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婚姻桩桩txt:不可思E 2011-7-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0:02:08
不可思E

iPhone5上市时间曝光  阅读原文
新一代iPhone上市的传闻我们已经听过不少,而目前多数传闻都称苹果会在9月发布iPhone5。继昨天国外有媒体爆出下一代iPhone将包括多个版本后,今天有关iPhone5最后上市的准确日期也被曝光。据悉,瑞士电信公司的一位高管透露称,他们会在今年10月5日正式开始销售iPhone5,而该机将会在今年9月5日被苹果公司在美国发布。与此同时,他还强调,目前...全文↓

iPhone5上市时间曝光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1小时前
新一代iPhone上市的传闻我们已经听过不少,而目前多数传闻都称苹果会在9月发布iPhone 5。继昨天国外有媒体爆出下一代iPhone将包括多个版本后,今天有关iPhone 5最后上市的准确日期也被曝光。
据悉,瑞士电信公司的一位高管透露称,他们会在今年10月5日正式开始销售iPhone 5,而该机将会在今年9月5日被苹果公司在美国发布。与此同时,他还强调,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在和苹果谈判如何销售iPhone 5的细节。
此外,这位高管还透露称,新一代iPhone将会采用无边框设计,搭载A5双核处理器,内存提升至1G RAM,提供800万像素摄像头。不过他并没有透露iPhone屏幕大小,之前曾有消息称,iPhone 5包括3个版本:一种是目前大家都很期待的4寸屏,第二个版本则采用了3.5寸屏,最后一款就是近期一直在传的廉价版iPhone,它的屏幕只有3寸。

网上流传的iPhone 5假想图
来自:驱动之家
您可能也喜欢:
iPhone5必须惹火的10个理由 iPhone5预计9月份上市 现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 iPhone心中有鬼? iPhone或将重新使用弧形后盖 苹果正式发售解锁版iPhone 4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Google早起那坑爹的客服们  阅读原文
Google早期雇员DouglasEdwards写的《I’mFeelingLucky》一书里爆料了早期Google是如何做客服的。很多人都抱怨Google的客服太差了,根本无法获得有效的帮助和回答,甚...全文↓

Google早起那坑爹的客服们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1小时前
Google早期雇员Douglas Edwards写的《I’m Feeling Lucky》一书里爆料了早期Google是如何做客服的。很多人都抱怨Google的客服太差了,根本无法获得有效的帮助和回答,甚至等不来反馈邮件。其实在2000年的时候,Max Erdstein是Google唯一的一位客服人员,他只有一台装有Outlook的笔记本来进行客服工作。
Max设想中的客服应该是很杂的工作,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做的完全是机械性工作,因为他一天会收到来自全球的上千封邮件,进收件箱都可能会崩溃,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简洁的回复:
谢谢!继续Google下去吧!
非英文的邮件是最头疼的,他甚至完全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在夸Google呢还是骂Google呢。他曾经尝试用离线翻译软件,但结果就更看不懂了, 。

同时还有来自销售副总裁Omid的传言,说广告和搜索服务的客服应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想问Max能帮忙不。这可不像是回用户的邮件,老板可是付工钱的人,怎敢推脱?结果Max只好接过这个让他用小勺淘空大海的工作,结果就是没回复的用户邮件堆积如山。Sergey Brin后来给了一个建议:“你为啥要回复用户的邮件?”
Sergey看来,回复用户的邮件提问根本是毫无效率的事情。如果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然后写信过来,那我们直接记下这个问题并修复就是了,这比耐心给他们回邮件告诉他们我们将来会修复bug更能取悦用户。如果用户发来的是抱怨邮件,我们也不需要回复因为这说明他们已经喜欢上我们了。所以干脆就别回邮件了呗?或者干脆写个程序,生成随机的回复内容,应该能应付大部分的情况了吧?
于是,这就是你看到的本文开头的那张自动邮件回复的截图了。
ViaGOS
来自:谷奥
您可能也喜欢:
Google关闭员工实验产品平台Google Labs Google发展历程中不为人知的21人 iPhone版Google+发布 Google+ 的圈子那些事儿 Google,Apple那些巨头名字的由来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15个让你眼睛一亮的创意二维码  阅读原文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二维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我们曾介绍过最具创意的5个二维码应用案例,比如Tesco在韩国首尔地铁站架设了大幅的QRCode展示海报,让忙碌的上班族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扫...全文↓

15个让你眼睛一亮的创意二维码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1小时前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二维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我们曾介绍过最具创意的5个二维码应用案例,比如Tesco 在韩国首尔地铁站架设了大幅的QR Code 展示海报,让忙碌的上班族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扫描后即可虚拟下单购物,不用到超市,也能快速购物,货品可以快速配送到家。这样创意的销售方式,让Tesco 的网络业  绩上涨了130%。
今天我们再介绍15个非常有创意的二维码,希望看之后你也能设计出自己的二维码。
1、位于洛杉矶的Ayara泰国美食。看到大象的鼻子了吗?

2、HBO新剧《True Blood》宣传广告。血流不止。

3、一家啤酒公司设计的瓶盖二维码。

4、拯救日本。醒目的红十字。

5、LV的日系风格移动网站。

6、葡萄酒分享应用Corkbin设计的二维码。

7、日本迪斯尼的二维码,唐老鸭的眼睛很传神。

8、洛杉矶旅游局的二维码。

9、Pac Man风格二维码。

10、Greenfield旅馆的二维码,公司logo中的小点成为点睛之笔。

11、玛氏糖果公司设计的巧克力二维码,垂涎三尺了吧。

12、Fillmore Silver Spring音乐厅,里面的乐器不少吧。

13、码中有码。

14、The Wine Sisterhood设计的葡萄酒二维码,一目了然。

15、《时代》杂志的二维码。

再来一枚更有创意的,用Farmville里面的田地制作二维码。

很有创意的二维码吧,把你设计的二维码也分享一下吧。
当然,36氪也有自己的二维码,拿手手机,扫一下你就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了:)

来自:www.36kr.com
您可能也喜欢:
QR 码让你的请柬更具创意 新浪轻博客低调上线 注册需邀请码 新浪轻博客初体验 基于youtube特殊广告位的牛逼互动创意 百度推问答网站新知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移动应用会和HTML5水火难容?  阅读原文
好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给手机应用程序设计了非常多的用途了。手机应用程序依然是移动设备推出新服务或内容的首要选择。你需要知道HTML5的五件事 “应用程序”的整体概念或许已悄然发生巨变,在未来的某一...全文↓

