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药:第四六一卷——第四七0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3:57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一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林神偈颂第四首:

  【一毛所集诸功德,劫海宣扬不可尽,诸佛方便难思议,净叶能明此深义。】

  这是吉祥净叶主林神他的赞颂。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一切清净功德庄严聚」,这也是如来果地上的圆满境界,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事事无碍。这个境界不是说凡夫没有而是佛专利,实际上我们凡夫跟佛没有两样,不过凡夫不知道,佛对于这桩事情非常清楚。这一段话,『一毛所集诸功德』,用现在的话来说,佛家所谓的正报,我们的身体。佛常常举比喻从身体里面来讲,一毛孔或者一毛端,指我们这个汗毛,这最小的;要是从一般物质来讲,就是我们讲的依报世间,佛就举微尘,毛端微尘,这是讲最小的。大,讲虚空剎土。剎土是今天天文学家讲的大的星系,通常我们都以为像银河系以这个做一个单位,这是说大。举一个大一个小,当然这就全都包括其中了。佛说这一毛端,无量无边的功德成就这一毛端,一一毛端亦复如是。我们换句话来讲,我们讲这身上一个细胞可不可以?可以。这身上一个细胞也是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细胞才出现,所有一切动物的细胞无不如是。

  如果讲到我们生活环境里面,佛常讲的最小的「一微尘」,这一微尘也是无量功德才使它现前。然后我们慢慢去体会,一片小树叶、一株小草,大的来讲山河大地,甚至讲到我们地球、我们太阳系,佛在大经上所说的无量因缘,这个经上讲无量功德,无量因缘跟无量功德是一个意思,才成就。因此,任何一法都具足一切法,这个道理我是怕初学同修很难体会,我举一个比较容易懂的跟诸位说明。现在社会上一般常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这个意思相通,我们细心去体会;而佛说法的旨趣,实在讲也在此地。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这一个人很小,太微小了,但是我们生活从早到晚,衣食住行一切所需,谁供养我们的?一切众生。不但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在供养我们,不同维次空间所有的众生都在支持我们、都在供养我们,天人在供养我们,声闻、缘觉、诸佛如来也都在供养我们。他供养我们什么?他供养我们的就是现在人所讲的电波。但是他不属于电波,比电波还要奇妙!这是什么波?他的心波,他的愿力波,他生生世世所修行的功德之波,在佛法讲加持我们。

  而在佛法里用一个总的名相,佛经上常讲的「放光」,放什么光?《地藏经》一展开,前面十种光明称为「光明云」,综合起来讲就是佛的心、佛的愿、佛所修积的功德,时时刻刻永无间断的在加持九法界每一个众生,我们也在内并不是在外。所以佛对我们没有障碍,障碍在我们这边,我们确实接受佛的加持。为什么还搞到这种地步?加持在我们身心两方面,我们身心这两方面现在对于佛德的加持有排斥的力量,有排斥,排他性。这个排斥是什么?总而言之,称之为业障。佛经里面有的时候说烦恼障、所知障;有时候说三障;有时候说见思、尘沙、无明;本经也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些名词尽管不一样,意思都相同。如果我们自己把这些障碍除掉了,一切诸佛如来九法界众生,无论是心里的波动、思想的波动、愿行的波动,这个行包括言语跟身体造作,与我自己息息相关,我们彼此都在互动。这个理很深!

  今天科学家虽然很聪明,还没发现,佛在经典上跟我们透出这个消息。所以我们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提起,「虚空法界,剎土众生」,跟我是一体。就像我们这个人,身是一体,我们这个身上每一根汗毛,每一个细胞,这个汗毛我们把它拈起来,这个痛全身都感觉。如果这个汗毛拔掉的时候,全身没有感觉,那是什么?这个地方麻木了,麻木不仁。像现在动手术打麻醉针,这就麻木了。我们今天的状况就是麻木不仁,不是没有感受到,真的感受到了,但是自己丝毫都不能够觉察,道理就在此地。由此可知,佛菩萨教导我们的,恢复我们正常的知觉,那就叫佛,就叫菩萨;没有恢复,就叫凡夫。麻木的时候叫凡夫,恢复的时候就叫做佛,就叫做菩萨。诸位细细去思惟、去参究,有助于认识自己本来面目,禅宗里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对这个有帮助;对于佛家常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可以帮助你的心发起来。换句话说,对我们求无上道,对我们求往生西方净土,我们希望生实报庄严土都有很大的帮助。

  肯定虚空法界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剎土众生是我们的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切众生跟我们的关系是多么密切!真的搞清楚了,我们常讲对人、对事、对物,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纯是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一丝毫虚妄都没有。法身菩萨如是,诸佛如来如是,这个境界是《华严经》圆教初住以上菩萨的境界,的确是不太好懂,这是讲的「一毛所集诸功德」。

  『劫海宣扬不可尽』,「劫海」是比喻时间之长,「海」是比喻深广无际,你要去宣扬、去宣说、去弘扬,说不尽!我们常常在这个经本上感叹说,佛的经本我们展开,每一句、每一个字义理无有穷尽。这一个字就像一毛端一样,它从哪里来的?一切功德所现前的,《华严经》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佛经如是,那我们要问了,其他的书本,这些报纸、杂志上的字字句句是不是如是?亦如是。但是见性的人才如是,不见性的人就不如是。没有见性的人展开《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里头的意思他还是看不出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你才真正知道,修道重要,修道不能须臾离开,念兹在兹。凡夫的麻烦,说到我们身上,我们今天说老实话,最大的障碍,根本的障碍,佛说的是「我执」,执着这个身是我,执着身是我就迷了,于是从虚妄当中生起贪瞋痴慢。

  唯识家讲得好,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末那就是我执。哪四大烦恼?这四大烦恼真的是根本烦恼,我见、我爱、我痴、我慢。你要晓得贪瞋痴慢从哪里生的?贪瞋痴慢的根就是末那,末那是意根,第六识叫意识,意识是从意根里面生的。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永嘉禅师跟六祖的谈话,六祖问他:「你还有分别吗?」他说:「分别亦非意。」六祖给他印证,六祖说:对,你如是,我亦如是。到什么时候转八识成四智?圆初住,不再用八识,用的是真性,真心本性,或者叫自性。真心、自性对八识来讲叫四智,转识成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我们常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转第七末那为平等性智。由此可知,我执要是破了,平等心就现前,你能跟一切众生、一切万物平等了。这个第六意识没有转,总是有傲慢,「我总比别人高」,或者是「我不如人」,我不如人是卑慢,我们常讲自卑感。自卑感是傲慢的一种,卑慢,他并不服气,从卑慢产生嫉妒、障碍、怨恨。法相对心理分析非常透彻,真正是最好的心理学,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称它作「佛教的心理学」,实在是讲得好。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第六识是妄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这四智里头「成所作智」是无所不能;上面这三种是无所不知,全知全能。

  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是平等的,现在变成不平等,真正的因素是什么?是业障障碍了。什么时候我们把这个业障拔除掉、放弃掉了,佛家也讲的「放下了」,你的全知全能就现前。为什么?这是性德,这不是修来的,是你的本性本来具足的。由此可知,佛家讲修行,修什么?修是把烦恼断掉,而实实在在跟你讲,佛家讲修,实在是转换、转变。唯识讲得好,转八识成四智,为什么有八识?为什么有四智?四智跟八识是一不是二。觉了叫四智,迷了叫八识。然后你才晓得从哪里转?转迷为觉,就在这里。从哪里转起?从自己错误观念转起,错误观念的根就是我。《金刚经》上讲的「我相」,与我相对立才有「人相」,与我、人对立才有「众生相」,与前面三个再对立才有「寿者相」;下半部讲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个东西要是不能彻底放下,你就没有办法超越十法界;换句话说,《华严》这个华藏世界圆初住菩萨这个位置你就拿不到,你永远住十法界,你没有资格去住一真法界,所以要转八识成四智。

  能够破我执,《金刚经》里面说的我相、我见果然能破掉,你就证阿罗汉果。我执破了,法执尤存,他有法执。哪些是法执?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法执。我执虽然破掉了,还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什么地方破?在四圣法界。在三种烦恼里面,我执是见思烦恼,法执是尘沙烦恼、是无明烦恼。佛经里这些术语的意思,我们不能不搞清楚,我们要晓得怎样用功夫把烦恼断掉。我常常劝导同修们,断烦恼下手功夫先断自私自利,凡夫最麻烦的地方,起心动念就是我的利益、我的利害。这个念头怎么样?增长我执,不但不能破我执,增长我执,这个麻烦大了。因此,必须换念头,把这个念头换过来,起心动念不想自己,想社会大众的利益,把自己的利害忘掉。这个要练、要真干。

  初学的时候当然有困难,想到别人了,一会儿还是想自己,这个时候要有高度的警觉心,「我怎么又回来了?」时时刻刻都在锻炼。这个锻炼叫修行,修正我错误的行为,错误的想法看法。想众生的利益,想众生的利害,这个方法好,把「我」淡忘掉了。想众生还是法执,但是怎么样?可以破我执,我执破掉的时候你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了,大幅度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好事情!从这里下手是一个好方法。我们今天考虑事情,哪一个人不是第一念头起来「我的利益」、「我家的利益」、「我们公司的利益」。我们在报纸上常常看到,美国人考虑问题,「符不符合我美国国家的利益?」全是我执。如果美国人换个念头,「这桩事情符不符合全世界、全人类的利益?」世界就和平了,社会就安定了,绝对不会有所谓恐怖分子出现了,这个名词大概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灭了。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从拓开心量下手,这个方法好,比小乘高明太多了。小乘断烦恼,佛讲的方法很多、很困难;大乘法里面佛讲的方法非常巧妙,转念头,完全跟自性相应。性德没有界限,性德没有分别,性德没有污染,我们就应当要随顺性德,不应当随顺烦恼习气。起心动念是我,是随顺烦恼习气,你到哪一天才能出头?才能证一个小小的解脱?小小的解脱是超越六道轮回,把我执解开了,脱离三界六道了,那叫解脱,这个解脱是小乘人证的。我们这个经上讲的「解脱」是大乘人说的,大乘人见思烦恼解除了,尘沙烦恼也解除了,无明烦恼开始在解了,所以他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能够脱离十法界,就这么个意思。因此,真正契入性德的境界,就是圆教初住菩萨,我们讲法身菩萨,世出世间随便拈一法,「劫海宣扬不可尽」。

  『诸佛方便难思议』,「方便」是教化众生,教化九法界的众生。九法界的众生根性不一样,佛用的方法不相同。任何一法理上讲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里头你现前最需要的是哪一法?「诸佛方便」就给你拈出来了,就是你现前最迫切需要的,这是不可思议的智慧,不可思议的德能。吉祥净叶主林神他懂得,真的这是深意,这个意思太深太深了。我也只能跟同修报告到此地。第五首偈:

  【我念如来于往昔,供养剎尘无量佛,一一佛所智渐明,此焰藏神之所了。】

  这是垂布焰藏主林神他的赞颂。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他修学的法门是「普门清净慧恒周览法界」。所以在偈颂里面他给我们说的是,说明诸佛如来在过去无量劫里学佛的成就。偈颂跟长行好象说的是两桩事,从两桩事情合起来看,才晓得它是一桩事。长行里面讲的是「普门清净」,清凉大师跟我们说过,「智通万法,叫做普门;客尘不生,叫做清净。悟如日照,顿周法界」。这是清凉在长行文里面给我们的开示。偈颂把长行里面所讲的落实了,这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佛法里面学到这些理论、道理,学的这些方法,如何落实到我们现前生活,把我们现前生活境界向上提升,这个意思就很深了。

  第一句勉励我们,过去所有诸佛如来都是这样修成的,我们要想成就,那就要效法佛陀,要向佛陀学习。佛修的是什么法门?『供养剎尘无量佛』,「剎尘」是比喻,比喻数量不可思议。「尘」是微尘,「剎」是世界,通常讲「剎」都是讲大千世界,佛经里面常讲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磨成微尘,一粒微尘是一尊佛,你想那是多少佛!我们今天把这个地球磨成微尘,这个数量已经是没法子计算,无法想象了,何况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佛!那我们要问,我们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佛?其实「剎尘无量佛」就在面前,我们肉眼凡夫见不到。哪是佛?一切人是佛,一切动物是佛。有情众生,动物有感情的,佛在经上常讲「一切有情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作佛」。经中给我们讲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所有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我们疏忽了,不知道他是未来佛,因此我们就没有修供养了。

  佛知道,我在前面一首偈颂跟诸位透露过这个讯息。诸佛如来的心念、愿力,往昔无量劫所修积的功德都在加持我们,这个加持就是供养。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有病,好象他加持很好的营养,我们不能接受,是好的东西,吃了怎么样?马上吐掉了,我们得不到加持,这是自己有业障。如果我们自己身体很正常,没有疾病,什么东西都可以吃,都能吸取它的养分。如果身体有毛病,医生告诉你哪些东西不能吃,什么原因?因为你的身体有病,你要拒绝、你要排斥,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佛的功德究竟圆满,他念念当中都还修积究竟圆满功德,从来没有中断过。我们不会,这真正可惜!

  而《华严》、《圆觉》说得更透彻,「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还不是讲未来作佛。但是讲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我们好懂,我们能接受;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很难接受,你要是懂得佛讲这两句话的意义,你就不怀疑了。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是从性德上说的;说一切众生是未来佛、将来会作佛,是从修德上说的。佛没有说错,一个从性德上说,一个从修德上说。如果从性德,我们是佛,我们的佛性跟诸佛如来的佛性是一个佛性,我们跟释迦牟尼佛、跟药师如来、跟阿弥陀如来、跟毗卢遮那如来同一个佛性。这个话从这儿说的,这个意思深。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关系,众生跟佛的关系。再要往深广处去看,无情众生:植物、矿物、大自然的一切现象,这里头包括虚空,它有法性。既然有现相,相就有性,相之体就是性,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所以《华严经》上佛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由此可知,无情也是佛,所有一切万事万物,就是此地讲的「剎尘无量佛」。

  我们面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有没有供养?那有人要问,我们用什么供养?恭敬心供养。我们有没有敬意?这是最重要的。我们有没有赞叹?普贤菩萨十愿,有「广修供养」这一愿。我们知道普贤菩萨十愿,每一愿里面都含摄其他九愿,「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恭敬是供养,赞叹是供养,承事是供养;我再说得具体一点,感恩是供养,服务是供养。这张桌子,这是法,它有法性,我对它怎么供养?我尊重它、我恭敬它、我不敢怠慢它,摆在这里我一定让它摆得很整齐,一定把它擦得干干净净,很干净,这是我们对它的恭敬,我们对它的供养。我们摆正、擦干净这就是为它服务。在「入法界品」里面佛跟我们讲,桌子善知识,板凳善知识,这是举例跟我们讲,所有一切万物就是此地讲的「剎尘无量佛」。我们的真诚心,我们的恭敬心,我们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心,为一切众生服务,对佛就是供养,供养是服务最尊敬的一个名词;对上服务是供养,对下服务叫布施。

  我们今天把所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看作是诸佛如来,我们只有对上没有对下。『一一佛所智渐明』,你能够这样去修行,你的智慧就开了。智慧怎么开?世俗谚语里面常讲「诚则灵」。你诚心,真诚心对人、对事、对物,诚就灵了,你的灵性就开了,灵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这么回事。我们今天智慧为什么不开?我们今天对人、对事、对物是用的烦恼,是用的虚伪,没有诚意、没有真心、没有尊敬,桌子板凳随便放。我在昨天让悟平法师把我那个经书,因为书架很宽后面还放着书籍,让他帮我写出来,让我好找。我今天去一看,经书摆得参差不齐,很难看。我就说:没有恭敬心,不懂得供养诸佛,小事情上看不认真、不负责任。由此可知,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说实在话对不起,你怎么会开智慧?我们应当跟焰藏主林神学习。

  主林神偈颂第六首:

  【一切众生诸行海,世尊一念悉了知,如是广大无碍智,妙庄严神能悟入。】

  这是妙庄严光主林神他的赞颂,我们听了不知不觉毛骨悚然。为什么?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以为没有人知道,哪里晓得世尊一念全都明白了,全都见到,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念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虽然他们是带业往生,但是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到极乐世界神通之大几乎跟佛没有两样,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不但我们这一生的事情起心动念他都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就有这样的广大神通,何况菩萨、何况如来!我们做一点亏心事以为没有人知道,你看看这个,你能瞒得过谁?在中国古人常常跟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有报得的五通,连鬼都有报得五通,这个五通就是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没有漏尽通。阿罗汉才有漏尽通,有漏尽通就出离三界六道了。所以他们这些鬼神、天神出离不了六道轮回,就是没有漏尽通。漏尽通必须要修得。在我们人间也有报得的,我们常讲中国大陆就发现不少特异功能,这特异功能就是天眼、天耳。我们凡夫听不见的声音他能听得见,我们看不到的他能看到。这些特异功能不是他修的,不是他学的,他生下来就有,这就叫报得。我曾经就遇到过,确实能证实他的能力。

  有一年我在洛杉矶,遇到中国,大概派了十几位特异功能功夫高的到美国去访问,其中有三个人来到洛杉矶。我们同修当中有很多人好奇,这些人都很年轻二十几岁,有一个同修就来试探试探,看一看他是真的还是假的,让他看一看他的身体。那个时候他们说,他眼睛是X光眼能够透视,他就让他看看,看看我身体状况怎么样。他看了之后就告诉她,你小时候得过肺病,但是现在你这个肺结核已经结成疤,指出那个部位,她当时就呆掉了。这个事情是真的,她结婚那么多年,小孩都念中学了,这个事情从来没有跟她先生讲过,没有跟任何人讲过,除了她家人没人知道,被他一眼看穿,证明他确实有这个能力。现在已经钙化了。他们都有气功,所以让他试验试验气功,他把手放在她头顶上,她就感觉一股很热的气,从头顶到脊椎骨慢慢向下延伸,确实是有这个能力。这是什么?这是属于报得的。于是有人就问他,「你这个能力会不会失掉?」他说会。怎么会失掉?年岁大了烦恼妄想多了,就没有了。

  我们明白了,六通有报得、有修得,我们世间多半是修得。怎么修得?你得禅定,禅定就现神通。禅定是什么?清净心现前了,这就是清净心的本能。所以他说他知道事情多了、妄想多了,心一乱就没有了。所以小时候有,大概到三、四十岁之后就没有了,愈小能力愈强,证明我们周边确确实实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如果你要是留意,你观察婴儿,他还不会说话,几个月大的小孩,你仔细观察他,他有的时候坐在那个地方自己会笑,他看到好笑的东西;有的时候他会哭,他看到害怕的东西、恐惧的东西。他不是无缘无故自己会笑会哭,不是的。为什么?他头脑清净没有被污染,这是报得的。可是这个小孩很容易失掉。为什么很容易失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家里有电视,天天看电视,电视里面乌烟瘴气把他污染了,这个能力渐渐就丧失掉。等到他能懂事三、四岁的时候,这个能力就没有了。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测验、体会到,确实有肉眼看不见的天神、鬼神,一些神灵,我们统称为神灵,时时刻刻在我们周边,绝对不止「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止!不知道多少眼睛在看你,不知道多少手指在指你。而我们人愚昧无知,不了解事实状况,以为没有人知道,真的叫自欺欺人,胆大妄为,敢动恶念,敢做恶事。

  一般鬼神他虽有这个能力,他的能力不大,他可以知道我们一生的事情;有能力高的可以知道我们前生的事情、再前生的事情,这个三生、四生、五生可能,再过去,他就不知道。天神心比鬼神清净,这个能力更强,大概可以知道我们七世、十世之前的事情。佛在经上说阿罗汉能够知道五百世,阿罗汉超越六道了。佛是知无量世,所以教化众生,佛的能力最强了,他对你的根底清楚。就像治病一样,你的病源,几十年前得的这个病,他知道得清清楚楚,那下药就很方便了,真的药到病除。一般大夫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给你治病总是治得不干净,治了你还会复发,这就是没有把根本给你治疗好。讲经说法是观机,你对这个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都明了,你说的东西当然契他的机。这样的境界,在佛法叫现量境界,这是决定可靠的,他不是推测的,推测有时候会产生错误。

  一般算命看相多半是用推测,这个与数学有关系,中国的《易经》是很高深的数学。再精密的数学理论,丝毫差误就错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但是定中报得的五通,是一点错误都没有,一丝毫偏差都没有,这才真正善于观机。我们在此地要肯定,一切众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过去生中一直到今天,生生世世所有一切的行为;『海』是比喻深广,深是讲无量劫之前,广是我们起心动念的造作,『行』这个字包括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我们一切造作,『世尊一念悉了知』。我们今天明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他们也是「一念悉了知」,他这个能力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所以我们要想普度众生,不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行。我们纵然有大慈悲心,想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间来帮助苦难众生,没有这个能力。你有这个热心,你没有办法找到众生的病源,你怎么治疗?只能做一个蒙古大夫,看到那病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暂时给他止痛,根断不了。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见到阿弥陀佛,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再回来倒驾慈航,你要救度一切苦难众生,你的能力智慧跟佛相仿佛,这叫乘愿再来。所以有大慈悲心的同学,一定先要发心到极乐世界去见老师,这就正确了。

  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不是去享福的,到那里是求开智慧、是学本事的;学得之后要到十方法界,去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极乐世界是学校,入那个学校有毕业的一天,不是说「这学校不错,比我家好,把它当家去住。」那你就错了,有这个念头你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你这个念头错误。为什么?自私自利。到这个地方学成本事,出来帮助苦难众生,这个对了,这是诸佛如来的本愿,欢迎你去,帮助你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菩萨在这个赞颂里面提醒我们,不能不做「慎独」的功夫。「慎独」就是没有人见到,我一人在房间里头都不能起一个恶念,你现前起一个恶念,小鬼小神都知道,何况大的神灵,又何况佛菩萨、阿罗汉!诸佛菩萨慈悲,你造种种恶念,他看到如如不动。看到你造业,看到你受报,他为什么不来帮助你?你的业障习气太重,帮不了忙;如果他来了,那就愈帮愈忙,他不来。

  他什么时候来?你的念头转了,好善好德他就来了。你现在对于道德还没有乐好之心,他来就帮不上忙。你现在心里喜欢的是什么?喜欢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这种爱好跟诸位说,跟诸佛菩萨不能起感应道交作用,跟妖魔鬼怪起感应作用。为什么?妖魔鬼怪就喜欢搞这一套,你也有这个爱好跟他的气分相投,自自然然感应,妖魔鬼怪就围绕着你周边。你如何能逃得了魔掌?你如何能不受他的干扰?妖魔鬼怪,这个贪瞋痴慢、名闻利养,他也是有波,他这种波冲击你,你自己有这个念头,于是这个波冲击你,你这个念头加强了,你有强烈的名闻利养的欲望,你有强烈贪图财色名食睡的欲望,所以你得不到佛菩萨的加持,你得到魔的加持。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不能不知道防范。用什么方法来防范?赶紧转念头,放下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随顺佛陀教诲,随顺圣人的教诲。你能够下定这样的决心,做这样一个大的转变,跟诸位说,魔逐渐逐渐远离了。为什么?他没有办法干扰你了,你一心向善。诸佛菩萨、善神一天一天接近你,佛菩萨的威神能加得上,这是我们常讲的佛光普照、佛光注照。

  佛弘愿之光、佛慈悲之光、佛清净之光,佛无量无边德能之光,这个光就是波,他来冲击你,把我们自己心性本能的智慧、德能加持,使我们的智慧、德能、相好逐渐逐渐提升。所以修行人,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你能瞒得过谁?你的修行功夫全在你的脸上,道德之人、真正修行人一眼就看穿,你修行有没有功夫完全在你脸上。这个话真的吗?李老师他不会骗人,我们想的是真的。因为看相的人常讲、算命的人常讲「相随心转」,你的心转过来了。你从前是五欲六尘的心,是自私自利的心,是贪瞋痴慢的心,所以你的相就是那个相,就是自私自利的相,就是贪瞋痴慢的相。现在转过来那就不一样了,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大慈大悲。你的心真诚、清净、慈悲,你的相是真诚的相、清净的相、慈悲的相,转了!所以李老师讲的有道理。这是真功夫,这个不能骗人,不能在人面前装一副慈悲的相,装一副真诚的相。你怎么装,人家一看也看穿了,假装的,不是真的。为什么?装的不自然,装的时间不长,一转眼马脚就露了,就被人拆穿了。

  李老师没说,我还往更深一方面来体验,体质。没有学佛之前,你心里头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这是病毒。贪瞋痴叫三毒,三种病毒。内有病毒,你的心有病毒,外面有五欲六尘的诱惑,内外交感,哪有不生病的道理?所以凡夫身体都不健康。年岁愈大病愈多,为什么?业障愈重,造的业愈多,感染的病毒多,内外交感,就这么个道理。真正修行人贪瞋痴没有了,自私自利没有了,名闻利养的念头没有了。他病毒没有了,里面病毒拔除了,外面虽然有病毒不会交感,也就是你不会感染。我们现在人讲的,你的身体里面自自然然产生一种抵抗力,现在医学里面讲免疫系统。你的身体好,不会感染病毒,不会感染传染病,你有免疫的这个能力。所以从你体质上来看,身体还有这个病、还有那个病,你修行功夫不得力。修行功夫得力,你的面貌、你的身体统统转过来了。这是我们修行,真正讲修行功夫得力的人最起码的表现,都表现在你外表上。你哪里能瞒得过人?人都瞒不过,你如何能瞒得过天地鬼神?如何能瞒得过佛菩萨?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不要认为打个妄想、起心动念没有人知道,那你全错了。

  『如是广大无碍智』,这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真实智慧。所以妙庄严光主林神是菩萨化身,他有这个智慧、神通、能力,才能广度众生,广度众生里面他特别偏重在树神。主林神度众生主要的对象是树神、花神、草木之神,这是他主要度的对象,教学的对象。好象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成佛,主要教化的对象是地球上这些人众,这是他主要度的,附带的那就很多了。在这里我们要晓得,主要的虽然是树神、花神、草木之神,附带的也是九法界众生一切神灵。如来示现,不是普通的神明。第七首:

  【恒演如来寂妙音,普生无等大欢喜,随其解欲皆令悟,此是雷音所行法。】

  这是第七尊可意雷声主林神。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他主修的法门是「忍受一切不可意声演清净音解脱门」。这个在长行里面,我们做了详细的报告。为什么?对我们现前学习有重要的关系。我们修行之所以功夫不得力,不要说别的,就是不能忍耐,这是我们严重的障碍。过去韩瑛居士护持我三十年,对我修学有大利益,这是一般人不了解。有许许多多同修曾经见过韩馆长,都说:「韩馆长厉害,这个人很难相处,成见很深,脾气很大。」大家不知道她是我的善知识。我年轻的时候许许多多习气毛病,就在跟她相处被她磨平了。什么方法?我修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上世尊讲得好,「一切法得成于忍」,所以我跟她相处,我把她看作菩萨化身。

  「华藏视听图书馆」成立,我不做馆长请她做馆长,图书馆的任何大小事她做主,我做不了主,一切得听她的。我们自己对于名分、权力这都是欲望,三十年的时候把我这个欲望磨得干干净净。人生在世间,哪有不自私自利的?我所有的供养都要交给图书馆,自私自利自自然然在她手下也磨得干干净净。大善知识!真善知识!她有的时候也跟我开玩笑,她说:「你讲经说法这么多年,大法师!谁敢说你毛病?」只有她说,天天讲。我听了之后,真的「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人要没有这么一个善知识,天天在找你麻烦,你很难成就。找你麻烦你要合作,你要真听、真改、真能忍,所以逆境、逆缘是我们最好的增上缘。如果你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恭敬你的话、赞叹你的话、谄媚你的话,你没有不堕落的。

  所以佛在经教里面,我们看到一桩事情,小乘法是要从苦的境界里头修出来的,也就是说逆境恶缘里面成就小乘;大乘法,从顺境里面流出来的。小乘,迦叶尊者是代表,迦叶尊者修的是苦行、头陀行,逆境恶缘当中成就忍辱波罗蜜。《华严经》善财童子,这是代表大乘,顺境。善财童子出生,他家里头花园都是金树银树,开着奇异的这些花。代表什么?富贵。富贵能够舍弃富贵,就是顺境善缘能忍。顺境善缘能忍不容易,比那个逆境恶缘难得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们真正修行,首先要喜欢处恶缘逆境,不要害怕,在这里头去修忍辱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布施是放下。果然能放下,名放下,地位放下,财放下,这都是最大的毛病,一切都能放下。

  我跟韩馆长,她所要的全部给她,名给她,利给她,财也给她,地位都给她,我只要一样,这个她永远护持我的,我要讲台,只要能帮助我,我天天在讲台上讲经锻炼自己,我只要这一样,其他的我统统不要。所以我要的她不要,她要的我不要,好相处!我们三十年的合作,她成就我,我成就她。她成就我,这是她的大功德,其他这些名闻利养对她来讲是小毛病。所以她真的往生,阿弥陀佛接引她去了,真正做到了护法。你不要以为好象她所作所为都是不如法的,你想想全部都是如法的,把我那个根本的烦恼: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全把它拔得干干净净。所以一般出家人,他为什么断不干净?他遇不到这个缘。这个缘一般人看的是恶缘,我看的是善缘,无比殊胜的缘分。我为什么这么感激?我到任何地方我都不忘记,大恩人!她对我的功德超过李老师,超过章嘉大师。那些人传给我的法,如果没有三十年的磨炼,这个磨炼就是修行,怎么能成就?

  而韩馆长在一般人都怕她,都跟她远离,早就离开她了,我为什么不离开?她成就我,我有这个眼力,我看得清楚,我看得明白,她帮我一个大忙,她种种作法全是菩萨行。谁知道?佛知道。所以一直到我契入境界的时候,阿弥陀佛接她回去了,她的任务成功了,是佛菩萨再来的,来帮助我的,来成就我的。诸位能从这个地方体会到,真善知识你也可能遇得到;你要不是真心向道,这样的真善知识不会现前,现前你也不会接受他的折磨。所以我们在此地读这一段经文,雷音神他在长行里面所说的,说明如何来修忍辱波罗蜜,如何来对一切不如意,真正修得心地的清净平等。要想到『恒演如来寂妙音』,这是说的什么人?说的是一切逆境恶缘,天天找麻烦,天天说的是不好听的话,天天是责备、呵责的话,都是「如来寂妙音」。

  哪个人能懂?哪个人能体会?我刚才举的例子,韩馆长跟我三十年就是「恒演如来寂妙音」,没有一天说的话是好听的话,我得利益,我们图书馆那么多同修得不到利益。他们心目当中、眼目当中,韩馆长太过分了,这样对待师父。你们悟字辈的很多替我打抱不平,错了!馆长是「恒演如来寂妙音」。『普生无等大欢喜』,你们都看不出来。这首偈要合在韩馆长的身上完全正确,韩馆长心地慈悲,没有害人的念头,谚语里面常讲「刀子口,豆腐心」,她的心是豆腐心,心很软,嘴巴很厉害,得理不饶人。对于常住大众生活修学照顾得很周到,对待护法同修照顾也周到。每一次出去旅行,她喜欢买东西,她买东西不是自己用,都是送给图书馆这些护法,做为礼物赠送,常常来的护法没有一个空过,她做得很周到。

  『随其解欲皆令悟』,她能够随顺大众所理解的,大家的欲望爱好,但是后头这个人他不觉悟,他迷而不悟,这就没法子。可是我跟她合作,我是确实悟了,我受的利益是真实的。我要是没有韩馆长,充其量是一个普通的法师,上台讲经也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讲不出味道来,很可能、大有可能去赶经忏,去做法会去了。为什么?没有讲台来给你练习。现在佛门许多道场欢喜法会、欢喜做佛事,为什么?有收入。讲经说法是做亏本生意,谁来供养?当然听经大众会有些供养,很微薄,能足够道场的开销,道场要发展决定没有这个能力,建立道场决定没有能力,这是我们一生的经历。

  台北我们「华藏图书馆」是我讲经二十年,真的是满二十年才有一个小道场,最初我们的面积没有这个地方大,这一层都没有;这一层是三千呎合台湾大概七十多坪。我们最初买这个图书馆的时候只有五十坪,以后慢慢再扩展,把邻居的房子都买下来了,扩展到现在这个状况,非常不容易。而且当初这五十坪怎么买的?一些信徒真正想听经,真的是听经的同修都不是富贵人家,生活都非常艰难,省吃俭用甚至于在银行里面借贷,来帮助我们成立这个小道场,我们非常感恩戴德。真正有钱有地位的那些佛门的信徒都到那些大寺庙去了,为什么?场面大!我们这个场面太小了,人家瞧不起,这是真的。

  我最初到美国达拉斯他们那边成立一个佛教会,买了一个小房子,住宅的房子,住家的房子。我们拆了一个房间做了一个讲堂,那个房子也没有我们现在这个房子这一层这么大。我们想邀请达拉斯当地天主教跟基督教一些神父、牧师,邀请他们。当时那边的会长是居士,就来跟我说:「法师,我们的道场太小了,不好意思邀请他们」。你想想看世间人喜欢是大场面,大道场建得富丽堂皇,看看人家的教堂,我们这个小房子怎么能跟人比?都看外表,疏忽了实质,你真的学问、真的道行,人家看不出来,不放在眼里。人家看面子,看你的建筑,看你的排场,搞这个东西。我们一直到今天,现在我们在台湾还保留一个道场,我还在那里挂名,「佛陀教育基金会」。基金会因为赠送经书遍满世界,名气很大,到那里一看大家都失望了,「怎么这么小的一个地方?」也很感叹,也很赞叹,「原来你们是这样子辛苦做这么多事情!」忍辱,对自己一定要忍,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不知道忍。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二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林神偈颂第八首:

  【如来示现大神通,十方国土皆周遍,佛昔修行悉令见,此普香光所入门。】

  这是香光普遍主林神他的赞颂,他所修学的法门是「十方普现昔所修治广大行境界」。清凉大师跟我们说,「昔行称周法界,是广大境。神通普令物见,仿而行之。」这是菩萨真实的功德,我们在赞颂里面细心去观察、去体会、去学习。『如来示现大神通,十方国土皆周遍』,这两句就是长行里面的广大境,广大的境界。「如来」是讲的性德,也就是讲的真如本性,是从理上说的,是从性上说的。性能现,不但能现而且能变。觉悟的人他的变现,我们讲的神通,「如来示现大神通」,是随顺众生之感,我们常讲「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诸位要知道,这个「应」就是《楞严经》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心是有感,「应所知量」,这个性德自自然然就应现。

  在凡夫,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心想生,唯识所变。我们要问,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示现在六道、示现在十法界,是不是也是唯识所现?这是当然之理,没有例外的。诸佛菩萨要到六道、十法界来,还是唯识所现。这样说来他跟我们凡夫有什么差别?我们凡夫现前境界是心现识变的,诸佛菩萨到这里来示现也是心现识变的。心现没有差别,完全没有差别;识变有差别,差别在什么地方?凡夫迷,佛菩萨觉。诸位要晓得,真如本性没有觉迷,从心想生确实有觉有迷,从心想生是识变。这个境界就好象我们看演戏,舞台上这些表演的演员,表演得非常逼真,他知道自己在演戏;而一般凡夫迷在这里面,不知道是在演戏,就这么回事情。

  由此可知,大乘经教里常常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这两句话的用意很深很深。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这两句话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我们凡夫一天到晚也在起用,迷惑颠倒,不知道事实真相。烦恼是迷,菩提是悟,烦恼跟菩提的体是一个,就是自性。迷了的时候,性德起用就变成烦恼;觉悟之后,自性起用就变成菩提。跟诸位说,烦恼的相有没有改变?没有改变。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该打人、该骂人的时候照干,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就是这样的。但是不一样的是,他自己知道是在表演、是在演戏,所演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声都是令众生觉悟的。不管他演的是正面的或者演的是反派的,都是帮助众生觉悟的,众生要会看、要会听、要善于体会;如果不认识、不会看、不会听,体会不到,你就把佛菩萨当作凡夫一样看待,好象凡夫跟佛菩萨没有差别、没有两样。实际上骨子里头不一样,外表一样,里面不一样。里面是什么?佛菩萨里面是真诚、清净、平等、觉,凡夫里面是虚伪、是染污、是不平、是愚痴、是自私自利,这一点不相同。佛菩萨所表演的你仔细去观察,他跟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绝对是相应的,凡夫没有。我们要会看,你才真正认识人。

  在这个世间我们一般讲,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你要有能力观察、有能力辨别。如果你是菩萨,我想你也会跟诸佛如来一样,以真实智慧、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我们讲是最好的方法手段,帮助恶人回头变成好人,帮助不善的人回过头来变成善人,这是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十法界目的之所在。这个目的是我们说有目的,在他没有,他如果还要有什么目的,他的心就被污染了,他没有,确确实实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心地一尘不染,经上所说的「实际理地,不染一尘」,差别在此地,我们要懂得。所以「入法界品」里面,文殊菩萨教善财去参学,教他怎样、用什么样的心态去侍奉善知识,末后特别有一句嘱咐,不要见善知识过失。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就这一句话有很具体的说明。再来人,倒驾慈航来度众生的。

  他的那些方法我们不知道,我们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大概中国人都知道,不管学佛不学佛的,济公。济公真有其人,《大藏经》上史传里头有他的传记,他的传记还特别长,但是跟小说里头说的不一样,小说那是不负责任的。他吃肉喝酒这些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他为什么示现这种相?我们要了解他是来帮助人开悟的。那个时代学佛的人,确确实实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严持戒律」,不敢有丝毫违背,这是好事,可是他们不晓得戒律是活活泼泼。如果不懂得戒律真正的意义,戒体、戒相、戒行、戒法,要是搞不明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许许多多的善行,反而被戒律拘束了,你不敢去做了,使许多有机会接触佛法的,把这个机会失掉了。济公在这里示现,把一般人所顾忌的全给打破了,好象他破戒了。他用这个方法度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好事,我们知道原来他这个是手法、手段,不是用这个手段达不到令对方觉悟,令对方省悟过来,达不到这个目的。

