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萤草用什么御魂:不可思E 2011-8-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16:27
不可思E 

.XXX成人情色域名后缀即将开放注册  阅读原文

“日前,顶级域名注册商godaddy已放出.xxx域名预订专题页面 针对.xxx成人类网站域名后缀开始第一步的预订准备工作。.xxx域名预订将分为下面四个级别,依先后顺序决定域名优先获得权: A级:成人类网站商标、域名持有者,即目前成人类网站业内商家将优先获得其注册商标的xxx域名 B级:非成人类网站商标持有者 C级:优先预登记级别,公开提供给最早... 全文↓

.XXX成人情色域名后缀即将开放注册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6 10:36:05

“日前,顶级域名注册商godaddy已放出.xxx域名预订专题页面

针对.xxx成人类网站域名后缀开始第一步的预订准备工作。.xxx域名预订将分为下面四个级别,依先后顺序决定域名优先获得权:

A级:成人类网站商标、域名持有者,即目前成人类网站业内商家将优先获得其注册商标的xxx域名

B级:非成人类网站商标持有者

C级:优先预登记级别,公开提供给最早预先登记的民众

普通级:像目.com或者其他可用后缀一样,完全公开注册,先抢注到的则为域名持有者如果你想获得C级,抢注到类似x.xxx这么酷的域名(这是我的,谁预订和谁急),则需要现在就预订godaddy的官方消息

注意,即使你已经有了godaddy帐号并已预订过godaddy的newsletter,也同样需要再次在.xxx预订专题页面登记你的信息,同时写明你期望获得的.xxx域名(可多填,一行一个)”

来自: Solidot

您可能也喜欢:
百度连接开放平台发布 搜狐奇艺拉手天极已加入
开放平台之争,谁将成为最后的胜者
Facebook:开放的乌托邦
开放平台的本质是什么?
Twitter联合创始人:域名已死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腾讯微博申请新途径,即将开放注册 (@imdouz)
黑莓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向iOS和Android开放企业服务 (@52digital)
购得域名 GODHORSE.ORG (@2ndsky)
索马里共和国.SO域名今日将正式对公众开放注册 (@homeol)
87%开发者认为Android版本分化成问题 (@zhuotx)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苹果新专利:用耳机给手机充电  阅读原文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最新文件显示,苹果申请了一项全新的专利,可以借助感应充电技术,用耳机为便携设备充电。 感应充电可以利用电磁场实现短距离电力传输,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电动牙刷。根据专利申请文件,苹... 全文↓

苹果新专利:用耳机给手机充电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6 10:32:24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最新文件显示,苹果申请了一项全新的专利,可以借助感应充电技术,用耳机为便携设备充电。

感应充电可以利用电磁场实现短距离电力传输,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电动牙刷。根据专利申请文件,苹果正在研究两种感应充电方案:第一种是将耳机缠绕在一个柱状充电器上为iOS设备充电;第二种则需要用到一套声学系统。

感应充电的劣势在于效率较低。由于耗电量和充电频率远高于电动牙刷,因此如果要借助这一技术为iPhone和iPad充电,必须要使用大型的接收线圈,但这却会增大产品的体积,因此苹果将重点放在了耳机上。

在第一种方案中,用户只需要将内置成束导线的音频线缠绕在柱体上,即可形成一个感应接收线圈。柱体可以释放磁场,并在音频线内形成电流,从而为电池充电。音频线可以是头戴式耳机、耳塞式耳机或麦克风线。

第二种方案需要使用一个音频输出器。将耳塞式耳机放入一个凹洞中,之后,充电器内置的扬声器会引发耳塞的扬声器震动。这样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为电池充电。这种震动的频率在人耳能够听到的范围之外,因此不会产生噪音。

无论选择上述何种方式,苹果都希望利用一套感应系统为多台设备充电。

来自: 新浪科技 您可能也喜欢:
越狱过后,苹果未来的路如何走?
苹果和微软的用户界面设计分歧
苹果再次爆新专利:电容屏触控笔
苹果COO蒂姆·库克:乔布斯的准接班人
笑看苹果如何把一个技术失误转化成一场公关胜利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苹果手机同步助手1.24版 最新发布 (@52digital)
苹果iPhone手机短信输入小技巧 (@52digital)
苹果iPhone 5炙手可热的10大原因 (@52digital)
苹果iCloud会带来大量营收 (@52digital)
【经验分享】苹果iPod/iPhone/iPad设备刷机前需要准备事宜 (@52digital)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马化腾的「大腾讯」战略  阅读原文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知道QQ,会上网的都有个QQ号;在中国做互联网,绕不开三件事情:1、生,2、死,3、马化腾。在中国,除了马化腾,谁还能获此“殊荣”呢?同时,在中国提到腾讯,还有一个词与它“如影随形... 全文↓

马化腾的「大腾讯」战略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5 20:04:55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知道QQ,会上网的都有个QQ号;在中国做互联网,绕不开三件事情:1、生,2、死,3、马化腾。在中国,除了马化腾,谁还能获此“殊荣”呢?同时,在中国提到腾讯,还有一个词与它“如影随形”,那就是“抄袭”。貌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竟然就这样用来描述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

