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 思过崖:不可思E 2011-7-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00:07
不可思E

Google的社会化梦想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从1997年创立起,Google的搜索引擎就占据了互联网十余年的主导位置,设置Google为主页远比Yahoo、MSN要有用得多,在Google搜索框背后是服务器、蜘蛛与数据算法为你寻找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网页、图片、视频甚至一个PDF文档,Google从整个互联网信息爆炸中获益,事实上Google已经在搜索领域做得足够出色,还创造出了Gmail、Android、Google Docs一系列深植于Google价值观的产品。

作为曾经的规则创立者,Google深刻了解创造并引领互联网新趋势的重要性,而社会化被广泛认为将会是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下一个新趋势,这一概念的革命性远远超过我们之前了解的博客、视频、LBS。尽管目前Facebook、Twitter已经足够红火,但个人并不认为他们就是社会化概念的终极体验,相反还存在着着巨大的空间能够去想象与探索。

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是2004年创立的MySpace,仅仅一年之后就被新闻集团以5.8亿美金的天价收购,当时每个月有超过2000万用户访问,2008年底MySpace的估值甚至高达650亿美元。那时候每个人都在讨论MySpace,每个人都在赞美MySpace,认为他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不一样的生活,而现在的MySpace早已不复当年风光,曾经大张旗鼓进军中国的聚友网也没有了动静,目前新闻集团则在谋求快速出售MySpace套现的方法。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历史总会惊人地相似,放到一个足够大的高度看MySpace与Facebook、Twitter没有太大区别,今天我们为他们作的颂歌可能明天就变成安魂曲。互联网总会出现新的致命吸引力产品,Facebook、Twitter可能在那时候会被我们抛弃,用户总是喜新厌旧的,这也正是互联网让人害怕却又不得不靠近的独特魅力。也许过个三五年,Facebook、Twitter早就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是他们消失并不意味着社会化探索的失败,相反他们会成为社会化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

与MySpace、Facebook、Twitter不一样的是,互联网总有无数的起起落落,但是Google十多年的坚挺证实了强健的生命力。尽管有无数新事物出现,但是我们发现Google的状况其实是越来越好了,信息索引的需求客观存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斗无法被取代,现有的社交网站并不能对Google形成致命一击,当然Google对自身服务的持续改进也至关重要,例如推出Twitter的实时搜索。

业界盛行威胁论、阴谋论太久了,个人并不认为Google在社会化领域的探索是为了阻击谁,即便客观存在也不一定是主要诉求。Google Buzz可以被理解为向Twitter致敬,但是更多是希望成为一个信息中心,Wave更多是Google独自进行的有益探索。Google在社会化不断尝试更多是不希望错过什么,或者是可以创造一些新的想法来提升自己,也许Google在Orkut的时候已经看到了社会化的一些端倪。

Google+更多是Google积累后的一种爆发,Google在这个项目中投入了巨大的努力,超过500名工程师,多个语言版本同时发布,整个项目的界面设计由苹果前Mac软件团队设计师安迪 赫兹菲尔德带领,第一时间提供了Android客户端,iOS的客户端也即将上架。看到Google+你很难讲这是在模仿谁,整合了Google Talk、Picasa,创造了社交圈让用户可以快速整理好友关系,多人消息、多人视频聊天可以让大家便捷地进行交流,他们是想要打造一个新的社交目的地。

很难去判断Google+是否会成功,但是Google对社会化的探索一定会继续,因为社会化完全可能是互联网下一个新趋势,Google如果不想要在新一轮洗牌中落后,是会不断进行这种尝试的。

来自: www.xjp.cc
您可能也喜欢:
产品的工具化与社会化迷思
Google+你要知道的50件事
Google Swiffy:在线将 Flash 转成 HTML 5
Google+ 的圈子:信息处理方式的再思考
Google+全新社交网络详解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google + 来了 (@niub)
Google+不堪重负 终止邀请用户参加测试 (@cninin)
Google给Facebook的终极绝杀:Google+ (@cninin)
FTC 即将正式开始对 Google 开始反垄断调查 (@cninin)
Google因封杀对手广告遭1PlusV起诉 (@cninin)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iPhone或将重新使用弧形后盖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导语:分析师安顿 瓦尔曼(Anton Wahlman)今日在美国知名财经网站Thestreet.com上发表文章称,苹果下一代智能手机iPhone 5将采用新的外观设计,可能回归到圆滑或弧形后盖设计,另外后盖材质也将由玻璃变为金属。至于是否支持NFC(近场通信)和LTE,可能性为50%。

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

外观设计:iPhone 5将采用新的外观设计,结合来自MacBook Air、iPod Touch和iPad 2的设计元素,这意味着iPhone 5可能回归到圆滑或弧形后盖设计。与iPhone 4的玻璃后盖相比,iPhone 5将采用全金属后盖,与iPad 2类似。

屏幕尺寸:很可能与iPhone 4屏幕尺寸相同,但苹果也可能将手机边缘最小化,意味着屏幕尺寸略微增大,或者是手机变得略微狭长。但不管怎样,只有1毫米或2毫米的变化。

屏幕分辨率:与iPhone 4的960 x 640相同,几乎没有变化的可能。

NFC: 2010年底就有分析师预计,iPhone 5将内置NFC技术。最近几个月的消息显示,iPhone 5将不支持NFC,但相信支持NFC的可能性仍为50%。毕竟,RIM今年8月至9月将支持NFC,谷歌年底前也将大力推广NFC,相信苹果不会坐视不理。

LTE:苹果今年1月曾表示,对部署LTE持保守态度,主要是出于电池续航等性能因素考虑。由于三星、宏达电和LG已经在Verizon网络上推出了LTE手机,摩托罗拉今年8月也将推出,因此苹果最迟应该在今年11月支持LTE。但如果iPhone 5今年9月底上市,意味着iPhone 6最早要等到2012年6月才能推出,该间隔有些过长。因此,iPhone 5支持LTE的几率同样为50%。

统一的CDMA标准:最低限度,Verizon/Sprint版iPhone 5将支持GSM/HSPA。 Verizon版iPhone 4已经采用高通6600芯片组,但并不包含SIM卡和GSM/HSPA天线。不考虑LTE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面向AT&T和全球其他运营商的GSM/HSPA版iPhone 5的硬件配置与Verizon/Sprint版硬件配置是否相同。假如没有LTE版本,相信上述两个版本的硬件配置应该相同。