  宗门里面祖师大德遇到特别缘分的时候,也没有顾忌。禅宗里面公案,南泉斩猫、丹霞烧佛像确实有其事。老和尚濒临开悟的边缘,就是那一点执着放不下,这已经开悟的出家人,就在那个地方观察机缘,知道老和尚堵塞关键在什么地方,于是把大殿上供的佛像,佛像是木雕的,拿下来烧。这是破佛身血,这个罪不得了,他这一烧,就有人去告诉老和尚,老和尚赶快出来,「你们在干什么?」他讲:「我们在烧舍利,那个佛像火化一定有舍利,我烧舍利。」木头佛像哪来的舍利?「喔,没有舍利,那再搬几尊来烧。」老和尚在这一句话当中开悟了。烧一尊佛像,对方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非常手段。对我们这些人,他把佛像烧光了,我们也不开悟,那个罪过可就大了。宗门许多大德用非常手段,看起来是恶行,他的目的达到了,叫对方看到听到,开悟了、明白了,把他堵塞悟门的地方拔掉了。所以许许多多非常手段是对某一个人特殊用的,他不是对一般人讲的。那个烧佛像有没有罪?没有罪,不但没有罪,大功德!可是要不是令一个人真正明心见性,那你烧佛像等于破佛身血,阿鼻地狱的罪业。

  这些例子世尊在经里面说得很多,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得更多,我们要懂得。济公有没有破戒?决定没有破戒,决定称得上严持戒律,戒律清净。他那个种种示现只有一个目的,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深解义趣。在民国初年中国镇江江天寺出了一个法师,跟济公长老的行持差不多。那个时候人们称他作金山活佛,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在台湾乐观法师给他写了一个传记,他的事迹,乐观法师跟他在一起住过三、四个月,对于他的传奇知道得很多。煮云法师也给他写了一个传记,煮云法师没有见过他的人,所以写的有出入,乐观法师写的很可靠。那是传奇人物,也是像济公一样邋邋遢遢的不守清规,没有任何约束,看到他好象也不持戒律,他也不守规矩。他是真正的圣者,确确实实在教化众生,他不是用讲经说法,不是正规的,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常常跟大家在一起游玩开示的,说说笑笑里面总有几句真言,令人警悟。像这个都是我们一般人讲示现神通,帮助人觉悟。

  但是这个地方所讲的不是这种特别行持的,是一般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出家人,像在中国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永明延寿大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再来的;天台智者大师,释迦牟尼佛的化身;许多人都知道的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化身,应化来的。菩萨示现居士身分、在家人身分的很多,《大藏经》所收的《居士传》,不少人是佛菩萨再来的,他们所示现的是正行,不是像济公那样,那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我们此地所讲的「如来示现大神通」是正行,「十方国土皆周遍」,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学他这个样子,模仿他、效法他。这里面示现最圆满的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绝对不是这一次在印度示现才八相成道的,八相成道是演戏。他在《梵网经》里面说了实话,这一次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应化是第八千次,他老人家常来,来了八千次,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什么样子?凡夫修行成无上道。

  我们如果在一生当中想成就无上菩提,你就学他那个样子就行。他是什么样子?从前章嘉大师教我、跟我说的「看得破、放得下」。释迦牟尼佛示现真的看破,真的放下了,确确实实示现从一个凡夫觉悟之后修行,示现成道,智慧现前,烦恼习气断干净,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真正让我们在他身上、在他行持上,看出真诚、清净、平等、觉,这是我们最好的一个榜样。再细细观察历代祖师大德许多许多都是佛菩萨示现来的、阿罗汉示现来的,细细去观察,他们示现在某一个时代,一定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错误,修学上的错误,把他纠正过来。他也不说,让你看,让你细心去体会,豁然觉悟了,这才真正有受用。要是常常给你讲,你开不了悟。为什么?你的疑根拔不掉,所以说法要知道有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不成熟不能说。等待缘,等待机会,缘就是我们今天讲机会,你的机缘成熟了,一点他就通了。机缘没有成熟的时候,虽然跟他讲,他懵懵懂懂,他不能够体会,或者体会的深度不够,要等待机会。

  这个经是《华严经》,《华严经》跟其他的经不一样,为什么?其他的经都是讲一桩事情,或者与这桩事情关联的几桩事情,没有讲得圆满。《华严经》讲圆满,融通一切法,确实是大圆满,所以「十方国土皆周遍」。我念这一句,诸位听过我前面所讲的,应该能够体会得几分的意思。我们眼前哪些是如来大神通所示现的?从《华严》眼光上来看,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无有一法不是「如来示现大神通」。非常可惜,我们从早到晚没有一分一秒离开,但是就是不悟,看不出来,体会不到,过失在我们这一边。我们也曾听说菩萨成佛的时候,豁然觉察到大地众生同成佛道,「一成一切成」,这个经上所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跟诸位说,「同圆种智」是本来的,本来就是这样的,而是我们迷惑没有觉察到。现在突然觉察到「同圆种智」,实际上无始无终、无生无灭、无来无去,只是你自己迷障破了之后你才看到,你才明了,你才体会到。

  所以古德开悟之后感慨的讲,从前学佛学得那么辛苦,到处参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随拈一物,原来就是!只怪从前迷惑颠倒,到处去找,找了多少年月,浪费了多少精力也没找到,永远找不到。为什么?你有找的那个心就错了,就在眼前你还找什么?到哪一天把找的心放下了,原来就是!可是要不经过这一番参学,说老实话,虽然在面前,我们永远不知道,永远不悟。参学有没有功?有功,参学是修德。修德跟性德相应就悟了,我们今天苦修,不悟,什么原因?我们的修德跟性德不相应,那叫苦修,要修很多年,十几年、几十年。你要问哪一天开悟?哪一天相应那就开悟了。与什么相应?与性德相应。什么是性德?现代人如果不讲清楚、不讲明白,就白讲了,话虽然讲出来,意思很深,还是很难懂。经论里面讲的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能不能跟这个相应?这三心我们还是不好懂,所以我把经论上这些话变了一变,大家比较容易懂。我用十个字: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菩提心!我这样讲法大家比较好懂,可是是不是真懂了?未必然也。为什么?真懂了,你就入境界了。

  你听我讲过很多遍,你处事待人接物还是用虚伪的心,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你还是染污心,跟大家在一起你还是有高下心。由此可知,说,是比经论里面讲法容易了,你听了怎么样?似懂非懂,没有真懂。真懂的时候那就恭喜你,你已经契入境界,你的心转变过来了。转变,自己晓不晓得?晓得,很清楚很明白。转变过来,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起心动念顾自己,现在起心动念顾众生,不顾自己,自己死活都不顾。还有一个念头,「我明天没有饭吃怎么办?」你没有入境界,你菩提心没有发。为什么没发?不懂。真正觉悟的人,譬如我们把钱财舍给人,我们自己也很穷,看到穷人很可怜,我们布施,明天自己没得吃,绝对不考虑。今天看到人家在挨饿,我明天那点粮食拿去赶紧供养别人,绝对不会想到我明天没得吃怎么办,有这个一念,这一念就错了,这一念是染污,这一念是不平。觉悟的人心里头真的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心地清净,一念不生,他怎么会想明天?他怎么会想到自己的利害?没有。那个人真正觉悟了,那个人起心动念「上与诸佛如来感应,下与一切众生感应」,确确实实他跟宇宙融合成一体,那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他的智慧、他的德能、他的色相,都像此地所说的,「十方国土皆周遍」。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

  『佛昔修行悉令见』,第一句讲如来,后半首第一个字讲佛。如来是从自性上讲的,佛是从现相上讲的,如果不现相怎么能帮助别人?一定要现相。现什么相?现佛相。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广义的来说,我们讲佛相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要执着这个你也错了。什么是佛相?觉悟的相就是佛相,「佛者觉也」。所以佛翻译成中国的意思「觉者」,换句话说,他的示现没有一定,「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现身,那个身都是佛身,佛应化的怎么不是佛身?他现的这个身跟同类身差别在哪里?有差别。譬如说他现一个童子身,童子身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学生,跟一般学生都在一起。这个学生特别聪明有悟性,他的心地清净、为人诚恳,足以为一般学生做榜样,做表率,模范学生。这就是佛示现,「应以学生身得度者,他就现学生身而为说法」,他没说法,他那个形象就是说法,让同学们看到这个形象效法他、学他。所以佛菩萨示现在任何的身分,过不同方式的生活,都是给同一类的做示范,做觉悟的榜样。让这些同类的人、众生,看到、听到、接触到有所感悟,他就回头了,清醒过来了,这是他度众生的一种手法、方式。这就是这一句「佛昔修行悉令见」,过去、现在、未来,这个修行是示现的。

  佛的功德圆满了,何必还要修行?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何必还要示现「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修行,就好象唱戏一样,唱给我们看的。古时候这些文艺的表演、歌舞、戏剧,都是教化众生的手法,教化众生的手段,寓教于乐,文艺的教学。孔老夫子给文艺教学订了一个宗旨,我们今天讲文艺的总方向。文艺的总原则、总路线是什么?「思无邪」,这个好。所以你仔细去观察,古时候文艺的教学,它的内容都是五伦八德,它所表演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几千年来中国文艺作品归结在这里,所以对广大社会产生教化的作用。

  在从前学校教育并不普及,为什么乡下人、没有念过书的乡下人都知道礼义廉耻,都懂得孝悌忠信,谁教他的?这些文艺表演教他的,大人学会了教小孩。哪个地方庙会演戏,父母带着儿女去看戏,一面看,父母讲给儿女听,那就是教育,印象非常深刻,一生受用不尽。现在这些文艺传播教人什么东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手段,内容变了。现在这些东西教人,我们看电影电视,看得寒心。教什么?教人杀盗淫妄,里面所表演的那个画面妖魔鬼怪,让人不忍心看、不忍心听。所以我有几十年不听广播、不看电视,我也不看报纸,好了,心地清净了。人家来问我今天怎么样?天下太平没事。出了什么事情,有一些同修来告诉我,哪个地方出了事情,没人告诉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太平。你住的是乱世,我住的是净土。本来是个净土,就是被这些电视、广播、杂志、电影,把这个净土搞乱了,搞成秽土。这些东西如果我们统统把它去掉,很快就恢复净土。但是现在人喜爱这些东西,好象离开它日子就不能过了,这叫业障。我们要多想想《大方广佛华严》,给我们很多很多启示。

  主林神偈颂第九首:

  【众生譣诐不修德,迷惑沉流生死中,为彼阐明众智道,此妙光神之所见。】

  这是妙光迥曜主林神他的赞颂,他所修学的法门是「得以一切功德法饶益世间」。偈颂里面「众智道」,就是长行里面讲的「一切功德法」。『众生譣诐不修德』,「譣诐」是谄佞。清凉大师注解,「众生谄佞,自不修德,宁有进贤之心」。这个事情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有,「譣诐」就是古时候所讲的谄佞,这一类的人,谄是谄媚巴结,佞是奸佞、心术不正。但是他很聪明、善于词令,我们可以这么说法,好话他说尽,坏事他也干尽。在中国过去历朝所谓大奸臣,真的是祸国殃民,他很得皇帝的欢心。清朝干隆他是圣君,了不起的皇帝,他身边还有一个奸佞的大臣和珅,一直到干隆死都没有发现,你就晓得他很会说话、很会讨好,恶事干得太多。所以说众生,用这个来做比喻,不知道修养自己的道德,决定做出障碍好人好事。为什么?他嫉妒,嫉妒一定想尽方法破坏。

  《了凡四训》里面讲得很好,了凡先生说的。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好人多半重实质而不重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不修边幅,随随便便,但是他重视德行的修养。特别在不得志的时候,放荡不羁,因此很容易得罪人。无论想做什么事,他做的事情决定是好事,利益社会、利益大众,常常很容易招来别人的毁谤,毁谤带来的障碍是好事不容易成就,所以谚语才有「好事多磨」。为什么不说恶事多磨?恶事没有磨,好事有磨。磨从哪里来的?就是第一句话说「众生譣诐不修德」,他们来障碍,他们怕好人出头。好人一出头他们怎么办?所以小人可以联手起来把好人破坏,把好事破坏,小人才得志。这桩事情自古以来就常见,佛说这个经三千年前,那个时候社会有这样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多。现在这一类的人太多太多,自私自利的念头,争名逐利的念头,如果要不放下,必定很容易堕落到这一类里面去了。

  『迷惑沉流生死中』,他们所作所为的,「沉流」不是向上升,是往下坠落。往下坠落到哪里去?三恶道!饿鬼、畜生、地狱,他们到这里面去了,你说多可怜!菩萨有智慧有福报,帮助这些愚痴可怜的众生。『为彼阐明众智道』,「众智道」就是长行里面讲的「一切功德法」。这些人很聪明、世智辩聪,不是个糊涂人。他所求的名闻利养,他怕这个善人出来的时候,障碍了他的名闻利养,夺取了他的名闻利养。所以从嫉妒里面生出种种的障碍,制造种种谣言,毁谤贤能、陷害贤能,干这样的事情。他不知道因果报应,不知道功名富贵是你命中注定的。心术不正,你的福报已经受很大的折损,决不是你以种种奸佞的手段障碍贤能,你的地位就上升,官就上升,你的地位巩固,不是的!他完全想错了。你命中该做宰相的,到时候你一定接受帝王的封赏,拜相;你命里没有,想尽什么方法你也得不到。

  《了凡四训》里面讲得太清楚、太明白了,人生在这个世间,「一饮一啄」确实是命中注定的,「莫非前定」。谁给你注定的?是你自己过去生中所修的。你修善因必定得善果,你造作恶业决定受恶报。善人何以常常得谤,何以常常被人陷害?善人、道德之人,他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虽然修养道德,有意无意得罪人,得罪人就跟人家结怨了。你想做好事,你这些冤亲债主他可要找你麻烦,他为什么不障碍别人,偏偏障碍你?我们要觉悟。所以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常常教导我们、警策我们,不要跟人结恶缘,尤其不要跟恶人结恶缘,为什么?跟恶人结恶缘必定招来报复。与善人结恶缘没有关系,善人一笑了之,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所以可以得罪君子,不可以得罪小人。

  在中国历史上郭子仪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这个故事,实在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郭子仪对于心术不正的小人,纵然他的地位很卑微,他那个时候已经封王,这些小人来见他,他一定见,而且一定坐得很端庄,穿上礼服来接见。有很多人觉得奇怪,「许许多多达官贵人来见你,你都很随便,为什么这些小职员来见你,你这样的严肃?」他就说,「这些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又很会巴结,不能得罪,将来万一他做了大官,他得了志,我们得罪他,他怀恨在心会报复。」他的话后来果然应验,擅长于巴结的这些人,很容易讨得主子的欢心,凡是得罪他的人,他得志的时候都不会有好结果,有仇必报。郭子仪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他有他一套学问见识在,很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在这个世间,善人少,不善人多,要不是有深厚善根的人,处在这个环境里面,必定也会受不善人的影响,他那个善心会打折扣。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周边常常往来的人,常常接近的人,不善的人多,他的善根不是十分深厚,总不免受环境的影响。于是他的善心善行下降,自私自利、好名好利这个念头会上升,道德不知不觉坠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于是乎就不免要做错事,不免要遭受不善的果报,这个事情常常有。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你不难发现,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如何在自己一生当中不得罪人,这个话从前李老师跟我们说过很多遍,常常教导我们,我们听得耳熟。

  所以对人,特别是对恶人,真诚的恭敬,不是假装的。佛在经上教导我们「礼敬诸佛」,只有他这教的榜样好,对恶人恭敬不赞叹,就这一点,对恶人跟对善人跟对佛菩萨无二无别。对善人善行有赞叹,对恶人恶行不赞叹。但是你要记住,这个恶人如果有一些善行,我们特别赞叹他的善行,对他做恶的,一字不要提,这是「为彼阐明众智道」。这就是用一切功德法去帮助他,让他在长时间里面,他会觉悟到,会省悟到。他周边所接触的某人,「你看看见到我作恶,他一字不提,若无其事;我做了一点好事,他都在赞叹、都在宣扬。」时间久了他会觉悟、他会体会到,这样劝他回头。还有一些人到临终的时候才觉悟到,这一生当中哪个人是真正好人,真心对我;哪些人是虚情假意,他明白了,他心里生忏悔心。如果这时候遇到善知识,善知识能够教他念佛求生净土,一样能往生。我们不能不晓得这个道理。

  「众智道」,这个智帮助他转迷为悟,「道」是方法,经论上常讲的「善巧方便」,去帮助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落实?落实一定要看人、事、时、处,观机,观这四种机。自己有智慧、自己有善巧,非常适合的方法,或者给他开导,或者给他暗示;总而言之,必须要记住,大乘佛法里面没有说这个恶人我们远离他,不要理他、把他开除掉,这不是教育。小乘里面有,为什么?小乘没有智慧。那怎么样应付恶人?那就是孔老夫子讲的「敬而远之」,对他恭敬,绝不亲近他。大乘佛法里面「敬而远之」,那个意思又不一样了,同样是一句话,解释不相同。大乘法里头修行对他尊敬,对他所做的恶行远之,对他所做的善行一样赞叹,一样帮助。他是一个恶人,他今天做一桩好事情,这桩事情确确实实是对社会、对众生有利益的,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他;他做一桩坏事情,我不帮助他,这是大乘法。所以佛法里面所说的「默摈」,大小乘讲的意思不一样。夫子所讲的「敬而远之」,也有种种解释,不是一个解释。一个解释那不是圣人的话,圣人的话八面玲珑。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所、什么境界当中,有什么样的解释,活的,所以称之为经。这是妙光神他所见到的。第十首:

  【佛为业障诸众生,经于亿劫时乃现,其余念念常令见,此味光神所观察。】

  这是华果光味主林神,他所修学的法门是「得能令一切见佛出兴,常敬念不忘庄严功德藏」。这个法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念佛、敬佛,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法门最契机了。念佛,佛就现前,这个道理要懂,也就是佛经里面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里面想佛,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说得很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楞严经》可以做证明。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真理,事实真相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想佛,佛现前,想菩萨,菩萨现前,感应道交!你想鬼,鬼就现前,你想魔,魔就现前,想什么就现什么。事实真相佛在《金刚般若》里面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从心想生」。

  凡圣的差别就在迷悟,迷了的人怎么样?着相,这就是凡夫。悟了的人不着相,不着相就是佛菩萨。因此,我们想佛、我们念佛,佛现前了不要着相,你是真的觉悟了。如果佛现前,你一着相一欢喜,「我见到佛了」,你迷了。一着就迷,不着就悟。我们如何永远保持着觉悟、觉而不迷?那佛要不要念?要念。佛现前也念,不现前也念。务必让我们自己的心变成佛心,让我们的愿变成佛的愿望,跟佛同一个愿望。我们的言语、行为跟佛都相同,那你不知不觉就成佛了,所以他的功德之大,超凡入圣。世出世间修行极妙的方法无过于念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最稳当、最快速第一方法就是念佛方法,所以念佛法门称之为门余大道。

  今天佛法为什么这么衰?大家不念佛!大家不敬佛!这是事实。就是我们佛门的四众同修,说个老实话,我们不是真心敬佛,对佛并不尊重。怎么晓得?我们在寺院里常常看到,大雄宝殿功德庄严的佛菩萨形像,走在这个大殿里面还是杂心闲话,目中哪里有佛菩萨存在?这样学佛怎么会有感应?我们想想古人,古人见到佛像一定致敬,或者是顶礼,或者是问讯,把他当作真佛看待。见面时有见面礼,离开的时候至少有问讯,就像佛真的坐在那里,站在那里一样。还有一些大德,见到佛像是站的,他不敢坐在这里,我坐在这里佛站在那个地方,我对不起佛。佛坐在那个地方,我就不能在这躺下。诸位听到我说这些话,这是古大德做出来给我们看的。

  我们今天的佛堂供的这个佛像是站着的,你们大家听经是坐着的,那你要看到这个佛像,学古人那就不敢坐了?诸位要站在这个地方,一下站上四个小时听经,我们身体受不了。佛很慈悲,佛不会责怪我们,佛像站在那里,我们自己恭敬心不失这就好。佛法实在讲,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对佛那种真诚恭敬的心不能失掉。时间长,家里有客人,远客来,接待客人我们家里供养的佛像是站着的,我们在佛像前面坐可以。佛法里头有开缘,那个戒律条条戒都有开缘,在什么状况下,那叫开戒不叫破戒,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佛法是活活泼泼,合情合理合法,它不是死呆板的。古大德这种作法提醒我们敬佛,提醒我们尊敬佛,敬念佛菩萨,我们懂这个意思,这样就好。我们坐在佛堂里面,坐得规规矩矩不敢放逸,存心真诚,这是致敬,真正致敬,没有邪念,没有邪思。

  然后我们想想现在这个时代为什么佛菩萨不出现?你就看众生想的是什么,他说的是什么,他做的是什么?与圣教完全相违背。佛菩萨要示现在这个时代里头,必定被人毁谤,必定被人侮辱,侮辱毁谤佛菩萨,果报是阿鼻地狱。佛菩萨看到是这么一个状况,他大慈大悲,他不来示现,避免让这些业障深重的众生少造一点罪业。他已经造得够多了,已经很可怜了,不能加重于他。所以佛菩萨出现世间是大慈大悲,不到世间来还是大慈大悲,我们总得要都知道。

  『佛为业障诸众生』,这个业障是广义的,九法界众生都有业障。六道凡夫有烦恼障、所知障;四圣法界烦恼障断了,所知障犹存,所以诸佛如来、法身大士还是常常应化在九法界。『经于亿劫时乃现』,这是讲以佛的身分示现在世间,不常现。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印度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释迦佛灭度之后,经上告诉我们他老人家的影响力,我说影响力大家好懂,我要说法运不太好懂。他的教化影响力一万二千年。这个影响也分为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距离他灭度愈近这个影响力愈大;时间逐渐长远,这个影响力慢慢就小了。佛灭度到今天三千多年,影响力有,但是比起过去差很远了。怎么晓得?我们社会大众对佛的恭敬心,你从这里看。从前人对佛的恭敬心真诚,我们现在的人对佛的恭敬心淡薄,这就知道他的影响力逐渐衰退了。衰退的时候,佛菩萨就不来了。但是佛的影响力在这个世间往后还有九千年,我们可以讲佛的影响力到现在衰退一半了,一百分的影响力到我们现在大概只有五十分,还不错了。往后这个九千年我们就晓得,每一个一千年都要衰退一些;衰退到最后,完全没有影响力了,没有人相信了,佛法就没有了,就灭了。

  这个世界上到什么时候再有佛法?一定要有佛出世为众生讲经说法,这个世间才会再有佛法。下面一尊佛是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降来示现成佛,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示现八现成道,作佛讲经说法,那才有佛法。弥勒菩萨什么时候下生?释迦牟尼佛在《弥勒菩萨下生经》里面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间时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下生。这个时间太长了,「经于亿劫时乃现」,弥勒菩萨下降时间还不到亿劫,只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个时间是怎么算的?确实的时间诸位自己可以去算。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一年也算是三百六十五天,照我们人间这个算法,但是诸位要晓得,他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他在兜率天住多久?在兜率天天上那个年,四千年,他在那里教化,总得把那边的学生教毕业了,他才能来。所以兜率天四千年,我们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一句是说明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不容易遇到,确确实实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们还算是很幸运,虽然得这个人身,没有遇到佛,还在佛影响力这个范围,只要我们好好的依照经典来修学。佛不在世了,三宝当中以法宝为第一。佛在世,佛宝第一,佛不在世,法宝第一。所以佛教导我们,学佛要「依法不依人」。人怎么说法?一定要跟法相应,也就是他所说的要有经典做依据。没有经典做依据,我们可以不信,我们可以不听。经典做依据,佛讲的经很多,有一些经论所说的,你要是互相来看,似乎是有抵触,为什么佛说法是这个说法?要知道,佛无有法可说,更无有定法可说,佛是应机说法。譬如说,这个人他执着有,佛跟他讲空,破他执着有。他果然听明白,对那个「有」不执着,放下了,他就得度,问题解决了。另一个人执着跟他相反,他执着空,佛跟他说什么?佛跟他说有。佛说法并没有矛盾,并没有差别,佛说法无非破众生执着而已。众生执着千差万别,所以佛的说法也千差万别,决定没有矛盾,你要懂这个意思。

  我们学佛法抓住一部经,依教奉行,其他的经典跟我这个经典说的不一样,我依我这个法门,我不是依他那个法门。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主林神,这十位主林神他们修学的方法不一样。不再跟别的比了,就是主林神里面,每一个人修学的法门都不一样,这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今天依什么经典修,就是死心塌地依这部经,其他的不要去过问,你一定在这个经里面得三昧,开智慧,成就了。所以修学法门不能搞很多经论、很多法门,那你就学糟了。就像在学校里面念书一样,念大学,你选一个科系专心去念,四年毕业,你成就了。如果你不老实,念大学你选这一个科系,学校里每一个科系的课,你都去上、你都去听,你四年毕不了业,你学乱了,你学杂了。佛法修学亦复如是,所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就成就了。

  我常常教同学依一部经,我修哪一部经?《佛说阿弥陀经》。为什么?简单!容易!可是我讲《无量寿经》讲了十一遍,第十一遍没有讲圆满。《无量寿经》是大本《阿弥陀经》,我们要了解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理事因果,《无量寿经》上讲得透彻。我平日受持,受持是愈简单愈好。我受持《阿弥陀经》,你们需不需学我?不一定,各人根性不相同。如果你们对于净土,性相、理事、因果没有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心里还有疑惑,最好依《无量寿经》,它讲得详细。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死心塌地再不疑惑了,那可以用简单的办法。最简单的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个经文共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短,《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它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一样成就!

  《大方广佛华严经》清朝初年干隆那个时期,彭际清居士说,这是大本《无量寿经》,他把《华严经》、《无量寿经》、《弥陀经》看作一部经。《华严经》是大本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的《华严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他说得好,说得太好了,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确实是如此。换句话说,我们平常受持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是《阿弥陀经》的注解,《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所以我们要把极乐世界真正搞清楚、搞明白,那就是《大方广佛华严》。这样你才晓得我这一生修学,一生在这里宣扬讲解都没有离开弥陀净土,《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我们想见佛就得念佛,想佛法兴旺起来,大家统统念佛,佛法就兴了。为什么?每一个人心转了,念什么,什么佛现前。念佛佛现前,大家都念佛,佛法怎么会不兴?大家都念阿弥陀佛,净土法门一定特别兴旺,就是这个道理。『其余念念常令见,此味光神所观察』,我们在这里得到启示,得到证明。希望我们大家认真努力修学。刚才上海同学来告诉我们,他们没有怀疑,死心塌地修这个法门,好!非常非常难得。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三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山神长行第一句:

  【复次宝峰开华主山神,得入大寂定光明解脱门。】

   山神跟城隍、土地是属于一类的,都是属于地神,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坚牢地神,那是整个地球的总的地神。由此可知,地神的组织也有全球的,也有一州的,也有一个地区、一个国土,这是我们都能够想象得到的。大的山则有大山神,小山有小山神。在前年我们曾经听说北朝鲜有三百多位山神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很难得的一个讯息,而这个讯息有相当的可信度,说明许许多多的鬼神在现今都非常急着皈依三宝念佛往生,当然这个因缘不可思议。我也常常跟同学们感慨的说,就像开经偈上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他给我们启示很大,鬼神都非常认真的修行,如果我们不修行,换句话说,连鬼神都不如。这是实在的,人不可以自负,不可以傲慢,确确实实有许多鬼神修得比我们好,他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比我们深厚。我在前面看到主林神,使我想到这些神灵过去生中他们在人道的时候,一定是欢喜树木花草,欢喜隐居在森林之中,死了以后多半都做树神跟主林神。山神、水神当然也不例外,古德常说「仁者乐水,智者乐山」,欢喜山水而隐居不愿意做官的,这些有德行、有才干、有学问的人。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历史,对于他们这一类人物在历史上也有一篇,我感觉很迷惑,为什么?觉得他们这些人,对于国家民族、对于社会大众没有什么贡献,何以史学家要给他立传,也在历史上永垂不朽?到以后我学佛,我才渐渐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实实在在给我们社会大众做了很好的榜样。做什么好样子?他们为我们示现的「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以他的道德学问能力,他可以争、他可以求,可以争而不争,可以求而不求,这是社会安定的力量。他的功德不可以磨灭,所以史学家为他立传,这是应该的,我们浅学之人不应该疑惑。所以这些人对社会有贡献不是没有贡献,他那种行持就是教化众生,他的教化跟现在人的观念不一样。现在说实在话,中国自从门户开放之后,外国的势力逐渐深入中国社会,中国人不知不觉当中受他们的影响,放弃了自己固有的文化道统,盲目的向西方人学习,学什么?学竞争。

   你看看《隐逸传》里面,他有能力争而不争,有能力求而不求,果然能够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个人他的生活回归自然了,回归自然不简单,不是普通人。世出世间法里面我们去观察,他们确实是圣者、贤人君子才能做得到,他不作乱、不革命、不去争权夺利,给后世做最好的榜样。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这就是他对于社会的贡献,对于历史的贡献,对于后世的贡献,给人很大的启示。正是儒家常讲的,一个读书明理之人,你有道德、你有学问,但是你有没有机缘给社会大众服务,那是机会。这种机缘,世出世间圣人都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这些人做到了。

   孔老夫子确实有意希望谋求一官半职,能够展示他的抱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周游列国始终遇不到机缘,列国的诸侯跟他见了面,在一块儿谈论天下事,孔子的言行也确实令人佩服,但是诸侯看到他的才干太高,徒众又多,不敢用他。他回到家乡教书。如果我们要用现在人讲,他可不可以搞革命?他可以。他学生底下文武人才太多太多了,他要搞个革命轻而易举,他不干,这是什么?他顺其自然,随顺自然,随顺天道。这是给后来做学问的人,做了一个很好的典型模范,不强求。革命是一个非常手段,除非这个社会乱到极处,才用这种手段。这个国君虽然不好,但是还能过得去,一定要保持社会的安定。要知道一个革命多少人受灾难,要牺牲多少人生命财产,圣人不干这个事情。

   中国古圣先贤说得好,有个比喻讲,这个人没有罪你把他杀掉,杀掉他你就可以做皇帝,圣人宁愿舍弃那个皇位,他也不干,不冤枉一个人。你们想一想古人的风范,古德的心行,所以他们在没有机缘的时候,宁愿隐居在山林,一生与山水作伴。佛法里面的清高士,学佛修道的,这样的人更多,这是修出世法的,当然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世间贤人君子。因此他们做了山神,做了水神,做了树神,一回过头来学佛,真的比我们一般人精进,比我们一般人容易成就。

   北朝鲜这些山神我们曾经听说,他们修念佛法门想寻求一个老师,找一个出家师父带领他们,派了八个代表到中国来找。找了半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把这位法师,他用神通希望把他带领到北朝鲜去。他请了天神帮忙。走到边界,中国的护法神神通广大,现大身,天神走了,这山神没法子,把这个法师放下来,没有能带走。这八个山神最后也皈依,也发愿护法,问他们做山神做了多少年?做三千多年了。这个法师说:「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世,你们为什么不学佛?」「那个时候不知道,现在才知道学佛,才知道学佛的重要。」所以学佛有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不到,生在跟佛同一个时代也是不见不闻,这种种示现都给我们启示。我们听到或者是有人见到,一定要懂得珍惜我们现前的因缘,要真正能体会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我们现在看这位『宝峰开华』,山神总离不开山峰,他的德号「宝峰开华」,他所修行的法门是『得入大寂定光明解脱门』。山,你看到雄壮、看到它永远屹立不动,所以山象征大定。真的是像佛经上常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我们看到大山,就要想到如如不动。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善缘恶缘、顺境逆境我们的心像大山一样,决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取这个意思。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文字虽然不多,是很好的提示,「寂而常照,故光无不阐」。这个提示好!你看他入「大寂定」,寂定之后有「光明解脱」,定自然就生智慧,光明是智慧。这个心就怕的是乱,心散乱生烦恼。我们修行人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佛家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四弘誓愿里面讲「法门无量誓愿学」,怎么学法?定是根本,没有定哪来的慧?所以四弘誓愿实在讲,是世尊教导我们修行证果的自然的顺序,只要符合自然就是大乘法讲的称性,与性德相应的这个秩序。

  第一个你要发心,发大菩提心。什么叫大菩提心?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个还小,人民充其量是人道,除人道之外还有九个道。我们九法界众生,至少还有八道你还没有服务到,还是佛法伟大,为九法界众生服务。四弘誓愿头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条就是为九法界众生服务,度就是服务的意思。你不发这个心那就难了,你就不可能成就道业。发心之后要怎样才能兑现,你才能真正把这个愿望落实?佛教给我们,第一个你要修养道德;儒家教学也是如此,孔子教学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佛的教学把德行跟言语合在一起。「烦恼无尽誓愿断」,你得断烦恼,断烦恼就是成就德行。什么是烦恼?十恶业是烦恼。先要从这里下手,把十恶转过来就是十善业,修十善断十恶从这里开始,然后遵守佛陀指导修行的总原则,「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成就自己圆满的德行。然后再成就学问,「法门无量誓愿学」,有德行而后讲学问,那个学问才起正用,为众生服务了。

   如果一个人有学问而没有德行,他为众生服务往往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这个副作用是什么?为求自己的名闻利养。他也有聪明、他也有能力、也有善巧,取得了高官厚爵,他所作所为祸国殃民,我们在历史上看,哪一个朝代都有这种人。连清朝像干隆那么聪明的人,一生被和珅蒙蔽,到死都没发现、都不觉悟。别人跟他讲和珅怎么怎么坏,干隆听了不相信,当然这里面因素非常复杂,牵涉到多生多劫的因缘。所以圣人教人先有德行而后有学问,学问能力是摆在第二,头一个要成就德行。在佛法里只要你有德行,你不会堕落;没有德行,你出不了三界。烦恼习气一现前,这个烦恼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个东西现前,哪有不堕落的道理?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多半都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事容易做,果报太可怕了。这些人不相信因果报应,这些人不相信六道轮回,等到他临命终时,见到这些鬼族来抓他的时候,后悔莫及,来不及了。

  由此可知,德行的重要。我们看这些神灵,我们能够体会得到,他过去在人道的时候必定是贤人君子,有道德有学问。有道他有定,他愿意过一种清贫的生活,清高士,这些人都是高人、清高人。清一定是贫苦,清高,清贫。世间谚语常讲浊富,清贫浊富,虽然也并不完全是这样,可是大多数确实是这样。诸佛菩萨为我们示现的,大多数也是这个样子的。无论示现出家或者示现在家,总是示现清高的占多数,大富长者毕竟是少数,无论他做什么样的示现,都是为了教化众生。所以这个示现是寂定的示现,是光明的示现,定他就放光,光当然是遍照法界,利益众生。再看第二尊:

  【华林妙髻主山神,得修习慈善根成熟不可思议数众生解脱门。】

   这一位我们一看就晓得,这是道德善师,好老师。我们虽然是凡夫不具特异功能,在佛法里面讲六种神通,我们虽然不具六种神通,可是从理从事,我们能够推想得到必定有这个事。居住在山林,居住在水边或者水里面,这个生物很多很多。这个山上有多少的动物,种类不同,猛兽有狮子、有老虎、有狼、有豹,那小动物更不必说了。我们常常在一些电视上看到「动物奇观」,树木花草都有灵性。这些小动物佛菩萨照不照顾?照顾。应以禽兽身而得度者,佛菩萨要跟它们化同类身,佛菩萨要给这一群老虎狮子讲经说法,他一定现狮子身,一定现老虎身。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物犹如此》就有搜集。这养的一群猪,几十头猪,愈是多,里面决定有佛菩萨示现。这些堕到这种畜生身,自己知道它是来还债的,最后都免不了一刀,要被屠杀了,肉要供给人吃。它不是不清楚,它知道过去生中造的业报,佛菩萨示现在其中为它们讲经说法,帮助它们觉悟,帮助它们回头。

  家畜里面有,我们就能够联想到野兽里面必定也有。佛要度一群飞鸟,我们在澳洲看到的鹦鹉,每天晚上我们看树林里面总有二、三千只鹦鹉聚集在树梢,这么多的鸟,我们想到一定有佛菩萨在当中示现,为它们讲经说法。在山野当中我想多半都是主山神,主山神是佛菩萨应化的,他一定有能力应化各种不同的身相,教化各种不同族类的众生,他是道德善师。他修的法门是『修习慈善根』,大慈大悲。清凉大师讲「相光熟机,皆慈善根力。」也就是说,他是以大慈大悲这个动力,愿意在这个族类里面帮助这些众生。说实在话,我们过去有一些错误观念,以为六道里面的众生,人道最容易得度。天上乐多苦少,大家把修行忘掉了;三恶道,苦多乐少,没有乐,就像世间人讲的「贫穷学道难」,人道是苦乐掺半容易觉悟,所以佛常常示现在人间。

   这个话在过去讲,我们听到之后会点头、会肯定,为什么?人的心地确实淳厚,我们讲厚道,他会爱别人,他会帮助别人,孟夫子讲「人皆有恻隐之心」。可是现代社会跟古书里面讲得不一样,现代人没有慈悲心。我这样的年龄,我小的时候,不只我一个,我们同年龄都一样,八、九岁,十一、二岁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对于大人、老人、妇女一定是礼让,我们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老人站在我旁边赶紧让位,看到有妇女尤其是抱着小孩的立刻就让位,很自然的。现在没有了,现在怎么样?争先恐后抢位置,八十、九十岁的站在旁边看你一眼,就像没看到一样。于是我们对这个世间怀疑了,圣人讲的话跟现在这个社会不一样,这什么原因?半个世纪以前那个社会跟现在不一样,民风淳厚,人跟人之间能够互相尊重,相亲相爱互助合作。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西方文化变成现在社会这个样子,也是在这半个世纪之内,从前也不是这样的。

   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告诉我,五十年前的美国人很可爱,值得人尊敬,讲义气,有正义感。那是民国初年的时候,方先生在美国读书,那个时候美国的社会还有一点侠义这种精神。现在这个风气没有了,等到我们到美国去的时候看不到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要多想想,在东方大家把古圣先贤的教诲放弃了,打倒孔家店,这是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中国旧的东西一文不值,全部丢掉,全盘西化,学外国的。外国好的东西没学到,外国不好的东西不但学到,还变本加厉,然后再把这个东西输往外国,外国逐渐逐渐他们的文化也开始变质了。他们很聪明,愈变愈巧,东西方在比赛,于是把社会秩序搞乱了,人伦道德几乎丧失殆尽,东方不要圣贤教诲,西方不要宗教了,宣布上帝已经死了。

   西方人他们的道德教学完全靠宗教,现在西方人信仰宗教的人愈来愈少了。我们在美国居住多年,许许多多的教堂没人去了,插了牌子在变卖。东方这些出家人到美国去,许许多多都买现成的教堂,把它改装做为寺庙。这不是好现象,我们看到之后很悲哀,世界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想想它的缘由,缺乏道德善师。我们佛门在这一代没有道德善师,世界上其他各个宗教也缺乏道德善师,世间才变成这个样子。我们今天读到『华林妙髻主山神』,我们很感慨,他「修习慈善根」。

  现在在这个世间各个宗教里面去找,传教师、宗教领袖当中,真正找到大慈大悲的人不多。变成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到处能看见,起心动念「自己的利益」、「我这个小道场的利益」。佛门里面法师大德不能顾及整个佛教的利益,其他宗教当然不谈了,门户之见很深,互相毁谤,佛法于是衰了。古大德教导我们,「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出家人互相尊敬互相赞叹,这佛法就兴了。现在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出家人互相毁谤,总得想方设法把自己抬高,现在人的术语,打自己的知名度。用什么方法?打击别人,提升自己的地位。我见过,我看到了非常难过,他这种行持不是在兴教,他是在灭法。他的用意?自私自利,让他的信徒觉得自己的师父了不起,我们的师父真大、真高,哪一个法师见了我们的师父,都会被我们的师父教训得头都抬不起来,我们师父了不起,目的无非如此。你一个道场兴了,其他道场衰微了,你能兴几天?也许兴个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衰了。那个兴是你的福报在支持,你的福报完了的时候立刻就衰了。没有真正道德,怎么能成熟众生?

