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王朝邪恶版全套:读书系列:读书与借书--gmz88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22:22

读书借书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从古至今,有关读书与借书的故事,在读书人之间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买来一本小人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小人书的扉页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在小人书丢了以后,容易找回。二是为了明确小人书的主人,防止一些“书痴”以书上没有名字为由,据为己有。在写完自己的名字之后,还要在小人书的扉页上写上几句话———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了不还,下次便难。相信许多人对这几句话是非常熟悉的。在那个年代,由于得来一本小人书不容易,但又无法拒绝同学的借阅,所以希望借书的同学能够了解这一苦心。

  年龄稍大一点,知道读书可以增长见识、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够在同学之间吹牛时占据上风,把一些哲人说的话讲给同学听,还故作高深地解释一番的时候,便开始“疯狂”读书。这时候,读小人书的热情开始下降,总想着读一些“厚”书。那时候,学校里没有图书室,“厚”书自然很难找到。家里唯一的一本“厚”书是父亲的《毛泽东选集》。那时,胆子较大,为了搞到一本“厚”书,竟然冒着被训斥的“风险”开口向语文老师借。同学们都等着看我被老师训斥后面带尴尬的灰溜溜的样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老师竟然没有训斥,只是略显惊讶。随后,便跟着老师来到他的简陋的寝室,老师从他床头的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放在手上,这真是一本“厚”书,捧在手上沉甸甸的。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厚”书,至今还记得书名——《悲惨世界》。翻开封面,书的扉页上写着一行流利的钢笔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了不还,下次便难。老师说了一句话:“两个星期之后还我”。

  能从老师那儿借到书,而且是如此“厚”的一本书,着实让同学们眼馋了好一阵子。为了在两个星期看完这本书,每天晚自习之后,我都要躲在校园的路灯下读上好一阵子。有一次,是语文老师值夜班,我没有按时睡觉,偷偷在路灯下看小说的事被他发现了。心想,这下可糟了,因为学校规定,住校生必须按时睡觉,否则要给予处分。等着第二天挨批评吧,可是过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动静,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终于在还有一天就满两个星期的时候,这本“厚”书看完了。在提前一天还给老师的时候,老师又从他床头的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就这样,几年下来,我几乎读完了语文老师床头书架上的“厚”书。由于“有借有还”,所以借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现在想起来,还真应该好好感谢那位语文老师。

  到了后来,感觉仅靠借书,已经满足不了阅读要求了。于是,我将零花钱省下,开始自己买书。喜欢读书,自然就十分爱惜书,书买来之后,总要包上封皮,防止弄脏弄坏。自己喜欢的新书买回之后,如释重负,心想,自己有书了,再也不用像借书读时那样匆匆忙忙了,还要受时间限制。自己买的书,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想读快点就读快点,想读慢点就读慢点,一切由自己做主。

  时间一天天过去,书是越买越多了,可感觉到时间越来越少了,总抽不出时间去读这些书。有的书买来,仅读了一半;有的书还是新的,没有读过。

  再到后来,书多了,书架不能承受之重,便一箱箱装起来。只放一些平常喜欢读的书在书架上。亲朋好友看了之后,便提出借书要求,“反正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借给我们看看”,书借出去了,便等待几个星期还回来。等了一年有余,还不见还书,只好开口要了,借书的人回答说,“早看完了,放在那儿,哪天有时间给你捎过来。”后来发现,借出去的书很少收回来。在这个时候,后悔当时没有在扉页上写下——“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了不还,下次便难。”这几句话。

   慢慢地,发现了不只是书借出去收不回来这点问题。书买得越多,书便读得越少。更可怕的是,书买得越多,读书的欲望和激情越少。这才想起“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到这个时候,也才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于是,做出决定:书,不买了。

  不买书,想读书怎么办?借。于是,靠借书来读的日子又开始了。从此以后,往图书馆跑的时间多了,向亲朋好友借书的次数也不断增加。由于没有“借了不还”的“癖好”,所以没有遇到“借书难”这个让喜欢读书的人感到头疼的问题。借书读的时间长了,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从语文老师那里借书读时的光景。为了读完借来的书,常常挑灯夜战。遇到一本好书,有时也不知不觉读到黎明。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出自于清人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一文,放置于而今仍有它的现实意义,个中的含义言及的,书不是借的就不能很好地阅读。其中的“好”包含了多方面的意义,书借来阅读省了买书的钱,照样可以吸取书中的营养,这对寒酸的读书人而言,意义非同寻常。还有,因为不是自己的而倍觉书籍的来之不易,而更加用心地研读,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实为读书者的悲哀,读书人的读书其中必须以书籍为前提、根本。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必定要经借书这一途径来实现读书的这一愿望,心酸如是、不言而喻!

  同样,还有一个问题,向谁借的问题。能借到大多是熟人,因熟人有限则熟人中的读书人就会少之又少。而且,读书人中家有藏书的又少之又少。还有,能欣然借阅不吝惜手中的书籍不怕外借所遇的风险比如破损、丢失,则少之又少。可见,借书实为不易。还有藏书人的藏书必定有限,能符合自己的读书需求又会少之又少。

  向谁借这个问题一直是很现实的问题,借书由“私”借转向“公借”才是最佳途径,但“最佳”最可靠得住的是公共图书资源,但现今的公共读书资源实为薄弱,城市里尚有公共图书馆,能解决部分读书人的读书困难,节假日里各地书店人员暴满,也说明了群众读书的强烈需要。但对广大农村如乡镇一级读书资源匮乏。小时候,曾有过文化馆读书与借书的经历,但而今问及现在的小朋友,他们也许不知文化馆为何物,文化馆在乡镇这一块恐怕是名存实亡。

  书非借不能读也,能解决大部分人的读书问题。有时,读书是一次性消费,能满足自己的读书需求即可,书籍手手相传,实现读书资源共享,可以大大地节省了读书成本。许多国家,实行教科书的“轮流”使用制度,这是“书非借不能读也”的“中为洋用”的实例。

  书非借不能读也,满足了读书人的愿望。而今,读书人大多经济上捉襟见肘,但现实中的正版图书的书价高得离谱,动辄就得几十元,抵得上居家一日的生活费,买书得思虑再三,故而买书而读,对读书人而言是奢侈的消费这是个值得为生活思考的问题。借书就不同了,经济上不产生压力,读起来产生精神上的快慰,一举两得。让读书人有钱,让有钱人读书。只不过是矫情的掩蚀,掩饰读书人的寒伧,连书都买不起,枉为读书人这实际上是个社会问题。一直以来,根据相关调查,国人的读书率大为下降,仍然保持阅读习惯人的比率,今不如昔。读书率的下降与前述的因素不无关系。有人提出了“国家读书节”的构想,真是尴尬之举,因不足而需重视,大都是时不我待,亟需重视。

  由借书实现读书的梦想,寻找到借书与读书最佳结合的“节点”,值得人们深思!“让书非借不能读也”不再言及,回归到历史上的枯纸堆里,尘封于往昔,愿“不知借书”为何物,尘埃落定,则读书者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