、是愚痴,「五盖缠缚」。四个字,总而言之,都是根本烦恼,根本烦恼里头最重的是贪瞋痴。这里头虽然没有说贪,贪包含在其中。

  瞋恚是地狱的业因,愚痴是烦恼的根本,这个人要不愚痴,贪瞋就断了。贪瞋是从痴里头来的,痴是无明,是烦恼的根。贪瞋容易断,痴难断,痴是无明烦恼,很不容易断除。我们经跟注合起来看,「如来慈愍」,佛大慈大悲帮助我们除灭,清凉末后这两句说得好,「谓大慈居怀,则三毒俱灭」,这八个字非常非常重要,这是断贪瞋痴有力的方便法门。换句话说,我们要想断贪瞋痴,培养你的慈悲心,你的贪瞋痴还没断,你的慈悲心不够;慈悲心达到一定的水平,贪瞋痴就没有了。贪瞋痴跟慈悲恰恰是相反,就像明暗的两面一样,贪瞋痴是黑暗的这一面,大慈大悲是光明这一边,光明大了黑暗就小,黑暗大了光明就小,诸位细细想想这个道理。这个方法好,我们今天讲培养你的爱心,你果然有真正的爱心,你贪瞋痴自然就降低了。所以佛家才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他才说这个道理。

  众生之所以沦落成为众生,没有别的,就是贪瞋痴,叫三毒烦恼。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这个根出现的,所以贪瞋痴是烦恼的根本。这个地方他没有讲智慧,诸位要晓得,大慈大悲这里面就有智慧,没有智慧那个慈悲决定达不到「大」这个标准。大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是智慧,有分别执着这个慈悲不大。佛在经上讲慈悲讲了四种慈悲,从我们凡夫,凡夫也有慈悲,叫「爱缘慈悲」,这个人我喜欢他,对他慈悲,那个人我不喜欢他,对他就没有慈悲,这是凡夫。凡夫里面有一些聪明的、心量大的,知道爱自己也能够爱别人,叫「众生缘慈悲」。我们世间人讲「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众生缘慈悲,还是属于凡夫的。这个心量就大了,所以爱国家、爱民族。这是世间的。

  出世间的是「法缘慈悲」,这菩萨的。菩萨了解,懂得佛法,为什么对一切众生慈悲?知道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像我们现在读《华严经》,知道情与无情跟我是一体,同一个心性变现出来的,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根。从这个认知而生起的慈悲心,这个慈悲心比众生缘慈悲要广大得多了,这叫法缘慈悲,你还依的有法。到如来果地上,什么条件都没有,才叫大慈大悲。你还讲一番大道理,佛这个道理都没有了,炉火纯青,虚空法界情与无情融成一片,所谓是「性相一如,理事无二」,念头都没有了,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切众生,这才叫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前面三种都是还谈条件的,最后这一种没有条件好谈了。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大慈大悲,三毒怎么会有?三毒无影无踪了;要不要去断它?不要,不必刻意去断,没有了。对待一切众生,特别是苦难众生,全心全力去帮助他,哪里还会有贪心?

  民国初年,我们在书籍里头记载,真正学佛的这些大德们,看到有苦难,把自己的房屋田地变卖了去救难,帮助别人。现在少了,从前学佛的人多,解义的人多,奉行的人多,做这些事情常常见到,真正能够舍己为人,没有贪心。遭受毁谤、侮辱,他不会生气,他自己想想自己做得如法,继续努力去做,别的人从这边障碍,那一边还可以做,做的方法太多太多了,这叫善巧方便。总是一个目标: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帮助众生觉悟。这是在利益众生,许许多多项目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帮助众生觉悟。

  世间多一个觉悟的众生,这个社会就减少一分黑暗,增长一分光明。这个事情不能不做,尤其是在现代这个时代。我们知道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学、示范,我们今天学成了,没人请我们去教学,人家不喜欢看我们这个样子,怎么办?办法还是有,我们今天用科技。今天早晨,我还在想着,希望你们同学们认真好好的讲一部经,或者经里头讲一段、讲一品、讲一章,把它做成VCD,我帮助大家向全世界流通。弘法利生是我们大家的事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要认真、要努力,这个光碟可以传遍全世界。

  《无量寿经》上讲得好,菩萨要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他不请,我们送去,送到他家里去;以后听久了,他们自然就来请你。我们在讲台上是对全世界有缘众生说法,我们在认真努力的学习,拓开我们弘法的界限,不仅仅是对佛门四众同修,而且还对全世界所有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现在跟我们有关系的很多,我们要把同学们所讲的也分赠送到各个宗教,他们会看,他们会听。加强语文的翻译,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像上一次法国的陈居士来给我们说,在欧洲也相当广大的地区,华人团体里面能听普通话的人不多,他们喜欢听潮州话、广东话、客家话,所以语文翻译就非常重要。能够用潮州话讲的,那当然更好,你就专门录潮州话讲经的VCD。各种语言、各种方言都好,这都是方便多门。

  我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劝人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这一生出家,对得起本师释迦牟尼佛,对得起历代传法的祖师大德,对得起我们的父母,对得起我们的祖宗,我们这一生没空过。不仅仅是为国家民族,我们是为法界一切众生,尽忠尽孝,舍弃自己的成见,放下自己错误的分别执着,一定要依教奉行,随顺佛陀的教诲。我说得很多,佛陀教诲里头几句话,我们终身奉行不违,就有不可思议的成就,我们这一生就没空过。好,今天我们就念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三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长行,第六句:

  【云幢龙王,得开示一切众生大喜乐福德海解脱门。】

  龙王修学证果的法门,叫人看到、听到都能够生欢喜心。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开示是「佛大慈悲,是福德海,二资粮满」,这个资粮就是慈悲跟福德这两种,「然后得故」。「众生慈福」,比喻作「百川」。「佛毛示现,以表同体。既知同体,自然朝宗。因示悟入,故得大喜乐」。《钞》里头还有个小注,诸位看看就知道了。从注解里面,清凉大师更是明显的指示我们,这是诸佛如来示现的。

  佛大慈悲是福德海,大慈悲从哪里来的,我们要知道。我们也很想发慈悲心,为什么慈悲心偏偏发不出来?我们很想行慈悲行,为什么慈悲行也不能够落实?聪明人一定会找这个原因,把原因找出,然后消除原因,我们的愿望就都能落实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是彻底明了事实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实在不明了,不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关系,实在是不明了。虽然接触佛法,也在认真读诵修学,下了这么多年的功夫,还是不明了。为什么这么说?如果真的明了,你的观念会改变,只要我们习气、老毛病都还没有改变,就肯定没明了。能知决定能行,不能行决定是不知,如果你说我知道我做不到,那个知不是真知,真正知道了,彻底明了了,没有做不到的。古德常讲「知难行易」,行不难!我们在《法华经》上看到,龙女八岁成佛,难在哪里?

  凡圣实际上只一念之差,一念觉,这就成圣,凡夫成圣,一念迷圣就变成凡。知难,正因为知难,所以教育就重要了。古圣先贤,中国、外国,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明白人,哪一个不重视教育?尤其我们在这一部经上看到,大圆满、究竟美满的教学,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认知、去体会。诸佛如来以无比的神通,示现一切依正庄严,目的在哪里?教化一切迷惑众生。示现佛菩萨的形相是教化,示现天王、天神的形相也是在教化,示现人王、大臣、宰官、长者、居士、童男、童女,依旧是在教化;我们看到这一段,示现众神,也是在教化。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教化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大慈悲,慈悲真的到了究竟处。

  众生无始劫以来迷失了自性,遇不到这是善根福德薄,遇不到诸佛菩萨教诲;实际上,诸佛菩萨的教诲永远没有中断。大家不要在佛经上看到,佛出现在世间时间很短,释迦牟尼佛的法运只有一万两千年。佛法灭了之后,到下一尊佛出世,经上告诉我们,《弥勒下生经》说,这当中间隔时间太长太长了,五十六亿年,以亿为单位,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是一般讲法,这当中没有佛法了。是不是真的没有佛法?真的没有佛法,佛的大慈大悲何在?我们要晓得,佛度化众生永远没有间断,不过是不以佛的形相出现。为什么不以佛的形相出现?众生没有这个福德,是这么一个原因。佛改变一个身分出现,还是在世间,这真是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如果真的有灭法,那佛不是舍弃众生吗?不舍一人,就讲不通了。

  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佛嘱咐地藏菩萨,将来法灭尽之后,到弥勒佛出世之前,这么长的时间,地藏菩萨主持教化众生,代理佛教化众生。我们就想到,诸佛菩萨一定是示现像地藏菩萨这种身分,像《华严经》种种不同的身分,依旧在世间,哪里是佛法真正有灭?佛为什么说灭?这个灭是方便说,勉励我们,警惕我们,赶紧抓住机会,不要等佛法灭了之后,就没有机会再学佛了,是这么一个道理。都是属于善巧方便,接引大众这一个措施,我们在一切大乘经里面多读读就明白了,就把佛的真实义体会到一些了。

  我们要成就,没有大慈悲心不行。我们知道现前社会,劝人作恶,人都欢喜,他都赞叹,他都拥护你;劝人断恶修善,他都把你看作冤家、看作对头,不喜欢接近你,而且还想方法来抵制你、来折磨你。这是什么原因?一切众生堕落在贪瞋痴慢的火坑里头,陷得太深了。他把这些东西,把贪瞋痴慢、五欲六尘,以为这是他真实的利益,坚固执着,决不肯轻易放下。我们今天劝他放下,那谈何容易!几乎举世之人,都在这里争权夺利,哪一个肯放手?这一代的众生,从小就看到这个现象,就养成这个习气,再加上无量劫烦恼习气,这才知道真难,真正不容易!

  知道真难,真不容易,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真的值得庆幸,在这样一个境缘之中,我们的善根还能发现,还能遇到佛法殊胜的机缘。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读到这个句子肯定,他讲的话是真话、是实话。希有难逢,这一天我们居然遇到了,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福德!可是像我们一样遇到的人不是没有,也有许许多多人遇到,遇到怎么样?当面错过。我们就以近代来看,最近的,民初印光法师,净宗祖师,亲近他的人有多少?跟他学的人有多少?成就的人有多少?再比较起来,印祖学生成就就算相当不错了,没有一个人能跟他相比。李炳南老居士传他的法,在台湾三十八年,亲近他的人多,我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五十万人,跟他学的,成就的又有几个?李老师自己讲,一万个人念佛,真正往生只有两、三个。万分之一、二,不容易!

  我们今天闻法了,我们能不能有成就?这个问题是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弥陀经》上讲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是接触之后能信能解,这是善根;福德是接触之后能行能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这个人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有善根,没有福德,不能成就;他虽然能信能解,他不能行。有福德,没有善根,还有成就;他虽然不能解,也谈不上信,但是他信老师,老师教他老实念佛,万缘放下,他就真的肯干,一生不改变,这种人也往生了,也能成就。由此可知,什么叫福德?福德是死心塌地,没有二念,依教奉行,这个人有福。轻易听信谣言,信心轻易动摇,这是薄福之人,这是薄福之相,这一生不会有成就的。

  一切诸佛如来无不劝人修福修慧,福慧的根是从孝敬里面来的。现代人难,难在什么?难在不知道孝敬,从小没有人教他。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现代的年轻人不但没有见到,听都没听说过。文言文舍弃了,纵然古籍摆在面前,看不懂。这是民国以来做了一桩很大的损失,提倡白话文,废弃了文言文,将中国人法身慧命一刀两断。我们的祖宗几千年智慧经验的结晶,希望永远流传给后世,工具就是文言文,今天把这个工具丢掉了,这些无价之宝摆在你面前等于废纸,你没有能力接受。所以废弃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得失利害几个人能知道?现在人要想听古圣先贤的教训必须通过翻译,少数有文言文修养的人,他把它翻成白话文来告诉大家,不能直接去读,这真可惜!

  文言文难不难?不难。我手头上还有几本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原来我大概有六、七本,搬家搬来搬去都搬不见了,现在还剩两本,放在澳洲。将来有机会把它翻印,印出来,给大家看看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现在大学中文系念,恐怕都念不懂,可能还要查字典、查资料。为什么那个时候,十岁,十一、二岁能写得出的文章,现在大学中文系的人都不懂?现在人不教、不学了。从前小朋友上学念书,亲近老师,一般都是七岁,这标准年龄,聪明一点的六岁。也只有五、六年的时间,文章就写得很可观,对于道理他就通达明了。家长、老师认真的教诲,小朋友也会认真的学习。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从前教的人、学的人都有一份真诚恭敬心,所以能得利益。现在教学诚敬没有了,要用佛法的话来说,感应没有了,哪来的成就?

  我们如何培养慈悲心?慈悲心,现在人讲爱心。为什么佛家讲慈悲,不讲爱?慈悲是理智的,从智慧里面生的爱心叫慈悲,从感情里面生的就叫爱,佛家有这一点差别。感情里面生的爱很容易变化,为什么?情绪化,不稳定;智慧里面生的爱心,永远不会变,它有理论的基础。诸位要晓得,情非常脆弱,靠不住,剎那变化,早晚不同。佛法是建立在真实智慧的基础上,所以用慈悲,不用爱。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法,慈悲是智慧真实的爱心,不同于世间人所讲的爱,那个爱是虚伪的、是假的、是会变的、是不可靠的。佛大慈悲,这才是福德海,海是形容深广无际。两种圆满,然后才能够得到。这两种就是我们佛家里面常讲的「二足尊」,智慧、福德两种都圆满,大慈悲才能够现得出来,自然就流露出来大慈悲了。

  佛的学生,菩萨、声闻、缘觉、六道当中的弟子,这些人认真学佛,学佛什么?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慈悲。智慧是理念,慈悲是行持,智慧落实就叫做慈悲,所以它是一不是二。佛学生学佛,不圆满、不到家。这些就如同江河,江河都流向大海;佛的慈悲像大海,菩萨、声闻、缘觉的慈悲像长江、黄河;六道凡夫,我们也在学,我们就像那些小河流,小的支流,自自然然汇归到大海。这个比喻好!再小的那一点慈悲心,你发的慈悲心与如来大慈悲海相应;这是把佛的大慈大悲比喻作性德,这个福德海大慈悲是自性,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这就是江河支流,它是一体。

  在这个经上佛告诉我们,偈颂里面「佛毛孔中皆显现」,长行里头没有,赞颂里头有,这一句是表示什么?表示同体。这个话在《华严经》说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说这么多遍?希望我们记住。《华严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当然没有办法记住,但是凡是重复遍数多的句子,我们记住了。重复遍数多的,都是最重要的,让我们在这里头豁然大悟。悟什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是同体,同一个自性,「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要果然能够认知,你知道了,你承认了,你自性里面的智慧、慈悲自自然然就流出来了,还要人劝你发心吗?不用了,自然流露,所以清凉讲「自然朝宗」。

  依正庄严皆是如来示现,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无一不是自性示现。怎么知道?观音菩萨就从这个地方入门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错了,错在哪里?不知回头。菩萨他知道回头,眼见色立刻能从色相上回头,耳闻声就能从音声上回头,一回头就见性了。我们不能回头,怎么样?不能回头,眼见色被色迷了,耳闻声被声迷了,舌尝味被味迷了,乃至于心缘法被法迷了,迷而不觉,这真可怜!这些会修学的人,佛家讲善学的人,他回头,他不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丝毫都不染着。不染着生智慧,染着生烦恼;不染着与性德相应,染着与性德相背。我们看人家学习,回过头来再想想自己是怎么学的,为什么人家六根接触六尘能成无上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搞三途、三恶道?关键就在一个知道回头,一个不知道回头。

  回头是岸!回头要回得快,立即回头,才产生智慧,丝毫不能够停留。菩萨修学做这个示现,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要觉悟,要明了,要跟他们学习。这些人、这些事、这些物,又何尝不像《华严经》上所说的诸佛如来种种示现?稍稍能够体会得,我们的心行自自然然与普贤大士之德相应,还用得着学吗?还要人教吗?不需要了。对人、对事、对物,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真诚恭敬心油然而生,自然就生起来了。称赞、供养不需要学,无一不尽心尽力。为什么?报佛恩。也如同诸佛菩萨「作斯示现」,会做样子给别人看,广度众生,这才真正叫报恩度苦。你不能做出个样子给人看,你没有觉悟;真正悟入,自然就不一样,一切都会与诸佛如来的心行相应,这就是所谓自然朝宗。

  清凉末后一句说「得大喜乐」,这个喜乐就是平常讲的法喜充满。喜乐两个字都不是相对的,如果我们把它看成相对的就错了,那你就不解如来真实义。喜的对面是忧,乐的对面是苦,忧喜之喜、苦乐之乐是六道凡夫有的。诸佛如来法喜充满,那个喜乐是什么?忧喜都没有了,苦乐也没有了,这叫大喜乐,所以它不是相对的。

  佛如是,菩萨也入这个境界了,他们示现在六道里面,示现在十法界;尤其是六道,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现出生在印度;在中国诸佛菩萨示现很多,唐朝时候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永明延寿大师也是阿弥陀佛示现,梁武帝时候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示现,寒山、拾得、丰干是宗门里面著名的公案,是阿弥陀佛、文殊、普贤示现的,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示现,近代大家晓得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示现。他们示现在人间,也投胎,也从小孩慢慢长大。我们要问他到底是人还是佛菩萨?真正是诸佛菩萨。他示现到我们这个人间来,不管是什么身分,在他来讲是化土,他不是报土,他是乘愿再来,来演戏,来表演给我们看,这个地方是他的舞台,是他的变化土;我们很糟糕,我们是业报,我们是业报土,他是变化土;我们这个身是业报身,他那个身是变化身。他变的化土跟我们的报土完全相同,他的化身跟我们的业报身也完全相同,这样才能沟通、才能交流。好象是一样,其实不一样,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不能不感激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帮助我们成就,帮助我们觉悟。

  我们要学习确实是不容易,障难从哪里来的?无量劫中跟一切众生结的恩恩怨怨太多太多了。你结的有恩,今天我们遇到善知识,热心来护持,这是过去生中跟他结的有恩;想尽方法来障碍你、来破坏你,过去生中跟他结的有怨。生生世世跟人家结的怨多,结的恩少,我们要能够把这些前因后果看破,心就得清净,一心断恶修善。对于冤家债主要知道化解,不能再结,对于有恩有德的人要知道报恩,知恩报恩,给社会大众做良好的榜样,我们从这个地方学习。

  念念舍弃自私自利,在修学这是根本。人只要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心没有放下,在道业上就是大障碍;不但你这一生不能证果、不能往生,连开悟的悟门都被障碍了。我们哪一个人不想自己开悟?不想自己证果?还希望自己往生品位能高,自私自利的念头不能放下就不行,要彻底放下,放得干干净净我们的愿望才能满;开悟的愿望,证果的愿望,往生的愿望,能满愿。佛家说得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教给我们求的道理、求的方法,你明了道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希求,没有一样不成功的,这一生想成佛都不难。问题是你要真干,你真懂,你真干。『大喜乐福德海』,这是成就。我们再看底下一尊龙王:

  【德叉迦龙王,得以清净救护音灭除一切怖畏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得不多,但是精要给我们点出来了,「慈音智俱,故云清净。净无贪爱,何畏何忧」?慈是慈悲,慈悲里面有智慧,慈悲里头没有智慧就叫爱,就是爱欲,爱欲里头有智慧叫慈悲,所以慈悲心是清净心。我们这些年来,在佛法修学提出一个纲领修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说是五个,实际上是一个,一体。说慈悲,慈悲里头一定有智慧、有正觉,一定是平等,一定是清净,一定是真诚,否则的话,就不叫慈悲;说真诚心,真诚心里面一定具足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否则的话,就不叫真诚;说五个,实际上是一个,这是真心。

  真心里面决定没有烦恼,不但没有烦恼,习气都不存在,哪里还会有贪爱?贪瞋痴慢都断了,一切忧悲苦恼永远离开了。我们想想世间人忧悲苦恼多,他忧的是什么?他悲的是什么?他怕的是什么?无非怕既有的会失去,怕这个。当然最重要的一个怕死,这个身是现在得到的,这既有的,怕把它失掉,贪生怕死。有这个身之后,贪恋这个身,附带的身外之物样样贪着放不下,于是这里头才生出忧悲苦恼,这么来的。如果这个人真的觉悟了,这身不是我,生死、得失永远离开,没有了,他还有什么贪爱?还有什么畏惧?自然就没有了。由此可知,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才有这许多烦恼。身死了,烦恼和习气不断,带到来生,它去投胎了。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累积的习气无量无边,太深太广了。但是佛告诉我们,虽然甚深甚广,它不是真的,它是虚妄的,因此真实智慧现前,这个虚妄的就被照破了。佛在经上有个比喻,把我们习气烦恼比作千年暗室,千年时间长,黑暗,点一盏灯就把千年暗室破除了。这一盏灯代表真实智慧,真实智慧现前,愚暗自然就没有了。

  佛的教学是以智慧为教学的核心,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占二十二年,几乎占一半。从这个现象上,我们就能体会到,佛法的教学是以慧为主。整个佛法教学,不仅是释迦,佛给我们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法界众生,纲领只有三个:戒、定、慧。戒、定都是手段,慧是目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戒学是手段之手段,定是手段,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修学过程当中,一定是因戒要得定,持戒持得再好,不能得定,那你就停留在这个阶程上,不能向上提升,这个错了。持戒为什么不能得定?着相,就没有办法得定。着相是什么?不能够放下分别执着,你就不能够突破,不能提升。我们要问:放下分别执着还持不持戒?还持戒。不是说放下分别执着就不持戒,那就错了。持戒不着持戒的相,你才能得定,不着相心才清净,所以是如理如法。得定之后能不能开慧?也在于你能不能把得定的分别执着放下,你才能开慧。如果你要是分别执着定中的境界,慧就永远开不了,你就住在定境里面,没有法子向上提升。这个道理很深,要细细的去思惟、去体会。

  佛法永远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分割,理事是一个,性相是一个,一分开来就落在分别执着里头了。如何不分,如何相应,这才是佛法,真正的觉悟,彻底的觉悟。这个道理方法与事实真相,都在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尤其是末后一品,佛菩萨表演给我们看。这个表演意义很深,戒定慧三学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都如是表演,都如是示现。我们从这里头去体会,从这里面去学习,这是真正的佛法。清凉大师给我们说无障碍法,真正佛法是无障碍法,无障碍法里面具足圆满的戒定慧三学,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障碍产生在哪里?产生在妄想分别执着。最严重的障碍这三个统统具足,事事统统都有碍,这四种无碍一个都得不到;如果我们把执着放下,还有妄想,还有分别,理无碍你能够得到,事无碍也能够得到,理事无碍就没有,你就得不到;再放下分别,还有妄想,分别没有了,执着没有了,四个无碍你可以得到三个,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没有;必须把妄想再放下,才能够得事事无碍。事事无碍,具足戒定慧,具足一切佛法,一条都不缺。都表现在生活里面,表现在我们日常工作之中,处事待人接物,这叫大圆满,受用叫大自在。我们果然认真努力,在这一部《华严》里面可以能够学得到。

  实在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智慧,我们在《无量寿经》或者《阿弥陀经》,老实念佛。老实两个字不容易,不老实念佛,未必能生净土;老实念佛,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老实。老实是什么?心里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人叫老实;还有杂念掺杂在其中,这不老实。所以老实人是大福德,这个人决定往生。真信切愿,这个老实,所以很不容易。这两样我们如果一样都学不到,这一生空过了,又一次跟佛结个缘,在佛法里除了结个缘之外什么都得不到,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该受什么样的果报还得受果报,没法子。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勘破这其中的利害得失,我们就不敢掉以轻心,就会很认真努力去学习。

  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是以《阿弥陀经》、以《无量寿经》为主,这两种经选择任何一种都可以,深信切愿;以《华严经》为辅助,学多少算多少。能够圆满学习,当然好,对于修净土帮助太大太大了;不能够完全学习,学一部分,都得利益。诸位同学,我们在一块研究,我想大家能够很明显的体会到,我们学一句,一句的利益;我们学一章,譬如此地「龙众」这是一章,长行十一句,偈颂十一首,这是一章;一章有一章的利益,一句有一句的利益,一生受用不尽。那全经,利益当然更是深广无尽!