腾讯诞生于1998年11月11日——那是中国互联网的荒蛮时代,一切的互联网企业都已模仿起步(貌似至今未变),距今已有近十三年。十三年,在历史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一瞬,而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里,十三年却意味着更新换代,几重轮回,意味着两代网民,意味着多少梦幻与奇迹的幻灭。马化腾作为早一批的程序员(在今年的站长大会上,马化腾甚至还以“老站长”自居),靠模仿ICQ这款即时聊天工具起步,稳坐了中国互联网大佬的宝座。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是一个造梦的机器。从此,腾讯左右突击,一千多项产品,几乎涉足了互联网的各个方面。也正因此,成为被其他抄袭者指责抄袭次数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背上了“抄袭大佬”的黑锅,受万夫所指。其实在中国,这个亦步亦趋相互模仿的产业环境中,谁不是这样呢?只是腾讯抄了个大而全的“满汉全席”而已。

《福布斯》七月份的时候评选出了全球百大最具创新能力企业排行榜。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著名的网络公司腾讯位列第四,一举超越以iPhone、iPad等科技创新产品闻名于世的苹果。腾讯公司专利数量(无论是专利申请量还是授权数量)都可以比肩Google等国际互联网巨头。截至今年3月,其授权专利量超过1000件。去年,腾讯获得了中国专利界的“奥斯卡”——中国专利金奖。可这样的一家企业为什么会被指控为“抄袭”大王呢?这一切要归罪于马化腾的“大腾讯”战略。

马化腾低调、内敛,但内心非常强大。2005年的时候,马化腾说过这样的话:腾讯要打造出一个“在线生活”的新模式。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和电的依赖一样,腾讯要做成互联网上的水和电。腾讯希望给用户提供的是一站式和全价值链的互联网服务解决方案,通过腾讯已经形成的即时通信服务、互动娱乐业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和广告业务七大业务体系来打造“一站式”的在线生活布局。

就是这样,腾讯出手了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产品与服务,打造了互联网的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就像沃尔玛打造的一站式购物平台一样。出于成本的考虑,腾讯的产品往往是自己开发,自行推广。而得益于其技术力量、平台优势、用户数量、运营优势等因素,腾讯的产品除少数外,往往都是成功的。也因此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公敌,“抄袭”不过是他们攻击腾讯的幌子。

去年3Q大战之后,腾讯开始转变思路,走向了开放的路子。拿出100亿元的产业共赢基金,先后投资了高朋、华谊兄弟、艺龙、金山等项目,其数量超过过去12年总和。先后宣布彻底开放腾讯朋友、QQ空间、腾讯微博、财付通、电子商务、腾讯搜搜、彩贝以及QQ八大开放平台,推出QQ的开放系统Q+。这家曾是“人民公敌”的企业开始了多维度的开放。腾讯面向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提出“一站式接入、多平台发布”的开放承诺开始逐步实现。腾讯的开放之路,来势汹汹,势不可挡。正如马化腾所说,开放不是一种态度,是能力。开放是“大公司搭台,小公司/个人唱戏”,在中国,也就腾讯有这个能力将戏台搭得足够大。

但腾讯的开放不代表放弃了做“一站式在线生活”的“大腾讯战略”,而是腾讯找到了实现“大腾讯战略”的捷径——将各方产品和应用依附于腾讯平台之下,实现产略共赢。腾讯开放的核心是:平台渠道化,用户流量化。通过腾讯的平台优势和海量用户带来的巨大流量,开发者可以省却更多的推广和运营成本,更容易的获得成功。就像之前商家是自产自销货物,到后来是将自家的货物送到沃尔玛等大型超市销售。后者可以使双方获得更多的利益。换句话说,就是开放可以助腾讯更快地实现“大腾讯”战略。

您可能也喜欢:
腾讯: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腾讯发布其小Q机器人 现特价1188元
腾讯朋友3.0版本发布
腾讯与社交游戏公司Zynga合作 将推中文版星佳城市
腾讯Q+将面世 官方微博发出邀请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腾讯小Q机器人真机试玩 (@iplaymid)
腾讯人海 试用感受 (@cuike)
腾讯超级B2C平台将上线 砸5亿元扶持拍拍卖家 (@cninin)
马化腾的精明干练与狠的升华 (@lzhi)
腾讯金山联手推免费极速杀毒套装 (@cninin)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Google是如何做代码审查的  阅读原文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我已经不在Google工作了。我还没有想清楚应该去哪里—有两三个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摆在我面前。因为在这段做决定时间里,我不再受雇于任何人,我想可以写一些专业性的东西,一些很有趣,但... 全文↓

Google是如何做代码审查的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5 20:03:25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我已经不在Google工作了。我还没有想清楚应该去哪里—有两三个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摆在我面前。因为在这段做决定时间里,我不再受雇于任何人,我想可以写一些专业性的东西,一些很有趣,但也会在同事和管理工作中导致关系紧张的东西。

Google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他们做出了很多令人称赞的东西—既是公司外部,人们可以看到的东西,也是公司内部。有一些在公司内部并不属于保密的事情,在外部并没有给予足够广泛的讨论。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

让Google的程序如此优秀的一个最重要的事情看起来是非常的简单:代码审查。并不是只有Google做这个事情—代码审查已经被广泛的认可为一种非常好的做法,很多人都在这样做。但我还没有看到第二家这样大的公司能把这种事情运用的如此普遍。在Google,没有程序,任何产品、任何项目的程序代码,可以在没有经过有效的代码审查前提交到代码库里的。

所有人都要经过代码审查。并且很正规的:这种事情应该成为任何重要的软件开发工作中一个基本制度。并不单指产品程序——所有东西。它不需要很多的工作,但它的效果是巨大的。

从代码审查里能得到什么?

