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西南电视剧32集:民企转型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34:17

作为转型主体的民营企业,要让他们去通过“技术创新或品牌突破”来转型的思路是不现实的,真正的出路在于提高整体竞争力。而提高竞争力的真正阻碍在于,目前相当多的民营企业的赢利模式是错误的。

技术与品牌是一个公司强大的标志,同样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体现。但不一定非要把这种标志与体现上升到转型战略的高度来执行的。珠三角接的很多民营企业都获得了政府在技术投入方面的资助,同样,他们也都意识到没有品牌的竞争,最后只能走入价格战,所以,很多企业都在花大力气投资品牌与渠道建设。就某个具体的企业来说,这样做当然没有问题,但从整个转型的主体角度看,这样做却存在着战略性的失误。第一,技术与品牌都是相对的,技术与品牌永远在一个行业的金字塔的顶部,当大家都往金字塔的顶部爬的时候,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真正有技术或品牌的永远是在顶部的少数公司。第二,品牌与技术投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技术的突破那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才储备与设备投资,品牌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要谈如何通过技术或品牌来突破赢利方式,那是华为、联想这一类大公司的事,当然,我们渴望每家民营企业都像比亚迪一样拥有核心技术,但问题是成千上万家民营企业如何做比亚迪?要知道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大量的中小企业,而不是少数大公司。

  那民营企业转型的阻碍何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民营企业是如何出现和发展壮大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出现是受益于制度变革,而其成长却受益于良好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可以说,大部分企业的增长方式是“机会型”或“资源型”的,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之上的“比较竞争优势”,用一句话来衡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那就是以“低成本产品”为中心的模式,本质上,这是一种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当市场环境与劳动力成本供给发生变化时,危机就出现了。中国民营企业能否从“低成本产品制造”的机会型增长,转变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竞争型增长,这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本质问题。转型的出路在于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的转型的出路并不在于中国创造,而在于“按需制造”。中国民营企业未来在五到十年的赢利方式,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通过价格提高来获得,根本的出路在于消除浪费,特别是消除管理行为的浪费。

现在我们民营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四大天花板,日本企业在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代初都曾经碰到过,日本企业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日本企业的回答是:日本从来就没有多少资源,所以,原材料与员工工资的上涨是日本公司面临的正常竞争环境。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的解决方案是,敬畏客户,开动脑筋,消除浪费。为此,丰田总结出了七种浪费,其中最大浪费就是生产过剩、搬运与库存,而消除浪费,就是利润呀。

中国的很多企业家都承认,在消除浪费层面,企业中至少有50%的利润空间。而在管理层面,我们的浪费就更多了,在此可总结出企业管理行为的七大浪费:1.偏离目标(价值定位)的行为;2.不讲投资回报率的行为;3.没有客户细分的行为;4.没有独特价值的行为;5.不聚焦地域,产品与客户的行为;6.偏离有效产出的行为;7.偏离员工满意度的行为。这些浪费消耗了企业多少利润空间时,至少也有50%的利润空间。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转型根本出路在于一个根本,两个方向:“一个根本”是从以低成本的产品制造为中心,转向客户需求为中心;“两个方向”一是消除生产浪费,二是消除管理浪费。消除了这两种浪费,即使原材料与员工工资上涨50%,他们仍然可以赢利。(文/姜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