  我们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佛经里头佛法常讲有全身舍利、有碎身舍利,这从比喻上。全身舍利是介绍人家一部完整的经,给他细细讲解,研究讨论,一部经;碎身舍利是这一部经里头一段、一章、一句、两句,为人演说。世尊在经上常常提示、常常勉励,为人说四句偈,四句偈是碎身舍利。章句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要懂得,这所谓是契机,一定要仔细观察听众根机,听众现前的需要,以这个为标准。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了解,现前的大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也就是他现前迷失最严重的。佛在经上常常用医王来比喻,佛是大医王,众生是病人,你要看看他的病,病很多,哪一个病是最严重的、要命的,从重的先治。重的治好了,其余轻的慢慢来,那个容易了。最重的病是什么?

  今天最重的病,诸位要晓得,是教育。说到这个地方,使我们想到《三字经》,一开端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是佛性、是真性。所以德叉迦龙王在此地就是教育,『清净救护音』,教学。今天世界众生是什么?『一切怖畏苦』。你要认识清楚,我们要用清净的救护音,来帮助这些苦难众生。佛陀的教育,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育,最重要最重要了。教学,我们帮助别人,假如别人来请我们去讲经说法,诸位想想我们去讲哪一段?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净业三福」。佛说这十一句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堂课一定是讲这个。如果是在不常闻到佛法,通常我们头一堂课介绍佛法,认识佛教,把佛法介绍给他。正式第一堂课一定是净业三福,比什么都重要,从这个地方下手,从这儿入门,句句都讲清楚。实际上每一句就是一个题目,一句就是一个题目,细细解说,劝化众生回头是岸。好,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四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长行,第八句:

  【无边步龙王,得示现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脱门。】

  清凉在这一节的注解很简单,「示现等者,谓于身中现身土也」,这个境界是不思议境界。实在讲佛家把这些话都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愈是大道愈简单,而是一般人把它想复杂了。中国文化学术的根是《易经》,你看那名称,「易」是什么?容易,简易;但是你愈想就愈复杂,愈想就愈麻烦;你什么都不想,很容易,很简单。易,佛家叫不思议,不思议就容易了;一思一议,麻烦就来了。所以《易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法的《易经》,叫「不思议经」,在佛家讲「大不思议经」,大本的,称《维摩经》「小不思议经」。其实一切经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解脱了。

  诸位想想,思跟议都是妄想分别执着,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你还有什么思的?你们诸位看看中国的文字,中国文字之美,中国文字之善,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没有的,这是个符号,从符号上你体会这个意思。「思」是什么?心里头有分别,心里头画上好多格子,就分别了。不思是真心,一思心就变成妄心,心里头就有界限。「想」是心里头有相,心里头本来没有相,相出来了,所以想象,相就出来了。由此可知,思跟想都是妄想分别执着。不思议是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不但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言语也没有了。我们在大经上看到,诸佛如来见面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为什么?大家都是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着,这个世界美好,完全随顺性德的流露。这个法界叫一真法界,净土经里面讲极乐世界,《华严经》上讲华藏世界,是不思议解脱境界。

  我们的麻烦就是麻烦在有思有议,一天到晚打妄想,话说得没停,废话连篇,这造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业,把不思议的境界变成了思议境界,思议的境界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就这么回事情。一念回心,什么是回心?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回头了,回头是岸!这么说来诸佛如来示现在世间、示现在十法界,这个经上所说的全是,他们为一切众生,以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观念,不辞辛劳为一切众生演说妙法,法本来就妙,以种种的身分、种种善巧方便教化一切众生,我们要问他有没有思议?他没有。不要说是如来果地,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的人,分别执着都放下了,妄想也放下了,不过没有放得干净,四十一品无明都是属于妄想,没断尽,不断不断在那儿用功夫。他用功跟我们用功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所用功这种方法、理念,到他们全不适用。他们如何用功?无功用行;很不好懂,什么叫「无功用行」?

  往年我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跟我们讲这一段话的时候,他举比喻跟我们说,让我们从比喻当中去体会。譬如划船,大陆上我们用的小帆船,现在在中国还有,有风的时候扯帆,没有风的时候摇橹、划桨,船快要靠岸的时候,帆也下下来,橹也不摇,用竹竿撑,因为岸边浅,用竹竿撑,这都叫有功用。快接近岸边,那大概有多少距离?一、两丈的距离,我们现在讲大概十公尺的样子,十公尺这个距离,像我们此地到这个门这样的距离,这个时候撑的竿也不要了,统统放下了,船自自然然往前面慢慢进,这叫「无功用行」。自己稍微使一点力气,那就有功用,不是无功用。老师用这个方法教我们体会,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行的纲领,就是这种方式。一点力都不能用,一个念头都不能生;生一个念头,你又用力了。用力是什么?堕落下来了,那是十法界,十法界是要用力修行,到一真法界不可以。今天我们讲方法,科学的方法论,逻辑辩证法,佛家里面讲的因明,都是六道十法界以内的,可以用得上;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这一些方法全都用不上。

  什么人到一真法界?在中国古时候有不少,宗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到这个境界;教下大开圆解之后,也是这个境界,决定不用妄想分别执着;净宗到理一心不乱,也入这个境界了。我们凡夫看到他跟我们没有两样,实际上完全不相同,我们住在六道的人道,人家住一真法界。住一真法界的人给你说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他的言语造作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要用道家的话来说,我们是有为,他是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确实是无为,我们哪里知道?修养境界不相同。

  『无边步龙王』,这是属于西方天王,他修学的法门是『示现一切佛色身』。「一切佛」怎么讲?明心见性就称为佛。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所说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人就成佛了。天台家讲的分证即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但是他没有圆满,他是分证即佛。从圆初住到果地总共四十二个位次,叫一切佛,这是现佛的色身,这是一个说法。如果以天台家的讲法,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这也叫一切佛。世尊当年在世示现,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出家佛;维摩也是如来,示现的在家居士身,在家佛,这也叫一切佛。贤首宗讲五教,五种佛。诸位了解这个意思,「一切」两个字,你就渐渐能够体会到。

  再广义的来说,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这是佛经上常说的。若以《华严》、《圆觉》,佛说得更好,「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广义的讲法。这个讲法,那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随心应量」,随着众生的感应,佛菩萨就示现,无论示现什么身分都是佛的色身。何以说?「佛」的意思是觉,凡是能令一切众生觉悟的形相就叫佛色身,广义的讲法,它不是定法。不但现色身,而且现『住劫次第』。佛所现的身,佛所现的相,「住劫次第」是相,是有为、是无为?无为,决定不是有为的。他所示现的色身、示现的相状,住世时间的长久,无一不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心应量,变化无方。

  前天马来西亚李居士在居士林看我,告诉我丹斯里家里那张照片很不可思议,华严圣境,我们把它印出来,诸位同学都看到,你看到许许多多佛菩萨。他说:法师,你把它颠倒过来,全是妖魔鬼怪。我昨天把它颠倒过来看,果然没错,很不可思议。顺着法性全是佛菩萨,翻过来佛菩萨都变成妖魔鬼怪,妖魔鬼怪还是佛菩萨,佛魔不二。所以经上常讲「生佛不二」,众生跟佛不二。一念与性德相应就是佛境界,一念与自性相背就是魔境界。你要是真搞清楚、搞明白,无佛亦无魔,顺逆都没有心,都是无为。如果有心的话,全变成有为了,有为那个佛是藏教佛、通教佛。所以妖魔鬼怪里头也有很多真的佛在示现,形相是妖魔鬼怪,实际上是诸佛菩萨,都是令众生觉悟的。

  有人在顺境、善缘里面觉悟,有不少人在逆境、恶缘里面觉悟过来,他怎么不是佛境界?怎么不是佛色身?过去朱镜宙老居士跟我说,他学佛是晚上见鬼,真的见到鬼,他说一点都不假。那个时候他自己也相当有地位,抗战期间在重庆,晚上跟一些朋友打麻将,打到深夜才散去,大概夜晚一、两点钟散去,才回家。在路上遇到鬼,那个鬼走在他前面,他在后面,他原来以为是个人,也没有在意,路很长,他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他忽然想到,前面是个女人,这种半夜三更怎么会有一个女人出来走路?这个念头一起,寒毛直竖,再往前面一看,这个人有上身没有下身,他吓呆了。他说他是这样学佛的,不是亲眼见到,什么人跟他说,他一笑了之,把它当神话来听,不能接受;真正碰到了,而且走了半个小时,不是短时间,绝对不是眼花,这么才相信。学佛以后,他说那个鬼大概是观音菩萨示现来度他的,要不这种示现的话,他怎么能入佛门?

  善缘恶缘、顺境逆境,只要能够启发你的信心,引入你走向正道,都是佛的示现。你学佛的缘成熟了,我们自己还不晓得,佛菩萨知道,大慈大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从这个地方我们才体会到佛菩萨恩德之大,父母恩德比不上佛菩萨的恩德,佛菩萨是生生世世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真的想回头,真的想悔改,不思议的感应就现前。有人问:我很诚心学佛,为什么我见不到这个境界?你再仔细想想,你见到这个境界能不能接受?见到这个境界不能接受,「那个时候我的眼看花了,没这回事情」,所以佛菩萨不来示现。你要是真把这个当作一桩事情,认真去思考,感应就不可思议。

  我们常常听到许许多多从外地到这边来访问的同修,告诉我们他们亲身经历的感应故事,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我都请他们讲,把这些故事留下来,我们录像把它录下来,将来录多了,我们出一个集子。这都是同修亲身经历的,现前的感应,能不能流通?不能流通。如果流通外面人家批评我们,说我们提倡迷信,只能做为内部参考资料,不可以向外流通。这也是应机说法,现在许许多多人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不相信,不能接受,那我们这些东西收起来;什么时候你相信,你能够理解、能够肯定,我们这个东西传给你,总要契机。契机契理,这个法对众生才能够有真实的利益。

  这里头讲两桩事情,「住劫次第」。教化众生的手段,在佛家称之为善巧方便,我们要学,我们四众同修都有使命。我们每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试问问我们拿什么报恩?拿什么来救济三途苦?诸佛菩萨对我们要求的是些什么?期望的是些什么?我们能懂吗?我常常用经教里头一句话,「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八个字。这八个字要是做到了,报恩、济苦就落实了;这八个字做不到,那个回向偈是空话,三、五岁小朋友唱歌,他会唱,不懂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得怎样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持读诵是学习,演说是落实在生活上。演说些什么?针对现前社会众生弊病而作。现在众生的毛病在哪里?他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有错误、想法有错误、说话有错误、行为有错误,我们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依照佛经的教诲,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报恩、就是救苦。

  今天这个世间不知道孝道,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便来提倡孝道?今天的学生不知道尊师,我们用什么方式来提倡师道?今天世间人起心动念都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好象不这样干他就不能够生存,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看看能不能活得下去。做生意纯粹是为利,欺骗顾客,造作罪孽;哪一个菩萨去发心,你们去经商,不以赚钱为目的,以对社会服务为目的,你就是行菩萨道,挽救社会。我们居士林、净宗学会在做,做得不够;我们现在印的书勉强够水平,还不够精致;现在我们做的光碟也没有达到水平,人家看了几遍不想看,这我们失败了。一定要人家拿到手上,不忍心放下,我们才做成功。

  佛度众生的方法无量无边,种种不同的身分,种种不同的行业,只要不为自己,为众生服务,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全是「大方广佛华严」。我前几天想到,因为有同修来跟我讲他们想开餐馆,不以营利为目的,那这个餐馆好开,这个餐馆是布施,但是哪有那么多钱来供给你布施?你不是一个寺院道场,有很多信徒来帮助你,像居士林吃饭可以不要钱,它有人供给,你们一个人要开个餐馆,谁供给你?这个餐馆怎么开?只收回成本,绝不赚钱,这就是菩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为目的,帮助社会上低收入的人。这个餐馆跟其他的餐馆不一样,价廉物美,家常菜饭,非常低廉。人家餐馆去吃一餐,譬如说要十块钱,我这里只收两块钱,你决定生意兴隆。我们是对社会服务,不是赚钱,这是布施,我们是布施,所以只收成本。这是举出一个例子。

  什么样的事业都是菩萨事业,只要你这个事业是为社会服务,不是去营利,不是去赚钱,这里头断贪瞋痴,「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哪一个行业、什么样的身分都可以做,你都是佛、都是菩萨,佛法才能兴旺,众生才能够离苦得乐。我们要唤醒,我不赚钱,我也活得很自在,活得很快乐;你们拼命赚钱的人,未必有我这么自在,未必有我这个快乐;让他自己去比较,自己去观察,他会觉悟,他会回头,这叫度众生。所以我们要做出来给他看,说没有用,说他不相信,一定要做出来给人看。

  菩萨对一切众生,真的就像父母热爱他的儿女一样,关怀他,布施供养他,他所需求的样样都供给,这里面有道有德,决不是溺爱,应该给他的要给他,不应该给他的就不能给他,我们要懂得这些道理。一个纯正的目标,帮助他破迷开悟,纠正他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这个身体岂不是教化众生的工具吗?身不是我,身是帮助一切众生回头的工具而已。我们有这个观念,对自己身就不会有贪爱,就会运用这个工具,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不会造罪业了。不了解事实真相,执着这个身,为这个身造无量无边罪业,为这个身造罪业,把这个身做为工具,替一切众生造福,你就是有无量无边功德,都在一念之间。

  我们看到诸佛如来的示现,在这里头去体会、去学习,我们应该做什么示现?我们这个身应该如何「住劫」?这其中「次第」要清楚,现在我们帮助人从哪里帮助起?首先要救急难,帮助他、纠正他最严重的错误思想,这是第一要紧;其次要帮助小朋友做扎根的教育。什么是扎根教育?帮助小朋友学习文言文。这桩事情在现在推行相当困难,为什么?家长不懂得,他父母不同意,只有极少数的父母明了,我们要做出好榜样来给大家看。

  居士林现在办了一个「耕心园」,经常来上课有一、两百个小朋友,这些小朋友现在念古书,《弟子规》是古书,选这些文言文的东西让他读,不断的要把他向上提升。成败的关键在老师,老师要没有很好的修养,怎么能把学生教出来?我们现在师资有问题,真正想把这个事情做好,一定要聘请好的老师。新加坡没有,可以向国外聘请,他的家庭生活我们一定要照顾到,让他身心安稳,没有生活上的顾虑,专心来教学。不仅教小朋友,要培养师资,真正发心教小朋友的,这些年轻的师资要让他来训练。认真把文言文学好,这是扎根的教育,希望将来佛法会比现在提升,如果不在这上下功夫,我们怎样传这个佛法都是个低级的佛法,没有方法向上提升。我们今天这一代向上提不起来,要向上提升你就得把眼光看远,你看在现在五、六岁,七、八岁小朋友,看在他们身上,如何把他们拉起来,这是真正报恩救苦。让他们真正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继承中国的文化,继承大乘佛学,这是你真正懂得次第,「住劫次第」。

  这个事情不是一个人所做的,我们今天开始在努力,认清楚这个问题,从现在这里下手,总要好几代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如果我们不做,我们再看看这个世间有没有别人在做?再仔细观察,他这个作法能不能收到效果?于是我们不能不忧心,是有人在做,力量都非常单薄,要想做得周圆、做得圆满,不容易!必须要有一个团体,用团体的力量来支援才会有效果,个人去做非常非常困难。这个人我们当然非常敬佩、非常尊敬,我们知道效果非常薄弱。在现前我们怎样集合这一些志士仁人,来共同做挽救劫运的大事业。

  挽救的方法是从根本做起,如何来培养儿童。培养十个人,可能成就一个人,不能希望十个人,十个人都能成就,那将来会失望。什么原因?社会的风气太恶劣了,有几个人能够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这个人成功了;如果还会受外面境界影响,没有不堕落的。名利的影响,五欲六尘的诱惑,在你面前你能不动心吗?你一动心,就堕落了。要真正觉悟,要发大慈悲心,到这个世间来,是救度劫难而来的,不是应劫而来的,不是受报而来的。受报,过去造作的恶业,现在应该受共业的果报,这是受报而来的。必须有大愿力,乘愿再来。这个愿力是要培养的,我们本来是来受报的,我们这个身是业报身,到这个世间来投胎是业报身,现在学佛明白了,念头转过来了,一转过来的时候,转业报身为愿力身。靠教育,没有良好的教育你怎么会懂得?

  世出世间的大圣大贤为什么那么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第一条?就是教育有能力把业报身转变成愿力身。换句话说,教育有能力把业报的秽土转变为清净的法性土,这是诸佛如来「示现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的真正用意,我们要能体会得到,我们要发心从这个地方学习。真正觉悟了,明白了,自己就度了。从迷度到悟,从恶度到善,从苦度到乐,这个度法。不善的你能放下多少,善法你又能修学多少,这就叫功夫。我们接着看下面这一段:

  【清净色速疾龙王,得出生一切众生大爱乐欢喜海解脱门。】

  这两尊龙王修学的法门可以连起来看。清凉大师说,「观佛昔行深广,故爱乐欢喜。海言通二,谓欢喜、供养」,『海』是比喻。龙王得的法门,『出生一切众生大爱乐(念去声,乐是爱好)欢喜』。清凉注解的重点是「欢喜、供养」,这四个字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习,远离一切烦恼,处事待人接物,欢喜心比什么都重要。中国的佛教用弥勒菩萨做代表,弥勒菩萨的造像造布袋和尚的像,什么用意?欢喜迎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遇到什么人,要笑脸迎人,这叫学佛。心里不欢喜、不高兴也要笑脸迎人,你不高兴是你自己的事情。见人不会笑,这个人不是佛教徒,是假的不是真的。怎么晓得?我们第一个看到弥勒菩萨就笑,这是你在佛家道场,你一进大门头一个面对面看到的,他就教你笑。所以不会笑的人,不是佛教徒,不是佛弟子;不懂得布施供养的,不是佛弟子。佛所有一切法里头,第一条布施供养;章嘉大师过去教我「看破、放下」,看破你就会笑了,看不破那个脸就很难看,看破了就会笑,放下你就会布施供养;言语虽然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讲经说法的法师,你们学讲经,法缘好不好也就看这两桩事情。你见到人会笑,见到人会布施供养,你的法缘一定好。你见人不会笑,不懂得布施供养,你哪里来的法缘?

  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这样才能够「出生一切众生大爱乐欢喜海」。这是佛在经教里头常讲,「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就是这句。我们自己要常常想到,我们所在的地方会不会叫别人生欢喜心?如果叫别人对我们生烦恼,我们就完全错了,与佛的教诲背道而驰,你不是在学佛,你是在学魔,魔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烦恼,佛跟魔的差别就在此地。现在人讲磁场,佛的磁场很舒服,人走进去之后生欢喜心,不想离开;魔的磁场很难受,很不好受,总得想办法赶快离开。为什么?佛的磁场是智慧慈悲,魔的磁场不一样,妄想分别执着那个磁场当然不好,与你的性德相违背,佛菩萨的磁场与你的性德相应。

  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留意学习,诸佛如来他们是怎样接待一切众生?佛讲「四摄法」。四摄法就是释迦牟尼佛跟大众接触的时候所用的方法,所用的四个原则。你能够用这四个原则,自自然然得到人心真诚的回应,这叫摄受。用心,这是根本,佛用心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所谓是菩提心。我们要用真诚、清净、平等、觉对待一切众生,决定没有二心;别人对我好,我对他用这个心;别人对我不好,我还是用这个心。在行为上,佛就讲四摄:「布施」。我拿什么布施?笑脸就是布施,这不要花钱。你不能说这个我做不到,我没有这个能力,对人笑一笑没有这个能力?这是布施,要懂得,要学。真诚的笑脸就能感动别人,无私无求,真诚的欢喜心接触一切大众;尤其是恶人,尤其在逆境里头,这个心态能给别人大安慰。「爱语」,爱语是关心别人、关怀别人、安慰别人,帮助他解决疑难困苦,语言是爱语,讲经说法是爱语。「利行」,我们的生活行持是他的榜样,他生活行持里头哪些地方有缺点、哪些地方是错误,我们表演一个正确的模样给他看,这是利行。「同事」,共同生活,共同学习。这是诸佛世尊待人接物的心态,与大众相处的典范,我们学佛在哪里学?要在这些地方学,要学得很像,认真努力去学。不要把自己的烦恼加给别人,自己有烦恼自己一个人去承受,不怨天、不尤人;自己不高兴对着别人发脾气,这是最愚蠢的事,糊涂到所以然!

