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中一词多义:正文显示页面26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00:39
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李其柱/李珊珊

【专题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
【专 题 号】G382
【复印期号】2011年03期
【原文出处】《中学生物学》(南京)2010年10期第6~9页
【作者简介】李其柱,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李珊珊,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关 键 词】EEUU


    一、“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简介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模块。“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教7学。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图1)有重要作用。
    
    图1 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示意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流程示意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教学流程示意图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由学生到学习结果的一条或几条途径(即一个或几个模块)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案引导下,通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等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图中的箭头尝试性地表示了各模块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
    二、“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操作要求
    1.“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学案”和“教案”的操作要求
    “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功能。“教案”设计要注意突出教学思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注意引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和指导。“学案”和“教案”的设计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发挥备课组和教研组(室)教师的集体智慧。
    2.“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六模块”的操作要求
    自学质疑模块。本模块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在“学案”的引导下,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基本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提前发放学案,让学生利用课外和自习课等时间提前完成,也可以在课内前半部分完成学案。可考虑于周五放学前发下一周的学案。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高学案中问题的质量和控制学案中问题的数量,严格控制学生完成学案所需要的时间,允许一些学生部分完成学案。
    本模块要求学生:
    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如根据学案和教师提出的学习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养成独立阅读、思考、完成知识建构和部分基础练习的学习习惯。
    ②注意先看书后解决学习问题。如研读教材时不浮在表面,应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内涵,弄清知识点和尝试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在围绕学案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再做学案上的问题。
    ③循序渐进完成学案。通过自学能解决学案中一半以上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案中更多的问题,然后带着强烈的展示欲和求知欲进入课堂等。
    本模块要求教师:
    ①认真设计学案;
    ②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③了解学案完成情况,汇总学生质疑的问题等。
    交流展示模块。本模块要交流展示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共享学习成果。可先小组内交流展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最大限度地扩大交流展示的面。
    学生行为包括板书、展示、交流发言、质疑、互动(形式不拘,服从教学实际需要)等。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①交流展示的学生声音要洪亮,板书要规范,图文要清楚,符号要准确,尽可能精炼表达。注意突出展示清楚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②其他学生要主动质疑和补充,促进课堂互动生成。
    ③按照学生自愿组合、互帮互助、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原则,组成学习小组,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活动。要注意轮换小组代表,注意学生自发交流展示与教师临时指定交流展示学生相结合。其他学生观察展示、思考正误,注意质疑、矫正。
    教师行为:观察学生交流展示中板书的问题答案,倾听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把握学情,考虑调整互动探究的问题、精讲点拨的要点等。在对学生交流展示进行评价时,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的境界,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要营造民主的氛围,提倡学生创新,着力点定位在学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上。
    互动探究模块。本模块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教学重点问题和学生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大胆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互动探究问题: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是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注意这些困惑和疑点应是本节学习的核心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对多个问题进行探究时可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探究任务,通过小组各个成员的合作,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在下一步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
    师生行为: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组长组织组内认真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方案,并按方案去解决问题,还可讨论形成本组的交流展示方案,为交流作准备。教师在此阶段内应巡视班级各小组的活动,主动参与一个或几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关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奇特想法,及时把握学情。这样一是为下一步的交流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可适时调控各组的探究进展和探究方向。在班级交流时教师注意适时点评(有时需要精讲),不能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交流,应中肯、恰当评价,使评价既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解题思路等。
    精讲点拨模块。本模块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精讲点拨,要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还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对疑难问题点拨时要注意学习层次,注意点拨的范围,注意把握教学难度等。
    教师行为: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精讲点拨或调控。如,各组完成任务中的精彩表现,不足之处,教师要予以激励性评价和矫正性评价;有些知识与方法,学生难以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去认识和体会的,教师要予以精讲点拨、补充。精讲点拨要到位而不越位,把握好度;要把握时机适时进行,不要频频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语言要简洁、精炼、准确、规范,形象、生动;讲解要重点突出,有变式讲解;例题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难点突破要有阶梯设计;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对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迂回一下,设计阶梯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适时引导学生突破自学不会、探究不出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同时要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板图、挂图、模型等)在教学中的作用。
    矫正反馈模块。本模块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要重视“双基”的矫正反馈。
    矫正反馈要注意突出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在此模块,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要做到“三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优先让学困生交流展示。反馈体现在学案收改、抽查时,在学生交流展示时,在互动探究情况的把握时,在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时等等。矫正可随时进行,也可专段时间进行,可在精讲点拨前进行,也可在下节课开始前进行。
