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射舰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49}-{5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46:30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49}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总纲。十方世界包括娑婆世界,“诸天人民”包括我们自己。可知此经专为我们而说,多么亲切。释迦牟尼佛讲经至今,我们应全部承担,信受奉行。如说“十方世界诸菩萨、阿罗汉”,那我们看也不用看了。“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即“一念净信”。个人功夫不同,往生地位不同。实为劝我们力争上游,上辈往生,是十方诸佛对一切众生的本愿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上品上生、中生、下生:一,舍家   而作沙门。家即家累。有田宅之家,一般人出家即是山田宅之家,并非真舍,是出了小家,入了大家,徒子徒孙一大群。在家成就比出家的高,且成就的多。真想出家,走险道,到处云游,无家。如我没有住处。只要心行如法,护法龙天会拥护,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身心自在。除念佛经之外,把法门介绍给大家,供养大家。诸位一样可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序分里贤护等十六正士即是在家的菩萨,他们和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同为等觉菩萨。此处指心出家。出家有四种,一,为身出家心不出家,不如在家人。俗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打着佛的招牌欺骗众生。施主的供养不好消化啊!收了供养,心里害怕;不收供养,说法师不慈悲,不让种福。可收了,自己不是福田,要“披毛带角还”。所以我收了供养都印经,以后讨债大家还,不要我还。二,心出身不出。有妻子儿女,有家有室,而对家没有牵挂,不贪念家室、财产,心里只牵挂阿弥陀佛,一定上品上生,超出出家人,是真正出家。心地清净不染。三,身心具出,是三宝中最殊胜的,住持佛法、弘法利生,功德和心出身不出相等,为诸佛赞叹。四,身心具不出,在家学佛,身心都没有出家,上辈没份。实际上出家修行障碍多。

       深说,出烦恼之家、六道之家、生死之家,出这种家才是大丈夫。出烦恼家,比出田宅之家高明多了。出烦恼之家,功夫果证殊胜。谛闲老法师有一位弟子,念佛三年,站着往生;往生后还站了三天,等老法师来办后事。真是一念净信至心发愿。他是粗人出身。一字不识,谛闲老法师只传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老实依教奉行,念阿弥陀佛,预知时至,上品上生。“发菩提心”,他虽然没有讲经说法,但用他自己的表演来给我们说法,帮助我们建立信心,不知度了多少人。

      ”是欲望,对生活水平的要求。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一点,但不要提得太高,否则人家说:“那人学佛,生活过得那样糟”。让别人说闲话。把力量省下来,报佛恩,流通佛法。流通佛法是第一善事。做其他,救人一时,而这启发人的慧福。往生不退成佛,和释迦牟尼佛讲经功德一样大。

       释迦牟尼在世时,并非想出家就能出家。经上有一公案。有一老者欲随佛出家。佛叫舍利弗、目犍连看来者有无善根。弟子一看,说他五百世没有善根,不可以出家。出家是有条件的。佛法传到中国,直到明朝末年,出家要经政府考试,不及格不能出家。故出家人有地位,得到大众尊敬。出家由皇帝殿试,考世间学说,水平要和进士平等。还要考佛学经典。故学问道德在进士之上。文武百官一般是进士出身。出家人是人天师,皇帝准许你出家。意即你可做皇帝的老师。皇帝为你颁发证书,即度牒,才有资格出家。没有度牒,不许剃度出家,否则犯法。清世宗皇帝,二十多岁即位,以为出家是好事,何必那么严。于是废除了考试制度,可以自由出家。他的用心是好的,但至今日,弊病出来了。佛教出家人的水平一落千丈。现在出家人的身份,不如基督教的神甫、牧师。人家一定要大学毕业,神学院念三年,经过考试才能传教,所以受到社会的尊敬。很多出家人不识字。很多、是儿女不孝,老了出家,把寺庙当养老院。为什么呢?不晓得,现在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很聪明,来出家了。为什么呢?这行业不错啊!几年可赚很多钱,名闻利养都有了,还俗的也很多。钱赚够了!这是到佛门做投机生意。