  经文里面「大爱乐」是什么?「大欢喜」是什么?觉悟了,才真正生欢喜,所以初地菩萨叫「欢喜地」。由此可知,大的爱乐、大的欢喜从哪里来的?教学当中来的。中国古人形容教学、形容读书,有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形容、比喻欢喜爱乐。都是讲教学,尤其是正法的教学,让我们从迷惑颠倒里面回头。迷惑颠倒的心行造业,有意无意、不知不觉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不得自在。接受佛菩萨教诲之后明白了,心开意解,回过头来,把自己过去不善的心行,一桩一桩都能改正过来,这心里生欢喜,所谓是「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这就是佛法教学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学人得到了,从此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修正我们的见解,使我们言语、身体造作,成就不思议的无量功德。

  相宗所说的转识成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末那是坚固的执着,自私自利,四大烦恼常相随,现在转过来了,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是非人我放下,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没有一个是对立的。像我刚才讲的比喻,一棵树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树的一片树叶,现在大家都摸到底,才晓得我们是一棵树上,一个身,自自然然相亲相爱,不再有分别,不再有冲突。只有不知根底的人他对立,这一片叶跟那一片叶对立,这个树梢跟那个树梢对立,这个枝跟那个枝对立,这叫迷惑。知道根底才欢喜、才快乐,知道根底自然能够笑面迎人,这个道理很深,要细心去体会,细心去观察。

  「一切众生」,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众生」两个字的意思,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做众生。桌子是众生,众缘和合的;椅子是众生,众缘和合的。所以一切众生不是单单指一切人、一切动物,那个范围小;矿物、植物、自然现象全部都包括在里面,虚空法界都是众缘和合而产生的现象。所以大彻大悟的人,他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他怎么会不生欢喜心?忧悲苦恼在什么时候?迷的时候,不了解事实真相就有忧悲苦恼;了解事实真相,忧悲苦恼永远消除了。佛法的殊胜就是让我们彻底了解诸法实相,真正知道宇宙人生的根源,我们是一体的。但是我们跟大众相处,我们知道一体,他并不知道,我们如何帮助他,叫他也知道,这就叫善巧方便,这就叫高度智慧,现在人讲高度的艺术。我们当前所修学的,当前帮助一切大众,总离不开这些原理原则,能够切实的遵循,放下、淘汰我们自己的成见、妄想、习气,我们在道业上那就是精进、就是增长。

  在我们现前这个境界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决定不能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要肯定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是决定错误。怎么办?要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就跟小孩不懂事一样,随着自己做的时候会出乱子,一定要听父母大人的教导,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一定要听话。我们今天学佛是幼稚园的学生,要肯定自己没有见性、没有觉悟,起心动念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这些东西作主,往三途去了,果报在三途。我们今天的地位是幼稚园的学生,小学生还不到,不够格,一定要听大人的话,一定要接受佛菩萨的教导,决定没有错。我们果然能够依教奉行,我相信「大爱乐欢喜」得不到,把那个「大」字去掉,「爱乐欢喜」一定可以得到。那个「大」字什么时候才加上?哪一天你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个「大」字就加上。

  佛法确确实实是好东西,我们一个人要是天天能欢喜,这个人就健康长寿。如果一个人天天愁眉苦脸、烦恼很多,这个人身体不健康,容易老化,所谓是「忧能使人老」,你忧虑得多,你老化得快,这个道理大家懂得。所以常生欢喜心的人健康长寿,不容易衰老,我们有这个形象给人看,这是一块好招牌,这就是佛法,这就是示现。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能令一切众生认真去反省、觉悟、回头,也能把自己烦恼习气放下,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就生欢喜心,就能得健康长寿。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五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长行,第十句:

  【普行大音龙王,得示现一切平等悦意无碍音解脱门。】

  这个得法的意义非常之深长,我们现在读这个经文,立刻就会想到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很清楚。首先我们要留意『示现』,当然这是诸佛如来的示现,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不仅仅是说法,因为上面有「演音」,演是表演,音是音声。在过去,弘一大师他许多文字作品里面,落款都用「演音」,这两个字的意味深长。音有四义:第一个是「类多」,一切;第二个意思「普遍」,平等;第三个「称根」,悦意;第四个意思是「一音随类」,这叫无碍,也就是方便。所以这一句里面含的意思非常丰富,我们要怎样学习,更重要的怎样落实,不能叫我们所学的东西都落空了,那有什么意思?浪费时间,浪费精神,所谓是所学非所用,这是佛法里面不许的。

  世间人由于很少接触佛法,甚至于完全排斥而不接触,产生的误会就很多。譬如我们常常听到说,佛教是迷信,佛教忽略了现实,这些全是误会;佛教是智慧,绝不迷信,佛教的现实是世出世法里面都不能相比的,我们读大乘经这才明了。这里面告诉我们,我们应当要学习,第一个是种类的繁多,这一句我们会有很深的体会,这「一切」。不同的国土,我们把范围缩小,把整个法界缩小成一个地球来看,地球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族类,每一个族类当中还又有很多族群。像我上一次到澳洲,我去访问土著,土著是一个族类,我到那里去一打听,才晓得土著里头有两百多个族群,而且许多族群都彼此不相往来,他们各有各的特殊文化,语言也不相同,像中国的方言一样。确确实实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一生住在他自己那个地区,老死不相往来。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平静,物质生活虽然很艰苦,他们过得很幸福。重视伦理,重视家庭,确实我们在那里看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小朋友见到我们很有礼貌。他们并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家教,传统的家教,没有接触到现代的文明;只怕一接触,立刻就被污染了。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接触能不污染,那是圣人再来,那决定不是凡夫。

  「一切」里面,我们就晓得,事实真相是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就是佛家所讲的「诸法实相」,要懂,要有很深刻的理解。我常常用我们人身做比喻,我们这个身体就是多元的,多元一体。我们人的身体,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族群,这个现在人知道。细胞仔细一观察,它里面有分子、有原子、有电子,组合成一个细胞,它确实是个族群。许多细胞组成一个器官,器官就好象族类,大的族类;许许多多不同的器官,才组成一个人身。眼这个族类跟耳的族类不相同,耳这个族类跟鼻的族类又不相同。由此可知,多元是健康的,多元是随顺自然的法则;不喜欢多元,要一元;一元,命就没有了。我喜欢眼睛,耳、鼻统统都不要,单要眼睛,这人能活吗?多元能够合作,那就健康了。每一个发挥它的特长,大家合作,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舌尝第一,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在《华严》,在大乘经上看到,没有看到有第二的。然后再细细观察,像人一个身体上每一个细胞都第一,这身体哪能不健康?有一个细胞坏了,这个身体就不是圆满的健康,它就有缺陷。

  现在人器官出了毛病,可以动外科手术把它割除,可是我们的法身理体,可没有办法割除的。要用什么方法?要用治疗的方法,让它恢复健康,决定不能割除;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细胞不能缺少。我们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哪有不爱人的道理?哪有不爱物的道理?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身。就好象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端是我们一个身体,他怎么不珍惜、不热爱?大慈大悲自自然然就流露了,没有一丝毫的勉强。大慈悲心不能现前,你对于佛法的修养程度不够,你到底学了多少,都表现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你处事待人接物之间。你对于经教涉猎的深度广度,就在你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看你的心行。你用的是什么心?你表现的是什么行为?就知道你的学问浅深,你的根底厚薄,一目了然。古人所谓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浅的。

  我们一定要肯定认识文化是多元的,一身是多元的,家是多元的,团体是多元的,社会国家是多元的,尽虚空、遍法界亦是多元的,这是我们首先要肯定,决定不能否定任何一个族群,不可以!对于有苦难的,有必须要帮助的,我们听到了、见到了,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你所知所学的落实。你听到见到不能热衷的去帮助他,你的学、你的知没有成熟,半生不熟;如果真的是成熟了,这是自然的。佛家讲「法尔如是」,没有一丝毫勉强。

  居士林李木源居士,这个人所知所学成熟了,一些有困难的人去找他,有求必应。但是他有智慧,他能辨别邪正、明白是非,是正法全心全力帮助你,邪法决定回避。所以这个要智慧,我们要成人之美,这就是帮助正法;绝不成人之恶,对于邪法我们要回避。我们不毁谤他,也不称赞他,见到我们有周到的礼节,「礼敬诸佛」,我们不赞叹,我们不帮助,这就是明辨是非。自己没有利害,他对社会有利害,对一切众生有利害,所以念念不是为自己着眼,是为社会、是为一切众生着想。他对于世道人心、对于社会大众有好处,我们全心全力帮助;没有好处,甚至于有害处,决定不可以帮凶;智愚就从这里辨别。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不利影响的,一些人附和去跟着他走,愚痴!有智慧的人,不是这样作法。所以第一个我们要肯定多元社会,这样才能够尊敬别人,敬爱别人。

  第二个「平等」的意思:普遍。平等是非常重要,我们祈求世界和平,和是从事相上讲,平是从心地上讲,如果不能够平等看待一切众生,这个和就不真实,所谓是面和心不和,不是真和合。佛给我们讲的「六和敬」,这六条是教导我们怎样与大众相处。六和敬的第一条:「见和同解」,这一条是什么意思?这一条是平等,心和,心明理了。理事性相都通达明了,心才和。纵然别人跟我不和,我跟他还是和,没有受外面境界影响;为什么?理通达了。

  这一桩事情全靠教学,我们不天天在学,我们怎么会知道?在学习当中,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境界逐步向上提升;我们对人、对事,所谓处事待人接物,天天感到有进步,今年比去年做得更好,这个月比上个月做得好,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这个效果都是在学习当中得到的,人不学不知道!今天社会大众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根就是「失学」两个字,他没有学。这个学是圣贤之学,用现在人的话来说真理之学,圣贤是真理。这个学问让我们明了什么?让我们明了多元的,平等的。如何落实?等念冤亲。冤家对头跟自己亲爱的人,我们用心是平等的,这叫普遍。

  平等心里面没有界限,所以这个心就大了。佛法里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什么心?平等心。怎样才算平等?没有分别就平等,有分别就不平等,我们要在这个地方用功,远离妄想分别执着。你能够离妄想,正觉现前了;你能够离分别,平等现前了;你能够离执着,清净现前了。正觉、平等、清净是真心,是自性,这个心现前就是《华严经》上讲,你证得法身,这是法身,你证得佛果了;宗门所谓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你什么时候成佛?你的清净、平等、觉现前,你就成佛,这是真佛不是假佛。《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诸位要知道,法身就是清净平等觉,就是正觉、平等、清净,就这个意思。

  我们认真努力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可以到这个境界。善财童子在《华严》上表演给我们看,他表演的是一生圆满无上菩提,并不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到这儿就止住,那是得少为足。他很了不起,不断的向上提升,勇猛精进,他证得圆满的果位,给我们做了个示范。在哪里修学?修行在哪里修?日常生活当中修,五十三参是日常生活表演。佛说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什么人?我们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睁开眼睛,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就是这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里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我们天天在见,不知道他是善知识。善财童子比我们高明,他知道,他见到顺境善人,向他学习,学人的长处,学人的善处;逆境恶人看到之后,自己好好的反省,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他用这个方法成无上道,没有一个人不是自己的老师,没有一个人不是佛菩萨示现。善财童子眼睛里面,所看芸芸众生都是诸佛菩萨,诸佛如来示现的,全是教我一个人的。所以他对于一切众生,那个恭敬心跟恭敬如来一样,为什么?他就是如来,成就普贤行,他是至诚恭敬对待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包括一切人事物,一个都不漏,所以他的礼敬是圆满的。

  普贤的十愿合起来就是「孝敬」,圆满的孝敬。称赞,与性德、与善,与社会大众有利益的称赞;与社会大众没有利益,与自性不相应的,他不说话,决定没有毁谤。这就是《坛经》里面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说他的心多好!心里头没有一个恶念,只有善念,没有恶念,这个人生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你们同学见过许哲居士,李木源居士问她:你对于一切人好人、坏人怎么看法?她那个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她看到好的,记在心里面向他学习;看到坏的,她说:我就像看到马路上走来走去的人一样,没有放在心上。你们在马路上看看来来去去的人,有没有把他记在心上?没有放在心上,过眼云烟,不落印象。她看到坏人坏事心里头不落印象,只落善的,只落好的,所以她一生生活在幸福美满之中,完全是善好的,决定没有丑恶。这是在我们的现前,人家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去检讨。

  人家平等心现前,清净心现前,正觉心现前。正觉从哪里看?人家问她什么是宗教?你对于社会上许许多多宗教是怎么看法?她说,我看所有宗教一片光明,这是正觉心。她要求皈依三宝,不是我们劝她,我们没劝她、没有拉她,是她自动发心皈依的。不知道是什么人送她一本《认识佛教》,她读完之后非常有兴趣,她要发心皈依三宝。传授三皈,我连五戒证书都送给她,为什么?她五戒圆满了。五戒十善都做得圆满,你说这个人的生活多幸福!多么美满!幸福美满是自己求的,佛法叫内学,从你内心里头求,不是从外头;从外面求,那是无尽的烦恼;所以佛教我们从内心去求,不要从外面求。佛法称内学、称内明,唯有从内学,才能转外面境界;「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许哲心清净则世界清净,我们看这个世界不清净,她看世界清净;我们生活在秽土,她生活在净土。诸位细细去观察、去体会,好好的学习。

  第三个意思「悦意」,悦意是欢喜。《论语》头一句孔老夫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那个「说」就是佛家讲的法喜充满。经论里面常讲的常生欢喜心,法喜、欢喜心从哪里来的?「学而时习之」,我们真正学。习是什么?习是落实,你把你所学的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就法喜充满。你所学的不能落实,学而不习之,你不习、不干,那你还是过你的苦恼日子,关键在此地。学不要多,学会一条就做一条。佛教我们布施,真干,真去布施,不怀疑。

  新加坡这个地区有很多好榜样。许哲居士一生勤行六度,她虽然没有学过佛法,不懂什么叫六度,她六度全都做到了,一条都不缺,一生布施供养,她所得到的,佛家讲的真富贵。李木源居士修布施,团体里面居士林修布施,这是个团体。大家看到这个团体这么兴旺,为什么会兴旺?修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社会无论个人、团体,一有困难找到居士林,都会帮助你解决。三种布施都在做,认真努力的在做,它才会兴旺。不肯布施,心量那么小,悭贪放不下,你怎么会发达?不可能的事情。佛的功德究竟圆满,是佛这三种布施遍及虚空法界,所以他圆满,这是我们要学的。学习里面清凉大师提醒我们,悦意一定要能「称根」,在一般讲就是要契机。你要懂得接受布施的人,这个对象他喜欢什么,你的施予一定是他喜欢的,是他迫切需要的,他欢喜;如果你送给他的东西、给他的礼物,是他不喜欢的,是他讨厌的,那个欢喜心生不起来;所以一定要晓得观机。

  佛法的教学,无论是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世出世法,佛教人头一句话就是「布施」。我学佛亲近出家人,第一位就是章嘉大师,头一天跟他见面他就教我布施,他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问他老人家如何落实?他就说「布施」两个字,最初方便。最初方便,一直到究竟圆满,还是布施,这是佛法。换句话说,不能够欢喜布施,不能够真诚布施,不能够很痛快的布施,你的佛法修学都不到家,功夫差得很远。你对佛法稍稍有心得,你一定欢欢喜喜去修布施,时时刻刻念念无间断。你见到人和颜爱语,对人笑笑,这布施,布施欢喜;你板着面孔对人,也是布施,布施厌恶。所以我们一切时、一切处,跟一切众生统统都是在结缘,不是结善缘,就是结恶缘。你一念叫人欢喜,结善缘;一念厌恶,跟人结了恶缘。你要广结善缘,菩提道上一帆风顺,得到帮助的人多;你要结的恶缘,魔障多。障碍重重,从哪里来的?都是你自己结的缘,你能怪谁?

  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忘掉古圣先贤的教育。不但现前这一代没有了,像我这个年岁,只是沾一点边缘而已。我二十岁之前,那真是很浅薄的一点缘分,二十岁之后没有了;没有再听人讲过,要孝顺父母,要尊敬师长,没听说过了。现在完全没有了,如果讲这些话,人家笑你,你落伍了,不合时代了。是落伍了,没有加入他们行列,他们是什么行列?三恶道的行列;落伍也不错,没有落在三恶道里头。不合时代,什么时代?天下大乱的时代,无君无父的时代。我们要不清楚怎么行?面对着这些根机,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

  我告诉出家、在家的同学们,今天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没有了,师生的关系也没有了,上下尊卑都没有了,这个社会不好处,太难了。我们学佛,佛教给我们高度智慧、高度艺术,我们从这里体会,怎么能跟大家处好?朋友,完全当作朋友看待。实实在在是朋友,父子是朋友,夫妻是朋友,师生是朋友,什么都是朋友,朋友大家是平起平坐,好商量。你要把自己位置抬高,看到别人在你之下,人家不服,你不自找苦恼,你事情办不通。好事也不行,他也不能接受。所以今天只有讲平等,更好的是把人家抬高一点,自己往下,那就更好,更能受到人欢迎;要想我们自己高一点,把人家压一点,人家不服,你什么事都不能办。今天是这个时代!

  从前李老师教导我们,时代变了,我们求学是跪在老师面前接受老师的教诲,我们是求来的;将来我们要把佛法送给别人,不能叫人家跪在我面前,做不到,要我跪在他的面前把佛法送给他,看他愿不愿意接受?时代不一样了,「识时务者,是为俊杰」,怎么可以无礼于人?不懂这个道理,我们在佛法也是白学了。经典里面所讲的事提供我们做参考的,最重要的它的精神、它的原理原则,参考过去人的作法,面对今天大众的根性。我们要拿过去那个作法,拿到今天是行不通的,那真的叫落伍,不合时代了。今天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作法,那就是谦虚恭敬,自卑尊人,这才可以,能行得通。

  前天道教一些道长们来参观居士林与净宗学会,本地李道长陪同他们来。其中有来自香港,有来自中国大陆,看到我们这个地方每天讲《太上感应篇》,他很感动,《太上感应篇》是他们的经。我们佛教讲道教的经,他欢喜赞叹,他别的东西不要,我们讲的《感应篇》,他带了好多套去。这叫什么?「称根悦意」。讲道教的经典不是我开头,我们知道开端的是印光大师。印祖当年在世的时候,清朝末年,定海知县,说知县就是清朝末年的,民国不叫知县,叫县长。定海知县请老法师去讲经弘法,老法师因为方言太重了,他是陕西人,言语不通,所以他就派人到定海去讲经。讲什么?也是讲道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想想他没有选《感应篇》,他讲《阴骘文》,《阴骘文》短,只有七百多字,《感应篇》比《阴骘文》文字要长一倍,可能是时间上的关系。讲道教的,没有讲佛经。

  从这个地方诸位就能体会到,佛教是多元文化,不一定要把佛的经典搬出来讲,哪一家的东西都可以,只要它的内容符合佛所说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我们常常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不离开这三个原则。《阴骘文》、《感应篇》确确实实符合这个原则;这篇东西我们读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讲得多,大概占百分之九十,自净其意讲得少,它符合!如果里面有一篇、有一段、有一句,符合如来的法印,我们拿来讲,都是善法,都是佛法。

  佛法教学目的我们都知道,第一个目的是教人「转恶为善」,《感应篇》、《阴骘文》确实做到这个,这是基础的目的,然后再向上提升「转迷为悟」,到最后提升到「转凡为圣」,不断向上提升。在修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懂得观机说法,所以无论哪一个宗教的经典,我们都可以弘扬,而且都应当弘扬,我们要突破这个框架,突破这个界限。印祖讲《了凡四训》,这儒家的,他没有界限。别人有界限,印光大师没有界限,他儒家东西讲,道家东西也讲。

  历代祖师大德都没有门户之见,从哪里看出来?从经书注解里面看出来。清凉大师《华严经疏钞》,引用孔子的东西,引用道教的,引用先秦诸子百家的,这里头他都有,他哪有界限?他用这些学说思想来解释佛法,佛法跟诸子百家就融合成一体。只有那些不通的人,才有妄想分别执着,分自分他,自立门派,不能容人,心量窄小。心量愈小,堕落得就愈深,他的生活圈子愈小,愈苦愈可怜。地狱的心量,一个人都不能容,自私自利达到了极处;心量稍微扩大一点是饿鬼,再大一点是畜生。十法界也可以说,十法界的升沉是心量大小不一样所形成的。佛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学佛要从拓开心量做起。我们要懂得观机,要懂得一切人的喜爱,我们从这个地方布施供养,就达到殊胜的效果。

  我教悟道法师到澳洲去弘法,不知道他现在自己的意愿怎么样?建道场,不要挂佛教的招牌,挂什么招牌?「多元文化中心」,这是真正佛法的道场,多元文化中心。那是个新地方,没有佛教,我去看了一看全是基督教,而且是基督教保守派的,所以我们在那里建道场,要用寺院庵堂这个名称,那一边人很难接受,看到很不舒服,我们换个招牌,「多元文化」,他们就喜欢了。弘法从哪里做起?学香积国的菩萨,用这个方法来广度众生;天天请他们吃饭,为社会服务,照顾低收入的人民。我们可以在那里开餐厅,「多元文化餐厅」,我教他用这一招;广度众生,服务社会,不赚钱,这个餐厅不赚钱为目的,服务大众,只收回成本。他们在外面其他馆子吃一餐饭要十块钱,到我这边来三块钱就可以了,将来你这边的法缘殊胜,门庭若市,低收入的人都到这边来了,用这个来度众生。讲经讲什么经?讲基督教的《新旧约》;讲这个,让他来听,他听听再到教堂里听听他牧师所讲的,跟我们比较,哪个讲得有道理,哪个讲得好听,将来不都来了?

  印光大师能够教人讲道教的经典,这个例子一开,我们可以讲基督教的经典,可以讲天主教的经典。应以基督身而度化者,我们就现基督身,活的不是死的,广度一切众生。首先明白告诉大家,佛教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它不是宗教,所以每一个信仰宗教的宗教徒,都会欢欢喜喜来接触佛法。为什么?这儿来接受教育;这个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至善圆满的教育,这里面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宗教,你到这个地方来学习,接受教育,没有叛教,我们尊重你的信仰,尊重你的文化,尊重你们生活方式。以这个方法来推行「大方广佛华严」,佛法才真正能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度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那叫度。「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方式无量无边,没有一定的,方向目标只有一个: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这是不变的方向目标,用什么手段来达到,全是正法,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属于正法。这是我们在这个经末后五十三参所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识所用的方法完全不相同;我们在此地所看到的,每一个人用的方法不一样,此地每一个人是代表一个族群,此地的十一位龙众是代表一个族类,每一个人是代表一个族群,代表一个修学法门,法门无量无边!

