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所巨的荷田月色:《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29:07
2005-08-16 | 阅读:11924 | 来源: 沪江论坛讨论区 [ 大 中 小] [划词已启用] [ 收藏 ]
在线听写VOA、BBC、新概念等提升听力水平,注册参加吧!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新大纲修订说明
本章新增考点: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实践出发,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使人类的认识活动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劳动实践同时成为认识的源泉,并推动认识的发展。
若想弄清认识的本质,必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区分以下三大对立:
①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认识论又叫反映论,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除庸俗唯物主义外,各唯物主义派别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它的基本观点包括:其一,客观世界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它是认识内容的惟一来源;其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三,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唯心主义认识论又叫先验论。它主张人类的认识先于客观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是对主观体验、感觉和心灵的把握;客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来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取决于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先验论。
②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可知论是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哲学学说,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既有唯物主义可知论,也有唯心主义可知论。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人们不能认识世界或者不能彻底认识世界。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③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但它有两大缺陷:其一,不懂得实践的观点,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二,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机械的消极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入了实践的观点,提示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它认为主体同客体的关系既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客体只有先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人们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的。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过程。认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且还表现在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①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
②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审美关系。主体与客体同时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③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表现在: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摹写,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加工再现。主体不仅反映客体的现象,而且通过抽象思维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具有超前性,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主体不仅可以反映客体,而且可以用认识做指导改造客体。
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①所谓信息,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主体对于客体提供的信息,是要进行选择的。
②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是以主体自身已具有的理想信念和概念框架为参照系的。这种具有理性特点的参照系一般表现为主体的利益和需要,表现为主体的认识目的,表现为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
③进行选择是完成认识的必要条件。客体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人们没有必要没有可能吸收对象的全部信息,只能吸收所需要的信息,要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
④认识过程不是对客体信息的简单搜集与再现,而是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整合重构。这一过程就是建构过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一,认识是根据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其二,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客体本身不可能自动地反映到人脑中来。客体只有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们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同客体相接触的,实践不仅把客体的现象反映到了人脑中,而且还暴露了客体的本质,使人们能够通过抽象思维予以把握。其三,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交流获得的知识。由于间接经验是从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间接经验是“流”不是“源”,所以实践是知识的惟一源泉。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其一,实践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实践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其二,实践创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使认识得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其三,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认识是否正确,不依主观感觉而定,而要依实践的结果而定。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为人类造福。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不为改造世界服务,认识就是空洞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其公式是:“实践——认识——实践”。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据此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效果: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使实践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遭到失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家曾对知与行的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做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主要观点有:
①行先于知,由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行是知的基础。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②知之明也,因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知对于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
③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看到了行对于检验知的重要作用。孔子提出“听其言观其行”,王充则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
④知行并行,相资为用,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对于现代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从中吸取精华,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本节小评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主体的选择性、实践决定认识等是本节中的重要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地命题。
试题例析
1. (1997,文,多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E. 主从关系
答案:ABC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既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认识关系),也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实践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如果主体不去改造客体,而只是单纯地通过感觉去反映客体,那么,隐蔽在客体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就不能充分地暴露出来,从而不能形成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据此,A、B为应选项。
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是盲目的,要实现一定的功利目的,有价值取向,据此,C也是应选项。
人认识世界的时候可以满足其审美需求,据此,D也是应选项。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表述成主从关系,故而,E为淘汰项。
2. (2003,单选)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A. 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 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 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能动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将光的不同波长的辐射分别转化成不同的颜色,正是人的感觉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据此,C为应选项。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否认了认识是能动的反映。感觉虽是认识的起点,但不是认识的终结。在感觉的基础上,人还可以形成知觉与表象,进而形成理性认识。
B带有明显的不可知论的倾向,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不懂得人可以利用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来突破所谓的“感觉的局限”,故而也是淘汰项。
D违背了反映论,系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庸俗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会导致唯心主义。
3. (2005,单选)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 实践高于认识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答案:C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决定认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即以此为指导,看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的标准和目的,这是实践高于认识的最为重要的理由。据此,C为应选项。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否认了认识的能动性;B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认识乃实践之先导,即任何实践都需要认识的指导;D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抹煞了实践与认识的区别。