       出家人有两个工作,两样能做好最好。但至少要能做一样。佛教道场是学校,有教员和职员。教员要上课,职员要办事。要讲经说法,照顾道场,为道场工作。出家人应做这些事。监院即当家师,管总务;首席:教务主任;维那:管训导、秩序,和执事同职。只有这样,佛法才能兴旺。教员、职员目标都是弘法利生,把佛法利益传给一切众生。这才是正确的出家,否则出家是有过失的。

      弃欲”,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众生苦难无边。佛说回头是岸。从欲望回头,知足常乐。古时富贵人手上常执如意。如意的头是回过来的,意为回头即如意,同于回头是岸。财发足了即回头,官做大了不要再升了,这才保得住。如贪得无厌,则没有享受。

       不但弃五欲六尘,学佛的欲望也要降低。有人什么经典都喜欢,禅、净、律、密都想学,即是多欲。对佛法的多欲也要放弃,要回头,钻一部经。这部经是我们的皈依处,以前拜很多佛菩萨,现在专拜一个阿弥陀佛。从前我们亲近很多法师大德,也要回过头来。不回头不行,一生搞人情佛事,得不到成就。前天我在福慧讲堂说李老师当年对我提出三条要求,下了台,演培老师也说,谛闲老法师当年也在观宗寺给他三个条件,完全一样。自古以来传法的大德对学生的要求都这样:五年之内只能听一个老师讲经。不能随便听,否则乱了,不知道取舍,给你五年的期限,心定了,有能力取舍了,即开放,任何法师大德都可以亲近,世出世间一切书都可以看,对你只有好处没有伤害。如果你没有辨别是非、邪正的能力,那跑多了,严重障碍你的修学。一般人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所以邪师说法,以为是真的;遇到善知识说法,他以邪法做标准,不能接受正法。莲池大师老年时说:“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于他人行”。可说弃欲到了家,到最后只有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真实的供养。想成就,只能这样。真正修行人,先须天天跟着老师。古德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你一天,一生受用不尽。老师指一条路,你要走一生。一个方法教给你你一天到晚自己老实修,必定成就。不必多跑,即使皈依师,多跑多看也不应该。不必常亲近老师,天天念这个经即是亲近。无量寿佛是我们的老师。每天念这句佛号、这部《无量寿经》即和老师心心相应,不曾相离,决定成佛。弃欲要弃得彻底。

       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佛教传到中国,沙门成了佛教出家人的专称。沙门意为勤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沙门包括心出家身不出家的居士。只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即是沙门。念经是勤息。念经戒定慧一次完成。不念经,心里打妄想。专心念经,贪嗔痴暂时就忘记了。戒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诵《无量寿经》即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以清净心念诵此经,即是修定,与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相应,也与一切如来称赞弘扬的大愿相应;与自己的真如本性相应。古德说,能念之心即清净心,所念佛号即是真如本性。《无量寿经》也是真如本性,故念久了会明心见性。可见念经是三学具足,一次完成。

       黎团长说,《无量寿经》录音带有好几百人要了,讲的录音带也有几十人要了。这是你们的福报,是你们的善根发现了。我只是火柴,是你们的自性放出了光明,是阿弥陀佛、一切诸佛的加持。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本经的宗旨,即修行的纲领、指导原则。一般讲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何为直?《观无量寿经》说:至诚心,至诚到了极处,即是菩提心的本体+。作用有自己受用和别人受用。深心是自己受用。“深心”,好德好善。德和善的极点无过于念阿弥陀佛,此是第一大德大善。这句佛号,这部经无所不包,一切法一切经全包括在里面。对别人“大悲心”,《观无量寿经》说:“回向发愿心”。大:清净平等无分别。大慈大悲没有条件,骂我、打我、杀我,也大慈大悲,才是真慈悲,慈悲分四种:一,爱缘慈,对自己喜爱的即慈悲;二,众生缘慈悲,爱自己的老人和子女,也爱所有的老人和子女;推己及人。孔孟讲到此。世间所有宗教都讲到这一阶段。基督教说博爱即此;三,法缘慈悲,菩萨知道一切众生与我同一本体,天地万物与我同根。老子体会到这一点。法缘慈悲建立在一定的理论上;四,无缘慈悲,佛即无条件之慈悲,理论、迹象都没有,看一切与看自己一样,同体大悲。此即菩提心,觉悟之心。