两种型号:相信iPhone 5会有两种型号,一种型号是硬件上支持GSM/HSPA和CDMA/EVDO,主要面向Sprint和T-Mobile,以及美国以外的其他运营商。另一种型号是在支持GSM/HSPA和CDMA/EVDO的基础上,增加了对700 MHz LTE的支持,该型号面向AT&T和Verizon两家运营商。当前业界普遍认为,推出第二种型号的可能性不大,但事实上可能性并不是很小。(李明)

来自: 新浪科技
您可能也喜欢:
我国已成iPhone应用商店第二大市场
用朋友手机里的视频制作电影 iPhone应用
苹果正式发售解锁版iPhone 4
保护壳产品流出图,IPHONE5终现身
iPhone5预计9月份上市 现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用SSH开眼看世界 (@awy)
今日限时免费iPhone游戏-Cablink (@macgg)
今日限时免费iPhone游戏-Inkstrumental (@macgg)
消息称新一代iPhone将配置双LED闪光灯 (@cninin)
11个最无厘头的iPhone应用 每一个都超级恶搞 (@cninin)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触摸屏输入的交互设计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触摸屏手机输入时会在界面绘制虚拟键盘,用于输入字符,可以使用在所有应用程序中。特别是在短信和邮箱等需要频繁输入文字时,其输入速度直接影响用户操作效率。

缺点

但是同样全键盘输入,触摸屏没有物理按键效率高,原因在于:

1.输入法需要定位手指的位置,比如双手操作电脑键盘时,左手食指定位在F键,右手中指定位在J键,而触摸屏无法像按键的凸点或者输入感觉定位,难以形成高效的盲打。

2.触摸屏本身点击没有物理按键精准,触摸屏点击目标区域没有真正点击到目标区域,偏向目标正中心的下方。无论是单手和双手输入,触摸屏本身误点击的概率高。在虚拟键盘这样按键密集型的区域,每个按键的可点击区域有限,误点击的概率更高。

3.点击时没有按键那样明确的触感反馈,由于手指点击会遮住按钮,iPhone的按钮被点击时会放大的视觉反馈。

4.手指移动范围较大,按键手机输入时手指局限于按键内,而触摸屏输入和切换输入框时手指还在非虚拟按键区域和按键区域切换。输入中文时,并不是像英文那样点击按键之后字符立即上屏,会显示拼音串选择需要的汉字再上屏,手指需要点击备选词。

5.触摸屏没有组合键,输入数字和符号需要切换面板。

6.移动输入光标需要精准点击或者借助于放大镜,物理按键可以直接使用方向键切换光标,对于修改错误字符操作产生不便。

中文输入

常规触摸屏中文拼音输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输入字母,键盘提供字母输入建议。比如输入声母w,可以组合韵母“a、u”等高亮显示,但是这只是全拼有效,对于简拼没有意义。简拼输入时只输入拼音的第一码,在输入词组时合理运用简拼可以大大提高输入速度,缺点是容易出现重码。

2.已输入字母组成字母串,智能切词并显示候选词。单个候选词是根据字母中词库中匹配,词组短语和长句需要计算汉字组合的概率。用户在使用输入法也是训练不断更新的过程,使用时间越长,词库越符合个人的输入习惯。词库更新的方法有:

a)单个字母或者全拼匹配候选词的顺序调整。比如输入“hao”,第一个候选词“好”被选择的概率更大,但用户多次选择“号”,那么“号”可能会被调整为第一个候选词。初始化词库可能由字典、常用短文、文章和网络用语等分别提取而成,候选词、汉字组合以及联想词的概率可以从词库中计算得出,更为复杂的长句输入需要分析汉语的语言习惯。

b)用户可以调整词库中字词候选的概率,也可以自定义词组,对本没有联系的单词建立关联,俗称自造词。比如输入“nima”,用户手动输入“尼玛”,下次再输入同样字母时就会变为候选词。电脑端计算更为智能,分两次输入“尼”和“玛”,有可能根据输入的先后顺序组成词组。

c)由网络和群体用户会对原有的默认词库的“新陈代谢”。如果多数用户输入了“尼玛”的概率超出一定概率并成为流行词,可以将该词汇更新到所有用户的词库当中。当词库的几个来源产生更新时,也会影响词库,比如网络上出现的热门事件“郭美美”。

3. 中文的智能纠错能适当缓解误点击导致的效率问题。长句输入时,如发现字母串中个别输入错误时,无法像电脑端这样使用方向键微调,只能整段删除。智能纠错是将疑似错误输入的字母与词库比对,经过运算之后返回正确的输入结果,可以对误点击中常见的打反字母、漏打字母和按错字母的情况进行纠错。这对于快速盲打非常有帮助,可以变相地增加字母的可点击区域,比如已输入“haohaizi”,当继续输入“uexi”,时,第6个字母会由i变为o。没有纠错的情况下,只会根据已输入的字母去匹配短语或者长句。有纠错之后,可以会按照多个字母去匹配,如想输入i,那么只需要点击“u、i、o”中一个,一个按钮的可点击区域变为三个按钮。

在输入过程中,故意输入错误部分字母,百度手机输入法会纠正已输入的字母串,搜狗手机输入法保留错误的字母串。

4.中英混输和输入数字标点,切换面板会打断输入流程,比如在中文状态下需要输入邮箱,由于@和.需要切换输入面板,目前只有对数字使用划词输入。因为单个常用字符切换面板是很低效的操作,特别遇到面板的切换入口和出口不一致的情况。

发展趋势

触摸屏的交互方式已经成为趋势,利用触摸屏的特点和优化程序是可以适当弥补缺陷,触摸屏的交互方式比按键更为丰富,甚至在特定情形下触摸屏输入更为方便。
 

输入银行账号、邮箱、地址栏和数据表等特殊类别字符段时,虚拟键盘可以改变输入法布局或者切换面板,便于用户快速输入。比如当输入账号邮箱时,虚拟键盘可以显示@和.等字符。遇到连续的输入框时,右下角的按钮变为“Next”,相当于电脑键盘的tab键,用于快速切换到下一个输入框。

手机端编辑字符时如能提供常用的命令会对虚拟键盘起到辅助的作用,这些命令通常显示在虚拟键盘的上方,不受输入法控制,属于应用程序自定义命令并同时出现或者消失。

来源:http://daichuanqing.com

您可能也喜欢:
Google官方解释了新界面和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可别忽视网站速度
网页游戏中的交互行为
交互设计方法和思考过程小记
第三种交互方式的尝试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4主流应用商店对比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美国著名IT杂志《连线》网络版近日撰文对目前市场上的四大主流应用程序商店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