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其一,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其二,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要采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
(2)要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唯理论和经验论全部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们各持一个方面,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
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也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夸大书本知识、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犯了类似于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感性经验,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犯了类似于经验论的错误。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并没有结束认识,理性认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因为:其一,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第一次飞跃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其二,第一次飞跃并不能保证理性认识的正确性,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只能依靠实践的检验。在第二次飞跃中,理性认识可以得到检验,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其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普遍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必须服从实践。
其二,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其三,理论应当被群众掌握。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使实践获得成功。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包括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是主导因素;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则包括两类: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一类是认识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在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共同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非理性因素应当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的全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2)认识的不断反复
认识之所以要不断反复,是因为:其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客观事物作为系统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客观事物存在着一个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和规律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所有这些,使得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其二,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只有在不断打破限制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得到发展。这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其三,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要受到主体本身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人的实践范围、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生理素质。所有这些,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3)认识的无限发展
就整个认识过程而言,认识的反复具有无限性。但是,这种无限性不是简单的圆圈式的循环,而是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
(4)认识辩证运动全过程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路线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运用。党的群众路线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一致性。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实践是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则主张相信群众。因此,二者具有一致性。
其次,“从群众中来”,实际上就是把群众的感性认识能动地升华成理性认识(表现为领导者的智慧),这其实就是第一次飞跃;“到群众中去”,实际上就是让理性认识被群众所掌握,化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其实就是第二次飞跃。
再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表明认识与实践是不断分离又不断重合的过程,而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上升到高一级的层次。由于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认识经常与实践发生矛盾,这就要求认识与实践必须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
③割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左”的或右的错误。
④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实践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实践要不断地创新,理论也要不断地创新。
本节小评
本节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性,需重点把握认识何以不能一次完成以及实践发展与认识发展的辩证关系。
试题例析
(2003,分析)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案要点:(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做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
(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普遍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辩证的思维方法、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这是一道以认识论为主的综合题。
解答第(1)问时,考生应当懂得,包括马在内的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也就是说,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任何本质都只有通过现象才能表现出来。然而事物是复杂的,事物的质具有多样性,不同意义的质有着不同的现象表现。材料中所说的相马,是指寻找千里马,即认识千里马之特有的质。显然,马的颜色如何,公母如何,对于说明马是否为千里马没有太大的意义,故而九方皋予以忽略,以致弄混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有所忽略,才能集中精力去完成此次认识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这种区分粗细、真伪、表里、内外、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方法,正是九方皋相马方法高明之所在。
解答第(2)问时,考生应紧紧抓住普遍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对从本本出发。显然,“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这是千里马与癞蛤蟆的某种共性,但二者同时还有各自的个性,是不能混淆的。要区分这两种事物,必须从具体实际出发。伯乐之子脱离了实际,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教条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解答第(3)问时,要特别强调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可以这样考虑问题,找到一匹千里马仅仅是一种结果,若掌握寻找千里马的方法,则可以找到更多的千里马。这就是所谓“送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显然,强调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就是要阐述科学方法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
①由于真理是客观的,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主观真理。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做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取决于双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主观的。
(5)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把“有用”作为真理的根本属性,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流派。
“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按照这种观点,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因为它对骗子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为不同的理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某一理论今天对我们有用,今天它是真理,明天对我们无用或者有害,明天它就是谬误。
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真理是有用的”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但是不能把它换位成“有用的就是真理”。显然,并非所有“有用的”理论都是真理。
(6)真理与谬误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一,真理是具体的,总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超出了特定的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其二,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如果人们的认识不能及时地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者超越历史发展,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由相符变成不相符,从而使真理转化成谬误。其三,真理是全面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原理孤立起来,把它加以绝对地夸大,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一,条件和范围发生了变化,谬误可以变为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其二,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谬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许多的失误获得的。其三,批判谬误能够发展真理,这也属于谬论转化为真理的一种特殊情形。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①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的。(详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统一的。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其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属于由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3)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极端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绝对主义认为人们所获得的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真理不可能是相对的。人们所获得的真理具有永恒不变性,它穷尽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认识。绝对主义否认了真理的发展。
