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vs俄罗斯人:正文显示页面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7:57
领会课程标准,整合教材资源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整合各种版本资源用活粤教版物理教科书的研究周长春/李民春

【专题名称】中学物理教与学
【专 题 号】G36
【复印期号】2010年10期
【原文出处】《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武汉)2010年6期第17~19页
【作者简介】周长春,广东佛冈中学;
    李民春,广东佛冈县第一中学。

【关 键 词】EEUU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过去一套大纲配一套教材的霸主地位,形成了同一课程标准配多套教材的新格局。在教材多样化,教材资源更丰富的今天,如何整合现有的教材资源,对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领会课程标准是整合教材资源的前提
    1.物理课程标准在整个物理课程改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包含四个部分和两个附录:第一部分前言,规定了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规定了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包含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共同必修模块、选修模块;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科书编写建议,最后是附录1——物理实验专题和附录2——物理专题研修。可见,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主要是针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或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教学评价等起间接、指导性的弹性作用。在新一轮课改中,只有教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化在课堂教学中和与学生交往中,彻底改变教教材的局面,才能说新课程得到了真正的实施。
    2.物理课程标准为教材多样化和教学个性化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课程标准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个性化、创新性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更好地体现差异性创造了更理想的环境。如果不领会课程标准,就不知道该整合什么,该如何整合;就不知道各种版本对内容标准的处理,哪些地方处理得恰当,哪些地方还有很大开发的空间。这样才能精选各版本的优势,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教科书是教材编者对教学思想和课程标准诠释的综合体现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部分专家、学者在一定的背景下,在一定时间内对教学思想和课程标准的诠释。教科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既依据课标,又渗透着教科书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既有编者对科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又有编者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由于编者对课标理解的程度不同或编者的经历和经验不同,因此不同版本的编者,即使是编写同一内容标准,写出来的教材可能存在着内容选择上的差异和关注科学探究上的差异。
    4.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整合教材资源的重要指导思想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这五条基本理念,既是编写教科书要遵循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学设计要遵循的依据。特别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都强调了“选择性”。除了模块的选修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外,选择性更体现在编写同一内容,具有不同的选择性;更体现在设计同一教学内容,可选择不同版本的素材;更体现在同一教师同一内容的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班级应体现选择性;更体现在同一模块的教学,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也有选择性;更体现在同一选修系列中,学习模块的顺序也有选择性。“选择性”意味着教师不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研制者。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要研读各种版本的教材,要理解各种版本教材、把握各种版本教材,首先要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第一手材料,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研读课程标准,领会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学生学习的内容领域,知道应该达到什么水平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新课程,为实施新课程奠定基础。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课程标准,进而把课程标准要求内化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
    5.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材只是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基本的、书面化的材料性规定,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不是课程的全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方案的设计者,参与课程编制的研究者。新一轮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就是要求教师“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因此,对实现课程目标最为关键的,还是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倡导不受某一种教科书的束缚,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根据本校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精选并重组课程资源或素材,优化学习物理情景,充实物理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物理的有效性。
    二、解读各种教材是整合教材资源的关键
    教科书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课程资源,其内容虽然经过反复推敲,仍可能存在缺陷。同时教材内容并不一定适应所有地区和学生,它只是提供一种资源和参考。同一教学设计,在这一班级有效,而在另一个班级未必有效。课改提倡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是生成性的,做到别人的方法为我所用,而不能只跟着别人转。同一学科不仅有多种版本的教科书,而且各个版本教科书往往配有多种教学资源,各种版本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或者用不同的方法体现学科课程标准,各具特色。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虽然只是使用一种版本的教材,但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教材。整合教材资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解读各种版本教材资源,精心选择更有效的教学资源
    教科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编写者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的一套“力作”。对每一本教科书而言,编写者要着力贯彻主编的意图,而对一章节而言,又充分体现了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由于主编与主编之间、编写者与编写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性,因此,现在五种版本的教科书,对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对同一课标内容的处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同一知识点的呈现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仔细分析、解读各种版本对同一课标内容的编写意图,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标内容,进一步领会粤教版教科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教科书。因此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包括从宏观上解读每一本教科书,领会主编的意图;从微观上解读不同编者对每一个课标内容的处理(包括知识结构的设计、科学探究的设计、教材内容的设计)。
