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鳝表情图:媒体札记:高铁“趴窝”之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53:54
2011年07月13日 16:17 PM

媒体札记:高铁“趴窝”之后                   

评论   

(2011年7月13日)

《北京晚报》昨日头条,《温家宝总理: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群众难以承受,我有压力》,进而宣布“本市多项措施确保稳定供应”。

新华社电稿所言是温家宝7月9日至10日“访农户、看超市,深入工厂农村、物流公司,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就当前经济运行有关问题调研,并在西安主持召开山西、河南、四川、陕西四省经济形势座谈会”的经历。此前一周,新华社已发布温在辽宁调研时面对菜贩的预测,“最近就是猪肉价格贵了。得把这个周期过去。再过几个月就下来了。”

通胀预期是数月以来中国财经媒体的热议话题,飞涨的猪肉价格更是再度荣登市民报纸头版。昨晚最新消息是,温家宝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向下属要求“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今晨各网站即时播报国家统计局发布会,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央广引述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点评:“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下半年不会出现硬着陆。”

昨天晚间,腾讯、网易、凤凰的新闻头条都已换成了“京沪高铁再度断电停运”。东方网发出的稿以“京沪高铁又‘挂’了!”开始,声称据网友爆料,“D182次列车在蚌埠开往宿州的区间内开始断电,随后1小时内非正常停靠2次。”

被今日媒体频繁引用的微博直播者中,恰好就有媒体人士,认证为《东方早报》要闻部主任的“8000步”抱怨,“乘务员也不来给我们送水,车厢里热得要命!”于是,这家上海媒体更有理由继承前日头版头条宣布“京沪高铁电力故障全线晚点”的报道力度,今日再以两整版聚焦《京沪高铁又停运了:34趟车晚点,最长延误近3小时》,其中正有一篇“D182断电亲历记”来自记者夏正玉。编辑们还提供技术解析,探寻“京沪高铁供电系统为何如此脆弱”。

其实,这并不是这份报纸第一次设问,更早更轰动的报道方式出现在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之日的特刊“七谏高铁”;而就在昨天,已有两整版《京沪高铁全线晚点三大疑问:预案到底在哪里?》,在质问“雷雨何以引发断电?”、“车门为何紧闭?乘务员何以无言?”以及“晚点何以无法赔偿”的同时,记者们已在引语中感叹:“媒体热炒‘空铁之争’,同时暗暗期望铁路在和航空的竞争中,‘铁老大’能用行动证明,唯我独尊的传统形象已一去不复返。但这场延误事故却告诉我们,现实是残酷的。”

对铁路部门来说,舆论环境比天气还残酷。如果说南京南站敲掉为赶“七一”工期而临时铺设的广场地砖而引发的批评只是前戏的话,那么,在7月10日这项重大献礼工程遭遇雷雨出现故障之后,各界抨击纷至沓来,抨击铁道部应对能力缺乏、质疑高铁技术是否如同此前官方宣称那般“领先”,替中低收入人群抗议“被高铁”的呼声也顺势再起。

上海铁路局宣传部副部长陈万钧昨晚在博客中撰文,在以大量篇幅列举了日本新干线开通以后的诸多故障后,希望外界对开通不过13天的京沪高铁有所宽容,呼吁看待“新手”出现的“毛病”,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一棍子打死”。这番吁求不仅今日得到一些媒体引用,更是直接化作了今日新华网首页推荐文章。陈万钧强调“如果仅仅因为发生这样两起故障,就全盘否认京沪高铁的先进性和安全性,进而否认中国高铁建设的成就,这样的态度是不足取的”,更是批评中国媒体:“高铁发生这样那样的故障或者事故,我们就立即提出质疑,甚至大肆炒作以吸引眼球,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也有损是国家利益。试想,我们在大肆炒作和渲染中国高铁故障频发的时候,谁会在一边捂着嘴偷着乐呢?”

