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神仙混人间txt百:不可思E 2011-8-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0:03:53
不可思E 

Google 搜索结果被多家美国 ISP 劫持   阅读原文

The New Scientist报道说多家美国ISP劫持了用户在搜索引擎里的搜索,将搜索结果重定向以便快速谋取利润(说的真的是美国,不是景德镇)。 当一位用户搜索“Apple”的时候,他的ISP会将其重定向到一个支付了佣金的商户网站上,重定向的网站甚至跟搜索关键字毫无关系。好比说有人搜索“WSJ”想看华尔街日报的网站,但结果可能会打开一个推销Amazon... 全文↓

Google 搜索结果被多家美国 ISP 劫持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The New Scientist报道说多家美国ISP劫持了用户在搜索引擎里的搜索,将搜索结果重定向以便快速谋取利润(说的真的是美国,不是景德镇)。

当一位用户搜索“Apple”的时候,他的ISP会将其重定向到一个支付了佣金的商户网站上,重定向的网站甚至跟搜索关键字毫无关系。好比说有人搜索“WSJ”想看华尔街日报的网站,但结果可能会打开一个推销Amazon Kindle阅读器的网站。

Google之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要求那些ISP停止这种行径,但据报道他们并未停手,而且还在变本加厉的劫持Yahoo和Bing的搜索结果。

据Netalyzr的研究,包括Cavalier, Cincinnati Bell, Cogent, Frontier, Hughes, IBBS, Insight Broadband, Megapath, Paetec, RCN, Wide Open West 和 XO Communication在内的这些ISP都已经在污染用户的搜索结果了。

Via SEL

您可能也喜欢:
SEO必看:Google搜索算法的十年历程
Google 是如何调节搜索算法的?
Google+比Facebook更注重隐私
Google:免费的摩托罗拉手机?
语音和图片搜索?来自Google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魅族将于九月底发布32GB MX版本 运行四核心处理器   阅读原文

由 M8 和第一代 iPhone 的外观相似性争议开始,魅族这个品牌就注定话题不尽;到使用主流 Android 2.2 的 M9 推出,更惹来了排... 全文↓

魅族将于九月底发布32GB MX版本 运行四核心处理器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由 M8 和第一代 iPhone 的外观相似性争议开始,魅族这个品牌就注定话题不尽;到使用主流 Android 2.2 的 M9 推出,更惹来了排队的人潮。不过 M9 始终是大半年前的产品,再不推出新手机大概就要被使用者遗忘了。果然,老大 J.Wong 昨天静静地宣布,魅族下一部手机 MX将会于九月底发布,比之前说的年尾发布期早很多。

J.Wong 也亲自承认这部拥有 4 寸屏幕的 MX 将会有两种规格,分别是 16GB 的双核心处理器和 32 GB 的四核心处理器版本!应该算是第一部「官方」公布使用四核心处理器的手机了吧?至于是哪款四核心处理器就是未知之数,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不论是 SamsungQualcomm 甚至是 ARM,都预计四核心移动处理器最快要到 2012 年才会面世,而 NVIDIA 的 Kal-El 也只会先由平板配备。

上面的绘图是我们在魅族的讨论区中找到的最新 MX 专利申请图片。图中可见 MX 的机面按键设计大致上和 M9一样,但机身设计就很有 iPhone 3G / 3GS 的感觉(幸好背盖和电池还是可以更换)。此外 MX 加入了前

您可能也喜欢:
魅族M9全面封杀米聊
小米手机今日发布:双核1.5G CPU 1999元
iPhone和M9比较:细节的美好
微软多点触控鼠标Touch Mouse开箱 限量艺术版发布
LTE版iPhone 5测试文档曝光:或于今年10月发布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观点:iPhone为什么比Android好   阅读原文

曾经在不同场合与很多安卓青探讨过一些或浅或深的知识层面问题,如今想来具备真正独立思考能力与当量知识储备的,也只有一人而己;换言之,绝大部分时候只是对牛弹琴。那么我将从以下七点来说明iPhone 4比A... 全文↓

观点:iPhone为什么比Android好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曾经在不同场合与很多安卓青探讨过一些或浅或深的知识层面问题,如今想来具备真正独立思考能力与当量知识储备的,也只有一人而己;换言之,绝大部分时候只是对牛弹琴。那么我将从以下七点来说明iPhone 4比Android手机们好在哪里:工业设计,操作系统,屏幕显示,开发环境,生态环境,硬件配置,杂项。

一、工业设计

林徽因当年动身学建筑的原因,按她自己来说是:”建筑是唯一一门将工程与艺术结合至完美的学科。“词句上可能略有偏差。这句话放到现在来看,应该把”唯一“去掉,因为设计学科几乎都有这方面特质。

工业设计本身的效用并不是如绝大部分人所想的,只具备”好看“这一特性。这门学科的水很深,从材料到交互,从人性到科技,却还带着无数的限制(比如材料产能不够或者价格过高,比如要为产品部分特性放弃某些绝妙的思想),可以说拖着汽车跑步也绝对不为过。
苹果在iPhone 4之上的工业设计,精妙绝伦,按乔布斯的说法是”它就和一款老莱卡相机一样美丽“。但它不仅仅于此,它环绕着机身的不锈钢圈,不仅是天线(虽然引发了问 题),也是固定机身的梁,同时也减少了内部占用空间,iPhone 3.5寸手机有1420电池,而i9000 4英寸手机只有1500而且稍厚。它两边的玻璃,不仅与IPS屏幕的光学有着最美丽的匹配,也起着防刮的作用(注意苹果从未说过它防摔)。我觉得一个有正 常审美的人,在看到iPhone 4之后都必须承认它是人类史上最美丽的工业设计之一。它的设计恰到好处,每一个设计都不拖泥带水,与手机功能息息相关。这就是工业设计的作用。它不仅仅是 美观,它还必须是功能。

当然它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营销,也就是工业设计上很臭名昭著的指导原则”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指”每一两年对产品进行小改变,三到 四年对产品进行一次大改变“;它是一直到现在都适用的指导原则。它最臭名之处在于,诱引人们放弃手头上依旧可用的产品去追逐最新的产品,造成大量的资源浪 费。但是很明显,它骨子里散发的营销气质是苹果非常看重的。从第一代iPod到iPhone的产品进化,苹果把这项原则用到了极致。

二、操作系统

自苹果收购了乔布斯的NeXT之后,花了六年把它打磨成了Mac OS X;又在2005年左右花了两年半时间,基于它制造了iOS。从各种意义上来说,iOS是一个传统技术的操作系统。它有一个基于微内核Mach的 Darwin内核,有一个叫做Cocoa Touch的运行时,用的是Objective-C这个C语言的超集。而Android在Linux内核之上,集成了一个Java虚拟机Dalvik,整 个应用层跑在虚拟机之上,而开发语言用的是Java。

事实上双方的选择都是很有道理的。苹果有Mac OS X十年基础,当然会选择自己最精通的技术,把iOS打造成一个传统系统,也可以无缝链接Mac OS X的开发者资源。而谷歌没有任何操作系统经验,为了要争取最大的开发者资源,他们选择了世界上最大的Java社区。虽然起点相同,但走出的第一步方向就已 经截然相反。