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移动设备市场,运行何种应用程序直接决定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性能表现。如果没有应用程序,平板电脑就只能作为电子相框使用了。

目前市场上不乏性能卓越的硬件产品,但移动应用程序的优劣也直接决定着消费者对硬件设备的选择。从开放性平台到相对封闭的操作系统,每一个系统平台的开发商都对推出的应用程序具有不同的理解。

在过去几年里,随着全新硬件产品的陆续上市,应用程序市场也一直保持着十分迅猛的增长势头,但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苹果iOS产品序列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谷歌Android设备也保持着高速增长,而RIM黑莓系列产品则经历了大幅萎缩。但无论硬件产品表现如何,提高应用程序生态系统的建设水平以及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是各大手机厂商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应用程序商店何以如此重要?在当今这个对应用程序近乎痴狂的时代,软件生态系统直接决定着一部电子设备寿命的长短。如果能得到最新、最棒的程序支持,消费者可以从他们的硬件产品中挖掘出更大的价值。而且程序员也将能够为拥有庞大用户群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应用程序商店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软件。

我们对目前市场上的四大主流应用程序商店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希望能够给计划购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消费者提供值得参考的建议。

1. 苹果App Store

不管怎样,苹果建设App Store的思路非常明确:苹果才是主角。

苹果App Store以“围墙花园”模式著称,苹果对每一款上载到App Store的程序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程序员需要阅读长达7页的苹果应用程序开发指南,以确保设计出的程序更加符合苹果App Store的严格要求。

苹果对应用程序的严格审查收效明显。来自苹果员工的官方审查极大地提高了App Store上应用程序的质量。

优势:

苹果从一开始就与外部程序员进行着广泛的合作,而且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截至今年5月底,App Store上经过苹果批准的应用程序数量超过50万个,为苹果iOS操作平台设计程序的注册程序员也超过8.5万名。仅iPad一款产品就已经拥有超过9000款原创程序供用户下载。

一旦你开发的程序刚好符合苹果App Store的要求,那么你也就抓住了致富的良机。在App Store上发布自己开发的程序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史蒂夫-德米特(Steve Demeter)就赚到了25万美元。这位苹果iOS游戏MacHeist的开发者已经进账了数百万美元。

劣势:

然而无论是程序员还是用户都很容易迷失在如此庞大的一个生态系统中。程序员希望他们开发的程序容易被找到和下载,而用户则更希望快速地找到好用的程序。尽管苹果对应用程序进行了细心甄选和集中布局,但想要找到具体程序员单独发布的网络程序还得颇费一番功夫。

根据独立应用程序员拉尔夫-古蒂(Ralph Gootee)的描述,提交给苹果的应用程序的审批时间也不确定,快则需要两天,慢则需要两个星期。

2.谷歌Android Market

凭借iTunes的逐步发展,苹果App Store的建设步伐领先其他业内竞争对手长达10年之久,但谷歌系统平台的异军突起也让苹果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作为全球第二大移动应用程序平台,谷歌Android在上线的两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年5月,谷歌宣布Android Market上的应用程序数量首次超过20万个。最近,谷歌Android部门主管安迪-鲁宾(Andy Rubin)在博客上表示,目前每天激活的Android设备达到50万部。

优势:

谷歌Android Market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坚持的高度“开放”市场战略。尽管这一开放战略主要适用于Android系统代码的开源政策,但其中的部分开放性原则已经适用于Android Market。与苹果不同,谷歌不对程序员提交到Android Market里的程序进行任何审查。谷歌对Android程序的要求也十分简单,只要不是恶意或色情程序,都可以上载到Android Market上。因此,Android Market上的程序类型多种多样,而用户在苹果App Store里根本无法找到类型如此丰富的程序。在程序员把设计好的程序上载到Android Market上后,用户几乎无需等待就可以立即进行下载。

Android Market的另一大开放性体现在,用户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接入该应用程序商店。除非你的iPhone已经被破解,否则用户只能从苹果官方的App Store里下载程序。而Android却允许用户从别的应用程序商店下载他们想要的Android程序,这种下载方式称为侧下载(Sideloading)。通过授权安装,用户可以在Android手机上安装由其他方提供的应用程序商店。采用侧下载方式,用户可以把从某个网站上下载下来的应用程序通过USB接口或下载单独的APK文件转移到自己的Android设备上。尽管可能要承担安装恶意代码的风险,但这还是为只能使用iOS设备下载提供了一条更加便捷的程序下载途径。

劣势:

尽管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Android Market为应用程序商店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程序员却仍然很难从他们为Android开发出的程序中获利。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estino今年5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Android Market上80%的付费程序的下载次数都不到100次。

尽管今年大批Android平板电脑相继上市,但Android Market上的原创平板电脑应用程序却相对较少。截至6月初,Android Market只有区区232款专门针对蜂巢版Android设计的程序可供下载。

与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苹果App Store相比,上线时间较短也导致Android Market不如App Store发展成熟。从2007年起,用户就可以使用苹果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登录App Store,而谷歌Android Market则刚刚在今年2月才上线。

谷歌仍处于应用程序商店的探索阶段。今年5月,谷歌刚刚对Android Market的首页进行了大幅改版,并在程序分类中突出付费程序下载排行、免费程序列表等。而凭借着早上线3年的优势,苹果则拥有足够的时间来使App Store的页面更加趋于成熟化。

3.惠普App Catalog

借着推出TouchPad平板电脑之机,惠普也正在对其App Catalog进行重新改版。App Catalog上拥有6200款webOS手机应用程序,以及300多款TouchPad专用程序。

惠普的硬件产品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其在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份额也仅为2%,因此惠普的天生缺陷十分明显。但苹果已经成功地突破了硬件设备较少的难题,因此只要惠普能够激发出软件平台的活力,那么该公司还是很有希望成为应用程序市场的有力竞争对手。

优势:

惠普高级产品经理杰弗里-本(Jeffrey Ben)曾经表示,惠普并不在应用程序领域与其他竞争对手展开军备式竞赛。相反,惠普将采用引导式方法来突出该公司认为的最棒的程序。惠普将在其应用程序商店里出版Pivot数字月刊。Pivot数字月刊将呈现各种应用程序,介绍建置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内容将委托各媒体的记者及摄影师负责,采用视觉化的编辑形式,有描述数字文化的专栏,锁定特定主题应用程序的专题报道,以及应用程序的深度评论等,所规划的内容将迎合不同市场的需求,初期会有英文,法文,德文及西班牙文等版本,每月会定期更新并传送至TouchPad上。