从传播规律来说,宽容者通常沉默,有表达冲动者总是以不满质疑者居多,市场化媒体也乐于擅于记载这些冲突。所以,万副部长一定会发现,今日报章网站上仍是不宽容的声音居多。

在江苏,《扬子晚报》报道言辞尚算“客气”,所引多为新华社通稿,但在40余趟到发列车延误的济南,《齐鲁晚报》在头版放上全是“晚点”的火车站大屏幕,大声诘问《高铁停运成常态?》。虽然该报也用了一整版引述“淡定”专家所说的“接触网故障是世界性难题”,及所呼吁的“以平常心对待高铁停运”,但其头条评论《面对高铁故障,铁路部门应有回应》已然表明立场,“高铁时代刚刚启幕,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最终的结果都是乘客花钱受罪,而铁路部门毫发无损,这个结果一定是民众所不能接受的。”

这篇得到新浪推荐的文章,追溯“自高铁在中国大陆起步之后,来自铁路部门的宣传几乎都是溢美之词”,进而批评“与乘客的不稳定情绪相比,铁路部门的表现可谓淡定”:“‘世界上最安全的高铁’连出故障后,至今未见铁道部高层给出权威的说法和合理的解释,回避问题,却解决不了问题……两天之内的第二次事故,显然已经超越了民众的心理承受,他们不禁要问,投资2200亿元的京沪高铁,真的弱不禁风吗?一旦出了问题,谁为他们负责?”

何谓“淡定”?《北京晨报》给出描述:“铁道部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事故原因,并向旅客致歉,但只有短短一句话”,即“对列车晚点给旅客造成的不便,铁路部门表示歉意。”以“官方道歉只一句话”为题,此稿得到腾讯、网易等突出展示。

在《新京报》头版头条《京沪高铁三天两次“趴窝”》引领下,专家分析供电设备故障“可能是设备质量等原因,受天气影响几率特别小”,而这个表述,在新浪和央视网的首页上已被概括成了“专家疑有质量问题”。继昨日诘问“京沪高铁为何不堪雷雨一击?”、指责铁路部门不能只向民众传递片面的安全信息后,《新京报》今晨再刊社论《京沪高铁安全运营还需“补课”》,声称此前“纠错和降温式的降速并没有招致公众的批评和不满,而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这表明公众对高铁最大的期待,还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进而立论:“降速,仅仅是走出了理性发展高铁的第一步,降速后仍出现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安全性上需要补的课还很多……不要非等到出现人员伤亡才认为是事故,才引起重视。”

“补课”之说亦合《人民日报》之意。继早前发表《高速时代别忘了“慢的权利”》后,这份最高权威媒体今再刊时评,认为《高铁,仅有速度还不够》。作者在列举了“买票容易退票难”等乘客不安责怨后,写道:“我们可以在短期内让火车提速,但是,服务意识、保障水准、管理制度的‘提速’却未能保持同步。铁路目前还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部门,这固然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集中资源办成大事,但也容易使铁路部门欠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服务意识,让消费者只能无奈地呼之以‘铁老大’”。文末向“铁老大”建言:从“速度高铁”转向“舒适高铁”,是当下及今后需要尽快“提速”的重点——“已在世界领先一步发展的高铁,需要更好地以人为本,在‘又好又快’方面成为表率。”

这篇时评被搜狐以首页标题注明来自“党报”,与之搭配展示的是《专家:停电反证安全》,来自人民网访谈。从昨天下午起,中共中央机关报下属的这家网站即以首页持续推荐此稿,并得多家门户迅速转载。文中,“在日中高铁技术探究领域内拥有高度权威”的日本拓殖大学教授王曙光教授强调,“衡量技术是否过硬的关键标准是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处理方式……雷雨接触发生后中国高铁的安全系统应对合理、处理得当,起到了应有作用。”以日本为对比,这位“研究高铁技术多年、熟知各国情况”的教授对“停车2小时”表示理解,他认为“如果日本新干线遭遇同样情况,花费的时间或许会更长”,“但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铁路方面也有责任尽可能减少乘客在等待过程中的疑虑和不安,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配套服务问题。”

