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老祖在道教的地位:《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5:02

《考研政治理论名师课堂》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

作者:恩波教育 | 沪江论坛 时间:6年前 | 阅读:12348次 | [划词已启用] 在线听写VOA、BBC、新概念等提升听力水平,注册参加吧!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新大纲修订说明
与2005年大纲比较,本章新增考点:文明和文明形态。

第一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本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①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含义:历史观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其一,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承认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一对立是两种历史观最为根本的对立。其二,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到社会的内部矛盾中去寻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意志、理性,或者是“绝对观念”、“神”等“客观精神”。其三,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心主义则否认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张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这一对立可以称之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④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历史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宿命论主张历史发展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者。唯意志论主张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过程。
⑤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切历史理论的主要缺陷。
一是它们至多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看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一句话,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二是它们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认为历史由英雄人物创造。
⑥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之前,由于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发展缓慢,阶级关系被等级制度所掩盖,所以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很难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出其阶级的原因,并进一步找出其经济的根源。一句话,不能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中,找出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
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劳动的权利。他们一方面夸大精神生产的作用,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贬低物质生产的作用,贬低劳动人民的作用。同时,出于维护本阶级利益的考虑,他们竭力把他们所统治的社会或说成是神和上帝的安排,或说成是人类理性的体现,从而完全抹煞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认识根源。社会发展过程同自然发展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自然界里起作用的是各种自发的力量,没有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因此,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是容易被人们把握的。在社会领域里,一切活动都是由人参与的,而人是有思想、有动机、有目的、有激情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被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掩盖着。如果看问题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就容易发生困惑,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发展。本来,社会的发展以意识为媒介,但却误认为以意识为基础。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构成。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②地理环境的含义。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③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又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其二,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制约社会的发展。首先,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使一个国家或民族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加快社会发展速度;恶劣的地理环境可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从而延缓社会发展速度。其次,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再次,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最后,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其三,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④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地理环境相似的国家,其社会制度可以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国家,其社会制度可以相同。另外,从历史上看,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往往需要几百万、几千万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而人类社会在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发生巨大的变化。显然,地理环境缓慢的变化是无法说明人类社会变化之迅速的。其二,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其三,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在不同状况的生产力下,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下,同样的或大致一样的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3)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人口的含义。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②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没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其二,人口数量、密度、增长率影响社会发展。适度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作用,不适度的人口(过疏或过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里所说的人口的适度,主要是指人口的数量、密度、增长率应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合理的比例。其三,人口的构成,人口质量的优劣影响社会的发展。尤其在生产力有了较高发展的时代,人口的质量(包括体力和智力)、职业构成、技能程度等成为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③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其一,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一个国家是否先进,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不能用人口的多少来说明。其二,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形态的更替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其三,人口因素不是社会革命爆发的原因。社会革命的爆发,同样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其四,人口因素本身要受到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④我国人口问题的迫切性。我国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在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比例严重失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每年增加的大量劳动力适龄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其二,人口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其三,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其四,人口增长过快,加重了国家、集体、家庭的负担,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
对于人口问题,我们要通过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加以解决。
(4)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方式的含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其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其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
其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其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首先,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其次,随着一种生产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产方式,旧的社会形态即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须臾不能离开自然界。因此,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努力实现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当前,人类面临着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空气污染严重,其二是世界性水源危机,其三是森林惨遭毁灭,其四是物种不断减少,其五是臭氧层变薄。
人类必须吸取教训,正视环境问题,要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社会的实践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的发源地,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在这个基础上,人类产生了其他实践形式。
③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实践决定了社会规律的特点,自然规律发生作用是自发的,而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本节小评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全都涉及国策,而这些问题的直接理论依据存在于本节之中。因此,本节虽无难点,却存在着重点。