很显然:在代码提交前,用第二群眼睛检查一遍,防止bug混入。这是对其最常见的理解,是对代码审查的好处的最广泛的认识。但是,依我的经验来看,这反倒是它最不重要的一点。人们确实在代码审查中找到了bug。可是,这些在代码审查中能发现的绝大部分bug,很显然,都是微不足道的bug,程序的作者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发现它们。真正需要花时间去发现的bug不是在代码审查里能找到的。

代码审查的最大的功用是纯社会性的。如果你在编程,而且知道将会有同事检查你的代码,你编程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写出的代码将更加整洁,有更好的注释,更好的程序结构——因为你知道,那个你很在意的人将会查看你的程序。没有代码审查,你知道人们最终还是会看你的程序。但这种事情不是立即发生的事,它不会给你带来同等的紧迫感,它不会给你相同的个人评判的那种感受。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代码审查能传播知识。在很多的开发团队里,经常每一个人负责一个核心模块,每个人都只关注他自己的那个模块。除非是同事的模块影响了自己的程序,他们从不相互交流。这种情况的后果是,每个模块只有一个人熟悉里面的代码。如果这个人休假或——但愿不是——辞职了,其他人则束手无策。通过代码审查,至少会有两个人熟悉这些程序——作者,以及审查者。审查者并不能像程序的作者一样对程序十分了解——但他会熟悉程序的设计和架构,这是极其重要的。

当然,没有什么事情能简单的做下来的。依我的经验,在你能正确的进行代码审查前,你需要花时间锻炼学习。我发现人们在代码审查时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导致不少麻烦——尤其在一些缺乏经验的审查者中经常的出现,他们给了人们一个很遭的代码审查的体验,成为了人们接受代码审查制度的一个障碍。

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代码审查用意是在代码提交前找到其中的问题——你要发现是它的正确。在代码审查中最常犯的错误——几乎每个新手都会犯的错误——是,审查者根据自己的编程习惯来评判别人的代码。

对于一个问题,通常我们能找出十几种方法去解决。对于一种解决方案,我们能有百万种编码方案来实现它。作为一个审查者,你的任务不是来确保被审查的代码都采用的是你的编码风格——因为它不可能跟你写的一样。作为一段代码的审查者的任务是确保由作者自己写出的代码是正确的。一旦这个原则被打破,你最终将会倍感折磨,深受挫折——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问题在于,这种错误是如此的普遍而易犯。如果你是个程序员,当你遇到一个问题,你能想到一种解决方案——你就把你想到的方案作为标准答案。但事情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好的审查者,你需要明白这个道理。

代码审查的第二个易犯的毛病是,人们觉得有压力,感觉非要说点什么才好。你知道作者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这些程序——不该说点什么吗?

不,你不需要。

只说一句“哇,不错呀”,任何时候都不会不合适。如果你总是力图找出一点什么东西来批评,你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损害自己的威望。当你不厌其烦的找出一些东西来,只是为了说些什么,被审查人就会知道,你说这些话只是为了填补寂静。你的评论将不再被人重视。

第三是速度。你不能匆匆忙忙的进行一次代码审查——但你也要能迅速的完成。你的同伴在等你。如果你和你的同事并不想花太多时间进行代码复查,你们很快的完成,那被审查者会觉得很沮丧,这种代码审查带来的只有失望的感觉。就好象是打搅了大家,使大家放下手头的工作来进行审查。事情不该是这样。你并不需要推掉手头上的任何事情来做代码审查。但如果中途耽误了几个小时,你中间还要休息一会,喝杯茶,冲个澡,或谈会儿闲话。当你回到审查现场,你可以继续下去,把事情做完。如果你真是这样,我想没有愿意在那干等着你。

 

您可能也喜欢:
Google到底是怎么盈利的?
Google为什么不道歉
Google推网页加速服务 加快读取25%至60%
Google早起那坑爹的客服们
想知道Google的背面吗?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我们不再需要用关键词搜索  阅读原文

美国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奥伦·埃奇奥尼(Oren Etzioni)周四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呼吁搜索行业加强改革意识,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过不了多久,关键词搜索将会成为像电动打印机和黑胶唱片一... 全文↓

我们不再需要用关键词搜索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5 19:58:55

美国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奥伦·埃奇奥尼(Oren Etzioni)周四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呼吁搜索行业加强改革意识,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过不了多久,关键词搜索将会成为像电动打印机和黑胶唱片一样的怀旧产品,寄托人们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埃奇奥尼如是说。

他写道,当前所缺乏的是领先的科技企业和大学对资金和技术的必要投入。他认为,更好的搜索技术将能够支持语音搜索,并对输入的问题直接做出响应,或者是用自然的语言进行搜索并获得答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使用索引来实现。

此前曾经有很多人对互联网搜索技术的不足提出过批评,但埃奇奥尼却结合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并描述了实现这一愿景所需的技术。他认为,当前的搜索技术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关键词搜索框,这将成为一大创新障碍。这一点与“桌面”的理念对于PC界面创新的束缚如出一辙。

埃奇奥尼认为,有两大动力可以推动这种变革。一方面是智能手机的崛起。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手机来搜索和寻找信息。“终端设备的未来属于智能手机,传统搜索中那单调的10个蓝色链接无法继续适应这种趋势。”他说。

另一方面则是能够阅读并领会文本含义的软件的快速发展。包括谷歌和微软在内的企业都在努力开发智能搜索。但埃奇奥尼认为,谷歌和微软目前所从事的多数工作仍然逃不出传统搜索的束缚。