   所以今天我们细心观察,我们人间修道不如鬼神,甚至于不如畜生。畜生,我们确确实实体察到它有灵性,很高的灵性,这里头不乏好人,好人是一念愚痴堕到畜生道。堕到畜生道之后,他后悔,他有惭愧的心,他有后悔的心。这个心一动,佛菩萨就来帮助他,佛法里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相信,佛菩萨帮助众生,无论众生落在哪一道,只要你后悔,只要你有惭愧,佛菩萨一定现同类身去帮助你,这才叫大慈大悲。我们在山神里面看到,一切众生不是圣人,没有完全觉悟,难免不做错事,关键在回头,回头得快,总有回头的一天。

  现在这些鬼神道、畜生道,神灵里面醒悟过来的不少。他们能够醒悟;我们也知道这些神灵多半有报得的五通,就像特异功能,因此对于世间人造业他应当感受的果报,这个果报就是天灾人祸,他们清楚,这个大的灾难就会启发他们觉悟,醒过来了。这一觉悟,他头一个就想修道。修道,在世间法里头是天道,像这些山神他们有能力到欲界天去访问,肯定他们能够到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也都可能,只要他有修定功。看看天上的境界,天上现在也不是很太平;地狱道里面现在有很新的地狱,我们相信,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现在地狱多了好多好多种,「核能地狱」,就是什么?就是受核爆那一种苦难。所以现在地狱里面受罪的那些刑罚,比从前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我们根据佛法的理论能够想象得到。

  主山神长行第二句:

  【华林妙髻山神,得修习慈善根成熟不可思议数众生解脱门。】

   这一段我们在前面介绍过,但是我们应当如何向山神学习,这一点很重要。清凉大师注解注得不多,但是将我们学习的要领已经点示出来,「相光熟机,皆慈善根力」。由此可知,我们要向菩萨学习「慈善根力」,慈善要有根,要有力,这个根我们讲的五根、五力,取这个意思。我们修慈悲修善行,真的要像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的,「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个善才有根,善增长它就有力,这个力就能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什么?帮助一切众生修慈修善,以慈与善,慈是爱心,我们要尊重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我们要以十善去帮助一切众生,把一切众生自性里面的善根引发出来,这叫『成熟』。

  因此,我们如何落实菩萨修行的方法?那就是我们的形象,我们的气分,经上讲的光就是我们的气分,或者是用外国人的术语,我们的磁场。中国人讲气分,外国人讲磁场,这个练气功的人也讲气,在佛讲光,都是一个意思。我们用我们的相好,用我们的慈悲,这个善心善行的气分感化众生,『成熟不可思议数众生』,不可思议是数量。由此可知,相好光明能摄受一切众生,不思议众生在此地讲九法界众生,不可思议,都能够得益。但是相好光明一定要真修,相好光明是果。从哪里来的?从善心、善念、善行来的。这是我们向华林菩萨具体学习的科目。第三尊:

  【高幢普照主山神,得观察一切众生心所乐严净诸根解脱门。】

   菩萨的德号『高幢普照』,山都非高显,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确实是「高幢普照」。他所修学的法门是『观察一切众生心所乐』,也就晓得众生的欲望、众生的希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修因严根」,严是庄严,根是我们的根身。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的根身,庄严根身。庄严根身不是为自己,这个要知道。菩萨要示现成佛,这是佛经上世尊常说的,示现成佛,佛的相一定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世法里面讲算命看相的,你的命好,你的相好,这个相书里面所说的一切好,你统统具足,你一条都不缺。相好是果报,得修因。譬如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广长舌相」,这相好,什么因?生生世世不妄语,你就得这个相好。佛给我们说,通常一个人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子,「三世不妄语」。三世以上不妄语,你的舌头伸出来能舔到自己的鼻子。释迦牟尼佛的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住,示现这个相给人看,说明他生生世世都不妄语。

  所以相好是果报,佛说了,菩萨要示现成佛,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善因,也就是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业因,他才能得这个圆满的相好。世出世法都不离因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业因,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里面注得很清楚,诸位要想知道,你可以去看这本书,你可以去参考。在一般佛学大辞典里面也都有,《教乘法数》里面虽然列出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业因没有说,江居士注解里每一条的因都说出来了。由此可知,世间人很重视相好,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不管是哪一个族群,也不管你是信哪一种宗教,见到相好总会生欢喜心。所以佛为什么要示现相好?用相好摄受众生。换句话说,修相好是为了供养众生的,让众生见到你生欢喜心,随顺一切众生的心爱(心里面的爱好),真的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给我们做出具体的表现。

  清凉举了几个例子,譬如我们看花,他举的是莲花,这不一定,看到很好的花会欢喜,看到中秋的满月也能生欢心。从这些例子大师教我们,我们至少要知道断恶修善,要知道修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五个总纲领,你要是真修,一定得相好。你的相貌会转变,相随心转。你修真诚,你让人一见面,这个人很正,这个人不虚伪,他能够体会到;你的心清净,人家一看某人很清秀;你心地平等,人家一看你这个人没有傲气,没有自大,平易近人;你修正觉,人家一看,某人有智慧,不迷惑;你修慈悲,让人家一看,某人有爱心。看得出来!看不出来,那你修得不够,你的功夫不到家,你要认真努力,样样真修。

   要怎么修法?清凉在此地跟我们提醒一句话,「一一皆周法界」,这要用观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想不但是佛教,几乎所有宗教都重视这个法门。这个是修行的纲领原则,它的理就是佛经上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我们要培养正确的观想,就是你心里常常怎么个想法,对这个世间一切法你怎么个看法。观是看,观想就是你的看法跟想法,「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常常想佛,常常看佛,你的心就跟佛心相应。但是这样可以成佛,成的不是究竟圆满佛。佛,天台家讲有「藏、通、别、圆」,贤首大师讲「小、始、终、顿、圆」五种不同的佛,你成哪一种?《华严经》教我们怎么想法?我的真诚心周遍虚空法界。不是对某一个人,不是对某一个地区,我的真诚遍虚空法界,我的清净遍虚空法界,我的平等遍虚空法界,我跟一切人平等,我跟一切畜生也平等,我跟一切鬼道也平等,我跟一切地狱众生也平等,这个平等心周遍法界,我的正觉周遍法界,我的慈悲爱心也是周遍法界。这就是大乘法里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天天养这个心,把自己的心量拓开了。拓开到这个程度,这是真心!真心就是本性。

   禅宗参究,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明心见性?《华严》是圆顿大法,它这个方法很不可思议!教你常常这样想。自己起心动念,点点滴滴的善行,都能扩大到虚空法界,这是净土宗里面给我们讲的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的对象是尽虚空遍法界。四弘誓愿头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个众生是九法界众生,决不是指我们眼前的众生,而且这个众生包括有情无情。所以众生两个字的本意,我们要清楚、要明了,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动物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植物、矿物还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我们的虚空,空中很多自然现象依旧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哪一法不是众缘和合而生起?六根是的,六识是的,外面六尘境界还是的,众生这两个字全都包括了。所以《华严经》才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怎么同法?「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同了。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虚空法界是自己的心性,剎土众生是自己的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这是事实真相,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你果然能契入这个境界,那恭喜你,你已经入华严境界。

  华严境界是什么?华藏世界。你现在住的这个地方生活环境就是华藏世界,别人看不出来,觉察不出来,你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入华藏世界就不必说了,那不是法身菩萨是什么?你已经超越六道,已经超越十法界。但是还是有层次,这个层次怎么修?还是要经历观行位、相似位、分证位。不可以自以为「我现在已经入华藏世界」。你入的华藏世界什么位?说老实话,你是名字位,有名无实,为什么?真正入这个境界,心里面一念不生,你还觉得「我很了不起,我已经入这个境界」,你四相还在。《金刚经》说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不是真的,不但你不是分证位的菩萨,你相似位的菩萨也没有,充其量恭惟你,你是观行位的菩萨。但是要晓得,观行位没有出六道,是在六道里面修行功夫得力了。如果念佛求生净土,行,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如果不是求生西方净土,你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千万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古大德常讲「自己没有证到这个果位,以为证得。」你不是存心骗人,这叫增上慢,是你产生误会。

  我在早年学佛,那个时候还在台中求学,有一位居士,这位居士已经往生大概十几年了,我们常常往来。有一天我在他家里,他留我吃午饭,他告诉我他修行功夫很得力,我说:「好,难得!」他说:「我已经证阿罗汉果位。真的,决定不是假的。」我给他搞得没法子,怎么讲他也不相信。他说他真的证得了。我说:「好,你自己想想是不是真的证得了?」初果须陀洹就有天眼通、天耳通,证到阿罗汉果六种神通都具足,这是你的能力恢复了。我现在问你:「我们现在在你家里客厅,外面是马路,隔的是墙,外头马路上走来走去的人,你有没有看到?」他说:「我看不到。」我说:「你须陀洹果都没有证得,哪里证得阿罗汉?」这样一想,他一反省的时候,他才明白是一个误会。大概修行功夫是有一点得力,我们佛门里面讲功夫成片,自己得轻安得自在,这是可能的。烦恼轻,智慧未必长,烦恼确实轻了,入这个境界,他自己误会把这个轻安的境界以为是阿罗汉的境界,误会了。境界这桩事情,你要是不深入经藏很容易产生误会,把中途站当作目的地,这就错了。这些事情自古以来很多例子,我们修行人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决不能产生贡高我慢。真正修行人心地真诚清净,决定没有贡高我慢的念头,这是一定要懂得的。凡是自以为是,决定错了,这是应当要小心、要谨慎。

  高幢菩萨所示现的,我们应当要学习,这个学习要领是「拓开心量」。观察众生的根机,随顺众生。这个随顺要高度的智慧,要善巧方便,帮助他回头,帮助他也要拓开心量,念念为法界众生。千万不要小看自己,我们起心动一个念头跟诸佛如来起心动念没有两样,问题只是你观想的境界。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这个境界都是尽虚空遍法界,跟诸佛如来有什么差别?我们烦恼没断尽,他的烦恼断尽,差别在此地;可是我们的心量没差别。这个大心量有助于断烦恼,这是肯定的。一切众生想断烦恼,为什么断不了?自私自利,这是很大的障碍。自私自利放下了,自私自利舍弃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丝毫贪恋,「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什么叫功德?没有丝毫贪恋是功德。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颠倒、不错乱,这是功德。第四位:

   【离尘宝髻主山神,得无边劫海勤精进无厌怠解脱门。】

  菩萨的德号『离尘宝髻』,在大经里面这些名号我们念得很多,表法的意思都很明显。「尘」是六尘,六根所对的这个对象,色、声、香、味、触、法。为什么叫它尘?染污我们的清净心,所以叫它做尘垢。觉悟的人知道事实真相,远离染污。那我们要问,觉悟的人眼要不要见?眼要见,眼还是看到色,耳还是听到声。这「离」不是叫眼不见,耳也不听,这个做不到。那怎么个离法?不是叫根离,是叫心离,心里面决定不着相,就叫离;心里面着了相,你就被污染。大乘菩萨修行就是在六尘里头修,眼见色,即色离色。即是不离,我眼看;离色是不为色所动,不为色所染,不为色所惑,惑是迷惑,这叫离。即色离色,即声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练什么功夫?练不染着,这是功夫,这是真清净,真平等。修行在这个地方修,功夫在这个地方练,这叫功德。眼不被色所迷惑,不为色境所染,你的眼得清净平等,清净平等觉得到了。耳不为音声所迷,不为音声所染,耳在音声里面成就清净平等觉。根对境界不为所动,我们常讲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功,功夫,真功夫。自己心里面起清净平等觉,是德。你要晓得什么叫功,什么叫德,功德是这样修来的,功德是这样成就的。

  离开了六尘境界,你到哪里去修?你说到深山挖个山洞,那个洞你睁开眼睛看到那也是色。人家挖的,那声音听不到,还有鸟虫在那里叫的声音,你还是听到。你要说是六根离开六尘境界,没有这回事情,你就是死了也离不了,也离不开。死了时,你这个有形的六根不起作用了,坏掉了不起作用,你的神识在,神识它还起作用。所以佛在经上教导我们,人往生之后,就是人死之后八个小时不要去碰他,他确实断气了,他这个眼、耳、鼻、舌、身都不起作用了,意根起作用,阿赖耶识起作用。「来先去后作主公」,来,它最先来投胎,死的时候它最后离开。八小时他还没有离开,你触摸他,他有感觉,他会有痛苦。有痛苦往往他就生瞋恨心不高兴,一生瞋恨心麻烦就大了,三恶道去了,你把他送到恶道去了,你对不起他。这通常讲八个小时,最安全的是十二个小时,八个小时是大多数都离开了,可是还有极少数我执特别重,舍不得离开这个身,所以他的时间会长一点,十二小时就相当安全了。可见得我们佛门里讲净色根没有离开,我们这个四大的根虽不起作用,净色根它是跟着你走的,跟着神识走的,我们中国人讲灵魂。

  由此可知,死了也没有办法离开外头的六境。为什么不能离开?「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心识显现变化的,你怎么能离开?所以佛法里面讲离开、讲断,这些名词术语真正的意思是转变,转迷为悟,转情执为智慧,智慧就是不执着了。不执着,不碍事,《华严经》的教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到底什么东西碍事?情执碍事,妄想、分别、执着碍事。六道里头芸芸众生,一天到晚扯不清楚,无量无边的纠纷搞得冤冤相报,到底什么原因?情执,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事事无碍。因为起妄想分别执着,各个妄想分别执着不相同,这才起斗争,这才引起冤冤相报。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搞这一套,六道里众生关系不外乎如此,都是从迷惑颠倒造成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所以晓得怎么样叫「离尘」。大乘经上讲得好,「即色离色,离即同时」,没有先后,所以那个离是什么?就是觉。转迷为悟就离了,悟就离了,心里头就不执着了。所以实际上离什么?离妄想分别执着。不是离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没有关系,不碍事,碍事的是妄想分别执着,要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都是在修《华严经》,都是在修圆满大法。我们修行的功夫昼夜不间断,这个才叫做『勤精进无厌怠』。清凉大师注得不多,只有十个字,「如空不染,故长劫无怠」,讲得好,给我们提醒修学的方法。这是《华严》、大乘、圆教的修学,一定要想着《般若经》上常常讲的两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不会执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说的真相。所以你在一切现象里头起妄想分别执着,你错了,你知道这是假的。我们听到别人说话,这是音声,「净空法师是个好人」,我听了很欢喜,我染着了,我已经被污染了;「净空法师是个狗」,我听了很生气,我又被污染了。你修什么行?说你是好人,说你是一条狗,假名!连老子都常说:「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何必执着在假名上?知道名字性空,不管你怎么说,我都笑笑,不放在心上。绝对不会被你这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声尘,耳对声尘,你在那里起妄想分别执着,你是凡夫。圣人、修行人,不管你怎么说,他都对你笑笑点点头,若无其事,没有障碍。

  假如最初发明术语、发明文字的人,说我们这个样子的都叫做狗,那现在不都是狗吗?你想想看,如果说那个狗的时候,当时最初造字的时候叫它做人,我们现在不都叫它做人吗?假名!你何必要认真?假名安立。真正的这个事实是,老子讲得好「名可名,非常名」,哪来的名?名是人造的,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所以你不必那么样认真,那么样执着,那么样去计较,你就错了。诸佛、觉悟的人他不计较,他不分别,他绝对不会被境缘所动摇,他不迷惑,眼不被色所迷惑,耳不会被音声迷惑。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确确实实人家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慈悲,常生欢喜心!那个常生欢喜心是自性的流露,性德的流露。儒家《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个悦就是佛家讲的常生欢喜心。那个喜悦不是从外面刺激的,不是说听了好听的话欢喜,不是!是从内心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不受外面的影响,外面色、声、香、味、触、法与他毫不相关,自性流露。这个道理懂得的人不多,到哪一天你契入这个境界了,你恍然大悟,你也会付之一笑。真心的流露,自性的流露,这是我们要懂得学习的。

  这个山神他是『无边劫海』,这是讲长时间,我们懂这个意思就好。「勤精进,无厌怠」,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他能成就,就是靠这个方法。那我们想想,我们修学不能成就,错在哪里?错在我们不能精进,我们常常懈怠。尤其是我们初学,初学我们对于经教要精进,不能懈怠。我们要读诵,我们要求解。《般若经》上佛教导我们「深解义趣」,佛在经典里讲的字字句句,你要理解得深,你要理解得透彻,你才能有成就。为什么?一般人总是这样的,解后起修,你真正理解了,你就会落实在你日常生活当中,那叫修行。如果不能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那怎么个修法?像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看破。而我遇到这个境界确实不起心不动念了,确实不分别不执着了,现的相法喜充满,这叫修行。为什么?以前没搞清楚,听到好话一定欢喜,听到人家骂我一定生气,这就叫烦恼习气。现在改过来了,烦恼也没有了,习气也没有了,表现的是一团欢喜,把从前的这些习气、毛病全都修正过来了。修行是修正,行就是行为,就是你表现全修正过来了,这就是功德。这就是讲真的看破放下了,看破放下是修功,得的是什么?自在随缘。你真的得到了,自在、非常快乐,能够跟大家一切众生和睦相处,恒顺众生,一点烦恼都没有了。这个时候才能够帮助众生,你示现的相、你的言语、你的作为,都是教化众生,都是成熟众生。好,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山神第五句:

  【光照十方主山神,得以无边功德光普觉悟解脱门。】

  菩萨的德号『光照十方』,又名号当中我们能够见到菩萨确确实实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分剎土,不分族类,平等的教化众生。「光照」就是教化,特别是以智慧。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的提示只有两句,意思很好,「痴故长眠,唯福智之能觉」,这就把光照的意思说出来了。光照是什么?是福德、是智慧。十方世界有许许多多众生迷惑,这个迷惑就像长眠一样,他不觉。菩萨修学的法门是『以无边功德光』,「无边」是讲的量,无量无边。主要的是「功德」,是以自己的功德,我们一般讲加持众生,令一切众生普遍觉悟。由此可知,这也是一位道德善师,以身教,这是最足以感化人的。

  我们面对现前的社会,灾难频繁,仔细去观察这个世界的灾变,天灾人祸,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严重,这都是大自然界给我们提出了警告。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自然灾害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无可奈何,那就错了。所有自然灾害与我们起心动念息息相关,怎么没有关系?诸位如果冷静细心去观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动作,我们想想会不会影响到我旁边的人?你的家人、你的邻居、你的朋友、跟你接触的人,你仔细观察有没有影响他?有,我们高兴的时候他们也高兴,我们不高兴的时候好象他也不高兴,这是影响别人。如果再注意一点,现在有很多人家里养的宠物,养的小狗、小猫,这是最常见的。我们在这个家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细心观察影不影响它?这些动物通人性,也会察言观色。我们高兴的时候、欢喜的时候,它摇摇尾巴到你面前来了;不高兴发脾气的时候,面孔不好看,它悄悄的走了。怎么会不影响?如果更细密的观察,你家里面养的有花草,纵然你在公寓房子里,你还养的有一些小盆栽。你欢悦的时候,你看看这些花草树木;你在悲哀的时候,你看看这些花草树木;你在发怒的时候,你去仔细看这些花草树木,你看它什么样的反应?于是乎我们真的觉察到,我们起心动念影响的不只是一切动物、植物。这都是事实真相,只怪我们在生活当中粗心大意,不够细心,没有仔细去观察。

  有一些修行的同修,功夫稍稍得力,知道这些情况,他可以跟家里面的小动物沟通。哪些小动物?厨房里常常看到的蚂蚁、蟑螂、苍蝇、蚊子可以沟通,不要去杀它,不要怨恨它,把它当作朋友来看待,可以跟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互不妨碍。这些小动物还真听话,真能配合。许许多多同修听到我这个话,他们去做试验,然后来给我说,有效,不是假的。

  我在澳洲图文巴的乡下买了个房子,刚刚搬进去的时候小虫很多,尤其是门口的路上,蚂蚁太多太多了。我不常去,那个时候我让悟谦法师住那里,我教悟谦法师,我说我看看你修行的功夫,从哪里看?这些小动物。如果天天少了,你有功夫;如果还是这么多,证明你修行没有功夫。他一个人在山上,告诉我,每天《无量寿经》念六遍,每天拜佛几百拜,再就是经行念佛,把功德回向给山上的这些小动物。跟小动物沟通,希望我们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环境,我们大家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尊重,花草树木欣欣向荣。小动物逐渐就离开我们的房子,决定不伤害。进来也不赶它走,跟它好好的说,它来无非是找吃的东西。我们知道它来找,我们把一些它需要吃的东西放在院子里,以后它就不再到房子里面来了。偶尔一只两只蚂蚁来的时候,我们晓得它是来玩的,真能合作。

  今年我到山上去看,从门口到房子的这条路上,蚂蚁大概少了百分之八十。我跟悟谦师说:「你修行得还不错,有进步,还要用功,希望人走路的路上、车道上,不要有蚂蚁,免得误伤它们的生命。要以爱心对它,以慈悲心对它,要常常照顾它们的生活起居,它有灵性可以沟通。你为什么不做?你有诚意去做,中国古人讲的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心有感,固然佛菩萨有应,这些小昆虫、小蚂蚁,连树木花草都有感应。我们对它好,它回报得好,花开得特别美,草特别绿,提供给你欣赏。我们大家共住在一起,我们爱护它,我们要常常供养它。它有回报,彼此都有恩德,你说这个世界多美好!不能有怨恨,不可以有敌对,更不可以有杀害众生的念头,这个居住环境一片祥和!这是我们眼睛看得见的。

  眼睛看不见的有鬼神,「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以说我们看不见、科学不能证明,那就没有了,科学不能证明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科学现在能证明的很有限。半个世纪之前的科学家跟现在的科学家,观感的世界就不相同,为什么?科学进步,那个时候不能证明的,现在能证明了。一个世纪以前的科学家,那就更落伍了。科学不断的在进步,哪一天进步到真的能够跟鬼神往来交通,我们今天人说「不合科学」,岂不被后人笑话吗?我们的科学知识太有限了。现代科学家相信,这个空间是多维次的,这个现在说起来没有人会反对,而且说得很清楚,证实确实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的空间存在。现在就是不知道如何把不同维次的空间突破,如果能够突破,也许宗教里头、佛法里面讲的天地鬼神,你就真的见到,真的可以跟他们往来,我们生活空间扩大了。

   我们今天生活在三度空间里面,一突破可以生活在四度空间里,五度空间、六度空间,佛家不讲多维次,佛家讲十法界。是不是仅限于十法界?不是,十是圆满的意思,是具足的意思。佛法里面讲法界是无限量的,严格的说,我们今天每一个人法界都不相同,不可能两个人他的法界相同。到什么时候同?成佛了,佛佛道同。等觉菩萨跟等觉菩萨这个生活的空间都不一样,为什么?他们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这一品生相无明也有差别,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它还是有小异。这些事我们虽然见不到,理我们能够想得通,但是有理必有事,有事必有理,理事分不开家。我们从理就肯定有这个事存在;从存在的事相我们就明了,决定有个道理在。这事怎么发生的、怎么演变的?我们要怎样正确的来对待它?佛法的教学不过如是而已。我们面对十法界,用科学家的话来说,我们面对多元不同维次的空间,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是正确的?

   天地鬼神之存在不能否定,天地鬼神那些讯息我们时有所闻,甚至于在报纸、杂志、媒体的传播常常有。我这一次在台湾住了两个星期,台湾有一位高级警官,他很有心,最近二、三十年报纸杂志上刊登的这些事实,他都剪下来,他告诉我有好几百篇,常常有!鬼神这些讯息。我说你给我看看,他用两天的时间选择七十几篇众所周知的,提起来居住在台湾的人大概都知道,重大的这些新闻。有鬼道的新闻,有地狱、有鬼神,有横死的找家人眷属,有被人谋害的找警察来给他报仇。我们看不见,跟我们生活在不同维次空间,他们能看得见我们,我们看不见他们;不能说看不见就没有,不能说听不见就没有,我们这个根性很迟钝。

   我们眼能见,靠什么媒介体?光。实实在在讲,我们的眼很可怜,在许许多多不同光波,我们只能看到一段,比这个光波长的看不见,比这个光波短的也看不见。耳也是如此,我们听的音波,比这个音高的听不到,比这个音低的也听不到,长波短波听不到。但是我们借着科学的仪器探测到,确确实实有我们听不到的音声。我们看不到的光波,X光波我们看不见,紫外光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用仪器可以探测出,它真的存在。假如我们的眼睛有一天它各种光波都能看得见,我们会觉得现前生活的世界变了,各种声音都听得见,你就觉得这个世界不一样了。

  现在我们这个身体好比是一个收音机,这个收音机很糟糕只能收一个频道,另外频道都收不到,误以为只有这一个频道,再没有别的频道了。这个收音机有故障。哪一天修理好了,各种频道都收到,才知道不只是一个频道。我们本来很灵,什么样的光波,眼都接收到,什么样的音波我们耳都能接收到,现在故障了。这个障是什么?佛法讲业障。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了,见思、尘沙、无明障碍了。佛给我们说,你只要把障碍断掉,你的能力就恢复了。佛经上讲得很清楚,能够把见思烦恼断掉,我们的眼就能看到六道,我们的耳也能听到六道,这六个法界,六个不同维次的空间突破了。更进一步能把尘沙烦恼也断掉,你这个恢复的能力高了,四圣法界你能看到,四圣法界你能够听到,就在这里,不必动。十法界依正庄严,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我能力恢复了。如果再进一步把无明烦恼也破几分,那好了,一真法界里面的情况你也明了了。

  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什么原因?业障,妄想分别执着是业障。见思、尘沙、无明是业障,我们很不幸沾染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本来没有,我们迷了,这些东西才现前。好比吸毒上了瘾,戒不掉了,麻烦在此地。佛菩萨教导我们是什么?是帮助我们戒毒,恢复我们的健康。健康恢复了,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恢复了。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空间维次突破,我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了,恢复到禅家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华严经》上所讲的大开圆解,「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出世间什么样问题,到你面前都化解了。我们很希望契入这个境界,菩萨在此地教导我们,我们为什么变成这么糟?愚痴,愚痴是根本原因。烦恼里面贪瞋痴,贪瞋虽然很猛利容易断,愚痴很难断。佛在经上举的比喻,好比切藕,藕断丝连,藕确实切断了,但是拉开,它当中丝连在一起,丝不容易断,断愚痴就像切藕一样。贪瞋纵然像钢铁那样,一切它断了,当中它不会连着,反而容易断。痴难断!妄想是痴,痴烦恼,无明是属于痴。痴要用什么东西断?要用智慧。贪瞋,定可以降伏,定功伏贪瞋烦恼,有甚深禅定的功夫,可以让贪瞋烦恼永远不会起现行。但是痴不行,痴一定要用智慧觉悟了。

  可是谚语里头还有一句话说「福至心灵」,人的福报现前,显得他忽然聪明起来了。由此可知,福也能够引发智慧。这个福,福是福德,福里头有德才行。福里头没有德,我们通常讲的福报,福报不行,福报再大,你的心不灵;换句话说,你的智慧还是不能现前。能够现前叫世智辩聪,虽聪明依旧不免造业,唯有真实智慧不造业。真实智慧能断贪瞋痴,那是真断,转贪瞋痴为戒定慧。所以贪瞋痴跟戒定慧是同一个体性,觉悟的时候就是戒定慧,迷惑的时候就是贪瞋痴。迷了,戒定慧转变成贪瞋痴;觉悟了,贪瞋痴又转变成戒定慧。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晓得做一个转变。转变一定在生活上,一切修为不离当下。当下就是生活,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起心动念,在起心动念处做一个转变。真正觉悟了,这个世界美好,现前这个世界就是华藏、就是极乐,觉悟了真的一点不假。

  一切有情都是诸上善人,我们以善心对境界,境界就善,为什么?境随心转。我以善心看一切有情,一切有情哪个不善?我以佛心看一切有情,哪个有情不是佛?所以境随心转。我们的道业成就不是在外头,是在内心。为什么?心能现,心能变,外面境界是心所变,是心所现的,佛法整个修学的功夫叫内学,心地功夫!这个重要。心外求法,世尊称之为外道,外道不是讥笑别人,佛家外道的定义是心外求法。我们是佛弟子,如果我们也心外求法,我们自己就变成外道。佛菩萨绝对不在外境上作意,在内心里头做功夫。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务必把自己的心性恢复到纯净、纯善。就像佛在经上所说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我们也套这句话,「不容毫分不净夹杂」,心要清净。清净的纯善,纯净纯善就是自己的真性,就是自己真心,这里头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所以智慧、德能、相好要从自性里头求,不要从外面,外面没有。外面是所变;能变,我的心纯净就变纯净的法界,我的心纯善就变纯善的境界。你总得要找到根源,你才能真正改造命运,转变造化。你得明了道理,要懂得方法,我们就能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同样的生活。第六句:

  【大力光明主山神,得能自成熟,复令众生舍离愚迷行解脱门。】

  菩萨的德号跟他修学的法门一定是相应的。『大力光明』,如果没有「大力」,就不能成无上道;也就是说,没有「大力」不能断贪瞋痴;没有「大力」就不能够放下自私自利。这是我跟同学们讲的,烦恼的根本,根本的根本就是「自私自利」,不能不放下,不能不舍弃。如果你不放下、不舍弃,你这一生的修行决定空过,无论你怎么修,修得再好,再精进再努力,你所修的是三界有漏的福报,与你了生死、脱三界毫不相关。为什么?三界六道,佛经上虽说无量因缘,无量因缘总有个头,无量因缘里头总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缘。这个最重要因缘是什么?佛给我们说,「我执」。你们想想,我执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自私自利,放下自私自利是破我执的前方便;换句话说,讲「前方便」大家不好懂,是破我执的预备功夫,这个大家好懂了。

   我们想破我执,从哪里下手?先从这里下手,能够放下自私自利,我执可以说虽然没有断,已经离六七分;再把功夫向上提升,不难了,你总算有进展。如果自私自利念头不能放下,你就一毫一分的进展都没有,你能有什么成就?小乘法里头须陀洹得不到,大乘法里面初信位的菩萨,大乘五十一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第一个位次,像念书一样,五十一年级,一年级你都没有分,我们要警觉到。

  在座每一位同修,你们不是这一生这一世才接触佛法,如果说这一生这一世,你哪来这么大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可能。你能够接受如来无上大法,因缘很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修学。无量劫修成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这一生得人身,不难,又遇到了。过去那么长久的时间修行,为什么今天还变成这个样子?这个我们从比喻当中大家去体会,好比我们参加一个考试,每年都去考,每一次考试都不及格,都没有被录取,就像这个样子。为什么不及格?没有被人家录取收你入小学,让你去念一年级。录取的条件是什么?要放下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见惑头一个是身见,见思烦恼头一个。身见没有了,下面还有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见。头一个你就破不了,后面就不必说了,所以我们一年级的资格生生世世都没有能够取得。这一生当中我们又遇到佛法了,这一生当中你要不要放下?你果然明白了,肯放下,这一生当中你就取得。我这一次考及格,我可以上学了。

  身见就是执着这个身是我,我们说得白一点,自私自利。大乘法跟小乘修行确实不相同,小乘断难!大乘不叫你断,教你转念头。我现在有个身,身不碍事,事事无碍,《华严经》里面讲的。问题在哪里?念头转过来了。我这个身到世间来不是享福的;换句话说,不是受报的,这个念头转得厉害!一般人都没有办法脱离命运。你们看看《了凡四训》你就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云谷禅师讲得好。人都有念头,既有念头就被数拘缚,你逃不过数,你逃不过命中注定;如果你要是无念,数就不能够拘束你,你就超越了。

   但是人要到无念谈何容易?这个做不到。大乘佛法有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念不要断,转过来!迷的时候念念为自己,悟的时候念念为众生。迷的时候我这个身到世间来干什么?来受报的,享受前一世善恶的果报,受报。前世做的善,这一世来享福;前世造的恶,这一世来受罪。佛讲得好,「人生酬业」,酬偿你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报。聪明人转过来,我不受报,我也不是来享福的,我也不是来受罪的,来干什么的?把这个身奉献给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的。这一转,转凡为圣,转迷为悟,把你的命运彻底转过来了。

  昨天我说了一句话,毛主席讲的「为人民服务」,但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业转不过来,为什么?太小了。应该怎么样?为众生服务。为我这个地区的众生服务,我还是转不过来,为我国家、为整个地球都不行,太小了。应该是怎样的想法?为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服务,你真的转过来了。我这个身是工具,是为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换句话说,虚空法界我们通常讲九法界、十法界,十法界的众生有福,这个工具很好,为什么?他要使用。十法界众生焉能无福?福太大了!我们六凡众生造业没有福,六凡造业说老实话,造业的是欲界天以下;色界天不造业了,无色界天不造业了,四圣法界不造业了,加减乘除算一算,不造业的多,造业的少。换句话说,福报超越了不善之报,焉能没有福?福德智慧自然现前,这个命运马上就转过来。

  你们有好多人,尤其在这个运衰的时候看相算命,找人看风水来改命运,花多少冤枉钱没有效。你来找我,我给你这一套有大效果,不收你一文钱,这是真的。我说的话肯定,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我为什么那么相信?我自己是这么转过来的,我这就是个活生生的样子。你们能常常有我这种想法,有我这种念法,有我这种作法,你跟我一样就转过来了。看破、放下,这是因,这是功夫,自在、随缘是果报,我们生活得多么自在!处事待人接物「随缘而不攀缘」。这个随缘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所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一天到晚欢欢喜喜,那个喜悦是从内心生出来的,不是外头的刺激,与见闻觉知不相干。夫子在《论语》里头一句话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个悦是从内心里头生出来的。不是说外头有喜事,不是的,那个不是真乐。内心里生出的喜悦,真乐!常常保持,一时一刻都不失去,你能保持个三年五年,你就入境界了。契入境界,就是佛门一般俗称讲证果了,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不是普通佛菩萨,是《华严经》上法身大士的生活。

  我们不是不能做,能;如果不能,释迦牟尼佛这个法门决定不说。为什么?说了对不起众生,说了吊胃口,说了你做不到。换句话说,佛在这个世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这个世间人可以做得到的。问题是你不肯做,你不肯放下自私自利,那有什么法子?「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佛是我们师父,用经典引我们进门。进门能不能得受用?那要靠自己。清凉讲的「信解行证」,师父帮助我们信解,行证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不能依教奉行,不能契入境界,自己要负责任。

  主山神第七句:

   【威光普胜主山神,得拔一切苦使无有余解脱门。】

  我们读这一节经文,实在说有无穷的感慨。因为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众生太苦了,遭遇大的灾难,古今中外的预言都在报导,末日的灾难。我们在外国媒体里面都常常看到,再看看现前的社会状况,从卫星电视、网路,每天传来的讯息无不是灾变。举世之人,无论富贵贫贱,身心都不安,生活在恐怖之中,我们想想,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古往今来,在历史上找不到像今天这样的乱世。古代有一个地方动乱,还有地方可以躲避,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没有地方可以躲藏了,找不到避难的处所。有些人说灾难来了,到哪里去?住到地底下去。如果一个大地震来怎么办?地底下也会不安全,地下未必比地上安全,没有路可走了。所以往年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前一天,告诉他身边的学生说:「这个世间有大灾难,诸佛菩萨、神仙来降世,都救不了。」我们细心想一想李老师这个话,再看一看台湾现在的局面,真的被他老人家讲中了,神仙佛菩萨来都救不了。他告诉我们这些学生,唯一的一条生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李老师这个话,可以教导全世界苦难众生,真的到了这个局面。

  过去曾经有一些媒体来访问我,我也给他们说,今天能够挽救世间灾难的是什么人?我们在此地读到『威光普胜主山神』。这个世界上哪一个是「威光普胜」?他能够救拔全世界苦难众生,他有能力化解这个劫难,这个人是什么人?国家领导人,他能够改变政策,能够改变他的想法、作法,不要再顾自己国家的利益。如果任何一个政策考虑「符不符合我自己国家的利益?」这个考量不行,不能挽救众生的劫难。应当怎么考量?「这个政策符不符合全世界、全人类的利益?」要替别的国家想,要替别的族群想,要替一切不同文化的、不同宗教的人群去想,心量大!有一个国家领袖这样来提倡,我相信许许多多国家领袖都会有回应,你会得到全世界人民拥护,这是大威德者,他能救世。

  美国是一个大国,可是我们常常在资讯里面看到,他们一个政策,头一句话,「符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如果他能改一下,「符不符合全世界人类的利益?」美国是世界人的领袖,那提起美国领导人,哪一个不服、哪一个不尊重爱戴?如果是只符合美国利益,我们别的国家人听到寒心,符合他的利益不符合我的利益,我们听到这个话寒心悲哀,在这一念之间。另外还有一种人,也是「威光普胜」大神,是什么人?主导媒体的这个人,传播公司的老板。他用卫星电视传播,用网际网路传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弘扬正法,普遍的劝导一切众生回头、觉悟,这个世界就能得救。众生一切苦,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颠倒。由于迷惑颠倒,产生了许多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错误的说法、错误的作法,苦从这里来的。它的根源总不外乎自己的利益,我们起心动念「符不符合我的利益,符不符合我家的利益,符不符合我公司的利益?」这不得了!我的利益跟他的利益不相同,就起冲突,冲突不能化解,决定变成斗争,最后变成战争。

  今天由于科技发达,交通便捷,很多人都说,地球已经变成一个村,地球村。这是一个好的观念,既然晓得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村,我们这个村要互相团结,要互相尊重,要互相爱护,互助合作。假如我们共同住在这个村庄,我们彼此对立,你想想还有平安吗?还会有好日子过吗?真正想过好日子,应当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的人要觉悟,决定要互相尊重,不可以歧视;要互相敬爱,不可以敌对;要互相信赖,不可以怀疑;要互助合作。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这个劫运会化解,把世界末日变成世界繁荣兴起的一个节日,所以关键就在一切众生觉迷这一念之差。主导媒体的人是威光普圣大神,看他把这个世界往哪一个地方去导向?他要是导向幸福和平,他是佛菩萨,他是真神;他要是导向世界毁灭,那他是魔王,他是阿修罗、是罗剎,他来毁灭这个世界。

  这桩事情,大概说起来总在三十多年前,台湾政府提倡复兴中国文化的时候,复兴中华文化,搞这个运动。有一天,教育部有三个官员去访问方东美先生,那一天正好我也在座。我听他们这三位官员向方老师请教,政府现在提倡复兴中华文化的运动,问方老师有什么意见,能够帮助他们。方老师听了之后,态度非常严肃,至少有五分钟一句话不说;过了五分钟之后,方先生开口说:「有!第一,要把台湾的电视台关闭,电台也要关闭,报纸杂志一律停刊。」这些官员听了都呆了,「老师,这做不到。」方老师接着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华文化,你要不把破坏中华文化的东西彻底铲除,要想复兴办不到。」我听了方老师的话,那真叫一针见血。然后方先生说:「媒体是好的,它没有罪,电视、无线电广播没有罪,报纸杂志也没有罪。罪在内容,内容跟中国固有文化一百八十度相违背。这么好的工具,你们不好好的利用?」

  现在电视广播节目教人什么?教人杀盗淫妄,教人无恶不作。今天社会自食其果,灾难从哪里来的?灾难从这里来的,这是灾难的根源!最后,他们将要离开的时候,方先生非常慎重提出一个警告,「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国,将来美国怎么灭亡的?美国亡国的第一个因素在电视。」他交代台湾这些官员:「你们要小心,台湾电视的内容还没有糟到美国那种样子,现在已经慢慢变坏了。」方先生话说对了,三十年前提出警告,现在台湾电视节目跟美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赶上美国了,简直不能看。不但是综艺节目不能看,广告不能看,连新闻都不能看。方先生如果还活在今天,我不知道他的日子怎么过?媒体能毁灭世界,也能挽救世界。这一节的经文,我就讲到此地,意思诸位应该可以明了了。第八句:

  【微密光轮主山神,得演教法光明显示一切如来功德解脱门。】

  『微密光轮』,菩萨这个德号含义很深。从德号里面我们体会到菩萨对于众生那种慈悲,那样的爱心、智慧、善巧方便,他来推动正法。『演教法光明显示一切如来功德』,这一句话我们要问,怎样「显示一切如来功德」?一切如来功德,诸位要晓得,就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功德,如来在觉不迷,他的功德统统现前。众生虽有如来藏,迷而不觉。所以「微密山神」,他不辞辛劳为我们演教,演是表演,以身作则示范给我们看,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让我们见闻觉知就觉悟了。他所示现的是什么?一切如来功德。如果在经教上来讲,就是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样讲大家容易明白了。把《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讲的道理、所说的方法、所说的境界,我们完全落实。它的道理变成我们的思想见解,经中所有的教诲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经中所讲的美好境界变成我们自己的享受,全部落实,这是微密光神的演教。

  佛在这部经里面,这一部经大,经文长,说的理跟事非常的细密,所以他德号叫「微密」,无所不包,真的是包罗万象,像我们现前社会,像一个大学、完全的大学,各种科系无所不具。说实在话,《华严经》上所开的法门,比现在全世界大学所有科系集中起来还要多。世间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应有尽有,从个人日常生活,到团结全世界的族群、宗教、国家,共同过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些道理方法尽在其中。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的时候,方老师对于《华严经》赞叹备至,他说这是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学概论,告诉我修学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晚年天天读诵《华严》,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华严哲学,对于这部经典真的是五体投地、推崇备至,所以我等于是说一接触佛法就受方老师的影响,在一切经论里面对《华严》有特别好感,有特别的喜爱。我也算是很对得起他,我跟着他的脚步,也深入这部大经。让这部大经,我们说浅而言之,指导我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指导我这一生如何去生活;深一层讲,如何把华严境界变成自己实际的境界,这是我们修学努力的方向,这才是方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于世出世间一切事、一切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问题呈现在面前,轻而易举就化解。念念行行教导一切众生趋吉避凶、改往修来、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无论对一切不同根性的众生,这个经里面统统讲到。如来功德是自性功德,加上「一切」,这个意思很深。这个一切怎么讲法?一切是说过去如来、现在如来、未来如来,此界如来、他方如来。我这几句话诸位要听懂了,你就明了,虚空法界依正庄严全都包括在其中,一个都没有漏掉,尽虚空、遍法界。大乘佛法里面常讲「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现代人讲的时空,时间跟空间;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空间周遍十方,全都包括在其中,一个也没有漏掉。如来是讲的自性,称性的功德。称性的功德,浅而言之、显而言之,随顺自然,拣别人为的创造。人为的创造如果跟自然相违背,灾难就来了;人为的创造要是跟自然合一,福德就来了。

  哪些是自然?譬如地球这块大地,凡是生在地球上的众生,我不说是人,「众生」,大家共有的,我可以在这个地上行走,豺狼虎豹也能在这个地方行走,蚂蚁昆虫也能在这里行走,共有的。我要把它划一块地,这是我的,这个不符合自然,这是人为的。不符合自然,你划一块,他划一块,边界当中就有冲突,就产生矛盾了。觉悟的人,我划一块你划一块,我们彼此都觉悟,虽然居住在这个环境,彼此都相通,你到我这儿来欢迎,我到你那儿去也欢迎,没有冲突,这就是人为符合自然。如果守住这个不准别人进入我的边界,这是不符合自然,违背了自然。现在地球变成地球村,这一个村里面住的几家人,每一个家划成自己的圈圈,彼此不相容,这个村要造反,天翻地覆。如果晓得我们是一村人,我们要互相照顾,我们要互助合作,要互相尊重,我尊重你,你尊重我,我虽然有个家,你到我家来欢迎,真正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能不能做到?能做到。这个世界多美好,虽有界限并不执着,这就是人为跟自然相合,合一了。如果人为跟自然相违背,不能相合,灾难就现前。

  说实在话,今天地球不是一个村,实在讲是一个家庭,全世界一切众生是一家人,一家人哪能不照顾?一家人还有什么分别?一家人还打什么架?我在讲经的时候说过很多很多次,我现在已经完全退居了,我什么也不在乎,我也不怕死,我讲真话了。美国人打韩战,我听说他们统计的数字花了八亿,花这么多钱。问题有没有解决?结下了冤仇,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当时把这八亿无条件的帮助南北韩,问题解决了,为什么?我的邻居,我的家人,问题马上解决。韩国全国人民对美国感恩戴德,这真正解决问题,战争不能解决问题。越战打了二十多年,听说花了韩战十倍,八十亿美金,也结下了冤仇,不能解决问题。这八十亿美元要是援助南北越,援助东南亚这些小国,美国是世界上真正的领袖,美国是全世界人的恩人。哪一个提到美国不感恩戴德?美国人民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旅游,一定受到最尊重的待遇、最高的待遇,肯定的!你布施恩惠。

   所以我常说,美国不要做警察,要做圣诞老人。警察很威武,小朋友看到警察都吓得躲起来,怕你,不服你。圣诞老人来了,躲在房间里的小朋友赶快出来,去亲近圣诞老人。中国古谚语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领导世界上的人民,要帮助他们化解问题,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是中国古圣先王讲的「行仁政」。一个大国世界领袖,起心动念一定是符合全世界全人类的利益,不可以说「符合我美国的利益」,那你跟全世界对立了。你不是世界领导人,你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是世界领导人,你就不能这样说法,你要给全世界人民安定和平,给全世界人民繁荣幸福。这是中国人讲的圣王,真正称得上大帝,圣贤教诲。这是一切如来功德。第九句:

   【普眼现见主山神,得令一切众生乃至于梦中增长善根解脱门。】

   我们要特别重视他『梦中增长善根』,这很不可思议。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他说的话很好,「若睡若寤,皆令闻法进行,斯为佛业」。这一句话我们如何落实?在一个真正修行念佛的人来说,功夫要讲到精进,是日夜不能间断。老子讲得好,「道也者,不可须臾离」。须臾是时间极短,极短的时间如果你离开道,你就迷了,你就错了,昼夜不离。真正有功夫的人,睡觉梦中也在念佛,梦中也在读经,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现在我们做不到,为什么?我们的体力做不到。何以做不到?业障太重,烦恼习气造成的业障。

   我们知道,色界天人不睡觉,欲界天人有,为什么?欲,欲是五欲:财色名食睡,欲界天人有睡眠。但是那个天的层次愈高,他的睡眠时间愈短。到色界天,欲断掉了,这五种东西他没有了,财色名食睡他都没有,也不要吃东西,他身体好。养分从哪里来?不要饮食,我们今天讲,我们的营养要从饮食当中摄取,他养身体用什么?「禅悦为食」。两桩事情,一个是禅,一个是悦。禅是什么?定,心清净,清净到极处;悦是什么?欢喜,大乘经上常讲的「常生欢喜心」,孔老夫子讲的「不亦悦乎」,这个好营养;我们世间人谚语也讲「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在欢悦的时候,精神就提起来了,所以禅悦为食有道理,他不需要饮食,从禅悦当中摄取到丰富的营养。这个营养要从今天科学的话来说,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他不需要从饮食上来吸收,他有方法吸收大自然空中的能量。这个用科学的话讲得通,不是讲不通的。色界天人以上就不需要了,他们不需要睡眠。

   我们不行,业障深重。我们如何修法?谛闲老和尚教我们的那一套方法实用。老和尚教人念佛,一心一意念下去,念累了你就休息,不要勉强,休息好了接着再念,对你的身心丝毫压力都没有。我过去在美国采取这个方法,我把念佛堂划分为三个区域:靠佛像当中这个地区,拜佛的区域;这个区域外面,绕佛的区域;靠两边墙壁,止静的区域,你累了想坐在那里休息一下,你可以在那边打坐。三个区域统统是自由的,没有人带。这个佛堂念佛二十四小时不中断,你随时可以进去,随时可以出来。因为在美国一般工作都很忙碌,不能给他定时间,定时间他有压力,他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到念佛堂来。进念佛堂决定止语,不说话,不打招呼。你喜欢绕佛,你就跟绕佛的队伍;你喜欢拜佛,你就到佛像前面去礼拜;你喜欢止静,两边靠墙壁面壁。面对着墙壁为什么?绕佛的人不会干扰你。如果面朝着外面,绕佛人走到你面前,你会不安静;面对墙壁,绕佛的人在我背后,这方法好。

   在美国许多道场,我把这个方法向大家介绍,得到大众的欢迎。我们今天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落实。经上讲的这个,实在讲我们没有办法克服这个业障。这样精进不懈,这是真正在学佛,真正在干佛的事情。但是经上说的故事很多,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引经据典告诉我们,《大璎珞经》上说,引经上讲的,「过去有佛」,这个佛说法很奇怪,这个佛讲经说法先让大家睡觉。佛怎么说法?佛在梦中给他说法,「令增善根」,醒来的时候他就得到果。我们没有遇到这尊佛,我们遇到这尊佛,也许他来教你,就先叫你睡大觉,梦中给你说法,你就开悟了,你就证果了。《涅盘经》上也有类似这样的故事,《涅盘经》上说,「其人梦中见罗剎像」,梦中见罗剎,这也是「表万法皆梦」。「大梦之夜,必有大觉之明」,这个意思也非常好。这是真正通达睡觉,我们一般讲,真的会睡觉,睡觉都在用功。可惜我们这世间人,入夜之后昏睡不觉,那就没法子。他们梦中还做佛事,《钞》里面把《涅盘经》这一句话的原文记录下来了。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讲,这个人睡觉作梦,梦到罗剎,罗剎是恶鬼,这个恶鬼告诉他:你如果不发菩提心,我就要断你的命。这个人恐怖,被逼到真的发菩提心。

  我们说到这桩事情,想到真有这么一桩事情,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甘贵穗居士,她年龄并不大,她不是作梦,她住的那个房子是鬼屋,每天晚上快到十二点的时候鬼就出现。她告诉我,鬼来的时候那个气味奇臭无比,从来没有闻到过这个臭味。这个气味先闻到,鬼就出现了,走在她面前要她的命。是她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一定要杀她,逼着她是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声音念得很大,那个鬼距离她只有三呎远,不敢靠近;如果佛号停下来,鬼就靠近了,大声念的时候鬼就距离远一点,念到天快亮的时候鬼就走了。鬼逼她念佛,她晚上不能睡觉,天天晚上这个样子。有很多人劝她:「你赶快搬家,不要住在那里了。」她不,她说很好,「这个鬼是我的增上缘,逼着我一心一意认真念佛。」这也是很勇敢,很了不起,要是一般人不要说这样,吓都吓死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甘贵穗居士,听说在前几年把工作辞掉出家了,现在在什么地方我不晓得。我认识她,她是高中毕业的那一年,她参加台中慈光大专佛学讲座,我在讲座里认识她的。那一年她考取大学,所以对于佛法她有一些根基,也能够讲经,心地非常纯厚。在那个时候跟她母亲在一起,她母亲还在旧金山,兄弟姊妹都在美国。

  这个不是梦中,她是在清醒的时候。所以我们看到这一位普眼现见主山神,他这个方法是一个很特殊的方法。方法手段不一样,方向目标是一个,都是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增长善根,帮助众生断恶修善,帮助众生回头是岸。人在这个遭遇里面才会认真反省,才会去检讨自己的过失,真正忏悔、改过,前途才会有一线光明,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要学习的。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五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山神第十句:

  【金刚坚固眼主山神,得出现无边大义海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子里面告诉我们,「称性法门,无边大义,一音能演,是出现也。」注子虽然不多,精要的地方给我们点出来了。菩萨的德号『金刚坚固眼』,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金刚是表法的,是比喻的,比喻不坏、比喻坚固,在经论里面常常用它来比喻般若智慧。经典里面真的是在中国家喻户晓,有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用这个比喻「眼」,当然这是「智眼」,绝对不是肉眼,智慧之眼,也代表「真知灼见」,用这个话大家就更容易体会了。他修的法门是『出现无边大义海』,清凉的注解对我们也非常重要,因为「无边大义海」是指什么我们很不容易体会,大师在此地为我们点出来,称性法门就是无边义海。这句话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修学大乘佛法的同学,我们起心动念,称性就是与自性相应,与性体相应,与性相相应,自性起用就是德,与性德相应。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个境界,这个人肯定是法身菩萨,那不是凡人。现在我们要问,什么叫做「性」?性的体是什么?性的相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好在这部经里面为我们说出来了,经题「大方广」,就代表自性的体相用,清凉大师在经题里面给我们讲得很透彻。

  我们在讲这部经,经题是做了一个概略的报告,我们希望把这部经讲圆满,回过头来再讲《华严经》的玄义,玄义里面就详细的来讨论这一个命题。但是在此地,我们总得要说几句。真如本性,实在讲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那要我们方便说说,就是今天一般人所说的「自然」,自然而然。可是这句话还是很难懂,世尊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说,「非因缘,非自然」,自然跟因缘是对立的,所谓是「两边不住,中道不存」。我们从这些话里面去细心体会,可不能去想,想就错了,愈想愈错,只能够直觉,体会不到没有关系,慢慢来。为什么?一想就落在意识里面去了,那个不是自性,自性不是意识。可是跟诸位说真话,自性也不离意识,意识是什么?意识是自性里头一种现象而已,性是体,相是它变的。性是宇宙万法的本体,研究哲学的人对于什么叫本体多少有一点概念,可是这个本体,佛家讲的宇宙人生的本体。如果你真正明白了,真正体会到了,在教下就叫做大开圆解;在宗门就叫做明心见性;在念佛法门里面,就叫理一心不乱。由此可知,这不是普通人的境界,是法身菩萨的境界。

  自性所现的相,《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现象,所说的一切境界,「唯心所现」,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所接触到的,还有六根接触不到的。实在说,六根接触不到的,我们的心性不是不明了,不是不清楚,而是有障碍把它障住了。所以我们只能够见到局部的现象,不能够见到圆满的现象。什么是障碍?佛在经上千言万语,反复叮咛,烦恼障、所知障是业障,障碍了自性。因此,这个现象我们只能够见到非常有限的这一部分,比如佛在经上常说,我们大家也都耳熟,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之外,还有一真法界。我们今天对十法界能够见到多少?只能见十法界里面的人法界一部分,畜生法界里面一部分。人法界里头人的种类很多,我们能见的只限于这个地球,其他星球上的人我们就见不到。

  现在很多人常常讲外太空人,时时传说有幽浮外太空的太空船到我们地球上来探测,甚至于说有许许多多报章杂志,我们看到太空船降落在地面上。外太空人还离开他们的飞行工具,在这个地球上来探测、来参观,这些人形状跟我们不一样,肤色不相同。形状上,我们人伸出来是五个手指,我们看到许多照片上,外太空人是三个手指。所以人类我们也只能够接触到一部分,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畜生道我们也只能够接触少分,还有许多畜生道跟我们生活在不同空间维次,我们见不到的。佛经上常讲的龙王,住在海底,现在我们的科技,潜水的能力,潜水艇可以直接到海底,海底到处搜索,没有见到龙宫。于是有许多同修就来问我,佛经上讲的龙宫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释迦牟尼佛把皇宫说为龙宫,因为从前作皇帝叫真龙天子,是不是真有龙宫?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的话,释迦牟尼佛决定没有妄语。他能见得到,我们见不到。

  就是大海这个现象,说实在的话,我们见不到的大海很多。哪些大海我见不到?我举个例子给诸位说,你梦中作梦的大海我就见不到,你相不相信?相信!他作梦梦见的大海你也见不到,所以梦中境界我们见不到。定中境界也见不到。龙宫这种事情,确实有一些修行人在梦中见到,有些修行人在定中见到了。梦中的境界也许有人说那是虚幻的;定中境界,那我们学佛人都肯定是现量境界,超越时空。诸位要晓得,梦中跟我们不同时空,定中也不同时空,如果我们有能力见到别人梦中境界,见到别人定中境界,那一定是大开眼界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拓开很大的一步,六根所接触的景观,必定起很大的变化。就像一个人生长在农村,从来没有出过门,现在有机会带他到外面去看一看,到许多国家做一次旅游,大开眼界,许许多多景观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境界是非常非常有限的,非常非常窄小的。佛法里面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性的相分;而自性起用,这个用就是变化,变化无量无边。

   无量无边的变化可以把它总结为因果,世出世间不离这个事实真相,因果说明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有三个性质:转变,因转变成果、果转变成因,转变的现象;相续的现象,循环的现象,这三个现象一交错,就变成无量无边的景观,佛家统称为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作用。所有一切作用都随顺性体,这个作用是美好的,这个现象是美好的;如果与性体相违背,这个现象就出麻烦了。好象我们这个身体,身体要是随顺自性,你的身体一定健康,一定长寿,不会出毛病;如果违背自性,你的麻烦就来了,你的身体就病痛。那我们要问,法性是什么?我们如何随顺?宗门透得讯息多。我们一般人大概都读过《金刚经》,都读过《坛经》,最常见的「性体湛寂灵明」,古大德常常用这四个字来说明。湛就像很清的水、清净的水,一尘不染,取这个意思。《坛经》里面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这句话可以解释湛的意思。「寂」是寂灭,灭妄想、灭分别、灭执着;换句话说,真性里头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

   所以真性是空的,空寂,佛家称为真空。真是什么样子?真是空,假是有。凡是有都是假的,凡是空都是真的。但是空不是一无所有,它现相,不管现什么相,你要知道它的体是空的。于是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一点讯息,大乘经教常常教给我们,「即相离相」;换句话说,「即假即真」。还有佛门里常说一句话,大家很不容易体会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借假修真」。借假修真,就在相上见性!性是真的,相是假的,借假相见到真性,就在有上见到空,就在相上见到体性。我这个话,我自己觉得已经讲得很清楚,可是还是不好懂。这是佛法的大问题,真正明白、懂得了,就转凡成圣;不懂得没关系,你不要去研究,你要常常提起这个疑情。这个疑不是怀疑,是个疑问。我没有怀疑,我要怎样把这个事情证明,这叫疑情。所以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你不疑就没有悟处,你想开悟就难。

   这是佛法教学里头重要的手段,你有疑问请教善知识,有可以给你说的,有不能给你说的。中下阶层的可以跟你说,上上法不能说,上上法要你自己去悟得,才是真的,给你说永远把你的悟门堵死了,那不是善知识,那个教学法不善。教学好的老师诱导你自己悟入,这是好老师。你自己悟入之后,老师再给你印证,这个在教学方式上,佛家称之为善巧方便。我们就知道如何在生活当中随顺性德,就是清凉大师在此地讲的「称性法门」,法门无量,门门都称性。我再把称性说得粗浅一点,诸位好好去学习,我们先讲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无量无边。从我们日常生活,穿衣吃饭点点滴滴,都是法,都是门径。但是这个门径不是普通门径,是称性的门径,要是找到这个门径,悟入就不难了。

  首先你要晓得,性是空寂的、湛寂的,我们吃饭能不能跟这个相应?如果相应,你吃饭称性。吃饭怎么能跟称性相应?怎么称性法?我举个例子,就讲修行用功的方法。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用在吃饭上。我们吃饭,菜有好几道,知不知道味道?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舌头有病,麻木了,你不能辨别味道。你要能辨别味道,你是凡夫,你着相了,你跟性德相违背。聪明人,我讲到这个地方应当有悟处了,我们天天吃饭,不会吃;人家会吃饭的人,一吃饭就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哪些人?香积国的人。香积国的佛菩萨教化众生,请客,请你来吃饭,他们会吃,一吃就开悟。他们不需要讲经说法,为什么?那个地方的众生舌根最利,佛用这个方法接引众生。

  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是耳根最利,楞严会上文殊菩萨拣选圆通,说的是「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音声。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用音声教化众生,孔老夫子出现在中国,也是用音声教化弟子。这个世界众生耳根最利,看,有的时候看不清楚;听,他注意听,他听懂了,听明白了,音声为教体。香积国的众生跟我们不一样,舌根最利,听他们听不清楚,看也很困难,舌头一尝他就明白了。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样样味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慧,但是所有一切味道在自己舌根里面感受是一个味。为什么变成一个味?因为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确实是一味。一味是真的味,五味是假的,五味是酸甜苦辣咸,味道再多,不会超过这五大类。一是真的,多是假的。怎么入进去?「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就称性。假如一不是多,多不是一,你违背自性,为什么?一跟多都是自性所现的相分。你完全明白了,一多不二,性相是一,理事是一,然后你才真正能够明白,自他是一,真妄是一,是非是一,苦乐是一,生死是一,你就真的随顺法性了。

  在我们念佛人来讲,这个人得一心不乱,禅宗里面讲万法归一。有人听到这句话,反问一句:「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你们能不能回答?你要是聪明,不难回答。一归何处?一归万法,「万法归一,一归万法」。《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就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就叫称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待人接物,点点滴滴,都能够入不二法门,那就称性。

  这里面经文讲「无边大义」,这个义是义理、道理,无量无边的义理。清凉大师说「一音能演」,这叫「出现」。你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你说不出。契入这个境界,对方听的人,如果不是跟这个境界很接近,他也听不懂。是听经的这个人他的境界已经相当高,已经走到边缘,就是进不去,这样给他一说,他就恍然大悟,他就契入。这一类在佛法里称之为根熟众生,他是佛法里真正当机者,在这一生得度、证果。如果不是这样的根性,中下根性的人,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在他阿赖耶识里下种子,种子决定叫他提起疑情。就是佛在经上这些话说得很多,他有很深的印象,他不能够证明,不能够契入,这个状态之下就叫疑情。要「一门深入,长期熏修」,时节因缘成熟,他就悟入了。

  所以无论大小乘佛法,无论显教密教,对于一切众生实在来讲,都有真实利益。这个利益如果不契机,这个利益在这一生当中不能现前,也就是我们现前得不到利益,来生后世方得利益,这是肯定的。这也就是说,佛法的学习对众生真的是无比的殊胜。所以「金刚坚固眼」,实在讲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五眼圆明,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是金刚坚固眼。他能够契入法性,没有一样不称性,所以无量无边的义理还是比喻声光无尽,他从这个地方悟入。长行我们介绍到此地,下面我们看偈颂:

  【尔时开华匝地主山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主山神众而说颂曰:】

  我们在这说偈仪里面,看到菩萨的德号跟长行有差别,长行里面是讲宝峰开华主山神,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是『开华匝地主山神』,名称不相同,意思相同,我们能想象到世尊说法的善巧。用意在哪里?叫我们对名字相不要执着。宝峰开华,这个地方讲开华,匝是周遍的意思,这个花周遍大地。两个名字合起来看,意思就非常的美满,宝峰开华,是不是这个花开在山峰上?山腰山下有没有?从这个名号上我们就晓得了,遍地布满了花卉,与经题相应。华严,经题上讲的「华严」,两个名号合起来是华严的意思,这个我们要明了。下面这首偈,是宝峰开华主山神的赞颂:

  【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辟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

  在长行里我们读到,菩萨修学的法门是「入大寂定光明」,清凉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的「寂而常照,故光无不阐」。『往修胜行』,「往」是往昔、过去,菩萨成佛修学的时间很长,决定不是短时间。为什么?凡夫久远劫就迷惑了,生生世世他的积习太深太厚了。在理论上说,迷悟是剎那之间,确实不错,这个道理真的讲得通,但是事实上有几个人顿悟?太少太少了。我们从过去修行的历史当中来看,顿悟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千百年当中难得看到一个。在中国历史里面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这是顿悟。能大师之前,没有听说过,能大师之后到今天,这一千三百多年当中,也没有听说有第二个,你才晓得这事情有多难!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长时间的修学,「往修胜行」,这殊胜之行。「胜行」指的是什么?修定,菩萨在长行里给我们讲的「入大寂定光明」,这一句要用现代的话简单来说,他修的是大定大慧,大定大慧这是殊胜;『无有边』,「无有边」是讲他所修学的境界、他所修学的时劫,我们现在人讲时间与空间都没有边际,现在这一生成就了。

   『今获神通亦无量』,「神通」从哪里来的?这个我们知道,从定慧当中起的。小定现小神通,大定就现大神通,他的定慧无有边,所以他示现的神通「亦无量」,与前面这一句相应。定慧神通表现在哪里?第三句就说明,『法门广辟如尘数』,自己修成之后,没有不教化众生的。你要问为什么?佛经上所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自然然就露出来了,完全是性德的流露,没有丝毫的勉强。你要问为什么?真的,你不晓得事实真相,你会问为什么;菩萨晓得,虚空法界、剎土众生跟我是一体。什么一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自己,识也是自己,真的是一体。

  所以对一切众生那个慈悲没有条件的,无缘就是没有条件,怎么会不帮助一切众生?怎么会不救度一切众生?只有众生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觉悟的人不如是。所以众生无边,他开辟的法门就无边,「法门广辟如尘数」。所以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佛有多少法门?众生有多少,佛就有多少法门。众生无量无边,佛的法门就无量无边,这样才能帮助无量无边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这个话的意思诸位要细细的去听,这就好比大夫为病人治疗,大夫有多少药方?有多少病人,他就有多少药方。每个人开的药方都不一样,只要病人能合作,依照他这个病方去服药,药到病除,这才是诸佛菩萨真正的慈悲。他不是要等你,你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你要修无量劫,你才能成就,这个慈悲不圆满。怎样帮助你?你这一生就成佛,这才叫真慈悲,这个慈悲才叫圆满。甚至于说你今天就成佛,你今年就成佛,这个才叫圆满。你还要我搞几十年,还要我搞多少世,佛的慈悲从哪里讲起?

   佛开这么多的法门,你要晓得哪一个法门是为我开,我好好的照这个法门学,我很快成就了。如果你不合作,他的处方很好,下药很好,你对他不相信,你不接受,不能够按照这个处方来服药,你不能成就,你病不会好的。如果再病急乱投医,什么方子都吃,什么药都来尝尝,恐怕不但不能好,病上再加病,那就更麻烦了。这一首偈的意思很深很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悉使众生深悟喜』,这个悟不是浅悟是深悟,悟入当然是法喜充满,这是一定道理。

  主山神偈颂第二首:

  【众相严身遍世间,毛孔光明悉清净,大慈方便示一切,华林妙髻悟此门。】

  这是华林菩萨他的赞颂。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的,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修习慈善根成熟不可思议数众生」,这是以大慈悲心、大爱化导一切众生。清凉大师为我们提示的是「相光熟机,皆慈善根力」,清凉大师的注解与他的赞颂完全相应,也为我们做了一个强烈的提示,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应当要留意哪些法门。第一句『众相严身遍世间』,这是相好;第二句『毛孔光明悉清净』,这是光明。「相好」是福,「光明」是慧,有福有慧;第三句又有大慈。我们想菩萨所住的那个地区的人有福,这真是我们一般世间人讲的道德善师,是很不容易遇到的,真的像开经偈上所说,「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虽然没有这么大的福分,释迦牟尼佛出世我们没有遇到,祖师大德出世我们也没有遇到,但是他们的遗教存留在世间。如果我们能够读诵、信解、依教奉行,我们所得的福慧还是圆满的。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祖师大德印光老法师,他老人家虽然是往生了,他的相好,我们在相片上看到了,他的光明、他的慈悲,我们在文字上见到了。如果能够读诵受持,为人演说,这是祖师的真实弟子,这是众生道德善师。问题看我们肯不肯发心学习?能不能认真努力去学习?关键在此地。道德、智慧、福德,是我们许许多多同修内心所羡慕的、所向往的,也是很想得到的。实在说得到不难,世出世间大圣大贤的教诲都在我们身边,我们确确实实是很有福报的人,没有福报你怎么能遇得到?但是福报里面他有业障,业障障碍了我们的福慧,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还是不能成就,这就是业障。我们学佛第一个目标在哪里?自己总得要晓得,我们学什么?怎么学法?修学的好处利益在哪里?菩萨在这首偈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修学的真实好处利益就是「众相严身」。众相是说什么?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对佛说的。我们哪有那么大的福报?虽然没有大福报,真正修学有小福报,你修一分你的相就转一分,你修两分你的相好就转两分,「相随心转」。

  宗门教下的祖师大德,教我们怎么修法?几乎无一不是教导我们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心,是心里头的念头,起心动念。怎么修法?把那个不善的念头修改成善的念头,这就叫从根本修。但是善恶的标准一定要根据佛在经上所说的,孔老夫子也是大圣人,他所讲的这些话,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夫子教人也是从根本修。谁说儒跟佛的道不同?那是没有深入经教,深入经教你就晓得世出世间大圣人教人,没有不同。儒跟佛,我们很客观的看,只有广略不同,佛说得多、说得广,儒家东西分量少、说得简略,其他的我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同的所在。从根本修,从哪里修起?儒教我们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起,这四条都是从根本修。格物,格是格斗,物是物欲,实实在在讲就是自私自利,贪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不知道这是病。圣人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好东西,这些欲望,戕害我们的慧命,必须要把它远离,我们要跟这些物欲做一番格斗。用现在的话说,我们一定要战胜物欲,要战胜自私自利,要战胜贪图名闻利养的念头,要战胜享受五欲六尘的念头,这叫格物。在佛法里面叫断烦恼,这些东西佛用一个名词,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你不断不行。烦恼就是业障,障碍我们性德,障碍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

  这三句偈里面,第一句是相好,第二句是智慧,第三句是德能。我们要不把这些东西放下、断除,我们的性德一分都透不出来,相好、智慧、能力一分都透不出来,被这些东西障碍住了。我们要清楚、要明白,儒是这样教人,佛也是这样教人,从根本修。第二「致知」,知是智慧、是知识,要开智慧,要求知识。在佛法里面「法门无量誓愿学」,都是从根本做起。儒家,没有格物的功夫你就不能成就学问,物欲决定障碍学问,物欲决定障碍真知,它不会障碍世智辩聪,它会障碍真实智慧,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二障除掉了,我们的真心才显露。儒家讲的诚意正心,这是真心;诚意是体,真心之体,真诚显露了;正心是用,你的真心起作用,起心动念无一不正。正就是与性德相应,与性德不相应的就不正。你起心动念都纯正,这个难得了。在佛法里面叫菩提心,《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至诚心,就是儒家讲的诚意;深心、回向发愿心,就是儒家讲的正心。儒家讲一个,佛法讲两个,两个是什么?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

  自受用叫深心,古大德给我们解释什么叫深心?好德好善,对自己唯一的爱好是好德好善,这个心是深心,对自己。对别人,回向发愿心。什么叫回向?必须把自己的智慧、能力、才艺、福报奉献给一切众生共享,这叫做回向。回自向他,我们自己修行成就智慧德能相好,相好就是福报,不是自己享受,供养一切众生。对上供养诸佛如来,对下供养九法界众生,这叫回向。回向还不够,还要发愿,这个了不起,发什么愿?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发这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你已经成佛了,烦恼已经断掉,断干净了,没有了,没有怎么样?还要表演,还要去演戏,演那个断烦恼。为什么?为众生,众生烦恼没有断,我们要做出断烦恼的样子让他看,让他觉悟,让他仿效。不是为自己,自己烦恼没有了,要表演断烦恼给别人看,这都叫回向、叫发愿。

  法门已经都学圆满了,成佛了。已经学圆满了,但是还要装着从头学起,没有一样不是教化九法界众生。众生在幼稚园,我就装着也念幼稚园,众生念小学,我也跟他一样去念小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诸佛菩萨不离众生,真的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永远在我们身旁,时时刻刻在照顾我们,我们不知道,我们不认识。要给你说穿了,在哪里?你身旁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原来就是。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示现,当你有一天觉悟了,你发现了,你才会感觉到惊讶,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菩提道上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诸佛菩萨化现的,都是来帮助我觉悟的。善人善行,启发我的善心,我看到了、看多了,自己回头向他学习,以他为榜样;恶人恶行,给我们提出反面的教化,让我们看到听到了,认真反省我有没有这个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如果反省自己没有,自己要提高警觉不可以有;有,赶快把它改正过来,他是我们一面镜子。

  我们自己很不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恶行,佛菩萨在我们面前做出这个样子,让我们看到听到了,发现原来这个我也有,才把自己毛病过失反应出来了。他是我的善知识,他是我的好老师,我对他要感恩戴德,我对他要恭敬供养。没有他,我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过恶,永远不知道改进,你想想看哪个人、哪个物不是在教化我?同学们你们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那就恭喜你,你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善财童子,你所遇到的一切境缘: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就是经上讲的五十三参。你天天在参学,天天在提升自己境界,一定跟善财童子一样,一生当中圆满菩提,证得无上的佛果,自性本具的相好光明德能完全都恢复了。