移动应用会和HTML5水火难容?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1小时前
好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给手机应用程序设计了非常多的用途了。手机应用程序依然是移动设备推出新服务或内容的首要选择。
你需要知道HTML5的五件事
“应用程序”的整体概念或许已悄然发生巨变,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能不再需要访问手机应用商店,不论是Apple的还是Google的,我们只需要点击手机主菜单页面上的一个链接,手机就会立即在它的浏览器上启动一个“应用程序”。
 
Ⅰ. “原生应用”占统治地位
当我们为移动设备开发应用程序时,程序员通常都会选择开发“原生应用”,“原生应用”是一种用户必须通过手机应用商店购买下载并安装在手机存储器内的应用程序。“原生应用”现已成为新增手机功能的首选业界标准。
因此,大多数的程序员都认为跟浏览器应用相比,不论是渲染效果,还是执行能力,“原生应用”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大部分的用户都会尽量避免使用手机浏览器,因为浏览器使用并不方便,尤其是需要输入数据的时候。
“原生应用”比浏览器应用更容易预见。因为“原生应用”是在手机内存中运行的,它们不会遭遇不可预知和易见等在浏览器应用常发生的问题。
此外,“原生应用”对网 络的依赖性更少。“原生应用”大部分的数据都是存储在手机内,它们不需要连接网络才能获取数据。但浏览器应用则是典型的依赖云端服务器的应用程序,它们必 须得连接网络才能获得内容。如果网络连接不稳定或很弱,浏览器应用的表现性能将会遭受非常大的打击。
Ⅱ. “原生应用”很麻烦
长期以来,程序员都是在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开发Apple的iOS设备和Android设备开发的应用程序,因为这么做可以让他们的手机应用进入最大的移动市场。
但这种理由已经开始失去 说服力,部分原因是程序员要在手机应用商店销售“原生应用”并不容易。以iOS应用为例,就连通过官方的审核也不容易。不过,Apple公司要求每一个提交申请审核的手机应用都必须遵从它的标准,程序员说如果Apple不喜欢那个手机应用,无论是什么理由,它都会拒绝审核。
尽管要在Android市场通过应用审核并不难,但却通过审核后却很容易被埋没在茫茫的Andorid应用海洋里,并且大部分Android应用都是低质量的。
手机程序员面对的另一个 问题是他们还必须针对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iOS、Android或者其他)开发不同版本的手机应用,并且同一个操作系统还会有几个版本的应用。因此,手 机程序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给他们的应用程序“定版本号”,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的时间却所剩无几。
Ⅲ. 迷失在“超级”市场
如前面提到的,一个“原 生应用”要在应用商店上架开售并获得成功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随着应用商店的扩大,假冒伪劣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而获得有用的手机应用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WildTangent公司的副总裁Matt Shea表示大型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程序都是一站式购物,他们看起来很笨拙,而且应用程序的分类和组织均是显而易见的失败。因此,应用买主就更难物色到他 心目中的理想手机应用,就算这个应用真的就藏在应用商店内,他也难以从中找出。这也是手机程序员面对的最大问题。
Shea还说,大型手机应用商店的糟糕分类让像WildTangent这样的专业商店觅得了商机。WildTangent是一个专业的手机游戏分类网站,他们会对游戏进行严格的分类和审查,这样访客就能更容易获取到他们的理想应用。
Ⅳ. HTML5是答案吗?
许多移动社区的用户相信 开发者可以避免这样的烦恼  是否选用HTML5技术开发基于浏览器的应用。HTML5技术是1999年推出的超本文语言的一次大升级。尽管外界消息指在 2014年到来前,W3C不会出台HTML5技术标准,但现在,许多现代的手机浏览器已经提前支持这种技术,许多Web程序员已经开始设计HTML5网 站。
简单说,HTML5会让浏览器、桌面应用和移动设备展现更多酷炫的功能,例如坐标定位、无插件的视频和音频播放等。同步功能也会更完善,你将可以在工作时观赏一部分电影,然后在家的电脑继续观看余下的片段。
或许HTML5技术最大的潜在优势就是它可以让应用程序员将精力集中在一个版本的应用上,而这个应用却在多个浏览器流畅运行,将程序员从多平台多版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进行推广营销。
网络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4G网络出来到来,网速将会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用户从互联网获取内容时将会更加迅速和可靠,浏览器应用也将因此迎来生机。
至于宣传方式,基于浏览器的手机应用将大大减少程序员或开发商对手机应用商店的依赖。为了让“原生应用”成功,程序员需要更多的推广投入,而基于浏览器的应用(只需一个链接地址)会让程序员更容易通过社交媒体(如Twitter、Google+)等进行推广。
Ⅴ. 留下还是离开?
尽管大多数程序员相信HTML5技术的水平正在提高,“原生应用”的运行速度和真实用例依然比浏览器应用要好。
造成它们差役的一大原因就是“原生应用”可以访问手机设备的硬件功能,而浏览器应用却无法做到。许多程序员表示HTML5的应用目前还没能控制和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各种各样的硬件功能,如智能手机的CPU和重力加速器,而“原生应用”却能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资源。
虽然如此,但围绕HTML5技术的争论依然非常的多,HTML5技术究竟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像“原生应用”那样操控智能手机的硬件设备呢?
“JavaScript 的连接辅助让类似移动定位这样的功能也已经可以在大多数的手机浏览器中调用,” Qualcomm CDMA公司的产品经理Sy Choudhury说,“未来半年,我们将会看到更丰富的定位功能,同时浏览器还会有WebGL这样的访问GPU的功能,更轻松地访问照相机和摄像机,浏 览器对声音控制也会比现在更为出色。”
Choudhury跟他的团队目前主要从事浏览器的性能优化和开发针对高通Snapdragon处理器的手机操作系统。
“几个月以前,浏览器厂商开始放出越来越多的例子高调展示浏览器应用可以达到的水平,包括重力加速器、方向仪、GPS定位和集成照相等功能,”Mozilla手机浏览器产品经理Thomas Arend指出,Mozilla开发者网站的Dashboard 就是一个非常好的HTML5技术例子。
保证一致的用户体验也是HTML5技术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HTML5浏览器应用在不同的手机设备的不同浏览器上运行,部分程序员表示,由于不统一性,难以让所有的消费者都喜欢他们设备上的HTML5浏览器应用的表现效果。
但采用基于浏览器的方法开发应用不一定就是毫无优势,Arend说。“选择Web技术作为平台技术是最有前途的,对于跨平台的应用(PC和移动设备),Web技术无疑会用户更一致的用户体验,一款优秀的浏览器应用的表现效果绝对及得上‘原生应用’。”
任何一种新技术的采用, 都会先经历钟形曲线的模式。早期的技术领头人已经开始行动了。Pandora宣布将采用HTML5技术开发应用程序,而云存储公司Box.net也表示会 开始采用HTML5技术。同时也有传言Amazon很快将推出一款基于HTML5浏览器技术的Kindle应用。
 