相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相对主义否认了绝对真理,必然同时否认了客观真理,从而把真理变成了主观随意的东西。相对主义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真理的具体性
所谓真理是具体的,是指正确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总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和具体的范围内的一致,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宇宙中没有抽象真理。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
①唯心主义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它们提出的真理标准有:其一,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其二,以大家公认或多数人的意见为真理标准。其三,以“有用”为真理的标准。其四,以“上帝”为真理的标准。其五,以“理论”或者“绝对精神”等客观精神为真理的标准。
②旧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把客观事物本身作为真理的标准。
③无论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不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所谓真理,就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就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这也就是说,作为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
②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我们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
③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所谓“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把正确的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这样,实践就成为沟通主观和客观之关系的桥梁。
④这样,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以一定的认识作为指导改造世界,并直接引出现实的结果。如果人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证明了这种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不正确的。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确定又不确定。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表现在: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的客观标准。其二,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长远看,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一切正确的认识终将被实践肯定,一切错误的认识终将被实践推翻。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表现在:其一,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所在时代提出的一切学说,同时,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某种正确认识,也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其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所证实的某种认识的正确性,是相对的、有限度的。
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在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而否认其相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的思想僵化;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而否认其绝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4)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
逻辑证明在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①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检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②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依据,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然而,逻辑证明不能成为同实践标准相并列的第二条真理标准,它是不能离开实践的。逻辑证明所遵守的规则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逻辑证明所依据的前提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来检验。逻辑证明的思维过程和结论是否正确,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来做最后的检验。
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关系中生成的。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价值评价是主体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既有功利、情感、道德、审美等主观因素,也有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实践是实现价值的惟一途径。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像的成分。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客观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用真理指导实践,可以实现既定的目的。另外,真理的价值性还表现在它是主体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人掌握的真理愈多,能力愈强。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1)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哲学上有两种认识论,即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实际工作中有两条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指要把思想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体现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摆脱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才能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只能陷入唯心主义的胡思乱想。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任何正确的理论、学说也要不断地变化发展。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补充新的内容,与时俱进。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具有一致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的运用。
①物质世界是客观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认识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干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实事求是。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相信实践的真正权威,实事求是。
本节小评
本节知识重点把握三点:一是真理中的唯物主义问题即真理的客观性问题;二是真理中的辩证法问题,即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三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此外须特别关注新增的知识点。
试题例析
1. (1994,理,多选)真理具有
A. 具体性     B. 全面性      C. 过程性     D. 客观性      E. 普遍性
答案:ABCDE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特性。真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否承认真理具有客观性,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根本对立。据此,D为应选项。
真理是具体的。所谓真理是具体的,是指正确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总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和具体的范围内的一致,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据此,A为应选项。
真理是全面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原理孤立起来,把它加以绝对地夸大,就会转变成谬误。据此,B为应选项。
真理是一个过程。由于世界是无限的,客观事物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实践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因而真理也处于发展之中。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是没有的。据此,C为应选项。
真理具有普遍性。人们认识世界所获得的真理,在相应的范围内普遍适用。当然,在运用真理改造世界的时候,要注意普遍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2. (1993,理,单选)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答案: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领域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深化。
据此,D为应选项。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真理与错误存在着确定的界限。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反映,错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这一命题将真理与谬误混为一谈。
B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该命题所表述的是一种相对主义真理观,主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而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抹煞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所主张的真理具有相对性的观点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承认真理相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真理的绝对性,亦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后者则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
C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真理的标准并非多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当然,实践标准既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真理的相对性在检验标准上的表现。
第四节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辩证思维的实质
