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动漫头像女生:秦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4:01:14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选择重点要围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中心上,由此可确定“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两目作为重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在讲以上两目,理解这一政治制度时须把“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讲清楚。
  (2)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参与,备课时要设计学生活动,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中,尽量使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探究由疑问始,故教学中要善于设问置疑。要选择适当的学生活动方式,如投影(或制作软件)典型、简明史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要保证学生的思考和活动时间。
   (3)教具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有条件的地方又要力求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使其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2.具体案例设计。
  (1)关于本课导入。屏幕上显示《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话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请大家想想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说说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为什么经历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纷争战乱之后秦国能够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设计说明]在独立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学生思考后得出秦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统一的必要社会基础已经存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各民族之间、各地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的要求。②当时各族人民强烈渴望统一。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强大的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跃居七雄之首。长平之战后,秦国更加强大,各国无力与强秦抗衡。这样帮助学生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统一的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国家统一来之不易,培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感。
  (2)讲述“至高无上的皇权”。教师提供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皆出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要求学生回答:①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有什么认识?②根据材料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③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④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谈话、问答、议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出答案:①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②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③皇位世袭。④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3)引导学生模拟秦初就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展开辩论。教师提供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设计说明]将学生按观点分为两组:一组支持丞相绾,一组支持廷尉李斯。双方各派代表阐述己方观点,甚至驳斥对方观点,但必须说出充分的理由。其余的同学可以不断地补充发言,支持自己这方。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意控制好课堂节奏,观察学生的表现,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对表现好的同学提出表扬。最后对双方发言作出总结和评价。这样的设计将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使“教”与“学”和谐,为历史整体教学所倡导。
  (4)评价历史人物秦始皇。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和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写篇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小论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抓住有关的内在联系;②注意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③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解决问题,联系史实,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论据必须充分、说理透彻。
  [设计说明]这个步骤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史料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帮助提高历史论文写作水平。教师经过认真批改,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比如平时上课发言不大积极的学生有许多写作能力很强的。我们可以让他拿着自己的稿子到讲台上“演讲”,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历史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演说水平很有益处,教师要不断地给予鼓励,符合整体教学的评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