不存在“二选一”
在对“原生应用”和浏览器应用的大量热讨后,许多程序员已经不再需要面对一个“二选一”的抉择,事实上,两种技术是可以共存的。
举个例,一名游戏开发者开发了不仅开发了一款手机“原生”游戏“lite”,他还开发了这款游戏的Web版本,潜在买家可以先在Web浏览器上试玩这个应用,Arend指出,如果他们认为这款游戏值得购买时,他们可能会在手机应用商店购买下载游戏的完整版进行安装。
此外,程序员开发“原生应用”的方式十分类似于开发浏览器应用  同样的开发工具,只是最后需要给“原生应用”再额外添加一个包装而已。因此,“原生应用”和浏览器应用有时候可能跟人们想象的会有点出入。
最后,程序员可能会决定开发一款融合“原生”和浏览器特色的应用程序。程序员必定会疑问发布到应用商店和通过社交媒体放置在开放互联网上,哪一种方式才是吸引用户的最佳方式呢?
对于许多人而言,智能手 机这个概念的诞生也同时伴随着应用下载的到来。当智能手机首次进入市场时,“原生应用”就是最好的方式用以完成设备的任务。但随着HTML5技术的到来, 这又开始了变化:随着浏览器的成长,带宽的增加,HTML5的技术标准成熟,许多无线社区的用户就会开始怀疑“原生应用”是否是手机设备的最佳的搭档。
当HTML5技术全面袭来时,手机浏览器将会变得更好,至少它会改头换面。
源地址:http://leiphone.com/html5……5-vs-app.html
您可能也喜欢:
一款优秀的应用为什么会成功 未来移动游戏发展战略 25个让你咂舌的 HTML5 应用实验 米聊和微信哪个好?对比国内两款热门手机通讯APP Google搜索新的战略模式:主打移动应用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如何了解我们的用户 无线终端用户理解工作方法分享  阅读原文
一、前言来到腾讯以后,做过iPhone阅读器、iPad阅读器、iPad音乐播放器的用户理解,目前正在做iPhoneQZone的用户理解工作。做得次数多了,方法在不断改进,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全文↓

如何了解我们的用户 无线终端用户理解工作方法分享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1小时前
一、 前言
来到腾讯以后,做过iPhone阅读器、iPad阅读器、iPad音乐播放器的用户理解,目前正在做iPhone QZone的用户理解工作。做得次数多了,方法在不断改进,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帮助我们更了解用户。
首先介绍一下目前北分wsd(无线研发部用户体验组)用户研究工作流程:我们的用研需求来自项目组和用研组需求池,为控制节奏和质量,对承接项目组需求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把控,我们针对项目组需求,制定了用研工作流程图,用户理解也在这个框架之内。
二、 用户理解方法和经验
2.1 概念解释
用户理解是用研基本工作之一,目的是帮助大家看清我们的产品是给谁,包括用户的人口学属性,使用产品的目标、行为、动机,以及用户价值观,以及用户对某些事物的倾向等。
2.2 基本思路
界定需求→梳理现有问题→寻找用户→定性研究→输出阶段性报告→定量研究→输出最终报告→汇报→结果跟进→后续用研。
这里有些工作可以并行,有些工作在特殊情况下会反复迭代,这个需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2.3要点介绍
下面按照用户理解基本思路介绍一下各项工作中的要点和经验:
ü 需求界定要明确,具有可执行性
产品侧过来的需求一般都是大而全的,想知道用户是什么样的,想知道用户怎么使用产品,想知道产品的视觉风格怎么确定,想知道现有版本有哪些问题,想知道新版本用户使用会不会有问题,想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用研人员会与需求方进行沟通,了解需求提出的背景,帮助需求方梳理需求,当然有一些需求在一次用研中是无法完成的,我们会建议需求方分割成几次用研。 双方对需求达成一致后,需求方会发邮件提需求,用研组接口人承接。 这部分在刚才介绍的用研团队工作流程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下面是我们梳理需求的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ü 梳理现有问题,对现状达成共识
为了避免用研报告输出的结果都是大家知道的,为了提升用研的质量,在动工之前梳理一下现有资源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很重要,项目组会有这方面的资源。就无线客户端而言,我们一般会通过自己的几个平台寻找、挖掘现有问题。当然还有其他的渠道,比如app store、论坛等,但有一定局限性。
了解现有问题之后,会跟需求方沟通,对已知现状达成共识。
ü 寻找用户,权衡各渠道样本差异性
要做用户理解,一定要找到用户才行,寻找典型用户一直是个难题,我们目前主要还是在QQ以及产品相关的入口去找。
调研公司也是一种途径,但存在周期长、用户不一定符合要求、到场率低等问题。另外,不同入口还会影响最终的数据结果,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作为基础用研来研究。
另外,产品经理也会有一些用户积累,在做用研的时候,我们也会注重创建用户池,对于快速调研,这些渠道很有用。