       学佛,要把自性真心透出来,无缘慈悲是自性本有,个个具足,因迷惑颠倒而不能显露。佛菩萨觉悟了自性,心本不迷,迷即在人。人有四相四见,有人、我、众生、寿者,即迷惑了,故只有一点爱缘慈悲。如灯泡,本发光,外包一层纸,光减弱了;包多了,渐觉无光。佛一层纸未包,菩萨包一层,缘觉辟支佛包了两层,声闻罗汉包了三层,天人包了四层,阿修罗包了五层,人包了六层,畜生包了七层,饿鬼包了八层,地狱包了九层,地狱无光,而里面的光没有丝毫减弱。这个法门不可思议,迷到阿鼻地狱,只要有机缘,至心发愿念阿弥陀佛即能往生,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赞叹。一切诸佛自己念,劝众生念。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50}

 

   第二种解释即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大慈悲心,平等度脱一切众生。度:帮助之意。你劝人念《无量寿经》、念佛,和佛没有两样,即是度众生。用其他法门,那你真的不能和佛相比,和一个法师大德都不能比。自古,净土的祖师称为大师。大师是对佛的称呼,菩萨则称为大士。因其教化和佛一样。

       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我们用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就够了,别的都放下。现在最重要的是阿弥陀佛,其他都是次要的。其他一切到西方极乐世界后再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不要再干傻事情,一心见佛。“佛道无上誓愿成”即是至诚心。心口一致才是发心。

       第三种说法:藕益大师说,真心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无上菩提心。印光大师说,这种解释完全把阿弥陀佛、一切诸佛的本愿说出来了。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由此可知藕益大师不是阿弥陀佛,即是观世音菩萨再来。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对我们修学非常重要。

       我采用的三种本子和黄念祖老居士完全相同:《无量寿经》、《弥陀要解》、《普贤行愿品》。他给人家写信、讲经说法,多采用这三种经典。《弥陀要解》我讲过好多遍。台北有两个道场,一个专讲《普贤行愿品》,另一个专讲《阿弥陀经》,取莲池大师的《疏钞》、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不断的讲《疏钞》博大精深,一般人不易受持。《弥陀要解》讲的最长的也只有九十多个小时,短的只有三十几盒磁带。

       无上菩提心是求圆成佛道之心;发心往生西方,圆证三不退,一生圆成佛道,当然是无上菩提心。“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一向专念”是发心后的行。诚心诚意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向专念,保持不退心,保持菩提心。念得越勤,往生极乐品位越高。

      一向专念”,一向:一心,一个方向,只取西方极乐世界;一向:二六时中,忆念受持,从无间断,这是圆满之“一向”,决定上品上生。我们要努力修学。古德说,不能一向,定早晚功课,尽形寿,一天不缺,亦可称一向;早晚功课最好能念一卷《阿弥陀经》、三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工作太忙,可修十念法。尽一口气念佛,称一念;念十口气。可在佛像前念,或面朝西方念,这样不间断,一生坚持,即是一向专念。学佛要有长远心、耐心。要精进进步。发心不要太猛,猛会退步。除早晚功课之外,还有散课,有时间就念。