  最后一个意思:「无碍」,无碍就是方便。如果你说只能说佛法,其他宗教经典不可以说,那就有碍了。佛法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它怎么会有障碍?用心,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就无碍,这是用的真心。用妄心就有碍了,碍从哪里来的?妨碍自己名闻利养,妨碍自己五欲六尘的享受,碍不就从这儿来的吗?你能够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利,放下一切物质精神的享受,你什么障碍都没有了。所以我们要知道障碍从哪儿来的,它到底障碍什么。障碍都是因为你放不下,你才有障碍,你真正放下的时候障碍就不生了。

  清凉在此地说,一音随类,所以说无碍。「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佛菩萨能做到,我们做不到。但是佛在经上所说的,我们要重视它的原理原则,把握着原理原则我们才能得真实受用。这一音是什么音?真诚的音。言语不通,心地真诚能感动对方,对方接触能生欢喜心。决没有虚伪,决定不存欺骗,一味真诚,一味慈悲,一味笑面迎人,去认真修布施供养,这是摄受众生重要的原则,诸佛菩萨做给我们看。

  四摄里头第一个也是「布施」,四摄法里面的布施,我在澳洲跟同学们的解释:请客送礼。跟人交往,人情就厚了,常常往来,常常沟通,所有一切的误会就能够消除,意见能够化解,才能和睦相处。「爱语」是关心、是慰问;「利行」,我们所作所为对他有利;「同事」,共同生活,互助合作,这同事。能够落实这四点,我们无论跟什么人交往,决定能得到善好的回应,什么样的意见、疑惑全都解除了,真正做到互相尊敬,相亲相爱,互助合作。

  佛法是在我们身上落实,我们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要做到。世间所有的宗教徒都能够了解自己的教义,都能够奉行经典里面所说的教诲,这个世界还是有救,还不至于到毁灭。如果我们只着重宗教的形式,不了解经论的内容,不能够落实经论里面的教诲,灾难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为什么?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罪业,《地藏经》上讲的「无不是罪」。造作一切不善所感得的是苦报,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没有别的意思,回头是岸而已。从什么地方回头?从起心动念处回头,你的言行自然就善,自然就与道德相应,表现在外面知仁、达义、守礼,他自自然然表现的,这就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帮助一切众生解决苦难,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人心不安,我们劝导他给他说明,提供意见给他做参考,这是属于无畏布施,法布施也在其中。多做好事,多帮助一些苦难之人。贫穷人生活艰苦,富贵人心里有恐惧;所以对富贵人,我们修的是法布施、无畏布施;对穷苦的人,我们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都有,应机施教。这是「普行大音龙王」,名号的意思就很深,跟他修学的法门,他以这个法门自行化他,在这里得到圆满的成就,解脱是圆满的成就。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六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长行,第十一句:

  【无热恼龙王,得以大悲普覆云灭一切世间苦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是说这一位「无热龙,住清凉池,出香美水,流注四海,导引百川,时布慈云,降澍甘泽,是故能灭诸世间苦」,这几句话把他所得法都说得很清楚,我们怎样在这里面学习。《华严》无论是在理事、方法、境界都讲得很圆满,非常适合于现代人修学,几乎现代人我们所犯的错误,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日常生活当中的言语行为,这个经给我们树立了典范,给我们做最正确的标准,我们要想在佛法上说消灾免难,在世间人讲改造命运、趋吉避凶,这是最好的教导。所以我们无论是什么人,可以说是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宗教,都应当要认真的来学习。

  菩萨的名号叫『无热恼龙王』,其实在这个经上我们看得很多,经里面无论是什么身分,都是诸佛如来变现的。像大经上常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佛就变现什么样的身相;应以龙身得度,佛菩萨就现龙身而为说法。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才知道一切众生里头,确确实实有很多是佛菩萨化身在其中,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明白这个道理,晓得事实真相,我们对于一切众生决定不可以生傲慢心,要用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来对待,才不至于犯过失。

  我们看清凉对我们的开示。凡夫决定为烦恼所障,烦恼性质热燥,龙王示现的是「无热」,在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他有修养,他有修行的功夫。「无热」使我们就想到他烦恼断了,在名号里头显示。不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也断了,为什么?他「住清凉池」,清凉池是一真法界里面的。像我们在往生经里面所念到的,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那是清凉池。什么人住的?法身大士。所以凡夫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法身大士,而且不是普通的法身大士,这个我们都要知道。普通的法身大士是圆教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普通的法身大士,他们也住清凉池。生到极乐世界,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皆是阿惟越致菩萨,这不是普通人。阿惟越致菩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是七地以上,不是七地以下。

  这个法门希有,这个法门难信,但是万修万人去。你要懂得道理,你要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学,没有一个人不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你要晓得是一般世界七地以上的地位。也正因为这个事实,所以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极乐世界,没有一尊不赞叹阿弥陀佛。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念到,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说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释迦佛的赞叹就是代表一切诸佛的赞叹,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这哪里会错?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会集的《无量寿经》,这个本子是无尽的功德藏,确确实实能度末法九千年的众生,我们对于这个深信不疑,依教奉行,决定得度。

  在这一句得法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无热恼」,也就是一定要断烦恼。我们从无量劫来,烦恼习气把我们害得很惨,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佛说的话是真话,我们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暂,这是事实真相。佛这么说,我们听了凭什么相信?只要我们自己一反省就明白了,我们冷静思惟想想,从早到晚就想这一天,我们起了几个善的念头?起了几个不善的念头?从这儿想想就明白了。善、不善的标准在哪里?不可以依我们的标准,一定要依佛的标准。佛告诉我们,我们起心动念想社会、想人民、想众生,帮助他们,这个念头叫善念;如果起心动念想自己,想自己的名闻利养,想自己如何获得五欲六尘,这个念头是恶念。这一个标准我们仔细反省检点,就发现不善的念头太多太多了,善的念头太少太少了,那将来我们到哪里去不就清楚了吗?善念得人天福报,恶念饿鬼、地狱、畜生,我们到哪一道还用得着去问人吗?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同修们有不少亲眼见到念佛往生的人,走的时候瑞相非常希有,让我们看了很感动、很羡慕。他是怎么修的?他心里头只想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这个人决定往生。想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了,世出世间善法都不能跟他相比。他每天看的是阿弥陀佛的佛像,听的是念佛的音声,心里头忆佛念佛,这个人是世出世间第一善人,所以他往生那么容易,有那么殊胜的瑞相示现给人看。于是我们就明白了,哪些是带不走的,哪些是带得走的,这一句佛号带得走,世间所有一切的一切,没有一样你能带走,包括我们的身体,身体也带不走,何况身外之物?这还能执着吗?还不放下吗?这个身体还在世间,还没走,没走之前心已经不在世间了,心在西方极乐世界,身在这个世间不碍事,多帮助一些人往生极乐世界,这大功德,自行化他。劝化别人,最重要是我们自己要做出一个样子,让人家看到生欢喜心,让人家看到发愿向你学习,这就是度众生。

  往年我到苏州灵岩山寺去访问,去朝礼印光大师的关房,我看到那个生活简单,关房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丝毫拉杂的东西都没有。小佛堂的布置简单到极处:一尊阿弥陀佛像,也不是很高;墙壁上挂了一个字,这是大师自己写的,「死」字;供桌上面什么都没有,我只看到一杯水,一个小香炉,一个小木鱼、磬,其他都没有;这叫做清净庄严,这是真正修道人,清净心从这里看出来了,我们要学习。但是讲经的法师离不开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图书室,放在阅览室。我们去查资料的时候到图书室、到阅览室去查,自己的寮房就能保持得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为什么?这些东西、经典带不走的,决定不能够据为己有,要放下,要能舍。舍了之后,我要用的时候到哪里去找?你要有信心,你要用的时候佛菩萨会送来,不必去找。你有没有这个信心?这叫信佛,信佛很难。真正到自己心地清净无为的时候,佛菩萨照顾你,护法龙天照顾你,你不会有缺乏。所有经论里面佛都说,财布施愈施财愈多,法布施也不例外,法布施愈施法宝愈多,一个道理。哪里自己有用,还找不到参考资料?没这回事情!那佛菩萨就不灵了,护法神失职,他没尽到责任。所以真正通达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很容易放下。放下才是大圆满,不肯放下,一切据为己有,这才有缺陷,这是真正有信心的人才能做到。

  菩萨这一个修行方法重点是在名号上,「无热」;法门里面的重点是「大悲」。大慈悲是对众生的,无热恼是对自己的,住清凉池是自行化他,心地永远清凉自在。如诸佛如来一样,为一切众生示现,现而无现,无现而现,说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他就自在了。如果稍稍有分别执着,你心地就不清净,清净心住清凉地。清凉地在哪里?哪个地方都清凉,问题只要你清净心现前,没有一个地方不清凉;清净心不能现前,到极乐世界也没有极乐,这是经论里说得太多了,境随心转。佛没有教别的,就是教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恢复性德,明心见性。性德是最完美的,是清凉自在的,所以从清净心生出来的智慧,真实智慧。清凉大师在此地用比喻说,清凉池流出香美的水。什么意思?从你清净心流出来清净真实的智慧。

  比喻里头说,「流注四海,导引百川」,这是你的智慧遍满虚空法界,你的生活是住真实慧。《无量寿经》上讲三个真实:「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之后,你永远心安住在真实智慧里面,清凉自在,自受用;然后「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这就是「导引百川」的意思。以清净心、清净智慧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大家好懂。服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帮助众生觉悟;为什么?只有这个才是真实慧、真实利益。你要叫众生,他没有衣服穿,他就得到衣服了,送他衣服;没有吃的,送他吃的;没有住的,你送他房子住;是不是真实智慧?不是。为什么?死了还搞六道轮回,那怎么叫真实?佛告诉我们,真实的利益是现在得好处,来生得好处,生生世世都得好处,这个叫真实利益。现在得好处,来生不得好处,这是假的;现在不得好处,来生、后世都得好处,这也是真的。所以我们要有能力辨别真假,要有能力辨别是非利害,我们要追求永恒真实的利益。

  清凉底下两句话说,「时布慈云,降澍甘泽」,这两句话是讲服务众生的方法。我们用什么方法为一切众生服务?第一句是你要有大慈悲心,无私无条件的爱心,爱护一切众生。这个心是真实智慧里面流露出来的,没有真实慧这个心生不起来,真实智慧里头才生出大慈悲心,无私无条件的大爱。「降澍甘泽」,是大慈悲心的落实,在生活上落实,我们要做出佛菩萨生活的榜样,教化众生。人家学佛到哪里学?学佛就跟你学,就看你的样子,学你的生活,学你工作的态度,学你处事待人接物,从这里学。

  佛究竟要我们落实哪些重点,特别是对我们初学的人,我们要懂。佛教导我们最基本的是「净业三福」,经上讲得很清楚,这三条十一句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你就想这个多重要!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孝养父母学起,孝养父母的心是大慈悲心;从尊敬师长做起。在大乘法里面这个意思是广义的,孝养父母,父母是「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这个孝养不是对着自己生身父母,是对一切众生,把孝扩大了,这才叫大慈大悲。我们以对父母的心对一切众生,对老师的心,尊敬老师的心尊敬一切众生。

  在《华严》末后我们看到,善财给我们做榜样,善财童子的心里,学生只有他一个,除自己一个人之外都是善友,善友就是我们讲的老师,佛如是教导我们。再看看世间圣人,孔老夫子也是这样教导我们,夫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人,哪三个人?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这叫三人。把全世界的人统统包括尽了,不是善人就是恶人,就这么两种。善人是我的老师,恶人也是我的老师;善人他有哪些好处,我们看到了记在心里,向他学习;恶人我们看清楚了,他有哪些恶处,我们反省自己有没有,自己如果有赶紧改正过来,他也是我们老师。人不容易见到自己的过失,会学的人看到别人的过失,立刻就想到自己,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看到别人过失,立刻回过头来想自己有没有,而不去想别人。这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世间过」,是见到世间过失绝不放在心上,决不去想他,要想自己有没有这个过失。世出世间圣贤教导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方法,我们在这里学习,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具体的落实是下面九句,是具体落实;总纲领就是前头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这两句,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化众生的总纲领。

  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大家在一起天天研究讨论,这两句话是根;落实,从哪里落实?从培养慈悲心落实,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所以底下第一句话是「慈心不杀」,我们就有了根本。不但不可以杀害众生,令一切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的罪过就大了,我就错了,我已经违背父母、老师的教诲。为什么?经典里面佛跟我们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而我们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烦恼,怎么说得过去?我们忏悔、改过、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从这里下手,要叫一切众生见到我生欢喜心。这个众生讨厌我,我看到他赶快避开,他欢喜了,这也是叫他生欢喜心。这是「慈悲为本」。

  下面「方便为门」,底下再下面这八句都是属于方便。方便里面头一句:「修十善业」,从这儿修起。《无量寿经》一开端也是这样教导我们,落实到行门,经上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三句就是十善业。《无量寿经》的教诫,他把「口」放在第一,不是「身、口、意」,是「口、身、意」,用意很深很深。一切众生最容易犯的过失,叫造口业,所以把口业摆在第一。在十善里面,善护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恶口,恶口是说话不好听,你的言语、你的态度叫人听了起反感,佛在经上教我们「和颜爱语」,对治这个毛病;第四个不绮语,绮语是我们今天讲的花言巧语,玩弄众生,人家听起来很喜欢、很开心,到最后怎么样?最后上当了。

  这些时时处处都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很可能是我们自己在造作,自己为什么会造作?烦恼习气太重了,不知不觉它就起现行;佛法修学的功夫太浅了,使不上力,就是这个意思。警觉提不起来,不能控制自己,我们佛法修学的功夫不够。如果真有功夫,你就有高度的警觉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会约束自己,这是你功夫得力了,刚刚得力。功夫纯熟是自然就不犯,习惯成自然,你要把它养成习惯。无需要警觉,无需要作意,自自然然就不犯,这你功夫到家了,成熟了。净宗法门所说的「功夫成片」,就是这个意思。还常常提高警觉,功夫没成片。我们晓得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功夫不能成片,往生就没有把握,得要看你临命终时的缘分。缘分不是偶然的,缘分在平常积德累功,平常不做好事,临命终时有好缘,这个想法太奢侈了。要想临终有好缘,平常要多做好事,多跟众生结善缘,这个事情要紧!

  身体的造作,守住佛这三个原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因为十善是通在家的,它是要普度法界一切众生,所以说不邪淫。佛有一部小部经,《十善业道经》,我们有计画,早餐共修,《感应篇》讲完之后,我们来讲《十善业道经》。我们从根本修,从基础上做功夫,决定不可以好高骛远,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外表是好看,到最后都落空,那就非常可惜了。心意不贪、不瞋、不痴,顺境、善缘决定不起贪爱之心,逆境、恶缘决定不生瞋恚之心,顺逆、善恶境缘当中,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都保持一个真诚、清净、平等心,我们修的是这个,我们知道这个带得走,其他的带不走。如是存心,如是行事,如是处事待人接物,这叫学佛,这是佛的学生,三宝弟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能够把这个做到,你才算是一个善人。善的标准是十善业,你统统做到了,你才是佛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十条做到了。十条没有做到,不是善男子,也不是善女人。所以佛家讲的善,不是随便说的,它有标准的。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六道之内的善男子、善女人,没有超越六道轮回,他们在六道里面是人道、天道,是这两道的。

  如果想脱离六道轮回,这个善还不够,还要把水平向上提升,又要加三句,这是三福里面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才能超越世间。受持三皈,不是形式,佛菩萨面前念个三皈的誓词,你就受三皈了,哪有那么简单?你要把受三皈落实,真的皈依了。皈是回头,回头是岸;依是依靠。从什么地方回头?从我们自己妄想分别执着回头,从我们自己烦恼习气回头;依什么?依佛菩萨的教训。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不再依自己的成见,不再依自己的烦恼习气,统统要依照佛陀的教诲,这才叫皈依。这样皈依的人,那就是佛经里面说的,他得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换句话说,我们要不真干,不真明白、真了解,学的佛法是学佛的样子,没有实质。只有外表,没有内容,那样学佛还是堕三途,这个我们要知道。

  前几个月,台湾发生大地震,地震的中心在台中,那个地区寺庙很多,法师也很多,于是有人到新加坡来问我,为什么那个地方佛法这么兴盛,这么多法师、这么多道场,会发生地震?我反过去问他,我说:我听说在那个地区有一个忏云法师,为什么他的道场没事?都在一个区,别人道场都毁掉了,为什么他的道场没事?是不是有真修行!不是说盖个庙,多塑几尊菩萨像,那个地方就有佛法,没这个道理!看你这个道场有没有几个人真正在修行,真的回头,真的依靠佛菩萨的教诲过日子,你才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共业里头有不共业,佛法不是形式,佛法要讲实质。形式的佛法,没有用处,所谓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那个不可靠。我们皈依三宝,皈依泥塑木雕的佛菩萨,那不就错了?完全错了。皈依一个出家人,出家人是凡夫,他跟我们一样,靠不住。

  佛教给我们三皈依,佛陀在世的时候三皈是以佛为主,他在世间,我们有疑难问题真的可以请教他,他替我们解决。他的解决也决不是用神通感应,是用教导,说出因果的道理,因果事实真相,你好好的修因,果报就转变了。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一定有恶报,我们不想恶报,那你就不造恶因,想得善果我就多种善因,佛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所以吉凶祸福、善恶果报完全在自己,与佛菩萨不相关。佛菩萨没有能力赐福给造作恶业的人,没有这个能力;要有这个能力,我们今天造作恶业,佛菩萨不给福报给我们,那他大慈大悲讲不通,他慈悲在哪里?我们学佛对于佛要认识清楚,他指导我们才是真实的,决定没有迷信。依照他的教导,依照他的教训去做,决定得利益,我们三皈是从这里回头。今天佛陀不在世了,不在世三皈的重心就转移到法宝,法宝是经典;我们今天三宝当中,最重要的依靠是依靠经典。佛在经上怎么说,我们如何去解读,把佛这一句话解开,怎样把佛这些话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这个重要。我们自己读经没有办法解释,请教老师,老师里面有在家人、有出家人,出家、在家没有关系,千万不要有个错误观念,「在家人比不上出家人」,你有这个观念就错误了。有一些在家人修行比出家人修得好,很多,不要有这个错误观念。

  你们从北京来,北京黄念祖老居士他比我修得好,他在我之上。他是我的长辈,他跟我的老师是同学,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他们是同学,他修得比我好。但是今天在全世界弘扬《无量寿经》,实在讲就是我们两个人,他在国内弘扬,我在海外弘扬,所以我们两个遇到是一见如故,都不容易。在国内、在海外弘扬这部经都不容易,我们都尽心尽力在做。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在家不如出家,这个观念错误。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在家,我是以居士身分,在家人亲近老师,跟他学习的,我是学成之后再出家的。为什么要出家?出家方便一点,不需要工作;每天再去做工,再又要去弘法,浪费很多时间;出家我不要做工,我可以过最低物质生活的水平,我就很满意了,我可以全心全力投注在经教上,得这个方便,没有别的。所以论学、论道、论行持,出家跟在家没有两样,我们要建立这个正确的观念。可是一般社会大众有个很错误的想法,就是出家比在家高。同样在外面讲经,如果是居士,不是讲得十分好,听众对他摇头,不相信;如果他是出家身分,只要讲到三分就得到很多赞扬,这是一个错误观念。但是出家人上台是占了很多便宜,在家人上台讲经确实要讲得能超过出家人,才会得到人佩服,这个是现实。

  我们一切要依法,依法不依人,一定要依靠佛对我们的教诲。今天皈依是以法为主,无论是出家、在家的老师跟我们解释,我们要想想,他解释的话跟经典的原理原则相应不相应?如果相应我们应当听他的,用他来做参考;如果他讲的不相应,那我们就不听他的,咱们可以各行其道,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今天受持三皈要明白这个道理,否则的话,你这个三皈只有形式,没有实质,你并没有得到三皈。受持三皈之后,也就是说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放弃自己的成见,这是你真正皈依了。放弃自己成见就是回头了,依靠佛菩萨教诲,这有依靠了,这叫皈依。从哪里皈?依什么?你不能不搞清楚。

  皈依之后,一定要持戒。戒跟善不一样,前面教你修十善业,那是行善,它不是戒。戒跟善形式上好象是一样的,五戒里面也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里面也是这个内容,善跟戒差别在哪里?善,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这是善。我为什么修这个?我自己得好处,这是善。戒就不一样,戒的目的是要得定,杀、盗、淫、妄这些东西会扰乱我们的心情,使我们不能得定,不能恢复清净心。形式是相同的,目的、效果不相同。所以诸位要晓得,持戒目的是得定,是恢复清净心,它不是求善因善果,目的不相同。修善目的是要得福报、得善果,持戒目的是要得定、是要开慧,决不求人天有漏的福报。方法相同,用心不一样,希求的果报不一样,这就是戒跟善的差别。

  后面还有一句:「不犯威仪」,威仪是什么?今天讲的形象,不可以破坏佛菩萨的形象。我们学佛了,我们就是佛菩萨的形象,人家看到我们这个形象好赞叹,就是赞叹佛菩萨,我们替佛菩萨增光;我们的形象不好,人家看到这个形象骂我们,就是骂佛菩萨,我们怎么对得起佛菩萨?所以学佛的人,在家、出家四众弟子是佛法的形象,一定要有好的样子给人看。什么好样子?十善、五戒是好样子;人家骂你,你生气了,不是好样子;骂你、侮辱你,没有瞋恚心,不生气,这个人不错,好人,我们替佛菩萨脸上贴金,佛菩萨光荣,一切荣耀归佛菩萨,这是基督教讲一切荣耀归上帝,我们归佛菩萨。我们要替佛菩萨增光,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决定不可以让老师在社会上丢脸,那我们的罪过就太大太大了,「不犯威仪」是这个意思。

  我们的言语、一举一动都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这个修学就可以能超越六道;如果是念佛,决定往生净土。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的人都是善人,那个世界没有恶人,「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行不善,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每天念珠拿在手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绝口,日夜不间断,一个不高兴的事情,还瞪眼要骂人,这怎么行?这不可以。对于得失利害非常认真去计较,这个人我们晓得,他决定不能往生。我们要真正求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这一生当中决定去亲近阿弥陀佛,你就得真干。学会了,真干,那你就真的能够见阿弥陀佛了。