有时用户不会这么直接送上门来,我们必须在茫茫人海中一遍一遍筛选,比如之前给QQ音乐(symbian+java)做的流失用户研究,后台无法提取到定义中的流失用户,必须得从手机QQ用户中筛选出symbian和java的用户,在筛选出音乐用户,再筛选出流失用户。
ü 定性研究,寻找背后的原因
定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选项”和挖掘深度,比如要了解用户使用某产品的场景,定性阶段解决的问题是:用户都在哪些场景使用该产品,用户为什么在这些场景下使用该产品,在每个场景中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访谈、可用性测试、焦点小组、问卷等形式完成,定性阶段挖掘出来的内容与一个用研人的素质和从业经验有很大关系,要时刻思考用户表述的背后的原因,挖掘深层次的需求,这也是创新概念产生的源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其他人跟你一起进行访谈等工作,每次访谈结束后,一定要对一遍结果,确定没有误解和遗漏。
ü 输出阶段性报告,为最终结果做铺垫
这个不是必须的,我们输出这个报告主要是和项目组同步阶段性成果,配合迭代节奏。
ü 定量研究,注重总结自己的技巧
定量研究的主要渠道是问卷(PC tips/手机tips/产品反馈入口),电话外呼。比较特殊的是“电话外呼”,我只用过一次,好处是样本损失率很低,坏处是费时费力。
提高问卷回收率是有一定技巧的,下面介绍一下各种渠道的问卷回收率及技巧:
通过pc tips投放问卷一般回收率是0.5%,但设计好图片,标题和说明语可以大大提高回收率,我做过最好的是投放40W,回收18538份,4.6%。手机tips的点击率大概是5%,回收率很难预测,跟投放时间点和时间长度有很大关系,我之前投放过的一次大约0.6%。电话外呼要看数据来分,数据有效性高、用户配合度高的话,60%-70%都有,低的话不到10%,voc有电话外呼业务,但一般不会承接超过100个有效数据的需求,再多工作量太大了。
ü 输出最终报告,细节决定成败
这部分主要跟大家分享报告的一些细节,我的经验来看,这些细节决定最终汇报的质量,影响本次用研工作获得的认可度,关于细节,主要介绍三点:标题,报告结构,人物画像的展现形式(如果有)。
标题:
我习惯为报告起一个主标题,一个副标题。下图是一些之前报告的标题。

报告结构:
结构一般包括:用户画像(用户基本属性、目标、行为、观点等)、定量的数据结论(产品的使用场景、习惯、行为数据等)、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用户群、类别、因素等在产品使用中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用研建议、后续用研计划。

人物画像展现形式:
这个我还在摸索中,目前大家比较倾向于在一张图片中展现任务的照片,基本信息,价值观,生活描述等,感觉堆积了很多文字,信息可读性不强,没几个人会认真研读的。现在大家都很注重数据可视化,人物画像的形式也该优化一下了。
自己的项目中尝试用卡通人物+动画的形式,但卡通人物不真实,无法全面反映任务的特点,后来还是用真实用户的照片了。
ü 汇报
我的经验是汇报要选择关键人有空的时候,除了事先沟通,在订会议室的时候也要留意
对于汇报形式,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很正式,我们越重视,参会的人员也会越重视,对用研结果的推行有很大帮助。 报告结果的关键关注人一定要到场 ,现场尽可能多一些互动和反馈。

ü 结果跟进和后续用研计划省略。
三、后记
用户理解是一项耗时耗力的用研工作,但给最终产品形态带来的价值却是无法直接评估的,这取决于我们选择呈现的数据与产品设计的关系,那些数据会影响到产品的形态,哪些数据是无关紧要的,还取决于对数据的挖掘深度和用研结果的推行。
最后,要特别感谢段总友情提供的头图!
(本文出自Tencent WSD Blog,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喜欢:
什么才是用户体验? 从一位从未使用过电脑的老人身上看「用户体验」 让用户帮你做产品 用户体验可别忽视网站速度 Google官方解释了新界面和用户体验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新浪微博是社会化还是媒体化  阅读原文
新浪微博分明已经做成了一个社会化媒体,却一直坚持社区的商业模式。现在推出微币不说,还顺便推出了微游戏,分明是眼红人家墙外的那个非死不可。但新浪微博不是社区,加V和关注构不成关系,是内容在维系着新浪微...全文↓

新浪微博是社会化还是媒体化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2小时前
新浪微博分明已经做成了一个社会化媒体,却一直坚持社区的商业模式。现在推出微币不说,还顺便推出了微游戏,分明是眼红人家墙外的那个非死不可。
但新浪微博不是社区,加V和关注构不成关系,是内容在维系着新浪微博的生态,而并非人际关系。朋友取消对你的关注,不是要和你绝交,那只是因为话痨的你打乱了他的时间轴。那么,一个不是以人际关系维系着生态的新浪微博,为什么幻想着自己能够运营社区游戏呢?玩家是期望能在德州扑克桌子上打败李开复老师,还是期望和姚晨一起斗地主?
微博,特别是新浪微博,已经承载了太多传统媒体所无法承载的东西,比如景德镇的出产,比如各大影帝的表演,比如郭美美的牺牲,这是新浪微博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的原因之一。
至于大众,也许对于景德镇没有任何关心,他们所关注的明星,也不曾给过他们任何一个回复;他们所经历的艳照门,也没有机会成为主角之一。但是微博这个八卦媒体,也比任何的狗仔队更加狗仔,王菲说得好,有了微博之后,每个明星,都成了他们自己的狗仔队。
新浪微博的各种社会圈子,几乎都是人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很少能够发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偶尔发生了,也是一种突发事件的爆发,比如某局长开房门,那是纯粹误会了微博,用错了微博。很多用错微博的,虽然没有开房局长如此极端,但类似周立波和禹晋永那么笨拙的表演,比比皆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在现实社交时那么说,别人都附和点头,到了微博,就换来那么多口水砖头?这些人都被传统的封闭式媒体惯坏了,都被虚伪的人际交往技巧欺骗了。于是含泪的余秋雨到了微博,简直只能闭上湿润依旧的眼睛才能呼吸……这是新浪微博唯一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但这种与内容无关的互动,不能算是新浪微博的主流。

