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血液检测单:图解56个民族——普米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3:54:04
         普米族,共有人口29657人。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少数分布于丽江、永胜、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里等地,与当地民族杂居。
  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白人”)之意。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西番”或“巴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节日有大过年、大十五、尝新节等。         普米族与我国古代氐羌族系有渊源关系。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向着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 3 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活。

民族服饰         男子各地大同小异,上着麻布短衣,下穿宽大长裤,披白羊皮坎肩。较为阔绰的人,穿氆氇和呢质大衣,以毛布裹腿,腰间佩刀。妇女服装各地区则不尽相同。永胜、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爱包大头帕,着大襟衣、百褶长裙,用宽大而染有红、绿、蓝、黄的彩带束腰,背披羊皮。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爱穿青、蓝、白色大襟短衣,外着坎肩,穿长裤,腰系绣有花边的围腰布,耳坠银环,手饰镯圈等物。妇女还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毛和黑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
 漂亮的普米族新娘 普米族小伙 民居         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各自聚族而居,自成院落,互为邻里。房屋多为木结构,正房一般长6 . 5 米、宽3 米许,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称“擎天柱”(普米语为“三玛娃”),是神灵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横梁,用木板或瓦盖顶。四周墙壁均用圆木垒砌而成。这种房子俗称“木楞房子”或“木垒子”。房屋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堆放杂物。 
 房子里的火塘         居室的布局有一定格式:门朝东,靠门右方为火塘,火塘以土石、木板砌搭而成,火塘中支三脚铁架。火塘后方设神龛,神龛与火塘间立“宗巴拉”(即灶神)。火塘左右设卧铺,男左女右,互不逾越,以忌混乱。平时家人在正房火塘边食宿、议事、待客,是全家人的活动中心。  成丁礼——人生的新起点
  
  按着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普米族少年儿童到了1 3 岁,便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这一习俗称为成丁礼。
  普米族的成丁礼大多于过年(即春节)时举行。仪式多由母亲或舅父主持。届时,全家人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围,怀着喜悦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场面。成年儿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意味着长大后有吃有穿,生活美满幸福。如果是男孩,还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人生的轨迹,尖刀象征勇敢。如果是女孩,则要右手拿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麻纱、麻布等,象征着可享受的家庭权力和应承担劳动义务。接着由巫师向灶神及祖先祈祷,由舅父或母亲换下他(她)的长衫,给他(她)穿上短上衣、长裤(百褶裙)。换装完毕,大家都要赠送给他(她)一点礼物,以示祝贺。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亲友们——叩头,敬酒致谢,并希望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继续得到他们的保护与帮助。此后,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活动了。  奇特的婚俗 “逮捕”新娘好成婚 

  女家父母一般都认为出嫁姑娘不是一件太光彩的事情。因此,要举行婚礼,必须由男方前去"逮捕"新娘。迎亲吉日那天,男家要派一位儿女双全的主妇,两位伴娘和几个精明强悍的小伙子前去迎亲,在女家的巧妙配合下,装模作样地将姑娘抢走。即将出嫁的新娘在父母的有意安排下到山上或田间劳动,迎亲的人来后,由一位精明的小伙找到待嫁的姑娘,便大声喊道:“你已是××家的人了,××家请你去吃茶,跟我们走一趟吧!”说完,上前迅速“逮”着佯装逃跑的新娘。这时,埋伏在新娘周围的几个美丽健壮的姑娘便不涌向前,对“逮捕”新娘的“凶手”,拳打脚踢,甚至撕坏扒下他的衣服,逼迫他投降,交出新娘。随后,大家一道簇拥着新娘回到女家举行出嫁礼,唱歌喝酒,为她送行。 
         普米族婚礼上,还有十分奇特的吃羊睾丸的仪式。新娘到新郎家后,首先要和新郎同吃一碗“接嫁饭”,饭中有羊睾丸,取意今后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接嫁饭由新郎送一口给新娘吃,再由新娘送一口给新郎吃,如此直到将这碗饭全部吃完。吃完接嫁饭,一对新人在脖子上拴上五彩线,举行祭祀祖先活动,并将酥油抹在新娘的前额,一旦抹上酥油,新娘从此就是男家的人了。 
 