  菩萨在此地用四句偈来提醒我们,我们要知道,我们学佛有没有成就?现在讲成绩,这个大家好懂。我们修学有没有成绩?这是标准。我们想想,我们的「众相严身」有没有进步?换句话讲,我们的相貌有没有转变?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变得好?你心有进步。诸位要知道,相随心转,心好相就好了。心不好,要想把相改好,现在这个科学有办法,去美容,很多人干这个事情。改到最后什么效果?改出一身病出来了,那是违背自然用人工。人工违背自然,你相貌怎么会好?所以,相好是你修学成绩的外表,果然你修的一年比一年好,你功夫得力,身体体质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原本有病,真正修行,病没有了。原本为什么有病?因为你里头有病毒。哪些是病毒?妄想是病毒,分别是病毒,执着是病毒,贪瞋痴慢是病毒,再告诉诸位,自私自利是病毒。内有病毒,外面有感染,你身体怎么会好?你相貌怎么会好?现在佛菩萨这一切圣贤教给我们改心,把这些心里所有的不净、不善统统改过来,我的心善,我的行善,相貌就善,身体也善了,善好了。这是我们修行功夫得力的第一桩利益。学佛有什么好处?好处就在此地,你立刻就得到。饮食起居说老实话,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佛教人随缘,随缘就行,不要攀缘。随缘是在一切境界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随缘;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叫攀缘,随缘攀缘是从这个地方分。如果随缘一切都是好的,为什么?不管在什么境界当中,你永远保持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如果攀缘,不管什么境界,你都会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境界你得不到。所以我们常常要反省、检点,我的身相有没有改变?我们并不求改变,求改变你就着相了、打妄想,从这个地方检点我修学的成绩。身相是成绩单。再检点、深入的检点,智慧,是不是智慧比从前增长?佛法当中常说烦恼轻智慧长,我们的烦恼是不是一年比一年轻,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这都是成绩。

  从什么地方看?头一个看经,去年我看这个经文我还看不懂,看不出经里头的意思,我听经听不出味道;今年不一样,我看经能看出意思,听经能听出味道,进步了。再深入检点,我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真诚慈悲?过去一年我对待一切众生漠不关心,得有人提起,「某人哪个地方有灾难,我们都去帮帮忙。」听到之后,「好,我来随喜。」不是主动的,被动的,总算是不错,也修了点福。今年不一样了,今年能够主动去做,不要别人提醒我,我还会提醒别人。你要不常常反省检点,你就不知道你自己修学功夫有没有进步?这在我们初学,我们没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工作是要做的。

  所以佛门祖师给我们订的早晚功课,早晚功课什么意思?早课目的是提醒,用经教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这个修行功德不可思议。一天不改过,一天就没有修行,没有进步就是没有修行;一个星期不改过,这一个星期就没有修行;一个月不改过,这一个月就没有修行;一年不改过,你一年空过了,可惜!自己真修、真念,然后才能够利益众生。「众相严身遍世间」,你的福报周遍法界,周遍法界的意思是让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享受,像佛陀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是为自己的。换句话说,我们的修行确实有成绩,我们的相貌一年比一年好,身体一年比一年强壮,是不是为自己的?不是。你为自己错了,违背了法性。不是为自己,这个相好为谁?为众生。这个相好是什么?是佛门的招牌,是佛门的广告。一切时一切处,让这些众生看,看了之后他有感受,这个相好就像阿难尊者说的,不是父母生的,那是修成的。我们现在换句话说,这个相好并不是讲求什么营养东西保养得到的,是学佛得来的。从这个地方看出佛法的好处,让他生起仰慕的心、羡慕的心,也想跟着学,这是招牌广告。你要以为这个是自己享受的,大错特错!你就堕到凡夫去了。

  所以相好光明是度众生的,接引众生第一个手段,就是让众生看到你的相好光明。光明我们讲光彩,现在人讲磁场、气氛,看到之后生欢喜心,就把他引进来了,就接引众生。菩萨成佛为什么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没有别的,为众生的,哪里是为自己?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这就是「遍世间」的意思。遍世间意思很深,不但接引我们大众当中的人众,接引畜生众、接引鬼神众、接引九法界众生,这才叫遍世间,这个世间是指十法界。

  「毛孔光明悉清净」,智慧展现出来是什么?心清净、身清净、境界清净,无一不清净。如果有特异功能,我们一般讲有天眼通的人来看,你的身体是透明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是透明的?你的身体里面一丝毫的污染都没有。这个身不透明是因为你有烦恼、你有忧虑、你有恐惧,你有自私自利、你有贪瞋痴慢,你这个身体是漆黑的,身体里面是黑的,放出来的光也是黑的。这个光现在一般修气功的人他看气,我们佛法不叫气叫「光」,所以那个修气功的人他看一个人,他的气颜色不相同。真正修行人他那个光是什么光?金色光明,真的是一尘不染。其次这个光是白色的、黄色的都很好,看到是蓝色、灰色、黑色的,你这个人身体不好有病了。可是你要记住,佛经上讲的是绝对的真理,「相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绝对真理。所以你心好,相好;行好,身体一定好,就这么个道理。

  「毛孔光明悉清净」,这个意思我们就能够体会得到了。毛孔放光,诸佛如来毛孔放的这个光大、明显;我们凡夫毛孔放的光,我们粗心大意看不出来,必须练气功,必须修禅定才能看出来。但是这里头还有一层深义,前面第一句是以福报帮助众生,相好光明帮助众生,对于如来无上的大法生起恋慕之心。第二句以自己的智慧,摄受一切众生。第三句落实,大慈大悲教化一切众生,『大慈方便示一切』。你得要去教化众生。你不教他,虽然他有缘,他的障太重,他这一生觉悟不了,他这一生修行不得力。菩萨必须以善巧方便来教导他,没有善根的人帮他种善根;已经有善根的人帮他增长善根;善根已经增长的人,帮助他成熟;已经成熟的人,帮助他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是菩萨示现在世间所做的事业,他是为这个来的。

  菩萨这么作法自利利他,如果不度众生,自己决定不能够圆成佛道。这是什么道理?就是世间人常讲的教学相长。所以你不肯教学、不肯教别人,你纵有进步,非常缓慢。所以小乘人声闻、缘觉学得很辛苦,进步得很慢,为什么?不肯教人。大乘菩萨的进步很快,什么原因?欢喜教别人。世尊在经论里常常告诉我们,欢喜教别人是修法布施,法布施的果报是聪明智慧,愈施愈有智慧。财布施就是以你福德的布施,愈布施福德愈大。大福报是从施福得来的果报;大智慧是从施法得来的果报;无畏布施就在其中,那你得的是健康长寿的福报。『华林妙髻悟此门』,菩萨在这个法门里头觉悟了,证得无上菩提。请看第三首:

  【佛身普现无有边,十方世界皆充满,诸根严净见者喜,此法高幢能悟入。】

  第三尊「高幢普照主山神」,他在前面我们看到修学的法门是「观察一切众生心所乐严净诸根」,他修的是这个法门。看看众生喜欢什么,他就庄严哪一种,根是讲的六根。由此可知,「严净诸根」是随顺众生的,我们要在这里学这个本事。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活活泼泼,我们现在看他这首偈,从这首偈子里面我们好好的学习。

  第一句『佛身普现无有边』,这里头意思就很深很广。普门示现,世尊在楞严会上是给我们讲原则讲原理,「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现在众生心喜欢的是什么?爱好的是什么?我们如何为他示现?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要是不知道,多问问就晓得了。首先你要去问这些年岁大的人,甚至于年轻人,你问他喜欢什么?问的时候要提示他,你喜不喜欢美丽?我相信年轻人不管是男是女的,都喜欢自己美丽,总不喜欢自己丑陋。爱美之心,不但人有,畜生都有。你们到动物园看到孔雀,你穿很漂亮的衣服它就跟你比美,孔雀开屏;你穿得邋邋遢遢,牠就不理你。畜生都爱美,植物也爱美,可见得爱美之心一切众生共同的。不老,我想也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不病、健康长寿,没有一个众生不希求。

  我过去在美国达拉斯建了个道场,我们开幕的前一天,先开放给我们的街坊邻居,邀请他们,我们以点心招待,让他们来参观。让这些邻居知道我们中国人移民到那里去,我们在做些什么?我们这里供的佛像,他很好奇的问:「这是什么佛像?什么意思?」我们就告诉他:「阿弥陀佛代表对于一切人事物,觉而不迷。」他听了,他听得懂:「这个好,我也要」;观音菩萨代表慈悲、爱心,博爱这个他也要;大势至菩萨代表理智,他都喜欢。我们修什么法门?净土法门。什么叫净土法门?心地清净,这个他要;净土是极乐,快乐他要;无量寿、长寿他也要。我说:「好!每个星期六我欢迎你到这个地方来,你所要的统统可以得到。」皆大欢喜,他就进门来了。不妨碍他信天主教、基督教,星期天你上教堂,星期六上佛堂。教堂上帝是你们的父,佛法是你们的老师。你在家有父母,在学校有老师,不冲突,两边都去,皆大欢喜。总要为众生去想。好,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六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山神偈颂第三首:

  【佛身普现无有边,十方世界皆充满,诸根严净见者喜,此法高幢能悟入。】

   这首偈前面说过,但是还有重要的意思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不得不多说几句。我们没有佛菩萨那样的神通道力,能够为十法界一切众生示现教化,但是不能够完全不知道效法。尤其在这一个时代,众生欢喜的事情我们不能够不知道,也要懂得应机说法,观察一切众生心之所好,知道用善巧方便来诱导。

  今天下午道长来访问,也有两位新闻界的朋友,谈到现代的媒体为了讨好观众,随顺观众的爱好,制作许许多多的节目,这个节日多半都是负面的,提出这么一个理由来。当时我就说,如果我们在节目当中多制作一些正面的、富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这些节目,我深深相信观众不会少。不要以为这些节目拿出去,没有观众、没有人看,你还没有拿出去,你怎么晓得没有人看?你不妨试试看,你以为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人都迷惑颠倒?人人心里面都是贪瞋痴慢,没有一个好人?那你们现在制作节目不就是这种心态吗?殊不知这个世间觉悟的人不少,尤其是退休的老人,人到这个时候回忆过去一生,只要他回忆,他就会觉悟。他这一生当中做的事情哪些是错了?哪些是对的?他现在所需要的是正面的教学,是需要圣贤的教诲,这一部分的观众你抓到了。还有一部分具足善根的小学生们,小学生们真的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他古圣先贤的东西很容易接受,确实能依教奉行。等到他念中学、念大学他又被污染了,那是另外一桩事情。小时候先把善根种下去会很管用,虽然他在青年迷失了,他到壮年的时候就很容易回头;壮年的时候不回头,老年的时候肯定回头。这一部分听众你也能把他抓住,你为什么不去试试看?

  学佛小乘是保守的,大乘是开放的,为什么?时代因缘不相同。古时候是封建社会适合于保守,现代二十一世纪民主自由开放不适合保守。所以世尊在《法华经》里头教导末法时期的众生、学生,特别是讲经说法的这些学生,一定要弘扬大乘。为什么?大乘契机。特别是《华严经》,《华严经》确实是民主自由开放,多元文化,多元的社会!展开经卷来看多彩多姿,没有保守、没有执着、没有分别,在《华严经》看到这个境界,怎么不会契现在人的机?我们用这个文字、用录音、录像光碟流通少分,我们所发现的,人家看到真生欢喜心。这些年来多少人问我们要,我们应接不暇,供不应求,就知道这个社会善心人很多,想看这些节目,没有人制作。制作节目人都以为这世间人都喜欢花天酒地,都喜欢杀盗淫妄,他不晓得他把这个世间一部分善心人给遗忘掉了,非常非常可惜!

  在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要接引现代众生,就要大乘,活活泼泼的大乘,能够满足各各阶层人的娱乐、心里面的欲望,他所追求的快乐。那就可以像经上所说的,『十方世界皆充满,诸根严净见者喜』,「诸根严净」这四个字是说我们四众弟子在家出家,要做一个真正的好榜样、好的模范;后面这三个字别忘记,人家见到欢喜,如果人家见到你讨厌了,见到你远离了,那你就错了。所以我曾经听说,学佛的同修有些人在某些道场,看到你穿的衣服比较时髦一点,化一点妆,里面人就指责你,说你错了,于是她自己真是不知所措,不晓得怎么好?他指责你的,说你学佛不应该这样化妆,没错!那是在什么时代?至少二、三个世纪以前那个时代。还要用那种方法,把学佛的人统统给赶出去了,人家不愿意学佛了。

  你说不能化妆,你看看观世音菩萨有没有化妆?大势至菩萨有没有化妆?你说不能戴首饰,观世音菩萨戴的璎珞、还戴的有手镯;穿的衣服我看很华丽,不是粗粗糙糙的。再看看,要有机会你们到敦煌、到云岗、到大足,你去看看这里面壁画画的「变相图」,佛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聚会,天女在空中表演,载歌载舞,那是多么欢乐的场合!那不是把这些人统统给吓跑掉了?一定要懂得我们生活在什么时代,这个时代人需要什么,应机说法,你要懂得观机。

  修道的人饮食都很简单朴素,为什么道场上做的这些饮食都非常精美?过去我们跟韩馆长生活在一起,她跟一般人不一样,穿著不是像老太婆,饮食非常讲究。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我们的餐厅称为华藏大饭店,饮食确实好,接引了很多人。他到这边来念佛,干什么?他想来吃一餐饭,我们用这些东西来帮助他、来接引他;如果这个地方吃的东西不好吃,他不来了。绝对不是我们贪图口味,我们要以好的供养众生,只要我们能力做得到的,尽心尽力供养众生,让众生生欢喜心,让众生在这个道场得到真正的欢乐。他觉得这个地方比什么娱乐场所都好,清净庄严,每一个人见面面带笑容,言语温柔,这是道场。现在有些道场,他没有学大乘,他没有学《华严经》,这怎么能怪他?他哪里懂得「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不懂。所以他处处成障,处处都是障碍,他不晓得真正佛法是无障碍法。

  《华严经》末后一品「入法界品」,入什么法界?《四十华严》品题就非常详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有分别怎么能解脱?有执着怎么能解脱?「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明了的,在这个世纪,你才能够弘扬正法,你才能够广度众生。在这个社会不管是哪个国家人,不管是哪个族群,不管是哪个宗教,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接触,第一个生欢喜心。大乘法里头佛常讲「令一切众生常生欢喜心」,学佛的人实实在在讲健忘。佛家的道场,正规的建筑一进大门,头一个看到的是弥勒菩萨,布袋和尚,他坐在山门口面对着大门对你笑,不是面孔呆呆板板的,对你笑,笑咪咪的。这什么意思?「常生欢喜心」,他所表法的,古德提了八个字:「成喜悦相,生平等心」。

  这是你一进佛门要学的,进了佛门对待一切人事物心地平等,对每一个人欢欢喜喜,这就对了,你才能进门。我们连进大门这一课都没有学到,在在处处还以为自己学得不错,如果说细细的去讨论一下,佛在经典上所说的,你真的做到几条?你还有多少条你没有做到?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些菩萨,看到这些神众各个都是活活泼泼的,都得大自在,这是圆满成就的大法。虽然是民主自由开放,不失规矩。为什么?它里头有「严净」,庄严不失清净,清净里头不失庄严,庄严是美好,我们今天讲的真善美慧。你学了之后无论道场、无论家庭,真的是和睦相处,足以为你的邻居、亲戚朋友做示范。人家一到你家里来看到就不一样,你家为什么这么好?为什么这么欢喜?为什么这么和睦?你就接引许多人了。

  我们过去在美国,邻居早晚都会见面,看到我们这个道场每一个人都那么快乐、都那么欢喜、都那么亲切,他们打听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是学什么的?为什么这么快乐?潜移默化感动这些人,让他自动到这个地方来问佛法、来了解佛法,进一步的他想研究佛法、修学佛法。如果我们所表现的不能让他们生欢喜心、生羡慕的心,佛法就不能弘扬光大,佛法就不能广度众生了。「见者喜」这三字重要,不要叫人见了畏惧,那错了。一看到学佛的人害怕,掉头而去,我们错了,要明白这个道理。第四首偈:

  【历劫勤修无懈倦,不染世法如虚空,种种方便化群生,悟此法门名宝髻。】

  这是离尘宝髻主山神他的赞颂。我们在前面读到他主修的法门是「得无边劫海勤精进无厌怠」,我们一般人讲的勇猛精进,永远没有懈怠,那他当然成就了。佛法里面最麻烦的,实在讲就是懈怠懒散,就没有法子成就。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要想有个成就,宝髻菩萨他老人家修学的纲领,我们要学习。修行不能怕时间长,『历劫勤修无懈倦』。再跟诸位说,你要想学佛、你要想作菩萨,永远要保持勇猛精进,不能有一天懈怠。当我们修行成佛,功德圆满了,是不是可以不必再精进?不可以。自己没有成就之前,勇猛精进是为自己;自己功德圆满之后,依旧勇猛精进为众生,表演给众生看。

  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就成佛了,为什么这一次到我们这个世间来,还要示现八相成道?那个示现是表演、是做戏的,做给我们看的。他要不这样做,我们不相信他。我们认为说:「你是天人,你是天生的,我是凡夫我怎么能跟你比,我怎么能学你?」必须要表演,也要来投胎,也要从小慢慢长成,也要受一些折磨,发心出家修道,表演给我们看,这就是勇猛精进「无懈倦」,真的是无疲无倦。《梵网经》上告诉我们,他这一次到世间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这个戏常常演。我们碰到他演这一场,他是第八千场我们才碰到。我们得好好想想,没有成就的时候,帮助别人实在是帮助自己;已经成就之后,全心全力帮助九法界苦难众生。

  无论是自行或者是化他,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第二句『不染世法如虚空』。不是不接近世法,记住「不染世法」,就是不被世法所污染。大乘法常讲「即相离相,离即同时」,这才叫真的不染。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不染着,他能够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心地不一样。凡夫染着,世法里面起贪瞋痴慢,菩萨也在五欲六尘里面,不起贪瞋痴慢,差别就在此地,这高明!你要不跟一切众生相处在一起,你不能度他,你不能帮助他;跟他在一起,你心里面也起贪瞋痴慢,好了,你没度到自己,被他度跑了。所以在《金刚经》上释迦牟尼佛教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也到处去讲经说法、去教化众生,世尊教他守一个原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吗?「不染世法如虚空」。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禅定,他所说的就是《金刚经》的意思,他说「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叫做禅,内不动心叫做定。如果我们换句话,大家更容易懂,外不受一切物欲的诱惑,这就叫禅。眼不会被色诱惑,眼根在色相里头入定了,不是不见,一样去见;耳不为音声所动摇,不为音声所影响,耳根在音声上入定了;鼻不为香气所动摇,鼻根在香气里头入定了;舌不为味所染,我的舌根在味里面入定了。舌根在味,吃饭,不执着,菜肴摆在面前,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会吃饭。每一道菜味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智慧,这叫「照见」,智慧!在五味里头没有起一丝毫贪爱,没有起一丝毫厌恶,一切平等的,入定。吃饭在入定,吃饭在修定慧,吃饭能够守住世间吃饭的规矩、威仪,那是戒律。吃一餐饭是修戒定慧,这叫会吃饭的;不会吃饭的起贪瞋痴,这是举一个例子。六根对六尘境界没有一法不如是,从早到晚就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你说哪一法不是戒定慧?法法皆是,法法皆如,这人修行不但是功夫得力,功夫到家了。他怎么会不成就?

  凡夫的麻烦,睁开眼睛被外面色相所动摇,被它影响。顺着自己意思的起贪心,不但起贪心而且还想占有,就是十二因缘讲的爱、取、有,起心动念不善,起控制的念头、起占有的念头,这就是凡夫,这就造业了。什么叫佛菩萨?佛菩萨见色闻声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为什么?「如虚空」,这叫不染,这过佛菩萨的生活,这是在修学大乘佛法。穿衣修大乘佛法,吃饭修大乘佛法,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无一不是修大乘佛法,一修一切修,这是真修行人。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要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要这个干法才行。

  对于人要看他的程度,你怎样教导他。他是初学,有初学的教法;他是老修,有老修的教法;他根熟,有根熟的教法,不一样!初学的教法守规矩,像教小朋友一样教《弟子规》,样样都要遵守,教初学。教老修,他已经不着相了,不着相他要遇到初学,他还是要那样守,装模作样。为什么?装给初学的人看,否则的话初学的人说:「你教我这么做,你自己不肯做,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不相信,我不学你。」所以对初学的人我们表现得严持戒律,那个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

  所以学戒律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许多人都是死在戒条之中,死在句下。这从前李老师常讲,学佛学成什么?成就什么?念书不善念的到最后变成书呆子,学佛不善学的到最后变成佛呆子。执着,食而不化,囫囵吞枣,天天在学习没有消化。没有消化就是你天天在学习,经义没有了解、没有觉悟。我们学教,经文字字句句解了,这信解,解是化了。化了还不行,一定要自己能吸收它的养分。像吃东西一样,我吃下去了,吃下去东西消化了,消化之后怎么样?一定要我全身血脉吸收它的养分,我才得受用。消化之后要不得养分没有能够吸收,有什么用?上面吃下去下面排泄掉了,没有得受用。这个受用是什么?自己要入这个境界。入境界你就完全消化了,你过佛菩萨的生活,你过大方广佛华严的生活,你才消化掉,你得受用。

  假如我们学这个经教,经是经,理是理,我日常生活还是照样,完全脱节、完全不相干,你想想我们浪费这么多时间、浪费这么多的精神,学这个有什么用?学了没有用,没有用何必要学它?那就错了。充其量美其名种一点善根而已,这话也是实在的,得不到受用,种一点善根。佛家讲的「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你能得到利益只是如此而已,现实生活上你实实在在没有丝毫转变。李老师当年在世常常教导我们,该怎样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就是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未曾毫分转动你的命运」,你的修学没有成绩。有成绩怎么样?决定把你的命运转过来了,我们在佛法上修学不能不懂这个道理。

  所以最重要的「不染世法」,这四个字意思,你要搞清楚搞明白,不是不要世法,你想不要你逃不过的。你眼不能不见,《楞严经》上说,闭着眼睛你见的是一片黑暗,还是见,睁着眼睛见明,闭着眼睛见暗。你耳朵不能不听,你鼻不能不嗅。你不嗅鼻坏了,不听耳坏了、耳聋了。六根决定要接触六尘境界,关键是不能被境界所转,不能被境界所影响,在境界里头不可以起贪瞋痴慢,不可以有自私自利。我讲的大家比较好懂:不可以有丝毫控制的念头,不可以有丝毫占有的念头,你就得大自在,你才能入菩萨的境界,华严境界,你才能过法身菩萨生活,那是真正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就是往年方东美先生所讲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想想这句话!学佛要是得不到这个享受,我学它干什么?学得那么苦哈哈的,可怜兮兮的,这是为什么?错了。

  佛法活活泼泼、快快乐乐,真的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然后『种种方便化群生』。「种种方便」总的归纳不外乎三业,身业、语业、意业。身是表演给人看,这里面身、语、意三业的表现是真实智慧,用现在的话说:高度艺术。佛家讲善巧方便,现在人讲高度的艺术、高度的技巧,真实智慧教化众生、感化众生。方法不是一种,「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合起来讲是最适合的方法。最适合的方法是什么方法?没有一定。他必须要符合四个条件:对什么人、对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这四个条件叫缘,机缘。哪一个条件不同,方法就不一样,方法是活的,让人接受时生欢喜心,就能够领悟、就能够回头。你这个方法便宜,非常适合。如果你用的方法让对方生烦恼、起疑惑,不能接受,你那个方就不便,那个方法就错了。便宜是最正确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这没有智慧不行。

  「种种方便」无量无边,种种方便从哪里生起?从智慧生起的。从前面的功夫,历劫修行不染世法,从这里生出来的,这是我们要记住、我们要学习的。你要接引一个人,你先观察他的善根可不可能?也就是看他有没有善根,这是智慧观察。特别是我们度自己家里的亲人,自己家亲人总是很长时间在一块相处,他的根性、他的爱好了解清楚,用什么方法你就会用了。你想度你的家人学佛,家人喜欢看电视,你天天陪他看电视,他很欢喜。电视看一些综艺娱乐的节目,偶尔之间你也可以放一些有关佛门的这些东西给他看,他一看点头觉得也不错,慢慢的诱导。对于节目音乐歌舞的欣赏,你要从他那个不正常的兴趣,慢慢的引诱他到正法,需要时间、需要方便,那就得靠你的智慧了。

  实在讲佛是真有原则,佛教给我们的「四摄法」你要会用。四摄法里头头一个布施,用在我们家亲眷属是供养,供养他爱好的,供养他喜欢的,慢慢的把他诱入到佛法里面来,这就对了。喜欢音乐,最后让他去听佛门的音乐。我们过去在美国一些外国人,听我们念佛的声音,他站在那里站了好几分钟,然后告诉我们道场的一些小法师,「你们的音乐很好听,听得我心很安静,这是什么音乐?可不可以借给我听听?」我们念佛的录音带很多,送他一盘,他就在家里常常听。看到我们自己车上都贴上「南无阿弥陀佛」,他看到很好奇,这什么意思?我们告诉他:「这是佛教里保佑你开车平安的。」「那我也要一个,可不可以给我一个?」可以,送他一个,他也贴到车上去了。你不必跟他讲这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不需要跟他讲这个,保佑你行车平安,他也要。你说这念佛,他未必喜欢这个东西。要有善巧方便帮助你的家人,逐渐逐渐欢喜佛法。

  所以佛门也有不少很活泼的作法,我也听说有一些法师,在香港这个地区搞弘法大会,要载歌载舞,这个作法对不对?可以这个作法。但是歌舞之后你要如何把佛法传达给他们,而且要有相当分量的比重,这就对了。比如表演两个小时,我前面半个小时是歌舞这个节目,当中一个小时讲经说法,最后半个小时也是综艺节目。为什么后面要摆精彩的、好的表演摆在后面?他不会离开。初听经的人听了未必会听得进去,后头有好节目在,他也慢慢等着看完节目再走。这都是手法、都是方便,『悟此法门』宝髻主山神,我们要常常跟他学习,他是末法时期大乘弘法很了不起的一位善知识。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七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山神偈颂第五首:

  【众生盲暗入险道,佛哀愍彼舒光照,普使世间从睡觉,威光悟此心生喜。】

  这是光照十方主山神他的赞颂。在前面我们看到他修学的法门是「以无边功德光普觉悟」,这个法门我们在赞颂里面看到菩萨所叙述的与我们现前的社会非常相符,因此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怎样帮助眼前动乱的社会。『众生盲暗入险道』,「险道」是讲三恶道,众生愚痴没有智慧,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甚至于没有能力辨别利害得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在佛法里面讲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烦恼习气太重了,这是业因。又遇到恶缘,这个恶缘是什么?就是社会上种种不正常的诱惑。我们看看现前的社会,你走上大街,你看看四面张贴的广告,再看看杂志报纸、电视广播,没有一样不是在诱惑你去造杀盗淫妄,勾引你的贪瞋痴慢,这是外缘恶劣。

   烦恼习气是前生的,古往今来的圣人知道,很清楚。过去古老的中国教童蒙,童子五六岁教他读《三字经》,《三字经》一开端几句话那是大道理,从小就让他有个印象。「人之初,性本善」,这是真的,就因为这一个事实,所以圣贤才极力推动教学。无量劫来他的习气,那个习气不是他的本性,本性都是善的。九法界有情众生跟诸佛如来是平等的,都是善的,为什么会变成恶的?下面说「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性是一样的,性本善!都差不多,说真的话都一样,没有差别。习相远了,习是习性不是真性,真性都是善的,习性不善,习是习惯。中国古人常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要靠教学。过去世习惯不好,现在教你好,养成好的习惯,你过去生中不好的习惯,它就不起作用。这一生良好的教育,足以把过去生中不好的习惯盖覆住了,让它不起作用,所以教育非常重要,古人懂得,今人不懂。

   古时候的社会安定太平,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现在把古圣先贤的教育放弃了,造成社会动乱,世界实在不太平,人民的生活过得非常辛苦。这一桩事情,谁负责任?不要去责怪人,应当回过头来反求诸己,责任在我自己一身。我自己做得不好,不能够影响人,不能够感化人,自己应该认真努力修学。不管有没有效果,也不要去想效果有多么大,只要自己真的尽心尽力了,功德都是圆满的,佛教大乘经里头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功德圆满不在外面的效果,如果在外面的效果,那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功德都没有圆满,他怎么能说他功德圆满他成佛了?

   就像有一次我在马来西亚,遇到一位泰国的小乘法师。他住在泰国跟马来西亚边界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在吉隆坡弘法,他来看我,问我一个问题,说佛发愿众生度尽他才成佛道,「法师,我还没有得度,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成佛了?」他说:「我很疑惑,没有法子理解,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成佛我还没有得度?」这是把经典里面的话误会了。「众生度尽,方成佛道」,那是地藏菩萨的本愿。地藏菩萨确确实实没有成佛,这个小乘法师要是问地藏菩萨就没有错了。但是佛门里头一切诸佛如来、菩萨、缘觉、声闻,无一不是表法的。什么叫功德圆满?布施功德圆满了,这个话怎么讲?是不是全世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每一个人都布施到了?是不是这个意思?不是的!你要是在相上讲的话,你全搞错了。一定要想到佛在经上常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像《三字经》上头一句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你要能够发现本善,在我们佛法里面讲,你就是大彻大悟了;你要真正回归到本善,你就圆满成佛了,是这么个意思。

   我们回不了头,没有办法回归本善,是什么?我们有恶习气,必须把恶习气断掉,回归本善,这叫圆成佛道。哪个恶习气?我们有贪悭的恶习气,贪而无厌,对别人一毛不拔,这是悭吝。佛教给我们修布施波罗蜜,可见得布施波罗蜜不是对人是对自己,用布施这种方法把自己的贪心断掉,把自己的悭吝心断掉,你布施波罗蜜功德就圆满了。可见得布施波罗蜜不是在外面你布施帮助多少人,不是这个意思。功德圆满是自己的贪悭没有了。如果你在家里你闻到佛法,你的贪心悭吝一下断了,你这个布施什么都没有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没有做,佛给你说你布施波罗蜜圆满了,要明白这个道理。

   菩萨怎样成佛?《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断了,断得干干净净,决定没有一丝一毫残余,这个人就圆成佛道,是这个意思。释迦牟尼佛做到这个,他当然成佛了。众生未度誓不成佛,这是他的弘愿。虽然自己圆成佛道,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现佛身来教你;应以菩萨身得度者,他就现菩萨身来帮助你。

   往年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修忏悔法,回向他母亲,为他母亲消灾免难。冬天在旷野遇到下雪,他生病了。四周没有村庄,没有人能救他,这个时候遇到一个乞丐,这个乞丐在附近找了一个破庙,把虚老和尚安抚在这个地方,乞丐照顾他一直到他身体恢复。他问这个乞丐的名字,乞丐告诉他他叫文吉,他姓文,文章的文,吉祥的吉。问他住在哪里?他说:「我也住在五台山上。」他说:「老法师你朝山到五台山去,你问我一些人都知道。」他也没有在意,非常感谢这个乞丐救了他,在路上这个乞丐好象救过他两次,在最困难的时候。到五台山他就打听,文吉有没有人知道?别人告诉他:「文殊菩萨化身救你。」在这个时候,这时节因缘,应以乞丐身而得度者,文殊菩萨就化成乞丐身去度虚云老和尚。这叫做众生未度誓不成佛,是这个意思。佛经里面这些字字句句可不能误会,更不能责怪佛菩萨,佛菩萨怎么没有度你?

   这个小乘法师,我跟他说:「你已经出了家,你住在寺庙里,寺庙里的佛像天天陪伴着你,他怎么不度你?而是你自己有障碍,你障碍佛菩萨度你。」他听不懂:「我有什么障碍?我天天求佛菩萨来度我。」我告诉他:「就是这个妄想障碍着你,你没有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天天想佛菩萨度我成佛,这是妄想、这是分别、这是执着。」佛菩萨天天看到你在那里摇头,不是佛菩萨不度你,你自己不肯让佛菩萨度你,那有什么办法?你得跟佛菩萨配合才行,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净土法门真是殊胜,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你肯定得度。所以要记住,只要有妄想分别执着就麻烦了,习气!这叫习性;「性相近,习相远」。

  学佛天天陪伴在佛菩萨身边,天天在读诵经典、在讨论经教。如果不把烦恼习气放下,不但入不了经中所讲的境界,说个老实话,经里头字字句句的义理,你都搞不清楚,这叫业障。《三字经》底下这个话讲得好,「苟不教,性乃迁」,教多重要!诸佛如来、菩萨、缘觉、声闻,这些大圣大贤出现在九法界,无论是哪一种身分,我们仔细去观察,教化众生,示现身教,说法是言教,念念不舍众生是意教,身语意三轮教化。我们看清楚了,我们体会到了,对佛菩萨、对这些大圣大贤感恩戴德。感恩从哪里表现?什么才叫做感恩?什么是戴德?依教奉行,自行化他,这才是真正感恩戴德的具体表现,知恩报恩!如果不肯依教奉行,不肯教化众生,你这个知恩报恩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知道恩德,你没有报恩的这个念头。报恩这个心发起来一定是知恩,你不知恩,这是真的。世间人哪一个真正知恩,肯定报恩。具体的表现肯定是依教奉行,肯定是热心帮助社会迷惑颠倒的众生,肯定的!只要他没有做到,学佛不管他怎样装模作样,假的不是真的!

   我们在这一首偈里头就能看到,你看看现前众生,真正是「盲暗入险道」,你仔细观察,哪一个人不是往三恶道精进?真的精进,勇猛精进,往三恶道精进。人道退步了,退出人道,退出天道,他往地狱、饿鬼、畜生里头去钻。怎么看出来?贪是饿鬼,你看看他贪不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鬼道!我好象偶然在电视里面看到一个广告「钱途亨通」,你赚钱的路通了,你想想这里头是什么东西?贪财!这个广告打出来,这是教人走哪个道?走饿鬼道。舍弃人道,劝你走饿鬼道,这是外面有人在教你。激发你的仇恨,引起你报仇的念头是地狱道。我们中国古人不是这个讲法,再大的怨仇,古人总是教人劝人以直报怨,要是升华升到佛菩萨大慈大悲,以德报怨。这个直是指哪一道?给诸位说以直报怨是天道,以德报怨是菩萨道、四圣法界。

  现在这个社会,六根所接触的那些境界,全是教你、劝你、诱惑你往三恶道勇猛精进。诱惑你的那些人他们将来受什么果报?他们将来是地狱道,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只有劝你远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劝你学佛,劝你念佛,这是帮助你走的佛道、菩萨道。如果我们自己走这个道,也劝大家都走这个道,这个道的前途一片金色光明,《地藏经》上讲的「大圆满光明云」,我们要晓得、要明了。

  我有二三十年没有看电视了,报纸杂志我都不看。偶尔有一些同修发现重要新闻、资讯,把报纸剪下来给我看,有的时候传真给我。我为什么不看?看到很难过,说老实话,这些东西想诱惑我还办不到,我看到很难过,看到很痛心。我不看它里面什么情形我知道,我不是不知道,你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来问我,我都能给你解答。不看也晓得,不听也知道。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走的是什么路,决定不要再造业,诱导众生「入险道」。这个事情不能干,还要诱导众生造五逆十恶业,你不堕阿鼻地狱,谁堕阿鼻地狱?这个罪比什么都重。

  我曾经记得,往年在台北大专佛学讲座,有几位世新的同学,他们学的是电影、音乐、舞蹈,修学的是这些科目。常常听我讲经,感到恐怖,来问我怎么办?要不要改行?我告诉他,音乐、歌舞、戏剧本身没有罪,问题在哪里?你这里面的内容要是正面的,那你是佛菩萨,你用这个教化众生、净化人心,帮助人觉悟,帮助人改邪归正,那你无量功德。如果你内容是邪思,诱导众生去做这些杀盗淫妄,激发他贪瞋痴慢那个情绪,你就造业了。你编曲造业,你填词造业,你去表演造业。如果我所学的,你自己没有法子当老板,你当个演员,你一切听老板的,老板指示你正确的佛道,行!我们欢喜走;老板走的是魔道,那你自己好好考虑。如果不想入阿鼻地狱、不想堕三恶道,不能不改行。自己有能力很好。

  我们实实在在讲,我也是想了很多年,至少想了有三十多年,没有福报。我没有福报,众生也没福报。我最初想的是广播电台,这个成本容易。如果自己有一个广播电台,用广播电台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弘扬佛法;当然最殊胜无比的功德是卫星电视,我们能有一个频道,二十四小时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二十四小时不断的讲演佛经,讲演善法,播放佛号,播放令人心地清净、令人觉醒的乐章。我们如果能有一个卫星电视频道,全世界的人都有福,这是新时代的大道场。我们佛门里面法师当中不是没有大福报,也有很多法师他们拥有电视频道,但是没有搜集全世界好的法师大德,邀请他们来把弘法利生的工作做得圆圆满满,没有这样做。而且都是什么?一家的,就像世法一样,独占的,只宣扬自己,不是自己的就不愿意在频道里面播放,非常可惜!这将来会有什么果报?那我就不必说了,诸位细细去想想,应当可以想得到。

  所以今天最重要的,我们决定不能够做错误的导引。知道众生已经很可怜了,还要去诱导他走恶道,那这个罪没有法子赦免的。『佛哀愍彼』,「彼」就是指这些盲目的众生、愚痴的众生,佛哀怜他、怜悯他;『舒光照』,「光」是真实智慧,「照」是教化众生,「舒」是布施,布施佛法,为一切众生示现教化。『普使世间从睡觉』,末后这两个字是比喻,这是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唯一的目的。他来干什么?他来就是为这桩事情,这个世间愚迷的众生就好象在昏睡。佛菩萨来干什么?把他唤醒。众生堕在自私自利,堕落在名闻利养,堕落在五欲六尘,堕落在贪瞋痴慢,昏睡!这还得了?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就是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帮助他们回头是岸,帮助他们转恶为善,转凡为圣。『威光悟此心生喜』,这是光照十方主山神,光照十方就是威光,威德光明,他觉悟了。他从这个法门悟入,也用这个法门教化众生。这个法门实在讲,对我们现实的社会是最好的指引。第六首偈:

  【昔在诸有广修行,供养剎尘无数佛,令众生见发大愿,此地大力能明入。】

  这是大力光明主山神的赞颂,他修学的法门是「能自成熟,复令众生舍离愚迷行」。跟前面光照十方主山神可以说这两位菩萨密切的合作。他们所作所为在方法上不相同,在目标上在方向上完全相同。菩萨在这里教给我们,我们要会学,学了马上就有用。『昔在诸有广修行』,「诸有」是通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果把这个意思引申,那就包括九法界。为什么?菩萨还有根本无明,根本无明破尽,他就圆成佛道。由此可知,不但「诸有」包括九法界,连一真法界也在内。一真法界,像华藏世界、极乐世界这是一真法界。华藏世界里面的菩萨,有四十一个等级;极乐世界的住众,有四土三辈九品。这种种差别从哪里来的?「有」。这个诸有,你看看范围包括多大!