主流的新浪微博,人在里面只是一个信息制造、传播、解读的节点,虽然体现了很好的社会化媒体属性,但构不成一个虚拟社会的主体。第一,用户行为缺乏强关系的时常关注,比如单独去点开一个人的主页面看他的每一条微博,这在新浪微博也不是一种常态。第二,缺乏兴趣圈子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分类功能只能给你围观,没法直接参与。这个不怪微群没做好,在WEB上真的很难表现,暂时输给Q群也没有什么可丢脸的。至于缺乏对个人信息紧密结合的各种撮合等更多的社区化概念,那似乎已经偏离了目前新浪微博的灵魂,而是讨论起非死不可或者鸡+那些真正社区的问题了。
媒体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告,广告也可以社会化,也可以碎片化,那本来也是新浪所擅长的技术。可是,在微博这个新浪的新冠军舞台上,新浪的新花样,居然是试图用他的阿喀琉斯之踵来施展后旋踢。玩游戏?门户运营游戏这个话题说起来很正常,但是新浪运营游戏这个话题,说起来网易笑了有木有,搜狐笑了有木有,腾讯狂笑着有木有……
基因确实可以突变,只要有合适的新团队。但是,要在现在的微博体系下做一个可以承载社区游戏的平台,完全缺乏必然的逻辑。就正如腾讯是流量第一的门户,至今却还不懂如何做媒体是一个道理。就正如有乔布斯在的苹果绝对不可能去做一个一百美金的手机也是一个道理。有团队的话,可以直接凭空新做一个开放平台,不需要和微博有直接关系,打通登录即可。
微博引入微币体系倒是没有问题,比如,可以作为碎片化广告的流通货币,比如可以作为社会公益的募集道具……但是,如果想作为微游戏的发财工具,那只有一个字:没戏!如果一定要说两个字,那叫做:彻底没戏。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pd/8366.html
您可能也喜欢:
新浪百万粉丝的博主背后的黑幕 新浪微博将发虚拟货币『微币』 等值人民币 微博: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桥头堡 咖啡大蒜:致新浪微博开放平台的猴皮筋规则 微博帐号到底要不要注销?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35岁之前成功必须掌握的12条黄金法则  阅读原文
成功自有成功的道理。成功12条黄金法则:”一个目标,两个基点,三项技能,四项原则,五分运气,六项要求,七分学习,八分交际,九分习惯,十分努力,十一个应该避免的人生陷阱,十二分努力”。书中有理念,有案例...全文↓

35岁之前成功必须掌握的12条黄金法则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成功自有成功的道理。成功12条黄金法则:”一个目标,两个基点,三项技能,四项原则,五分运气,六项要求,七分学习,八分交际,九分习惯,十分努力,十一个应该避免的人生陷阱,十二分努力”。书中有理念,有案例,又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揭示了成功的基本内涵,对激励年轻人努力奋斗、争取在35岁以前成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章:一个目标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1、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3、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成功从选定目标开始
4、贾金斯式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5、 如果你想在35岁以前成功,你一定在25至30岁之间确立好你的人生目标
6、 每日、每月、每年都要问自己:我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第二章:两个成功基点
站好位置,调正心态,努力冲刺,35岁以前成功
(一)人生定位
1、 人怕入错行: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3、 从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你的最爱
人人都可以创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
4、 寻找自己的黄金宝地
(二)永恒的真理:心态决定命运,35岁以前的心态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 不满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
2、 敢于梦想,勇于梦想,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
3、 35岁以前不要怕,35岁以后不要悔
4、 出身贫民,并非一辈子是贫民,只要你永远保持那颗进取的心。中国成功人士大多来自小地方
5、 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
6、 不要败给悲观的自己
有的人比你富有一千倍,他们也会比你聪明一千倍么?不会,他们只是年轻时心气比你高一千倍。
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7、 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8、 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
克服你的失败、消极的心态
(1) 找个地方喝点酒
(2) 找个迪厅跳跳舞
(3) 找帮朋友侃侃山
(4) 积极行动起来
第三章:三大技巧
1、管理时间: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看作一小时的人多60倍
2、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3、自我管理,游刃有余
(1) 创业不怕本小,脑子一定要好
(2) 可以开家特色店
(3) 做别人不愿做的生意
第四章:四项安身立命的理念
35岁以前一定要形成个人风格
1、做人优于做事
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不能重来
(1) 做人要讲义气
(2) 永不气馁
2、豁达的男人有财运,豁达的女人有帮夫运
35岁以前搞定婚姻生活
3、忠诚的原则:35岁以前你还没有建立起忠诚美誉,这一缺点将要困扰你的一生
4、把小事做细,但不要耍小聪明
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第五章:五分运气
比尔 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1、人生的确有很多运气的成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的古训说明各占一半
2、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不应决不放弃的人
3、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
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4、 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第六章:六项要求
1、智慧
(1)别人可你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
(2)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
(3)智者与愚者的区别
2、勇气
(1)勇气的力量有时会让你成为”超人”
(2)敢于放弃,敢于”舍得”
3、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领袖气质”
(1) 激情感染别人
(2) “三o七法则”实现领袖气质
(3) 拍板决断能力
(4) 人格魅力
4、创造性:不要做循规蹈矩的人
25-35岁是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阶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产生在这一阶段
5、明智
(1) 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定向聚焦
(2) 尽量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努力
6、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在你选定行业坚持十年,你一定会成为大赢家
第七章:七分学习
1、知识改变命运
2、35岁以前学会你行业中必要的一切知识
a) 每天淘汰你自己
b) 在商言商
3、太相信的书人,只能成为打工仔
4、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
第八章:八分交际
朋友多了路好走
1、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35岁以前建立起人际关系网
2、人脉即财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3、交友有原则
4、善于沟通:35岁以前要锻炼出自己的演讲才能
第九章:九分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5岁以前养成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成功的大小
1、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2、养成高效工作的好习惯
(1) 办公室
(2) 生活可以不拘小节,但要把工作做细
(3) 学习聆听,不打断别人说话
3、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广泛爱好的好习惯
5、快速行动的好习惯
第十章:十分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精神支柱
2、自信方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自信建立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4、如何建立自信
(1) 为自己确立目标
(2) 发挥自己的长处
(3) 做事要有计划
(4) 做事不拖拉
(5) 轻易不要放弃
(6) 学会自我激励
(7) 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
第十一章 11个需要避开的成功陷阱
1、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2、不要”怀才不遇”,而要寻找机遇
3、不要想发横财
4、不要为钱而工作,而让钱为你工作
5、 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人做我也做
6、 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知足常乐
7、 承认错误而非掩饰错误
8、 脚踏实地而非想入非非
9、 野心太大而不是信心十足
10、反复跳槽不可取
11、眼高手低
12、不择手段
第十二章 十二分努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小不是成功,大不是成功,由小变大才是成功
2、中国社会进入微利时代:巧干+敢干+实干=成功
3、努力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4、做任何事情,尽最大努力
5、把事情当成事业来做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zhichang/8361.htm
您可能也喜欢:
凡客陈年:品牌不能模范 凡客的成功不能复制 一款优秀的应用为什么会成功 iPad 2已在美国成功越狱 轻博客要成功必须打好三场硬仗 为什么说 Windows 8 没有明白 iPad 为什么成功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Google+负责人:现在谈论成功为时过早 (@cninin) 一个成功视频的总结 (@jiangmin80) 成功狂人们背后的尴尬:马云遭遇成长烦恼 (@cninin) 办公室里的十大生存法则 (@lzhi) 过去20年美国最成功CEO:乔布斯排名榜首 (@cninin)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凡客陈年:品牌不能模范 凡客的成功不能复制  阅读原文
PPG红火时,它模仿PPG;PPG没落了,它还红火的活着。从一套150平米的商住两用房、15名工作人员,到四层写字楼、800多名员工;从几百万的注册资金、日销量15件,到6亿元的年销售额、日销量超过...全文↓

