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濂为何这么胖:《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7:58:53

《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

作者:恩波教育 | 沪江论坛 时间:5年前 | 阅读:7844次 | [划词已启用] 学英语天天向上,每日一说练习口语,马上注册练习吧!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新大纲修订说明
与2005年大纲比较,本章新增考点: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规律也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能改造。但是,自然规律发生作用是盲目的,而人类社会则是由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组成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对于社会规律,人们要尊重它,同时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按规律办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必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②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如果生产力仅仅发生量的变化,那么生产关系也只是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发生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变化;一旦生产力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旧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能够为生产力诸要素结合,特别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严重地影响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在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甚至遭到严重破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成为整个社会进步的决定环节。然而这种反作用仍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为前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①任何生产关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适合,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力是积极的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样,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由基本适合逐渐变成基本不适合。
③当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就要求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以重新实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基本适合。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从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循环往复。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演化。
(4)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意义
①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源,使我们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
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含义
①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要正确理解经济基础的科学含义:其一,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它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称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则称经济基础。其二,经济基础不等于一定社会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指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三,经济基础不是指各种生产关系的混合,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各环节的有机统一。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意义。
②上层建筑。
其一,上层建筑的含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其二,上层建筑的构成: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统一。
其三,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而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一旦建立,又成为一种既定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简言之,政治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地位,思想上层建筑则起指导作用。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出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必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由经济基础决定,当着某种经济基础向上发展的时候,它的上层建筑也处于前进之中;当着某种经济基础走向没落的时候,它的上层建筑也日渐腐朽。经济基础的根本质变决定全部上层建筑也必然或迟或快地发生根本质变;经济基础的部分质变也决定上层建筑要发生部分质变。
(3)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①从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要保证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方向。上层建筑要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并排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对立面。
②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思想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来支配人们的行为。
③从服务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即进步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社会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即腐朽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阻碍社会的发展。显然,上层建筑的进步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①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建立的,但上层建筑不可能绝对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②在同一社会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处于量变状态。这种矛盾要求上层建筑不断地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③当某种社会形态走向腐朽的时候,需要对经济基础进行变革。这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就会形成尖锐的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惟有从根本上变革上层建筑,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5)把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的重要意义
①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前者,不会有后者,没有后者,也不会有前者。我们只有进一步把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才能真正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从而全面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②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又一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进一步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依据。

本章小评
本节极其重要。要注意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原理阐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原理阐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文明的进步。