在电视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胜出的IBM“沃森”(Watson)电脑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参考。“我并不是说Google应该立刻转变,但我认为他们应当向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他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埃奇奥尼的观点并非绝对公正,因为他正在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并且专注于语义分析。其他一些大学和企业实验室也在开展类似的研究。

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的支持者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海军研究署以及Google。

来自: 新浪科技

 

您可能也喜欢:
搜索引擎营销行业最新调查统计数据汇总
搜索引擎页面的交互设计
图像搜索的N种畅想和1个答案
6个图片搜索引擎对比
搜索引擎直接给你提供答案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如何判断网站是否被搜索引擎降权 (@homeol)
Google+将如何影响搜索引擎优化 (@homeol)
Google 搜索技巧 (@igevin)
Google刚刚成为了捷克共和国头号搜索引擎 (@iplaymid)
学术搜索利器——微软学术搜索 (@igevin)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Facebook主管帐号被G+封杀  阅读原文

8月5日消息,有Google+用户曝出,Firefox的创始人兼Facebook产品主管Blake Ross在Google+上的账号被停止使用。在此事引起关注后,Google+又人工恢复了Blake... 全文↓

Facebook主管帐号被G+封杀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5 19:57:54

8月5日消息,有Google+用户曝出,Firefox的创始人兼Facebook产品主管Blake Ross在Google+上的账号被停止使用。在此事引起关注后,Google+又人工恢复了Blake Ross的账号。

Blake Ross就是用自己的真名注册的Google+账号,但是今日早间发现已经无法使用。Google+给出的理由是,“在检查你的属性之后,我们发现你提供的名字违反了我们的社区标准。”但是Blake Ross用的真名注册,而且有用户搜素之后发现Google+里一共有8个叫Blake Ross的人,同名者们的账号均能正常使用。有用户称,“这样的理由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在引起广泛讨论后,Blake Ross的帐号于下午恢复,Google发言人称他们无法对某个具体帐户被封进行回应,只给出了官方封号政策的链接。由于Blake Ross已经被过万的用户加入到自己的圈子,在大量用户的要求下,Google最终做出了回应,称他们的“机器算法出现问题”,所以封了Blake Ross的账号,工作人员发现错误之后及时进行了修复。

来自: 网易科技

您可能也喜欢:
办再多的show,台湾也不可能有Facebook
主管部门称Facebook入华正在审批
传Facebook和谷歌与Skype探讨合资事宜
Facebook:开放的乌托邦
消息称Facebook正与百度谈判中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进行产品的精简 转化率将提高10倍  阅读原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正确使用图片来装饰将提高产品转化率,今天继续关注如何提高在线销售的话题。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提高在线销售1000%。 如果你曾经听人说过“Less Is More”这样的言论... 全文↓

进行产品的精简 转化率将提高10倍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5 19:55:50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正确使用图片来装饰将提高产品转化率,今天继续关注如何提高在线销售的话题。

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提高在线销售1000%。

如果你曾经听人说过“Less Is More”这样的言论,没错,这就是把转换率提高10倍的秘密!

大多数人在开始在网上销售一些东西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创建一个广泛的服务/产品列表。他们认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有可能招揽更多的顾客,并促成更多的交易。看看Amazon,Ebay,TaoBao,在这些网站上有足够多的商品种类可供人们选择,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有一个无穷大的货架,当然是放越多的产品越有利。

如果你读过《长尾理论》,你一定认为“More Is Better”是非常有道理的,大多数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实上无限延长的产品线却是影响转换率的第一杀手。如果你想提高产品销售的转换能力,你必须简化你的产品。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看 Sheena Iyengar 做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测试

更少的选择,更多的销售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Sheena Iyengar [有兴趣可以参考她的书《选择的艺术》]在德尔格的一个超级市场设立了一个免费品尝的展位,这是一个面向高消费阶层的超市, 并连续在两个星期的星期六进行展示。

在第一个星期六,提供了24种口味的果酱供人们品尝,而另一个周六则仅仅提供6种口味。现在我们来猜一猜,哪一个周六销售出了更多的果酱?

根据“越多越好”的心态,你应该会认为有更多选择的第一个周六会销售出更多的产品。但是,结果正如你可能知道的那样,并不是选择越多就越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24种口味的展示上,有60%的顾客停在了展位并参与了免费品尝活动,在他们中有3%的人购买了产品。而在只有6种口味的展示中,有40%的顾客参与了免费品尝活动,但在这些人中却有30%的人购买了产品。

巨大的成果!更多的口味吸引了更多的人,而更少的口味则卖出了更多的产品,10倍于前者的转换率!

为什么限制选择的空间更有利于销售的提高?

买东西就像是精神上的征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一个“黑与白”的简单选择。你需要去理解可用的信息,评估它是否适合你,跟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去比较,最后决定到底是买还是不买。

当你获得了一个非常详尽的产品列表,你希望通过上面提到的决策过程来从这些所有的产品中选择出一个你认为最好的。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和让人觉得愉快的工作!

这种情况会导致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选择超载[Choice Overload]。总的来讲,当人们面临好几种选择得时候,他们总是放弃所有已经找到的东西,而转向其他的东西,或许他们并不期待找到需要的十全十美,可内心还是会期待相对的完美。这也许就是现实版本的猴子掰包谷。

Sheena的试验结果显而易见地证明了上面的理论,拥有24种选择的人们有97%选择了什么都不买,而只有6种选择的人们则有30%购买的至少1个产品。

品种繁多至少在两个方面对营销商不利。首先,太多的选择让消费者更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品种,对购买造成潜在阻碍。其次,大量的品种会增加每个选择都被 “负面光环”笼罩的可能性,“负面光环”是一种被强化的感觉,好像每种选择都会让你放弃一些你想要的而且其他某个产品可以提供的功能。

减少选择的数量不仅 会提高人们做出决定的可能性,而且会让人们对自己的选择感觉更满意。

但是,我们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究竟在你的比较评论页里该提供多少个选择?