       有些同修很用功,但不得法。台北有二十多位计程车司机遇到我讲经,他们就不开车,来听我讲经。他们用功很猛,常一面开车一面念,有时不知把乘客拉到哪里去了。只注意念佛,忘记了路。我说这是你的错,因为车没有开好,佛也没有念好。念佛时万缘放下做事时,把佛放下这样佛念好了,事做好了。不工作时,专心念佛;工作是专心工作,要认真负责,做人家的榜样。否则做不好工作,找不到工作了。要把工作做得比别人好,这样每个老板都要学佛的职工,每个人都要做佛教徒。不要把做事念佛混在一起。能做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佛不影响工作,那是高等功夫,不是初学人。那已到了一心不乱。

       计程车上放佛号可以,让乘客听,不是自己听。是度众生,增人善缘。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告诉我们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经》或《无量寿经》。本经讲阿弥陀佛从初发心、出家、发愿、修行以及广度众生、不退成佛的无量无边功德。我们要效法阿弥陀佛,学他的发心、发愿、修行,把他作为自己发心修行的榜样,塑造自己,使自己和阿弥陀佛无二无别。这叫“修诸功德”,上品上生。中下品往生没有这样圆满殊胜。

       黄念祖老居士注解的《无量寿经解》非常详细,等于是《无量寿经》的大辞典。

       “愿生彼国”,以上都讲修行因,是我们的事情。下面是阿弥陀佛的事情。

       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诸圣众: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许多菩萨和阿弥陀佛一起来迎接。平时所念的那些菩萨大概都来,只要你念了,他和你有缘;更多的是你多生多劫的家亲眷属、同场道友,他们先往生。他们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故一同来接你。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点不陌生,那里熟人比此世界多。怎么知道有那么多人呢?从我们本身的善根即可知。如不是生生世世所种善根福德,今天见到这经。不可能这样欢喜。可知我们生生世世修此法门,往生的同修太多太多了。别说过去世,现在世的同修即不得了。昨天我看到大陆出版的《往生录》,上面记载了二百人。在台湾四十年当中,往生的至少有四百人。据推测,四十年中,中国至少有一千多人往生,他们一定会接你。为什么呢?同乡嘛!都是从地球上来的。

      现在其前”现在我们面前,临命终是决定能看到。“经须臾间”时间极短,“即随彼佛往生其国”。要注意。这里没有说死了之后,而是耳亲听天乐鸣空,亲眼见阿弥陀佛,清清楚楚和佛走的。是活着走的。功夫上乘的站着往生、坐着往生,没有疾病。这是不死的法门。不学这个法门必定要死。望大家努力。这真是永生的法门。其他法门,没有带业往生的,功夫不到家即不能不死。所有大乘法门,一定要明心见性,才能生死自在,永脱轮回。禅宗参禅人堕落、退转比比皆是。苏东坡前身是五祖禅演和尚,是禅宗一小支派的第五代祖师。朝庭一位大官来庙,他看了其威仪,很羡慕,结果来生所以做了官,官也没有做好,被贬到海南岛教书。日子过得很苦。再转世为人道,做一小官,以后就没有消息了。

       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上品上生,一到极乐即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和七地菩萨差不多。真是不可思议无与伦比的功德。

       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此生一定能见阿弥陀佛,是亲见是没断气而见。往生之前,有许多人,念得心地清净时,也见阿弥陀佛。慧远大师一生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所见境界和经上完全相同。他临往生时才把此境界告诉大家。他说西方极乐世界又现前了,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过去我曾见过三次。

       释迦牟尼佛劝我们,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但念名号,还要念这部经。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都在《无量寿经》里。没念过《无量寿经》,境界现前,你不知道是佛是魔。我劝同学们先念三千遍经,以后不管什么都不动心,即使法师升座放光,也不为动,有定心。那决定往生。

      积集善根”第一善根是把本经、本法们介绍给别人。“应持回向”正行、助行都应当回向。回向只有一个目的:此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这是往生之利。一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圆成佛道