试题例析
1. (多选题)生产关系是
A. 物质关系       B. 精神关系       C. 经济关系        D. 伦理关系
答案:AC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属于物质范畴。据此,A、C为应选项,B、D为淘汰项。
2. (1999,理,多选)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社会风俗习惯
答案:BC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构成。所谓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起主体作用的政治上层建筑,即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二是起指导作用的思想上层建筑,又叫观念上层建筑,即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据此,B、C为应选项,其表述的内容属于政治上层建筑;D也是应选项,其表述的内容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而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之总和乃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并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E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社会风俗习惯是社会上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俗、礼节、习惯的总和,是不系统的不定型的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并不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也不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3. (2000,理,材料)以下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问题的材料: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情况:
在工业经济领域(以产值计算),国有经济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97年的26.5%,集体经济由21.8%上升到40.5%,非公有制经济由0.2%上升到33%。在商业领域(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国有商业由1978年的54.6%下降为1997年的24.3%,集体商业由43.3%下降到18.2%,非公有制经济由2.1%上升为57.5%。
1997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占67%,个体工商业占15.9%。到1997年底,个体工商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26.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5%;私营企业96万户,从业人员1399万人。1979~1997年,外商实际投资2201亿美元。
摘自国家体改委研究所组编《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所有制结构条文的修改情况:
1982年宪法 1988年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第六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十一条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材料3最新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上半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2264亿元,增长10.1%,其中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1~7月总产值的综合增长速度同比为16.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当月增速同比也达到14.5%,非国有企业的当月同比增速超过25%。该省省长说:“没有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就不可能有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的“共同发展”所形成的所有制结构是:国家、集体、个体私营、“三资”的比重是11.5%、40.3%、42.5%、5.7%。
摘自1999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材料1,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2) 结合材料1与2,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理论依据。
(3) 分析材料2,指出我国宪法第六条修改前后所保留的共同内容及其原因。
(4) 结合材料2与3,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由原来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其原因是我国原有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了改革,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材料1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材料2反映了作为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宪法的修改。其理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客观规律。
(3)保留的共同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原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性质。
(4)我国宪法的修改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根本的法律保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现实意义。解答第(1)问要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原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我国的生产力状况的多层次性,决定了生产关系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解答第(2)问要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原理。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而上层建筑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宪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修改的原因在于作为生产关系之总和的经济基础的变化。修改之后的宪法,可以更好地为变化了的经济基础服务。
解答第(3)问要对照前后表格,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东西未变,以此认识到宪法的修改并没有否认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进一步的完善。
解答第(4)问旨在说明修改宪法的意义,这需要运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去阐述。显然,修改后的宪法可以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自始至终。
②社会基本矛盾包括三个环节,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为基本的矛盾。
③社会基本矛盾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最终使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也要发生变革。由此,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并通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物质前提。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准是该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判断某种上层建筑是否进步要看该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生产力标准”是最为重要的标准。
邓小平同志曾就衡量我们的工作成败、得失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其一,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其三,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这三个标准中,第一个标准是最重要的,因为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的产生
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经济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是生产力有了发展且又发展不足的产物。作为历史范畴,阶级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它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的历史阶段上。
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由于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以就没有人剥削人的任何可能——也就没有阶级存在的任何可能。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金属工具的采用,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使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剩余产品的出现,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分工和交换的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则把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
(2)阶级的实质
①列宁的阶级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②如何理解列宁的阶级定义。其一,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其中,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正是由于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不同,才决定了人们在劳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分配方式不同。其二,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无偿地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其三,划分阶级的标准只能是经济标准,即只能根据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划分阶级。
(3)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阶级斗争的含义。阶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
②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以经济利益为轴心的阶级利益的对立。
③阶级斗争的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其中,政治斗争是最高形式。
④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其一,阶级斗争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反动的统治阶级总要利用国家政权来保护腐朽的生产关系,而革命的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质变。
其二,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统治被剥削阶级每一次反抗反动的统治阶级的斗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打击统治阶级的反动统治,从而程度不同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它们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动力系统。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它对阶级社会的推动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统称为社会变革,其根源存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之中。
(1) 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革命的实质
社会革命是指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②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的手里,是实现社会革命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标志。
③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的根源存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之中。当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腐朽的上层建筑严重阻碍经济基础的变革,从而使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的时候,革命的阶级便要运用社会革命的手段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④社会革命的作用
其一,社会革命是实现新社会代替旧社会的根本手段。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之中,但是,要想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决定性的环节。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最终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其二,社会革命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极大地发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
其三,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性力量。
(2) 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什么是改革
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革与革新。
②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其一,社会革命是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对同一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做某种程度的调整,是同一社会制度的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其二,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在于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在于维护、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其三,社会革命往往采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等形式;社会改革一般地说不需要采用这种形式。
③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其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其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中,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了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其三,社会改革可以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社会主义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因此改革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其二,改革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其三,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四,改革必须在安定团结的环境中进行。
其五,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二者缺一不可。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①科学技术可以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树立新思想、新观念,起到解放思想、追求真理的作用。
    ②科学技术具有变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作用。
    ③科学技术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
    ④科学技术具有改变社会关系的功能。
    ⑤科学技术具有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实现了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力的变革最终又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科技革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③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不仅影响了思维的主体,同时也改进了思维的工具。

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科技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大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由于无节制地开发自然,破坏、污染环境,招致自然的报复,造祸于人类。另外,科学技术用于战争和恐怖活动,也危害着人类。由此,引发了所谓“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广泛运用而又失去控制造成的。因此,让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而不造祸,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取决于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尊重自然规律,要把人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本章小评
科技的社会功能、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可以结合材料命题。考生应予以关注。