  诸位同修,我也很感谢你们,你们到新加坡来看我,是见到我了,见我没有用处,要见阿弥陀佛才管用,这个道理不可以不知道。你们要我的照片,为什么不供阿弥陀佛的相片?我们这里印得太多太多了。阿弥陀佛,我们印些阿弥陀佛小的卡片,可以放在身上;不要放我的照片,放阿弥陀佛的照片,放在身上常常看、常常念、常常想,你就决定得生净土,总得要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我身上带阿弥陀佛小照片,我其他的都不带,人家跟我照相的照片送给我,我一张都不要,免得分心;我什么都不要,一向专念,这才能成就。

  再向上提升,这大乘,这个都是我们讲的手段,「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真的觉悟了,知道这个世间苦,这个世间太苦了,这个世间没有安全的地方。全世界许许多多国家都在研制核武,研制这么多的核武干什么的?毁灭世界的。这个世界哪一天毁灭我们不知道,有人问我,外国预言、基督教圣经讲的世界末日,问我可不可能?我点头,可能。怎么可能?这么多国家都在研制核武,那就可能。核子仗会不会打起来?也很可能。怎么打起来的?莫名其妙。现在这些核武都是用电脑控制的,哪一天电脑产生故障,一下就冒出来了,那谁知道!真的很可能,你能保证这么多的核武,每一个都不出事情吗?不容易。

  我们想到这些事实,你就晓得这个世界没有安全,不要做安全想。今天安全,我们今天好好用功;明天安全,我们又多一天时间用功;不要想得很长,不要想得很远,要抓住现在。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到,不必为未来操心,最重要的抓住今天,我今天这一天要怎么过?一定要认真努力,依教奉行,这是觉悟了。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个心就是大菩提心,为什么?因为你前面已经皈依了,放弃自己妄想分别执着,依靠佛菩萨的教诲。我们修净宗,只要依靠《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现在净宗是五经一论,《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往生论》,这六种。六种里面我们选择一、两种就够用,不必六种都修,一心专念,这就是大菩提。

  「深信因果」,这个因果我跟诸位讲得很多,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要相信这个,深信念佛作佛。我们心里头把什么都放下,万缘放下,只缘阿弥陀佛,只缘极乐世界,你放得愈干净愈好,你往生的机率愈高。凡是不能往生的,没有别的原因,放不下。有一丝毫的放不下,就不能往生,就把这一生耽误了,你说多可惜!末后两句:「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两句是为他、利他,前面九句是自利,这两句是利他。要帮助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一个法门度不了,无量法门度无量众生,这个样子才要学法门;学法门不是为自己,是帮助别人。尤其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展开《华严》,跟现前社会一对照,佛讲的话没错,佛说在末法时期要弘扬大乘,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性是大乘根性。大乘跟小乘差别在哪里?小乘是保守的,大乘是开放的。现在这个社会民主自由开放,大乘就是民主自由开放;小乘是封闭的,像古时候专制的国家,帝王的时代,那个适合小乘。

  现在这个社会不适合小乘,现在社会我们展开《华严》圆满的相应,多元文化社会教育。我们懂得佛的教诲,所以我们界限扩大了,我们跟世界上所有宗教交往,这不是一个宗教,所有宗教交往,不是一个国家,所有国家不同的族群交往,那我们不读诵大乘不行。我们怎样帮助不同的宗教、不同国家的族群,帮助他们断恶修善,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帮助他们认识佛法,帮助他们学习佛法,这里头要有善巧方便,才能够化解这个世间国家、种族、宗教许许多多的误会、疑虑、冲突,这才能化解,这就是消灾免难。

  今天净宗学会跟居士林的作法,诸位在此地虽然时间不长,有两个星期,仔细的观察。这两个星期可能我们还有一些宗教的活动,你们跟李居士讲,一同去参观。我们跟回教的活动,跟此地印度教的活动,道教的活动是刚刚过去,大概这两个星期当中有这些活动。你们看看新加坡九个宗教跟一家人一样,互助合作,像兄弟一样,这是现在其他国家地区还看不到的,很少见到的,新加坡带头在做。最近马来西亚知道这个事情,他们要抢着带头,可能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更圆满。他要在全世界搞带头作用,他来找我,我们乐观其成,希望全世界从这上面比赛,好!从制造核武比赛那个很可悲,这个比赛是和平,趋向于和平的比赛,我们很欢迎,我们也会全心全力帮助他们。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七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偈颂,第一首:

  【尔时毗楼博叉龙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诸龙众已,而说颂言。】

  这一段是说偈之前的仪式。偈颂也有十一首,我们在前面看到有十一尊龙王。偈颂是他们修学心得报告,也是以自己修行的成果奉献给老师,这个意义很深,很值得我们学习。世出世法古德都教我们知恩报恩,我们用什么报父母恩,用什么报老师的恩,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他们是以修学的成果,以这个来报恩,这是最真实不过的。仪式当中这个我们念得太多了,最重要的提示,是不断的提示,几十遍重复的提示,这个用意就深了,劝导我们要谦虚、要恭敬。『承佛威力』,这是谦虚,决不敢自以为是。实际上我们在本经看到,所有的大众全是诸佛如来化现的,化身示现的,实际上就是诸佛如来。诸佛以种种身分表演给我们看,让我们在这里面学习,首先就是要学习谦虚,不可以自以为是,其次要恭敬,恭敬大众。『普观一切龙众已』,「普观」是致敬,对与会的大众,对他这一个族类致敬。这是我们要学习的,随时随处我们也懂得这么作法。

  讲经的时候,升座之后,这是我们在《内典讲座》学习里面学习过,没有开口之前,先要把全场大众看一看,你的目光统统看到,这是致敬。我们所说的内容不是自己的,叙说佛菩萨古来大德的注解,这就是此地「承佛威力」,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谦敬,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只要有大众在座,三个人也好,两个人也好,我们谦诚的目光都要注视到。佛法要在这里学,任何场合一个人都不能漏掉。现在请看他的报告:

  【汝观如来法常尔,一切众生咸利益,能以大慈哀愍力,拔彼畏途沦坠者。】

  这四句偈是西方广目天王他的赞颂,也是他自己修学的报告。清凉大师在这首偈有注解,所注解的是依一般经典常说的,我们可以做参考,但是不契机,所以我们特别要从表法义趣上来为大众介绍。第一句天王教导我们,你们大家看,『观』就是观看,你们细心去观察,『如来法常尔』,诸佛如来的法永恒不变。是什么法?利益众生。佛以什么法来利益众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用教学。佛没有作帝王,没有作天王,佛永远示现是一个老师的地位,要用现代话来说,佛所示现的现在社会上所说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这就是如来的常法。我们现在用新名词来称佛,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用现代名词来称赞他;他的事业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义务的工作者,他不求丝毫报酬。他表演给我们看的,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所有的也只是三衣一钵,他的物质生活,我们今天讲是世间最贫穷的生活,不是一个富裕的生活。佛为什么要这样示现?这个世间贫穷人多,他一定要示现跟贫穷人一样;换句话说,他示现的是最低的水平,不是最高的,这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他教学的对象,我们看世尊他的学生当中,有作国王的,有作大臣的,有大富长者,也有贫穷的乞丐,在他讲学的道场,这许多人一律平等,佛是以平等心看众生;道场以外,社会上虽然不平等,但是到佛讲经说法道场,大家一律平等。这是大慈大悲,这一种示现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法常尔」!

  『一切众生咸利益』,注意这个「一切」,不分国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佛的教学,现在话叫全方位,佛有真实智慧,有非常好的教学方法,经典里面称为「善巧方便」。教学的对象,十法界一切众生,不仅是人类,六道十法界完全包括在其中。我们现在看的这一段龙众,这不是人众,龙众。龙在佛法里面是代表善变、多变,它很会变化,所以佛用它来代表我们的社会世道人心。这社会上人心多变,就像龙那样的善变,妄念纷飞,自己给自己也做不了主,早晚念头不一样,不但早晚念头不一样,前念跟后念都不一样,这还有什么成就?不但道业不能成就,世间法也不能成就。世出世间法的成就要有恒、要有耐心,要不变,就有成就了;会变,就没有成就。这个道理,中国、外国,古今的圣哲都懂得。

  可是世间人所讲的一切成就不是真的,纵然得到这个世界也不是真的,为什么?世界有成住坏空,这就不是真实成就了。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聪明人、明白人他有智慧,借假修真,所以这一切虚假对他有好处、对他有利益。可是不明白的人、没有智慧的人,在假相里头造罪业,在虚妄境界里面受苦,就像一般人晚上睡觉天天做恶梦,做恶梦多苦,梦不是真的,可是往往被恶梦吓醒了,还一身冷汗,这个日子不好过。三途六道是恶梦,这个恶梦你几时能够清醒过来?自己不能够清醒过来,佛帮助你,佛来教导你,所以一切众生都得利、都得益,都能得到佛法教诲的利益。利的反面是害,益的反面是损,如果不能够将利害损益,这其中的道理、因果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事情不能解决。古今中外的圣哲都想做这桩事情,都想帮助一切众生得利益,现在这个世间科学家、哲学家,又何尝不是喊着这个口号?可是我们想想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利益?

  科技发达,我们是享受一点利益。电灯发明了,灯光照耀的利益,我们得到了。我们再回想半个世纪之前,抗战的时候,我们在学校念书晚上用油灯,我们在贵州,贵州那个时候桐油多,晚上我们点的是桐油灯,一根灯草,一个教室三、四十个同学,一个人一盏灯,那个教室是乌烟瘴气,我们过那种日子。现在科技给我们方便了。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我在抗战期间,我走了十个省,完全是走路,每天少则六十里,多的时候走一百多里,抗战八年我走了十个省,没有交通工具。我的家乡在安徽,从我家乡到九华山每年去朝山要走三天,现在高速公路做好了,三个小时就到了,从前要走三天。科技是给我们带来一些方便,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为什么?精神文明被破坏了,人与人的关系几乎不存在了,这个损失没有法子弥补的。再说环境的污染,这是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今天不要说吃的东西,你吃的米、吃的面、吃的蔬菜,跟从前味道不一样了;甚至于喝的水,水的味道跟从前都不一样。所以科技给我们带来,有利亦有弊、有害,利少害多,得不偿失!

  中国人不是不聪明,中国人是真聪明,真有智慧。一九八二年,我在美国纽约讲经,当时就有很多外国人来给我讲,现在西方对于中国人的看法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没有把中国人看在眼里,认为中国是没有开化的野蛮民族,现在他们知道了,全世界一个一个相比,中国人第一,他承认中国人第一;两个人两个人相比,他说犹太人第一;三个人三个人相比,他说日本人第一。就说明中国人虽然是世界上最聪明,第一,但是不团结,自私自利。所以他赞叹当中,也有贬抑,轻视我们。中国人要团结起来,那还得了吗?中国人确实有智慧,中国人不搞科技,要搞科技的时候,两千年前中国科技就发达了。为什么不搞?利少害多,得不偿失,所以放弃了;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智慧。讲飞行,中国人讲飞行这个念头在什么时代?王莽的时代,汉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有人学滑翔,飞行。机械化的运输,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为什么不再发展而把它消灭掉?就知道利少害多。中国人发展的是伦常道德的教育,伦常道德能令人长治久安,能令人过真善美慧的生活,这是中国人。

  西方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觉悟了,明白了,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伦理道德没有了。你们看看美国今天儿童的犯罪率,你要听到之后,你会非常惊讶!小学生随便开枪杀人,杀父母,杀兄弟,杀同学,杀老师,这个社会还得了吗?所以诸位看到他们统计的数字,这个社会非常危险,充满了危机。电视发明了,现代特别是网路,在美国小学生上课就用电脑了。小学生用电脑,网路里面的内容,暴力的、色情的、无恶不作的,是应有尽有,他们的学生青少年在网路上什么都学会了。听说网路里头还专门教人做炸弹,教人到处杀人放火,学生学了也尝试。今天美国校园是最不安全的,过去学校校园是最安全的、最纯洁的,今天连这一块土地都破坏了,都被污染了,我们知道事态严重。所以人家讲世界末日我相信,我不是相信神话,不是迷信,看看现在的世道人心,看看现在青少年他想什么,他说的是什么,他干的是什么,这些人再有二十年、三十年长大了,他们成了世界的主人,从小脑子里头装满了杀人放火,到他们长大,上面几代造的这些核武都在他们手上,他们会一样像年轻的时候到处杀人放火,那世界不就毁灭了。制造这些核武,纵然你自己不用,你会留给底下一代人用,你也要负因果责任。

  这个事情中国古人决定不干,儒、佛教导人,冤枉杀一个人,你就可以作皇帝了,他也不要作皇帝,不可以冤枉杀一个人。在今天这个时代,我常常给我们出家同修们说,他们在此地都是学讲经说法,现代这时代大家都不念圣贤书了,圣贤书摆在面前看不懂,他还有什么兴趣来看这个书?你跟他讲人生宇宙的大道理,他茫然无知;你给他说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邪正是非他都没有能力辨别。在这个社会我们如何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我们要把水平降到最低,讲利害。讲利害,讲损益,他还能听得进去。你怎么样做对你有好处、对你有利,你的利润天天会增长,他听得高兴;怎样作法,对你有害。现在只能讲利害,讲其他的没有人懂。

  世间人所羡慕的,外国人也一样,纵然是种族不一样,宗教信仰不一样,发财人人都爱,哪个宗教都想发财,都见钱眼开,聪明智慧他也想,健康长寿他更想。这一种欲望、这个利益,真的是不分种族、不分国土、不分宗教,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希求这种欲望,我们就从这个地方谈起。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求什么得什么,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在学佛一开端亲近章嘉大师,大师就教我这些道理,我听到很受用。你所希求的是果报,富贵是果报,聪明智慧是果报,健康长寿也是果报。果从哪里来的?果一定从因来的。什么是因?有了因之后,还要有缘,才能结果,果报才能现前;换句话说,因缘不具足,果报不能现前。

  我们要得财富,佛教导我们一定要修财布施、财供养,我们以财物布施供养需要的人,布施供养贫困的人,你能种这个因,你才能得财的果报。常常有布施供养的心意,这是因;随时随处遇到有人需要财力帮忙的,我们尽心尽力去帮助他,这是缘;你有这样的因跟缘,你自然得财富,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论你经营哪个行业统统赚钱。你经营的事业是缘,你命里头有财,这个财就是你平常修的。所以你天天修财布施、法布施,什么事情还不干,每天在家等着天上掉钱下来,没这回事情;你虽然有因,你没有缘。缘是真的无论经营什么事业,你都会发财,你都会成功。所以这里头有个道理在,财是这么来的。可是世间一些人,学了佛之后,也听到这个道理,不敢做,还是很吝啬,自己钱很不容易赚来,怎么可以轻易舍掉?这个你得财富的因就没有了,哪里来的果报?我们再看一看古今中外这些修行人,看看他们是修的什么样的因缘,他们得的是什么样的果报,我们就明白了。

  诸位来到新加坡,看到居士林,你们看到居士林非常兴旺,它为什么会兴旺?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做,很认真的在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上下一起干。从林长李木源居士,这领导人,这个道场里面的干部,一直到道场里面的义工,上下一团和气,和气就生财了!没有争论,每个人欢欢喜喜。居士林每天吃饭的人有一千多人,你们在那里看到的,星期假日、法会,三、四千人吃饭,你们在这里都会遇到。那个时候你看到人挤满了,人挤人,这么兴旺。居士林吃饭是免费供给的,菜都很不错。我给林长常常说,我们的菜每个星期都要检讨、要改进,决定不可以输给餐厅,输给餐厅我们就错了。人家到我们这儿吃饭,吃一、两顿下次不想再来了,我说我们就失败了。我们的菜色要做得好,吃了他还想来,他天天都想来,我们就成功了。

  完全免费,现在布施我们的信心具足了。居士林这么多人吃饭,没有买过米,没有买过菜,油盐酱醋都没买过,天天有人送来。送来的你决定吃不完,那么多人吃,拼命去吃,都吃不完。吃不完这个东西又不能放,尤其是新鲜蔬菜不能放,我们就把这些菜送给新加坡其他宗教办的养老院、孤儿院,他们缺乏,他们没有人帮助他。我们常常送,所以跟新加坡所有宗教都结了善缘,常送礼!这些东西生活必需品,他怎么不欢喜?我跟李林长说,我说居士林是新加坡九大宗教的后勤总部,所以跟他们处得这么好。说明了什么?愈布施愈多,你要不肯布施谁送东西给你?没有人送了。知道新加坡只有你这么一家吃饭不要钱,所以大家都想做好事,都想修一点福,把米、油、盐、菜送到这边来,他们来修福,愈布施愈多。

  这个道场每天讲经,悟全在此地,你们要组成一个班子,福建话讲经,每一个星期至少是一次,在下面大殿,你看看是星期天还是星期六,去商量一下。你们要组成一个班底,完全用福建话讲经,听众很多,要好好认真去练习。这样一来,我们居士林道场是每天都讲经,一天有好几场。现在是每天一场,晚上两个小时,希望将来能增加,下午两个小时,上午两个小时,每天我们能做到,每天六个小时讲经,二十四小时不断的念佛,修慧,修定修慧,果报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样道场当然就兴旺了,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我们把佛法真正带起来了。希望道风、学风永远能够保持不坠,这个道场是所有道场的好榜样。

  居士林跟此地净宗学会不向外面化缘,决定没有化缘募捐的行为,决不会问来的人要一分钱。自动捐献的,这个地方接受,绝不问你要一分钱。所以你到这个地方来心很安,不会说我没有钱,没有面子,不会,大家一律平等,到这个地方来完全是平等的。一分钱没有,也受到尊重,这才如法。佛法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样的存心,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这些年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方讲经,提倡四好,中国的同修大概也很熟悉。「存好心」,什么好心?我看你们同修这一次来穿的是制服,背后都印的我们所提倡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好心!我们一共写了二十个字,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要存这个心,这是好心。「说好话」,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难听;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这是决定禁止的,决定不可以做的。我们要学经典上的教导,和颜爱语,常常关怀别人,劝勉别人,安慰别人,教导别人,这是说好话。

  「行好事」,佛教给我们布施,财布施我们没有钱,居士林里面有很多在作义工的,欢喜!每天早晨来,早晨儿女上班把他送到居士林来,晚上他儿女下班把他接回去,他们在居士林,在那里摘菜,一群人围在那里,一面工作一面聊天念佛,快乐得很!过去我们访问基督教,基督教说:你们佛教虽然不错,没有做社会福利事业。李会长就问他,哪些福利事业?像养老院,孤儿院,你们都没有做。李木源居士:我们佛教这两种事业比你们做得多。他很惊讶,在哪里?我们每一个道场都是养老院,每一个道场都是孤儿院,我们的老人跟你们的老人不一样,你们老人每天坐在那里坐吃等死,很悲哀!你去看看我们的老人,每天在作义工,有说有笑又念佛,你看多快乐!这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这个道场给小朋友也开一个班,「耕心园」,有六百多学生。他们没有到这里来访问过不知道,我们这里没有挂养老院的招牌,实际上老人在这边生活得非常愉快。

  他们到这边来是来布施,虽然一分钱没有带来,他是劳力来布施,他来作义工,来替我们做事情,为大众服务,洗菜、洗米、拣菜,他们做这个工作,这在佛法讲内财布施。用我们的劳力、用智慧来布施,果报比财布施还殊胜。财布施是身外之物,这是用我的劳力、用身体来布施,更殊胜。你种什么样的因,当然他有好果报。老人在这边有工作,很开心,每天到这边来听经、念佛、工作,他不停的在工作,所以他身体很健康,反应很灵活;不像其他的老人院,他什么工作也没有,每天坐在那里等吃饭,饭吃饱的时候晒太阳,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所以老人很苦很苦。我们在外国看了许多老人院,物质生活三餐饭照顾得不错,医疗服务也很好,精神生活太痛苦了。我们去访问给他说几句话,他就很高兴、很开心,好象很久很久没有人跟他讲过话。哪有居士林这些老人,他想说话从早到晚说个不停,快快乐乐度他的晚年。所以这三种布施都具足,才有得到真实利益。

  第三句是『能以大慈哀愍力』,这一句讲动力,什么力量在推动?我们社会的动力,实在讲名利在推动的,如果你得不到名利,大概你什么事情都不想干了,你就心灰意冷了,社会的动力是名利在推动。佛法里头不要名利,什么力量在推动?大慈悲心在推动,爱心!爱心从哪里产生的?从佛教教育里面产生的。佛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现在世间有许多科学、哲学、宗教家,都在探讨生命的起源,人到底从哪来的?有人说人是从猿猴进化来的,你们想想这个讲法能讲得通吗?如果真的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现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还有猿猴?它怎么会没有进化成人?怎么可能猿猴一部分进化变成人,一部分还在作猿猴?讲不通!所以进化论只是人一种假设的假想而已,不是事实。要讲事实真相,那还是佛说的有道理,这些道理就很深了,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去体会、去观察,还一定要依佛所讲的微妙的方法;那是什么?修戒、修定,然后智慧现前,你才真正见到。

  佛说的这些道理,高明就在此地,不是叫我们勉强相信。他说出这事实真相,你用持戒、禅定的方法,你可以证明,也就是说恢复我们自己的本能。佛在经上说,我们眼的本能,眼是见,我们能够见到过去,能够见到未来,现在我们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未来,我们的能力失掉了。如果能力恢复我们可以看到他方世界,经上讲的极乐世界,《华严》讲的华藏世界,你都可以看到,你才晓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给我们讲的都要求我们去证实,你自己亲自见到、亲自接触到,你才能得受用;只听佛菩萨讲讲,不管用!