  佛往昔在诸有广修行,要把这个「有」断掉。欲界有断掉,你就不生欲界,到哪里去?生色界。色界有断掉,这个有就是业因,这一个界里头的业因,色界有断掉了,生无色界。无色界有再断掉,三界诸有统统断掉了,你就往生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四圣法界里面的业因断掉,那你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破一品无明,你的地位就升一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个位次,四十品无明断尽,你证到等觉菩萨。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那就是等觉有,等觉把这一品断尽,他就圆成佛道。诸位明白这个教义,你就懂得此地所讲的「诸有」。佛在往昔无量劫中广修行,修什么?我们统而言之断烦恼而已,烦恼不能不断。等觉菩萨最后那一品生相无明还叫做烦恼,统称之为无明烦恼。等觉菩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做带业往生,你懂吗?他带一品生相无明,怎么不是业?

  往年我在美国,确实有一些粗心大意的人,把佛经误会了。认为净土三经一论,现在是连祖师加进来五经一论,没有讲带业往生,带业往生这四个字找不到,而是消业往生。所以有一批人出来主张带业不能往生,佛经上没有根据,一定要消业才能往生。震动了全世界,许许多多念佛人,生起恐慌,「我修这个法门修了几十年,带业不能往生,那不是白干?」我在洛杉矶有人问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要不能解答、解释,决定障碍他修行,造成严重的困惑,这就是误导众生入险道。现在时间到了,我这个话没有讲完,我们下一节接着给诸位报告。

  主山神偈颂第六首:

  【昔在诸有广修行,供养剎尘无数佛,令众生见发大愿,此地大力能明入。】

  这是大力光明主山神的赞颂。前面跟诸位讲到修行断惑,也就是要断『诸有』。我们说到净宗法门过去有一些人说带业不能往生,一定要消业才能往生,引起了全世界念佛人的恐慌,甚至于许多老修行都感到迷惑不安。我有一次从台湾到洛杉矶,那个时候我在国外弘法都是一个人,独往独来。下飞机之后,洛杉矶的一些同修预先联络好,在机场接我,我没有想到周宣德老居士也来接我,我实在是不敢当,这是我们佛门的前辈,他在台湾很多年,跟李炳老居士是老朋友。我们谈起来算是晚辈,他长我们一辈。台湾大专学生学佛的运动是他发起的,这是一桩好事情。所以我一看他在机场,我赶紧就到前面跟他道谢,跟他同一个车到市区。从机场到市区开车大概要一个小时,在车上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净空法师,最近有人查大藏经,说大藏经里头佛没有讲带业往生。我们怎么办?我们修净土法门都修了几十年,带业不能往生,那岂不是白修了吗?」

  这个事情事先我在台中曾经听说过,我也没有在意,听他这么一说,我就感觉得这个影响力居然这么大,连周宣德老居士都惊慌起来了,那其他的不必说了。我听他这么一说,我就跟他笑笑,我说:「老居士,既然这个样子,西方极乐世界不去也罢。」他听我这话听楞住了,他说:「法师,你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我说:「假如不能够带业往生,你要晓得西方世界只有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你去干什么?那有什么意思?」我讲这个话他还没听懂,非常疑惑看着我,我不得不再详细给他说明。我就问他,我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你知道。」他说:「这个当然知道,修净土哪有不晓得这两位菩萨?等觉菩萨。」我说:「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这个佛在经上讲过没有?」「这个讲过。」我说:「既然讲过,这一品生相无明算不算业?」他这才明白。观音、势至也带业,你怎么说带业不能往生?带业不能往生,完全不带业的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除阿弥陀佛之外,哪一个菩萨不带业?华藏世界,只有毗卢遮那佛一个人不带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多多少少统统带业。圆教初住菩萨带四十品无明,那是业,这是初住菩萨。初行菩萨带三十品无明,业!怎么会不带业?

  带业往生这四个字《大藏经》上虽然没有,佛入般涅盘之前,对后世的学生不是有四依法的教诲吗?你还记得吗?「这个记得,这个老法师常常讲经说法,很熟!」四依法里头头一个:「依法不依人」,他们提出来就是依法不依人。为什么?经典上没有带业往生。没错,你的疑惑在这一条。第二条「依义不依语」,佛在语言上没有说,意思有说,教你要依意思,你不要依言语。文字是言语的符号,这就又深了一层,这样把他这个疑惑解开了。意思有,意思怎么有?「极乐世界有没有讲四土三辈九品?」「这个有,《观无量寿佛经》上有,《无量寿经》上也有。」「假如不带业,这四土三辈九品怎么形成的?这不明明说意思有了吗?何必还执着在言语上?」这才把他讲通了,才恍然大笑了。我说:「老居士,好好念念佛决定往生,千万不要错了念头。」你想想看这样的人,修行几十年,常常跟大善知识在一起,还遭遇这个灾难。

  那个时候我初到美国,提倡消业往生不准带业往生的那一批人,在美国势力很大。我清楚,我们初去惹不起,不敢得罪,我们说话得要有分寸。所以我的话就转过来,那些大德提倡不能够带业,只可以消业往生,他也没有错,他希望你多消一点,少带一点,到极乐世界品位不是增高吗?所以我说他也没有说错,他有大慈悲心,希望你们往生极乐世界增高品位。缓和一下!你要说他们错了,他们不对了,必然引起对立,我们在美国弘法肯定遭遇到障碍,不容易!嫉妒障碍,自古以来、古今中外都不能够避免。什么人嫉妒你?「同行相嫉」,诸位一定要记住这一句话。他跟你不同行,没有利害关系,他不会嫉妒你。同行相嫉,自古皆然,我们不能不晓得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应该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善巧方便,尽可能减少障碍。

  如果大家都觉悟了,好办!觉悟的人他没有障碍,他要互相帮助。所以真正觉悟的人,才能修六和敬;没有觉悟的人,六和敬是决定做不到。觉悟的人一切为众生,一切为正法,绝对没有个人的名闻利养,没有个人的利害得失,没有个人的成见。「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那是觉悟的人,迷惑颠倒的凡夫做不到,你天天念也没有用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个名称很多在家出家同修每天在课诵里头都念,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你都会念。念了也好,阿赖耶识里头下种子,绝对不起作用。为什么?见到人、面对着人,不知道礼敬。尤其是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恭敬心怎么生得起来?觉悟的人生起来,真正觉悟的人对于冤家对头,见面也真诚恭敬,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还有怨恨,还有不欢喜,还有厌恶,自己一定要知道我是生死凡夫,我是六道中人。修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这些烦恼不能够断掉,决定出不了三界,念佛也不能往生,这个烦恼障碍着你。

  所以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念佛人真正往生的人太少太少了。李老师从前说的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极乐世界只有两三位,这个话是实话不是假话。念佛人临命终时有瑞相,全身柔软这是好相,能不能证明他往生?不能。甚至于火化还留下舍利,留下肉身,能不能证明他往生?不能。但是他有这种瑞相,肯定他不堕三恶道,这个肯定的。瑞相希有大概是生天,一般有好瑞相,来生还得人身,这是肯定的。怎样才真正知道他是往生?临终之前他告诉家人佛来接引他,欢欢喜喜跟佛去了,这是肯定往生的。所以看到这种瑞相,这是肯定往生,少数!修行要断三界六道的业因,要断十法界里面的业因,这都叫「诸有」。佛真干,四弘誓愿里头「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不能不知道。

  断烦恼之后他怎么修行?『供养剎尘无数佛』,大力山神他自己成就了,前面第一句是他自己成就了,第二句在长行里面讲,「复令众生舍离愚迷行」,就是第二句、第三句讲的。「供养剎尘无数佛」,「剎尘」是比喻,「剎」是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尘,一粒微尘一尊佛,这是没有法子计算,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电脑大概也计算不出来。用什么供养?等身供养。财供养、法供养,供养可以归纳这两大类。依教修行是法供养,广度众生也是法供养。法供养必须用这个身体,身体是属于财,我们身外之物叫外财,身体叫内财,内财供养远远超胜外财。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这个示现就是内财供养;又以这个身体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四十九年,这是法供养。供养的对象十法界一切众生,不但是有情众生,还包括无情众生,正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就是「供养剎尘无数佛」。我们做不到,我们不但力做不到,我们的念头都没有。有人说「我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他有心,有心用这个心来供养是正确的,无量无边的福报!力做不到,真的有心。

  像我在前面讲的,我确确实实有心,希望得到一个卫星电视的频道,我真有心,力做不到。对我来讲,确确实实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佛在大乘经上讲的,我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从来没有忘记过,念念在心里头,念念圆满功德,我自己的功德圆满了。但是怎么样?众生得不到利益。我知道众生为什么得不到利益?众生福薄,业障太重。假如众生业障消了,福报现前,我这个愿望佛菩萨会帮助我实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需要财力,财力从哪里来?佛菩萨加持。这个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是众生的事情,诸佛菩萨的本愿,佛的福报大,我们没有福报。我们赞叹佛陀,二足尊,二就是智慧跟福报,足是圆满,他这两种都圆满,智慧圆满,福报圆满。现在佛为什么不加持我?众生福薄。将来有没有希望?看起来很有希望。从哪里看?我们看到今天这个社会,许许多多人在念佛,念佛的人多了,众生就有福了;还有很多人不念佛,不要紧,十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人念佛,那就不得了。一个念佛带给九个不念佛众生福报,那些不念佛的众生享念佛众生的福。

  所以要晓得,我们诚心诚意念这句阿弥陀佛,真正是自利利他。我们自己不知道,佛菩萨知道,天龙鬼神知道,我们的心真诚,不掺杂丝毫的欲念,这个功德就很大了。掺杂自己的目的在里面,你的福报就消了。所以我劝同修们念佛,总是希望他,我念这句佛号为谁念的?最低限度你要有这个思想:为全世界苦难众生念的。你有这个念头这就是回向,不必特别回向,我这一句佛号是为全世界一切有情众生念的,这个心就是回向心。我们行事,我们不杀生,我们为什么不杀生?我为全世界一切有情众生持不杀生这一条戒,或者是修不杀生这个善法,这就是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如果你的心更大,那你的功德就更大了。我修十善业道不是为自己,是为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而修的,你这个大智大福,跟诸佛如来靠近了。

  同样是念一句佛,同样是修一个法,各人的所得不相同。这个不相同完全决定在心量,所以谚语讲的话,说出来大家都记得,意思不懂,「量大福大」。诸佛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做一点点的功德,念一句佛,那个功德都周遍法界,都加持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他这个福多大!他也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我们也念一句阿弥陀佛,那个果报不相等。我们念阿弥陀佛自私自利,唯恐自己的功德被别人拿去,让别人沾了光,很吝啬。这一句阿弥陀佛,只希望自己往生,能不能往生?不能。为什么不能?心量太小。谁有大心量?谁念这个佛号与虚空法界相应?至少你要与我们这个地球上所有众生相应,你才能带业往生。量小福小,量大福大,所以不要小看自己,自己心量拓开,念念都修尽虚空、遍法界的大福德。福德现前,智慧也现前了,福至心灵,福跟智有密切连带关系。世间有些人福报现前,智慧不开,什么原因?他小量小,所以不开慧。心量大,没有不开智慧的,我们同修不能不知道。「供养剎尘无数佛」,我们办得到办不到?办得到。在一念之间,只要念念都想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要想自己,不要想自己一家,不要想我这一个团体。我这一个佛陀教育协会算什么!在香港这个团体里面微不足道。心量要拓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境界、为对象,那你念念功德不可思议。

  真正修行,第三句里面含义很深。我们一念善,我们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善的加持,好!我们一念恶,也是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烦恼的加持,我们让他生烦恼。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是遍虚空法界。起心动念是思想波,震动虚空法界;言语是声波,我们的声波随着思想波,它的速度就快了。如果不随思想,单单这个声波,声波速度并不大,远远不如电磁波、不如光波,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今天在这里说法,大家知道声波速度并不大,但是我们的声波借着电磁波,极短的时间,我们在这里学习这部经,你们在美国的同修看到了,澳洲的同修你们也看到了,声音你也听到了,新加坡的同修你们也看到、也听到了。我知道大家,这是什么?随着电磁波。你还不知道,还有个思想波、心波,心波剎那之间周遍虚空法界,比电磁波快得多了。

  因此我们的色相、我们的音声随着思想的波,阿弥陀佛虽然在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剎、佛国土,他在那边同时看到我们,同时听到我们的声音。在太空当中,十万亿佛国土不算很远,还有更远的,无不是同时。所以这个思想的念头才起就周遍虚空法界,不是光能够相比,也不是电能够相比。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懂得怎样修福。不能起一个恶念,起一个恶念是令尽虚空、遍法界众生生烦恼;起一个善念是让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增长善根。我这个善念,传送到他那边去增长他的善根,我们佛法里面叫加持,念念都在修行。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积功累德,或者说积德累功都行,颠倒过来颠倒过去都一样,意思都相同。我们的功德是这样积累下来的,是这样修成的。

  『令众生见发大愿』,「大愿」是什么?大愿是众生的本愿,我们迷失了自性,把自己的本愿忘得一乾二净,一定要有明白人,觉悟的人来告诉我们。四弘誓愿是本愿,「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个众生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讲我们要度的对象。无边是数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剎土,不是一个娑婆世界,不是十个大千世界、一百个大千世界、一亿个大千世界,不是!那还小,还有数量。没有数量!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包括有情无情,统统在里面,他们见到了。这一个「见」是个代表字,里头包括见闻觉知。我刚才讲的话你要真正听懂你就明白了,我们在这里起心动念确确实实震动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只要你把自己的障碍突破,这个障碍是妄想分别执着,特别是妄想执着、分别执着。我们于一切诸法不再执着、不再分别,这个界限就突破了。稍稍有分别执着,你是自己划界限,把自己约束了。

  最小的圈圈是我执,只有我没有人,这个圈子最小了,不管你怎样修,你的功德、你的心念突破不了这个障碍。所以要知道障碍是自己造成的,因为你有分别心,因为你有执着,这就是你的障碍,你的发愿、你的起心动念不能够周遍虚空法界,福报是随着你的心量成正比例。我的心量包容这个地球,起心动念我都想到整个地球上这些众生,我希望我能为他们服务,希望我能够为他们修福。那你的心量就这么大,另外一个星球达不到。为什么?因为你没想到。果然放下一切分别执着,法身菩萨能修的,我们也能修,这才公平。所以障碍不在外面,障碍确确实实在自己这一方。我们把障碍突破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得福。我常常勉励同修们,我们的心要纯净、清净,不容毫分不净夹杂;我们的行要纯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我们的心量遍虚空法界。这样修行,一念的功德都不可思议,何况念念相续?我希望同修们要深深明白这个意思。

  眼前你们见到要发大愿,诸佛如来共同的大愿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每一条都不可思议。像我刚才跟诸位解释头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不可思议,确实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那个「众生」包括依报跟正报,「无边」是尽虚空、遍法界,本愿!「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是不善的念头,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我们的心清净,心清净一定真诚,心真诚一定平等,一定不迷,一定慈悲。诸位要晓得,我写的这十个字,五句,任何一句一定圆圆满满包括其他的四句。如果少了一句,你就不圆满,你就有缺陷。慈悲决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正觉决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华严经》上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再说,下联十个字还是包括在里头,合起来每一句一定包括其他五句,少了一句你这一个意思不圆满。这是发大愿。可见得我们断烦恼不光为我自己,为一切众生。我断烦恼,别人看到之后他也学着断烦恼,这不就利他了吗?为自己,这个利益太小了,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功德太大了,佛讲不可思议!

  我断烦恼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不贪财,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把贪财这个烦恼断掉;我不吸毒,不仅是为我自己利益,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把毒戒掉。你们想想这个意思,你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生活,他生活的空间太大太大了。我们现前能享受得到,不是不能享受,只要你拓开心量,你就能享受得到。所以小心量的人很可怜,是真可怜,佛在经上讲「可怜悯者」。我们常常念,都不懂得这一句话真正的意思。为什么可怜?自私自利。然后你能够体会得到,真正看破放下的人他多自在!他的心、他的身,有些人说天人合一,他真合一了,比天还大。他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合一了,比天还大,这才是真正得大自在。「能随一切众生缘」,这个一切众生缘就是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我与这个境界相应,众生有感,我们自己也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你要把这些都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一句话你稍稍能够体会到味道,你能尝到一点法味了。否则的话,佛法字字句句的味道你尝不到。

  「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善,这是行善;「烦恼无尽誓愿断」,是断恶。断恶为法界一切众生,行善也是为法界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为自己是吝法。我不是为自己学法门,我为一切众生学法门,我要用这个身,要用这个精神,要用这个体力,为一切众生服务。我学得愈多,我服务的项目就愈多,我服务的量就愈大,我服务的范围就愈广,为这个。哪里是为自己?你能懂吗?末后「佛道无上誓愿成」,劝一切众生圆成佛道。不是说「我自己成佛了,我再来度众生。」不是这个意思。念念当中,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念念之中,「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此地「令众生见」,这个众生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是一个剎土。因为他第二句讲,「剎尘无数佛」,不是一个剎土。主山神,这主山神当然是诸佛如来示现的、诸佛如来应化的,他教一切山神,我们不能轻视,不能小看众灵,花神、草神、草木的神灵都不可思议。我们看了他们修学的法门,听他们赞颂的心得报告,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读《华严》,你怎么知道事实真相?不了解事实真相肯定迷惑颠倒,自己表现的贡高我慢,狂妄自大,藐视神灵。现在社会一般众生不就是如是?不仅是一般众生,佛门四众同修,有几个真的觉悟?有几个真的回头?『此地』,「地」是讲这个处所,就是刚才说的这些,大力光明神他能明了,他能够悟入。入是悟入、契入,他入了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华严境界,这个境界是法身菩萨境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八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山神偈颂第七首:

   【见诸众生流转苦,一切业障恒缠覆,以智慧光悉灭除,此普胜神之解脱。】

  这是「威光普胜主山神」的赞颂。前面我们在长行里面看到他修的法门「拔一切苦使无有余」,这就是拔苦尽净,拔干净了,这个境界也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为什么?等觉菩萨还有苦,什么苦?此地讲的流转苦。我们佛门讲到生死有两种,分段生死跟变易生死,等觉菩萨还有一次的变易生死,那是他的苦;到如来果地究竟圆满佛,才真正是把苦拔尽,乐圆满了。往后他倒驾慈航在九法界里面随心应量帮助众生,他有没有苦受?没有。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受苦,实际上他不受,实际上他享的是真乐,这个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如果是菩萨那就不然,可能有一些苦受,也可能没有苦受,那就是看什么样层次的菩萨。法身菩萨没有苦受,权教菩萨或许有一些,菩萨位次愈高,离苦就愈多。

  赞颂第一句『见诸众生流转苦』,现在我们是众生,我们自己本人是众生,看到这个世间芸芸众生都在受苦,这是我们眼前的社会现象,眼前的事实真相。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造业来的。我们看看现在这些受苦的众生,他在造的是什么?起心动念是意业,言语造作是身业。看看他现在造的是什么因,我们就知道他这个苦能不能够摆脱,几时能够离苦。但是现在看的业因,『一切业障恒缠覆』,这个事情严重了,身受苦报又在造业。谁能救他?除佛菩萨之外没有人能救。佛菩萨虽然有能力救他,还得要有缘分。缘不成熟,佛菩萨也无可奈何,这就是佛家常说的「佛不度无缘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我们总得要清楚,总得要明白。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是偈颂里面所描绘的,我们现在身在受苦,我们现在的三业在造业,心不清净,语不清净,身不清净,永远为烦恼缠覆,自己并不知道。不知道恶因,所造的决定是恶报。

  世出世法,你要看清楚看明白了,就是因缘果报。出世间法也离不开这个原理,因缘果报可以说是真理,永恒不变。谁要能够认清楚、真搞明白,这个人在宗教里面讲他就得救,在佛法里面讲他就得度。为什么?不再造恶业了。身不再造杀盗淫,口不再骗人,不再打妄语,不再挑拨是非,不会花言巧语欺骗人,说话自然柔和,不会粗暴。心自然清净,不会再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不会再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他得清净心,这样烦恼就消除了。我们不觉,仔细去反省检点自己的三业,天天在犯过失,不知道回头。不是不肯回头,提不起来,转眼之间自然就迷惑,迷得很自然,不知不觉。这是什么原因?实在讲是烦恼习气太重了。我不是有意,是无意,无意就是习气所使,还是在造罪过。要怎么办?怎样才能帮助自己真正回头?最重要的帮助自己的人还是自己,这一点诸位同修必须要明了,第一个帮助自己的是自己。自己不肯帮助自己,诸佛菩萨帮助你都没有用处,这是圣贤人教学跟许多人不一样的。

  有一些宗教误以为上帝帮助我们就可以了,神帮助我们就可以了,自己不需要,这是错误的,到最后神、上帝都帮不上忙。头一个要自己帮助自己,然后别人来提醒你,那就是帮助你,一提醒自己立刻觉悟,立刻回头,回头是岸,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这个世间,有谁愿意批评人?有谁愿意说人过失?不但现在人没有人讲了,古时候人也不说。古时候说你过失的人大概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你的父母,看到你有过失,他要教训你。第二个是老师,你是他的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有义务要说你的过失。第三个是你真正的同参好友,他对你爱护、帮助你,他会说你过失。除了这三种人,没有人说。朋友,朋未必会说你,友可能会说你,朋是同学;同学当中最好的同学,跟自己志趣相投的那叫做友。这两个字古人的解释好,同学为朋,同志为友,不是这样的人谁愿意说你的过失?说你过失你不听,跟你结下怨仇,所以言语不能不谨慎。

  我们处世,跟一般人相处,有的时候说话的人无意,听者有心。他误以为你是侮辱他,误以为你是讥笑他,怨恨在心。往往这个积怨,这一世没有机缘报复,来生后世遇到的时候还要报复,言语不能不谨慎。古人讲「斧在口中」,舌头就像把利斧,伤身伤人,说话怎能不谨慎?明明看到别人过恶,伤害我们的至亲好友,我要怎么说?婉转的说。想想我这个说法,他听了之后能不能接纳,能不能包容?一定要顾忌。他要不能接纳、不能包容,不可以说,老师对学生都不例外。

  我在台中求学十年,我们这些学生是老师的常随众,也就是说一天都不离开老师,老师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就像佛经跟着佛那一千二百五十人,常随众!李老师的常随众没有佛那么多,大概有二三十人。常随众里面也有不能说的,所以我们同学们都知道,都看得很清楚,老师对哪个同学笑咪咪的,很客气,年复一年,长时间都是这样对待,我们晓得老师不说他的过。什么原因?他不能接受,他只能接受人的赞叹,不可以听别人说他过失,老师对这样的人,永远不说他。老师说你过失,你能接受,你能够忏悔,你能够改过,老师对你没有好脸色,有过失就大声的呵斥。李老师骂人打人,常常挨骂、常常挨打的是好学生,老师看重的,你能成就,你会改过。你被老师打了,你被老师骂了,你还感激老师,这个老师很愿意教你。如果老师才说你的过失,你脸就红了,老师一看,对你很客气,永远对你客气,他到哪里你跟到哪里,他也不会赶你走,永远对你客气。我们跟李老师十年,印象深刻,学了这么一点本事。这个本事重要,不跟一切人结怨仇,纵有怨仇也要化解,真的是「冤家宜解不宜结」。

  今天世界的动乱,众生这么苦,根本原因从哪里来的?冤亲债主。这个话大家都知道,我们自己的冤亲债主,共业里头的冤亲债主,没有平伏,换句话说,报复。过去今生,我们跟一些人结的怨仇,他得知了,他有了能力,我们因缘相会他报复的心起来了。这个念头一动,那就不知道他要怎样对付我了,我们要明了。聪明人怎么样?回避、忍让,希望化解,不能对抗,这个对抗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太可怕了。纵然遇到恶的冤家,过去生中我把他杀了,这一生当中我应该被他杀,被他杀的时候毫无怨恨,这个结化解了。如果我被他杀了,我心里不服,我还有怨恨,来生我还要报复还要杀他,这样生生世世杀来杀去,永远不会停止。这就是佛家常讲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两方面都苦,何苦来?真正一觉悟,算了,不再干这个傻事情了。

  《观音感应录》有这么一个故事,这是我偶然想起来的。有一个人走远路,他赶路程,到夜晚找不到落脚之处,在一个小庙里头寄宿。他跟佛菩萨的缘还相当深厚,晚上梦到观世音菩萨告诉他:「明天你会遇到一个冤家对头,过去生中你把他杀了,这一生当中你应该被他杀,你逃不过,你可以把这个事情告诉他。」那个人是个强盗,他叫什么名字给他说了。他梦醒之后想一想,菩萨给他托梦,一定会遇到。到第二天,果然在山上遇到强盗,这个强盗要杀他。他就问他,你是不是某某人?强盗感到很奇怪:「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他就把昨天晚上菩萨托梦给他的事情给他说了,他说:「我前世杀了你,这一生当中应当被你杀,欠命还命。」这个强盗一想:「我这一生杀你,来生你不又要杀我?这杀来杀去有什么意思?算了,我不杀你了。」就放他走了。强盗觉悟了、明白了,观世音菩萨托梦救了两个人,把这两个人过去生中的冤结都化解了。

  我们遇到一些难,人家要我们命的时候,观世音菩萨虽然没有托梦给我,我清楚,我要不欠他的命,他再凶暴也不会杀我;我要不欠他的钱,我钱摆在这个桌子上,他也不动心。「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过去生中造的善不善业自定的。所以世出世法就是因缘果报。我们今天受的这些苦,这是果,现在一切造作是因。如果我们从今天觉悟了,从今往后再不造恶业了,把恶业一条一条的戒除,专修善业。虽然阿赖耶识里头恶业的因还存在,这个因不会消失的,缘断掉了,因没有缘不可能结果,我们把这个恶缘断掉,所有一切恶因不会现行。我们过去生中也有不少善因,现在专修十善,专门做利益众生、利益社会的事业,我们阿赖耶识里头的善因,遇到这一生当中我们所结的善缘,善因善缘,善的果报就现前了。

  这就是佛家所讲的改造命运,云谷禅师教袁了凡,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这个办法。了凡先生聪明,他能听得懂,他能接受,他真能干。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初干的时候很苦,为什么?习气已经养成,要改那是很痛苦的事情。你自己真的要忍得过,你忍不过你就没法子。他许愿做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完成,你就知道他做得多辛苦。但是他还是克服了,信心增长,为什么?好的果报现前,三年多就完成了。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学这些方法,佛在经典上这些方法,比《了凡四训》、比云谷禅师所说的高明太多了。命运是自己造的,哪有不能转的道理?现在许许多多同修,学佛的同修当中我们经常看到的,眼前的大苦、老病,老苦跟病苦,没有法子避免。佛讲生老病死,谁能避免?对于这些痛苦,我们学佛能不能够把它转变?能不能把这些苦减轻?能。下一个单元「主地神」,第一位就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教你怎样把我这个不健康的身体转变为金刚不坏身;把我们这个业报所现的面相,如何转变成像菩萨那样慈悲圆满的德相?经典上有方法。我们读这一段文,总得要晓得「断恶修善,改过自新」。

  第三句是『以智慧光悉灭除』,学佛求什么?不是求升官发财,不是求福报,不是求儿女、多子多孙,不是求这个。学佛求的是智慧,这是所有一切经论佛都说得很清楚。佛法所希求的目标,总目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求这个。这句话是梵语,可以翻成中文,为什么不翻?尊重不翻。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目标,真实的果报,我们佛家讲果德,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智慧。阿罗汉得到正觉,在佛法修学叫小果;菩萨得到正等正觉;诸佛如来得到的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三个学位,你要是拿到正觉,你就称阿罗汉,这是佛教里面最低的一个学位。你要是得到正等正觉,智慧就更高,几乎跟佛差不多,就称你作菩萨,菩萨是佛门里面第二个学位。你要是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拿最高的学位,这个学位叫做佛陀。所以诸位要知道,佛陀、菩萨、罗汉,是佛教教育里面的学位名称。佛不是上帝,上帝只有一个不能太多,太多麻烦。佛是学位的名称,好象现在的博士,我们这个社会博士愈多愈好,为什么?显示这个社会文化水平高,硕士愈多愈好,我们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佛教不是多神教,人家把佛教看作多神教,那是对佛教的误会,对佛教缺乏认识。

  所以我们学佛求智慧。智慧能灭业障,真的把业障消灭了。为什么?转烦恼成菩提。人一觉悟,业障就叫菩提;换句话说,用中国话来讲,业障就是智慧。迷了的时候,智慧变成业障,智慧跟烦恼是一不是二,这个地方讲的业障就是烦恼。由此可知,众生跟佛菩萨的差别,总在一念。一念觉,众生成佛菩萨;一念迷,那就堕在六道去做众生,就这么回事情。我们总要搞清楚搞明白。怎样才能觉悟?佛告诉我们,一定要修定,一定要持戒。佛教人课程总纲领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开了,烦恼就变成菩提。所以佛法的修学,总而言之一句话:「真干」!佛法重实行,单单解了没用处。解了怎么样?能说不能行。佛法里面的真实功德受用,你完全无分。

  民国初年倓虚法师所说的,哈尔滨极乐寺建成之后,头一个在那边往生的是修无师。修无师在没有出家之前是作泥水匠的,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生活很苦,以后出家了。出家之后在常住里头修苦行,在寺庙里头做粗重的工作,他做这些。往生的时候他预知时至,临走要求几位法师送他往生,那个时候倓老跟定西老法师都在场。临走的时候,这些助念的人跟他说:「修无师,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古人往生的时候都做几首诗、几首偈留给后人做个纪念,我们也希望你能留一点纪念给我们。」修无师说:「我是个粗人,我也不会作诗,我也不会作偈,但是我有一句老实话送给你们做纪念,这句话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他说了就走了。这告诉我们佛法重实行;换句话说,你要想开智慧你就得真干;不能真干,你在经典里面研究的时间再多,用尽了精力不会开悟。开悟,必须把你所信的、你所解的,完全落实到你生活当中,你才会有悟处。我们所学的是戒,在外面是戒,是外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守规矩,这个规矩就叫做戒。内里面修清净心,远离贪瞋痴。远离贪瞋痴就是修定,让自己的心恢复清净平等,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智慧就开了。

  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没有私心,不会藏私。我有的不敢教人,自己还留一手,那是吝法。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没有一个吝法的,圆圆满满传授给你,问题是你接不接受?你肯不肯依教奉行?佛经每一部最后一句话「信受奉行,作礼而去」,我们能不能真正做到信受奉行?这四个字能做到,你怎么会不开智慧?智慧一开,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转十恶为十善,转六蔽为六波罗蜜。这都转了,总在依教奉行,在这么一句。『此普胜神之解脱』,这是威光普胜主山神他修学的方法,他从这个方法证无上的菩提。第八首:

  【一一毛孔出妙音,随众生心赞诸佛,悉遍十方无量劫,此是光轮所入门。】

  这是微密光轮主山神他的赞颂。他所修学的法门是「演教法光明显示一切如来功德」,我们一看就晓得,他是一位讲经说法的法师。法师,诸位同修要记住,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居士讲经说法也称之为法师。佛门的这些称呼,我们总要搞清楚搞明白,不至于外行。专门称出家人的,在家人不能称的,只有比丘(这是男众出家的)、比丘尼(女众出家的),这个在家人不能称,沙弥这是出家男众,沙弥尼是出家女众,这四个名词是出家人专称的。其他的像和尚,和尚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这个诸位要搞清楚。现在很多人都搞错,以为剃了头出家都称和尚,错了!和尚在佛门里面是最尊贵的称呼,它的意思是亲教师,也是属于尊重不翻。这个意思是说:这是亲自指导我、教导我的老师,学生称这个老师为和尚,这是印度人尊称的。像我们一个学校,学校很大,老师很多,但是这个老师没有上我课的,不称他和尚,也不称他阿阇梨,称什么?称法师,法师是最普通的称呼。在学校里直接教我的、上我课的,我们称他「阿阇梨」,阿阇梨是教过我的老师。我们学校老师很多,哪几位老师教过我的,这是阿阇梨;不是教过我的,不称阿阇梨。但是也有不教我们课,同样可以称阿阇梨,那是什么人?教务主任,他管全校教务的。虽然没有上过我的课,他是我的阿阇梨。训导主任,他也没上过我的课,他确实主管全校训导的,这个可以称阿阇梨。不是这个关系,统统称法师。什么人称和尚?校长。一个道场只有一个和尚,和尚是校长,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校长,不能有两个校长。

   所以住持、方丈这个人才称和尚。为什么?他主持教学政策的,也就是说他底下这些人员,像一个寺庙里面的组织,寺庙组织跟学校很相似,有首座和尚,首座就是担任教学的;有维那和尚,维那师,维那是管训导的;有监院,监院是管总务;知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主管公共关系的。这是道场纲领执事,组织里面的一级主管,都要听从和尚的教导,都要服从和尚。所以主持称和尚,一切教学的政策方针是由他决定的,所以他是我们的亲教师。那些教员来上课,那是代他来授课的。上什么课程,课程怎么教,都是和尚指导的,和尚才是我们真正的亲教师。在大学里面、在研究所里面,指导教授也可以称和尚。和尚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在家出家。

  我是个出家人,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他亲自指导我,我们的关系他是我的和尚,我是他的弟子。所以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和尚在家人可以称。阿阇梨在家人也可以称,阿阇梨是轨范师,他的言行可以做我的模范,这个能称。法师也不分在家出家,统统都可以称。称呼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这是佛教内行人;否则的话你是外行,你不懂佛教。

  主山神偈颂第八首:

  【一一毛孔出妙音,随众生心赞诸佛,悉遍十方无量劫,此是光轮所入门。】

  这是山神示现为讲经说法的法师,他可以称法师,可以称阿阇梨,可以称和尚,他的身分是山神、主山神。他所教的偈颂里面说得很清楚,『一一毛孔出妙音』,三轮演法,演是表演;身做一切众生的示范,这是身在演法;口在为大家解释,为大众说明,口说法;意,常常念一切众生,剎那没有中断过,念的功德效果也非常殊胜。我们世间人常讲到潜移默化,在佛门里面讲诸佛菩萨本愿威神的加持,多半是在念力。「一一毛孔出妙音」,这一句意义非常深长。「妙音」在此地是比喻,不是真的每一个毛孔都出现声音,毛孔放光,毛孔出音,那是神通示现,最重要的我们要懂它表法的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

  毛孔是我们这个身体基本的一个结构,我们现在人讲细胞,佛经里面讲毛孔或者讲毛端,意思都是一样的,讲我们这个身体组织里头最小的单位。「出妙音」是什么意思?我们看下面你就能明白。『随众生心赞诸佛』,「赞诸佛」赞什么?赞诸佛的智慧,赞诸佛的德行,赞诸佛的相好,这三个可以把诸佛如来我们所称赞的全都包括了。这一毛端里面这三种功德具备,于是我们就要体会到,学佛不能没有相好。「一一毛孔出妙音」就是赞叹福德,我们展现出来,我们学佛为佛的弟子,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都是好的,都是正常的,都是完美的。为什么能够得到?因为你有智慧、你有德行。真实智慧!德行是完全随顺法性,凡是违背法性的,我们佛学名字叫它做业障、叫它做烦恼。随顺法性的,都叫它做功德、德行。我们的心生智慧而不生烦恼,我们的行,这个身体完全随顺法性,而不违背法性,这身体是健康的。在佛教叫法性,现在一般人叫自然,随顺大自然。也有人讲天人合一,自己的思想、见解、身行,都能跟天地融合成一体,这个意思是儒家讲的。讲天地人,人与天地参德,参与天地之大德,就是天人合一的意思。这个身体最健康,不会有毛病,这就是出妙音,这就是赞诸佛。

  赞诸佛要「随众生心」,众生心里头想的是什么?希求的是什么?头一个无非希求的是福报,相好是第一个福报,哪一个众生不希求?富贵是一切众生希求的,智慧是一切众生希求的,长寿健康是一切众生希求的。我们有没有拿出标本来给大家看?这叫赞诸佛。「诸佛」这个名字含义非常深广,是双关语不是单独的,对上来讲在十法界里头确实是赞叹诸佛如来。用什么赞?用口赞没有用。要用什么赞?心赞、身赞。心像佛心,换句话说,心与法性相应,就是赞诸佛;身与法相相应,这是赞佛身。我们要表现出来才叫做赞,口头上赞那个不算数,那不是真的。以我们的心、以我们的行为表现出来赞叹,那叫依教奉行。