究其根底,只在于Java只有自动内存回收,而Objective-C自动与手动内存回收均可(注意iOS只有手动内存回收)。这小小的区别导致,谷歌只 能做一个Java虚拟机,而苹果可以继续他们在Mac OS X上的经验。而这个行为导致了两者在系统流畅性上的最大区别。Java由于只有自动内存回收,系统会在任意时间停掉所有进程开始回收内存,这个过程是人类 可以感受到的数百毫秒。而iOS由于可以手动管理内存,可以在用户操作的间歇由程序员进行回收,用户不会在频繁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停顿。在日常使用中这个停 顿其实是可以忍的,但是在游戏过程中这个停顿是不可以忍的,比如想像一下一只愤怒的小鸟在空中停顿了零点几秒再继续飞行。

谷歌事实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它在Android 2.3版本中大修了这个问题并将之作为一个特性大书特书。且抛开2.3的普及性不谈,单说这个大修的行为,也并没有修好这个问题。于是谷歌抛出了第二个在 开发上的修补:引入C/C++ NDK。可以说到了这一步, Android整个内核往上的应用层才有了与iOS抗衡的实力,可惜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四年,iOS积累了十五年,Android刚刚起步。

而在内核之下呢?基于微内核Mach的Darwin 对比 当今服务器主流Linux又如何?当年Linux创始人曾经与某位牛人吵过一场著名的架,正是关于微内核与内核对比,Linus一直到现在都认为微内核只 是纸上谈兵而在现实中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这场吵架之后的岁月,坚持内核的主流系统只剩下Linux一家,而微内核系统已经延展到了基于SVR4的IBM AIX/HP-UX,GNU/Hurd,Mac OS X,Blackberry QNX,Windows(是的,你没有看错)。Time will tell,这句话从来都没有错。Android三方ROM所困扰的驱动问题,正是Linux内核的最大局限,植根于骨子的病是治不好的。

三、屏幕显示

在2010年WWDC上,乔布斯在介绍那块视网膜屏幕的时候说了一句”We think it(IPS)’s quite a blt better than OLED“,他的理由是”提供了更精准的颜色,以及更大的可视角度“。事实上在流明上也远超。

历数当前的主流Android厂商,HTC和摩托罗拉用的只有TFT/SLCD这些非常便宜的屏幕(当然他们用了所谓qHD高分辨率来吸引眼球),三星拥 有自家的Super AMOLED(以及Super AMOLED Plus),LG作为苹果屏幕提供商也有几款高端机型使用了IPS,索尼则是自家的Bravia。以上所有Android屏幕,屏幕质量 (IPS/Super AMOLED Plus)勉强可以并肩的分辨率(800*480 vs 960*640)远远不如,分辨率勉强可以并肩则屏幕质量远远不如。

正如乔布斯在WWDC上所说的:”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标准,在未来几年内我不认为有竞争对手可以减少哪怕一步差距“。时间飘过一年,还没有人让他说错。

四、开发环境

在第二点操作系统里,已经略有提及两者开发工具差距。下面打算谈谈App Store对比Android Market。

App Store大概已经超过50万应用了,Android Market大约30万,当然这是建立在谷歌根本无审核而苹果严格审核下的,如果去掉一部分Android里面的色情、壁纸和铃音等垃圾应用相信 Android Market会继续缩水。当然在这么大的数目下,数量已经不是竞争关键,应用质量才是真正的关键。

应用质量如何提升?很俗,钱。开发者有钱,才会有好应用。开源项目很多都是公司或社区付钱给开发者的,而不是绝大部分人想当然都是免费劳动。那么钱从哪里 来?当然是消费者,消费者直接购买应用,或点击之上的广告,或游戏内购买道具/服务。一个消费者肯为应用花多少钱,才是能否赚大钱的关键。

很明显的,iOS用户所花的钱远超Android用户,这事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也不想一一点明,不然会被人说优越感之类。当然我也不是信口雌黄,调查到处 都是。这样的差距,事实上已经表现在开发者对两家平台的态度上。iOS已经成为开发者心目当中的首选平台,因为它之上的用户更愿意购买应用,开发者更愿意 用实力来赢取金钱而不是广告。而Android很多相应的应用,要么免费加广告的形式(比如愤怒的小鸟),要么干脆没有(比如到现在都没有的 Instagram)。有人说日常工具实际上需求量并不大,我承认,但谁能保证某一天iOS首发甚至独占的工具就不会进入你的日常工具列表?这样的例子已 经出现很多了,比如红极一时的Instagram,比如实用派的EchoEcho等等。

再转向娱乐应用。保持一个平台长久新鲜感的应用,正是娱乐。在iOS上的娱乐应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胜Android。究其原因,一是用户更愿意花 钱从而开发者更有激情,二是开发更加便利不需要考虑数百机型。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正经游戏都是用C++开发的,而Objective-C与C++天生 一家的特性吸引了太多游戏开发者(你可以直接用C++给iOS开发游戏),而Android的Java…

无论是开发者的态度,软件的质量以及开发的便利性,iOS都完胜Android。

五、生态环境

所谓生态环境,其实很简单,就是谁能提供更多东西供消费者把玩。iTunes作为全世界可能是第一大的信用卡绑定数字商店(因为亚马逊没有公布过数字),其上的音乐、书籍、电影、电视剧、播客甚至大学教学视频数量都远胜所有竞争对手。
作为竞争对手的惠普、谷歌,根本就没有这样全面的数字商店;而微软、诺基亚,虽然数量较为齐全,却从未获得过多数用户支持(或许是装机量太小,或许是低端用户居多)。

Palm前高管曾经感叹过,智能手机时代得四者得天下:一是生态环境,二是软硬件结合,三是开发者,四是云计算。苹果之所以一直坚持使用iTunes来管 理所有iDevice,生态环境正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什么Palm要死皮赖脸在iTunes去掉DRM后用iTunes来同步Palm Pre甚至不惜与苹果打官司?为什么微软在Windows Phone 7和Zune之上步iTunes后尘只允许用Zune软件来同步?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Think different。

六、硬件配置

主要是那块SoC芯片配置。在手持设备时代,与PC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PC时代的芯片是由双巨头独占的,他们负责从设计到制造,你只需要购买;而手持设 备时代,或者说后PC时代,只有ARM一家寡头,它只负责设计。你把图纸买回去,进行深加工,然后自行制造或联系代工厂。

这儿就有无限的可能性。毕竟从头设计一个架构是非常非常非常麻烦的事,但在已经成熟的架构上再进行加工是相对容易的事。苹果与大部分Android厂商 (不包括三星)不同之处在于,苹果和三星自行设计,而其它厂商从三方芯片设计厂商购买成品。这些三方芯片设计厂商包括TI,NV,三星等等。而苹果与三星 的不同在于,苹果自己做软件。

是的,苹果是唯一一个既做硬件又做软件的手持设备公司。只有苹果可以在硬件中插入对软件的优化,又可以在软件中用上特制的模块。事情得从苹果一次入股以及两次收购说起。

首先是苹果入股Imagination。Imagination可能大家并不太熟悉,它是一家芯片厂商,出产低功耗显卡。如果说ARM是后PC时代的 Intel/AMD,那么Imagination则是NV/ATI。它出产的PowerVR显卡几乎配置在所有SoC芯片上,iPhone四种机型都使用 了PowerVR显卡。苹果又同时收购了两家小芯片厂商,P.A Semi以及Intrinsity,两家均以低功耗芯片著称。