惠普正在通过高调宣传其“发现之旅”营销模式努力招揽程序员参与程序设计。“发现之旅”营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在诸如惠普App Catalog这样的尚未充分发展的在线应用程序商店里,用户更容易找到程序员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从理论上讲,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下载量。

这也更方便惠普产品用户找到他们需要的程序。与动辄就拥有数十万款程序的苹果和Android应用程序商店相比,惠普产品用户更容易在App Catalog上找到具体的应用程序。

劣势:

当然,惠普的优势也会成为该公司的最大劣势。采用不同的程序开发策略固然重要,但在TouchPad上市时,惠普App Catalog上仅有约8000个应用程序,与苹果和Android的在线应用程序数量相比,这一可以说是有些寒酸的程序数量极大地限制了用户的选择。

而惠普最近在推出硬件产品方面的表现更是乏善可陈。而这又直接给程序员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不能够及时推出新款硬件产品意味着用户手中的惠普产品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这也给调动程序员为惠普操作系统开发程序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打击。惠普App Catalog仍然重复着“无程序、无动力”的恶性循环,而我们也看不到webOS有取得进展的任何迹象。

4.RIM黑莓App World

在过去的一年里,RIM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今年4月推出的黑莓PlayBook平板电脑市场反应平平,而在此期间RIM高管的决策失误和对应用程序的糟糕选择都给PlayBook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优势:

截至目前,黑莓在线应用程序商店里仅有3500款程序。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在黑莓App World上查找程序就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也是好事,因为他们开发的程序在App World上的曝光率要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应用程序商店。

而且黑莓App World支持PayPal支付系统,因此想为自己的PlayBook购买软件的话,用户无需新建诸如Google Checkout或苹果iTunes这样的账户。

最后,RIM还在PlayBook上为Android程序创建了虚拟运行环境。因此,用户可以同时接入黑莓和谷歌的应用程序商店下载程序。不过,下载的Android程序还需要获得RIM的认可才能够在PlayBook上运行。

劣势:

与其他三个应用程序平台相比,黑莓App World上的程序数量最少,而App World也冷清得像“幽灵小镇”一般。有利于程序员的优势却恰恰成为限制用户选择的劣势。

尽管程序曝光率较高,但程序员似乎正在对App World失去信心。RIM对第三方应用程序似乎一直都不太上心,对软件创新方面也不主动,导致如今Twitter应用程序开发商Seesmic在今年6月底宣布终止对黑莓应用程序的支持。如果其他程序开发商纷纷效仿Seesmic的做法,App World很难在应用程序的数量上赶上其他竞争对手。

RIM此前为黑莓智能手机开发了一整套应用程序,但所有这些过时的程序却根本无法在PlayBook上运行。这本身就是对内容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PlayBook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RIM根本就没有为PlayBook开发原创、专用的电子邮件、日程表和联系人列表程序。而这些程序都是每个应用程序生态系统所必须具备的。至少截至目前PlayBook并不拥有类似的专用程序。

总结:

对于用户和程序员来说,这四大主流应用程序商店都有其优势和劣势。选择使用哪个程序平台完全取决于用户本身。但无论你选择哪个程序平台,这些平台之间至少拥有一个跨平台的共性:它们迟早都会提供《愤怒的小鸟》游戏的下载。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您可能也喜欢:
iPhone手机拍照应用推荐
用朋友手机里的视频制作电影 iPhone应用
我国已成iPhone应用商店第二大市场
腾讯对Android开发者开放触屏版应用中心
有47%的iOS开发者正同时开发android应用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Android平台难赚钱:80%付费应用下载不到100次 (@cninin)
用PySide and QtQuick/QML构建你的应用程序 (@jamiesun)
11个最无厘头的iPhone应用 每一个都超级恶搞 (@cninin)
《水果忍者HD》PC版新鲜出炉 (@neone)
今日免费iPhone应用程序-招商银行手机银行 (@macgg)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新浪和腾讯的微博移动APP的评估报告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编者按:互联网企业家Semil Shah日前为TechCrunch撰写了一篇专栏文章,谈到Google+的发布,意味着Google将面临六大战争,分别是:浏览器、移动互联网、搜索、LBS、社交、企业市场。

业界现在充斥着有关Google的新社交网络Google+的发布的消息和它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一场Google和Facebook之间的战争,而是一场卷入了许多行业许多公司的混战。事实上,Google这次面临的是许多科技巨头的围攻。他们要争夺在各自行业里最有价值的一块“领地”的控制权。Google正在承受从各个方面发动的攻击,包括在社交、移动互联网、浏览器、LBS、企业市场甚至是搜索等各个领域。Google同时也在不断地反击,艰难地反击。风险投资人Ben Horowitz曾在一篇名为《和平时期CEO/战争时期CEO》的文章中说Larry Page“看起来已经决定让Google开始征战,并且他自己很清楚地想要成为一个战争时期的CEO。这不仅仅会给Google本身,而且会给整个高科技行业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Horowitz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再配一张老图:Google、Apple、微软的三国大战

在我详细探究这个战争的每一面之前,我想有必要强调的一个事实是  也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能够承受这样一个多方位的攻击,更不用说在这个时刻还能进行有效地反击了。没错,Apple可能被Facebook逼得将Twitter整合到iOS5中;也没错,Amazon和Apple在数字媒体和支付上也存在摩擦。但是最终,Google站在了风口浪尖,这是个严峻的考验,能够检测看看这个公司到底能有多大的潜力和能力在改造自己的同时也能巩固自己的核心。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Google总部(GooglePlex),或者说现在它更像一个战时司令部,对这场战争制定了一些什么样的战略和战术吧。在这场战争中,Google必须至少同时应对六面夹击。

浏览器:

用户们有很多种选择,像是IE浏览器(Microsoft),Firefox浏览器(Mozilla),Safari浏览器(Apple)和Google的Chrome。此外,在Mozilla的联合创始人Blake Ross任职于Facebook后,有猜测认为Facebook似乎也对浏览器这块香饽饽非常感兴趣,但是至少这个猜测现在还没有转化成事实。最近,社交浏览器RockMelt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就在上周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融资,同时也将Facebook的董事会成员Jim Breyer和Marc Andreessen请入了它自己的董事会。Andreessen显然对浏览器这块颇有研究。尽管大部分的浏览器都允许用户选择Google作为其搜索引擎,但是Google的Chrome并没有在这个领域拔得头筹,甚至连第二位也轮不上。

