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836586:图解56个民族——土家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36:33
         土家族,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 0 0 0 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白虎崇拜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战时所持的(钅享)钎、戈、剑上面,都铸镂有虎头形或镂刻有虎形花纹。如今小孩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盖“猫脚”花衾被;门顶雕白虎、门环铸虎头。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毛古斯”舞
  
  “毛古斯”,土语为“拔步长”,是老公公的意思。它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的一种古老舞蹈。形式风格,异常古朴、别致。每逢过年节跳摆手,都要跳这种古老的舞蹈。
  跳演“毛古斯”,需十五六人组成,为首的祖辈叫“拔步长”,其他的是小辈儿孙。这样就组合成一个家庭。无论辈份高低,浑身都得用稻草、茅草、树叶包扎,甚至脸面也用稻草树叶遮盖住,头上还要扎五条大棕叶瓣子,四根稍弯,分向四面下垂。跳演至《接亲》时,特别要用稻草扎根男性生殖器,夹在两腿中。观看跳演的人,没有谁认为是“丑事”,却觉得这样装扮才真实。
  “毛古斯”舞,从动作到内容,都别具一格。演出自始至终,讲土话、唱土歌,形态滑稽,诙诣有趣。碎步进退,曲膝抖身,左跳右摆,浑身颤动。摇头耸肩,茅草刷刷作响,全是模仿古人的粗犷的仪态。
 
         跳“毛古斯”的形式,相当自由,不受内容的限制。可歌可舞,可做游戏,玩杂耍,翻跟斗,打秋千。但以对白为主体,方式灵活多样,观众也可答话插白。
  跳“毛古斯”,规模大者要跳六个晚上,大致以土家族的历史、渔猎、婚姻、工作等为内容。融歌、舞、话为一体的原始祭神戏剧。这一形式在其他民族比较少见,早已引起国内外戏剧舞蹈家的关注。被称为古老文化艺术的“活化石”。

 “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
  
  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 0 0 种花朵图案的西兰卡普。后来,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了门风,挑唆其哥,将她残害了。噩耗传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打花铺盖。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连而成。

         西兰卡普是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进行手工挑织。它色彩艳丽,图案新颖,多达几百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景物、禽兽、家什器具、鲜花百草;二是几何图案,最常见的是“”字图,单八勾、双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图案,如喜、福、寿等。整体效果古朴典雅,层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夺目。

         土家妇女擅长纺织早见史籍。秦汉时期,人们把土家先民的织锦称为“(上宗下贝)布”,是皇室的上乘贡品。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兴盛,广泛流向市场交易中。这时的“溪布”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上宗下贝)布”的传统。明清时期土家人西兰卡普工艺进一步发挥,逐渐形成独特制织程序,达到较高的水平。

  今天的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特有的工艺品,已经从山寨,走向全国,甚至冲向世界了。1 9 8 5 年,土家族老艺人叶玉翠与汉族工艺美术家李昌鄂合作的五幅《开发山区》织锦壁挂,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好评。打花老艺人朱么妹,熊经文织的两幅壁挂,一幅参加过加拿大的中国工艺美展,一幅参加过坦桑尼亚、赞比亚的中国工艺美展。
 “调年会”
  
  “调年”是土家族的春节,它要先汉族的春节一天。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土家族的先民随胡宗宪征讨倭寇,在腊月二十九那天提前过了年,慰犒将士。将士们吃了丰盛的酒席,养精蓄锐,到除夕那天狠狠打击了倭寇,取得了胜利。以后,为了纪念土家先人,土家人提前过年,并相沿成俗。
  土家族的调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他们要在调年期间举行丰富的喜庆活动。调年活动持续几天,甚至十几天。

         摆手堂是调年会最热闹的地方。摆手堂在土家地区很普遍。每村必有。摆手堂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地要在场地边立一土庙,供奉土王或土家族先祖八部大王神。
  调年活动从腊月二十九开始,那一天是土家族人最快活的一天。他们早早吃过年夜饭,换上崭新的衣服,一家老小便兴高采烈地来到摆手堂来参加跳“摆手”。
         摆手,土家语称“社巴巴”,是土家族独有的一种舞蹈。传说,摆手起源于古代巴人战时所跳的“巴渝舞”。商末武王伐纣时,军中的巴人作战时手持坚锐的兵器,边舞边进,勇不可挡。由此便发展成为一种摆手舞。现在,摆手从内容上发生根本变化,涉及土家人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摆手动作简单、明快,出左脚,摆左手;出右脚,摆右手,摆手的动作贯穿首尾。故有“摆手”之称。跳摆手,要击鼓鸣锣,还要伴以唱歌。随着一声鼓点,土家人围着场地摆起手来。顿时,鼓乐震天,“撒尔嗬”的歌声夹杂其中,摆手堂一片欢腾。
  