  佛的这些说法,今天科学家他能体会,科学家现在证实空间很复杂,所谓是多元次的空间。我们现在人能够感受到的是三度空间,四度空间我们就感受不到了,低级的动物是两度空间。黄念祖居士是个学科学的,他在《大经解》后面有一篇文章,附印在后面,谈到近代科学。近代科学家已经承认,确确实实有十一度空间的存在,但是不晓得用什么方法能够突破,如果要突破了,你就能看到过去、看到未来。在理论上讲空间是无限维次的,不只十一个维次,无限维次。这些复杂的空间究竟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科学家不知道,佛知道,佛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怎么来的?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现出来的。像经上常常讲的十法界:最高的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修罗法界、人法界,下面是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这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十个不同的空间,如何突破?佛知道它的来由,知道它怎么形成的,所以就懂得如何突破。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突破了。

  佛家的法门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无量法门都是突破空间的方法。它的总原则、总纲领:「戒、定、慧」三学,而以定为枢纽;换句话说,法门再多,都是修禅定。我们净宗是用持名念佛这个方法修戒定慧,所以念佛,念佛目的在哪里?《弥陀经》上讲「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不乱是定,心不颠倒是慧。用念佛得到的定功,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现前,空间维次突破了。你的定力浅,突破的层次少;定力大,突破的层次也大。最低的定功,最低级的、最初级的,鬼道的障碍没有了;换句话说,你可以跟鬼往来,跟鬼交通。再高一点层次,你可以跟欲界天交通;更深的禅定可以跟色界天、无色界天交通,跟他们往来。这叫世间禅定,你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六道外面的那个境界,你就没有办法接触到了,所以要修更深的定功。

  佛法是用禅定的方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就是禅定。平等里面没有界限了,清净里面没有污染、没有执着,平等里头没有分别,离分别执着你就得清净平等心,你就突破这个障碍,你就能够跟一般人所见所闻不相同;也就是你的空间变大了,别人看不见的你能看得见,别人听不见的你能听得见,别人接触不到的你可以接触得到。到如来果地,那是所有一切障碍都没有了,清净平等达到极处、达到圆满,尽虚空、遍法界都在他眼里,宇宙人生真相他才圆满的得到。真相是什么样子?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说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就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今天我们读的这一段是宇宙里面的龙众,我们今天见不到龙,你要有定功,你就见到了。龙的层次不高,在欲界,它是修行人,它修到天道。四王天,修到天道。它要不修行,那是普通的龙众,普通的畜生。它修行,所以它比我们一般凡人要高得多了。

  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他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接受,名闻利养不要,五欲六尘享受不要,他还那么认真努力在教化众生,这个力量是大慈悲心在推动,不是名利。名利心那很有限,有名有利的时候他肯干,没有名利的时候他就不干了;哪个地方名利比这个地方多,他马上走了,他跳槽了。慈悲心是永恒不变的,这真心,真干!为什么?看到一切众生在苦难当中、在沦落之中,他要帮助他,帮助这些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一个动力。我们今天在这一方面落在其他宗教的后面,不要说世界其他地区,在中国我听到很多同修告诉我,中国非常偏僻、非常贫苦的地方,有基督教的教堂,有天主教的教堂,有牧师、神父跟那些贫苦人过一样的生活,几十年、甚至于一生不离开这个地方,帮助这些苦难的人,安慰这些苦难的人。那些地方佛教的法师一个都没有,佛教的法师贪图享受,吃不了那样的苦,我们的慈悲心在哪里?佛教为什么到今天衰微到这个地步,原因不难想到。如果出家的这些法师都能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能够过最低水平的生活,众生才能普度。我们不肯过最低水平的生活,衣食住行还有贪求,虽然学佛,这一生道业不能成就,只可以说跟佛结个缘而已;念佛能不能往生?靠不住,没有把握。谁有把握?万缘放下的人有把握,断绝名利一切享受念头的人有把握,肯帮助世间最苦、最贫苦的人,那他就更有把握,事在人为!

  末后这一句非常重要,『拔彼畏途沦坠者』,「畏途」是三恶道。不仅三恶道可怕,六道也可怕;不仅六道可怕,四圣法界也不究竟。三恶道是沦坠,六道还是沦坠,出不了六道轮回,堕三恶道的机会太大太大了。而且在六道里面,住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不成比例,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知道。尤其是事实真相,我们要有畏惧之心,畏惧之心生起来,我们求生净土的信愿才恳切。今天我们对于净宗信心若有若无,愿心时时退转,这个道理在哪里?对于事实真相了解得太少了,不怕三恶道,不怕六道轮回。所以在利害上说,三途六道是大害,求生净土是大利。

  《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教我们什么?教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普贤菩萨是我们净土宗的初祖。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第一部讲《华严经》,华严会上普贤菩萨提倡净土法门,以十大愿王劝勉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净土,这是娑婆世界的初祖。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面写的,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我读了之后,想一想很有道理。大势至菩萨在尽虚空、遍法界提倡净宗法门,所以大势至是法界初祖;普贤菩萨是我们娑婆世界初祖;慧远大师是中国的初祖;这都是一生全心全力在提倡。我们要想脱离六道,要想脱离十法界,确确实实没有这个能力,这是说实话;但是又非离开不可,不离开苦海无边,永劫都不能够出离,你说这个事情多么严重!今天我们有幸遇到这个法门,这个法门能帮助我们出离,这是无比的利益。谁能够相信,谁能够发愿,这个利益他就得到了。可是我们要记住,必须放弃眼前的小利益,我们才能得到永恒的大利。眼前的名利、受用是小利益,要放弃!

  许哲居士的行谊很值得我们净宗学人学习,这是个好榜样。我们给她录制一个专门的录像带、VCD、光碟,你们同修回去每个人都可以带一些回去。许居士现在在此地,看看跟李会长连络一下,有机会请她来跟你们大家见见面。一百零一岁,你看她就像三、四十岁的人一样,一生没有生过病。你问她为什么不生病?病是从烦恼里头生的,她没有烦恼,她一生里头没有烦恼,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你们常常发脾气,当然就生病了。她常常说,发一次脾气,即使是一分钟的脾气,要三天才能恢复,你就晓得这个对自己的伤害是多大!她很聪明,她有智慧,所以她不发脾气,她知道对自己伤害太大了。一生不发脾气,一生没有看到别人有不是处,跟别人不能相处,她回来自己想,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什么别人不喜欢?她回去检讨,回去改过自新,从来没有说别人不是处,所以她那么健康。看报纸不要戴眼镜,耳目聪明,头脑反应很快,跟年轻人一样,天天还帮助一些穷苦的人。

  我很仔细观察,就掉一个牙齿,一百零一岁只掉一个牙齿。一生吃素,她是胎里素,她一沾到荤腥就呕吐,身上会发红疹,一生素食。晚年二、三十年,她一天吃一餐,这一餐吃生菜。她说什么?煮太麻烦了,还要洗碗、洗锅、洗碟子,她说太浪费时间了。她完全吃生菜、吃水果,有时候一个苹果就是一餐饭。生活非常简单、非常朴素,在一般人讲这个哪里有营养?她没有营养,她一百零一岁,身体比哪个好,哪个人也比不上她,她能翻跟斗给你看,坐在那里双盘,全身软的,素食的好处。心地清净,没有烦恼,什么都没有,一生为老人服务,为病人服务,为贫苦人服务,她没有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起心动念都想这些苦难的人。这来给我们做证明,佛在经上所讲的,这有证人在,你们都可以看到。病从哪里来的?病从妄想来的,病从分别执着来的。为什么会老?忧能使人老,你有忧悲苦恼,所以你才会老化;人家没有。人家为什么能放下?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多想想!认真放下,我们也能跟佛菩萨一样。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八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偈颂,第二首:

  【一切众生种种别,于一毛端皆示现,神通变化满世间,娑竭如是观于佛。】

  这是娑竭罗龙王,他修学的法门是「得一念中转自龙形示现无量众生身解脱门」。我们今天来看他的赞颂,也是他自己修学的报告。这一位龙王在佛经里面介绍得很多,娑竭罗是梵语,意思是咸海,我们晓得海水都是咸的,这个咸海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大洋,名号是从居住的处所而得的,所以称他为娑竭罗龙王。我们知道世尊为众生讲了一部根本的经典《十善业道经》,就是在这个龙宫里面所说的。

  现在有很多人疑惑,科技发达,对于海洋的探测愈来愈进步,很多特殊探测的潜艇到海底深处,也没有发现有龙宫,于是有很多人怀疑佛经上讲的龙宫不可靠。到底有没有龙宫?我们学佛的人相信;凭什么相信?我们凭着有两个理论做依据,第一个佛决定不妄语,佛所说的话句句真实。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如来是「真语者」,真就决定不假,佛不会说假话;「实语者」,实就不虚;「如语者」,如一定是与事实真相相应,佛不会加一点,也不会减少一点,事实怎样佛就怎么说,这是我们对于佛所说的能够相信的第一个因素。第二个理由是近代科学家告诉我们,空间有不同的维次,所谓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从理论上讲空间是有无限多的维次。空间维次不同,彼此不能够相见,这就像我们现在的电视,同在一个画面上,但是频道不同,频道不同我们就见不到其他的频道,这个道理相仿佛。它存不存在?决定存在。我们凭着这两点,一个是佛法,一个是科学家的说明,我们肯定它存在;但是它跟我们是不同的频道、不同的空间维次,肯定它是真的不是假的。

  龙王为什么跟我们生活的时空维次不相等?他有修行。他如果没有修行,是个凡夫的龙,那是畜生,我们在海底一定会发现,他有修行就不一样。诸位要晓得,六道众生除了地狱道之外,地狱道肯定是没有办法修行的,他迷得太深了,鬼道里面都有修行的。不但我们在古人笔记小说里面看得很多,鬼道有修行,能现人身,能够修到神道、仙道,更高的他能够修到天道,这修行功夫。我们人也是这样,人要能修行也能有神通变化,我们在《高僧传》、《神僧传》里面见到,古代有许多大德确实有禅定、般若的功夫,能够现许多身相,我们讲的化身,他能够有变化,他有化身,其他的境界他要不示现,我们凡夫没有法子能体会得到。

  像传记里面记载的法照法师,唐朝时候人,朝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的道场。凡夫看这个道场是一片荒山,什么也没有;法照有这个缘分进入这个道场,看到文殊菩萨的依正庄严。诸位看过《慈悲三昧水忏》,悟达国师见到迦诺迦尊者阿罗汉的道场。这是凡人见不到的,什么原因?不同空间维次。除非得到佛的威神加持,或者是自己修行有功夫,能够突破空间维次,你见到了。由此可知,我们对这个世间认识太浅,范围太小。这个原因是我们迷得太深,过度的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我们今天生活的空间,大家晓得是三度空间,四度以上的我们是茫然无知。

  高维次空间里面的人,他能够觉察到低维次的,低维次空间生活的众生,没有办法了解高维次的,这是近代科学家告诉我们的。所以龙宫有没有?肯定有。日宫有没有?月宫殿有没有?我们相信有,有月光菩萨,有日光菩萨。当然龙宫是有的,这一位龙王也不是普通人,他是修行证果之人,不是普通的果报,究竟圆满的佛果,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他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应以龙王身而为说法者,他就示现龙王身而为说法,度这一类龙众的。

  我们在这一段经文,清凉大师有一个简单的注解,「此就佛论示现,前约龙云能转」,偈颂跟前面长行差别在此地。前面长行是就龙王有能力化无量无边的身相,是说他修证的功夫,修证的果德;偈颂里面意思就更明显,是诸佛如来的示现,随类化身,随机说法。「又前一念时促,今一毛处小,二文影略」,让我们把长行跟偈颂对起来看,你才晓得这个意思的圆满。前面从时间说,这个地方从空间说,对于时间、空间他都自在,时间、空间上的障碍突破了。时间怎么突破?一念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无量劫可以把它缩短成一念,这就是时间的障碍突破了。我们现在没办法,昨天我们就没有办法回到昨天,明天我们也没有办法现在进入到明天,这是时间上的障碍不能突破。他有能力突破,可以回到过去,可以进入将来,可以把无量劫变成一剎那,可以把一剎那展开为无量劫,这是事实真相。而在偈颂里面讲空间,一毛端,一毛端是小,可以把无量无边的世界浓缩在一毛端里面,也可以把一毛端展开扩大变成无量无边世界,空间突破了。换句话说,在他们境界里面没有时空的限制,我们今天受时空的限制。

  如果到他们这个境界,我们坐在此地听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讲经,要不要动?不需要。把阿弥陀佛讲经的现场搬到我们面前,我们亲眼就看到;就像现在我们用电视一样,把他方国土的境界搬移在我们面前。而我们今天的电视,虽然讲科技很发达,对于诸佛菩萨来讲非常幼稚。我们的电视是平面的,人家是立体的,就跟现场完全一样,你不能够辨别。在外国确实已经发明立体的电影、电视,可是你仔细去看,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我们很容易觉察出来,它不是真实的;虽然是能够看得出它是三度空间,我们现在的电视是两度空间。从长行跟偈颂我们观察宇宙人生的真相。

  经文第一句:『一切众生种种别』,「别」是差别,差别太多了,所以称为「种种」,无量无边的差别。「一切众生」,「一切」范围就大了,经上讲的无量无边诸佛剎土,这么大的范围;通常讲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一个地球,不是一个星系,不是一个银河,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众生」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我们人身是众缘和合生起的现象,畜生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乃至于佛家所讲的二十八层天、地狱、鬼众,没有一个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植物、矿物,乃至于我们讲堂、教室、桌椅板凳,你想想看不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吗?所以「一切众生」的范围就太大太大了,用现在科学的分类说,动物、植物、矿物、自然现象,全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这里面差别就太多太多了。

  但是佛告诉我们,虽然是无量无边的差别,同一个缘起,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这一个缘起是什么?《华严经》上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同一个缘起,同一个根本。「一切众生种种别」,就像我们看一棵树,看树叶、树梢、树枝、树干,「种种别」。所有世间芸芸众生,我们不讲大的范围,我们把范围缩小,讲我们这个地球;地球上所有的众生,我们再把范围缩小,缩小到人类,其他的众生我们不谈,单单谈地球上众生的人类;为什么人类不能够和睦相处、不能够平等对待?这讲和平,和是和睦相处,平是平等对待,这个世界上没有和平,和平的反面是竞争,竞争就是斗争。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不了解事实真相。

  我们看一棵大树,几千年的古树,我们就好比树上的树叶,不了解真相每一个树叶都对立了,对立就不能够和睦相处,不知道彼此的关系,于是产生一个错误观念,自私自利,产生错误的行为,损人利己,这造罪业了。如果有人教他,你们这几个树叶是同一个根,这根是什么?家。你们兄弟姊妹人再多,同一个父母生的,这就好象是几片树叶长在一个树梢上,那个树梢是家,是你的父母,你们的关系多密切。可是这个树梢跟那个树梢又对立了,我们在过去文字记载里面,族群与族群常常发生流血械斗,这是他们已经认知我们这是一群、那是一群,那一群跟我们不是一族的。如果再往深处一观察,才发现许许多多的梢是生在一个枝条上,于是枝条跟枝条又对立了;再往深处看,许许多多的枝生在一个干上,一个树干上,树干跟树干又对立了;再往深处观察,原来许许多多树干是一个本生的,本与本又产生磨擦;再深入,这许许多多本是同一个根生的。佛在经论上常常教人彻法底源,追根究柢,这样一搞清楚、搞明白,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种种差别」,是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一家人!于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油然而生,自自然然生出来了。

  爱护一切众生就跟爱护自己一样,众生跟自己完全没有差别,这才是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白,像我们观一棵树,看到根,这个人就叫做佛;看到干,看到本,还没有看到根,这个人叫菩萨;只能够知道自己这一片叶,顶多晓得自己这一个树梢,这是凡夫,矛盾、冲突决定不能避免。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要教我们明了事实真相,要找到根本。这在禅宗里面就叫做「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把根本找到了,所以才说「见性成佛」;在教下叫「大开圆解」,一大开圆解也是把根本找到了,对于事实真相彻底明白。

  我介绍佛法常常讲,佛经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三桩事情:明了人与人的关系,明了人与自然环境万物的关系,第三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实在讲与天地鬼神关系,就是科学家讲的,与不同维次时空里面众生的关系。佛教我们这些,这是让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大白之后,我们的心定了,不会再有妄念。心定之后,这个心就生智慧,不生烦恼,不生知见。不生知见就是不迷惑,他常生智慧,于是他处事待人接物,决定给那些还没有觉悟的人、还没有认知的人,给他做一个示范、做一个样子;什么样子?觉悟的样子。觉悟的人,他是怎么做人?他怎么生活?觉悟的人得大自在,真实智慧。我们现在人讲他过的是高度艺术的生活,在我们《华严经》讲他过的是佛华严的生活,佛华严可以说就是近代人所讲的高度的艺术,没有比这个更高。这我们在《华严经》上字字句句都看出来,都能够体现得到。

  这个生活从哪里做起?佛给我们讲得清楚,我们帮助众生,实在讲我们自己并没觉悟,要帮助自己。帮助自己,帮助众生,先要在行门里头扎根,这个根就是三福、十善,这是根。三福是《观无量寿佛经》里头所说的「净业三福」,这是大根大本。三福里面最重要的两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话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要依靠父母、依靠老师。可是现在问题又来了,父母不知道怎么教我,老师也不知道怎么教我,这才天下大乱。今天这个社会,儿女杀母亲、杀父亲、杀兄弟、杀长辈,常常听到,已经不是新闻,所以世间大乱。

  昨天晚上,我们参加李文发居士的宴会,茗山老和尚跟我坐在一个车上,他老人家很感叹的说,他说:现在这个社会,恐怕诸佛如来到这个世间也救不了了。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诸佛菩萨示现到这个世间来,我们这个世间人对佛菩萨有尊敬心吗?没看在眼里!所以我们为佛弟子,依教修行,劝导大众,人家瞧不起我们,算什么!佛菩萨来都瞧不起,我们算什么?不能说人家瞧不起我们,我们就不干了,不可以。老法师八十八岁了,他跟我说,我老早就应该要去闭关,要去静修,做自己了生死的事情,好好的念佛。他说很多人劝他,你不能够自己静修,你要弘法利生,讲经说法没有人了,你不出来怎么办?所以他想想还是舍己为人,多劝化几个人,牺牲自己往生的品位,这是菩萨,舍己为人。跟世间人的观念不一样,世间人是损人利己,菩萨是损己利人。他老人家这样做,我们还敢退却吗?我也是常常想到年岁大了,希望年轻法师担起弘法利生的担子,我们好退出自己静修去。看看老和尚八十八岁都不敢为自己,他给我们做了榜样,这是示现。

  而经文里面话说得好,『于一毛端皆示现』,这个意思很深。说明什么?弘化的局面太小太小了,举世之人都信邪道,都不相信正法,还有这么几个人相信正法,你也不能舍弃,正是佛家所谓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极少数的人,他还能接受、能相信,这极少数就是一毛端,菩萨也要在其中示现,也要认真去教诲,也不灰心,这是慈悲到了极处!

  第三句『神通变化满世间』,这是讲他的善巧方便。他教化的弘愿遍满世间,绝不因为众生信邪不信正。众生信邪,迷恋在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上,这就信邪道。凡是贪图眼前种种享受,尽干一些损人利己之事,这是魔道。诸天善神看到流眼泪,魔道的势力在增长,徒众在增加,善道人天的数字在降低。不要看现在好象都是个人的样子,人身,人身一失掉,就到三途去了,那就是魔道。我们现在得人身,来生还得人身,这才是人天道。人天道的标准是五戒十善,必须跟魔道,魔道是三恶道,我们一定要放弃贪瞋痴慢,要勤修三学十善,决定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我们才能保住人身,来生一定比这一生过得更幸福。可是今天举世之人都信邪,信邪不信正,听骗不听劝,甚至于学佛,出家人都犯这个过失。我们天天在此地研经、讨论、教学,这是劝导,他不听;魔来花言巧语欺骗他,他听,他跟魔走;舍弃了佛道,他去学魔道,这是可悲的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发生?古圣先贤的教育失掉了。从前儿童从小就接受父母的教诲,父母给儿女做榜样,现在人不懂。儒家从前读书人,都懂得这个大道理,妇女在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教她的小孩。还没出世,怀孕的时候,怎么教?父母心地慈悲善良,思想、言语、动作都遵守礼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为什么?她的一举一动、起心动念、思想造作,影响她胎儿,所以叫胎教。教育从这里扎根,现在哪里懂得?现在怀孕的妇女,你有贪心就教小孩贪,你有瞋恚心就教他瞋恚,你喜怒哀乐无常都在教他。现在有很多人讲,小孩不听话、不好教,什么原因?你怀胎的时候就把他教坏了。古人不一样,跟现在人不一样,小孩生下来之后,他所看的、他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全是善良的一面,凡是不善的都不让他看到。我们看看现在小朋友,还不会说话,几个月的婴儿,坐在电视机面前,电视机里面杀盗淫妄他天天在看,他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性,长大之后他就干这些事情。电视是他的老师,他天天在看、在模仿、在想,以为那是真的,这还得了吗?

  今天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老师教育没有了,社会教育没有了,这还得了?天下大乱!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实实在在没有办法,只有求诸于宗教教育,所以这才联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我们联合起来。我们提倡宗教教育,推动全世界的宗教教育,弥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缺陷。除这个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我们这一个理念、这个愿望,真的是得到诸佛菩萨加持,得到所有宗教一切众神的拥护,我们在新加坡两年的时间,已经有了一点成就。

  你们前几天听到李木源居士宣布,居士林五楼的讲堂,六月份开始,每一个星期天,邀请新加坡九大宗教在这个讲堂里面讲经。所以居士林就不是一个宗教,居士林是宗教联合弘法的道场,不是一个宗教。昨天晚上我跟他建议,居士林底下要设一个机构,专门来办这个事情,这个机构叫「多元文化中心」,成立一个机构来推动新加坡九大宗教合作。现在在形式上我们已经合作得非常好,感情的合作,像兄弟姊妹一样,我们宗教与宗教之间往来非常亲切坦诚;进一步在教理、教义上的合作,这才有根。教理、教义上的融合,必须请他们来讲经,我们学习他的经典,他们学习我们的经典,这是教理、教义的交流,这才是根深蒂固。我们的教学,不管是哪个宗教,我想教学的三个原则,是每一个宗教都能够接受、都能肯定、都欢迎,教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没有话说,大家都相同的。我们本着这个理念来推广宗教教学,真正认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经文上「神通变化满世间」,我们今天所做的与这一句就相应了。

  神,现在学生那一天提出,有人相信无神论,也有人相信有神论,「有神」跟「无神」如何会通?这个问题不好解答,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先要说明「神」这个字的定义。中国的文字,「神」这个字是会意,让你看到这个符号,体会它的意思。什么叫「神」?这个字的左面是个「示」字,示现的示,示现的示上面是两划,上面一划短,下面一划长,这个符号在古时候就是「上」字,上下的上。如果上面一划长,下面一划短就是「下」字,上下的下。它是上面短,下面长,「上」字。上,这是讲上天。上天下面有三划垂下来,这三划就代表垂象、现象。所以这个符号,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自然现象、上天的垂象,示就是自然现象。右面是个「申」,申是什么意思?申是明了的意思,通达的意思。对于自然现象完全通达明了,这个人就叫做神。那你相信不相信有神、无神?有神、无神我都相信,为什么?不通达就无神,通达就有神,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人叫神。对于我们没有善知识教导,我们对于宇宙真相一无所知,那我们就无神了,我们不通达。所以先要把这个字的定义搞清楚、搞明白。

  这个地方讲的神通,通是一切通达、一切明了,上面加个「神」,是高度的通达,不是普通的通达;超越平常的通达,称之为「神通」。用现在科学家的话说,超越时空维次的通达,这叫神通。「神通」是你自己的本能,「变化」是你如何帮助别人,你有这个能力,你才可以用种种方法,变化在佛家称为「善巧方便」。神通里面决定少不了智慧跟禅定,可以说智慧、禅定是神通的骨干。所以用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艺术,这是「变化」,帮助虚空法界众生,诸佛菩萨所干的事情。这是大乘经上常讲,随类现身,随机说法,这就是神通变化具体的表现。

  现在这个世间充斥魔外,魔王外道、妖魔鬼怪,诸位要晓得,他也有佛性。为什么会变成妖魔鬼怪?没有人教他,迷失了自性,他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与性德完全相违背。性德是什么?性德是十善。他的思想言行跟这个一百八十度的相悖,他喜欢杀生,喜欢偷盗,喜欢邪淫,喜欢妄语,他尽搞这些。与性德相悖就叫妖魔鬼怪,与性德相应就叫佛菩萨,可见得佛菩萨跟妖魔鬼怪是一不是二。妖魔鬼怪觉悟了他就变成佛菩萨,佛菩萨迷惑了就变成妖魔鬼怪,所以了义经里面佛常讲「无佛亦无魔」,佛跟魔是平等的,一念之差!