试题例析
1. (2000,理,多选)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E. 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答案:ABC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的物质性。马克思以前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懂得自然界的物质性,不懂得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故而,其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则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当然不是说,社会形态与自然界没有任何区别,而是说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物质的过程,也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据此,A为应选项。
人类创造历史所依赖的物质条件,由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要素构成。这三大要素都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同时又是决定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社会物质性的重要表现。据此,B为应选项。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之总和所构成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表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并不是由人的意志或者神的意志决定的,社会发展是一个物质过程。据此,C为应选项。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存在即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的决定性要素,对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起决定和制约作用。这当然也是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据此,D为应选项。
E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固然是一个客观过程,但并非独立于人之外。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不会有社会。
2. (1997,理,材料)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3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请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要点:(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是由人们创造的,但人们必须凭借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创造历史,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要素构成。
所谓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山脉、土壤、河流、海洋、矿产、气候、动植物资源分布等等。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又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其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加快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其三,地理环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使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的特点。其四,地理环境还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与前景。
然而,地理环境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其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从现实上看,地理环境相似的国家,其社会制度可以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国家,其社会制度可以相同。从历史上看,地理环境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而人类社会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显然,地理环境缓慢的变化是无法说明人类社会变化之迅速的。其二,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社会发生作用。在不同状况的生产力下,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下,相同或近似的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果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就会导致地理环境决定论。
通过阅读材料1,会认识到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主张者,他夸大了气候这一地理环境的因素对于社会制度的作用。回答这一问时要注意,孟德斯鸠的主张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表现在用气候等物质因素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意味着否定了上帝决定人间的神学论,但地理环境决定论从根本上说还是错误的,既是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又是历史的唯心主义。其所以说是外因论,是因为它完全否认了社会的内在矛盾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把社会的发展归因到外部。其所以说是历史唯心主义,是因为虽然气候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的因素,但气候影响人们的心理,心理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制度的不同。这样,就夸大了心理这一社会意识范畴的因素的作用,否认了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
通过阅读材料2,会发现恩格斯的观点与孟德斯鸠的观点是不同的。孟德斯鸠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恩格斯则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即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旦破坏了这种和谐,就要遭到惩罚,即大自然的报复。
通过阅读材料2,材料3,会发现江泽民的主张与恩格斯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能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保护好自然环境,不浪费资源,不破坏资源。解答这一问时要注意联系我国的实际,指出我们在资源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3. (2004,单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答案:B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对于历史的决定性作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活动,据此,B为应选项。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吃穿住行必须要以生产为基础。
C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人的自觉意识活动要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上。
D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人的社会关系必须要以生产关系为基础。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社会基本结构由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构成。其中,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1)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的要素
①劳动者。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劳动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②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形态的系统。其中,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③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要素。除此之外,生产力系统还存在着科学技术、管理、智力资本等非实体性要素。
生产力具有物质性、社会性。
生产力具有物质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其三大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属于物质范畴。
生产力具有社会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生产力具有历史性,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总要继承前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此,要做如下理解:
科学技术并不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要素,而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渗透在生产力诸实体要素之中。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①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生产力得到发展。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使生产工具得到改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改良劳动对象,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④把科学应用到生产的组织管理之中,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力得到发展。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生产关系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表面上看是人和物的关系,实际上却是人和人的关系。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具体内容包括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怎样交换其活动,各自处于何等地位等等。
③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在生产关系诸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本节小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本节最重要的内容,可出分析题。


试题例析
1. (1996,理,单选)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答案:A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实体要素构成,其中,劳动工具(亦称生产工具)是最为重要的劳动资料。生产力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劳动工具的改进上。先进的劳动工具的发明,可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发生质的飞跃。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据此,A为应选项。
“劳动者的素质”、“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三项虽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但不能作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据此,B、C、D为淘汰项。
2. (1999,理,单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 分工协作关系
答案:B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内涵。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从构成上说,生产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这种关系从表面上看是人与物的关系,其实是人与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与人的关系。其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具体内容包括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怎样交换其活动,各自处于何等地位等。其三,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在生产关系诸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显然,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据此,B为应选项。
A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生产力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关系。
C、D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生产中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分工协作的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内容,并非生产关系的全部。另外,生产过程之外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分工协作关系,并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3. (分析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答案: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容是人在活动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社会关系可以划分为两类关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亦称经济关系;另一类是思想关系和政治关系。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它决定并派生其他社会关系。
计算机网络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作为一种载体,可对人类的社会关系产生影响,人类社会关系可以借助于这个载体得到体现。但是,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是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的,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永远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是决定人类其他活动的最基本的活动。
解这道题要注意:其一,网络在人们的交往中愈来愈普及,但不论怎样普及,它只是人们交往的物质载体。作为社会关系的物质载体与社会关系本身,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其二,网络的普及性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性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网络不能以“普及”为理由,取代生产关系而成为所谓的社会基本关系。其三,通过网络人们进行的交往,既有生产关系方面的交往,也有其他方面的交往。其四,网络可以拓展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人与人之间多种社会关系,但它不可能替代人类社会关系,更不可能成为所谓的基本社会关系。