在第一代iPad之上,苹果启用自家芯片,称为A4。基于ARM,集成PowerVR,看上去和当时的主流手机芯片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只要你轻轻往里面看 一看,你就会发现,什么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前面已经说过,iPhone 4内部工业设计高度集成,电池容量相比4英寸手机也不输,其中A4芯片也是一大功臣。它基于45nm(当时代工最高技艺),使用了3D层叠技术,集成了内 存控制芯片,大大减少了占用面积,比上代相比足足少了80%。外观只是一方面,内涵更重要。A4最大的内涵是,它极其省电。待机耗电大约只有竞争对手的 30%,使用耗电更是只有25%-75%。

省电的两大秘密是,收购自P.A Semi的独立唤醒技术,以及Imagination为A4量身定制的VXD375芯片。前者很好理解,也就是不用的东西让它睡着,用着的时候再叫醒。当 然轻描淡定的一句话丝毫冲淡不了此架构的复杂度,基于”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解释它,你就根本理解得不够透彻“我也不愿再做更多说明。而后者,则是A4区别 于其它芯片最大的地方。

一般而言,显卡是用来控制渲染而CPU是用来处理运算的。但是显卡功耗太大,根本不可能一直满负荷运转,大部分情况下芯片们只是以一半甚至更低效率运行。 而苹果A4,在只有桌面或视频等2D应用时运用VXD375,而在3D游戏时动用PowerVR显卡。在去年Imagination公司的产品列表上,有 两系列视频芯片,一系列负责解码冠名VXD,另一系列负责编码冠名VXE。但是两者型号都是为0结尾,只有苹果A4的VXD是以5结尾。事实上,它也根本 不对外出售,可以说是Imagination为苹果A4量身定制的一块专攻2D芯片。它的好处,不仅省电,而且流畅。正是前面所说的,硬件可以为软件所定 制,软件可以动用硬件特制模块的好处。

在今年亮相的A5之上,相信也有类似的设计,但是我这里还没有足够资料说明这一点。当然,A5更加没有对手;如果说与A4大体设计相似的芯片还是比较多的话,与A5这样双核ARM双核PowerVR的芯片类似的,几乎绝迹。

七、杂项 用户体验

永远见仁见智,如果再提到用户界面隐喻相信又是新一轮争论。但是有两点很明显,iOS系统流畅度与触控精准度远超所有竞争对手,有视频测试为证。

摄像头:摄影是光的艺术。一味追求像素点但拍出来的照片却因为光线问题满是噪点,这是iPhone大部分对手的通病。关于iPhone所用的镜头优越性在2010 WWDC有完整论述,可以去找来看。

在他看来,苹果不只是一家科技公司,也不是一家人文公司,而是一家注重科技与人文结合的公司。他认为,人们在这样的时代讨论着速度、内存、硬盘而不去关注 人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去注重自己的产品能够带给人们什么,是完全错误的。科技与人文结合,植根于苹果的用户体验、苹果的工业设计,植根于苹果的每一根骨 头,植根于苹果追求完美的DNA。

在我的人生里面,见识过无数牛鬼蛇神妖魔鬼怪标榜自己是完美主义。但在他们的人生当中,我却从未发现他们拥有过自信但不固执的心态来不断修正着自己的价值 观,而是一次次中庸的妥协;你从未追求过,从未争取过,从未付出过,又怎么会轻而易举的得到呢?人类史上,曾经有过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乃至无数次完美 理念的失败,原因也许正如陈升在《拿起来放下》里面所唱的:”这个世界变成这样,没有人没有人是无辜的。“

人生是脚印,不是口水。但愿你能真正走在完美主义的道路上,或者如果不愿走,也请不要诋毁追求完美的人。

您可能也喜欢:
Android应用程序需不需要手动退出?
10个可以辅助Web开发和设计人员的Android应用程序。
苹果被曝卖翻新iPhone 4:保修期与销售期不符
摩托罗拉移动18项专利对保护Android最有用
Android免费应用数量已超IPhone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江苏无锡将建IBM全球最大研发中心   阅读原文

8月28日电:(孙权)IBM公司全球最大规模的研发中心之一的IBM中国系统与科技(无锡)开发中心今日顺利签约落户江苏无锡。这也是继2008年全球首个商业云计算中心入驻无锡滨湖后,IBM与无锡的再度“联... 全文↓

江苏无锡将建IBM全球最大研发中心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8月28日电:(孙权)IBM公司全球最大规模的研发中心之一的IBM中国系统与科技(无锡)开发中心今日顺利签约落户江苏无锡。这也是继2008年全球首个商业云计算中心入驻无锡滨湖后,IBM与无锡的再度“联姻”。

“此次在无锡设立的研发中心是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的最大规模研发中心。”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介绍,2008年IBM就与无锡滨湖进行了合作,在长期的接触中感受到无锡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方面,无锡已经成为全国领军城市。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出于对全球业务拓展和中国产业布局的战略的综合考虑,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调研,IBM在大陆的全资子公司决定在无锡滨湖区山水城K-ParK设立IBM中国系统与科技(无锡)开发中心和IBM中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拓展其研发业务。

“随着研发中心的落地,我们希望能够在无锡的产业转型、新产业的诞生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全面带动无锡,辐射苏南,甚至整个中国的行业发展。”王阳表示。

据悉,IBM此番落户无锡之后,计划在明年底实现200至250人的规模,研发中心将在2012年初正式投入使用。

您可能也喜欢:
Google建全球第一家“水冷”数据中心
Chrome成英国第二大浏览器 全球市场将超Firefox
Google 大秀他们数据中心的安保措施
8个最好的FishEye菜单
新顶级域名提案获批 将引发域名大战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土豆悲情上市始末: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阅读原文

提交IPO申请9个月后的2011年8月17日,土豆网(Nasdaq:TUDO)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这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在土豆上市当天,外界仍在猜测它能否成功;即便它上市一周后,百度知... 全文↓

土豆悲情上市始末: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提交IPO申请9个月后的2011年8月17日,土豆网(Nasdaq:TUDO)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这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在土豆上市当天,外界仍在猜测它能否成功;即便它上市一周后,百度知道里仍挂着“土豆上市了吗”的问询,人们不太确信它一定能成。这种疑虑,源于土豆一波三折甚至N折的过程,跌宕起伏,剧情犹如搀杂了婚变、暴富、奋斗、质疑等元素的大片。

不过,事主倒一直颇为“淡定”。

上市三天后,土豆网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王微飞回国内,到北京已是晚上8点,没来得及回家,从首都机场直奔三里屯的那里花园,点上一个披萨、一瓶啤酒,边吃边和记者聊起上市心路,恨不得把这一年的话都掏出来。

“全北京我就喜欢这个地方,露天,小风吹着,啤酒喝着,周围美眉(美女)走来走去,多好。”说着,王微耸耸肩,双手一摊,靠在椅背上,环顾四周,夜色游走。这一情形,跟8个月前纽交所上市归来的古永锵形成鲜明对比,彼时,令人艳羡的古可谓众星捧月、光鲜照人。

上市,对王微来说,更像是一种结束。

20天:最悲情路演

土豆是赴美上市的第三家中国视频网站(此外是酷6和优酷)。2010年12月8日,优酷交易首日,161%的股价涨幅,乃是自百度在美上市以来,美国市场上最大的首日交易涨幅。优酷在募得2.33亿美元资金之时,令外界几乎确信:这或将掀起中国概念股第四波IPO浪潮。