 摆手舞
  土家族吊角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今天,土家人住的吊脚楼已逐步演变为青砖瓦房,许多村寨通了电,还有了广播和电视。

 楠杆土家族乡上坝村花花桥
  土家族服饰
  
  据史载,有关土家族的服饰宋代称“溪布”、“峒布”、“土锦”等。后受汉族先进技术影响,土家人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做成围裙。到现代,土家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保留了许多传统样式。土家族人始终着以琵琶襟为特征的满襟衣。托肩矮领大袖口,滚花边。男捆腰带,女套绣花围裙。头上均包青布帕或丝帕,男帕左方垂一节过耳,妇女全包头。 
         未婚闺女留长发扎辫,用红头绳扎上下两端,额前前留“刘海”。已婚妇女挽上发管,别簪,插银首饰。裤子多为青、蓝色、上结白布裤腰,裤脚短且大。青壮年男子打绑腿,女裤以对衬色布加边,上缀三条均等的梅花条,脚上穿青布瓦鞋,包白色裹脚布。若遇喜庆节日或走亲访友,则另有一番梳妆打扮,如加佩牙签、银牌等。

 
 哭 嫁
  
     土家姑娘出嫁,有的前两个月就开始哭了,长的两个月,短的也有十天半月。哭嫁,不仅是一种离别感情的倾诉,同时也是聪明才智的显露。对一个姑娘来说,会不会“哭嫁”、哭得如何,对她的名声、身份都是很有影响的。有些土家族姑娘十二三岁便开始学“哭嫁”。有些父母看女儿学不好,还请来会哭嫁的大娘当老师,教她哭。到了十五六岁,还邀些姑娘伙伴躲在吊脚楼上“试哭”,互相教哭。有些姑娘除在家学“哭嫁”以外,还乘上山砍柴或下溪洗衣的机会互相研究“哭嫁”的技艺,商讨“哭嫁”办法,比试“哭嫁”的本领,一定要使“哭嫁”成功出众!
         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女哭娘
 姐哭妹
 寄拜
  即“认干爹干妈”。土家人无论自己生下是男是女,都喜好让其寄拜给别人,俗称“打干亲家”,其寄拜的年龄一般在小孩12岁以前。寄拜前,小孩父母要首先提出,若对同意方可寄拜。寄拜时,小孩父母要带上小孩到其“干爹干妈”家去,见了干爹干妈要呼唤一声,并且要磕头,还要带上十分丰盛的礼品前往(一般为腊肉猪腿、新布鞋两双及其它礼品),作干爹干妈的则要给小孩取一个姓名(与干爹同姓,并按其宗族的字辈取名),赠给小孩一套碗筷,一套衣服,表示分给小孩一份自己的“衣禄”。至此后,两家大人便成了兄弟姐妹,小孩亦如此,并且干爹家的小孩及干爹干妈以至同族人只呼其本族的名字,不再以其原有的姓名呼之。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土家腊肉
 土家蒸肉
 土家懒豆腐
 丧舞,即跳丧,又叫“散忧祸”、“撒尔嗬”。在土家山寨,不论是哪家死了老人,乡邻们都不顾劳累,为亡人跳一夜撒尔嗬。享年越大,前往跳丧者越多。死者的家人也早早地准备好烟酒,腾出跳丧的场子,将亡人的棺材停放在堂屋正中,在棺材左前方放一个自制的大牛皮鼓。灵堂上的舞者,每人手执一件乐器,由掌鼓师指挥。鼓声一起,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合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据《夔府图经》载,土家先民于隋唐就跳此舞。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跳丧有两种类型,一为鄂西南清江流域的“跳丧鼓”,这种仪式是一人伐鼓领歌,众人起舞踏歌。主要分布于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如(清)《巴东县志》记曰:“旧俗,殁之日,某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另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它是在灵堂上击鼓绕棺跳唱,通宵达旦。所谓“听到丧鼓响,脚板就发痒;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整个跳丧的具体程式有七,记曰待师、跳丧、跩丧、穿丧、退丧、哭丧。长歌为哭,以乐致哀,为家属散忧。
 土家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