        普米族十分喜爱“四弦琴”,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他们居住的木楞房中,到处都会听到抒情、纯朴的四弦琴声。当游子归来,家人要用琴声抒发感情,当小伙子爱上一位姑娘,更要通过优美的四弦琴声表达爱慕之心。热闹的节日里,四弦琴更是主角。 普米族尚羊,在四弦琴的顶部也用羊头来做把手。

  普米女人选择了更细腻的情感诉说方式——口弦。口弦虽然构造简单,却能因人手的拨奏、唇舌配合及口腔共鸣,加上适度的协调变化,而发出许多美妙的声音。普米口弦多为竹制,每套由三根组成,形式多为独奏,也有对奏合奏。口弦在兰坪保存较好,稍深入一点的山寨,基本上村村有老人会,佼佼者则多是中年妇女,年轻群体这层,明显淡化,会的人较少。  民族舞蹈——搓蹉
      “搓蹉”为普米族语,“搓”意为(这种)舞,“蹉”意为跳,即“跳(这种)舞”之意。舞时,以四弦琴伴奏,领舞者拍击羊皮,起到击鼓伴奏的效果,因此又称“羊皮舞”。此外,还有“四弦舞”、“普米锅庄”之称。主要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河西、啦井、金顶、石登等普米族聚居村寨,是普米族在喜庆节日和平日欢聚时最喜爱跳的民间自娱性舞蹈。
      “搓蹉”起源历史无文字可考,民间传说在一次战争中,普米族先民在夜间燃起篝火,通宵达旦跳“搓蹉”舞,令敌人误以为他们人马无数,最终智退敌人。舞时,众舞者拉手围圈,面对圈中篝火,边舞边唱。一人弹四弦琴,一人执筷子、竹板、木碗或拍羊皮,对舞伴奏。变动作前先变曲调,舞蹈随领舞者的曲调变换而变换。舞蹈热烈奔放,风格独特。“搓蹉”每年都要跳几十次,在兰坪县流传广泛,主要以师传、家传为主,普米族儿童一般从三四岁起即随大人一起跳。
      “搓蹉”舞保留了古代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舞蹈套名繁多,队形、舞步变化丰富,有张有弛。它是普米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传面广,多用于各种自娱、喜庆健身活动,不受参与人数的限制,少则几十人参与,多可上万人齐跳,表达民族团结和欢乐的情绪,有一定的艺术性,被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习惯                 普米族以包谷为主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包谷磨成粉,调和温水,捏成饼子,然后放入火塘内烤熟,佐菜而食。富裕人家还要拌食蜂蜜,喝酥油茶。也普遍食用大米、小麦、青裸、养子。洋芋和蚕豆等。青棵、燕麦多做成炒面或用来酿酒;豆类用来做豆腐,磨凉粉,或用来熬糖。普米族普遍种植蔬菜。南爪、茄子、辣椒、萝卜、韭菜、青菜、蔓青、西红柿 等为食用菜蔬;也爱吃木耳、香菌、花椒等野生植物:并用核衫、麻籽、菜籽榨制食油,由于畜牧业有悠久传统,地产牛羊,因而也经常食用牛、羊肉,并制作酥油、乳酪等制品,特别有名的是“猪膘肉”,其制作方法是:将宰后的生猪掏去内 脏,抽去所有的骨头,用盐巴和花椒撒在猪腹内,然后把猪腹缝合,风腌起来,就成了一头完整的腊猪,它的外形很象琵琶,因此也叫“琵琶肉”,这是招待客人的上品。平时狩猎归来,也经常能吃到黑熊、野猪、獐子、鹿子、岩羊、雉鸡等野味,肉食多好煮吃和烤吃,不习惯炒吃。
这就是琵琶肉。猪肚子里的那些土红色的颗粒就是花椒盐。
  猪鼻子里塞着木塞,嘴巴用线缝死,大概是怕“走味儿”。           普米族喜欢喝茶、吸烟和饮酒。茶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酥油菜、化油茶、盐茶、核桃仁茶等。烟有旱烟、鼻烟、卷烟等。酒分甜酒、黄酒、白酒三种。过去十三岁以上的男人都吸烟、喝茶,每人都有一个茶罐和烟杆,不论走亲访友,耕种放牧,只要一体息就取出烟杆吸烟,拿出茶罐煮茶。尤其喜好喝酒,习惯于用牛角盛酒,再倒入大碗喝,或者用竹管去吸。酒是重要的祭品,也是敬亲友的重要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