凡客陈年:品牌不能模范 凡客的成功不能复制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PPG红火时,它模仿PPG;PPG没落了,它还红火的活着。
从一套150平米的商住两用房、15名工作人员,到四层写字楼、800多名员工;从几百万的注册资金、日销量15件,到6亿元的年销售额、日销量超过4万件……VANCL(凡客诚品)过去两年走过的创业轨迹,即使在其创始人陈年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作为一家服装网络零售企业,当年VANCL进入的并非是看不到竞争者的“蓝海”,“先行者”PPG的成功激励了一批创业者,一夜之间类似的网站涌出了几十家。但两年过去,几番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几乎只有VANCL,甚至连当初的榜样PPG也未能幸免。
陈年,这位中国电子商务B2C领域的骨灰级“元老”曾经在卓越网“卖过书”,在我有网“卖过游戏币”,如今,他又在网上“卖衣服”。
“销售额说出来吓死你”对于记者想要知道的VANCL目前日销售额和增长率,陈年委婉表示还不能透露,“说出来可能会吓死你。”他半开玩笑地说。
不过,陈年和VANCL的这两年,从公司的搬迁史中就可见一斑。2007年8月,“VANCL凡客诚品”诞生在中关村(000931,股吧)西屋国际一套商住两用房,办公面积150平米,员工15人。
一个月后,陈年带着队伍在北京丰台区的昌宁大厦租下了一间500平米的办公室,虽然位置有些偏僻,写字楼也不高档,但总算有了比较正规的办公场所。这一年10月,VANCL网站正式上线,有了41名员工。

一年后,2008年9月,VANCL搬入了与昌宁大厦相隔百米的星火科技大厦,按照当时的情况,只需要租下半层就可以了,但是陈年颇有远见地租下了一整层,后来又陆续租了三层……办公面积近4000多平方米,员工近800人。
“明年新年,我们会搬到东三环双井的乐成国际中心。”陈年说,那是一座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甲级写字楼。
在众多VC眼中,创立以来1475.48%年均增长率使得VANCL成为近几年来都少见的“新星”。“预计今年我们用户规模和销售额的增长应该都在100%以上。”陈年透露。
2008年,VANCL的销售额近6亿元。据艾瑞咨询近期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服装(000902,股吧)网络购物研究报告”显示:在自主销售式服装B2C网站中,VANCL以28.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在所有的B2C网站中,VANCL的销售额位列第四,前三位分别是京东商城、卓越网与当当网。
从模仿起家
今天的陈年自然是以一个成功商人的面貌出现,但他曾经是个彻彻底底的文人。在和雷军(金山软件前CEO)一起创办卓越网之前,陈年是个颇有名气的书评人,当过平面媒体的记者,担任过杂志的主编。
雷军后来回忆说,2000年的时候,他之所以拉陈年一起创办“卖书”的卓越网,是因为他只懂技术不懂书,而陈年是他所认识的人中看书最多的。
从此以后,“陈老师”就慢慢变成了“陈总”。
2004年9月,卓越网被亚马逊以7500万美金收购,陈年最终离开。在那之后,他办过网站,写过小说,还过了一段赋闲在家的日子。
转变出现在2007年的一天,一个叫PPG的网站吸引了陈年的注意。PPG没有门店和经销商,通过网络来销售中等价位的男士衬衫,当时已经做成了中国男士衬衫第二大零售商,仅次于雅戈尔(600177,股吧)。
多年的电子商务从业经历使得陈年对这种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经过几个月的调研之后,陈年决定学习PPG模式,开始再次创业。2007年10月,陈年带着卓越网的几个老部下,用几百万创办了VANCL,在网上卖起了风格和PPG非常相似的男士衬衫。
VANCL是陈年懂法语的太太起的,VAN是先锋的意思,C和L分别代表陈年和雷军。陈年把这个单词翻译成“凡客诚品”,意思是“凡是顾客,就提供给他们诚心打造的产品”。
但是,看到PPG模式的并非只有陈年,几乎在一夜之间,类似的网站冒出了三四十家。而且很多网站的启动资金要比陈年的大得多。虽然今天看来,陈年的“服装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但是回想起创业初期的种种,陈年笑言:“当初很天真,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其实挺冒险的。”
陈年说,当时他和雷军还有一个朋友,拿着自己价格不菲的衬衫找到一家很不错的服装厂打听,问做这样一件衬衫要多少钱,“听了人家的报价,我们算了一下毛利率,吓了一跳,这个比卖书赚钱多了。于是,我们就拿了400万去订做衬衫,其他的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谁救了凡客诚品
就在VANCL刚运行没多久,行业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大PPG陷入资金链断裂、拖欠巨额广告费的丑闻中,多名高官离职、CEO李亮潜逃美国……然后,就不停传来类似网站关闭的消息。
“当时曝出那么多坏消息,内心还是受到了一些小小的波折。”陈年回忆说。
其实在2008年初,一直在“模仿”PPG的陈年就发现了PPG运营中一个可能会致命的弱点  PPG的广告投入太多,很多都投在昂贵的电视广告上,而这些投入带来的实际收入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这就意味着公司的资金链很可能会断裂。
于是,VANCL没有选择PPG和几乎所有PPG追随者信奉的推广路径,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互联网推广上。“这种方式成本很低,因为我们是采取按广告效果计量分成的方式,只需要支付很少的广告费甚至不用支付。”陈年说,这其实是卓越和当当惯用的手段。
就这样,VANCL不仅用比PPG更短的时间达到了日销万件的规模,而且也超越PPG坐上了网销服装“老大”的位置。
但“老大”也未必轻松,在VANCL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有许多创业者竞相模仿着VANCL,他们也做互联网推广,也自建物流,也无条件退换货……
“什么都可以被模仿,只有品牌不能。”
陈年说,“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做品牌的,而不是单纯提供一个平台,做平台会导致惨烈的同质化竞争。”目前,VANCL已经从最初只销售男士衬衫,做起了男装、女装、童装、鞋、家居等五大类更加全面的产品线。
对于VANCL的未来,陈年表示要将其打造成高性价比的时尚品牌。“高性价比不等于最便宜的,淘宝上太多东西比我们便宜,我们要把高性价比发挥到极致。”陈年希望未来的VANCL能够成为一个兼具GAP之形和ZARA之神的品牌。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zhichang/8364.html
您可能也喜欢:
从品牌营销来看社会化营销 人人网推出人人小站 进军轻博客 趣谈网络营销 轻博客要成功必须打好三场硬仗 微博时代,请别忽视企业博客!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淘宝客几种常见的营销方式及其分析 (@it168s) HTC Hero成功移植iOS (@cnrgb) 分享9大电子邮件营销技巧(一) (@dikgo) 人民搜索启用即刻搜索品牌与jike.com域名 (@cninin) 博客续费 + 换新皮 (@2ndsky)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隐藏在iOS5抄袭背后的设计思想  阅读原文
2011年6月7日,一群copycats守在电脑前面期待着WWDC上乔老大再一次改变世界,以便自己也能学点什么,却发现只能一拍大腿:“坏了,他成copycat了”。今年的WWDC发布了200项针对i...全文↓