4. (2002,文、理,单选)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答案:C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虽然不是生产力中的实体要素,却渗透在生产力诸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生产力得到发展。
科学技术可使生产工具得以改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立法、司法、宪法的规程等。
社会政治结构由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具体要素是:①政治法律设施,包括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部门等国家机器。②政治法律制度,指以该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③政治组织,指与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社团组织等。
社会政治结构集中反映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上,为一定的经济结构服务。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国家的起源
①国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②原始社会并没有国家。原始社会解体之后,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的根本对立。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奴隶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强迫人民遵守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秩序,需要使用有组织的特别的暴力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国家。
(2)国家的本质
国家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它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强力机构所组成。其中,军队是国家的支柱。国家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世界上没有超阶级国家。
(3)国家的职能
①任何国家都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其中,对内职能是主要的、基本的,对外职能服从于对内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
②国家的对内职能是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本阶级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以保持统治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对外职能是防御外来侵略,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③国家还有其他一些社会职能:其一,调整本阶级内部各成员、各派别以及本阶级与同盟者阶级之间的关系,以维护本阶级和同盟者阶级之间的共同利益。其二,调整其他社会关系,以保持社会秩序的安定。其三,组织领导社会生产活动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4)国体和政体
①国家的类型。国家的类型由国体决定。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里。从历史上看,先后出现过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属于剥削阶级国家,它们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属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国家。
②国家的形式。国家的形式即政体问题。所谓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用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③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首先,国体与政体不同。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内容,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次,国体与政体又是密切联系的。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但应该指出的是,同一类型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

本节小评
本节内容注重掌握国家的职能,国体、政体及其关系。


试题例析
1. (2004,多选)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 政治文明的进步            B. 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 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D. 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答案:ABC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含义。所谓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由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的发布体现着政治文明的进步,体现着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对人权的尊重与保护,故而A、B、C、D为应选项。
该《办法》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故而E为淘汰项。
2. (2005,单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
A.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B.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C. 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D.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
答案:B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含义。我国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范畴,它的修正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故而B为应选项,A、C、D为淘汰项。
 
第四节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
社会的观念结构又叫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
(1)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的构成
①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它是特定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其他特定环境中的人群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不系统的社会意识。思想体系又称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系统性抽象性的特点。思想体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及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反映经济基础,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另一类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不属于上层建筑,其自身没有阶级性。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原料库,它为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素材。其次,思想体系是社会心理的集中、概括、提炼和升华。
②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是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它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在自身头脑中的反映。群体意识是人类群体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及其共同利益和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在该群体成员头脑中的反映。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相互依存,个体意识是群体意识的个别表现,群体意识寓于个体意识之中并通过个体意识表现出来。其次,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再次,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必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或正确或错误,都是对社会存在或如实或颠倒的反映。社会意识的根源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之中。
②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存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意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抽象的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是不存在的。
③在无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不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同经济基础有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社会上有多少个阶级,就有多少种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在发展变化上具有不同步性。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又能够提前预见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虽然从总趋势来说,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必然的联系,但某些经济上较为落后的国家其某些方面的社会意识却可以超过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而某些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在社会意识各个方面未必全是最先进的。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虽然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但各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却不是彼此隔绝的。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要继承前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新、旧社会意识在内容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般地说,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最大,因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⑤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社会意识能够积极地反作用社会存在,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表现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延缓历史的发展。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文化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及其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式在内的复合体。
文化有三大功能:一是维护、调控社会生活的功能;二是知识传承的功能;三是教化人、塑造人的功能。
先进文化是指反映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总体功能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文明和文明形态。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指在文化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三大文明是辩证统一的。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地位,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本节小评
本节命题频率较高,尤其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等知识点,需要考生特别关注。