试题例析
1. (1995,理,论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答案要点:(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和辩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体制中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3)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以及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解答此题要做以下思考:
其一,我国改革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故而,要论述一下社会基本矛盾对于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作用。
其二,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因此,它引起的是社会体制的改革,而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它可以通过我国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这里要注意“社会制度”与“社会体制”的区别。
其三,改革具有全面性,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等。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决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由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决定的。另外,要从社会三大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三个方面论述问题。从经济结构上说,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治结构上说,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文化结构上说,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其四,要点出改革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其五,应联系我国多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来论证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2. (1991,文,多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
A.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B. 迫使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E. 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答案:BDE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它贯穿于包括阶级社会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然而,社会基本矛盾对阶级社会的推动作用,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反动的统治阶级总是要利用国家政权来保护腐朽的生产关系,而革命的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质变。
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统治被剥削阶级每一次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打击统治阶级的统治,甚至迫使他们做出让步,从而程度不同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它们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动力系统,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斗争。
据此,B、D、E为应选项。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并非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引起阶级的产生。A把因果搞颠倒了。
C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阶级斗争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是直接动力。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是社会基本矛盾。
3. (1994,理,论述)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和,其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最根本的,这个矛盾只能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不断解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实际状况,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和深度。第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问题。解答此题应从两个方面展开。
其一,从理论方面展开。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人的生存,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必须以获取物质资料为前提,这只能通过改造自然实现。而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第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其他方面的进步,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从现实意义方面展开。首先要讲清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样论述,是为了指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因为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接下来,要论述“三个有利于”标准。其中,第一个标准直接涉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后两个标准则是生产力标准从不同侧面的表现。这样论述问题,就能比较充分地说明发展生产力的现实意义了。
 
第三节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与自然规律自发地盲目地起作用不同,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的活动发生作用的。因此,社会发展需要人的参与。
人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但这不等于说,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人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它们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多数;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不可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精神条件。
①经济条件的制约。广义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人们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同,生产关系制约着人们的历史活动。
②政治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大不相同。在阶级对抗的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极大地被抑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有了全新的意义。
③精神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掌握科学文化水平的程度,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程度成正比。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任何个人都对历史的发展起作用
    任何个人对于历史的发展都起作用。从质上说,有的人从正面影响历史的进程,有的人从反面影响历史的进程;从量上说,个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
    (2)历史人物的含义
    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能够影响历史事件外貌特征。历史人物可分为正面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
    (3)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的含义
    杰出人物是指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利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反动人物是指逆历史潮流而动,代表腐朽没落阶级利益,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
    (4)历史人物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能够影响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其中,正面的历史人物加速社会的发展,反面的历史人物延缓社会的发展。但是,历史人物不可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5)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①先进阶级的政治家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先进阶级的政治家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③在历史上,某些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作用。
    ④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6)评价杰出人物的原则
    ①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评价杰出人物的作用,要充分认识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要懂得“时势造英雄”的道理。同时,要看到特定历史条件对杰出人物的制约。
    ②在阶级社会中,杰出人物总要代表一定的阶级,因此,要对他们进行阶级分析。
    ③要用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④要全面分析杰出人物,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历史经验证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
    ②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群众观点,是否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
    ③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获胜的关键。
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以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为理论依据。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本节小评
    本节阐述了唯物史观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注意与“三个代表”中的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知识点相联系。


试题例析
1. (1992,理,多选)“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A. 人是社会的主体                B. 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 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 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E. 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答案:AB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与参与者。无论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是物质的,都有其内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社会与自然界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规律发生作用是盲目的自发的,不需要人的介入,而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着一定的目的,社会规律的作用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据此,A、B、D为应选项。
C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该命题是历史唯心主义命题。历史发展方向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不能背离社会发展规律。虽然,社会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创造、消灭或改造社会规律,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正面的历史人物的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兑现,并不是因为历史发展方向由他们决定,而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E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混淆了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凡在社会中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只有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显然,反动的历史人物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却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2. (分析题)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答案要点:(1)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意志及其活动对于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任何个人对于历史都起作用。从质上说,个人的作用有好坏之分,有的人从正面影响历史的进程,有的人从反面影响历史的进程;从量上说,个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别。
人民群众诚然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人民群众是由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许许多多的个人组成的。个人当然要有自己的意志。不承认个人的存在,或者否认个人意志的作用,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无从谈起。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个人的作用,但强调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事件离不开个人的参与,个人的意志和活动对于历史的演化所起的作用,包含在历史发展的总合力之中。应当指出的是,我们说个人的意志起作用,并不意味着任何个人的意志全都可以正面地兑现。个人意志是彼此矛盾的,只有那些顺应历史潮流,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的个人意志,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正面地兑现。当然,反动的错误的个人意志对历史也起作用——起阻碍作用,也包含在总合力之中。
3. (1995,文,论述)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答案要点:(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2)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们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
(3)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循此前进,是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历史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规定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它不能离开人的活动自发地发生作用。另外,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了历史的进程,在历史发展进程所允许的范围内,人们有着一定的选择空间。因此,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题目所说的“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实际上指的是充分认识社会规律所决定的历史必然性;题目所说的认识“自己的历史责任”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实际上指的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显然,一旦实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高度统一,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答案的最后一段,要求考生结合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谈一谈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这表明,一些与现实有紧密关联的分析题,往往要求考生结合实际表明自己的态度,应如何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课后归纳
本章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这是命题重点。本章可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综合起来,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分配方式等问题。