在超市,更少的选择意味着更多的销售。这在你的网店和Affiliate比较评论Landing Page里是否同样有效呢?是否有个魔力数字能够帮助我们最大化转换率呢?

鉴于不同的网上业务,以我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提供1到6个选择应该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魔法数字。一个来自English Writing Software Reviews的案例显示,该网站从最初的Top 10 Writing Software Comparison修改为Top 3后,Whitesmoke,Stylewriter和Ginger Software的转换率分别从3%,5%,1.5%提高到了10%,15%,6%,正因为转换率的大幅提升,最终软件供应商将whitesmoke和ginger software的佣金比率从30%提高到了45%。

因为转换率和佣金比率的提升,最终该网站的affiliate销售月收益提升了400%以上。

为什么我们把魔法数字限制在1到6之间,听我下面的解释:

网上零售商 (客户经常性浏览)

如果你是淘宝店主,或者自建网店的网上零售商,你应该提供4到6个选择会比较好。

爱逛零售店的人更倾向于这个“逛”字,也就是浏览了,因此让他们有较多的选择会有利于捕捉他们的注意,但却不至于让他们选择超载。

比如Amazon,他们以严格的销售测试而闻名电子商务领域,在他们的图书页面种的“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also bought”一项就最多显示6本客户还购买过的书籍。

注意:实际的数量取决于你浏览器的宽度

SAAS软件即服务提供商 (客户需要某种服务)

如果你销售软件或在线应用等互联网服务,比如虚拟主机,云存储服务等需要客户按月支付费用的服务,我的建议是提供4到5个选择给客户。

通常当人们需要某种服务的时候,他们更多的会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而不会想要得更多或者更少。一方面,你需要去满足轻度用户;另一方面,你还得考虑怎么满足重度使用的客户。在所有情况下,你都不希望让任何一种用户感觉到他们获得了更多他们不需要的服务,却要为此而付费,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退出服务。

比如 37signals,另一家以测试闻名的公司。他们为每个软件服务提供了4到5个计划。难道是巧合?我想不是的。甚至Netflix也是提供了4到5个级别的服务,很多web hosting公司也为他们的虚拟主机,VPS,独立服务器等提供4到5个计划供客户选择。

信息产品卖家 (客户需要咨询和建议)

如果你是一名信息产品卖家,比如clickbank上的电子书销售商,你应该在同一时间专注于同一个产品上面。

原因很简单,人们希望从专家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如果你不够专注,人们自然会怀疑你是否有指导他们的能力。

如果你是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或者说你有多个niche的信息,又该如何呢?许多顶级信息产品卖家都在针对不同的niche使用不同的域名,并使用不同的化名。

总结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并没有让大家把现有货架上的东西撤下柜台,长尾理论仍然是有效的。这并不矛盾,你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去展示现有的产品,在产品展示上做一些精简,这将会大幅增加你的销售。

如何进行产品的精简?你可以创建特定的,专属的分类。比如,如果提供网络营销培训,你可以提供3种不同的选择:

初级计划:你可以提供针对新人的入门计划,帮助新手如何申请购买合适的域名,主机,网络管理,网页设计基础,Landing Page设计,WordPress安装管理,常用工具安装配置,如何申请广告联盟等…

中级计划:搜索引擎优化,谷歌Adwords,YSM,adCenter,百度推广等PPC搜索广告推广技巧,article marketing,social marketing,media buy等推广方法…

高级计划:提供定制软件工具,自动化推广、建站,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培训内容,推荐加入优秀团队等等…

怎么样,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吗?

你也有通过精简产品而最终提高销售额的精彩案例与我们分享吗?

相关阅读:正确使用图片来装饰将提高产品转化率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pd/8555.html

您可能也喜欢:
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
产品成功与否和加班有关系吗?
产品经理常遇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从动车事故看互联网的产品开发和管理
原聊录——写在原研哉设计展后面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产品成功与否和加班有关系吗?  阅读原文

最近产品行业流传“唯快不破”四字诀,这话我是信的,只有实际运行的数据才能提供最可靠的指引。所以数据来得越快,方向就走得越准。敏捷发布,小步快走这些道理都是互联网产品项目的真理。问题是,单单从一个“快”... 全文↓

产品成功与否和加班有关系吗?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5 19:53:14

最近产品行业流传“唯快不破”四字诀,这话我是信的,只有实际运行的数据才能提供最可靠的指引。所以数据来得越快,方向就走得越准。敏捷发布,小步快走这些道理都是互联网产品项目的真理。问题是,单单从一个“快”字延伸出去,很容易唱一曲“爱拼才会赢”,6X12,甚至6X14之说大有市场。

加班并不可怕,至少我自己不怕加班,而且是习惯性每天多做几小时。过去五年的历史记录有两个,一是连续半年以上每周工作70+小时,另一个是带队报道车展的时候,连续四五天,每天工作16+小时。但正因为我加班很有经验,才对6X14持以异见。更直接点说,我不赞同把加班作为整个团队的一条口号,一种工作常态。