很不幸,“第四波”没有如约来临。

在2011年7月的最后一周,当王微率一众公司高管前往香港开始路演时,就没有摘得“好彩头”。

“路演第一天,美股暴跌5%。”王微回忆说,戏剧性的反差在于,开始路演时,“我们刚出去的时候还很是受欢迎的。”

等到他们踏上美利坚的那一天,美国政府债券被标准普尔调低了信用等级。这更是雪上加霜。

“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基本没有IPO,我听说,撤掉的大概有将近30个IPO。”王微回忆说。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另外一家视频类网站迅雷以及盛大文学。实际上,不幸被土豆撞到的,还有另一件举世关注的事件——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做空”,从独立调查公司到评级机构,从市场投资者到监管机构,质疑声此起彼伏。由此,自今年5月起,中国概念股遭遇大跌;在土豆上市前后,甚至还曾有过一次暴跌。

市况惨淡到很多公司都打了退堂鼓。“那周本来排了7个,要上的都撤了。”王微说,支撑他坚决上市的因素仅仅在于,“到了那个份儿上,撤也没什么道理”。

这是一起极其不被看好的IPO。直到土豆上市前夕,“被收购”的传言一直如影随形。

首先是传百度正在与土豆洽谈收购事宜,如果洽谈成功,百度旗下视频网站奇艺将与土豆合并成新公司,与优酷抗衡。对此传闻,百度方面没有做任何回应。

几天后,又有消息传出,优酷早在4月就开始了收购土豆的谈判,受到百度收购土豆传闻的影响,在双方投资者推动之下,已经进入细节谈判阶段。值得玩味的是,8月9日,优酷Q2财报会上,优酷CEO古永锵用一种微妙的态度回应此传闻:“优酷对收购及资本运作持开放态度。”这留给了外界更多的猜测空间。

“每天各种传言,那是我们的静默期,他们怎么说都行。”处于静默期的王微有口难言。一边正在做上市路演,一边被传言被收购,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最具戏剧性的是,就在土豆即将开盘的前2分钟,一个更为不利的消息迅速在资本界传开,称腾讯正在与优酷洽谈入股事宜,并将其旗下的视频业务交给优酷托管运营。如果消息属实,这绝对是一个足以影响视频行业格局的大事件,这种强强联合对于土豆的阻击效应,不言而喻。

至此,一个本属“穷小子励志”版本的IPO故事,几乎彻底成为一出“悲情戏”。刚开盘,土豆即破发,此后几个小时里一路下跌。遥想8个月前优酷上市首日股价盘中大涨超过20%,真可谓冰火两重天。

对于过去20多天里发生的这一切,王微形容自己颇为“淡定”。尤其是最为敏感的股价破发,以及跌跌不停,他只能说:“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所有这些了不起的公司,没有什么人记得他们上市时候第一天的股票是什么价格,涨了还是跌了。他们跟我说,不要总盯着看,每个季度发财报的时候看一次就行。来日方长。”

不难理解,在近两个小时的专访中,王微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来日方长”,前后6次。而这几天,他收到很多祝福,最多的一个词是“好事多磨”。

9个月:错失“头啖汤”

“如果这次土豆不能上市,就只能烂在土里了。”业内人士戏称,显然,这不是一句玩笑话。

在业界对土豆上市前景普遍不看好时,王微和他的团队选择逆市而上,或许只能说明,除此,他们基本没有退路和选择余地。这几乎成了土豆的最后时刻,因为它已经耽误了9个月时间,而这9个月中市场发生的变化几乎可以毁掉一家公司。

上市对王微和土豆更像是一个结束。

同为国内第一批视频网站的土豆和优酷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是相互对标前行,难分伯仲,尤其在2008年金融风暴淘汰了一批视频网站之后,两者更是遥遥领先于全行业。

2010年11月,土豆先于优酷提交了IPO申请,就在外界还猜测谁将能最终首先登陆纳斯达克时,意外发生了。

就在土豆提交申请的第二天,王微的前妻杨蕾提出起诉,要求分割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2007年8月二人结婚,2008年8月王微提出离婚,此时土豆网已完成前四轮融资,2010年3月,双方正式离婚。在双方婚姻存续期间,土豆网成立了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土豆网的主要利润中心,并持有视频网站必不可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王微在该公司中占股95%。这部分股份中,有76%涉及到夫妻共有财产问题,杨蕾遂提起诉讼,对这部分股份的一半予以权利主张,法庭随后冻结了该公司38%的股份进行保全,禁止转让。

土豆的上市计划瞬间泡汤,直至今年6月,双方达成庭外和解,以王微在土豆IPO后支付杨蕾约700万美元的补偿了结。创业多年,王微现在只能向朋友借来300万元人民币先付了,剩下的承诺上市后兑现。消除了离婚官司的影响,土豆顾不得市场环境的恶劣,就迫不及待地启动了重新上市的进程。

谈及这场离婚案的影响,王微一语带过:“那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是很聪明的人,上市总算把这些都了结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无论正视还是回避,离婚案葬送了土豆上市的最佳时机。

仅仅半年的光景,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驶上高速路的优酷和仍处泥潭的土豆,差距越拉越大。

对比二者财报,高下立判。201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土豆网该季度净营收为1782万美元,同比增长94.5%;优酷净收入为3060万美元,同比增长178%。土豆网该季度净亏损为1204万美元;优酷净亏损为435万美元。土豆网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070万美元,而优酷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5亿美元。

这也导致市场做出土豆的财务状况如不能上市只能勉强苦撑两个月的判断。正是这种捉襟见肘的处境,让土豆在购买版权市场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微对此深有感触:“采购这一块我们的确比较落后,落后的原因很简单,没有资金,优酷上个季度花了1亿5千万,我们总共只花了3500万。”而这个价格只够买一部《新还珠格格》(搜狐视频以3000万买下)。

6年:谁导演生活?

上市,对王微和土豆只是一个开始。

回到2005年的春天,在土豆网上线的前夜,王微坐在上海衡山路的一家酒吧里,试图为这个网站写一句简单明了的口号。最终他在半湿的餐巾纸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这一年,正是互联网创意迸发的一年。在大洋彼岸的一间车库里,两位青年在土豆网上线2个月后,推出了Youtube.com,今天,它成为全球最著名的视频分享网站。无论是优酷还是土豆,成功上市都是借用了它的概念和故事。

尴尬的是,作为先行者的土豆,只能眼睁睁看着后来者成为世界第一或者中国第一,而自己却只能“起大早赶晚集”。

如果这是场大戏,谁才是视频行业真正的导演?纵使不能导演行业,谁又能导演自己的生活?优酷还是土豆?

经过长达6年多的烧钱培育市场的过程,整个行业依然没有实现整体盈利,哪怕一家公司都没有。更糟糕的事实是,视频行业步入了一种越来越血拼资源的阶段。

所谓资源,无非两个,资金和流量。在这方面,优酷占据了上市的先发优势,解决了资金问题;奇艺虽然2008年才上线,但仅用三年时间便杀入四强,依靠的正是百度免费导入的巨大流量;搜狐视频则背靠搜狐门户这棵大树资金和流量虽算不上最好,但也不算差;至于腾讯,更是一个做什么都有先天优势的企业,有现金有流量,就看马化腾什么时候肯把腾讯视频提高战略层级了。

土豆的资源是什么?