  怎样把这个念头纠正过来?需要神通变化。「神通变化」这四个字,用现代的话怎么讲?多元文化的教育,就是神通变化。所以佛教教育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我们在经论上常常看到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这就是说明它是多元的教学,它不是一元的。《金刚经》上尤其说得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论什么方法,只要教那个人觉悟,只要教那个人回头,都是佛法;令人迷惑的法是魔法。魔叫你起烦恼,叫你生什么?生贪瞋痴慢的念头,这就是魔。凡是教你能够舍弃贪瞋痴慢,放下是非人我,这就是佛法。所以佛家才说「方便有多门」,无量无边的方便门,「归元无二路」。无量无边的方法都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帮助众生回头,帮助众生觉悟,这叫「归元无二路」。

  我们看到《华严》这个法会才真正体现到,所有一切宗教都是佛菩萨示现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这是从《华严》这个角度来观察。如果从他们宗教来看,印度教崇拜一个真神,大自在天;如果从他那个教看,佛教里面诸佛菩萨都是大自在天的化身,这不就平等了,就摆平了。所以才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基督教、天主教说上帝的化身,行!都讲得通。我们称佛、称菩萨,基督教、天主教称上帝,回教称阿拉,印度教称大自在天,名称不一样,一桩事情。这才真正找到根,找到了源头,所有一切误会都化解了,争论都消除了,这才真正达到平等。

  我们要从一切宗教教理、教义上去深入,把根源找出来。然后宗教在形式上是种种差别,在理念上是平等无二,「大方广佛华严」这就落实了,在其他的宗教「上帝爱世人」落实了,大自在天的慈悲度世也落实了。如果不是彻法根源,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永远断不掉,于是误会、猜忌、隔阂、冲突可以暂时止住,不能断根。所以在根本上化解,那才是真实智慧,使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人与人之间,都能够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一切众生才真正生活在幸福美满的世界,这是佛家讲的「普度众生」。

  普度众生,一定要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佛说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一切众生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人人都有,个个平等。你虽然有究竟圆满的智慧,现在智慧为什么不能现前?你有业障,是自己把自己东西障碍住了。佛在「出现品」里头讲得多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看这多圆满!诸佛如来有多大的智慧,我们自己也有,你也有;诸佛如来有多大的能力,你也有;像此地讲的「神通变化满世间」,你有;诸佛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也有,个个人都有。虽有,全不能现前,被你自己造作罪业障碍了,所以叫「业障」。你造作种种不善业,我们把这些不善业归纳起来说成三大类:妄想、分别、执着,你只要有这三样东西,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相好都不能现前。由此可知,只要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我们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现前。

  佛在《金刚经》上说:「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得度者。」佛说老实话,众生怎么成佛的?你自己成佛的,不是佛用什么方法帮助你成佛,不是的,自己成佛的。佛只是给我们做个增上缘,把这些道理方法跟我们讲清楚、讲明白。我怎么成佛的?我放下成佛的,我放不下就成不了佛。为什么不肯放下?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今天搞清楚、搞明白了,才彻底放下,成就了。所以我们是不是佛度了我们的?不是,自己度自己。但是也可以说佛度我们,佛要是不跟我们说,我们哪里知道?因为他给我们把事实真相讲清楚、讲明白了,我们依教奉行,这才成就!

  我们在此地看到,龙王这当时示现的,他懂得,他能够依教奉行,他成功了。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在,他没有改变他的身分,没有改变他的行业,没有改变他的生活习惯,完全在本位当中,只要把念头转过来,他就成佛了。这个意思深,为我们说明学佛,什么样的身分都可以学佛,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学佛,什么样的行业都可以学佛,佛法是无障碍法。特别是清凉在《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这一部经上显示出真实圆满的法门。可贵之处是你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我们也会「变化满世间」,我们就能超越许许多多的界限。

  现前居士林我们所做的,我们超越宗教,我们超越种族。这个道场所做的事,正如茗山老法师所说的,自古以来,历史上没看到。我们居士林颁发给学生、赠送给学生的助学金,新加坡九个宗教都来祝福,老和尚头一次看到,他一生从来没看到;不但没看到,听也没听说过。「竹林寺」观世音菩萨圣像开光,也九个宗教都来祝福,这就是我们把宗教的框架打破了。各个宗教到佛教讲堂里面来讲经,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这也是头一次。这是什么?「神通变化满世间」。

  所以有学生提出问题,宗教都是讲和平的,为什么现在外面宗教还有战争、还有流血?我那天跟他解答,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不通!彼此互相不往来,这一不往来,我猜你,你猜我,愈猜愈错,这里面才产生误会,误会就变成矛盾,矛盾变成冲突,冲突再变成战争。根本的原因是不往来,所以一定要交通、要沟通,彼此常常在一块见面,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新加坡没有这个现象,就是九大宗教几乎每一个星期都会有一次聚会,我们聚会非常频繁,我们的活动他们统统来参加,他们的活动我也去参加。往后,不但是形式上这种往来,真正在理论上、在教理、教义上来沟通,这些事情当然就不能够产生,所有误会都是不通。

  我那天举例我们人身体,如果血气不通人就生病,我们血气畅通,这个人身体健康。社会上各个不同阶层的人、不同信仰的人要能常常沟通,这个社会就健康,世界就健康。如果一定把界限画得那么严密,彼此不相往来,它怎么会不发生斗争?不可能的事!所以人与人要交通,人与一切万物,人与天地鬼神,一定要叫它畅通无阻,于是天下就太平。增长智慧,增长慈悲,也增长了定力,为什么?一切都明了、都通达,人的妄想就没有了,不再打妄想了。没有妄想,心地清净,清净心就是禅定。

  戒定慧从哪里修?《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教我们修真实、究竟、圆满的戒定慧三学。他不是一个人在家里修,他是与广大群众密集往来,在这里面修戒定慧。我过去在讲经的时候,举个例子让大家去思惟,今天大都市里面购物中心、大的市场,我们到市场里面去逛逛,干什么?修戒定慧。我们进入市场,一直到离开,我们守规矩、守法是修戒;我们看到这些东西琳琅满目,心里没有动心,没有被它诱惑,修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修慧;在那里面修戒定慧。凡夫不是的,凡夫到那里面心猿意马,看到这个也好、那个也好,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辛辛苦苦赚的一点钱全被它骗光了。那是什么东西?魔,魔伸着魔掌在那里,你出不了他的魔掌,一生的辛苦都被它赚去了。那是什么?你没有定、没有慧。还有一些没有钱,但是抵不过欲望,就想办法去偷、去盗,那就戒都没有了,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

  我们学佛的人在那种场合当中,没有一个场合不是修戒定慧,一切时、一切处都是道场,问题是你要会修。从这些地方你才看到,诸佛菩萨「神通变化满世间」,满世间都是修学的道场,都是成就戒定慧三学。龙王从这个法门里面契入无上道,龙代表变化、代表善变,就在这变化当中他成就道业;他没有想到,「我要找个清净地方修」,他没有。就在他现实生活环境当中成无上道,这才叫真实智慧,真实的善巧方便,显示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八九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偈颂,第三首:

  【佛以神通无限力,广演名号等众生,随其所乐普使闻,如是云音能悟解。】

  在前面长行文里头,云音幢龙王他得的是「一切诸有趣中以清净音说佛无边名号海解脱门」。在他的赞颂里面,与他修学的法门圆满的相应。长行跟偈颂合起来看,意思就非常的明显,我们知道龙王也是诸佛如来的化身,他不是真正的畜生道,真正畜生道没有这么大的智慧神通。这里第一句就明显给我们说出,『佛以神通无限力』。前面我们看到云音龙王,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是「佛以神通无限力」。

  『广演名号等众生』,实在讲就是我们今天所选修的念佛法门。诸佛菩萨的名号无量无边,众生无量无边,名号也是无量无边。这桩事如果我们稍稍的想一想就明白,世间无论什么物,「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每个现象都有一个名称;我们端起这个,这个名称叫茶杯,它都有一个名称;这个叫盖子,都有名称,这都是属于名号。名号有多少?「名号等众生」。如果要是觉悟了,名号都与性德相应。所以佛用什么来教化众生?用名号。

  我们在《华严》里面体会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是从相上说、从事上说,事相无量无边;一是从性上说,一切有情众生有佛性,无情众生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桩事情,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所以《华严经》上才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如果是两个性就同不起来,一个性,一个根,这是佛菩萨教化众生所依据的根本理论;也正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本性,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真心本性变现出来的。你如果要问,这奇怪了!我怎么会变现?我问你,你晚上睡觉有没有做过梦?梦中境界不是你自己变现的吗?不是自己变现的,那梦里境界从哪来的?梦里头会变现,不作梦的时候当然也会变现,心现识变永远没有止境的。

  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什么?因果就是转变,你是不停在转变,念念在转变。我们现前的世界随着我们念头在转变,我们的身体状况也是随着我们念头在转变。我们念头善,我们身体善、容貌善、居住环境善;我们念头不善,我们容貌不善、身体不善、居住环境不善。你要问为什么?因为它是心变现的,心是能变,外头境界是所变。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叫迷惑颠倒。佛菩萨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叫圣人。于是这些佛菩萨、大圣大贤教化众生用什么方法?方法无量无边,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无量法门里面有个总纲,有个总的法门,总法门就是名号。

  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话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十方三世所有诸佛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佛说什么?只是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就说这么一桩事,千经万论都归净土。在整个佛法里面,学习的科目不相同,但是有三个科目是共同的。戒律是共同的,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不能不持戒。你学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宗门也好、教下也好,无论修哪个法门一定要持戒,所以戒律是共同科目。第二是唯识,唯识是理论,也是共同科目,不分显密宗教都要学。唯识给我们说明心性的根源、心性的作用,这里面讲到因果的变化、因果的相续,这是个共同科目。第三净土是共同科目,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到最后都到西方极乐世界,佛法修行的归宿。一般不相信净土的,不学这个法门的,修其他法门修成功了,都生到华藏世界。到华藏世界之后,有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来教他到极乐世界去,拐个弯去了。我们这是直接就去了,他要拐很大的一个弯才拐去,所以净土是共同科目。

  净土的殊胜就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弥陀的本愿海就是这一句名号。名号的意思太深太深了,太广了,世尊在《弥陀经》里面给我们开示,名号的意思他说了两个,「无量光、无量寿」,这两句我们要细心去思惟、去体会。说光,光代表空间;说寿,寿代表时间。那我们晓得这六个字,无量光、无量寿,它真正意思是什么?无量的空间,无量的时间。说空间、说时间,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都在里头,一个也不漏,你才晓得这个范围多大!佛用这六个字来显示。

  而细说,像隋唐古大德他们的探讨,这些人不是普通人,世法眼目当中他们是高僧大德,这些人总结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大家仔细的再研究探讨,想找出一部代表性的,能够代表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大家公认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华严》就被人称之为「根本法轮」,用现在的话来说,佛学概论。《华严经》是佛学概论,其他一切经都是这个概论里面,某个部分的特别详细说明,《华严》是总说。这是古大德他们的见解,这个见解一直到现代,差不多是一千五百年了,都得到佛门四众同学的赞叹,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而《华严经》最后结归到净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对于净土生信心,发愿学习,是从《华严经》上得到的启示。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净土,善财是文殊的学生,那我们想想老师是求生净土的,这个最得意的门生怎么会修学其他法门?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从五十三参里面明显的看到,他第一位参访的德云比丘(在《四十华严》称吉祥云比丘,吉祥就是德),给他讲念佛法门,这是开端。我们中国人常讲先入为主,善财童子最先听到的法门是念佛法门,这先入为主;再看到最后一位,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代表什么意思?自始至终专修专弘,没有改变,它表这个意思。当中这么多的善友有五十三位,当中这些善友代表我们现实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乍看好象是不同,细究一桩事,无一不是修念佛法门,这才真的叫妙,所谓是殊涂同归。

  善财在一生修学过程当中,不是六根不去接触六尘境界,不是,他没有障碍,真正显示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什么都看、什么都听、什么都接触,这是修什么?修戒、修定、修慧。接触任何人物,他有礼貌、有赞叹、有供养,六度齐修,这是戒学。虽然眼见耳闻种种不同的法门,但是他心里头有主宰,念佛求生净土,这个心、这个愿从来就没有动摇过,这是修定。六根广缘六尘境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成就慧。所以五十三参他修的是什么?戒定慧三学。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要能够把这一层看出来、看明白,这一部《四十华严》(「入法界品」),我们就真正得受用。真实受用就在这一句名号,执持名号永远没有间断,四十卷经的目的在此,让我们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名号是性德。佛的名号,世尊为我们说了一部《万佛名经》,有许多道场新年的时候都拜万佛,启建万佛忏,读诵礼拜万佛。这部经里面有一万两千多尊佛号,这是佛的略说;广说,穷劫也说之不尽。这是我们每个众生自己的性德,性德的体、相、作用深广无尽,所以名号不可尽。菩萨的名号是代表修德,我们虽有性德,如果不能通过修德,我们的性德不能现前。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有个同修提了个问题,学《因果经》,真信因果的百姓不做坏事、不做小偷,他举个例子,当官的不会做贪官。他说是从小学生开始,如何?确实这个教育是要从小开始,大了就不行,就没法子教,坏习气已经养成。

  佛的名号就是佛教学的宗旨,所以佛没有一定的名号,佛没有一定的形相。我们在《楞严经》上读到,佛没有一定的身相,佛是随类现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没有一定的身相;也没有定法可说,完全看现前众生的需要。现前众生需要什么?需要治病。今天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最大的毛病就是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所以佛说我们这个世间叫「五浊恶世」,浊是污染,严重的染污,恶是造十恶业,跟十善完全相违背。所以佛到这个世间来示现,用什么名号?他用的是「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对治我们现在众生根本的大病。

  释迦是什么意思?古时候翻作能仁,仁慈博爱。仁这个字的意思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叫仁。中国「仁」这个字是两个人,两个人就是想到别人就想到自己,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我们跟别人要平等。我自己喜欢,人家也会喜欢;我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不喜欢。看出这个世间众生,没有慈悲心,没有仁慈的心,所以佛的名号提出「释迦」,这是教化宗旨。再仔细观察,这个世间人,人心乱、妄念多,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名号里面提出个「牟尼」。牟尼是什么意思?寂灭的意思,清净寂灭。灭什么?把妄想分别执着灭掉,你的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是真心,没有被污染。这是说明娑婆世界现前众生根本的病根,名号就是专门对治病根的。

  我们天天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没有想到把自己本性的性德念出来?名号没有别的作用,把我们的性德唤醒、提起来,那你执持名号功德就成就了。念到释迦,我要以大慈悲心待人接物;念到牟尼,我要用清净心对待自己。所以在这个时代,无论哪一个菩萨、哪一尊如来到我们这里来成佛,名号都要叫释迦牟尼,名号功德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如果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他这个名称不能用了,为什么不能用?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每个人都是仁慈博爱,你还讲什么「释迦」?都做到了!极乐世界个个人心都清净,都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牟尼」两个字也没得用了,所以这个名号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起作用。

  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一定要叫阿弥陀佛,教化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那个地方的众生,虽然都是阿惟越致菩萨,经上讲的,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的菩萨,但是他们的性德还没有到圆满,还有几品无明没破。阿惟越致就是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还有五品无明没破,所以那个名号要提醒他们最后这五品无明要破尽。「阿弥陀」是什么意思?无量,「佛」是觉,无量觉才是究竟圆满。他们虽然是大觉,还没有达到无量,所以用这个名号来教化极乐世界的阿惟越致菩萨。

  到哪个地区,众生根性不一样,方法就不相同。在华藏世界,这是了不起的。华藏世界去作佛,佛叫毗卢遮那,这是显示清净法身。华藏世界的菩萨有四十一个人,这四十一个是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都是明心见性。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他们是真佛不是假佛,天台家讲的分证即佛。但是他所证得的没有圆满,所以还要不断的扩充,因此佛的名号叫「毗卢遮那」,这是梵语,它的意思是「遍一切处」。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是法身佛,是我们的自性本体。所以读了《华严经》,《华严》第一个受用,真实的受用,是心量拓开了。

  《华严》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真正觉悟。不觉,心量小,不能容人,这心量太小了。心量为什么小?迷了,迷失了自性;也就是你心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心量愈来就愈小。佛教给我们破迷开悟,人觉悟了,心量就大了,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大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生出来了,是这么一个道理。我们要明了、要觉悟,怎样明了?一定要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智慧从清净心里头来的。心不清净,只生烦恼,不生智慧;心清净了,不生烦恼,生智慧。由此可知,生智慧的心与自性相应,生烦恼的心与自性不相应。智慧生起来之后,宇宙人生真相大白,才晓得这宇宙人生是怎么回事情,彻底明白了,你做的事情就不会做错事了。

  学因果是凡夫学佛第一个阶段,诸佛菩萨救度一切众生,头一个教你把人道的脚跟站稳,不要堕三恶道。给你讲因果报应,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你不至于堕落三途。造十恶业就是畜生、饿鬼、地狱,你造这个业因,果报在三途。人能够断恶修善;断恶,恶就是十恶;修善,善就是十善。能够断十恶、修十善,这个人脚跟站稳了,决不会堕三途。这是佛帮助众生第一个阶段,首先帮助你稳定住了,然后再帮助你向上提升。

  佛法是教学,佛法不是宗教。佛家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释迦牟尼的名号就是慈悲为本,诸大菩萨的名号就是方便为门,我们有没有学到?在这个地方我们简单举一个例子跟诸位说,在中国佛教里面,是以四大菩萨为教学的基础。第一位地藏菩萨,地是什么意思?心地;藏是宝藏。心地宝藏是什么?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相。《华严.出现品》里面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地藏。我们心里面的宝藏受用不尽,可是这个宝藏像金矿一样埋在地下,你要不把它开采出来,虽然你家里有金矿,你还是要过贫穷日子,你得不到受用。什么方法去开采?那就有方便了,《地藏经》上教我们开采的方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孝亲尊师是开发我们自性宝藏的方便法门。孝亲尊师的心行,这个心、这种行为与性德完全相应,所以佛教人从这儿做起。

  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那就没法子了!做再多的善事,没有根,与性德不相应。纵然在佛门里面做善事,每天诵经拜佛,讲经说法也能说得天花乱坠,也能有「瑞相希有」,果报在哪里?还是在三途,这个利害要懂!三途里面落在鬼道当鬼王,他有福,他做了很多好事;畜生道里面,我们现在念的龙王,龙是畜生,就去干这个去了。龙王是水神,台湾、福建一带供奉的妈祖,妈祖是龙王,因为沿海一带地区以海为生,对于水神供养就特别的奉祀。妈祖是龙王、海龙王,就去做这个了。这个果报不究竟,它不是真实的功德,因为他修善没有根。根在孝亲尊师,我们要懂得,这是地藏,首先从心理上建设。

  然后再把孝敬扩大,孝顺一切众生,奉事一切众生,那就变成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菩萨代表的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把地藏法门发扬光大。从哪里做起?从你家里面做起。你不孝生身父母,不敬直接指导我们的老师,你说对别人孝顺、尊敬,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定从生身父母做起,指导我们的老师做起,再把它扩大,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它有根,它有本,决定不是虚伪的。所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是把孝亲尊师扩大、扩充,扩充到虚空法界。

  慈悲、方便是佛家教学的宗旨,可是我们又听人家常讲,「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慈悲为什么有祸害?方便为什么变成下流?没有智慧,感情的,这个不行。一定要文殊菩萨,文殊代表智慧。孝敬、慈悲里面有智慧,这就成德,成就性德,是性德的流露,所以没有智慧不行。世尊四十九年教学,讲般若智慧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他老人家一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二十二年讲「般若」,你就晓得般若智慧在佛教教学里头的确是中心,几乎占了一半的时间。大乘禅宗,禅宗不是修禅定,禅宗是修般若。诸位要读《坛经》,六祖惠能大师开宗明义,第一章第一句就教人,「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他是教你修般若波罗蜜多。禅宗是修智慧,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禅定,这个不能误会,误会了偏差就太大。

  普贤菩萨落实了,菩萨为什么称为普贤?菩萨眼目当中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大圣大贤,所以称为普贤。我们看到不像,他看到像;我们从外表上看,众生不像圣贤,菩萨从性德上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从佛性上看,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圣贤。普贤落实了,落实什么?落实孝亲尊师、大慈大悲、无量智慧,把这个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我们工作之中,落实在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普贤代表实践,我们今天讲的真干!这四大菩萨的名号是修德,修德有功我们性德就现前,这是我们对四大菩萨要认识。见到菩萨的形像,听到菩萨的名号,我们心里就放光,就明白,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做人。佛菩萨的名号如是,天神、鬼神的名号亦复如是。