第一,产品项目以设计与开发为主,加班若要加出效率来,行政命令是没有用的,只能靠“质朴的热情”,即对项目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喜爱与紧迫感,然而拥有这种热情的人终归是少数。让多数人陪着少数狂热者加班,会造成多数人的效率下降,状态疲惫。我们常见自上而下的以己推人……因为自己着急,就觉得所有人都该着急;因为自己全身心投入,就觉得所有人都不怕牺牲;可惜多数人的加班工时与进度收益之间并不成正比。

第二,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并不能靠加班来显著地推进,比如写出优质的代码,设计细腻的交互与精巧的算法,策划有创意的活动等等。简单来说,凡是脑力活动剧烈的工作,都要求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进行,才能保证质量。这就牵涉到第一条——部分人由于被迫加班,状态疲惫,不仅工作效率下降,质量也滑坡得厉害。可能是赶了两周工期,最后反而给项目带来更多的损失。

第三,产品项目中的每个工种都有农忙、农闲的时候。比如策划阶段,工程师的事儿就不多;到了开发阶段,设计师又得以清闲一段时间。调研和设计完成之后,我会建议PM休几天假放松一下,接下来,测试和发布阶段就得拼拼老命。因此将6X12设置为一种工作常态,这未免也太变态。我不止一次听见(其他公司)有人抱怨说,自己的活儿早就干完了,但下班后不准走,得留下来随时待命。这又是何苦……

前些日子,有件关于加班的事情让我印象深刻。我这边有一位资深工程师调换了部门,在新部门里升任主管职务,然后常常加班,累得够呛。之前不论我怎么激励整个团队,也很少见到他加班,现在却是主动大量地加班,任劳任怨。看来我以前对他“不愿意加班”的看法完全是个误解。这个例子说明质朴的热情往往来源于自我驱动,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安排任务,“这是我的事情”。如果你的目标和任务来自上级,则驱动力大打折扣,“那是你的事情,我去帮你完成”。

可惜,强有力的自我驱动是件极为罕见的事情。有些人觉得自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些人过于看重阶段性的物质奖励,有些人特别在乎自己的私人空间,有些人对项目的认同感始终提不起来,还有些人干脆对这份职业的投入度都不高。我在类似问题上困扰多年,积攒了几条经验:首先精简团队,至少是精简核心小组,参与(主持)项目的人越少,则归属感越强,不容易互相推卸责任。其次,核心小组要得到足够的授权,让他们感觉在做“我的事情”而不是“你的事情”,至少保证核心小组的自我驱动力。最后,我这个主管也要以身作则地加班,起到表率作用。

换个角度来看,加班对于产品成功真有那么重要吗?

最近恰好见一位豆瓣的朋友,问,你们加班多吗?答,一到19点办公室基本上就空了,早上通常是10点后才来上班……

这当然不能阻止豆瓣是一款好产品。

我在微博上说过一句话:2周一次小迭代,和3周一次迭代没有本质区别。产品胜出不会因为你每个版本的迭代都比别人快一周,而是你的判断更准确,设计更有效,实现更细腻。过度强调快快快,不仅令员工疲乏,也容易做不好产品减法。因为你能加班嘛,反而有更多工时去做次要需求。

我们都知道,产品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强就越有竞争力。你拼命加班,飞快迭代,发布各式各样的型号版本,把自己搞得鸡血沸腾,但最终决定胜负的并不是速度,而是精度。拿我很钦佩的Instagram举例子,至今不开发Android版也不去完善网页端,平均一两个月才更新一个版本,不到一年用户数已经突破了700万大关!故而产品的理念与方向,比速度与激情更重要得多——但我看国内很多团队就知道抄,东抄西抄,自己的想法很少,就算有想法也往往是“抄这家”“抄那家”的贪多求全。这样的6X12,6X14又有何意义呢?真没见过几款产品单单靠“抄得快”“抄得全”就能成气候。勤不仅不能补拙,还有可能造成设计过度与产品失衡,结果越补越拙……

所以把6X12作为一句招聘提示,提前警示“有时候会非常忙哦”,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真心诚意这么执行下去,员工天天个个加班,时时刻刻在线,则一声叹息。从团队管理的角度上来讲,对市场与用户群的研究,尤其产品理念神马的过于飘渺,依赖超强的个人产品素质,无法用管理手段来衡量与促进,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采用“加班”这种简单可量化的竞争手段。此法有效但不可滥用。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pd/8586.html

您可能也喜欢:
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
产品经理常遇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从动车事故看互联网的产品开发和管理
为什么苹果的产品总是这么优秀?
苹果产品制胜原因:用户体验最大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苹果和微软的用户界面设计分歧  阅读原文

上周,新潮专栏讨论了苹果电脑新用户或iPad用户对Lion系统功能设置的理解与使用过Macs的老用户相比会有何不同,在此之前,本专栏还就微软目前正向Windows 8过渡进行过讨论,其情况与苹果类似。... 全文↓

苹果和微软的用户界面设计分歧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5 19:52:22

上周,新潮专栏讨论了苹果电脑新用户或iPad用户对Lion系统功能设置的理解与使用过Macs的老用户相比会有何不同,在此之前,本专栏还就微软目前正向Windows 8过渡进行过讨论,其情况与苹果类似。OS X Lion和Windows 8都力图混合平板电脑用户界面和桌面用户界面的元素,或者说,它们都力图将触摸界面和鼠标操作界面结合起来。如果苹果和微软能够舞动魔杖,让所有应用一夜之间采用新界面,它们准会都把键盘和鼠标抛在脑后。不过既然它们没有这种魔力,那么两者不一致的情况就会屡见不鲜。