    迁移运用模块。本模块要完成部分巩固性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迁移运用的题型要多样,要有书面的和操作性、实践类问题。还可设置思考题、选做题等。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运用训练,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诀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协同发展。
    在进行迁移运用训练时,要注重独立性、规范性,要及时反馈、收交和批改。对迁移运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及时进行变式练习。
    三、“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学案”“教案”与“六模块”的关系
    “学案”“教案”的设计与使用是“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实施的基础。“学案”是“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实施的关键,是自学质疑模块开展的依托,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建构、质疑,为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等模块开展提供话题、主题等;“教案”是“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实施的保证,其主要作用是明晰课堂建构思路,指导学生自学质疑,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预设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准备精讲点拨的内容和矫正反馈、迁移运用的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
    自学质疑模块主要在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中体现,它是“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核心模块,其中学案的自学引导部分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和知识建构的形式呈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其中的质疑部分提倡学生质疑问难,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模块还可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学生在自学质疑模块主要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模块由学生在自学质疑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积极思考、大胆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展示。交流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观察,并思考应对方案。学生在交流展示模块主要进行合作学习。互动探究模块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选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探究素材和方法指导。学生在互动探究模块主要进行探究学习。精讲点拨模块可随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注意把握及时、适时、适度的原则,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顺利进行。矫正反馈模块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矫正与反馈,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迁移运用模块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拓展运用,注意密切联系实际,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等。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模块的功能,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一个或几个模块,进行课堂建构,要切实发挥建构式教学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四、“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教学流程示意图中,直观地揭示了“学案”与各模块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明确了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由学生到学习结果的一条或几条途径(即一个或几个模块)进行教学。下面仅举两例说明“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六模块”的灵活选择与运用。
    案例1:高二生物“内环境”。学生有一定的初中生物学基础,可以只选用自学质疑和交流展示模块进行教学。
    自主学习的问题:
    (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它包括哪些成分?
    (3)人体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
    交流展示的问题:
    (1)在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用箭头和文字标注表明内环境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2)图3中人体内的组织细胞是如何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图3 内环境与处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
    (3)你提出的质疑问题有哪些?
    案例2:高二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种群增长数据,引导学生在学案问题的提示下进行自主的知识建构,教学中可选用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展示、迁移运用模块进行教学。
    自主学习: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是什么?
    ②增长特点是什么?
    ③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思考与讨论: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为什么?
    探究与建构: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是什么?
    ②增长特点是什么?
    ③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④在何种情况下,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交流展示:
    展示构建的种群增长模型,尝试说明构建的过程、依据、模型特点。
    尝试应用: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灭鼠措施?(提示:从K值的角度思考)
    五、“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调研中了解到,实施“六模块”建构教学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是否会选择模块,是否会操作模块,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能不能跟上,舍不舍得、敢不敢、愿不愿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变“教师主导,学生配合”的“教堂”为“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学堂”,要变“一人答对,多数不懂;一人会做,多数不会”的课堂为“师生、生生互动,全体都懂、都会”的课堂,要变“少数人跟着教师在思维,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的应和”现象为“多数学生展示思维、交流互动激活思维、自主建构完善思维、尝试应用巩固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2.学案设计的趣味性和层次性要增强,开放度要提高
    “学案”顾名思义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程序,不同于“教案”,学案与教案不能混在一起。“学案”中的问题设计(或说“自学提纲”)是规范自学行为的“指南针”,应能引起学生的自学兴趣,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度。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教师将学案设计成测试题,有的设计成简单问题的填空,也有的设计成动手操作或问题探究(比较好的一种)形式等,这些都没有达到“学案”所要求的“注重问题设计的兴趣性、针对性、启发性和引导性、层次性”。今后在这方面要着力进行改进和探索。
    3.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
    在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模块的教学中,交流展示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可以来自执教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预设,可以来自质疑的问题或展示交流中的共性问题。教师要牢记自己在“六模块”建构式教学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一定要给学生留以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交流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学质疑和互动探究中进行知识建构和发展能力。
    4.在突出“以学为主”的同时,也要突出“以教促学”
    虽然“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突出“以学为主”,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指导、帮助和调控作用,实现“以教促学”,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由于教师的教学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任何教学策略,都要转化为教师自己内化的教学思路。实施“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时,不能简单地把“六模块”理解为教学步骤、教学程序,而要在把握各模块的要求与要点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和建构。因此,教学时因学生而宜、因教学内容而宜、因教学需要而宜,各模块在教学中的结构顺序可以调整和改变。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模块”进行重新“组合”正是“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要求。“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强调教师的灵活建构,教学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组合的、不断更新的动态系统。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其选择的模块和建构的程序与方式应不尽相同。^NU1DA201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