隐藏在iOS5抄袭背后的设计思想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2011年6月7日,一群copycats守在电脑前面期待着WWDC上乔老大再一次改变世界,以便自己也能学点什么,却发现只能一拍大腿:“坏了,他成copycat了”。
今年的WWDC发布了200项针对iOS5的更新,现场展示的10项更新包括:
1.“新的Notification Center”
2.“统一的杂志管理中心:Newsstand”
3.“深度整合的Twitter”
4.“强化的Safari”
5.“内置的Reminders”
6.“强化的Camera”
7. “优化的Mail”
8.“免电脑同步”
9.“社交化的Game Center”
10.“内置的iMessage”
在这些Apple引以为傲的新特性里,依稀能看到很多竞争对手的身影:Android的新通知系统、Kikmessager的即时消息、Google的云同步、Windows8的分离式键盘……
是苹果在退步么?已经不能做出创新的玩意儿了么?国外大公司不是一直很注重专利诉讼的么?老乔脑袋坏了么?其实,老乔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专利诉讼本身就只是一种打击商业对手的武器。对于苹果来说,手里捏着一大把敌人的小辫子,对手即便发现苹果抄了自己,也不敢来告。专利已经成了核武库,一定要有,但基本不会真用,更多的是吓唬别人。我就抄了,怎么着吧!
专利仅仅是一种赢得商业利益的手段。对于苹果来说,此时重要的不是用憋屈的步伐通过对手的专利地雷阵,而是完善iOS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点上,苹果有自己核心的设计思想。为了达成该目的,自然是怎么好用怎么来。通过分析WWDC上着重展示的10项更新,我个人举得苹果应该有这样的设计思想:
1、为源于生活的需求革新效率,而非重新发明需求
用户生活在客观的现实生活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由“需求”在驱动。当Nokia还在以换壳为本时,苹果就为了帮助用户满足“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处理事务”的需求而发布iPhone。
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所以,产品应做的,是分析这些需求在以往被满足时存在的缺陷,用新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手段更快更好更省心地满足它。而非臆断出一些功能,再去招揽用户来用。教科书上曾经有一个马先生讲过,这就叫“提高生产力水平”。
在iOS的更新中,苹果以用户使用手机的实际情景为出发点,选择了“通知中心”、“杂志中心”、“Safari”、“记事本”、“相机”和“无线同步”作为优化点。这是因为这些都是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明显感知到的痛点。

消息中心是第一个登场,但也是抄袭感最强的更新。iOS早期,只支持单任务,并且所有的消息推送都需要官方审批,所以简单的警告框提醒还说得过去。但进入多任务时代后,警告框就很吃力了。因为提醒是有强弱之分的。在运行某程序时,来自其他程序的提醒以警告框的方式出现就会非常干扰当前任务。为了摆脱这个诟病,iOS需要轻柔的提醒方式,以及一个暂存弱提醒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需要在任何位置都轻松唤出。从上往下被Android用了,从下往上被Palm Pre用了,依据iOS的界面逻辑,左右是平级的,不能用。所以… 抄吧,谁怕谁啊。但苹果不会抄的那么没品。它将消息按照归属程序做了聚类,查看更方便。同时,将轻量的widget放在这里,以便用户经常查看信息。

浏览信息是手机的强项,但管理却不是。所以,苹果说:“我来帮你善后”。于是,就有了Newsstand。用户不必再一期期地去下载杂志,归类,分组。有了Newstand,只需要订阅就可以了。这就是Apple提升的生产力:用更高效的方式解决已有的问题。
“Safari”、“记事本”、“相机”和“无线同步”的优化也基本遵循同样的思路。
手机更多的用于碎片时间,阅读环境很不稳定。于是Safari就增加了Readlist的功能,帮助用户暂存没读完的页面。
糟糕的记忆力需要人们随时记下可能遗忘的东西,但每多带一件东西就多一份重量。而手机是最随身携带的私人物品,所以老乔决定把它列为手机的基本应用,减轻用户的负担。同时,它还支持云同步,省去了用户在多台设备间倒腾待办事项的麻烦。
抓拍生活中的趣事是相机应尽的责任。但按照现在的流程,掏出手机找出“相机”再打开它,镜头早就错过了。于是苹果就简化了打开相机的流程,直接一步到位。
其实“创新”并不遥远。它需要对生活的热爱,用心体会其中喜怒哀乐。只要思考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就是在创新。永远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那只会刻意增加无用的“差异”,让产品支离破碎。
2、One Person,One Life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是唯一且统一的。人们在这个唯一的人生里,去和其他人的唯一的人生交流。但是,当代人的人生都被隔离在一个又一个产品中。一个人在甲产品中做的事儿,交谈的人似乎都与乙产品的世界无关。
生活想回归简单,就需要重新整合这些产品中的信息,打通围墙。用户,只不过是要过用这个产品去过他的这个生活,和他在现实世界里认识的交流。我们不要把用户搞得人格分裂啊。人只有一个,办公室里的小Q就是家里的小Q,就是飞机场候机的小Q;电话那头的小Q就是对话框那头的小Q,就是Google Latitude里地图上标的小Q,就是twitter上刚刚更新的小Q。