但是,尽管Lion系统所展示的OS X-iOS混搭界面正处于成长的痛苦之中,不过对Windows 8来说,下跌势头可能不会那么明显。究其原因,按重要性逐渐上升依次为:上一代应用、硬件和Metro。

上一代应用:微软信誓旦旦地承诺Windows 8能够向后兼容。只要微软还支持老的Windows应用(让这些应用将来也能用),旧用户界面和新用户界面之间的隔阂就会愈发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软和苹果在这一点上的区别会越来越大。不过目前,苹果走得也是小心翼翼,可能会把Lion用户界面的一些变化改回去:比如可“自然”滚动方向功能,像空地一样的Dashboard,以及隐藏桌面上的硬盘盘符,还有一些“全屏”应用,即使那只不过是些无需打开菜单的光标操作。

硬件:苹果仍然没在Mac上采用触屏,它引入了iPad界面的外观,但没有引进iPad应用的输入体验,而是代之以鼠标或触控板的精确操作。因此,Mac应用也没必要采用触摸友好技术。相比之下,Windows 8的“平板电脑”用户界面则是为指尖触控设计的,因此需要与鼠标控制界面更明确地划清界限(尽管微软也保留了光标控制,这样Windows 8的应用也能在没有触屏的PC上使用)。

Metro:作为手控触屏手机战争中一名新的参战者,微软力图将Windows Phone 7的界面与它的全景用户界面区分开来。2010年,Joe Belfiore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介绍Windows Phone 7时,就反复强调“手机不是PC”。这是一个精确的判断,而鉴于微软在设计掌上PC和移动Windows这些年来所忽视的反馈意见,这个判断也值得反复强调。当然,对于需根据环境设计,并支持定位设备的用户界面来说,这句话也同样适用。

但是在Redmond,人们已经设计出了一套好用的手机界面,这会让事情发生实际的改变吗?手机和PC不可使用相同的老Windows界面,真是这样吗?还是PC和手机不能采用相同的新Windows Phone界面?是用户界面本身的天生缺陷使然?还是无论用户界面有多好,PC和手机都不该使用同一界面的观念在作怪?

在PC、平板电脑和手机之间,用户界面肯定还有趋于一致的更大空间。然而,微软不仅将Windows Phone 7和iOS、Android区分开来,还把它与Windows区分开来。这是经典Windows应用和“平板电脑” Windows 8应用之间的转换似乎要比苹果经典Mac应用和“全屏”Lion应用之间的差别更令人震惊的主要原因。Lion的全屏应用也许是其与Windows 8“平板电脑”用户界面模式新的共同点。而根据我们从手机上看到的情况,开发者肯定会为iPhone和Windows Phone 7编写相同的应用,不过都是些比较简单的应用(还有游戏应用,这类应用通常可以无视大部分的用户界面约定)

苹果和微软显然都在努力实现更简洁的用户体验,但微软在此过程中还试图将其桌面操作系统修改成新的形式。折中的做法是,两家公司都让自己的软硬件组合(对微软来说,硬件方面则是指其合作伙伴)与新一代的用户相适应,同时又要让现有用户产生最小的疏离感。

本文链接:http://www.yixieshi.com/it/8590.html

您可能也喜欢:
微软高管两日内狂抛2.5万股股票套现70万美元
微软也来搞社交:秘密项目Tulalip 主页面泄漏
微软推出 IE 10.0 平台预览第二版
苹果新专利:用耳机给手机充电
苹果产品制胜原因:用户体验最大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谷歌炮轰微软苹果等竞争对手挑起专利战 (@cninin)
微软回应“阴谋论”:谷歌欲独占专利打压他人 (@cninin)
苹果iPhone手机短信输入小技巧 (@52digital)
不是苹果太硬 而是微软太软 (@lzhi)
苹果iPhone 5炙手可热的10大原因 (@52digital)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社会化媒体的社交网络之路  阅读原文

有消息说,国内新浪微博正在向类Facebook的页面改变。最新的一个内部测试版,与过去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区别,就是二栏制改成了三栏制。从界面上,可以看到,红红火火发展了一年多的社会化媒体,正在试图向社... 全文↓

社会化媒体的社交网络之路 阅读原文

来自:Denzel  2011-08-05 19:48:16

有消息说,国内新浪微博正在向类Facebook的页面改变。最新的一个内部测试版,与过去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区别,就是二栏制改成了三栏制。从界面上,可以看到,红红火火发展了一年多的社会化媒体,正在试图向社交网络转变。

社会化媒体 vs. 社交网络

从概念上讲,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如果想要对称一点,可以称之为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是两个有交集但却不一样的东西。前者重信息,偏向媒体属性,属于兴趣图谱。后者重人,偏向网络属性,属于关系图谱。我用下图来表示:

它们的交集都在于,使用者都是“行动者”,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受众)。这种行动包括一个简单的“转发”或者“分享”,也包括稍许复杂一点的原创和评论。但它们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以微博为例,用户之所以成为用户,首先第一位的是信息满足。有网友激进地认为,有了微博,我其它媒体都不用看了。这话虽然显得有些夸张,但微博带来的信息满足度是可见一斑的(类似的话,我从来没见过:有了人人/开心,我其它媒体都不用看了)。在有足够的信息满足度之外,用户开始动用诸如私信的工具互通往来,形成一个社交网。虽然我缺少数据,但从经验上判断,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相对于个体的新闻信息获取而言,比例应该是很低的。

事实上,人人和开心其实是有区别的。相对来说,开心更像一个兴趣图谱而非关系图谱,因为它以前一直是游戏主打的:人们凑在一起偷菜抢车位,显然是出于兴趣。而当一个游戏玩腻了,兴趣下降了,开心的用户就开始离去。当然,对于微博这样的媒体式兴趣图谱,这点倒不用担心。太阳底下,哪天没有新闻?