课后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当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阻挠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引起的后果是
A. 使革命不再成为现实B. 使腐朽的生产关系能够继续长期存在下去
C. 使生产力的停滞成为永久的事实D. 形成全面的社会危机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A. 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B. 仅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C. 仅仅贯穿于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
D. 贯穿于除了原始社会之外其他社会形态的始终
3.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思想动机C. 社会基本矛盾D. 暴力革命
4.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B. 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 科学文化水平D. 人民的生活水平
5.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
A. 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D. 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6.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力
A. 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
B. 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
C. 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D. 在剥削制度下是有限的,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是无限的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个人对于历史的发展
A. 都是起作用的B. 杰出人物起作用,普通个人不起作用
C. 正面人物起作用,反面人物不起作用D. 不起决定作用
2. 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由此
A. 任何人的意志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 任何人的意志对历史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中
C. 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D. 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3. 历史是由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但这一事实并不能否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因为
A. 人们的意识、目的的产生和状况主要由人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B. 人们的意识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其是否体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即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 人的意志的真正自由,只有通过正确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获得
D. 人的意志对于社会发展规律不产生任何影响
4. 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 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
B. 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 人们可以认识、利用社会规律
D. 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5.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谈到私有制起源时这样认为,某人偶生私念,在私念的驱动下围起了一块土地,并当众宣布“这是我的”。由于人们轻信了他的鬼话,于是便产生了私有制。假如当时有聪明人拔掉木桩,填平圩沟,并向同类疾呼“勿信这个骗子”,则私有制本不会产生。卢梭的观点
A. 是强调意识能动性的正确的主张
B. 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
C. 忽略了乃至否认了私有制产生的根由,这一根由应到生产力的发展中去寻找
D. 有其认识根源、社会根源及阶级根源
三、 分析题
下面是一组讨论人类历史如何创造的材料:
材料1“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生产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材料2“从世界史观察,我们知道世界历史的进展是一种合理的过程;知道这一历史已经形成了‘世界精神’的合理的必然的路线——这个‘世界精神’的本性永远是同一的,而它在世界存在的各种现象中,显示了它这种单一和同一的本性……这种本性必然表现它自己为历史的最终结果。”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绪论”
材料3“以拿破仑为例。革命时期的法国,以及革命前的法国,原可以产生与拿破仑相反的典型,但却产生了拿破仑……在法国只有他是主人。伟大是必然的,而他们出现于其中的时代是偶然的;他们之所以几乎总是成为时代的主人,只是因为他们更强大、更古老、他们身上的积聚过程更悠久。”
摘自尼采《偶像的黄昏》
请回答:
(1)材料1所讲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1同材料2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何区别?
(3)材料1同材料3表述的中心思想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一、 1. D  2. A  3. C  4. A  5. B  6. C
二、 1. AD  2. BC  3. ABC  4. ACD  5. BCD
三、 【答案要点】(1)它的中心思想是:第一,历史的结果是一种“合力”,即许多单个人的意志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产生的,而每个人的意志都是由他的“生活条件”造成的;第二,历史发展的整体、基本过程和趋势不是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一个服从客观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2)材料2的中心思想是:历史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世界精神”或“绝对精神”的活动过程。“精神”、“理性”是“世界的主宰”、历史的推动者,历史发展的合理性在于“世界精神”的活动。材料1反对这种观点,它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意志是由生活条件决定的,历史发展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因此,材料1与材料2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3)材料3的中心思想是:像拿破仑这样在法国历史上起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其产生是偶然的,其作为历史的主人,与当时历史条件是无关的。材料1承认个人的意志对历史起作用,但同时否定任何个人主宰历史的观点。前者是英雄史观,后者是群众史观,二者是根本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