为了帮用户整合支离破碎的世界,苹果强化了云同步:用户不必再去想如何把一个个世界的碎片粘起来。为了更无缝的沟通,苹果对twitter做了深度整合:用户不必再“到twitter的世界里”更新生活。这样,Twitter已经融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嘴巴的自然延伸,是和视听嗅味触一样感受世界的超能力。
3、Be the Trend,or Push Forward the Trend
这应该是下很大的棋时所应有的思想。拥有海量的用户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把服务做到极致,让用户非常需要你的产品,让自己成为潮流。但这受限于时机、受限于能力、受限于战略眼光,所以并非总是成功。另一种是,就是为别人的潮流“推波助澜”,成为用户追随潮流的最佳工具,最佳拍档。给沙漠里淘金热的人送水也是能发大财的。要对用户的需求敏感。
让苹果去重建一个twitter、facebook或是flickr,都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苹果要让iOS设备成为twitter、facebook和flickr用户的最佳拍档。于是,发推更方便啦,手机上也能简单编辑照片上传啦,掏出手机抓拍照片也能在3秒内搞定啦。那么,不用iPhone还用谁呢?
只要是能让用户觉得iOS设备很方便,并且苹果也能够方便复制的,乔布斯就绝对的毫不留情。他要把iOS打造成完美的生态系统,用户可以用它吃喝拉撒不出门。还有什么比这依赖度更高的么?所以kikmessager类的短信工具,wifi同步的工具等等,都在劫难逃。苹果搞出App Store弄开放平台,绝不是良心发现。它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意更红火罢了。
设计不是简单的画个线框图,流程图,加个阴影,上个高光。它的核心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让生活更美好。所以适时把自己从鼠标、手绘板上提起来,从生活的角度反思下设计的本质,也会有助于回到零点,寻清设计的方向。
(本文出自腾讯CDC博客:http://cdc.tencent.com/?p=4049)
您可能也喜欢:
“差点就更好” 新的设计理念 【伤百度】一个产品经理的百度生涯 iOS 5的6个隐藏功能曝光 产品那点破事  产品经理必读 如何理解产品设计中「拿数据说话」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仙剑奇侠传5主题曲《少年情》《心愿》高清分享 (@imdouz) 黑客证实越狱过的iOS 5不能WiFi更新 (@52digital) Redsn0w 0.98b4发布 支持iOS5.0b4不完美越狱 (@52digital) iOS 5让iPhone语音输入成为可能 (@52digital) iOS 5推出新测试版 iPhone5或采用纯触屏设计 (@cninin)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Google+的灵感来源PPT  阅读原文
PopoutViewmorepresentationsfromPaulAdams 当google+迅速走红,16天达到1000万用户的时候,别忘记一个叫PaulAdams的人,他是前google员工,...全文↓

Google+的灵感来源PPT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1)">PopoutView morepresentations fromPaul Adams
当google+迅速走红,16天达到1000万用户的时候,别忘记一个叫Paul Adams的人,他是前google员工,现在是facebook的产品经理,在google工作期间,他做的一系列研究奠定了google的社会化战略基础,而他的这份研究的PPT the real life of social network在一年前也非常受欢迎。
而如今google+很多地方都是遵循了这些研究理念,比如说圈子,在这份ppt中刚开始就是以一个名叫Debbie的人开始,通过比较其再facebook上的社交关系和现实中的社交关系,指出目前的社交网络没有解决一个把特定的信息传递给特定的人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有时候会让我们很尴尬,PPT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这个叫Debbie的人一不小心在facebook评论了其在同性恋酒吧工作朋友的照片,而被她facebook上的学生好到了。在现实生活中,白天是教授,和一群学生上课,晚上是禽兽,和一般死党鬼混,但你从不敢把鬼混的照片发在比如新浪微博、比如facebook上,因为哪里,大家都是你的朋友,甚至还有很多朋友的朋友。
 
在这个ppt中,Paul Adams还讲述了社会化网络,人是以群分的,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人你经常联系,有的人只是认识而已,还有很多人和你只是一面之缘,在facebook上平均每个用户有130个好友,而经常联系互动的只有4到6个而已。
在影响力这个章节中,提到了社交网络对于商业的影响,我之前有一篇讨论比较热烈的文章微博讨论 谁在影响我们的购物行为?,就是受此启发而产生的一些想法,在我们越来越不相信广告的年代,我们又是在信任谁,谁对我们的购物决策影响最大呢?
在这个PPT中最后提到了身份和隐私,特别是隐私问题,facebook以及众多社交网络都诟病已久。
google+的出现,我们先不去比较它与其他社交网络在功能上、在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的差异,而更应该从它背后的一些支撑的这种理念去比较,相信google+能为社交网络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扩展阅读:
微博讨论 谁在影响我们的购物行为?
Google阻止Facebook员工Paul Adams(前Google员工)发布《社交圈子》一书
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 v2
How Your Customers’ Social Circles Influence What They Buy, What They Do and Where They Go
本文链接:http://www.socialbeta.cn/articles/heres-the-presentation-that-inspired-google.html
编译:@puting
您可能也喜欢:
Google+ 的圈子那些事儿 Google+初战告捷:价值达到200亿美元 Google+全新社交网络详解 iPhone版Google+发布 谷歌称正对Gmail和Google+ 进行深度整合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Google不小心确认了一个信息:Google+ 即将推出社交游戏 (@cninin) 世界六大社交网络工作环境揭秘 (@lzhi) 无觅网络,让共享更简单 (@jiangmin80) Google+负责人:现在谈论成功为时过早 (@cninin) Google是如何搜集互联网信息 (@lzhi)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