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芙蓉区马王堆邮编:媒体札记:红会故宫,难兄难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16:25
2011年08月02日 17:08 PM

媒体札记:红会故宫,难兄难弟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作者微博】评论  

(2011年8月2日)

暗讽,或者明骂——有关动车追尾的议题虽然在正式出版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上的热度都已急剧降温,但总还是有一些余声。比如《东方卫报》今日头版那篇《印度火车脱轨相撞,当局指出救人第一》,或者像腾讯那样,在要闻区推荐《现代快报》那句“沪宁高铁设备故障致五趟车晚点,乘客砸窗被阻”,以及来自《中国经济周刊》的“铁道部下令拆车厢只为尽快通车”。《生活新报》那个头条所云《高铁上座率铁道部PK媒体》,系指前一日《东方早报》声称京沪高铁而今“二等座、一等座都出现超过70%的剩票,商务座则基本都是空凳子”,而昨晚人民网引述铁路部门数据,则是“7月1日至13日,京沪高铁日均发送旅客16.5万人,最高日达19.7万人,平均上座率106%”。

但毕竟更多新闻人的精力已经转向红会与故宫的王牌组合。这两个在“前动车”时段里受尽嘲骂的难兄难弟“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是7月31日上线试运行的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被“围观”者找出诸多错漏,一个是工作人员损坏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上月初,身陷“郭美美”风波的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曾公开承诺,捐款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争取在7月底上线”,而上周日正是最后期限。当天,《东方早报》即以头版提醒“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平台今上线”,午后出版的《法制晚报》赶快说句“截至上午11时仍未露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下午3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试运行。但接踵而至的便是,公众和媒体发现各种数据错漏。当晚,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节目即披露“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现数据错误”,节目中记者以李连杰为例的那段查询结果也被此后媒体频繁引用:“输入李连杰查询,与之相关的3项信息分别是李连杰壹基金,玉树赈灾2010年4月22日是捐赠了230元,李连杰本人4月23日捐赠了300元。壹基金紧急计划4月30号捐赠了400元。与壹基金多达200万的捐款资金相差甚远”。

媒体“试用心得体会”不甚愉悦。《京华时报》昨日即概括网民对捐赠信息发布平台的五大质疑:“捐赠数据出现误差”、“捐款时间早于地震”、“善款使用情况过简”、“督查为何需要583万”、“搜索最多显示百条”;《大河报》刊文认定红十字会首次“晒账”为“漏洞百出”;《扬子晚报》宣布,当这家媒体欲探寻更详尽的解释时,“记者昨天下午一直在尝试与中国红十字总会联系。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按照其官网提供的三种联络方法,居然全是无效联系方式”。

“滚”或者“呸”——后“郭美美”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着公众极大的不信任,尤其是在网络舆论场中,几近不由分说。面对一边倒的责骂和质疑,平台推出当日晚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选择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上做出回应:“捐赠信息平台是试运行,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我们诚恳希望公众朋友就我们的捐赠平台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

不过,对那些评论员们来说,虽然不至于国骂当头,但这么一句微博显然不够。新京报昨日社评《红十字捐赠公开还可以更详细》,今天再由曹林来一句“红十字信息平台应体现专业水准”;《南方都市报》明示,“重挽公众信任,红会须以苛刻标准检讨自身”。《人民日报》今日时评亦有涉及,强调《公开透明才能赢得“募捐市场”》:“一旦公众成为选择的主体,就会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倒逼整个慈善事业的成熟”。文章肯定红十字会“平台”的上线试运行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期望公众“给予一定的宽容和空间”:“随着时代发展,‘垄断型募捐’的模式也必然要走向竞争性的‘募捐市场’…只有全方位的公开透明,慈善机构才能重树形象、重建信任,否则必将为这种热情所抛弃”。人民网则以头条推荐自家网评《透明公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契机》,寄语红会:“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一种易碎品,得之难,失之易。既然是公开,就得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把透明公开的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让公众看个透亮、看个明白”。