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
(3)坚持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时,必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另外,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建立科学体系,指导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指宇宙中客观存在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及其辩证规律,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质;所谓主观辩证法,是指辩证的思维,即人的思维对世界的辩证性质的认识。
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内容,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归纳与演绎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一般性原理是通过归纳获得的。演绎也是归纳的前提和指导,任何归纳都是在一定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归纳也不能离开演绎。人的认识是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恰恰是归纳和演绎交替使用的过程。
(2)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主体在思维中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整体走向部分的过程;综合则是主体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进行整合,全面地把握对象的方法,是思维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分析,就难以认清对象的部分和细节,从而难以正确认识整体。因此,综合离不开分析。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如果对整体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分析也无法进行。因此,分析也离不开综合。
(3)抽象与具体
人们认识事物时,首先反映的是具体的事物,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具体。在这一基础上,人们使用分析的方法,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把它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且撇开各个部分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这样,人们的认识就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从现象深入到了本质。但是,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认识上,还必须进一步弄清各个部分的各种科学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每一个规定在总体中各占什么地位,各起什么作用。这就需要在运用综合方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或者思维的具体。理性的具体与感性的具体有着本质的不同:感性的具体是零散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性的具体则是把事物的各个抽象的规定综合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是对事物完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认识。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历史是指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逻辑是指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规律,它是人们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必须遵循的。逻辑与历史统一,是说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来决定。
然而,逻辑与历史还是有差别的,因为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是“经过修正”的历史。这样,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在本质上、内在规律上的符合,并非毫无差别的绝对符合。历史的发展过程有本质的东西,也有非本质的东西;有主流、也有支流;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逻辑并不反映历史发展过程那些大量的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而是集中反映发展过程的本质、主流、必然性、规律性。
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和科学方法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提示事物的关系,科学方法则从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去考察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等等。
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科学方法应以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应从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
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其一,要防止用哲学上的辩证思维方法否认和取代科学方法,即不能用一般思维方法否认和取代特殊思维方法。其二,也要防止用科学方法否认和取代辩证思维方法,即不能用特殊思维方法否认和取代一般思维方法。
把哲学观点运用到思考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们是哲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以使我们的工作方法更加科学, 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节小评
要注重四大辩证思维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考试完全有可能给出相应的材料,让考生用相应的思维方法去剖析,以检查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题例析
1. (单选题)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
A. 归纳方法     B. 分析方法     C. 综合方法     D. 演绎方法
答案:A
解析:归纳方法是指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方法是指从一般到个别;分析方法是指从整体到部分;综合方法是指从部分到整体。据此,A为应选项,B、C、D为淘汰项。
2. (分析题)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是指逻辑进程必须对历史进程做出完全准确的再现。请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要点:历史是指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逻辑是指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规律。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进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决定,逻辑进程从总体上应与历史进程大致一致。
但是,逻辑反映历史,并不是完全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绝对不变地再现历史。历史既有本质的必然的东西,也有非本质的偶然的东西,逻辑要摆脱历史偶然性和非本质的东西的干扰,以典型的形式再现历史的发展。因此,逻辑所反映的历史,是“经过修正”的历史。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逻辑与历史的区别与联系。逻辑必须以历史为基础,但又不是历史的简单再现。离开了历史的逻辑将陷入唯心主义,失去了逻辑的历史研究将无法认识历史演化的规律与必然。
课后归纳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观;党的思想路线;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本章是历年来常考的部分且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考生应注意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相联系。
课后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重要的关系是
A. 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B. 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 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 派生和被派生的关系
2. 在判定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问题上主张“少数服从多数”的观点,是一种
A. 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 真理多元论的错误实质主要在于它
A. 曲解了真理的具体性                       B.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                       D. 强调了真理的绝对性
4.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于
A. 经验论的错误                             B. 唯理论的错误
C. 相对主义的错误                           D. 诡辩论的错误
5.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宇宙中存在着真理的观点,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了真理的存在
B.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是不可知论
C.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的观点,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先验论的观点
D. 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
A. 真理是否存在                             B. 真理是否客观
C. 真理是否发展                             D. 真理能否被人们所认识
7. 认识的客体是指
A.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
B. 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
C. 已进入认识领域但尚未进入实践领域的事物
D. 进入实践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
8. 表象
A. 属于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B. 属于理性认识,但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有时属于感性认识,有时属于理性认识    D. 属于感性认识,是对知觉的再现
二、 多项选择题
1.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在于
A. 不懂得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 不懂得感觉是沟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
C. 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D. 不懂得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2. 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认识的来源,是因为
A. 实践暴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
B. 实践沟通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C. 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
D. 实践能够提供绝对完善的正确认识
3. 人们之所以要重视间接经验,是因为
A. 实践并不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 人们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去亲自实践以获得直接经验
C. 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D. 认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为
A. 理性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性认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由谬误转变成真理