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新浪微博的确很难大范围地让用户厌倦(短期的厌倦倒是存在可能)。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量的事件都在微博上首先爆出,这个兴趣图谱的地位在更牢固。故而,如果单纯从用户角度出发,微博是没有什么太强的理由需要向社交网络转变的。

改变的理由

但是,对于运营商来说,改变是必须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社交网络比社会化媒体更胜一筹的地方在于:对用户的了解。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例,你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区别:F上的用户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T上的用户寥寥几句还不见得可靠。对于用户做更好的了解,倒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而在于:更好地服务客户(广告商)。

新浪微博推出以来,吸引了足够的流量和用户,但整个新浪公司的广告收入并不见涨。我过去的文章提到过,之所以到今天,诸家门户做微博新浪表现最好的理由在于:新浪是置之死地的一搏。七家数字巨头,它个头最小(营收绝对数上排在最后),危机也最重。它的危机在于:它所倚靠的网络广告模式正在成为“传统广告”。

为了打破这个局面,新浪涉足于社会化服务,挑选的就是微博。媒体上有文章提到,一开始设计的那个服务很重,非常类似社交网络,新浪高层砍去了大量的周边应用而推出一个轻服务:微博。这些在我看来都不重要。真正核心的地方在于,新浪运营媒体有资源有经验,做社会化媒体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社交网络。

但社会化媒体还是媒体,广告模式还是“传统广告”:展示类。由于对用户缺乏足够的了解,新浪很难分拣用户,形成广告受众区隔。对于新浪门户而言,再增加一个售卖展示广告的阵地,商业意义又能大到哪里去呢?更何况,这个阵地,其实广告位很少。

理论上讲,可以通过用户关注的人、发布的信息、转发的微博来判断这个用户。但这种语义挖掘实在技术性要求太高,再加上中文分词的难度,这个做法属于远水。运营商需要用户积极地去“交待”自己是男是女,哪个年月出生,哪个大学毕业,目前在哪里高就,蜗居在哪个城市,感兴趣什么话题,喜好什么样的流行,爱听啥爱吃啥爱看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把信用卡号都交出来。

即便是Twitter,这个微博的始祖,商业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概因为对于广告而言,用户(受众)即产品,用户的信息越详细,产品描述就越清晰,越容易得到广告主的青睐(广义而言,作为电子商务的入口,也是广告模型)。从这点出发,微博,并不比门户具有太大的质的改变。

另外一个改变的理由,虽然不是太重要,但也需要提及一下:市场需要新概念。在一天当一年过概念切换极快的互联网疆域,微博又是一个“传统”概念了。对于资本市场来说,Twitter不如Facebook。如果新浪微博要拆分单独上市,类facebook显然比类Twitter估值更高。

改变的可操作性

现在来看看,这样的改变,前景如何。

理论上讲,小菜场也是可以卖LV包的——都是租个柜摆个摊嘛。但我想,即便是菜场里有个LV包放那里卖,估计也被9成9 的人认为是假货。这就是消费情境的问题。在互联网用户里,也有一样的情况。对于一个已经定型的网站而言,有流量有用户,不等于可以做到一切。

门户阵营,在网络新闻、博客、微博,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这其实一直是一条“媒体化”的路线,前一阶段运营所积累下的资源和经验,可以在下一个阶段中得到使用。以新浪为例,博客是靠名人战略成就的,微博亦如是,而搜狐要赶超,还是想在这上头使力。但问题很明显的是,社交网络和名人的关系却不大。人们的确想看看谢霆锋张柏芝的八卦,也想听听他们身边人甚至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但恐怕很多人要和他们社交的兴趣是不大的(反过来可能性也很小)。

集合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并不等于让他们在上面互动就顺理成章了。社会化媒体向社交网络的转型,道路还很长——这是一个运营能力的问题。

长久以来,互联网有很强的产品思维,却忽略了运营的重要性。事实上,任何一种网络服务的胜出,都是运营的胜出,而非产品的胜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照模照样模仿一个产品出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根据这个产品进行运营,以及根据实际运营而进行的产品调整。新浪有“新浪之道”和“拉名人”足以证明它的媒体运营能力,它有没有运营社交网络的能力?

不好讲,至少过去没有任何一个事实能证明,新浪懂得琢磨普通用户的人性,从而讨好普通用户。而这一手,一项是腾讯的强项。某种意义上讲,媒体诉诸理性,社交诉诸感性,的确是两回事。

新浪打微博以来的二次创业,可以说到了一个真正关键的当口。新浪选择了向社交网络转型,由此获取更多的用户信息,最终改变八成收入倚靠展示类广告的商业模式。而这一步的是否成功,尚未可知。

—— 网易科技《数字与人》专栏供稿 ——

来源:http://weiwuhui.com/4353.html

您可能也喜欢:
社交网路和社会化媒体
永远都不会雇用「社交媒体专家」
B2B企业的社会化媒体营销资料下载
新浪微博是社会化还是媒体化
社交网络中3中不同的关系 无觅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