  我们念这段经文,这段经文是龙众,第一位是毗楼博叉龙王,他是四大天王里面的西方天王,我们学佛同修常常见的。你见到一个佛教的道场,一进山门看到供奉的四天王,也有人叫他们四大金刚,他是西方天王。天王殿供奉的像有五尊,当中是弥勒菩萨,弥勒是梵语,它的意思是慈悲。一进佛门,见到弥勒菩萨,我们要学弥勒菩萨的慈悲,「慈悲为本」马上就体现出来了。四大天王代表方便之门,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听到这个名号,就晓得它教我们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九0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偈颂,第四首:

  【无量无边国土众,佛能令入一毛孔,如来安坐彼会中,此焰口龙之所见。】

  这是焰口龙王,在前面长行我们看到,他修学证果的法门是「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别解脱门」。我们看他的赞颂,赞颂就是他的修学报告。这里面所说的,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宇宙之间真实的状况。我们一般人没有方法理解,原因是我们执着在三度空间,没有办法突破空间的维次,见不到事实真相。偈子里面所说的,是清凉大师所讲的「事事无碍」的境界,事事无碍就是不可思议。

  『无量无边国土众』,「众」是众生,「国土」是依报,众生是有情的正报,数字是没有办法计算的,不但我们人无法计算,今天就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也计算不出来。佛在经上常常跟我们说,即使是诸佛如来大家一起来计算,时间是无量劫,有没有方法计算出来?还是没有办法;这个话说的是真话,说的是实话。

  世界无量无边,众生无量无边,但是这样复杂广大的众生国土,『佛能令入一毛孔』。「毛孔」是小,我们这汗毛毛孔,这是正报里头最小的。诸位学佛也许听过,佛法里面常讲「芥子纳须弥」,这已经不可思议了,这个境界比那个还要微妙。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大概跟芝麻差不多大,芝麻粒那么大;须弥山,这山太大了,把须弥山装在芥菜子里面。芥菜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试问怎么装进去的?这已经是不思议的境界了,跟这个比那是小巫见大巫,那算什么!毛孔比芥菜子小得多,小得太多太多了;十方无量无边众生国土,岂是须弥山能相比的?它为什么能够装在一毛孔里面?毛孔没有放大,无量无边众生国土没有缩小,怎么能装得进去?可是事实是真的装进去了,我们凡夫不知道。

  佛如是,试问问我们汗毛端里头有没有这个境界?我们毛孔里头有没有这个境界?有,肯定是有!佛有,我们也有。佛有,佛知道,佛明了,佛能够见到;我们有,不知道,我们不但见不到,连感觉都感觉不到。这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佛在经上怎么可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佛家讲开悟、讲迷惑,我们迷惑,迷惑什么?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的毛端毛孔里面都含藏无量无边众生国土。所以古大德讲往生,往生是怎么回事情?「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你是不是往生极乐?决定往生;有没有去?没去。为什么没去?西方极乐世界在我这一毛端里面,在我这一毛孔里面。何谓生?西方极乐世界真的见到了,真现前了。

  这个事情我们要跟初学的人谈,怎么讲也讲不通,在他们心目当中,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说毛孔装无量无边世界,茶杯这么大,你能把电视机装进去吗?这个都做不到,那你还谈什么?我们没有能力做到,可是有一类的人确实有能力做到,魔术师他能做到,幻术。我们懂得了,幻术能做到,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原来虚空世界、毛孔毛端都是幻化的,它不是真的,真的就做不到了,幻化的。什么东西幻化的?自性幻化的。一毛孔也是自性,虚空法界还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大小,所以能容,没有大小,有大小就不能容。自性里头没有大小,自性里头没有来去;换句话说,没有距离,没有先后。先后是讲过去、现在、未来,现在可以放在过去时间里面,过去也可以放在现在,未来也可以放在现在,它没有过去、现在、未来。

  这是大乘经里面佛跟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真相佛要我们亲自证得,你亲自证得了,这才叫证果。我们听佛这样说,我们相信佛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话,但是我们毕竟没有证得,那你还是凡夫。你要是证得,你就是圣人,你就不是凡夫。佛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是每个人都可以证得的,你为什么不能证得?就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妄念太多。凡人跟圣人的差别,圣人没有妄想;换句话说,有妄想的人是凡夫,没有妄想的人是圣人、是佛菩萨,佛菩萨没有念头。

  怎么样把自己的妄想真正能彻底的放下,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能像诸佛菩萨一样照见?照见是没有妄想,没有念头才是照见,这是真实的功夫。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也是以这个为最高的目标。念佛功夫分三等,最低的叫「功夫成片」,再高一等的叫「事一心不乱」,最高的叫「理一心不乱」,这个境界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你能够念到理一心,你今天看经文就是你自己的现量境界,你完全看到了,完全明白了。你要不到理一心,那只是听佛这样说法,我们对佛有信心,相信佛不打妄语,佛不欺骗众生,佛说的话是真的,只是我们自己有烦恼覆盖了自性,见不到这个真相,我们只能够用这个方法来肯定,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我们看焰口龙王,焰口龙王是这个境界,他不是佛菩萨化身他是谁?他要真正是六道里面,畜生道里面的龙,他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你一看这个经文就晓得,诸佛如来化现的,应以龙王身得度者,即现龙王身而为说法,不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

  这首偈里头最重要的是第三句,『如来安坐彼会中』。「如来」是代表大千世界佛的教化区,如果这个如来要是称「弥陀如来」、称「毗卢遮那如来」,那这个意思就更广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剎土都在其中,所谓是「坐一毛端里转大法轮」,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体会,会领悟到一桩事情,那就是诸佛如来无处不在。所以修普贤行的菩萨「一切恭敬」,为什么?诸佛如来无处不在,真诚恭敬一剎那都不能间断,间断就失敬,礼敬就没有了。我们今天面对着佛菩萨形像生恭敬心,佛菩萨形像不在恭敬心就没有了,就放逸,妄念就生了,这怎么能成无上道?普贤菩萨的用心是尽虚空、遍法界,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秒一毫都不间断,那叫普贤行。所以大经里头才说,「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道理在此地。普贤行是圆满性德的流露,《华严经》古大德都称之为「一乘了义」,也是从这个意思上建立的。

  由此可知,我们的性德、良知良能,充遍了宇宙,充遍了全身,只是自己被烦恼盖覆了,真可怜!迷失了自性,才搞得现前这种灰头土脸的样子,无量无边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焰口龙王的修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从他修学法门,从他的偈颂里面,渐渐明了事实真相,从此勇猛精进,不敢懈怠,断恶修善。这个善恶不是十善、不是五戒,五戒十善是善恶最低级的标准,这个地方讲的是最高的标准;最高的标准是无明、是妄想,无明妄想都没有了,于是性德才能现前。这是焰口龙王所见的大意,我们要发心修学的就是普贤行,比大乘菩萨还要究竟、还要圆满,大乘菩萨还达不到这个境界。我们再看底下这一首:

  【一切众生瞋恚心,缠盖愚痴深若海,如来慈愍皆除灭,焰龙观此能明见。】

  焰龙王,在前面我们看到他修学证果的法门,他是「得一切众生瞋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焰口龙王显示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焰龙王他的修学、他的报告,帮助我们除去障碍,证得如来果地上的境界。长行与偈颂里头为我们显示贪瞋痴三毒烦恼。

  我们今天讲用功、讲修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不管是显教、是密教,是宗门、是教下,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要断烦恼,烦恼不断你怎么能成就?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往生?烦恼没断。念佛法门比其他的法门到底殊胜在哪里?其他法门要断烦恼才能够成就,才能证果,这是一切经里头常说的。断见思烦恼,你才能超越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就不容易。见思烦恼里面头一关是身见,我们执着这个身是「我」就完了,头一关就过不去,你还会有什么成就?你们想想几个修行人觉悟了身不是我,有几个人觉悟?觉悟到这个身不是我,这个人有救了。

  我们念佛功夫为什么不能成片?就是执着身是我。勇猛精进,念一辈子佛,都不能往生,真正的原因没找到。凡是念佛往生的人,最低限度他已经不执着这个身是我,所谓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叫带业往生。身心世界都放下了,还带什么业?带分别、带妄想,带这个业。粗重的执着没有了,还有微细的执着还没断,这叫带业往生。如果不是这个法门,你身见破了还是出不了三界,身见破了只是证小乘初果须陀洹果,四果罗汉才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念佛法门,只要有这么一点小小的功夫,就能够承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就能出离,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我们人人能往生。祖师大德常说「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真的,也就是说明我们肯定可以做得到。

  至于你这一生还不能往生,那是你没有把这个做到,你不能怪佛,不能怪菩萨,不能怪祖师大德,只能怪自己不听话,没有认真去做,没有能够把身见放下。八十八品见惑只要破几品就行了,并不是全破,你看看这个多方便!全破不是容易事情,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大类,只要破身见。破身见,身见是什么?我常常讲的自私自利,这是身见。这个念头要改掉,决定没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为别人,我们这个念头转过来了,这样念佛肯定往生。我今天念佛是为大众,不是为自己,自己没有了。这个身体在世间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它是工具,它不是我,这个念头转过来,我们身见就破了。一切为众生,事情做得成就,众生有福,我们欢喜;事情做不成功,众生没有福,与我不相干,我没有懊恼,不会难过,不会后悔。从这个地方去勘验,也从这个地方真正把它转过来。

  修行证果,在这两千多年当中,佛门里面,真的,论成就中国人最殊胜。古时候的中国人明理、真干,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都非常淡薄,这就是功夫,能放得下。现在修行比古时候,在缘上面来讲的确方便太多,但是成就远远比不上过去。这个原因在哪里?我执太重了,自私自利的心太重了,再加上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心是浮动的。看到人家这个好马上就想要,看到那个好又想得到,心总是被外境所转,他做不了主。为什么?处处为着我,我的利益,还是把这个放在第一位,他天天我执在增长,没有淡化。所以修行功夫不得力,搞了一辈子还是搞六道轮回,原因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看到人家得到再大的好处,与我不相干,决定没有羡慕,决定没有希求,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如如不动,决不为外境所转。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心是清净的,攀缘心是浮动的;随缘是菩萨行,攀缘是凡夫行。怎么能够转凡成圣?也在这一点。这个在现在修行人大难大难,起心动念不知不觉统统是随顺烦恼习气,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当家,他还有什么成就?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二十万声佛号也枉然,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真正觉悟的人要从内心把念头转过来,这个念头一转,一声佛号就成功了。经典上告诉我们,一念、十念就能往生,为什么?他境界转过来了。可见得这个转不过来,十万声、二十万声都没有用。这个要做真功夫,要学佛菩萨,佛菩萨没有贪瞋痴慢。

  我们在生活里头,对人对事对物还会起贪瞋痴慢,你能够觉察到,这叫觉悟。无论是生活,无论是应酬,念头才一起,有贪瞋痴慢,立刻就觉察到,这叫始觉。这一觉悟,念头马上就消了,就不再起来了,这叫功夫,这叫修行,你把你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了,修行是这么个修法的。功夫得力的人、会修行的人,在起心动念之处,在这里做功夫,所谓是「从根本修」。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知道从哪个地方下功夫,怎样念到功夫成片,决定有把握往生。

  偈颂里面前面两句,这是说我们的病根。『一切众生瞋恚心』,这「一切众生」是十方诸佛国土里面六道众生。四圣法界里面没有贪瞋痴慢,贪瞋痴慢的心没有了,念头没有了,但是还有贪瞋痴慢的习气,习气难断。贪瞋痴慢的习气都断了,他就不在十法界,他到一真法界去了。我们要晓得这个问题的严重,特别是把瞋恚心放在前面,瞋恚是最严重的,瞋恚心堕地狱,悭贪心堕饿鬼,愚痴堕畜生。贪瞋痴不断,决定堕三恶道。这三个烦恼有连带的关系,有一个必定有那两个,至于你堕在哪一道,要看你所犯的轻重。

  『缠盖愚痴深若海』,「缠」是缠缚,「盖」是障碍,这两个字都是烦恼的代名词。无量无边的烦恼,缠缚盖覆了我们的真心自性,使我们的性德透不出来。贪瞋痴的根是什么?是性德里面的戒定慧。一个人觉悟了,贪就转变成戒,瞋就转变成定,痴就转变成慧,所谓是「烦恼即菩提」,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迷惑颠倒的时候叫做贪瞋痴,大彻大悟的时候叫做戒定慧。由此可知,凡圣、迷悟都在一念之间,一念觉,凡夫成佛,转凡成圣;一念迷,我们自性堕到三途去了。

  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是真的,所以佛才说「无量无边国土众,佛能令入一毛孔」。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梦幻泡影,幻相,相有体无。六百卷《大般若》讲了有几千次、上万次,佛说「无所有,不可得」,这个话是真的。十法界里面依正庄严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你认为是有,错了。你怎么会误认为有?是从你的妄想分别执着里面产生的幻觉、错觉。不可得,你要想得到,你说你苦不苦?六道众生哪一个不是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就是「缠盖愚痴」,下面三个字是形容,「深若海」。这话讲得正确,六道众生确确实实是这样的,烦恼习气深如海。

  『如来慈愍皆除灭』。佛家教学,大家都常常听说到,「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佛为什么教化这些痴迷深如海的众生?众生不好教,你好心对他,他以恶心回报,你说谁愿意教他?世间的善人不肯教,好心得不到好报;出世间的二乘不愿意教,二乘人退心;只有佛跟大菩萨有大慈悲心,不舍离众生。你毁谤佛、侮辱佛、陷害佛、厌弃佛,佛还是教你,这叫大慈大悲。众生不知道感恩戴德,但是佛总是不疲不厌,这是普贤菩萨。我们从这个地方也能明显体会到,今天在这个世界真正发心照顾众生的是什么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普通菩萨不肯干,是普贤菩萨。

  在中国大乘里面所说的地藏、观音、文殊、普贤、弥勒,这些菩萨不舍弃众生。他们真的是大慈大悲,不怕众生侮辱,不怕众生毁谤,知道他愚痴,知道他可怜。虽然过去生中有些善根福德,这一生能遇到佛法,能遇到善友,并不是很驯服的来学道。他这一生能不能成就?那还是在他自己,他什么时候真的醒悟过来,忏悔知道自己错了,真的回头,回头是岸。大菩萨绝对不会放弃令众生回头的机会,他不会放弃的,但是二乘人做不到,权教菩萨做不到。

  「如来慈愍」,怎样帮助众生灭除贪瞋痴?这要靠教化。我们要懂得,绝对不是这些宗教仪式,烧香拜拜求感应,那个不能解决问题。这样的做法,现在社会大众说迷信。人家说我们学佛的人迷信,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迷信?真的迷信,人家那些话说得没错。迷信佛,佛是什么?不知道。佛是什么?庙里大殿供的那个就是佛,这怎么行!把泥塑木雕的神像当作佛,错了!你信佛,「佛」是什么不知道,什么叫「信」也不知道,你不是迷信谁是迷信?没有搞清楚就相信它,都叫做迷信。可是佛法里面,你迷信入门没有关系,入门之后再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你就从迷信转变成正信。如果自己再透过学习,契入到经典所说的境界,那你就从正信转变成真信,你才能得佛法真实利益。真信的人是依教奉行,这个人是真信;正信,虽然是你明白这个道理,你相信了,你没有做到。道理我懂,佛的教训我也记得,做不到,做不到不是真信;换句话说,佛法真正的利益、好处你没有得到,真信的人才得到。一定要做!

  最明显的例子,诸位一定要知道,贪瞋痴慢障碍自性,障碍你的性德。我们性德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能力;再跟大家讲,有无量无边的财宝,你们大家想发财;无量无边的相好,你们都想自己相貌好、身体好,自性里头圆满具足。为什么统统不能现前?贪瞋痴慢障碍住了。所以佛教我们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你要想发财就舍财,不贪财,它就来了。你要贪财,那就看你命里头有没有财,你命里头财多,你得的财多,也只得那么多,再多就没有了。那财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不是称性的。命里头没有财,怎么贪都贪不到,诸位念《了凡四训》就明白了。

  佛教我们句句话都是称性的,我们欢欢喜喜修财布施,财就源源不断而来;欢喜修法布施,你的智慧就增长;欢喜修无畏布施,什么叫无畏布施?别人有困难帮助他,解决他的困难,解决他的痛苦,叫他身心能得安稳,这是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佛教我们这个方法,你要肯真干!你真干你就得利益,你就得好处;你不肯干,你从哪里去得?果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不是神仙能够赐给你,佛菩萨也没有能力赐给你。佛菩萨如果有能力赐给我们,我们还用得着修行吗?不用修了。佛法跟你讲道理,不跟你讲迷信。我们求佛菩萨是求佛菩萨教导我们,我们理明白了,方法懂得了,如理如法的去做,果报就现前,这是佛法。

  佛法不是宗教,佛菩萨不是神仙,在神仙面前求赐福也不是真的。神仙面前求赐福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得到?这不就很明显吗?是有几个得到,如果说是每一个去求的都得到,那这个神就灵;一百个人去求,只有十个、八个得到,这个神不灵,为什么厚此薄彼?于是我们才明了,那个得到是命里头有的,不求他也得到,求而得不到是命里没有,求也没有用。学佛就是要明理,决定不可以迷信。明理就一定要读经,不但要读经,佛在经上常常劝导我们「深解义趣」;读不行,要懂意思,意思懂了之后要落实,要去做到!

  今天这个社会,诸位都很担忧,儿女不孝,儿女悖逆。那你要想想儿女为什么悖逆?为什么不孝?问问自己,我自己对父母有没有尽孝?我对父母没有尽孝,要想儿女对我尽孝,你不叫打妄想吗?学生不听老师的,不尊重老师,学生难教。那你自己想想,我自己对老师有没有尊重?我自己不尊重老师,要想学生尊重老师,这个话也讲不通,凡事都有因果。你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今天如何能教儿女能孝顺父母?学生能够尊师重道?从自己本身做起,本身做一个样子给他看。诚心诚意去做,不能虚伪,不能装假,假的装得再好,必定有一天被人揭穿,一文不值。

  我们做给别人看是教化众生,自己修的是实德能,真实的功德,真实功德果报殊胜,这是真正为自己;纵然不知道念佛求生净土,来生也一定享天福,得天人的果报。这才是真实利益,自利利他。所以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决定不是虚假的,我们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不舍世间,你也得世间的大福报;世间不能住,有天上;四王天的环境不很好,有忉利天;忉利天还不够理想,上面还有夜摩天、还有兜率天。二十八层天愈往上面愈殊胜,要修德行才能生天,天人的基本德行是五戒十善、四无量心。一生认真奉行五戒十善,起心动念都不忘记,决定与五戒十善相应;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舍是布施,舍是断贪心,喜是断瞋心,慈悲是断愚痴。

  所以天道愈往上面去,烦恼愈来愈淡薄,到色界、无色界天,瞋恚没有了。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讲了很多,上二界,就是色界跟无色界没有瞋恚。由此可知,我们瞋恚这个念头没有断,嫉妒的念头没有断,你修行功夫再好,你也只能到欲界天,你到不了色界,色界的人决定没有瞋恚、决定没有嫉妒。这个道理要不是佛跟我们讲,我们怎么会懂得?

  如何能够叫一生当中不生瞋恚、不生嫉妒?然后再进一步,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起贪爱?日常生活凡事随缘,有很好,没有也很好,绝不强求,贪瞋痴就没有了。新加坡许哲居士录相带你们见过,她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她一生当中,她说没有贪心、没有瞋恚心,贪瞋痴慢都没有;一生没有发过脾气,没有怨恨过人。在工作的时候遇到跟人有冲突,她不怪别人,回过头来自己忏悔,自己责备自己做得不够好,叫别人心里不欢喜,责备自己,从来没有说过对方不好。所以她长寿,她健康,一生没有生过病。

  我们学佛,果然能够依教奉行,要真做,天天念、天天讲不管用,要真做。许哲虽然没念佛经,也不懂佛经,但是她做到了。我们仔细观察,她做到的确实就是五戒十善、四无量心。人家起心动念没有为自己,起心动念都是帮助别人。这个世间有很多可怜的人,有很穷的人、很苦的人,她就帮助这些人。一生照顾老人、照顾病人,对于老人、病人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尽心尽力,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是她一生修积的真实功德。她没有接触到佛法,她深深的相信老天爷会保佑她,那是真的,一点不假。她要不知道佛法,不知道念佛求生净土,她决定生天。她的念头转过来,现在念阿弥陀佛,她决定往生净土,肯定的!决定没有怀疑。佛家三转法轮,她在此地是给我们作证转,宗教里面讲给我们做见证、做证明。所以人修行从哪里修起?五戒十善、慈悲喜舍。在现在这个时代,不要搞得太多,太多也记不住,太繁太杂了反而不能落实,一样也没修好;简简单单的,就把这些牢牢抓住,你就成功了。

  我们在此地想利用早晨这个时间,现在每天早晨九点到九点半我们在学习《感应篇》,《感应篇》快要圆满了。《感应篇》圆满之后,我想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善业道经》,如何将我们的心行完全落在十善业道里头。果然能够落实十善业道,我们念佛往生就有把握。我们今天看到社会这些现象,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缘,什么样的业因,造成什么样的果报。从看到果,就晓得因;看到因,就知道将来的果。我们要消除恶因、要消除恶缘,把恶的因与缘断掉,恶的果报才能消除,这是佛法教育、圣贤教育、宗教教育。世间这些教育、法律是果报形成之后,再怎么样去惩罚他,收不到效果。一定要懂得从因缘上着眼,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去做,这才能有救。

  儒家所讲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这是根本。儒家头一句话是断烦恼,欲是欲望,就是贪瞋痴慢,欲望你要把它克服,克服自己的欲望,这叫「格物」。格是比喻跟欲望格斗,你要战胜它,永远舍弃一切欲望,不让欲望的念头,五欲六尘的享受、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决定不能让这个念头在自己心里面生根。但是它已经根深蒂固,如何把这个根拔掉?这是要格物。

  格物而后致知,致知是开悟,真实智慧现前。所以你只要有物欲横在心里,你的心就不会开窍,你的心只会生烦恼,不会生智慧。你要想象惠能大师一样,「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很令人羡慕。他为什么常生智慧?他心里没有烦恼、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五欲六尘、没有贪瞋痴慢,这个心就常生智慧。我们要不把这些东西拔除,智慧怎么会现前?这是修行的根本,从根本修。

  致知开悟,决定要读圣贤书,决定要体入圣贤之道。佛在经上劝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那就是修身,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在佛法这一句之中。我们要懂得怎样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是自利利他,这是真正的菩萨道,这是诸佛如来真实的慈悲。世出世间圣人所说的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