移动互联网:

Apple的iOS利用它的第一部iPhone手机在2007年引发了一场手机界的革命。然后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应声而至,变成了一列下载列车。就像Bill Gurley所说的那样,没想到它会因为Apple和Verizon发布的新手机而减慢。尽管Android可能有更多的安装,但是他们并没有一个开发者团体来设计一些杀手应用程序。因为Android的市场(包括硬件和固件)是非常分散的,而iOS的相比之下就更为集中更为和谐。自始至终,对于Facebook是否会设计它自己的手机设备都有大量的猜想,或者说作为一个与大众联系紧密的公司,他将会如何将社交层面整合到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和平台中。

搜索:

不管我们使用的是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还是手机,Google都想成为我们使用的搜索引擎。尽管Microsoft的Bing搜索引擎已经拥有了可观的点击量,这仍然是Google称王称霸的领域。今天看来一切都很好,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危险信号。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上,人们会继续使用各种不同的浏览器,尽管他们还会花费大量时间在Facebook上。但是Google却对此产生了危机感,因为人们好像有一种慢慢从搜索转变为发现的趋势。尽管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对于手机来说,情况就比较微妙了。大部分的iOS用户都用Apple自己的浏览器Safari浏览网页,而且可以用它来进行Google搜索。在Android平台下的平板电脑和手机,Google对用户体验就有了更多的控制,比如说搜索,上网和应用整合。同一时期发生的还有,用户开始尝试着使用在Twitter或BackType上的即时搜索来直接浏览Quora上的内容,或者用Blekko的hashtags来更好地挑选网页。

LBS:

当用户使用Google搜索并且点击进入时,Google可以得到一些好处。它知道如何引导“线上交通”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引导“交通”是从真实世界中引申而来,但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Steve Cheney说的那样,当我们通过在线搜索到一个地方,并且真的到那个地方去的时候,这个地方并不知道是什么引导我们去到这个地方的。这就是为什么团购现在如此火热并且竞争激烈的原因,因为它让我们能够更接近这些有价值的路径。如果你通过OpenTable搜索一家餐厅并且订餐,这个餐厅会明确知道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这里的。这就是为什么Yelp,一个从前只提供点评的网站,在Foursquare的领头下,现在也开始提供一些入住登记积分服务。这些机会非常复杂而且分散,但是它却促使Google在六个月前向Groupon抛出了价值60亿美元的橄榄枝。在酒店住宿方面,Google在和Groupon竞争,但是同时Amazon(它持有LivingSocial的股份),和很多小的(Loopt)还有即将进入的公司也将陆续加入这个战场。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社交:

是的,再一次,Google是和Facebook发生冲突。这已经很明显了。但是不那么明显的是,在不带任何表明我们身份的信息离开Google的时候,其他的社交网络如何获取我们的信息。用户现在都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公布在像Tumblr的这种博客上,像LinkedIn的这种网络里,甚至在Quora上问一些搜索的问题里。尽管我们可能都用Google来搜索,但是这个公司却正在社交领域中挣扎。这也是为什么Larry Page上台成为CEO的原因,为什么即使进入这个领域的时间不长也要将红利与社交挂钩的原因。战略上说,即使Google+没有让Google引火上身,它也会使得它的竞争对手暂停一阵子来考虑一些短期或者长期的影响。

企业市场:

如果你觉得浏览器,手机,社交,商家和搜索引擎还不够,看看Google在企业中的战斗吧  Microsoft,Oracle,IBM和VMvare,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司。尽管那看起来不大可能,但是Google的应用引擎将可能可以和AWS相抗衡。Google在企业搜索(像是OmniFind)和电子邮件以及工作协作工具(Lotus)上和IBM还有Oracle竞争。Google的Chromebooks似乎可以进入企业领域,也许到时候可以和像HP,Dell和Lenovo这些硬件巨头一拼。除此之外,Google也许可以向企业推广Android,这将会给Research in Motion带来更大压力。有VMware提供Zimbra,PaaS和演讲工具。当然,还有Microsoft,和Google有着很大范围的应用竞争。对于Google所有的消费类品牌和应用,它在企业上的优势有时候是被低估了的,尽管现在它已经在很多企业应用方面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

基于Google的规模、资金和全球影响,它很容易被关注。它很厉害,而且已经厉害了很多年,现在它要开始经历很多考验,而且是同一时间。也许坐在一边谈论Google的统治可能要结束了或者Gmail的打开速度是有多慢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现实是没有其他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同时面对这么多不同的竞争者的各种挑战。Google不可能获得完胜,他们必须了解到这一点,但是他们会赢得其中一些胜利,而坐观它将会如何应对这场战役将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Google不会不战而败,而这场战役有可能会持续长达十年之久。Google拥有一群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工程师,大量的资金和不可思议的全球范围的消费者对互联网的感情分享。好好看吧。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pd/8042.html


您可能也喜欢:
新浪微博桌面版发布 欲开辟IM新空间?
新浪微博爆蠕虫病毒 请小心防范
花钱就加V 新浪微博昨表示加强监管
新浪微博将推新版本 向SNS靠拢?
新浪微博推相册功能:可在线编辑和圈人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新浪微博将推出新版本 界面类似社交网站 (@cninin)
新浪微博勋章体系改版升级 强化社区互动体验 (@cninin)
九星耀世 新浪微博 手机客户端 06.29全部更新 (@52digital)
郑州大学-莲子妹妹-走红微博 (@zzuren)
新浪承认微博内部人员参与兜售付费加V服务 (@cninin)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Google+你要知道的50件事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7-05 09:30:22

Google+项目负责人从官方角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Google+,但旁观者清,局外人是如何看待Google+的呢?Chris Brogan分享了自己的50个看法。

1. Google+的目的是让你离开Twitter或Facebook,或者同时离开两者,并且这事很快就会发生。

2. 看上去像FriendFeed?担心很快会死掉?要知道Newt Gingrich已经加入G+。

3. 有了Google+账户,Picasa用户可获得无限免费图片空间。(Flickr和Facebook图片是否感到威胁?)