  我们今天成立了许多净宗学会,很多净宗学会是我帮助成立的,但诸位同学要知道,不是我的,与我不相干,我劝导他们成立的。净宗学会成立,我们编了一个新的《朝暮课诵》,早课我们选《无量寿经》第六品做为读诵的经文,为什么选这个?我们的心愿跟阿弥陀佛相同,我们真正落实。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一样,我们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一样,赞佛的性德。表现出来不在口里,口里头一句话不说,真赞佛!晚课我们选择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大段经文里面讲的是什么?五戒十善。行为,我们的行为像佛,做得跟佛一样,这是赞佛。我们的心跟佛心一样,心赞佛;我们的愿跟佛的愿一样,愿赞佛;我们的行为跟佛的行为一样,行赞佛,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我们接受佛陀教诲依教奉行,示现给一切众生看,启发一切众生的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让一切众生看,我这样做我能成就,你看清楚看明白,觉悟了,你也这样做,你也成就。这才叫赞诸佛,与下面一句就互相相应。

  『悉遍十方无量劫』,这样称赞,你称赞的功德遍十方法界,这是讲空间;「无量劫」是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那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情与无情,全都包括在里面,一个都不漏,你全都赞叹到了。山神所修的、山神所学、山神所成就的,真的是伟大,真的是不可思议,我们应当向他学习,这个山神就是诸佛如来。第九首,普眼现见主山神他的赞颂:

   【佛遍十方普现前,种种方便说妙法,广益众生诸行海,此现见神之所悟。】

   普眼现见菩萨,这主山神是法身菩萨。在前面我们看到他所修学的法门非常奇妙,清凉大师注解的也很多,相当丰富。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令一切众生乃至于梦中增长善根」。清凉大师引《璎珞经》里面跟我们说,《璎珞经》上有这么一个故事,过去有佛,他要想度化众生先叫大众睡觉,睡着了他在大众梦中说法,醒了之后他就开悟、就证果了,这个方法妙。这个方法不是我们世界众生的根性,确实十方世界众生根性不相同,佛菩萨用的方法不一样。我们这个世间众生耳根最利,六根耳根最利,所以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说得很明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用音声说法,最重要的这个手段是用言语、言教,用身教辅助言教,耳根最利;如果是眼根最利,就是身教,身教为第一,言教为辅助。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众生耳根最利,其他的诸根都不如耳根,孔老夫子在世也是以言教为主,身教为辅。印度跟中国的圣人,教化众生所用的手段相同,我们中国谚语里面所说「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

  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香积国的众生,他们根性跟我们不一样,他们舌根最利。香积如来怎样教化那个地区的众生?请大家吃饭,大家吃饭一品尝味道就开悟了。我们在《大璎珞经》里面看佛说的,「过去有佛」,没有跟我们说明哪一尊佛,也没有给我们说明是哪一个国土,佛只是概略说了一下。这个地方的众生根性很奇怪,哪个根最利?眠梦当中,那个梦我们现在知道,梦是睡觉的时候意识心在活动,我们晓得六根当中的意根很利,眼耳鼻舌身都不利,意根很利。所以度这些众生叫他睡大觉,睡着之后,佛有能力在梦中跟他说法,进入他的梦中,意根利。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出来,六根确实有胜劣不同。《涅盘经》上也有例子,但是他不是现佛身。由此可知,确实有佛菩萨看到众生某一种特殊的缘分,在梦中为他说法。如果佛菩萨对我们也用这个方法,我们睡觉了,晚上在作梦,第二天起来我们是什么态度?「梦是假的,哪里是真的!」这说明什么?我们的意根不利,不会把这个当真,所以佛就不用这个方法,佛还是用言教辅助身教。

  在赞颂里面就活泼了,这个境界突然开阔了,『佛遍十方普现前,种种方便说妙法』,这是把诸佛如来在虚空法界利益一切众生的大行,都给我们叙述出来了。在第一句里面,我们要有一个认识,「佛遍十方普现前」,这话是真实的,决定不是妄语也不是夸张。也许要问,「佛遍十方普现前」,为什么我没看到?不但我没有看到,我听都没听说,佛菩萨到底在哪里?佛菩萨确确实实普现前,你是有眼不见,有耳不闻,怪你自己不能怪别人。在哪里?你六根所接触的无一不是!你不是学佛的人,所以你不知道,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如果你是真学佛的人,你完全明了,像善财童子一样。善财童子修行之所以能证果,就是他亲眼见到「佛遍十方普现前」,他所得的法,「种种方便说妙法」。善财是这样的,所以他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这才是真正善学,他会学。

  会学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念念行行,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他圆满成佛了。觉正净就是此地讲的「种种方便说妙法」,妙法就是觉正净,我们真的是有眼不见,有耳不闻。觉正净是以种种方便显示给我们,让我们六根都感觉到,佛怎么不遍十方?怎么不现面前?何况《华严》上跟我们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由此可知,有情众生是佛示现的,无情众生也是佛示现的,几个人知道?几个人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你连这个事实都不知道,普贤行怎么修?必须真正通达明了,你的生活自然是普贤行,礼敬诸佛你一定做到。为什么?诸佛如来,我焉能不尊重?我焉能不礼敬?自己不会失礼,不会有疏忽。对人对事对物,自自然然会做得很周到、很圆满。

  「入法界品」里面所说的,桌子善知识,板凳善知识,香炉善知识,蜡台善知识,这些讲的是无情众生。无情众生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这就是经上所讲的「唯心所现」,心是佛,心所现的怎么不是佛?能现是佛,所现也是,能所不二。这些话我们常常听到,常常在经上看到,不懂里头的意思。什么时候你才懂?你入进去就懂了,你不入进去你怎么会懂?不但你看不懂,你也听不懂。怎么知道你听不懂?你的心、你的行为没有转过来,不懂。这个书架摆几本经书,摆得凌乱不堪,这就是不懂。真懂了,你摆的经书一定摆得整整齐齐,先后顺序决定不会颠倒,你懂。从这里看到什么?看到你礼敬诸佛。对于无情,书本是属于无情众生,我对它有礼,我对它尊重,我把它摆得整整齐齐,把它保持得干干净净。

  我在学习当中,因为现在印刷术发达,流通量很多,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印刷术不发达,流通量很少,所以对于典籍要格外的尊重,决定不能把它染污。你自己要学,怎么个学法?自己要手抄,抄一本,你要圈点做记号,在你自己抄本里头可以用,原本不可以。为什么?留给后人看。书籍有破了,要把它修补。现在印刷术发达,发行量很多,不会失传,需要的时候可以再版。现在书籍我们可以不要手抄了,在书本上可以做记号,可以在上面写字,但是要恭恭敬敬,不能随便乱涂。随随便便乱涂,写字很潦草不恭敬,这就不懂得了。「佛遍十方普现前」,就不现在你面前了,你面前没有佛,何以没有佛?你心里头没有佛。心里面有,一切都有,就普现前了;心里头没有,一切都没有了。

  这个大乘经上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心里头有。这一个圆教一乘种性的学人,这种善根福德因缘不可思议!他心目当中自己是学生,除自己之外,情与无情全是诸佛如来示现来教导我的,这个心才叫真诚!我们的心为什么做不到真诚?「释迦如来是佛,阿弥陀佛是佛,你们都是众生,你们都在造业,你们都不如我。」贡高我慢!哪来的恭敬心?礼敬诸佛,那个「诸」里面的意思,是指的十方三世;十方,把所有族类包进去了,情与无情包进去了;三世,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作佛」,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我得罪一个众生,我就得罪一尊未来佛。佛菩萨不如是。谁会得罪众生?只有凡夫,他不是佛,他要是佛、是菩萨,他就不会得罪众生。跟诸位说,他要是阿罗汉,他也不会得罪众生。不过阿罗汉习气没有断,他要不喜欢你、讨厌你,还有讨厌的样子,心地他清净,习气没有断。什么人会得罪人?护法神,护法神是凡夫。鬼神、天人他们是凡夫,他们不是佛、不是菩萨,有这些人。

  向下经文我们还会谈到,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为什么?特别是六道众生,觉悟的少迷惑的多,佛菩萨来的时候如果没有护法神护持,这些造作罪业的众生会把佛菩萨赶跑,排斥他、不要他了。佛菩萨是来帮助众生的,好心的,好心得不到好报,让六道众生造更重的罪业。这个事情怎么办?这个事情需要警察,佛菩萨是圣诞老人,不会怪罪人的;护法神来当警察,他来维持秩序,他来执行奖善惩恶。诸位要知道奖善惩恶,阿罗汉、佛菩萨从来不管的,他的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护法神,护法神里头也有佛菩萨示现的,显示出佛菩萨神通广大。那就是什么?「应以阿修罗身得度者,佛菩萨就现阿修罗」,「应以罗剎身得度者,佛菩萨就现罗剎」。阿修罗、罗剎如果是佛菩萨示现的,决定是护法神。他用这个身分对恶行众生实行惩罚,对善行众生实行奖励,但绝对不是用佛菩萨、阿罗汉的身分,不可以。由此可知,佛的形相「种种方便说妙法」,不是一个单一的形相,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在这个单元,主山神这个单元,你看到这些神灵、这些神众,他们的德行、他们的境界,真正是不可思议。我们读了之后,将来再看到山神庙、看到山神,敢不恭敬吗?敢轻慢吗?自自然然礼敬、赞叹、供养、忏悔的心油然而生。

  在中国抗战时期,我们那个时候还是小学生,初中学生的时代,许许多多的寺庙都已经改作学校。我念小学、念初中,学校都是寺庙改建的。念小学是在乡下,这个寺庙已经没有出家人住了,念中学这个寺庙出家人也没有了。所有的佛像,这个学校校方没有把它毁掉,把它集中放在一个房子里面,就像仓库一样,门锁起来贴了封条。大殿做为礼堂,旁边小的殿堂都做了教室,出家人的寮房都做了学生宿舍。但是这个乡村里头,土地庙、山神庙很小,那个没有法子利用。土地、山神我们还常常看见,山神庙跟土地庙差不多大,要是像此地香港这个面积来算的话,他们那个庙大概只有一两百呎,一百多平方英呎,大的大概两百平方英呎,都很小。这个没有用处,还存在,我们还看到不少的土地公、山神。但是那个时候不知道表法的意义,没有人说。现在要是见到山神,我们就会想到这一个单元的教学,知道这些山神在教我们些什么。由此可知,那是教育,那不是迷信。下面这个单元就讲到主地神,就讲到土地公。我们用什么心态去看土地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山神?不读,都是迷信,到底谁迷?自己迷了。山神没有迷,土地也没有迷,迷的是我们自己,你说可怜不可怜?落得山神、土地笑话我们。我们错了,他没有错。你看看山神,教我们这么多好东西,我们看了真的觉悟、真的明白、真的我们向他学习了。所以见到山神庙,想到这一个单元所讲的。

  第三句,『广益众生诸行海』,这个「行」是做动词讲,应该念去声念「横」,但是现在念「横」没有人懂,我们还是念行好了,只要大家把意思搞清楚就行了。这是说教学的功德、教学的成就,对于众生思想见解、言语行为,帮助他得到广大真实的利益。这句话里头的密义、真实义,谁知道得最透彻?大概无过于善财童子,善财童子最清楚,了解得最透彻。善财童子是谁?就是我们修学大乘的人。修学大乘人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能够如理如法,你懂得《华严经》的道理,懂得《华严经》里面的教法,知道《华严经》里面讲的境界,如理如法的修学,你就是善财童子。我们今天五十三参是讲纲领,五十三是代表圆满,我们今天参访山神,山神教导我们,教我们许许多多多真实利益,帮助我们开智慧,我们哪里是迷信?一般人没有深究,开口就是说迷信,真的是冤枉了山神、冤枉了土地公,他不迷信,我们要懂得他表法的义趣。你真的明了,你才晓得,佛教乃至于儒、道、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是一种高度艺术的说法,帮助我们、成就我们。我们今天无知,用迷信两个字把它抹杀,你说罪过不罪过?

  『此现见神之所悟』,这个道理、这个教学的真相,普眼现见主山神他清楚他明白。所以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他所修学的法门,提到「梦中增长善根」,梦中增长善根是种种方便中的一种。在这个赞颂里面我们体会到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圆满的没有一点欠缺。为什么?众生无量无边,众生的根性、欲望无量无边,没有种种法门,如何能够令众生得最殊胜广大的利益?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明了,无论是说佛遍虚空法界、菩萨遍虚空法界、众生遍虚空法界、种种妙法遍虚空法界,你们在这里看到多,「多即是一,一即是多;一多不二」。一是什么?一是性,法性。法性包括佛性,佛性不包括法性。因为佛性是对有情众生说的,法性是有情跟无情统统包括了。法性是一,法相无量无边。佛是法相,菩萨是法相,众生是法相,有情是法相,无情也是法相。「种种方便说妙法」那是用,法性起用;「广益众生诸行海」,那是果,一一周遍法界。所以从相、从用、从因果,周遍法界;从性,一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明了这个道理,我们的思想周遍法界,我们的六根周遍法界,我们的言语造作周遍法界,我们在主山神里面学到了。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六九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山神偈颂第十首:

  【法门如海无边量,一音为说悉令解,一切劫中演不穷,入此方便金刚目。】

  这是金刚坚固眼主山神他的赞颂。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的他主修的法门是「出现无边大义海」,他的赞颂与他的行门完全相应。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称性法门才叫做「无边大义」,我们要能够深深的体会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诸佛如来所证的境界,是法身菩萨所受用的境界,我们应当认真的来学习。首先要能明了什么叫称性?这两个字当中,尤其我们要注意「性」这个字,这是整个佛法的中心。佛在这个经上为我们所说的,一切法包括佛法跟世间法,佛法佛经里面通常称的一真法界,凡夫的境界称为十法界。这十法界里面又分做内外,内凡跟外凡。内外的界限是六道,六道里面是内凡,六道外面称为外凡。凡圣是用什么标准来分的?就是称性。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这就是圣,就不是凡;换句话说,你还没有明心见性,你是凡你不是圣。

  我这个说法,诸位听了还是很模糊,不容易理解,六道凡夫当然没有明心见性,称凡夫;阿罗汉算不算是凡夫?我们在经论里面读到,佛常常为我们说明,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犹存,这就是说尘沙、无明他没有断,断见思烦恼的人超越六道轮回。在这个地方我们很明显的把内凡跟外凡的界限看出来了,找到了,那就是见思烦恼没有断,这是内凡。见烦恼叫见惑,这个惑是迷惑的惑。见惑两个字怎么说法?用现在的话来说,见解上的错误,再说得白一点就是你看错了,你对宇宙人生、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看错了。看错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真的像《华严经》上这个说法,一错一切错,你错误的观察的对象无量无边,凡是六根所接触的你全搞错了,这叫做见惑。

   第二类叫思惑,思惑是你想错了,对象也是宇宙人生,十法界依正庄严你想错了。佛通常讲学为了方便起见,把这种错误总归为五个项目。我们见解错误有五种,第一种身见,执着身是我,对于自己身的看法错误。身见里头包括的范围极其细微,比今天讲的心理学要深得多、要广得多。身上从外面看皮肤、毛发,到里面看许许多多的器官,许许多多的脉络,我们对它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不是正确的。把这些东西以为是我,尤其是大错特错!所以佛法讲无我,是针对破我执而说的。这个「我」到底有没有?大乘经上说有,有真我,真我不是这个身,也不离这个身,我们要细心体会,不即不离。你说是这个身,你的看法错了;你说不是这个身,你的看法也错了。到底怎么才对?亦是亦不是,亦不是亦是,全错了。

   大乘经上讲有「真我」,佛常说「常、乐、我、净」,这在佛法讲四净德,它有我,不是没有我,这四净德有我。什么叫常?「常」是永恒,不生不灭,这是常,永恒不变。在哪里?心,就是我们这里讲的称性了,性是常,性具足有常德。《楞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那就是自性,永恒不变,不生不灭。有乐,乐怎么解释?没有苦,没有苦叫做乐。所以它这个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是相对的,苦乐的乐,乐也是苦。佛法里面讲,乐为坏苦;欢乐,相聚的时候有乐,散场这个乐就没有,悲哀,这就叫坏苦。自性里面的「乐」,没有坏苦,换句话说,我们凡夫情感里面苦乐两边都没有,这是真乐,这是永恒不变的,这个乐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性德。也是我在前面跟诸位提到《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自性的性德,不是学来的,不会失掉,永恒不变的,乐!

  有我,这个我是真我,也是永恒不变、不生不灭。所以禅宗宗门里面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就是自性里「我」这个德。「我」是什么意思?主宰的意思,能做得了主,自在的意思。你想想看,我们现在把这个身当作我,这两个意思能不能在身相上落实?试问问我自不自在?这个自在就是现在人讲的自由。不自由,不自在。能不能做得了主宰?更不可能。你想想看哪一个人想老?偏偏要老,不自在!哪一个人想病?偏偏有病,不自在!如果真的自在了,十八岁不错,年年十八多好!那你就自在,你就能做得了主。这个「我」的定义,在这个色身上找不到,哪里找到?法身。法身确实自在,确实可以做得了主宰。见性就是证得法身。

  自性还有个德,「清净」,决定没有污染。常乐我净!佛在经上说得很微细,我们自性有三德,就是三种德能。第一个是「般若」,般若是自性本具的智慧,这个自性本具智慧,里面有常乐我净,真智慧。我们看看世间一般聪明智慧,里面具不具足这四个性质?不具足这四个性质不是真智慧,所以佛经里面称世间人这种智慧叫世智辩聪。为什么?真正智慧一定有常乐我净。

  由此可知,六道里头决定没有。四圣法界,我们讲声闻、缘觉、菩萨、四圣法界里面的佛,有没有般若、法身、解脱?没有。但是这三德,他有解脱,法身没有,般若没有。解脱里面也有常乐我净,三德秘藏,藏是含藏,秘是深密,深密含藏。含藏什么?含藏四净,般若里头含藏着常乐我净,法身里面含藏着常乐我净,解脱里头也含藏着常乐我净。所以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只能证得解脱里面常乐我净的少分,不能证得圆满,必须再提升一个层次,脱离十法界,契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菩萨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这个时候般若、法身、解脱他统统证得,这个时候叫称性。所以四圣法界里的声闻、缘觉、菩萨,还没有称性。清凉大师讲,称性法门才是无边大义,那就是『法门如海无边量』,就显示出来了,所以四圣法界还不到这个境界。

  这是跟诸位同学略说,虽然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不能不知道。为什么?这是我们自性的宝藏。也就是说我现在虽然是贫穷下贱,过很苦的生活,现在有人告诉我,我的家非常富贵,现在有人来给我谈谈,叙说我家里头的状况。诸佛菩萨来给我们叙说,我们自性当中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德能,德能就是法身跟解脱,无量无边的自在,解脱是自在,确确实实有常、有乐、有我、有净。那个我不是这个我,所以把这个身当作我,你是看错了。这个身也在内,并不在外。佛在楞严上有个比喻,比喻得好,《楞严经》上把「我」比作大海,把我这个身比作大海里的一个水泡,凡夫迷了,认为这个水泡是大海,把大海忘掉了,这个比喻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常乐我净那个「我」、「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大海,父母生我们这个身,原来是大海里起的水泡。我们今天搞错了,把水泡当成我,真我忘掉了。忘掉没有关系,它在,并不是你忘掉了,大海就没有了,大海还是在。佛陀在这些大经大论里面教了我们这么多,我们能体会得到。

  什么是我们的心?绝对不是这个东西,这是肉团心,这不是的。有人说心,心里头会思考东西,思考是脑,脑也不是。为什么?脑跟心脏都会随这个身体死亡,有生有灭。佛说我们的心是不生不灭。由此可知,这个心脏也好,脑也好,它是什么?是器界。就好象我们今天讲的电脑,现在电脑用途很广,它能够记忆,现在正在开发有智慧的电脑,这个电脑可以思考。电脑是个硬体,如果没有电源它是个死东西。电源一拔掉,假如说我们这个人的身体像个电脑,是一部电脑,我们的心,心是什么?心就是电源。我们中国人一般讲灵魂,灵魂离开这个身体,等于电源拔掉了,拔掉这个形相就是个尸体,脑属于尸体,心脏也属于尸体。所以它像是一个硬体软件一样,它能起作用要靠电源。没有电源,电脑是死东西,是废物。

  佛法里面讲的心性,那就是电源。心性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接通,软件硬体跟电接通,人是个活人;哪一天断掉了,这个断掉就是死人。这个身体佛法称作「缘」,缘聚现这个现象,缘散这个现象就不存在了。缘聚缘散是个幻相,不是真相,真相不好懂。真相是什么?真相亦没有聚亦没有散。这跟你说真话,说真话你不懂,现在也不需要懂,这个问题可以搁在一边慢慢来,到你契入境界你自然就懂;没有契入境界,你怎样想懂你也懂不了。为什么懂不了?你用的是意识,这个意识是什么东西?就像电脑的软件,软件不是真心,不是本性,本性决定不是物质。软件还是个物质,也就是说它还是属于色法。真的我们这个四大之色,这个色相很粗,软件也是色法。佛法里面叫净色根,这个身体死亡了,净色根离开这个身体,它再找一个地方投胎。

  我们前面讲的一个科目是树神,有些净色根离开这个身体之后,他喜欢森林,喜欢大树,他不投动物的胎,他可以投植物,依附在树木上他就变成树神。所以他有灵性,我们一切人在这里活动,那个树他知道,为什么?他有净色根,他也能见,他也能听。树神年代久远,我们讲这个树成精了,他也能变化成人形,参与人社会的活动。偶尔到人间来玩玩,回去之后树神的身分。笔记小说里头那些记载不是假的,不是虚构,不是幻想,确有其事。《聊斋》里头也有这些故事,我们不能把它看作那是假的、那是虚幻的,它是真的。我们细细去思惟、去体会,然后才真正知道宇宙人生真相。这个真相范围深广无际,我们所知道的很少。仔细去观察、去体会,慢慢的就愈来知道得愈多。

  《华严经》上给我们讲的「大圆满」这个话没错,这部《华严经》讲的是不是大圆满?是的,我们能不能在这个经上体会到大圆满?大概不可能。为什么?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三个本子,这个本子是下本。下本是什么?就像《四库全书》的目录提要,包不包括《四库全书》?包括,全都在其中,但是是提要。如果不读《全书》,你拿到「提要」的时候你没有办法体会到《全书》里头的意思,略略知道个大概。读了《全书》之后,这个提要你一见,就想到原来的那个境界。这是小本,还有中本。中本像是什么?像是节录,比这个提要多,等于把《全书》重要的东西节录下来,分量缩小了,但是依旧不是全篇。

  大本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多大的分量?这个书如果搬到我们地球上来,这个地球容纳不下,怎么放也放不下。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我们没法子想象。一尊佛的教化区是一个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首偈,就是四句。这本书的分量是多少?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换句话说,不要说地球不能容,娑婆世界都容纳不了。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它的分量是十个大千世界,没有法子想象。现在我们这个经是三十九品,大本经是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一四天下,要是依黄念祖老居士的讲法,就是我们今天的银河系,把银河系里头所有的星球磨成微尘,一微尘是一品,这样我们才真正把尽虚空、遍法界的那些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

  我们六道众生没有这个能力。阿罗汉超越六道,四圣法界阿罗汉行不行?不行;辟支佛行不行?不行;菩萨行不行?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也不行。不但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不行,十法界里面还有佛法界也不行。谁能办得到?一真法界的菩萨。《华严经》上讲,这是圆教圆顿大法,初住菩萨行,他能接受了。所以诸位要晓得,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他学什么?还不是学《大方广佛华严经》吗?但是他们所学的本子是大本,我们人间六道凡夫能够学的是小本。还有中本谁学?大概是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或者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应该是这样的。克实而论,这是我们想当然尔,大本经应当是地上菩萨修学的;中本经应当是三贤菩萨所修的,也就是华藏世界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样大的分量,他们要学多长的时间?一个阿僧祇劫。大本经这是地上菩萨,从初地到等觉是十一地,这十一个位次应当修学的是大本。下本经,也就是《华严》的目录提要,龙树菩萨从大龙菩萨那个地方看到的,传送到我们世间来,用梵文写成了文字。分量是多少?十万颂。十万颂,换句话说是四十万句,一句里面的字数不定,四十万句。多少品?四十品。这是龙树菩萨当年在印度传送的。

  龙树菩萨出生是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六百年,又过了四百年,佛法流传到中国,佛灭后一千年佛法传到中国。诸位要晓得,佛法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印度已经传了四百年。诸位一定要了解,那个时候印刷术没有发明,经本都是手抄本。印度那时候也没有纸也没有笔,都没有发明,而是把文字写在贝多罗树叶上,所以我们称佛经称为贝叶,就是这个道理。手写的本子这么大的分量,我们不难想象,很容易散失。你想我们现在自己藏书,我们都有经验,如果是一套丛书,册数很多,很容易丢掉。特别是有一些人来借书,借去之后时间久了忘掉了,不知道是谁借去的,也没有还回来,于是这一套书里就缺了几本。这么一本大经,这样的情形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传四百年,那个时候的本子少,太少了,所以很容易散失。

  《华严经》从东晋传到中国来,南北朝时代传来中国,第一次传来,分量不到一半,三万六千颂。你们想想看,十万颂,五万才是一半,传到中国来残缺不齐,散失的太多太多了,我们只得到三万六千颂。古时候的大德还是把它翻译成中文,这是第一次翻译叫晋译,我们称为《晋经》,或者称为《六十华严》。六十是翻成中文总共六十卷,六十卷经只有三万六千颂,缺得很多。到唐朝武则天时代,实叉难陀到中国来,这是印度的一位高僧大德,他带来的《华严经》也不完整,但是比中国晋朝翻译的多九千颂。他带来总共是有四万五千颂,比三万六千颂增加了九千颂,总共是四万五千颂,还是不到一半。这个经也翻译出来了,一共是八十卷,我们称为《八十华严》。我们现在依照这个本子,采取的就是《八十华严》,《八十华严》只有四万五千颂,不到一半。

  唐朝德宗贞元年间,乌荼国王向中国进贡,向皇帝送礼,礼物里面有《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这一品很完整,没有残缺,真正是宝贵!这把它翻译出来之后,一共翻成四十卷,四十卷是一品经,这一品是完整的,我们称为《四十华严》,也称为《普贤菩萨行愿品》。所以诸位同修要知道,《普贤菩萨行愿品》完整的是四十卷。现在一般流通是一卷,是四十卷里最后的一卷。这是清凉大师他参加翻译,翻成之后,希望大家能够广泛流通,广泛流通文字太多不容易,所以把这一卷单独提出来广为流通。很多人不知道,听到《普贤菩萨行愿品》就知道这一卷,知道有四十卷的人并不多。这一卷是整个《华严经》的总结,非常重要,里头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善财童子参访普贤菩萨最后的一段。

   这是我们讲到称性法门,「如海无边量」,清凉大师给我们讲「无边大义」,要不是这样说法,这一句很不好懂。我们不依这个教,能不能契入到称性?行!在中国禅宗就是这个例子,禅宗不立文字。不立文字这一句话,我们要懂得,不是说不要文字,不必依教科书。老师教学生一定要用课本,他这一派不用课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叫「教外别传」,这个教外就是教科书之外,不用教科书也行。用什么法门?戒定慧。诸位要晓得,还是不离戒定慧,离戒定慧就不是佛法。禅宗是佛法,为什么?没有离戒定慧,不过是不需要经本。老师教给他的那些方法那是戒,依照这个方法去参究,方法很多,常用的观心、参话头,这都是从纲领上说的。观心里面有很多的方法,参话头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方法,不是一个方法。用这些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让他把妄想分别执着打掉。妄想分别执着打掉,你就得定,佛经里面叫得三昧,你得定。得定之后智慧现前,就入这个境界。入了这个境界要不要学?要学,悟后起修。他到哪里去修?非常可能到华藏世界去修了。因为明心见性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他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他到一真法界、华藏世界里面去学了,悟后起修。这个方法是好,省了不少事。

  『一音为说悉令解』,这是讲的如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实在讲这是在华藏世界,佛以一音而说法,华藏世界的菩萨都能利益。『一切劫中演不穷』,「一切劫」是多劫,不是一劫。三大阿僧祇劫是讲华藏世界,不是讲我们,我们没分。圆教初住菩萨开始学习,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是一个阿僧祇劫。一个阿僧祇劫,那里头就不知道是多少个大劫了。然后这才升到初地,从初地到七地又是一个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也是一个阿僧祇劫,叫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这个学成是从圆教初住菩萨到法云地的菩萨,「一切劫中演不穷」,你才晓得真正华严法会,毗卢遮那佛开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在哪里讲?在华藏世界。听众是哪些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那个地方的听众。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想听《大方广佛华严经》,必须要学习,到哪里学?去华藏世界参访毗卢遮那如来,在那个地方听《大方广佛华严经》。听经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们想象当中这个三贤位子,愈到上面去愈难,三大阿僧祇劫到法云地、到十地。还有等觉,等觉距离成究竟圆满佛果,从前面这个例子来看,佛在经上虽然没有,我们依义不依语,想象当中应该至少是一个阿僧祇劫。菩萨修行圆满成佛不容易,但是有捷径,可以把时间缩短。什么时候?这个经上告诉我们,「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这句话不可思议!十地菩萨是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这十一个位次菩萨修什么法门?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在极乐世界生到什么地方?实报庄严土。就把证得究竟圆满佛果的时间大幅度的缩短了,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金刚坚固眼主山神,他入了这个法门;由此可知,我们简单的讲,他是从《大方广佛华严经》入门的,证得无上菩提。

  主地神十法,长行第一句:

  【复次普德净华主地神,得以慈悲心念念普观一切众生解脱门。】

  这是我们进入神众里面第十四个单元,这个单元里面我们看到地神。地神最普通的是土地公,土地公是地神里面最小的;最大的我们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看到的「坚牢地神」,他是娑婆世界的总地神;换句话说,我们整个地球,太阳系、银河系,这个大地都是归他掌管的。娑婆这是个大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佛经里面常讲的三界,三界天顶,也就是娑婆世界最高层次的是第四禅,天王叫摩醯首罗天王,这是娑婆世界最高的,统治整个娑婆世界,那个范围大了。这一个大世界要是依黄念祖老居士他的说法,这个世界多大?一共有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这个天王是摩醯首罗天王。地神,总地神就好象天王下面管全国土地的这样一个机构,这个机构里的长官就是坚牢地神,管土地的。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够体会得到,国家有主管全国土地的,现在一般是内政部里面一个司,那个司长就是主地神。在一个省里面大概属于民政厅,民政部门里面的一个司;在县政府里面可能属于民政科里面一个单位,这种单位主管,甚至于再低一层的乡镇公所,可能有一个科员主管这个乡镇里面的土地,他就相当于主地神。所以主地神大小不等,主管娑婆世界这最大的。这是简略跟诸位介绍,凡是主管土地的,都是属于这一个科目里面所说的。

  我们念的第一位,在此地佛也给我们举十位代表,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要不然怎么可能参与华藏世界华严法会?不是法身菩萨没有资格参与。而且这些人都应化在十法界,在十法界里面统理某一部分的工作,教化众生。无论他是什么身分,为我们所展现的君亲师,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都具足。我们看他所修学的法门,他主修的科目是『以慈悲心念念普观一切众生』。为什么?一切众生依大地而住,不能离开大地,地神的心平等,不会说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地神的心最平等,地神的恩最大,「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这是我们中国古人常常念的,念天地之大恩大德。没有地,我们到哪里生存?

  所以今人就不谈了,古人没有不敬土地的,土地公在我们中国民间称为「福德正神」。我们在南洋,南洋不称土地公,叫大伯公,就是土地公,民俗知道,佛教知道,道教也知道,其他宗教也知道。我们常常看到天主教的教宗,每到一个地方访问,一下飞机,第一桩事情就是跪在地上吻大地。这表示感谢大地之恩,天主教没有忘本,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但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学习地神,用平等心、爱心来对大地所有一切众生,要学地神的忍辱波罗蜜,这是地神为我们表现的。你在地上洒一杯香水,地接受,在地上拉一堆大粪,他也接受,平等接受,不是说香水我喜欢,大粪我讨厌,它没有。这是教给我们什么?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地之德,天地之德从这儿表现。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得很详细,这一段注解非常重要,我们不能疏忽,他说「念念无间,平等普观」,这两句是经文。「普观」,「普」就是平等的意思,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观」是对待,平等对待大地一切众生。菩萨「修慈护法,故得金刚之体」,地神是金刚不坏身,金刚是比喻,比喻真实智慧。诸位想想,如果没有真实智慧,怎么会有平等心?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显示他的真实智慧,这个真实智慧就是金刚般若,他护一切众生,就是护持正法,护持正法得金刚之体。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说的,大师又引用《涅盘经》上一个公案,《涅盘经》曾经有这么一个问题,「怎样能够得长寿金刚不坏身?」这是我们大家都很希望知道的,也非常希望得到的。佛的答复是,「答长寿问」,由于「不杀生」,慈悲,以及「布施修行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这样的因缘就得金刚不坏身。佛是这个说法。

   布施出家人,诸位要记住,佛教你们布施是四事供养,四桩事情。第一个饮食,出家人不从事于生产营生的事业,他经济没有来源,乞食维生。每天到外面托钵,在家同修们看到他来托钵,要供养他饮食,不论多少,我们学习供僧。僧,现在讲广义的,在家修行,他也是属于僧宝,只要依照佛讲的理论方法来修行,自行化他,担负起教化众生的使命,接受饮食。第二穿的衣服,衣食足以御寒,他没有衣服穿,布施他一件衣服;生病的时候布施他医药;睡觉的时候看看他有没有铺盖,布施他卧具,只限于这四种,饮食、衣服、医药、卧具。为什么?其他他不需要。

   现在一般布施供养都不用这些物质,用金钱来代替,这个金钱多了,这些出家人就想入非非,贪心就起来了。往往初发心出家,古大德常讲「成佛有余」。但是初心很不容易保持,时间久了他就懈怠、堕落,布施供养一多就变质了。贪瞋痴慢、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统统现前,于是这个出家人堕落了,将来堕落阿鼻地狱。这些事情我们布施护法不能不留意,不能不小心谨慎,绝对不是说我大量布施供养,我的福报就大,没这回事情。如果用得不当,你帮助他造恶,你会堕落,你害了这个出家人。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特别留意,建立一个道场,这个道场是不是正法?是不是能发挥这个道场的作用?道场是什么?每天有解门有行门。解门是什么?是上课。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着重解门,行门是同学自己的事情,你能把你学到的道理,佛陀给你讲的教训,落实到你生活当中、落实到你工作当中、落实到你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就是修行,那就是行门,所以行门是自己的事情。佛陀在世,真的信、解、行、证,老师只教前头两项,帮助你起信,使你对于圣贤教诲深信不疑。帮助你了解,帮助你开悟,悟后起修是你的事情,就不再过问了。所以行证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你要不行,你要不证,等于没有学。

  可是佛法传到中国之后,后来的这些祖师大德很慈悲,知道众生根性愈来愈钝,只想学教,不认真修行,得不到利益。只想学教就变成佛学,就不是学佛。佛学跟学佛不一样,佛学止于信解,没有行证;学佛是信解行证都具足。我们要想想,我们到底是搞佛学?还是认真在学佛?祖师看到许多人根性不错,但是止于佛学,于是大发慈悲帮助他,帮助他行证,他不想做逼着他做,也未尝不是好办法。所以就提倡共修,共修是依众靠众,你看看大家都学,你不能不学,大家都真干,你不好意思不干。这就是中国佛教里面独有的丛林制度,丛林制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正规的大学,佛教在中国变成正规的学校教学。从前世尊在丛林制度之前都可以说是私塾教学,像中国古时候的私塾,没有正式办学校。丛林是正式办大学,在这里面完成自己的学业,丛林里头着重于信解行证,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是中国佛教对于世间佛教的一种贡献。

  我初学佛的时候,方东美先生把这些事情给我讲得很清楚,他多次的提示我,如果不恢复丛林制度,他说佛教没有办法复兴,这个话是在五十年前讲的,半个世纪了。可是这半个世纪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方先生曾经在预料之中,而实际上他没见到,没有见到卫星电视传播,没见到网际网路。这个高科技的发明使我们想象到,佛法的道场我感觉得已经不是丛林、不是大学。是什么?是网际网路,是卫星电视台,真修实践的人之培养,澳洲人所讲的远程教学,空中大学。这个学校,就在我居住的这个小城,昆士兰州的图文巴,我到学校里面去访问过,校长以及负责远程教学的主任、几位教授,我都见过面,我对他们这种教学的方式非常欢喜。他们现在教学的范围,全世界六十二个国家地区在网路上上课。考试都在网路,学生有疑问,跟老师交谈讨论都在网路上,网路教学得非常成功,他们的远程教学拿到世界第一。

   我看了之后,佛教将来要走这个道路,这是南昆大,昆士兰大学,非常值得我们效法的。许许多多地区有志向学的,他生活环境有困难,甚至于自己需要养活自己、要谋生,用这个方法好,不妨碍他的工作。所有课程都在网路上,随时打开频道都能够收看得到。有疑问可以利用网路传给教授,教授收到之后,给你解答,或者是用文字解答,或者是用口头解答,成立空中大学。这也是丛林的创新,护法要护这个法,护持道场要护持这样的道场。我们今天很小的道场,但是我们也是每一堂课都用网路上网,同时在美国、在澳洲、在东南亚、在中国,在全世界各个地区,只要你打开我们的网址都能收到。