       其中辈者,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此为中辈往生的条件。中辈和上辈往生有很大差别;不能行作沙门,不能出家弃欲。重心在家,不重身出家。重烦恼、生死、三界之家。不能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对世间还有贪念,是绝大多数的人。一定要具足发无上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下辈也有此条件。可见这是基本条件。佛为我们举例,修善事,随自己的智慧、财力、缘分而为,尽心尽力。

      奉持斋戒”律是佛法修学的根本,无论显密,都从戒律下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开始学佛是反对戒律,以为中国有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何必学三千年前古印度人呢?我想不通。故很难接受佛教戒律。老师知道我们的心态,他有善巧,不勉强。故章嘉大师专和我谈理论,但每隔一段时间在送我出门时说一句:戒律很重要,轻描淡写。他圆寂时,我在他火化的炉子旁搭一棚子,住了三天三夜。我想向章嘉大师学习三年,他教给我什么呢?认真反省:戒律很重要,印象最深刻。想想总有道理。于是想到:三代(夏、商、周)礼不同,仪式虽不同,心却相同。故每一朝礼节有所变化,但这是世间法。戒律是佛菩萨的生活准则,不能和常情相比,不能变更,否则即会退转。于是我找《大藏经》戒律藏来看。要入圣流,必须以他们的准则生活,才能相容啊!

       戒律在佛法里有相当的份量,且经典很难读,看不懂。因为我们不知当时印度风俗礼仪。

       戒律有理论、精神、仪轨、戒条。理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恶标准只有依戒经。这两句话从初发心到成佛都要遵守。初学,守人天标准:对自己有利叫恶,对别人有利叫善。对别人有利的即对自己有利,对自己有利的而对别人不利的即不是真实之利。舍己为人念念利益众生。最高标准是和真如本性相应,是佛与大菩萨的标准。五戒是根本形式。成佛,五戒才能清净。我们当然没能清净五戒。佛法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

       章嘉大师告诉我,戒律懂一条做一条。做到了才是持戒。不一定形式。有形式而做不到,根本就没有得戒。五戒,菩萨戒、十戒、八关斋戒,不一定请法师授,可以在佛菩萨面前自己授。最重形式的是比丘戒、比丘尼戒,不能自授。这是为维护佛门制度。但传戒不是容易的事情,一定要五个以上真正的比丘才能有资格传戒。比丘很多,真正的哪里去找?不但我们这一代没有,而且早没有了。弘一大师是近代对戒律非常有研究的法师。他根据明朝藕益大师(也是对戒律相当有研究的大师,其戒律研究的声望和现代弘一法师一样的受人推崇。)的研究,在《律学三十一种》里说,从南宋以后就没有真正的比丘了,比丘断了种。南宋以后比丘是名字比丘。其后比丘受戒而不得戒。藕益大师受了戒,但不敢称比丘,在佛菩萨面前退了,知道自己不是比丘,如称比丘,即是贡高我慢,故自称菩萨戒沙弥。但为拥护道场,研究戒律,避免人家造口业,故去授名字戒。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的身份。学戒要做一条授一条,不能做到,生惭愧心。做不到的不授。

       彭际清居士给在家居士编了一套戒律,有四册,十多种,包括五戒、八关斋戒、璎珞菩萨戒、梵网菩萨戒,值得我们提倡。

       戒律绝不是那几条文字。要知其建立的理论和因缘,懂戒相、戒法、戒行及开、遮护、犯。每条戒不是死的,有开而不破戒。不犯戒。条条戒都有开缘,如不开戒即持得不满。对这些都要明明白白,否则何为戒,何为持戒。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洵酒。