“因为我们广大的用户,因为土豆优秀的团队,无论市场形势如何,我们底气都很足。”王微这句话如果不是为了安抚员工就是为了说服投资者,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这可以成为土豆的核心竞争力,更非值得拿出来炫耀的独家资源。

有资源不一定能做好,但没有资源一定做不好。

“资金进来之后做一些一直想做的事,一方面买进一些内容,一方面琢磨UGC和自制剧能够形成什么样的特色。未来的竞争肯定是一个规模的竞争,规模越大,成本相对来说就会小一点。”咬一口披萨,王微补充,“每个人可以看的内容远远超过他拥有的时间,个性化一定会很重要的。”

随着土豆的上市,后面的视频网站再次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迅雷、PPTV、暴风影音等第二梯队的多家公司。同时,王微认为,推迟了行业竞争格局定格的时间。“至于定局,整个行业来看,我觉得还要过一段时间。”

这是在整个采访中,少有的能让听者感受到王微与土豆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的时刻,就像是片场的导演大声喊道“再来一遍”。

但在创投界很多人看来,土豆网因为CEO的离婚纠纷延误IPO,证明“文艺青年”王微与“商人”王微之间的距离相当之远,“不靠谱”。为了那笔补偿金,王微在上市首日即抛售股份,软银赛富的阎炎直接在微博上大呼:对这样的创始人与公司不看好!而王微本人似乎仍不忌讳表现他层次丰富的那一面。采访中,他有一段自陈:

“我从小没有梦想,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活的浑浑噩噩,老师看我也是不喜欢不讨厌。后来,去美国读书,第一堂英文课,语义学教授给了一个作文题目‘幸福感’,我写完交上去,发回来后作文上每一句话都用红墨水改过,每句话都是错的,他最后给我写了一个B+,我很奇怪,都改成这样了还能得B+?我就去找他,是不是打错分了。他说B+不是给你的语法,是给你的soul(灵魂)。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你想之前的中国那种教育,还有灵魂?当时还不太懂,后来每周末都带我去郊游、吃饭,从他那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人。这次去美国上市,除了家人之外,我还请了一位客人,就是这位教授,老头快80了。吃饭的时候,他突然问我,除了做这个公司,这几年你还干过什么?然后我就在想,我写了一个话剧,他说还行,我说前几天写了一些小说,还出版了,他说还不错,我说,还去过一些地方旅游,他说还不错、没白活,如果只有一个公司,就没趣了。”

“对我来说,决定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兴奋的程度会远远超过把这个做完的程度。出发那一瞬间对我来讲,特别爽。跨出第一步,来日方长。”

土豆IPO融资记录

前后共计5轮,总融资规模达1.35亿美元。

2005年12月,土豆网获得IDG 50万美元第一轮风投;

2006年5月,土豆网获得来自IDG、纪源资本、集富亚洲850万美元的第二轮风投;

2007年4月,土豆网第三轮融资1900万美元,此轮融资由Capital Today Investment、General Catalyst主导,韩国KTB风险投资基金、GC Entrepreneurs Fund、CA-JAIC China Internet Fund参与,前两轮的投资者IDG、纪源资本、集富亚洲也继续跟投;

2008年4月,土豆网第四轮融资5680万美元,由凯欣亚洲和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旗下风险投资公司Venrock领投,此前的IDG、纪源资本等参投;

2010年7月,土豆网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5000万美元融资,由淡马锡领投3500万美元(通过Sennett Investments),而凯欣亚洲、IDG、纪源资本、General Catalyst等追投1500万美元。

您可能也喜欢:
人人公司今日挂牌上市 发行价定为14美元
新的CEO需要思考的情商问题
VIE会导致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一文不值?
人人赴美上市 挟资本对阵Facebook
狭路相逢:Nexus 3十月上市对决iPhone 5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教你怎么在一年之内搞死HP   阅读原文

假设给你一年时间搞死HP,如果照以下步骤来,你可以的! 以涉嫌性骚扰、费用报销不规范为导火索,炒掉能力卓著的CEO Mark Hurd。然后改选董事会,迫使4名董事会成员辞职。煽动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 全文↓

教你怎么在一年之内搞死HP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假设给你一年时间搞死HP,如果照以下步骤来,你可以的!

以涉嫌性骚扰、费用报销不规范为导火索,炒掉能力卓著的CEO Mark Hurd。然后改选董事会,迫使4名董事会成员辞职。煽动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经理们离开。

从德国软件巨头SAP挖来Leo Apotheker担任CEO。

当ISS批评HP让Apotheker参与董事会成员提名,以便将其亲信选入董事会时,力挺Apotheker。

进行昂贵的并购和股票回购。让费用超出预算。在下一波全球经济放缓浪潮来临之前储备百亿美元级别的现金。

向自己的合作伙伴微软和Oracle挑衅,威胁他们要将HP自己的操作系统装到电脑中,然后食言。HP去年花了12亿美元收购Palm吗?就当这笔钱丢水里听了个响吧。

对Larry Ellison的“HP的人力资源部门作出了自从1985年苹果董事会的傻瓜将乔布斯扫地出门之后最愚蠢的决定”言论强烈抗议,对Oracle雇佣Hurd提起诉讼。

大肆宣扬HP将用499美元的Touchpad抢苹果iPad饭碗。然后用99美元的价格清仓销售。告诉全世界,进军手机行业是自己做过最傻的一件事情。

两度提高财务预期,给投资者希望。然后两度给他们一个低于预期的数字,让他们绝望。

确保Apotheker的备忘录在“不经意间”被泄露给媒体——就是写着“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减少招聘”的那张。

宣布100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这让HP看起来更像SAP,而这正是Apotheker熟悉的领域。

宣布计划可能出售个人电脑业务。或也许分拆电脑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不确定性会破坏价格。

宣布可能会出手个人电脑业务,然后称也可能分拆电脑业务作为一个独立公司。让这种不确定性让股票市场恐慌。

无需去想HP过去做过什么——包括HP和Compaq备受争议的合并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也无需考虑惠普的个人电脑业务将养育了HP其他利润更高的业务。

坐视Moody要降低HP信用评级的威胁。

面对股价下跌40%的现实,到华尔街去和投资人讲一个又长又臭的关于HP为什么要从低利润的电脑行业转行到高利润的软件服务业的故事,讲晕他们。

翻看旧账,无论是前前美女明星CEO Carly Fiorina的下台,还是Patricia Dunn的间谍丑闻,或者是Mark Hurd八字没有一撇的所谓“性丑闻”,这就是“HP风格”。

 

自从HP炒掉Mark Hurd已经过去了一年,虽然连死亡医生Jack Kevorkian都无法涉及出一套让HP安乐死的方案,但如同他曾经说过的:“死,不是一种罪行。”,

您可能也喜欢:
HP的PC业务该何去何从
惠普欲拆分PC业务 三星联想准备接盘
寻找熟悉的陌生人——移动应用“喊吧”
平板与E-ink的较量
解谜Top Girl 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Google鲸吞摩托罗拉背后   阅读原文

8月15日晚,几乎没有任何预兆,Google的CEO拉里·佩奇和摩托罗拉移动的CEO桑杰·贾突然向全世界宣布:Google出价125亿美元,将摩托罗拉收入囊中,全部以现金支付。 就在此前一周的周五,摩... 全文↓