4. 有了Circles「圈子」,你可以一目了然地控制隐私。

5. 「关于」部分很强大,支持链接、图片、二维码。营销者欢呼吧。

6. 如果Google+开始影响Page Rank「网页排名」的话,那么对SEO/SEM也有用。

7. 如果Google Music和YouTube那样也和这个平台整合的话,Google+立刻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娱乐媒体平台。

8. Android版Google+「下载地址」早期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如果这个平台成功的话,这将改变人们对移动操作系统和支出的选择。

9. 如果你在Google+上问问题然后和「圈子」共享的话,它可以取代Quora。

10. 视频聊天功能对协作和轮班来说是一把利器。

11. 单独的Google+ 应用加上Google Docs可以组成一个非常强大的企业协作环境,可以轻而易举击败大部分白标签企业级社交产品。

12. 由于G+可以看到我们的评论,Google可以更好地开发出社交图景,然后整合AdSense,乃至Google Affiliate。

13. 如果Google+提供一个WordPress评论整合功能,我立马会试试。

14. 如果G+成功的话,几个月前就推出的+1按钮或许不再那么蹩脚。’

15. 人们总是说Facebook有6亿用户,所以谁也跑不掉。还有人记得美国在线吗?人们会迁移,这种事情不是不会发生。

16. 目前试水Google+的大人物越来越多,这是史无前例的,比如Michael Dell和Mark Zuckerberg。

17. G+让Gmail的使用频率更高。2天收到了15封非垃圾邮件,要知道我几乎已经两年没收到过非垃圾邮件了。

18. 如果Google把日历整合到G+中,那么G+就会具备社交日立的功能,更像Tungle。

19. 几乎快要死掉的Google Buzz会起死回生,尤其是你经常使用Google Reader分享的话。

20. G+的图片显示界面很赞,让G+成为一个很赞的媒体平台。这为企业带来了机会。

21. Google大力推广ChromeOS,再加上Android的飞速发展,G+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沟通、媒体、分享平台,生来支持多种平台,并且支持各个平台上的浏览器。

22. Hangouts「闲逛」支持Google翻译,为多语言即时通讯提供了便利。

23. Google+非常适合用作社交化客服,只要它能提供类似search.twitter.com一样的搜索功能。

24. G+很容易就可以整合Google Voice,增加手机短信功能,并且Gtalk已经支持一对一视频和语聊了。

25. 整合Blogger不会改进G+。WordPress已经赢得了博客之战。

26. G+也不会取代博客,但不会像博客那样在Twitter、Facebook’崛起之后就一蹶不振,G+吸引力更大。

27. 别被上条迷惑了。你的博客才是你的家。在别人地盘上写博客就像是住旅馆,这里你说了不算。

28. Twitter的确像是一个新闻发布室,但G+讲述和发布故事的方法更多。G+里面的一个新闻「圈子」看上去就像是Flipboard一样。

29. G+在Android平板电脑上看上去美极了。

30. 广告整合似乎很简单、明显。商务整合也不难。

31. 如果你激活了手机的位置功能,G+会根据谁在「附近」创建一个圈子,一个给予位置的弹性社交网络就这样诞生了。

32. 如果G+在二维码和基于位置的媒体方面有所作为的话,那么你将获得一个强大的媒体/营销机会。

33. G+允许你进行有趣的多格式发布:把音频、视频、照片、文本、链接和位置信息整合到一个包裹或项目里,然后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强大的数字发布平台。

34. 第一场Hangout现场音乐会何时亮相呢?只需一个录音按钮你就可以变得酷味十足,只需给Google Checkout增加一个「自己定价」的功能,你就可以进行即时小额内容销售。

35. 如果Google Places整合G+,并且你使用移动/附近功能的话,有趣的“迁移”图景突然间会变成营销者的一个新数据点。

36. Google+非盈利的一面很有意思,尤其是Google Pages针对Google+进行了改版。

37. 如果我在G+里面分享一个Google演示稿文件的话,那么我可以在一个有价值的系统内部分享商业信息。

38. Google+需要一个「置顶」功能,这样就可以在首页或档案页显示当天的消息。

39. 当Google+支持站外分享和书签功能,并且增加内置统计功能的短网址服务之后,G+将更加强大。

40. G+没有内置私信功能,但每个人的档案页都有一个发送邮件功能。

41. Spark「火花」版块还没那么引人入胜,但有了用户生成的内容,并且每个人采用不同的维护管理方法的话,很快我们就会大快朵颐。

42. 如果我是Google我会收购Alltop,用它取代Spark。

43. 如果用户把自己加入一个公开或只有会员才能加入的圈子,Google+带来的将是一款终极会议工具。

44. 很多人在G+里使用#号标签,但Google还不支持。但还是让我们自己创造一些暗语吧,这么做更有趣。

45. 福特已经在研究G+了。地理信息、位置、用户好友信息,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组成一个丰富的营销档案,是非常有用的营销工具。

46. Google+将变成联署网络营销「affiliate marketing」的最佳环境。如果你推荐的某个关键词导致了他人的购买行为,你就会得到报酬。

47. 有人担心营销者会进入G+捣乱。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这是一片新的试验场,营销者不会放弃。但我很乐观。

48. 地点、Google页面和G+的整合对小公司来说也是件好事。一场社交化客服运动正在上演。

49. 当我把一些搜索RSS feed导入G+之后,G+就像是一个兼具媒体制作/管理功能监听站。

50. 根据算法不同,热门话题的概念在G+上更有价值。

你认为Google+还有那些应用和前景呢?欢迎补充。

作者:Chris Brogan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it/8046.html

 

您可能也喜欢:
Google+全新社交网络详解
Google+ 的圈子:信息处理方式的再思考
Google官方解释了新界面和用户体验
谷歌宣布关闭谷歌健康和谷歌电表服务
甲骨文因Java像Google提出索赔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遭日本专利伏击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7-04 20:14:51

来自于互联网行业领域的“专利屠宰”开始了。当众多中国网络公司对成功的理解,还局限于“浏览量大”或者“赚钱多”的时候,国外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在网络市场中偷偷埋下了专利纠纷的种子,等待成熟的季节收获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马云顶着狂风巨浪甩开外资股东,终于让支付宝拿到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就在人们认为马云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他也许并没有那么安心。近一段时间有可能让支付宝陷入瘫痪的除了牌照这个“内忧”外,还有一个“外患”。严格来说,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当,不只支付宝,几乎所有中国第三方支付系统都有瘫痪之虞。

2011年6月14日,日本电通公司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日本电通公司”)对外宣布,该公司以其在中国大陆享有的网络结算专利被侵权为由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系统,下称“支付宝”)、深圳市财付通科技有限公司(腾讯拍拍网支付系统,下称“财付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此外,日本电通公司还向有可能构成侵权的6家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其他公司发出了侵权警告函,这6家公司大部分都在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7家之列。