      不杀生:决定不能杀害一切众生。无意杀害是过,有意杀害是罪。凡夫每天无意中不知杀害多少众生。蚂蚁苍蝇是脏乱才来的。自己家要清洁整齐,他们就不来了。这些东西确实有害健康。在虫子没出现的时候,杀虫剂可用,以防为主。一个月喷一次,它们就不会来了。晚上来了。把窗户打开,点上蚊香,把他们赶出去,但不要杀死它们。要有善巧方便,不要让不学佛的人毁谤佛法,同修们一定要记住。不杀生,培养慈悲心,不予众生结怨仇;另一方面对都市的整洁、家人的健康,我们有责任维护。

       最好劝家人不要买活的东西回家。杀好的买来吃,此为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提供饮食健康:素食营养决定超过肉食。吃长素的人和吃肉食的人到医院验血,决定不同。吃长素的人、出家人,肥肥胖胖的很多,容颜非常好,哪有不健康的道理。最健康的饮食是简单的饮食。

       外国人很慈悲,爱护动物,不杀生,所以拿食物喂鸟,它会飞下来,不怕人。小松鼠一见你剥花生,他马上下来,不怕你。中国人杀气太重,你还没接近小鸟,它早跑了。他们吃是鸡肉、牛肉,不乱杀生。他们的杀业比中国轻。中国人什么都吃。所以外国人说我们是野蛮民族,蛇、猫、狗都吃。

       不偷盗:不予不取,最难守。有主的财务,他没有答应,我就用了,就叫犯盗戒。不纳税即是偷盗国家财物。此罪很重,比偷盗个人的东西重得多。偷了政府的东西,全国人都是债主。宁可偷个人的,不要偷国家的。偷三宝物最重,堕地狱。三宝是十方长住。三宝之物尽虚空遍法界所有出家人都有份。

       在政府部门工作,用公家的信纸写信,即犯盗戒。如政府说可以私用,那不算犯。

       李老师在政府做事,每次领信纸信封都向长官说:“可用私人写信吗?”回答:“当然可以,大家都这样。”报告次数多了,长官讨厌了,说:“何必啰啰唆呢?”李老说:“和你讲一下,你答应了,我就不犯戒了。不讲就犯戒了。”

       不妄语:做生意的人最难做到。我对做生意人说,可以开戒,能多赚就多赚。但要记住,如多赚的钱,自己受用则有罪过。合理的利润是应得的,而用这种手段赚他一些钱,为他做功德,回向给他,否则他自己不会做功德。这叫菩萨商人。这个妄语是利益众生,不自利而利他

       酒戒:绝不能故意饮酒。酒合药用可用;料酒可用;年岁大了,身体不健康的人,喝一点帮助血液循环。

       皮衣不能穿。穿皮衣、皮鞋和吃肉一样。羊毛衣可穿。七十岁以上,非皮不保暖,皮衣要穿。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51}

 

       :日中一食。持午的人要用天文日历,上面有几点几分几秒日中。持午保持心清净。广说,即心地清净。戒即法,守佛的教诫,国家法律、风俗、道德。

      起立塔像”塔供养佛舍利、佛像,即建立道场之义。佛的经典即是法身舍利,比佛像灵骨还有价值。佛灵骨看看,你不能开悟,得不到真实利益。佛灭度后,三宝中以法宝为最。经典所在之处即为塔庙。我们自己真正皈依处:三宝。依靠三宝来修学,住持三宝启发我们自性三宝。

      饭食沙门”是奉事师长中的一义。沙门是出家传道人,是弘扬佛法的人。他不事生产,要在家同修供养。在家信徒有责任供养出家人。但只供养一钵饭,没说供养别的。戒经说,供养四事:一,饭食供养;二,衣服供养;三,卧具供养;四,医药供养。

       现在四事供养变成代金。供养太多了,不如法,其弊病过失非常之多。现在出家人心不在道,事供养过分造成的。出家人不好,是居士害的。出家人堕落,阎罗王一审问,各位供养害的。你们也受报应,一个跑不掉。他是主犯,你们是共犯。所以供养要非常小心