Google鲸吞摩托罗拉背后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8月15日晚,几乎没有任何预兆,Google的CEO拉里·佩奇和摩托罗拉移动的CEO桑杰·贾突然向全世界宣布:Google出价125亿美元,将摩托罗拉收入囊中,全部以现金支付。 就在此前一周的周五,摩托罗拉移动的股价还不过每股24.5美元,但按Google的收购价折算下来,每股则达到了40美元,然而对这笔超额买卖,佩奇却认为太值了,他十分激动地宣称:“这可以为Android生态系统提供保护和支持。” 而一个通信产业的王者,昔日的手机第二巨头摩托罗拉,也从此卸下帷幕,结束了自己独立品牌的伟大时光。 专利之争 佩奇言下的保护和支持,正是由于苹果以及微软对Android系设备的专利进攻。今年7月8日,苹果向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专利诉讼,起诉HTC在手机用户的操作界面、底层构架等软硬件专利上侵权。 3个月前,苹果还将三星告上法庭,指控后者的Galaxy系列手机和平板电脑,涉嫌侵犯了苹果的一系列知识产权,并直接导致Galaxy平板电脑在澳大利亚停止销售。因为两个侵权案件的当事人HTC和苹果,同属Android阵营,所以业界也把苹果此举视为向Google开炮。 假如苹果的指控都获得胜利,那么Android阵营其他手机品牌,势必遭到同样的惩罚。按照美国媒体的计算,一旦HTC要支付苹果专利费,意味着消费者买手机时每部要多掏4-5美元。如果微软再站出来起诉,届时支付的费用将会更高。 Google首席法律专员德拉蒙德自己估算,一款智能手机可能涉及250000多项问题专利。在这模糊的领域里,提倡开放的Android更加不利。Android是建立在开源软件Linux基础上的,在2007年的时候,美国就有报道指出,各类以Linux为内核的系统,已涉嫌侵害微软200项专利。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技术方案,很多专利就不被Android所拥有,而是由各类合作伙伴提供,随后才成为Android系统的一部分。原本,这是Android成长为全球第一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优势,现在反而成了最容易遭受攻击的法律漏洞。 气愤的Google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上宣称,这是“有组织的、带敌意的、针对Android的专利战争”。为了反击,7月30日,Google向IBM收购超过1000项专利,以应对日益紧迫的专利战争。半个月后,他们胃口更大,直接将拥有80多年通信科技的摩托罗拉收入囊中。 事实上,相比于诺基亚和西门子,摩托罗拉在通信领域的实力更加雄厚。1969年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从月球传到地球的首次声音,便是由摩托罗拉设计的通信仪器传递的;1999年全球第一部触屏手机,也是摩托罗拉出品的。 尽管2004年以后,摩托罗拉便从全球第二的位次逐渐下滑,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这个老牌厂商依旧底蕴深厚,其在移动设备领域拥有了706项专利,而此时Google只有317项,苹果为477项,微软专利最多,拥有2594项。 所以在这次收购中,佩奇以及Google的其他高管,不断强调着摩托罗拉专利的重大价值,在随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这一点被反复提到了24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压根就没有提到摩托罗拉在硬件方面的价值,似乎未来的Google MOTO手机,并不会对HTC、三星、索爱等厂商的Android手机造成竞争。 这几家公司的CEO后来也都纷纷回应说,欢迎Google的并购,这显示了“Google深深地致力于保卫Android、其伙伴以及整个Android生态体系”。不过,在一些科技博客看来,这些雷同的说法,更像是公关公司的手笔,并不是他们真实内心的写照。 当收购完成后,1.9万名摩托罗拉的员工将正式成为Google员工。摩托罗拉移动终端部门大中华区总裁孟樸,去年9月才刚刚上任,还不到一年自己的东家就换成了Google。而他的下属们更是吃惊,15日晚上从网络上获知交易信息后,第二天早上中国区各部门还得在美国总部指导下,分别向中国三大运营商、渠道商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 不过,疑虑仍然不可避免,Google自己做的手机,以后真的能与阵营内其他伙伴一同公平竞争吗? 结缘Android 或许印度人桑杰·贾也没想到,自己领导的这家公司,有一天会完完全全属于Google。2008年,亏损36亿美元的摩托罗拉从高通聘请来桑杰·贾,就任移动部门终端部门负责人,不久后摩托罗拉分拆为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两家公司,手机业务更被董事会视为复兴的支柱。 初来的桑杰·贾,第一项重大决策正是豪赌Android,他一方面决定停止上任CEO的所有投资业务,另一方面对投资界公开宣布,摩托罗拉将只支持Android和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当微软推迟下一代移动操作系统WP7的发布之后,他又果断地将后者从合作对象的名单中勾掉了。 三年前,Android还不是一个香饽饽,彼时它的合作伙伴中只有HTC一家。当时流传的一个段子是,桑杰·贾在与负责Android的Google副总裁安迪·鲁宾见面时,并没有告诉对方这一决定,“因为我怕他吓坏了。”桑杰说。 安迪·鲁宾当然很欢迎老朋友的这个决定。他参与创建的Android公司,已经被Google收购3年了,当年必须孵化出一个热销的Android产品。可惜,HTC推出的第一个Android手机G1,销售情况却不温不火,业界口碑也不动听。 最初,安迪也不看好没落的贵族—可以让Android一炮打响,但他最后仍被好友的承诺打动。2009年春天,第一次看到原型机后,安迪发现自己后悔了,这根本不是最初承诺的,像iPhone那样轻薄时尚和美观。 “那简直就是一件凶器。它既不锋利又不顺溜,遍身都是硬朗的线条。看起来它的边缘能伤了你自己。”Android团队的内部员工看后,感到非常沮丧,这会是继G1之后的又一个哑炮吗?有人甚至建议让摩托罗拉收手,延后发布产品。 不过,摩托罗拉这边却坚持不放自己传统的硬朗“MAN”风格,而且按计划产品也必须在11月份上市。在找到一家广告公司对产品制定了“反iPhone”的营销手段后。10月上旬这款名为“Droid”的手机上市了,头三个月北美地区销量就超出了第一代iPhone的销量。 而拜Droid之赐,摩托罗拉再度盈利了。这个奇迹也让Android形成一个传统,每年圣诞季前,Android将推出一部明星机,借以对抗通常在9月份发布的新iPhone,2010年的明星机就是三星Galaxy。从某种意义上说,摩托罗拉借助Android暂时摆脱困境,却也帮助后者走向世界流行。 到了2011年,Android手机的市场已经是智能手机第一,尽管这是由10多家厂商共同分享,但足以令乔布斯坐立不安。硅谷甚至猜测在2011年第三季度,苹果将会推出低端版本的iPhone来对抗Android大军。 然而就在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的时候,Android却又碰到了各种新麻烦。无论是摩托罗拉、三星、索爱还是HTC,这些昔日的巨头,不得不紧紧依赖于Android,接受Google制定的游戏规则(安装Google程序下载商店、Google地图、Google在线音乐等),还必须得保证,自己产品完全符合Google严格的兼容性规范。可随着Android的流行,其内部也爆发了白热化的竞争,大量产品的外观和应用程序大同小异。2011年,连宏碁和戴尔两家PC制造商都加入战争。而在中国,华为和中兴,以及更多的山寨大军,也都纷纷涌入这个庞大的阵营。 这般局面,让摩托罗拉们等早期的Android宠儿连连叫苦,他们利润率又开始下滑,摩托罗拉2010年第四季度还盈利8000万美元,谁知2011年第一季度又陷入7100万美元的亏损。于是,这些传统手机品牌,纷纷转而开发自身的UI界面,HTC Sense 、MoTo Blur、Sony Ericsson Rachael、LG S-Class……他们想借助这些个性的界面,突出自身品牌的差异性。 不幸的是,Android的拥有者Google却不这么想。 借机收购 这个搜索巨头先是收紧了Android的使用权利。2010年12月,最新的Android 2.3版本发布后,率先被运用到了三星代工生产的Nexus S手机上,就没有任何厂商的定制界面。而Android3.0平板电脑系统,Google更是减少接入口,并只对部分厂商开源。 私底下,这些手机厂商也在流传着Google严厉的警告。2010年4月,摩托罗拉和三星同意使用美国公司Skyhook的定位服务,三个月后两家公司就改变了主意,转而选择Google的免费定位数据服务。 为此,Skyhook起诉Google,他们声称Android的负责人安迪·鲁宾警告桑杰·贾,如果摩托罗拉不放弃Skyhook的定位服务,Google将删除官方Android服务对其手机的支持。没有官方的支持,摩托罗拉将不能使用Android Market或Google地图。这次变故一个月后,桑杰·贾又对外宣布,公司将不会再进行Moto Blur的开发和品牌推广。 不过,Google的警告并没有制止住他的见异思迁。今年年初的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上,桑杰·贾公开透露说摩托罗拉希望能有自己控制的操作系统,只是他们缺乏规模来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随后桑杰·贾访问中国,又大方表示摩托罗拉正考虑百度的软件和中联通的沃Phone平台:“我们正在商讨,我们绝对会与百度谈。”这还不止,8月份在美国,他又说Windows 8非常诱人:“一旦我们认为Windows 8的生态系统变得成熟,且创新、服务及功能等品质可被彰显,我们就会向Windows 8展开怀抱。” 如此赤裸裸的言论,无疑都会传到佩奇的耳中。事实上,“多心”的并非只有摩托罗拉,Android系其他厂商也都将鸡蛋慢慢转移到其他篮子上,比如HTC的CEO周永明透露说,在公司30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中,Android和微软系统的人数各占一半,三星也从2009年开始默默做起自己的操作系统平台bada。 Google的控制力一再减弱,而此时苹果又展开了针对Android的一系列的专利战争。除了对Android阵营发动“法庭围剿”外,今年7月,苹果联合微软等公司,共同出资45亿美元将北电近6000项专利买下,在专利招标竞购中,苹果就单独出资20亿美元买下北电宽带通信LTE全部专利所有权。不久,苹果又联合微软买下了另一家网络数据公司Novell的专利。 骄傲的乔布斯,自然不能忍受Android的崛起。激烈的专利风暴,也逼着Google必须做出一个选择。8月15日晚,这个选择揭晓,就是买下拥有众多专利权的摩托罗拉,在保护Android的旗帜下,拥有一家自身掌控的手机硬件厂商。 这个收购,也让一个通信产业曾经的王者,昔日的手机第二巨头摩托罗拉,从此卸下帷幕,结束了自己独立品牌的伟大时光。2004年之后,跟不上智能手机发展步伐的摩托罗拉,日益衰落,今年年初不得不分拆为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两个公司。三个月前,摩托罗拉刚将手机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卖给了西门子通信,如今又将顶梁柱手机终端完全卖给Google,这个昔日显赫的品牌,如今已沦为Google这个当下新巨头的游戏砝码。 美国Morgan Keegan股权研究公司的分析师塔维斯·麦科特在看过双方的合作细节后评论道:“Google不能当众宣布要将Android变成一个专有系统。”他甚至认为两三年之后,Google将会宣布关闭Android平台,然后在自己的手机上构建独有的功能,彼时所谓的合作伙伴将无法共享。 毕竟Google只想收购专利的话,为何不去收购InterDigital公司呢?后者拥有8000个无线专利、10000个待批准专利,并在最近准备转让,而且他们的市值只有30亿美元,也没有摩托罗拉的手机硬件业务。 [...] 您可能也喜欢:
Google:免费的摩托罗拉手机?
Google 是如何调节搜索算法的?
Google产品经理笔试题面试题
Google和Apple是如何反目成仇的
Google+比Facebook更注重隐私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三星发布移动即时通讯服务ChatOn   阅读原文