铁路宣传官员理应感谢人民网,因为在央视网、新华网等都是质疑批评打头时,只有这家网站打气鼓劲,再配发一篇《中国特色研发体制任何国家无法做到》。不过,这位专家“任重道远”之论显然并不能说服所有人,在目睹了编辑们的对比设置后,微博上已然多有调侃:“我们的砖家伤不起”。而凤凰网头条推荐《青年时报》之文,鲁宁已然在“尤其提醒铁路之外的‘护犊者’,质疑与批评,不必计较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加速高铁自然成熟和‘社会成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午间新浪首页最新消息,“据称京沪高铁1趟列车在镇江出故障”,网易也已转移焦点至“京沪高铁南京站现漏水和地基下沉”。

全程与质疑相伴的京沪高铁正是今日《环球时报》社评缘起。这份报纸一以贯之地延续数月以来的“体谅”观,评析何以“批判在中国舆论场、特别是互联网上快速流行,一些对中国问题幸灾乐祸的声音也大行其道”。胡总编认为,“中国社会需要认真梳理对待批评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显然并非‘虚心接受批评’那么简单”:“我们首先要允许批评……虽然‘禁区’仍然有,但批评‘禁区’的逐渐减少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大趋势;批评应当是有效的……认真的批评应当得到认真的回应,被证明是正确的批评,被批评者应做出实质改进,甚至被问责;批评本身是可以被质疑的,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道德位置是平等的,被批评者不能依仗权势,批评者不能依仗舆论之势,相互以势压人;在批评的正确性没有得到充分、权威的科学论证之前,被批评者有坚持自己观点和做法的权利。”

这篇文章更以“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伟大转折,有的就是领导人力排众议做出的”为据,强调“中国要避免两个极端,一要避免拒绝和压制批评,二要避免一切都看舆论的脸色,以互联网上的掌声和‘呸’声判断事物的对错”(“呸”,应是指中国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后的尴尬遭遇)。

无独有偶,同样是《人民日报》旗下媒体平台,人民网首页头条推荐的网评系列已论述到中国互联网舆论场上的“众声喧哗”,即《对话“意见领袖”》。比起《环球时报》的劝诫之意,这家网站的舆情监测室更加循循善诱。

文章一分为二,首先认定“‘意见领袖’的批评质疑声,恰恰说明广大民众对政府推行‘良政’和‘善治’抱有热切期待和坚决支持”,继而宣告他们“放言立论不乏偏激。网上匿名发言、封闭交流的环境,负面情绪交叉感染,容易让某些极端化的言论占上风。‘意见领袖’的勇气和责任感,在彼此呼应和驳难中,有时会与刚愎自用、党同伐异联系在一起。” 

这篇人民网评提出,“意见领袖”已然使微博客、BBS、博客这种“自媒体”升级为社会“公器”,议题设置和舆论放大效用明显,在某些情形下甚至有可能掌握着“舆论核按钮”。于是建议摒弃“暴力表达”,“维护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和平转型”:“‘意见领袖’们不妨更谨慎地用好‘拇指话语权’,不失语也不妄言,以法律、公序良俗和专业精神为边界,勇敢而稳妥地为社会代言。”

“给不同网民群体,包括‘意见领袖’言说与辩论的空间,就是给社会压力多一条出口,给解决问题多一种可能。”作者又向政府要求“容人之量”,警告官员不要“举起蛮横的权力武器,把‘意见领袖’逼成‘异见领袖’”。

“拉一拉就是朋友”,文末,人民网举例说明谁是可能“支持我们的人”:厦门著名网友连岳、南京籍数百万“粉丝”的网友黄健翔、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