    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尽量充分发挥本套教材的各种教学资源外,还应拓宽视野,尽量研读、解读其他版本的教材,吸收其他版本教材及其优秀的教学资源,整合各种版本的教材资源,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着力围绕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有效性。
    2.解读各种版本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更有效的知能结构
    教科书虽然是编者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编写的,但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上,又体现了编写的主观能动性。
    在以往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践中,教科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作用只是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于是形成了教学时通过教师将教科书的内容展现在黑板上,考试时又通过教师精心过滤将教科书变为考题去考查学生。这样学生形成只“记”笔记、只“做”习题,而不研读教科书等不良学习习惯。新的教学的理念认为,教师、学生、课程和条件等教学要素,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系统。教师的努力促使学生与教材或素材的直接联系,并在教师的影响下去发展和丰富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为学生提供符合认知结构的教材,但无论出版社所提供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如何完美和精致,教师仍需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备教材主要是指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和利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来保证学生所接触的素材是高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某些时候教师可能需要针对这些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不懈的去粗取精,但这又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将教材和教辅资料嚼碎之后再喂给学生。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细加工和改造时,有时需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空间,做到粗细结合,有粗有细,让学生自己亲自在原始性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
    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呈现同一课标内容或同一知识点的知识结构不同,仔细研究它们中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更符合学生认知的知识结构或整合这些知识,设计出更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经历并体验物理学的研究过程,感受并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使是在同一所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知识结构的呈现应存在差异性,应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设计出更符合学生认知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3.解读各种版本探究活动,精心设计更有效的探究活动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科学探究个案的各个环节所发展的能力往往是不平衡的,可能有的个案中学生在某些环节中探究行为的自主性较强,与这些环节相对应的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在另外一些环节中,教师需要作必要的引导或指导,在这些方面学生便缺乏锻炼。因此,教师在设计、实施科学探究方案时,应对各个案例的具体教学目标,结合各种版本教材进行认真分析,以便了解学生在探究经历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和完善科学探究的措施,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教科书的编写依据首先是课程标准,但教科书比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具体,更充实,更生动,更便于教学的实施。尽管这样,在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仍会遇到很多难题。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即使针对同一问题设计的科学探究,可能探究活动的方案、力度和要求有所不同。教科书的编写从理论上讲,只是针对编写教科书时的大多数学生,具有滞后性,真正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求或偏高、或偏低,特别是现在高中不断扩招,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更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如何优化科学探究活动,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解读教材、研究学生,精心选择或设计更有效的探究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之一。
    三、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整合教材资源的目的
    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互动的特殊过程,同其他活动一样,教学必须强调有效性和有效度,课程资源是决定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模块教学目标,必须落实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有效性上,整合各种教材资源,其目的就是真正地将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好地贯彻下去,将课程三维培养目标更好地落实下去。因此,物理教学过程应尽可能地突显学习内容是有效的,学习过程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有效的,学习结果是有效的,而使用单一的教材是无法完成这一重任的。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帮助每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学习结果的有效是目的,而学会学习也是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整合各种版本的教材资源,关键就是对素材的选择要精雕细刻,对选取的教材资源的使用要优化重组,尽可能在每一个细节处精思巧构,充分发挥素材的价值和效用。提高素材利用效率,关键是素材的选取要到位,素材的整合要到位,素材的运用要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真正让物理教学“火”起来、让师生交往“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吴永军.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周长春.从不同版本的课本中优选实验方案提升探究能力[J].物理通报,2009,(2).^NU1DA20101202
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低成本实验——自制电子礼炮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五个结合
也谈学物理能干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物理学以及方法论的知识
“精确验证库仑定律”的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