       我学佛三十年,苦头吃得很多。一般寺庙不欢迎我,一般出家人见我摇头:我挡住了他们的财路。各地请我讲经弘法的都是居士道场,从没有寺院。

       对法师大德、居士讲经都要供养。他的生活清苦,过得去,没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研究佛法,修持佛法,弘扬佛法,要我们帮助。

      悬缯燃灯,散华烧香。”缯,即幔、幡、幢、旗一类庄严之具;这都是讯号。佛法是师道,要尊师重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佛法不招生,学生自己慕名而来求学。寺院道场有三根旗杆,以悬挂风幢,表有善知识讲经说法;悬挂幡,表做法会。不通知,不广告,见讯号自来。这些是为把佛法机缘传播给大众。现在不重形式,要登报纸,发广告,即是悬缯之意,帮诸佛菩萨接引众生。

      燃灯”灯表智慧光明。用自己的智慧光明照耀一切众生。燃烧自己照耀别人。以自己的智慧、财力,尽心尽力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中国佛教有燃香的习惯。出家人在头上燃香,在家人在手臂燃香,其意同“燃灯”。看到所燃香疤,即要想到曾发愿舍己为人。燃香不是戒疤,否则五戒有五疤,菩萨戒更多了。

      散华”,华表应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先开花后结果。果代表果报。散华:把佛教修行的方法,普遍传播,告诉别人并不是把华散满街。

      燃香”表信,表戒定,所谓戒定真香。又表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知见香、解脱香。

       可见,不燃香,不供花果,不燃灯,而知其真实之意,你的功德修得圆满无缺。形式是启发我们提醒我们。如果有高度的警觉心,形势就不重要了。寺院一定要陈设这些东西,以启发初学者。在家没条件,可不燃香。不要以为这样不敬。佛不会这么小心量,他自有宝香。纵然燃香,一支决定够了。绝不要引起别人的反感。这些都是修行的纲领。

      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以此修行,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上是中辈往生要具备的条件。以下是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者。

       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无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化身佛来来接引你往生,大众围绕,盛况和上辈者非常相似,但为化佛接引。上辈为报身佛来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七宝莲华化生,圆证三不退,但功德智慧比上辈差一些。而神力道力、受用和上辈没有两样。

       其下辈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彼国。

       下辈往生,没有能力或机缘做前面所说的那些功德。今天佛法在世界上最胜的是新加坡、台湾、香港。其他地方纵然有佛法,没有这样殊胜。这样的盛会,台湾和此地有,香港长年讲经,有一百人就不错了。常常只有二三十人。其他地区国家更不用说了。演培老法师到美国,在纽约大觉寺讲经,有五十多人。听完后,一老居士称赞说,老法师法缘殊胜。他说,我听了这句话,心都凉了。他说,我在新加坡讲经,听众几千人,而这里五十人就是空前绝后了。所以又回到新加坡。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上、中、下三辈都有的,是最重要的条件。下辈也要尽心修学:“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对经典、法门,听了之后,从内心生起真正的欢喜,相信、爱好这个经典。对经典、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对修行方法,绝不疑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心要至诚、下辈是自、他缘不足情况下所求。

       利他功德大。大慈菩萨说,能劝两人往生,功德超过自己一个往生。能劝十人往生,是真正菩萨;如劝一百人往生,那你就是阿弥陀佛。可见,劝人往生比自己往生还重要。你果然劝这么多人往生,你想,纵然你自己不念佛,到临命终时,那些人告诉阿弥陀佛:“我们都是他劝来的。”佛一定会来接引你。劝去的人越多,自己往生越有保障。所以应尽心尽力劝别人修学净土,发愿往生。

       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梦中感得化佛接引,也决定往生。功德不如中辈,故梦中见佛。梦清清楚楚,佛告诉他何时来接他。有的福德厚一些的会说,我已梦到佛了,佛告诉我,大概这几天就要走了。功德智慧比中辈差一些,其他一样。