  所以佛说怎样得长寿、怎样得金刚不坏身,这个金刚不坏身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健康长寿,身体没有毛病。佛在「金刚身品」里头又说,也是讲金刚不坏身的业因,佛说「因于护法」。佛告迦叶尊者:「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非杂食身,即是法身」。这就是给我们指明,金刚不坏身是法身。什么时候我们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得金刚不坏身。在现前我们还没有证得,这个身体健康强壮,等于金刚不坏身。但是你怎样能保持你的健康强壮?像新加坡我们看到的许哲居士一样,她今年一百零三岁,一生没有生过病,这是相似的金刚不坏身,长寿。她是什么业因?她没有念过《涅盘经》,《涅盘经》上讲的这个原因她具足了,不杀生。她是胎里素,母亲怀孕她就吃素,吃荤的就会吐、呕吐,她生下来就吃素,一百零三年了,素食。布施,她布施贫穷的人、布施老人、布施病人,一生做这个事业。她修的是无畏布施,她的所作所为就是护持正法,一百零一岁的时候皈依三宝。所以虽然不是佛经上讲的法身,我们可以说她得的是相似的金刚不坏身。

  佛又说,这经上讲的「如来法身,金刚不坏」,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就的?这是迦叶尊者向佛请教,其实迦叶是代我们问的,他哪里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佛告诉迦叶尊者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佛说:「我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常住不坏」。然后又告诉他,这个告诉的话很重要,他说:「善男子,护持正法者」,这是讲担任护法的人。我们要懂得,护法的人「不受五戒」,我们一般学佛的人受五戒,要修十善,护法的人可以破戒;「不修威仪」,手上拿着刀、拿着剑,护法神都穿上铠甲,手上都拿着武器。为什么?他守护持戒的人,保护清净比丘,保护修学的道场。

  经上说护法的相,形相讲得很详细、讲得很多,而且还引用公案。他说往昔,那是过去世,不是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代,在拘尸城,释迦牟尼佛讲经的一个小城,「有欢喜增益如来」,不是我们释迦牟尼佛,这是讲过去佛。这尊佛的德号是欢喜增益如来,这尊佛的末法时期,有一个出家人,叫「觉德比丘」,他也能说法。这个法师是讲经法师,是个好修行人,清净比丘,可是他被一个破戒比丘拿着刀逼迫他。这个时候在家居士里面有一个国王,名字叫「有德」,他来保护、来护持道场,来护持这个清净比丘、这个说法的比丘,就跟这个恶比丘打起来了。这个恶比丘很厉害,在打斗当中,国王受了重伤。觉德比丘就是这个清净比丘赞叹国王,看到国王受重伤,为他说法,国王听他说法之后就命终。命终之后他生阿阇佛国,做阿阇佛的第一弟子,护法的果报。这个觉德比丘,就是这个国王护持他的,后来他寿终之后也生阿阇国,做阿阇佛的第二弟子。讲经说法的这个法师生到佛国第二弟子,护法的这个国王生到佛国第一弟子。清凉大师在这里给我们做了个总结,「故知能护,功高所护」,这句话也是经上讲的,我们要记住。能护法的人,他的功德超过所护法的。所护法的是建立道场弘法利生的这个比丘、这个出家人,他讲经说法教化一方,功德很大,护法的功德超过他。

  所以长寿是「外应之德」,金刚是「内照之实」,你怎么样得长寿?怎么样得金刚不坏身?可是长寿跟金刚那个意思是连在一起的,实在讲是不分内外的。「至妙之色身」,现在科学家所讲的物质不灭,在佛法里面讲是法身。所以长寿这个名词,实在讲是对凡夫来讲,因为凡夫的寿命短促。「非实非虚」,才是金刚真正的意思。你要推究它的因由,什么原因你能够得到的?实在讲由于护法。为什么?护法才能令正法久住,令正法久住你就是护法身,大家不要听错了不是护法神,是护持法身,护诸佛的法身,护一切众生的法身。你这个功德多大?世出世间第一功德!谁知道?现在说实话,天神知道。

  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八相成道,在菩提树下示现成等正觉,没有人来请法,无人请法,释迦牟尼佛摇摇头了,准备入般涅盘,入灭了,到这个世间来,没有众生可度就走了。净居天人看到了,净居天在哪里?第四禅的五不还天,这里面的天人看到了,看到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没有人请法,赶快下来变作人身,向释迦牟尼佛顶礼求他住世,说法利生。这释迦牟尼佛就不入般涅盘,有人请法了。净居天人的福报大,这是释迦牟尼佛头一个护法神。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圣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人不知道,天神知道,他们怜悯世间人无知,代我们请法,代我们请佛住世。所以这个世间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你有势力的、你有财力的来弘护正法,比修行讲经说法的法师功德超过。我从前讲超过,我没有看到《涅盘经》,以后看到这个经,我想的没有想错,佛真的是这么说法。

   过去我是接受三个老师的教诲,第一位方东美先生,第二位章嘉大师,第三位李炳南老居士,这是我正式接受圣贤教诲,时间总共十三年。但是要没有韩馆长三十年的护持,早就堕落了,哪里会有今天这个成就?三个老师好比是生我者父母、生父,护法的是养父,生父生下来没有养你,没有人养你,你活不成,你死路一条。养父母的恩德超过生父,他养你!我们从这个地方才真正知道护法恩德之大,不可思议!所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修慈护法」,护法就是《涅盘经》上讲的这个意思,而「修慈」就是地神在后面赞颂里面,非常明显的为我们说出来了。他这个赞颂我们往后会念到「如来往昔念念中,大慈悲门不可说」。请看第二句:

  【坚福庄严主地神,得普现一切众生福德力解脱门。】

  前面第一尊这是总说,每一个单元第一尊都是代表总说的。总说只要是地神,决定具足圆满的菩提心,清净的菩提心,平等的慈悲心。他的慈悲要不是清净平等,不能做地神;做地神这是第一个条件,心地清净平等慈悲,才能够赐福给众生。所以『普现一切众生福德力』,地神赐给众生哪些福?这个不说我们也能想象到,一切众生生活所需,哪一样不是大地提供的?我们的饮食、我们喝的水,大地提供的,我们一切的食物大地提供的,一切财富也是大地提供的。金银七宝,你想想看哪一样离开大地?这是「普现一切众生福德力」。真有地神,地神在这里作主,众生修善积德,大地这个地神供养众生福力就愈大。《地藏菩萨本愿经》坚牢地神讲过,如果众生造恶积恶,坚牢地神没有法子,想帮助你帮不上忙。由此可知,神佛帮助众生是缘,真正的因是自己修的,我们自己断恶修善,地神他就有力量了。增长地神的力量,于是物产丰富,金银七宝这些矿产不断发现,他有这个能力。

   实在讲现在我们懂得,所有一切物质都是基本的粒子组合成为原子,原子组合成为分子,分子组合成为一切万物。《金刚经》上讲的「一合相」,谁去组合?一切众生,行业是因,这些众神是缘。我们有善因,他们善缘帮忙,于是这些物质就组成了珍宝,金银七宝就丰富了。如果我们作恶,我们的心行不善,他就没有这个力量,金银七宝就化成石头、化成矿石、化成泥土,这些东西没有了。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这就是佛在经典上跟我们讲的总的原理原则,「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想是真因。你想善,这些地神照顾你,供养你的都是非常丰盛的物产,金银珠宝。如果我们作恶,我们的行不善,五谷就不能够丰登,七宝就稀少了,地神的福德力弱了。必须我们断恶修善增长他的威力,他照顾我们就周到了。

  由此可知,九法界众生,无论是我们的思想行持、业因果报,无不是息息相关,我们影响他,他们也影响我们,这就是圣贤人教诲,为什么要把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列入一个重要的单元,道理在此地。天地鬼神,用现在科学家的话来说,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我们生活空间维次不同。我们生活在三度空间,他们生活可能在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六度空间,他们能够看到我们,我们看不到他。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他们清楚,他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我们不知道。我们迷得重,他们迷得比我们轻。他们有神通,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他们这个能力比我们强,但是不同维次互相比较,强弱又有很大的差别,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天上人间就不相同。我们明了之后一定要认真努力回心向善,回头是岸,帮助自己,帮助地神,帮助一切护法神,每一个人都有护法神。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七0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地神长行第三句:

  【妙华严树主地神,得普入诸法,出生一切佛剎庄严解脱门。】

  这是华树主地神他所修学的法门。清凉大师注「证入无生,不碍严剎」,注的言语虽然很简单,意思是很深很广。无生,就是讲的无生法忍。在《仁王经》里面佛告诉我们,无生法忍的菩萨是七地、八地、九地,地位非常之高。七地菩萨证得是下品无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就称之为「寂灭忍」。由此可知,清凉大师的意思是无生忍的大菩萨。虽然证入这个境界,不妨碍庄严诸佛剎土,这是事事无碍的境界,正是华严的境界。佛祖都是勉励我们学习,要想契入境界,经上讲得很好,『普入诸法』,普是平等,没有高下才能平等。也跟前面所说的称性,称性就普;不称性,普还是有限度的,可以说是局限的、不是圆满的。圆满的普入,一定要与法性相应。法性我们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特别是修学大乘的,我们在本经前面是多次的提到。

  大乘佛法,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重复?重复正是佛菩萨的慈悲显现,凡夫之人哪有一遍两遍就入境界?百遍千遍还是入不了,什么原因?习气太重,我们的习气无量劫的熏修,绝对不是短时间。几遍的教学就觉悟了,这种人在历史上有,不多。亲近一位善知识,听了几句话就豁然大悟,宗门教下都有。以后我们晓得,这些人是佛菩萨应化来的、乘愿再来的,做样子给我们看的,决不是真正的凡夫,真正凡夫哪有那么简单?所以佛在经典里面遇到重要的地方,总是一再重复,不厌其烦的重复,重复百遍千遍,这真是慈悲到了极处。世间有好的善知识、好的老师,教学生不愿意重复,教你一遍两遍三遍不会,不再教了。毕竟是佛菩萨慈悲,三遍不会还教,三十遍不会还教,三百遍不会还教,三千遍不会还是要教你。我们对于这样的善知识不能不感激,他有耐心,他不厌其烦。谁知道感恩?不知道佛陀教化的苦心,感恩的心怎么生得起来?像这样重要的话,大乘经论里处处都说。

  性就是真心,真心没有相。所以古德常常教我们「真心离念」,由此我们就有门路可以探索了,怎样才能与法性相应?离念。这个念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生活是修行,工作是修行,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修什么行?修离念。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我们都能够离相,离妄想分别执着,我们的生活称性了,工作也称性了,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称性。修行是这个修行法,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不可以不知道。

  怎样离相离念?就是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的,不执着、不分别,从这里下手。在生活当中也不要分别执着。菩萨示现,所谓是随缘而不攀缘,这样就对了。随缘里面也有一个原则,随顺善缘,随顺与性德相应的诸缘;与性德相违背的,我们就不能随顺。但是在这里面哪些应当随顺、哪些不应当随顺?都不起分别执着,境界现前清清楚楚、明明了瞭,智慧!如果一有分别执着,那就变成意识,你已经堕落在意识里头,与性德就不相应。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练这个!只要没有大的妨碍,决定不放在心上。大的妨碍不是妨碍我,妨碍我无所谓;妨碍一切众生,影响到一切众生,尤其是负面的影响,这个时候要说,要以智慧,要以善巧方便来处理。怎样把它化解于无形?这个功德最大。这是说法身菩萨。

  『出生一切佛剎庄严』,这是指的利益众生。「庄严」就是布施、供养、成就,成就一切众生真善美慧,这是九法界一切众生所希求的。菩萨能满一切众生的愿,不碍自己的道行,不碍自己契入无生,也就是对自己是「无作而作」,对众生「作而无作」。利益一切剎土,利益就是庄严,利益一切众生而不着相。《金刚经》上讲得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相不着,念头都不生;「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念头不生。有人问:「念头不生,怎么办事?」办事总得要起心动念,没错,是得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为众生,不是为我自己,这一点诸位同修必须要记住。起心动念为自己是烦恼、是病,起心动念为众生是善。虽然起心动念为众生,心地保持清净平等,保持觉正净,这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与性德相应,这叫称性法门,怎么会妨碍!正是《华严》所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我们要懂得这个方法,要学习,要把它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第四句:

  【普散众宝主地神,得修习种种诸三昧,令众生除障垢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解「一向为他」,这个向是方向,只有一个方向:利益众生,这正是我们学习大乘人必修的课程。菩萨的名号含义很深,『普散众宝』,我们今天讲散财、利生,这里面财、法、无畏三种布施都具足。在他修学法门里面我们看到了,『修习种种诸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正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三昧通常也翻作禅定,于是我们就晓得,禅定是正常的享受。禅定是什么?佛在经上讲的、《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是禅,如如不动是定。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得更白,我们更容易懂,「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但是诸位要记住,不着相不是教你不要相,这里头千万不要错会意思;如如不动,也并不是说你没有起心动念。世尊告诉须菩提「不取于相」,要懂得什么叫不取,不要错会了意思!「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是不是不要?不是的,不是在事上离,事事无碍,你离它干什么!在哪里离?在心里头离,心才会障碍,事没有妨碍。所以经上教给我们离相、教给我们不取,都是在心上,心里头不要执着。

  譬如我们的饮食起居,肚子饿了要不要吃饭?要吃,吃饭是不是着相?吃饭如果贪图色香味,你就着相,怎么着?贪心起来了。如果讲求色香味而没有贪心,他就不着相。色香味可不可以讲究?可以,不是不可以,确实没有贪心,不起心不动念,不起贪瞋痴,不起好恶,「我喜欢、我讨厌」,不是起这个念头。不起自私自利,不起这个念头,色香味做得很漂亮,可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接引众生,众生欢喜。这就是拿这个做佛法,佛法是觉悟众生的方法,接引众生的方法。佛教导我们,特别是在大乘法里面教我们「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两句合起来去体会。离一切相,决定在一切相里头不生烦恼,总的来说,决定不生妄想分别执着;即一切法,就是顺一切众生的欲望爱好。

  大乘佛法,「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是四摄法,后令入佛智是六波罗蜜,手段多高明!我们在敦煌、云岗看到石窟里面的造像浮雕,佛菩萨在讲经说法,这种大会庄严;天女在空中歌舞散花来供养,供养佛、供养道场、供养一切与会大众,载歌载舞。学小乘的人看到这个境界他就迷惑了,这还得了?佛教给我们不可以歌舞、不能接近这个场所,没错,小乘初学。怕是什么?你已经在日常生活当中起这些恶念,起贪瞋痴慢,怕在这些境界里头你受不了,又勾起你的好恶,又引起你的贪瞋痴慢。教你远离,这样的场合不要去,小乘戒都有明文规定。大乘菩萨不如是,大乘菩萨要广度众生,大乘菩萨有定力、有智慧,决定不为这些假相所动,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清楚他明了,他不会被外境欺骗,不会为假相所转,所以他自在,他入无障碍境界。境界不相同!

  接引众生菩萨会观机,一看这个人是什么根性,是大乘根性还是小乘根性?是菩萨根性还是人天根性?佛菩萨一看就清楚明了,说法契机,示现恰当,让这个想学的人一接触生欢喜心。他欢喜你、尊重你,听你的教诲;他要不欢喜不尊重,你想教他他掉头而去!所以古圣先贤、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没有智慧、没有善巧方便怎么行?这是用我们世间人的话来说,大学问!高度的技巧、高度的艺术!我们应当学,但是我们能学多少、能做多少,那就是所谓量力而为。这个量力非常重要,要量自己的定力,要量自己的慧力。如果我们在这里头也真的动了欲念,赶快退回来;如果自己做得稍稍有一点勉强,立刻中止,这个事情我做不得。在这里练心!《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讲到修行方法里头,总的一句话:「历事练心」。五十三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可以参学,你在这里头练心,练什么?「修习种种诸三昧」。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眼见色,见到天人载歌载舞,你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看得也笑也鼓掌,决定没有贪恋之心。你的眼根在歌舞里头入定,眼根在歌舞里头成就三昧,你在这里得一种三昧了。你看到表演是恶法的、无恶不作的,你在这个境界里头不起瞋恚心、不起怨恨心,你的眼根在这个色境里头又入定了。想想我们是不是这样修行?你去逛百货公司,你看产品琳琅满目,看得很清楚、看得也很欢喜,「这个东西好,我想买一个。」可以,你是不是真的需要?真的需要,行!这个可以;不是真的需要,譬如我已经有个茶碗,「这个茶碗很漂亮,我很喜欢」,你的眼根就被它污染了。如果看到之后,我不需要买,我家里的碗可以用,看得清清楚楚,也很欢喜,绝对不会动个念头我要购买它,你的眼根在这个茶碗上入定了。我看到现在最新式的电视机很薄,我家里的电视机很笨重,已经用好多年了,还可以用。今天再新的产品我也不会动心,到什么时候换一个?用到坏了不能再用,实在不能再用了,行!可以换一个。还能用,我绝不上当,我绝不花这个冤枉钱。我们每天在电视机里看什么?看我生活上所需要知道的讯息,这对我工作、对我生活有帮助;与我生活工作不相干,不用看它,你在电视萤光幕上入定了。这是讲到「修习种种诸三昧」。

  我们的六根在六尘境界,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无论是善缘是恶缘,都能够练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不是说你需要不需要。需要的时候,统统可以用,事事无碍;不需要的时候,边都不沾。道人,生活在今天的这个社会,问起来样样都知道、样样都明了,智慧!无所不知。自己生活所不需的,决定不取,如如不动。所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要应用在生活上,不是说不要相。我们有这个身体在,身体需要饮食、需要穿衣服、需要住房子,你怎么能够不要这些相?所以离相是离心里面妄想分别的相,离贪瞋痴慢的相,离自私为我的相,离相是离这个,不要搞错了。我常常在讲席当中提醒同修们,要远离控制一切人事物的这个相,这种念头不能生。有这个念头,不自然!就是与法性相违背了,法性里头没有。穿衣吃饭,这个法性里头有,为什么?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贪瞋痴慢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控制一切人事物没有,占有一切人事物没有,法性里头没有,我们离;法性里头有,我们可以用。你说这个生活多快乐!

  佛法修学的目标目的,大家都知道离苦得乐。如果我们学佛搞反了,我们这个结果是离乐得苦,错了!佛不是教我们离乐得苦,佛是教我们离苦得乐。现在这些歌舞场合、五欲六尘之乐,佛为什么教我们离开?那不是乐那是苦,那个乐不正常。就好象我们现在一般社会讲,那是打吗啡、服毒。打吗啡服毒的那个乐,佛教我们要远离,为什么?那是找刺激,后面是苦不堪言。佛劝告我们远离它,它会勾引你的烦恼,它会给你烦恼心所里做增上缘,让你烦恼起现行。烦恼是七情五欲,这不是真乐。真正的乐趣,唯有契入境界的人他才能享受得到;没有契入境界,依教奉行的人他享受得到。佛教我做,我认真努力做,佛教我不可以做,我决定不违反,他得乐。这个乐虽然不是诸佛菩萨境界里头那一种的乐,相似!接近,这个乐接近真乐。

  这个道理很深,一般人不知道,以为打吗啡很乐、吸毒很乐,他不晓得祸害就在眼前。造作善业的那种乐,只有行善的人知道;造作十恶业那种乐,头脑清楚的人、明白人知道那是苦不是乐,那一种乐是非常非常短暂,有大苦在后面。佛经上常常用刀头舐蜜,用这个来做比喻。非常锋利的刀刃,上面涂了一点蜂蜜,蜂蜜很好吃,舌头去舔它,甜头尝到了,舌头割断了,佛用这个比喻。所以今天世间这种五欲六尘之乐,就是佛经上所讲的「刀头舐蜜」。我把它比作吸毒,佛这个比喻更贴切,更容易令人了解。

  所以菩萨普散的众宝是法宝,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乐是什么?真乐是戒定慧,真乐。你真肯修戒定慧,你就能得到。你得到真乐你必定离苦,苦是什么?业障、染污。『令众生除障垢』,那是苦。戒定慧度贪瞋痴,贪瞋痴是障垢的根本,我们一定要知道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清凉大师注得好,「一向为他」,起心动念总是要帮助别人,远离烦恼习气,随顺圣贤教诲,这里头有真乐。前面所讲到的「普德净华主地神」,他讲的那个果报有多乐?清凉大师注解「长寿金刚不坏身」,这是乐。从哪里来的?我们总结清凉引用经论里面的话来说,三个原因:第一个是不杀,第二个是布施,第三个是护法。这三个业因,得长寿金刚不坏身的果报。

  护法还得不到这种果报,一定欠缺前面不杀生、平等布施,三个因像鼎之三足,缺少一个都会有欠缺。我们细细去观察,恍然大悟。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去修,修这三条,果报一定现前。「护法」诸位要知道,最重要是护自己的法,护自己的法就是护持正法,就是护众生的法。自己的法完全显露在我这个形相里头。我的智慧,在我这个形相里头,人家一看「这个人有智慧,这个人聪明。」岂不是你的聪明智慧都在你的面孔上?你一举一动,「某人威仪风度好,与众不同。」你看看,你的智慧德相完全显露在外表。所以护持自己的相好威仪,护自己的法。我们是个佛弟子,出家现出家的相,在家现在家的相,社会大众一看到你的形相,对你起恭敬心、尊重心、仰慕的心,这就护持正法。大家说:「佛不错,你看学佛的人庄严!」智慧清净庄严,岂不就是护了佛的法?众生看到你欢喜、尊敬你,向你学习,你不就护了众生的法?

  有人不懂得护持,护法有许许多多护法的方法、许许多多不同的方式。我们是什么身分?我们是什么地位?我们从事哪一个行业?我们采取哪一种方法来护持正法?护自己的正法,护释迦牟尼佛的正法,护一切众生的正法,你得要懂。具体而言的成效,那就是此地讲的「修习种种三昧」,三昧起作用就是智慧,目的全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我们今天的话说,影响众生,佛法的术语是加持众生。加持大家都会讲,拿什么加持?回向众生,拿什么回向?总得要明了,要搞清楚。众生得利益,众生觉悟了,众生离烦恼了;烦恼虽然没有离尽,烦恼减轻了,对于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这个念头淡了,虽然没有远离,他那个味淡了,他就得利益。种种不良的嗜好,他现在逐渐觉悟了,浮华奢侈的习尚他现在明白了,逐渐能够减轻了,这就是「令众生除障垢解脱门」。他离一分苦,就得一分乐。障垢分分离,福慧分分长。《了凡四训》里头常说「灾消福来」,灾逐渐消,福报逐渐逐渐现前,就是指的地神布施、供养、教诲的效果,这是我们应当学的。清凉大师这一句话,是给我们一个总的方向,「一切为他」,不是为自己。所有一切的修为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第五句:

  【净目观时主地神,得令一切众生常游戏快乐解脱门。】

  这个法门,我想对现代社会来推动的话,一定普遍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清凉注解「观机出现,名为游戏」,注解只有一句,这一句的意思很深,我们千万不要把经的意思错会了。如果错会了经义,古德常说「三世佛冤」,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依文解义,看到这个文,大概就是我心里想的这个意思,三世诸佛都喊冤枉!怎样才不至于把意思错会?先看看菩萨的名号,他跟他的法门决定相应。

  『净目观时』,时是时节因缘,清净眼观察时节因缘。我们现前这个社会是处在什么样一种现象?不能不清楚。观机要观人、要观时、要观地、要观现前这个社会发生的一切事情。虽然此地只讲一个「时」,里头必定包括人、事、处,它才圆满。佛法里常常用一个字代表一切,统统都能观察清楚,你确确实实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样就不会错解佛的意思。

  主地神第五句:

  【净目观时主地神,得令一切众生常游戏快乐解脱门。】

   这一句前面虽然说过,意思没有能够说尽,必须要做一个补充。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目的,在佛门里面大家都很熟知的八个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游戏快乐』是得乐,什么是游戏?我们必须要清楚,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应化在九法界,经上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不是游戏神通是什么?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为此界众生示现八相成道,是游戏神通。诸大菩萨,在中国这个地区,示现出家的身分、示现在家的身分,我们在《高僧传》、在《神僧传》里面看到很多,那也是「游戏快乐」。近代的印光大师,有许多同修都知道,他老人家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应化来的。他一生为我们所表演的,又何尝不是游戏快乐?

  游戏我们能体会得到,快乐我们体会不到。但是细心的人能体会得到,他快乐在哪里?古人有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诸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甚至在九法界来示现,来干什么的?来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他怎么不快乐?助人,助人为快乐之本。由此可知,十方世界诸佛菩萨应现到世间来,应现在九法界,快乐!这才叫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无条件的服务,不求丝毫报偿的服务,真快乐!谁懂得?我们的服务有报酬,快乐就没有了,被报酬抵消掉了。布施供养,我们的布施供养无条件的是快乐,有条件、有希求、有求报偿的,快乐就没有了。你们想想是不是抵消掉了?你明白这些道理,你才晓得『净目观时主地神』,菩萨的一个代表。一尊菩萨如是,每一尊菩萨又何尝不如是?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要发心向他学习。不为自己,没有自己,就游戏神通;自在随缘,那就是快乐。第六句:

  【金色妙眼主地神,得示现一切清净身调伏众生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解「现净惑身,方调物惑」。清凉大师讲物不讲人,就是经文里面讲的「众生」。这个意思广,众生包括九法界,众生包括依正庄严。正报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依报还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情与无情全都包括在其中。经文上明明讲的,『示现一切清净身』,但是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还现秽身,方能调物惑,才能调伏众生的迷惑颠倒。经文里头意思含着有,不明显,我们这些浅学之人粗心大意,看不出来;清凉大师看得深、看得广。菩萨现清净身我们没有疑惑;菩萨现垢秽身,我们于是就疑惑了。哪些是垢秽身?示现在我们人间,示现一个乞丐,示现一身邋遢,济公活佛就现的秽身。

  民国初年,清末民初,金山活佛,金山寺的妙善长老示现的秽身。穿的衣服一年到头从来不洗的,一生没有洗过一次澡的,一生不洗澡。说来奇怪他就穿那么一件大褂,冬天他也不冷,夏天他也不热,就是那么一身衣服,从来没有看到他换过,从来没有看到他洗过。现秽身,骯脏邋遢。但是你仔细去亲近靠近他,他身清净,他身上有香气,衣服也有香气,这才叫大众接触他的人对他尊敬、崇拜、信服,称他为活佛。他的形象疯疯颠颠,听他说话好象语无伦次,仔细想想话里头有大道理在。近代的我们看到妙善法师;宋朝时代,我们看到济公长老,示现这一类的多。虚云老和尚,朝五台遇到的文吉,文殊菩萨示现的,示现乞丐身。

  再仔细去观察,菩萨要度畜生现畜生身,《物犹如此》里头有记载,这个记载是节录佛经里面的。如果诸位看大藏经里面《经律异相》、《法苑珠林》,这里面节录出来完全是佛经里面的故事。佛度六道众生,度畜生道现畜生身,畜生有它的言语,一定要现同类身,跟它用同类的言语才能度它。佛要度这一群猪,当然他也先观机,这一群猪过去生中曾经学过佛,有善根;如果没有善根,那就没有法子得度。他有善根,菩萨看到因缘成熟了,无论在哪一道,现同类身为他说法。他开悟,一样的能生天、能往生极乐世界。饿鬼道的众生,佛菩萨就示现饿鬼身为他说法;地狱道的众生,地狱道有没有善根?我们常言说得好,地狱道最苦,没有办法得度。这种话是佛警惕我们的意思多,劝导我们最好不要造地狱的罪业,地狱实在太苦了。

  这些地方佛菩萨去不去?去,地藏菩萨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代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菩萨入地狱干什么?度地狱苦众生,他们太苦了。佛法听得进去听不进去?在受苦难的时候,心完全跟苦难连在一起,没有功夫听别人的教诲。不是说听不进去,注意力不在,只感觉到浑身疼痛,别人跟他讲话没听见,这叫业障太重,佛菩萨对他也没有办法。地狱里受苦报,受到快要离开地狱的时候,他那个罪受得差不多,快要受完了,这个时候菩萨也到地狱里为他们说法,他们会听得进去,也能够超生。完全看他过去生中所种的善根福德因缘。

  清凉在这里注得好,菩萨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清净身」,这三个字里头,净秽统统包括。虽然示现的是秽身,畜生身、饿鬼身、地狱身,菩萨依旧是清净身,为什么?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他在地狱,地狱清净;他在饿鬼,饿鬼清净;他在畜生,畜生清净。什么道理?相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最重要的是心转境界,不能让境界转我们的心,那就是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心转境界是修行人,确确实实能做到随心所欲,转地狱为极乐,佛做得到,我们做不到。我们如果能够把现前境界,把不称心不如意的境界,转变成可意,我们的修行功夫就得力了。把我们厌恶的人、不欢喜的事,转变成平等的境界,我不讨厌他了,我不厌恶他了,我跟他接触的时候,心地清净平等,功夫得力了。如果再进一步,你对他感恩,你能对他以德报怨;换句话说,你用真诚清净平等心,你照顾他、关怀他、帮助他,你的境界就更高了,你真正在行菩萨道。行菩萨道,那你就入了菩萨境界,你不是菩萨,谁是菩萨?对你的冤亲债主,你能用这种心态对待,没有怨恨还爱护他、照顾他、帮助他。

  所以没有『金色妙眼』,怎么行?「金色妙眼」才能看到一切众生的真相。真相我们总要记住,「性本善」,他为什么会造作一些恶业?为什么会受苦报?那是习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他的缘不好,周边环境影响他,没有遇到好的善知识,遇到恶知识他就变恶了,把他的本善忘掉了,去学恶知识,是这么回事。这一桩事情,用我们世间人的眼光来看,可以原谅的。可以原谅是世间贤人君子所说的,圣人原谅的念头都没有。可以原谅,心还没有到纯净纯善,是善心不错,不纯。纯的时候看到这些恶业众生,那个恶的念头在自己心里不生。真正像《坛经》里面所说的,「不见世间过」。诸位要晓得,这个世间过不是你真的不见,你真的不见你眼有了毛病。确实见到了,但是心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执着,确确实实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叫不见。你这才能真正观机,你能看到他的恶,你能看到他的善,你能看到他的净,你能看到他的染。然后观察时节因缘,机缘成熟你就可以帮助他,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是岸。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总是一切时一切处念念当中,要帮助九法界一切众生。在一切时候一切场所,都要有这个心,都要有这个行持。不能说我现在在一个房间,门窗都关好了,没有人看见,我可以放逸了,错了!为什么?这个房间没有人,房间里头有鬼神,我不可以得罪九法界众生,那你就应当保持心地清净善良。没有任何人在,我的心永远保持清净善良,不让毫分不善夹杂,为什么?我对得起九法界众生,我对得起天地神明。主地神,我们能离开他吗?我们看不见他,他看得见我们。贴近我们的这个土地是小神,我们住家盖这个房子,这个房子盖在土地上,有没有土地神?有,这个小土地神是管你家的。我们住在这一条街,或是住在这个村庄,这个村庄有土地神,管这一村的,管这一条街的。我们知不知道这是事实?有许多人道理好象是懂得,事实真相不知道。你要是知道事实真相,你怎么能够逃过一切众生的耳目?自以为没有人知道,错了。天地鬼神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太上感应篇》里头说得很多,《文昌帝君阴骘文》也讲得很多,古德注解里头举了许许多多的例证,那些都是事实,不是人编造的。你能够相信,尊重自己的灵性;你不相信,说它是迷信,不知道尊重自己、自己的性德。第七句:

  【香毛发光主地神,得了知一切佛功德海大威力解脱门。】

  清凉大师告诉我们「内具德海,现威力身」。如同大地上的海洋一样,有润泽这个功能,养育地上的一些动物植物,特别对植物来说,称之为『香毛』。清凉大师这些话,让我们对这菩萨的德号以及他修学的法门,我们能体会得到。因为他是地神,地神最明显的显示,他滋润树木花草、五谷杂粮,从地上生的我们今天讲的这些植物。『发光』,这个地方「发光」两个字形容香毛茂盛,得到地神的保佑、地神的加持,使五谷丰登,样样茂盛。与他修学的法门相应,他『了知一切佛功德海大威力』,这一句经文里面重要的两个字「了知」,明了知道。了知,要不入境界他怎么能了知?契入境界,他不是佛化身他是什么身?当然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了知一切佛功德」,不是一尊佛,是一切佛的功德。「海」是比喻,一切佛的功德深广无际,用海来做比喻。佛的功德谁能说得尽?诸佛如来共同说都说不尽,即使无量劫也说不尽。为什么?称性。性无量无边,所以即使一毛的功德都说不尽,何况一切诸佛!唯证能知,只有能契入这个境界,这才能了知。

  清凉注得好,「内具德海,现威力身」,他说大威德就能帮助众生,能帮助万物。他何以能够帮助草木丛生,帮助百谷,所有一切我们中国人讲五谷杂粮,生长得那样茂盛,这个力量是哪里来的?这个力量是一切诸佛功德加持,这是从相上讲;从性上讲,自性本具的功德,才有这样大的威力,这个意思就讲得深了。地神有,我们有没有?佛在这个经「出现品」里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包括我在内,我没有在外;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位同修、每一个众生都具足如来的智慧德能相好,哪个没有?为什么现在我们没有了?佛给我们一句话说破了,「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的过失是妄想分别执着。

  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经论上讲的名相不相同,意思没有两样。佛今天教我们教什么?断烦恼而已。断一品烦恼,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就透一分,断两分就透两分,佛就教我们这个。佛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出来了,事实真相说出来了,方法也说出来了,至于断要靠自己干。我们自己不肯断,佛菩萨没有办法代我们断。这个事情代不了的,为什么?自己作自己受,古人说得很好,「解铃还需系铃人」。烦恼是我们自己造作的,断除还是要自己去做。烦恼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所以别人没有办法解除我们的烦恼,烦恼是自己找的,还需要自己把它解脱。我们不能不懂这个道理。

  佛菩萨给我们做增上缘,只能做到此地,我们明白了、觉悟了、相信了,信什么?相信自己的真性跟诸佛如来是一不是二,相信自己自性里头本具无量智慧德相,这叫信佛。信了之后明白了,佛给我们说的统统觉悟,理懂得了,方法也明了了,下面要修,要真干,那就「行」;然后才「证」,证什么?证明我们自性里头确确实实本具无量智慧德相,证明了。佛讲的话不假,字字句句都可以证明,你做到你就证明了。我们有无量的相好,不是这么样的丑陋,那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常常讲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实不是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人间以为那就是相好,实际上佛在大乘经里常讲,「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是真的。

  一一毛孔放无量光,一一光里面现无量佛,这哪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能够显现出来的?那是我们真正的身,是我们真正的相好。我们要怎样恢复?要把我们心性上面的障碍除掉。障碍总的来说,妄想分别执着。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跟一切人事物接触当中,不再执着、不再分别、不再打妄想?果然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着了,恭喜你,你证阿罗汉果,你见思烦恼断了;不再分别,那恭喜你,你成菩萨,尘沙烦恼断了;妄想要没有了,那恭喜你,你圆满成佛,无明烦恼断尽了。这才知道众生跟佛就一念之差。这一念是什么?觉迷。一念觉,众生就成佛了,哪里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佛在经上常讲众生作佛要无量劫、要三大阿僧祇劫?他不觉,才讲这么长的时间;他要觉,一念回头就是,真正是古大德讲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念转过来,不再迷惑了。一切法随他去,各有因缘。时节因缘不成熟,佛对他都没有法子,都帮不上忙,我们有什么办法?佛教导我们随缘,随缘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也就是说,没有妄想执着,这是随缘;有妄想执着,是攀缘不是随缘。

  我们人人都随缘了,这正法能长远住世吗?能不遭苦难吗?不成!为什么?真的有魔难,魔难来了怎么办?靠护法。哪些是护法?真正的护法都是诸佛菩萨再来的,这个我们要懂。真正修行人一定感动诸佛菩萨,应化到世间来护法护持,除我们的魔障。我们在前面跟诸位说过,《涅盘经》上举的这些例子,真的有恶比丘,恶比丘要害清净比丘,要置他于死命。国王出来护法,跟他打斗,受了重伤,那个恶比丘很厉害。这菩萨示现,清净比丘给他说法,他往生了,他死了,生到佛国,为佛第一弟子,护法的功德。清净比丘以后也往生了,是佛的第二弟子,这是说明护法功德超过弘法。

  所以历代这些护法的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不能轻视。我们怎么晓得他是什么人再来的?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谁肯干这个事情?牺牲性命都在所不惜。为保护正法,为保护好修行人,菩萨、佛化身来的,凡夫不会干这个事情。凡夫看起来这是傻事情,你护他干什么?只有佛菩萨才知道,正法住世真正能利益一切众生,护持正法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看到世间人,现在举世之人,确实有很多有大势力的、有大威德的、有大财富的,他们对于正法的态度怎么样?置之不理不问,完全不关心。什么道理?不了解,他是凡夫。

  凡夫里面过去生中种的善因,他今天得的善果大富大贵,他得这个善果,他不是诸佛菩萨再来。诸佛菩萨再来不一样,会尽心尽力护持佛法,那个不相同。他在这里修真实功德,他在这个地方是为一切大众做示范。以他这种行持唤醒未觉将觉的众生,这才能唤得起来。他没有觉悟,但是快要觉悟了,他这一示现,就把他们引发出来了。这些众生在佛法里是根熟众生;如果不是根熟,就很难觉悟、很难回头,今天人讲很难发心,没有成熟。虽有善根福德,没有成熟;成熟,这个心就发起来了。舍命舍财,命都肯舍,何况是财?护持正法,利益众生,唯有正法能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世出世间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善行、最大的好事,是帮助众生觉悟,不是别的。

  大圣在中国是孔老夫子,他一生干的什么?帮助人觉悟。当时帮助人觉悟,是用口,劝化;百世帮助人觉悟,用书。夫子的教训流传到今天,我们读他的书觉悟了。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当时用口,万世用经。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用经典流传给后世。后世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人,听到经典、看到经典觉悟了,这个功德无量无边。这就是「一切佛功德海」的大威力,无一不是利益众生的。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