C. 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D. 在第二次飞跃之前,理性认识仅仅是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
5. 在认识过程中若想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 理性认识本身要正确、可靠            B. 理性认识应当被群众所掌握
C. 普遍理论必须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D. 应当具有一定的物质手段
6. 真理的客观性所包含的意思有
A.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真理同客观事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C. 真理同谬误存在着一道无法相互转化的鸿沟
D.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7.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A. 真理和谬误并没有任何界限
B.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
C.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D. 真理是因人而异的
8. 逻辑证明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作用是
A. 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B. 使实践经验由特殊升华成普遍
C. 对实践标准做出补充
D. 同实践标准并列成为检验真理的第二条标准
9.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 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 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C. 任何相对真理都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D. 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是从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
10.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客体的有
A. 人类认识到的自然界                    B. 人类尚未观察到的天体
C. 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 作家创造的文学作品
11. 下列判断不属于唯物主义而属于实用主义的有
A. 凡真理必有用
B. 凡有用的必是真理
C. 可以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工具就是真理
D. 不同的人因其利益不同而有不同的真理
12. 任何具体真理都是
A. 客观真理                              B.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C. 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              D. 永恒真理
13. “三角形之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是
A. 绝对真理而不是相对真理               B. 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
C.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的真理
14. 人们把握真理的能力,要受到
A. 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B. 实践水平的制约
C. 人们认识结构的制约                   D. 客观事物暴露程度的制约
15. 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会导致
A. 怀疑主义     B. 相对主义      C. 绝对主义     D. 教条主义
16. 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之所以不能代替实践标准,是因为
A. 逻辑证明所依据的前提的正确性,必须依靠实践来检验
B. 逻辑证明所遵循的规则,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C. 逻辑证明得出的结论最终还要由实践来检验
D. 逻辑证明是纯粹主观的东西
17. 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A. 真理超出了其适用的一定条件和范围
B. 该认识只为少数人所坚持
C. 背离了主观与客观、认识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在实践中一时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1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 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B. 前者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后者则离开了社会实践
C. 前者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则否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19.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特点及关系是
A. 认识的客体包括了一切物质世界
B.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首先是反映关系,然后才是实践的关系
C. 尚未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的物质世界还不是认识的客体
D. 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
20.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A.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 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 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D. 真理是一元的
21 .胡适说过:“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这种观点
A. 否定了实在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把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认识曲解为客观实在存在着主观性因素
C. 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差别
D. 否认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22. 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可直至今天也没有证实。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发回音讯。可据专家们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需要八万年的时间。这说明
A.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相对性
B. 由于实践的有限性,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C.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的一面
D. 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只能依靠逻辑推导证实
23. 鲁迅先生曾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这说明
A.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螃蟹好吃这一信息
B. 第一个吃蜘蛛的人也是勇士,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蜘蛛不好吃这一信息
C.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犯错误都是一种有价值的认识行为
D. 真理不可能远离错误孤立发展
24.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应得出的结论是
A. 真理与错误既对立又统一,错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B. 对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C. 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D. 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25. 恩格斯说过,把鞋刷子综合到哺乳动物中,鞋刷子不会因此生出乳腺。这一观点表明
A. 综合不能离开分析,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B. 综合是一个纯粹的思维过程
C. 综合这一思维过程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非随心所欲
D. 综合涉及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 分析题
下面是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笛卡尔: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做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须是真知识”,“真理观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
材料2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观原因。
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 1)材料1的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材料2的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燃素说是流行于18世纪的错误学说,它主张物质存在着燃素,燃素在燃烧时以光和热的形式逸出。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了一种新气体,点燃的蜡烛遇到它就会大放光芒,这种新气体就是氧气。本来,氧气的发现可以证明,一般的燃烧都是一种氧化作用,而不是由什么燃素引起的,可惜普利斯特列囿于燃素说的偏见,对这种新发现做出了错误的解释,说什么蜡烛的燃烧之所以旺盛,就在于这种新气体不含燃素,一旦遇上蜡烛,便贪婪地吸取燃素。燃素大量释放,使蜡烛大放光芒。这样,普利斯特列发现了氧气却未能正确地解释氧气,能推翻燃素说却没有推翻,反而给它找到了“论据”。结果,“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恩格斯语)。
材料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但直到1992年,才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究其原因,是由于在人们的头脑中,始终存在着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观念。1992年春天,邓小平提出了计划、市场都是手段的观点,认为计划多一些还是市场多一些,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年的下半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2,说明人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阅读材料1、2,说明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 1. C  2. C  3. B  4. B  5. C  6. B  7. D  8. D
二、 1. CD  2. ABC  3. BCD  4. AC  5. ABCD  6. AD  7. BC  8. ABC  9. BCD
10. ACD  11. BCD  12. AB  13. CD  14. ABCD  15. AB  16. ABC  17. AC  18. BC
19. CD  20. AD  21. ABC  22. AC  23. ABD  24. ACD  25. C
三、 1. 【答案要点】(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2.  【答案要点】(1)人的认识受认知结构的影响。如果在这一结构中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就很难发现真理,难以实事求是。
(2)无论科学发现还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实事求是。然而实事求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所谓解放思想,是指把思想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在材料1中,要破除“燃素说”这一错误的旧观念;在材料2中,要破除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这一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