来自于互联网行业领域的“专利屠宰”开始了。当众多中国网络公司对成功的理解,还局限于“浏览量大”或者“赚钱多”的时候,国外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在网络市场中埋下了专利的种子,等待成熟的季节收割。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阿里巴巴和腾讯成为首当其冲的收割对象。

日本电通给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投下重磅炸弹

2010年12月20日,日本电通公司对支付宝及其两家关联公司提起了诉讼。该诉讼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但是这个貌似不起眼的诉讼只是日本电通公司在中国布局的第一步,支付宝是第一个试验品。在它之后,中国大陆数得上名字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将步其后尘。因为日本电通公司手中的专利武器据称为“网上决算系统的基础专利”。

在日本电通公司给腾讯公司专利总监王活涛的第二封律师函中,《法人》记者看到这样的表述:“如贵公司(指腾讯)所知,本专利为网上决算系统的基础专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网络决算系统与本专利抵触。”

那么,这个让日本电通公司底气十足的基础性专利究竟是什么?

日本电通公司代理律师之一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常利强对此做出了解释。他告诉《法人》记者,该发明专利名称为“管理交易和清算的方法,通知关于消费动向的信息的方法”,专利号为ZL200310118825.5。根据该专利,由供应者系统发布的电子账单会有一个固有识别码返回到服务器或供应者系统。服务器或供应者系统能够从供应者银行系统接收到的电子收支明细中接收电子收支明细所包含的ID。供应者系统能够使用该ID,从多个电子账单中特定向供应者的银行账户中进行了入款的电子账单。

通俗的说,在该发明产生之前,网上每一笔订单没有特定的身份,卖家收了钱不知道针对的是哪一个买家,哪一笔账单以及哪一笔交易,如果非要知道,必须通过打印在存折中的多数转账人名字和金额,与电子账单进行一一核对,这是一项非常费力的工作,而日本电通公司的这个发明能够解决这些繁琐的过程。

日本电通公司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的时间是2001年4月25日,并于2007年8月15日获得授权。而且根据日本电通公司给《法人》记者发来的书面答复,该专利在日本、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获得了授权。2010年春天,日本电通公司为进军中国大陆市场进行市场调查和专利调查时,发现了有8家企业很有可能侵犯其公司的专利,并对其中的两家  支付宝和财付通先后提起了诉讼,对快钱、银联支付、网银在线等6家发送了律师函。

日本电通公司另一位代理律师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魏启学向《法人》记者透露,对于诉讼的两家,目前正等待开庭审理的通知,对于发送律师函的6家,因在指定期限内没有回复,正做提诉的准备。

仓促接招,中国企业被逼到死角?

作为首先被告上法庭的两家公司,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反应有所不同。支付宝公关部陈先生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事只有一句话要表达:“会积极应对诉讼,并且一定会胜诉”。财付通王活涛则对诉讼不愿置评,但却表达了对日本电通公司缺乏沟通诚意的不满。

王活涛告诉《法人》记者,日本电通公司对回应律师函规定的期限是发出之日起7日内,他收到以后只有一天的回复时间,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沟通态度。财付通一共收到日本电通公司发来的两次律师函,第一次收到的时间点是2011年春节假期的前一天,王活涛认为对方故意选择很难处理的时间。尽管如此,财付通还是对此作出回应,认为己方并不构成侵权,并阐述了两个理由。

收到财付通回函的日本电通公司很快给身为腾讯专利总监的王活涛再次发函,主要内容是否定了财付通的不侵权理由,函文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日本电通公司的现状以及今后的方针,其第一句话就是“如贵公司所知,本专利为网上决算系统的基础专利,世界上绝大多数网络决算系统与本专利抵触”,同时还很牛气的表示:“因为日本电通公司在各国的基础专利为基础,计划在各国开展独占性业务……在此情况下,难以就与一个企业的交流花费太多时间。”最后仍然是要求财付通在发函之日起7日内与己方沟通。

在这场被迫应战的诉讼中,中国企业是否被逼到了死角?支付宝的信心满满和财付通的现实表述谁更能预示诉讼的走向?

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的观点是,日本电通公司并不是胜券在握,而中国企业也非败局已定。他向《法人》记者表示:“原告主张权利的专利,实质上是一项‘商业方法’,其是否可以被授予专利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争论。另外,专利诉讼的设计中,被告除了积极应诉外,还有权利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一旦该专利被宣布为无效,那么,原告就会失去其侵权诉讼的根基。”

当然,抛开诉讼程序设计不谈,看一下实体问题。于国富指出,专利诉讼的核心焦点在于被告的技术方案是否落入到原告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如果被告的技术方案具备了原告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那么,侵权成立。但是,如果被告的技术方案并不具备原告权利要求的某一项必要技术特征,则侵权不成立。

“被告对自己的技术方案最清楚,而原告的专利文档(包括权利要求书)又是公开的。因此,被告可以通过对比自己的技术方案与原告的权利要求,结合对专利法的理解,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该项预期势必成为原告被告在诉讼和和解过程中起诉应诉、讨价还价的重要基础。”于国富说。

他还表示,网络结算业务有多种方式,原告专利技术方案描述的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如前所述,如果厂商的技术方案具备了原告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那么,才可能构成对原告权利的侵犯,从而受到原告掣肘。但是,如果被告的技术方案并不具备原告权利要求的某一项必要技术特征,也能够实现支付功能,则侵权不成立,不受原告影响。

互联网“专利屠宰”背景下的内企命运

获悉日本电通公司起诉中国企业后,于国富的第一感觉是来自于互联网行业领域的“专利屠宰”开始了。

因为这让他想起了中国DVD行业的遭遇。在传统的制造领域中,“养肥了再宰”的动作已经屡见不鲜。我国的DVD机行业就是在市场规模逐渐做大后,突然杀出了一群专利权利人,将DVD机本已微薄的利润进一步分割出来。

“而在互联网领域中,中国众多网络公司对成功的理解,往往还局限于‘浏览量大’或者‘赚钱多’。殊不知,国外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在网络市场中为他们布置下了一颗颗专利地雷,等待着他们取得成功后,对他们进行分食。从原告对被告的选择来看,很明显原告都是挑选的行业里的成功者。”于国富说。