据美国科技博客BGR报道,三星周一发布免费移动即时通讯服务ChatOn。除三星Bada系统外,ChatOn还兼容Android、iOS等主要手机操作系统。 三星在新闻稿中称,ChatOn为其全球通信... 全文↓

三星发布移动即时通讯服务ChatOn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1天前

据美国科技博客BGR报道,三星周一发布免费移动即时通讯服务ChatOn。除三星Bada系统外,ChatOn还兼容Android、iOS等主要手机操作系统。

三星在新闻稿中称,ChatOn为其全球通信服务,适用于所有主要智能机和功能手机平台。ChatOn可以让用户在不受系统平台限制的情况下与朋友、家人进行互动。ChatOn可以让用户进行一对一对话、群聊、群发信息,共享图片、视频、语音信息和联系人。

ChatOn不但支持三星Bada、Android系统智能机和功能手机,它还兼容iOS 、黑莓等其它移动平台。三星还将发布网络客户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PC进行信息分享。

ChatON具备两种功能选择:第一种为功能手机准备,提供文本、图片、日历和联系人信息共享;第二种针对智能机,可提供互动排名等功能来显示用户使用ChatON服务的活跃度。

ChatON将在IFA 2011(柏林电子消费展)上予以展示,9月份在120多个国家上线,提供60种语言支持。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iPad手机QQ浏览器产品风格调研   阅读原文

用研项目一般都以产品和交互为输出对象,关注研究的结论,强调理性和客观。但这是一个以视觉设计师为输出对象的研究,它更多想完成“如何让设计师感受用户”的使命,强调绘声绘色的数据描绘,同时它也是一个投射研究... 全文↓

iPad手机QQ浏览器产品风格调研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用研项目一般都以产品和交互为输出对象,关注研究的结论,强调理性和客观。但这是一个以视觉设计师为输出对象的研究,它更多想完成“如何让设计师感受用户”的使命,强调绘声绘色的数据描绘,同时它也是一个投射研究的案例,作为项目积累和大家分享。

  项目目的:

为iPad浏览器概念设计的视觉设计提供输入,并对现有的3个视觉稿进行评估

  项目程序

1,需求理解:想知道什么叫设计风格,设计师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用户数据,哪些东西是能帮助他们设计

方法:基于视觉设计师的快速访谈,N=12

“如果让你做一个iPad浏览器设计,你希望从用户那里得到哪些信息输入”

  •用户的品味如何,有什么喜欢的品牌,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美

  •他们在哪里用这个产品,是晚上看还是白天看

  •他们喜欢什么样质感、颜色、透明度的皮肤,他们对特殊皮肤有没有要求

  •他们为什么买iPad,他们是不是喜欢iPad这种很圆润的造型

  •他们喜欢按钮是舒适的,还是看上去很精致的

  •他们觉得浏览器设计的拟物感应该和QQ大厅一样,还是和iBook那样,还是和safari一样

  •他们觉得iPad的色彩应该很重还是很轻

  •iPad浏览器应该是一个热闹的产品还是一个安静的产品

  •他们喜欢功能/信息是铺开来的,还是藏起来

  •浏览器对于他们来说是个什么

  •浏览器什么对他们来说最重要,视觉设计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吗,是不是视觉设计不存在反而是他们要的