例题解析
1. (2001,文,单选)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答案:AB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要素。据此,A、B、D为应选项。
C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既包括物质关系,也包括非物质关系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显然,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而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是生产关系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并不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E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法律制度属于社会政治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2. (2000,文,单选)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答案:D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往往是巨大的,但无论怎样巨大,都是第二性的,都要以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为前提。如果把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就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
“大众心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经济走势”属于社会存在范畴,“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无疑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表现。据此,D为应选项。
A、B表述的命题全都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因而是淘汰项。
C之所以也是淘汰项,是因为所有的社会意识都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都能影响社会的发展。区别无非在于,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大众心理”也未必都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影响经济走势也未必都是正面的作用。
3. (1998,文,论述)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评析上述观点,阐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答案要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范畴,但不是完全对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那种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上去了的观点,在理论上是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自发论;在实践上否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是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的精神文明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两对范畴,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是,既然题目要求我们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去分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论述的重点不是区分它们如何不对等——这一点只要捎带说一句就可以了,重点则是论述二者的联系。或者说,要运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原理,论述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出发,应得出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的结论;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出发,应得出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的结论。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故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互为条件。
题目所说的“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显然是忽略了精神文明的能动作用,把精神文明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因此,要批判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的自发论,这是从哲学的高度指出了这一观点在理论上的错误。
接下来,还应指出这种观点在实践中的危害,这一点可以结合实际答得展开一些。答案中提到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即重视物质文明忽略精神文明,就是对这种危害性的概括。
在答案最后一点中,提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我们知道,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结构组成的,而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单一的经济现代化,而是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三位一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建设,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为了体现这一观点,要阐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包括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课后归纳
本章所阐述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为重点内容,可以联系保护生态环境、计划生育等国策出题。本章的另一重点知识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问题,可以联系坚持精神文明等实际问题出题。