有网购经验的人知道,现代的网购订单都是有特定身份的订单,如果日本电通公司的专利像其所言“为网上决算系统的基础专利”,那么其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网络决算系统与本专利抵触并不为过。假设其诉求成立,这对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来说是不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对此,于国富表示,假设法院认定此类模式均构成对原告的专利权侵犯,势必影响到中国相关电子商务领域的健康发展。不过,从经验来判断,这对于被告并非灭顶之灾。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于国富给出了三个方面的理由:

首先,专利权只有通过使用才能够取得回报。因此,原告起诉被告的真正目的并非要求被告真的“停止侵权”。在很大程度上,原告的目的是要求被告通过向其支付专利使用费的方式来继续使用原告的专利技术。这一点原告、被告、法院三方都非常清楚。

其次,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得到了央行发放的牌照。即使无法绕过原告的专利,他们也不打可能放弃这一利润丰厚并且来之不易的业务。最终大家可能仍然是走向共赢。

再次,原告的专利虽然目前是一项有效专利,但是,在其提起诉讼后,肯定会面临来自众多国内外网络公司的“无效请求”,从而使其效力受到质疑。作为一项“商业方法”专利,其稳定性还有很多可商榷之处,从而使原告无法信心满满、胜券在握。最终,可能各方会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进行和解。

不管个案最终结局如何,其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都是一个警示:互联网领域已经进入“专利屠宰”时代,如何避免重蹈DVD行业的覆辙成为摆在中国互联网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您可能也喜欢:
1分钟完成 成本降低:支付宝条码支付
看支付宝事件的背后
首批牌照落定 支付宝不再“无证驾驶”
马云称支付宝尚在沟通 未尘埃落定
在淘宝上购物无效率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Google Swiffy:在线将 Flash 转成 HTML 5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7-04 20:12:06

Google Labs里增加了一个很给力的工具:Google Swiffy,你可以上传一个SWF的flash文件,然后Google Swiffy会自动给你生成HTML 5版本,这样你就可以在支持HTML 5和SVG的Chrome或Safari里观看这个动画了──完全不需要依靠占用CPU神高的flash。

我简单转了几个flash banner广告,都成功了:

 

Google Swiffy使用了简化的JSON来表现动画,可使用SVG和一些HTML 5元素以及CSS3。ActionScript 2.0也用于JSON对象的展现,同时利用Javascript在浏览器里执行。用Swiffy生成的HTML 5动画要比SWF文件小多了。

可惜现在只有Chrome和Safari支持SVG,站长们貌似下不了狠心全面使用啊,不过貌似可以按照浏览器来见人下菜碟。

Via Google Code Blog

您可能也喜欢:
Google+你要知道的50件事
Google+ 的圈子:信息处理方式的再思考
Google官方解释了新界面和用户体验
Google+全新社交网络详解
谷歌宣布关闭谷歌健康和谷歌电表服务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社会化问答或将成为下一代知识管理平台的代表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7-04 19:39:47

在谈及问答网站之前,我们首先应区分一下基于网络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三个概念。

数据指未经过组织的广泛分布于网络之上的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内容基本元素,而信息一般指按人的目的而组织、加工或处理过的数据,它反应所包涵(若干)事件的联系及意义,并减少对相关事件的不确定性。信息有实效性,它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对信息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归纳、演绎,从而使信息沉淀成为一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认知时,信息将成为知识。知识也有时效性,但其寿命,要比信息长久得多。

网络的进化趋势告诉我们,互联网已经从最初的离散数据网络向连续的信息网络转化,而其下一步的趋势,则可能是在现有的信息网络之上,脱胎出上一层的知识网络。也就是,互联网将从现在的信息获取平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使每个使用者都将终生受益的学习与教育平台,这可能才是未来真正的网络知识经济时代的开端。

互联网上,数据和信息是普遍存在并呈增长趋势的。但因为无尺度网络的幂律分布特征(强大的中心节点),以及节点间链接的方向性,决定了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数据或信息存在于孤岛节点之上,无法被人找到。在没有导入链接的情况下,即使是搜索引擎也无法找到这些数据。另一方面,还有相当多的数据、信息或知识,是存储在人脑当中的,它们如果不能以适合的方式被转移到网络,则无法实现这些数据、信息以及最重要的知识的共享。

搜索引擎初步实现了对网络数据的检索,它通过算法对用户需求的数据进行粗整理并反馈给用户一个相关关键字数据的链接列表。此时,工作实际完成了一半,离用户真正需要的信息,尚有一定的差距。而另一方面,搜索引擎还无法实现对人脑的数据、信息以及知识的即时搜索。

Web2.0及社会化网络的出现,比之搜索引擎有巨大的进步,首先在数据源或信源上,有了一个极大的扩展,这个扩展主要是因为任意用户,可以自己在网络上创造内容,数据、信息的数量、质量都有提升,而可见度(基于关系的非URL的链接)的提升,也许更为关键。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此时,对用户对数据、信息以及知识的搜索仍然有一定的障碍,对人脑的即时搜索,也还没有达到更方便的程度。比如,微博或者SNS,在数据、信息方面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对知识方面的贡献,还不能尽如人意。

问答网站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

首先,从搜索的角度(问是一种搜索),搜索不再局限于关键字(过于宽泛而缺乏针对性),而趋向明确的问题的提出,这为数据的组织、加工或处理,限定了合理的范围(从数据向信息转换)。

其次,从反馈的角度(答是一种反馈),不同回答者的回答,形成不断的反馈与修正,这实际是一种多方的归纳与演绎的过程,这个过程更有效地使信息向知识靠拢。

第三,由人来即时回答问题,这可能意味着搜索结果即可能来自于网络数据或信息(复制过来的),也可能直接来自人脑,搜索答案的效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得以提高。而此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意味着网络中孤岛节点的联通(更广泛的连通性,超越URL的链接)。

如果说搜索引擎是网络数据管理平台的代表,SNS是关系管理平台的代表,而微博是信息管理平台的代表,那么,问答网站,会成为下一代知识管理平台的代表吗?


您可能也喜欢:
Quora的创新,知乎的土壤,社会化问答的难题
社交网路和社会化媒体
产品的工具化与社会化迷思
社会化购物心理漫谈
社会化网络营销的评估指标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每个python程序员都应该买一部MeeGo手机 (@jamiesun)
互联网开放平台再度升温 创业者迎来黄金时代 (@cninin)
黑文论坛版主管理招募中,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并肩! (@qiananhua)
苹果小型电池管理软件-SlimBatteryMonitor (@macgg)
苹果游戏:苹果平台上的飞行模拟游戏-FlightGear (@macgg)无觅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