       后一段为:一心三辈。前三辈为专修,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专修则万修万人去,总在三品之中,决定往生。后为修其他法门,最后求生极乐世界,如智者大师、马鸣、龙树,最后求生极乐净土。禅宗、密宗也有很多人求生净土。只要肯回头,临终十念就行了。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都是大乘佛法,“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信:“乃至十念”,行:“愿生其国”,愿。此即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信非常重要。清净心,对西方极乐世界决无疑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十念”,一,认为临终才知功夫不得力,或地狱三恶道境界现前,恐惧了,十念往生。临命终时恶境现前,见到自己的家亲眷属,已死去的父母、祖父母、亲戚朋友,他们来了。这实是冤家债主变为你的家亲眷属。他们如以冤家债主身份来,你一看害怕了,不会跟他去。现在以亲属身份诱惑你和他走,以报前仇。这绝不是好现象。有这种现象现前,赶紧念阿弥陀佛,多念几声此境界就没有了;再念,阿弥陀佛来了,你跟啊弥陀佛走了。

        唐朝张上和,一生杀牛。临终时见到许多牛头人想他讨命。难得他头脑清楚,没有迷惑,忙呼救命。此时恰好有一法师从他门前过,进来一看,赶紧点了一枝香交给他,让他赶快念阿弥陀佛。念佛不到十声,牛头人没有了。阿弥陀佛来了,他往生了。他一生没机缘,临命终时才遇到,十念往生。

       修其他法门的,但早晚功课修十念法,别的法门不得力,十念法也能往生。一定要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否则不能起作用。不能十念法当助修,否则没有力量,十念法同样是主修,才有力量。

      愿生其国”即发菩提心。这一类往生者也不违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原则。

      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一类不一定修佛法。临命终时才知念佛,如张上和;临命终有牛头人讨命,听法师一句话,此一句话即是甚深法。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句阿弥陀佛、一卷《无量寿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中第一甚深之法,不是第一甚深,怎么那么大效果,能让一个堕地狱的人立刻成佛呢?从前对佛的能力产生怀疑,很多教下的法师,不承认佛“万德万能”,以为这是赞美的话,佛也有所不能。咋听有理,佛有没有能力叫一个堕地狱的众生马上成佛?如有这种能力,那我们承认佛是万德万能。佛有这种能力!问题是我们自己业障深重,不相信。“即生信解”即,立即,立即对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清清楚楚,马上相信,照做。这是无比善根。多少人多生多劫不能相信。

      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处因缘第一稀有,只临命终时一念净心。此一念净心等于一心不乱,没有丝毫杂念。此时发心不同平常,最为勇猛。此时一句佛号,抵我们念一辈子佛号。“一念净心”和“清净心”是同一境界。诸位同修要认真修学这个法门,要把基础打稳固,将来决定不会动摇,清净心必定现前。《净土五经读本》一定要从头到尾念十遍,用意在不生疑惑。不念十遍,对西方极乐世界认识不清楚,心会动摇。念《无量寿经》三千遍,什么烦恼、妄念都断掉,纵然不能完全。至少轻很多了,清净心现前,即生智慧。再念佛号得力。以妄想心、杂念心念佛号不会得力。虽一天到晚念,但没有感觉,好像没有念。

      此人临命终时,”此人指前两种人,即十念往生和一念净心而往生之人。“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的化身,不能完全看成下辈,如力量强,也能到中辈、上辈,故叫一心三辈。一念差别很大,看信、愿、行力量有大小。“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成佛,早晚而已。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49}-{51}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1}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2}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4}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5}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6}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7}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8}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9}-{17}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20}-{22}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20}-{22}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30}-{34}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35}-{40}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52}-{56}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57}-[59]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60}-{65}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净空法师{66}-{70} 净空法师文集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介绍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1(净空法师)第三十六——第四十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0(净空法师)第三十六——第四十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2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