课后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社会意识诸形态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 哲学           B. 道德             C. 政治法律思想           D. 艺术
2. 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社会主义政治法律观点               B. 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
C.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在思想领域中处于统治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
A. 统治阶级掌握了宣传机器             B. 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
C. 统治阶级控制了知识分子             D. 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占有统治地位
4.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 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二、 多项选择题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概括了人类社会的全部现象
B.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C. 两种历史观的其他问题,要受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规定和制约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概括了整个世界的全部现象
2.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是
A. 没有考察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动机
B. 没有考究人们进行历史活动之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
C. 没有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D. 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意味着
A.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没有任何差别
B.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C.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具有客观实在性
D.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在自身内部的矛盾的推动下向前发展的
4. 为加速社会发展,必须使人口的增长
A. 同生产资料的增长相适应                 B. 同生活资料的增长相适应
C. 出现负增长                             D. 同技术装备的增长成反比
5. 马克思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是
A. 社会领域没有客观规律可以遵循
B. 人们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用
C. 剥削阶级有意歪曲社会历史的本来面貌
D. 社会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6. 所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
A. 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                      B. 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C. 都反映经济基础,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D. 在任何社会中都具有阶级性
7. “自私是人的本性”这一观点
A. 把剥削阶级的本性普遍化了
B. 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如实反映
C. 是对阶级社会所有的人的本性的一种正确的说明
D. 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则
8. 在下列事物中,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有
A. 政治观点和法律观点        B. 议会        C. 法庭          D. 图书馆
9. 群体意识是
A. 一定的人群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   B. 社会存在的反映
C. 集体主义意识                             D. 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
10. 个体意识是
A. 个人独特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B. 社会存在的反映
C. 个人主义意识                             D. 自私自利的意识
11. 社会心理之所以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因为
A. 它是不包含任何理性因素的感性认识
B. 它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C. 它是直接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不系统的、自发的社会意识
D. 它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
12. 在下列关于社会意识的判断中,哪些是正确的
A. 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并非所有的社会意识都属于上层建筑,只有反映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即社会意识形态才属于上层建筑
C. 原始社会没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于阶级产生之后逐步形成
D. 艺术、道德、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思想统统属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13. 经济基础在一切社会的社会关系中都属于
A. 经济关系        B. 物质关系        C. 思想关系         D. 阶级关系
14. 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A. 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                 B. 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发展
C. 直接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D. 通过经济基础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5.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A. 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C. 现实存在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总和
D. 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总和
16. 历史观中的唯意志论的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成是
A. 人们任意创造的过程                 B. 没有客观规律性
C. 纯粹偶然的                         D. 人们的主观意志所主宰的
17. 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意义在于
A. 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B. 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开辟了道路
C. 提供了识别历史唯心主义锐利的思想武器
D. 以此为基础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18. 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相比,它的独特之处是
A. 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B.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C. 它是以抽象理论形式出现的社会意识   D. 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自然界的活动
19.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在于
A.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B. 任何国体都要采取相应的政体
C. 一种国体只能采取一种政体,一种政体也只能为一种国体服务
D. 政体影响国体的巩固与发展
20. 区分社会意识先进还是落后的标志,要看它是否
A. 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B. 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C. 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D. 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
21.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
A. 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意识形式
B. 最集中最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C. 社会意识诸形态的核心
D. 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22.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 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23. 在阶级社会中体现着阶级关系的概念有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上层建筑
24. 社会之所以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因为
A.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 地理环境的好坏,可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发生变化
C. 地理环境可以直接推动社会的变革
D. 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三、 分析题
1. 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把它摆成两摞五十的,也可以把它摆成四摞二十五的,还可以把它摆成十摞十个的。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英国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于18世纪末提出了他的人口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与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前者按算术级增长(1、2、3、4、5……),后者按几何级增长(1、2、4、8、16、32……)。因此,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失业、贫困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为了解决人口过多与生活资料匮乏的矛盾,马尔萨斯提出了两种抑制的方法。一种是道德抑制,即用晚婚、不婚、晚育、少育乃至不育来限制人口的增长,但是这种方法属于扬汤止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种是积极的抑制,即通过战争、瘟疫、恶劣的儿童保护等手段大量地消灭人口,以实现人口数量与生活资料数量的平衡。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荒谬的,它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辩护,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过剩的真正根由。
材料2恩格斯早就提出过两种再生产的理论,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与人口的再生产,认为二者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然而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一度忽略了恩格斯的这一主张,我国人口过度增长。针对这一状况,一些有识之士如马寅初先生发出了警告,指出人口数量应当予以限制。但是,这一观点遭到了批判,被指斥为中国的马尔萨斯主义。后来,我们尝到了人口过度增长的苦头,包括耕地紧张、能源紧张、住房紧张、人均资源迅速下降以及大量有劳动能力的人不能充分就业。痛定思痛,党和国家倡导计划生育,并把它视为国策。在主张少生的同时,还主张优生,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以实现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充分就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何以掩盖了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根由。
(2)根据材料1、2,辨析下列说法: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人口过剩,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发生人口过多的现象,因此,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3)根据材料2,说明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根据材料2,说明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对于解决我国人口过多这一问题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一、 1. C  2. C  3. B  4. D
二、 1. ABC  2. BD  3. BCD  4. ABD  5. BCD  6. ABC  7. AD  8. BC  9. AB
10. AB   11. CD  12. ABD  13. AB  14. BD  15. B  16. ABCD  17. ABCD  18. AD
19. ABD  20. AD  21. BC  22. CD  23. BCD  24. ABD
三、 1. 【答案要点】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决定历史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使历史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一种必然的趋势。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历史的发展过程是起作用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改变历史的进程。人的意识能否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符合规律,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本命题用一种比喻鼓吹唯意志论。唯意志论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唯意志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2.  【答案要点】(1)相对人口过剩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同时增强竞争能力,不断地更新设备,致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样,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而劳动力的供给却因小生产者、中小资本家的大量破产增大了。另外,相对过剩人口作为产业后备军也可以调节资本在不同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
(2)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人口过剩则是由于违背人口再生产规律造成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3)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适度的人口促进社会的发展,不适度的人口阻碍社会的发展。此外,人口的质量、比例、分布、构成,也影响社会的发展。在今天,只有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民族的腾飞。
(4)我国人口众多,劳力资源丰富。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形式单一化,造成大量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无法正常就业。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后,劳动者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遂使这一矛盾缓解,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