就在越来越多媒体决定以此为重点议题时,昨晚,央视《新闻1+1》也向红会提供了表达“痛心”的机会。在《红十字会:为了100%的信任!》中,王汝鹏出面承认“这次上线,肯定还有地方不完善,但是我们希望这是一个靶子,把它抛出来,接受公众的检验和批评建议”,承诺“要痛定思痛,切实地推进公开透明工作,真正让公众充分地信任”。对谈之间,央视主播白岩松引述《北京青年报》评论员张天蔚那段论述:“失信是一种病,病去如抽丝,所以红会不必急着自证清白。急也没用,而是要把公开变成一种常态,从此习惯于在玻璃缸里工作,逐渐建立公信”。结尾总结中,白岩松更是呼吁民众“包容”:“如果你要把他当成朋友,最后他有可能就真的是你的朋友了,如果你把他当成了敌人,最后他真的就把他自己变成了你的敌人。所以面对我们很多期待的公益救助机构,我们期待它能够做得更好,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今日午前,正是综合来自新华社和央视中的消息,新京报头版那篇《红会:海量捐赠数据难免出错》得到腾讯、网易共同头条推荐,王秘书长再说一遍:“平台本来计划下半年上线,大家看到的是加班加点提前上线的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中海量的捐赠数据需重新整理、录入、核对,难免出现疏漏,而且发布平台还不完善”。

新浪、搜狐和凤凰选择了用《国家文物局介入故宫哥窑瓷器受损事件》作为新闻首页头条。由网络爆料而公诸于众的这场“文物劫”,在事发一个月之后,难逃舆论拷问宿命,一是“粗疏”,二为“瞒报”。

故宫博物院的舆论形象比红十字会好不了多少,此前的“失窃门”同样让这家非赢利机构声名扫地。7月31日上午,沉默26天的这家文物单位终于发布声明,承认一件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宋代哥窑瓷器珍品7月4日在进行分析测试时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损坏。昨日,央视得以首度播映这个已碎裂为6瓣的残品模样,截屏图登上今日多报头版。

《南方日报》于是用标题苦嘲《宋代哥窑瓷器损坏,故宫真是叫人一‘撼’再憾》;刘昌海为红网撰文《故宫的声誉也是一件易碎的瓷器》,感慨“普通老百姓对故宫的印象,一直是神秘、高贵、权威、严谨,里面的物,里面的人,都须我们仰视才行。可接二连三的负面事件,让我们开始重新打量心目曾经神圣的那个故宫,甚至有人开始对其睨视”。《新京报》今有社论,针对“闭门”受损现象强调《“不能让国宝藏在深‘宫’人未识”》:“民众需要的故宫不仅仅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旅游景点,也不仅仅是少数研究者的‘实验室’,而是希望在兼顾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方便地欣赏到更多的宝贵文物,不让国宝藏在深‘宫’人未识”。

《齐鲁晚报》今天刊出对爆料者龙灿的访谈,由这位前《成都商报》调查记者感叹“消息封锁得太严密了”:从7月4日文物被损,到7月30日龙灿爆出消息,其间26天,外界无人知晓此事,对此故宫方面的说法是,“完全是为了求得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回答”。“分明就是狡辩,”龙灿很明确地告诉本报记者,“连故宫内部知道的人也不多,更不用说对外了。”

新浪搭配推荐来自《中国青年报》评论,直斥“多少‘门’才能改变故宫的傲慢”,认定“故宫居然选择了刻意隐瞒文物损坏事故,这就不仅是简单的傲慢自负,更充分暴露了故宫在文物管理中的巨大漏洞和高度集权”:“‘盗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解雇门’、‘文物门’,多少‘门’也未能改变故宫的傲慢,特别是对民意的藐视。倘若此前的任何一‘门’能被故宫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文物门’也不至于对外隐瞒长达一个月,直到网友微博曝光才被动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