  •……

结果,设计师想要的是三类信息,包括用户理解(用户的年龄,性别,场景,产品使用习惯等),基础设计元素偏好(颜色,材质,透明度,按钮的形状等),能够给设计提供灵感的“抽象的感觉”

题外,每个视觉设计师给出的想法都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有的人想知道这些,有的人想知道那些,但叠加他们的数据,就可以拼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图。所以,这种快速访谈在扑捉需求,或做概念理解时比较好用。比如做流失调研的时候,不妨直接找项目组的人先做几个简单的访谈,问一下他们觉得用户流失原因是什么,会对更好的看见问题的全景有帮助。

有人问为什么不只是拿iPad浏览器的设计师,这次报告的真正输出对象做访谈,而要问更多的设计师。原因是为了弥补个体的局限。以用研举例,浏览器风格调研这样一个课题,我怎么做,你怎么做,第三人怎么做,各有各的想法,虽然你们不一定都做浏览器用研,但这并不妨碍你们很快的也拿出一个方案,有的东西是相通的。这样把大家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想法都收集起来,看见这些想法背后多棱的视角和思考,出来的方案应该会更好。

如果再进一步想,那是不是做某个产品用研的时候,也可以问一下其它产品经理,面对相同的产品问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未尝不可。通常不那么做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用研长期和产品打交道,觉得他们的需求更容易把握,而设计师的需求则相对陌生。另一方面产品的需求可能有更强的独特性,每个每个产品都不一样,而产品间的视觉设计相对更为相通。但依旧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基于产品的需求调研。

  1, 方案设计及执行

方法:焦点小组(背景问卷,引导讨论的PPT,和讨论过程中分发给用户的偏好选择量表)

因为设计师想要的除了一些基本的用户属性数据和产品使用数据外,更多是想要一些感性的东西,从感受用户中得到一些设计灵感,因此研究方案设计时,侧重收集了一些形而上的数据,例如:用户的着衣风格,用户的消费阶层和消费理念,他们的生活节奏,他们使用浏览器的时候情绪体验是什么,浏览器视觉上需要给他们营造什么样的氛围等等。

因此,基于研究想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常规的研究方法中

•电话访谈是不合适的。

•在线问卷,数据会是冷冰冰的,只有其然而没有其所以然,比较适合用来抓一些简单、直接、明确的问题的答案。

•深访,项目成本相对较高,得到的数据可以很深很厚,而视觉风格是一种主观偏好,它没有使用动机或者需求那么深那么稳定,做多少样本才合适,会是个问题

•卡片法,这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因为项目周期和深访一样会拖得比较长

•焦点小组(群体座谈),它不一定是一个最佳的方法,但它的数据深度介于深访和问卷之间。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高效,看上去投入产出比很高;而它最大的问题在于群体选择对个体的压力,一个人可能在集体讨论时更不容易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这种偏好类的研究,影响会更致命,所以在这次使用中,使用了大量的量表来给用户做事先的选择,屏蔽其它人的影响。

  2, 结果输出

用户希望浏览器的存在感是很低的,低到不存在(不影响使用的便利性),而在视觉上,他们想浏览器的皮肤和“水”轻薄、透明、自然、清新、动感、愉悦心情。

从焦点小组的结果看,用户的偏好选择在某些问题上一致性很强,所以报告重点把这些一致性很强且不存在组间差异的结果做了提炼,并且给出了用户之所以这么选择的理由。

这些理由,如果再重头看数据,在问题间是相对稳定的,它暗藏在每个选择的背后。例如,他们在材质上选择了水,在透明度上选择了最轻薄,都是因为他们希望产品有很低的存在感。他们选择灰色,选择T恤,都是因为他们想要浏览器在视觉上不要影响他们的网页阅读。他们会通过形形色色的选择来表达或寄托他们想要的东西,而研究者需要用各式各样的问题去拼凑和挖掘答案。

另外,这些理由在用户间也是相对稳定的,就某一种产品而言,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外观,其背后的理由并没有如孔雀开屏般散开,偏好的个性化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强,我猜测再做更多的用户,结论中那些共性的“选择理由”也还在,但有可能更丰满。

所以这一切都在暗示研究的另一个结论,如果项目资源允许,卡片法或许更适合此类有产品针对性的设计风格偏好研究。这一结论如果有机会可以再验证。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ucd/8963.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苹果欲初推iOS电视   阅读原文

如果苹果推出iOS电视机,那么意味着苹果将把业务从计算机行业拓展至规模更大的消费电子行业。目前已有许多报道为这一传闻提供了依据: - Piper 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 全文↓

苹果欲初推iOS电视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天前

如果苹果推出iOS电视机,那么意味着苹果将把业务从计算机行业拓展至规模更大的消费电子行业。目前已有许多报道为这一传闻提供了依据:

- Piper 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预计,苹果将在2012年底至2013年初推出一款电视机。蒙斯特在接受采访时援引了多名消息人士的说法,这些消息人士来自苹果的供应商,以及苹果内部。蒙斯特预计,苹果将推出一款电视机,而不仅仅是机顶盒,这款电视机将采用iOS系统。

苹果iOS电视假想图

- 风险投资家斯特沃特·阿尔索普(Stewart Alsop)此前也谈到了苹果的“iTelivision”。阿尔索普是TiVo和Sonos的董事,因此非常关注硬件行业。他表示,曾从多个硅谷消息来源处听到有关苹果电视机项目的传闻。

- 《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苹果“正在开发一种新技术,在电视机上发布视频,并且正在讨论是否将推出付费订购的电视服务”。《华尔街日报》的消息人士通常来自苹果内部。

- Cult of Mac网站指出,苹果目前推出电视机的时机已经成熟,高端电视机的价格已经跌破1000美元。

- 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表示,苹果将该公司的技术整合至电视机是合理的。这加重了外界的猜测。

苹果此前已经推出了Apple TV机顶盒,帮助用户通过iTunes下载电影和电视节目,以及在线视频内容。苹果已经与多家电影制片商和电视网结为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了规模庞大的内容库。而苹果轻量级的iOS操作系统非常适合消费电子设备。

阿尔索普指出,阻碍苹果推出电视机的最主要因素是液晶面板的价格。自2007年开始,液晶面板一直是制约苹果产品的重要因素。

苹果早在数年前就计划推出以触摸屏为核心的计算机,然而阿尔索普表示,由于液晶面板的价格过高,苹果只能专注于尺寸更小的设备,即iPhone。不过由于产能的提升,液晶面板的价格正在稳定下降,这也使苹果推出9.7英寸的iPad成为可能。

阿尔索普预计,苹果将会在不久之后推出15英寸或19英寸,采用iOS系统的触摸屏电视机。这一时间有可能是在2012年的圣诞节假期。如此大的屏幕足以使设备成为放置在厨房和卧室的电视机。

更重要的是,iOS系统将使苹果的电视机产品不仅可以播放视频,还可以用于玩游戏,运行应用,帮助用户查看日程表,以及发布Twitter消息等。而苹果电视机可以与其他苹果设备,例如iPhone、iPad和MacBook Air无缝整合,使苹果建立起完整的消费电子产品线。

阿尔索普表示:“如果你去看看百思买店中的电视机,这些产品都非常老式,已经出现了30、40、50年。”尽管显示技术获得了发展,屏幕变为平板,并且分辨率有了大幅提升,但看电视这一活动的基本方式并没有任何改变。阿尔索普表示:“苹果电视机在电视机行业的影响将相当于iPhone之于手机行业。”(邱越)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