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款号查询系统:校本教研低效性原因分析及对有效模式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35:43
袁复恩
摘自:《杭州教师教育网》
校本教研要体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理论性无可论争,但其实践性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教研组活动的形式化、表面化长期困扰着校本教研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缺乏人文内涵,缺乏合力的教研严重阻碍着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改革,有必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引领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一、制度创新是推进校本教研的必然
长期以来,校本教研的低效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1、教研活动内容仅仅满足于计划、进度上的上传下达,缺乏研讨的主题。
2、教研活动形式大多是教研组长的“一言堂”或事先指定发言人,缺少互动、交流、沟通;走形式,走过场。
3、“文人相轻”的背后,教研活动不能真正体现平等、团结、和谐。
4、乡村学校分散,教师不易集中。随着合班并校,一人一校的教学点逐年增多,完全小学逐年减少,这给教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5、老教师多,观念不易改变。如马厂学区(山区)小学教师队伍中百分之八十五的教师都是民办转正的老教师,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这给他们对新观念、新教法的接受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他们习惯了沿袭已久的传统教法,对新鲜事物很难接受,教研工作根本就无从谈起。据教研员说,这些教师中能凑合地使用普通话授课,能用刻录的光盘授课就是最棒的老师。
6、专业教师紧缺。据调研,全县初中物理教师共81名,其中65名是非专业教师。山区专业教师更为紧缺,尤其是英语教师更为奇缺,一所学区找不到几个专业教师,因此不得不将非专业教师“赶着鸭子上架”或聘请代课教师维持教学局面,这些人员课头多,课时量繁重,根本无暇顾及教研工作。
影响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因素除以上客观原因外,还有不少主观原因,表现在:
1、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旁观者(旁听者),而不是参与者,习惯于灌输、接受式的活动方式;
2、教师碍于情面,有不同意见也不便发表;
3、教师自己底气不足,自身的专业素养有限,或教学成果不显著,或个人的研究范围不深不广,无法质疑别人的经验和做法;
4、教师认为课堂观察的目的是评价,而不是在研究和反思,容易产生等待或信赖专家发言、总结的情况;
5、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改革是专家的事,课程理念是教研员的事,学校发展是校长的事,教研是教研组长的事,长期处在“等、靠、要”的状态;
6、“习惯成自然”,备课时,大多数教师习惯看教学参考书,照抄照办教学参考书,拘泥于教材,拘泥于教参,教参成了唯一的教学资源;
7、教学缺少个性化。受传统教法的影响,不同教师教授同一内容的教学思路、程序基本相同,不能体现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
以上问题的存在,需要制度来规范,因此制度创新是必然。
二、制度创新模式介绍与分析
本着“制度重建、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思路,县教育局鼓励学校重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开放、动态的校本教研制度,这使传统的教学常规有了新的生成,有效地引领推动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快速发展。
1、从政策导向上向教育科研倾斜,为教师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平台。
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制定相关教学研究制度。如城镇学校制定了《教学研究制度》、《教学研究管理评价办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个人反思、群体合作、专业化提升等,做出明确规定与要求,从宏观调控到微观安排,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学校对教研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定,评选优秀个人和先进教研组,并予以量化加分,突出绩效工资奖励。
2、学校领导高度介入,是推动校本教研的有力保证。
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带头兼课,带头实践新理念,与教师同甘共苦,共同探索,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依托年级教研组、学科教研组或教师自愿组成的团队(课题组),创设开放的环境,倡导开放的心态,形成“教-研-修”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文化。
校领导承包年级组,分工负责,深入到各个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同步研讨活动,靠集体的智慧解决课改中遇到的困惑。
3、赋予教师权力制,不断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
从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从事教研活动的主体还是教师,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提高研究的效力,学校积极征订、购买教学研究性刊物,让教师拥有自主购买教育教学类的购书权。虽然开支较以往增多了,但减少了盲目性,将钱花在了刀刃上。
在课题研究方面,教师自己决定并公开自己的新学期研究课题,学校倡导相似课题的合作研究,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4、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是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实施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有利于发掘教师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学校规定教师要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实际,每天至少提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提出一个具有见解性的问题进行积累;每周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或每月利用大学科教研活动时间,通过“问题悬挂”、“问题招标”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师一起讨论解决。对解决不了的重大困惑或疑难问题,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通过报告、讲座及对话商榷的形式,进行解决。
5、实施教研片(组)负责制度,保证基层教研活动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加强管理,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技能,形成全员参与的教研氛围,学校重新组建教研片和教研组,依据县教育局“周查月清年报”制度,与片(组)长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实施片(组)长负责制和学区成员分流分工制,加强目标管理,增强了教研片(组)长、学校校长、教师的责任性,从而保证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6、充实“传帮带”活动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针对专业教师缺乏,老教师观念守旧等突出问题,各学校采取“一帮一”和“以一带二”的帮扶形式,如一个中心学校带一个薄弱校,一个中心教研组成员或一名县级学科骨干教师带两名教师。开展送教下校、讲课比赛、质量月查等活动,给被帮扶学校提供试题,帮扶薄弱课目、交流三种模式应用以及弥补专业课等。部分山区学校采取专业教师“跨校授课制”和校校通“模式一”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7、强化学习制度,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为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充电”。
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历、能力、工作需要、知识结构等),制定出个人继续教育计划,教师个人主动征订报刊杂志;;学校进行月考核检查落实,将该成绩纳入量化考核;与此同时,学校定期请专家和骨干教师做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辅导、校际间交流等,规定学习的范围,进行参与式互动,写出心得体会;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全县区域性的研训活动,以及省外研修班和参观先进学校,学习先进经验等,要求外出人员必须写出一份学习体会,做一次经验发言,上一堂反映学习成果的汇报课,做到“定量定时定员定反思”。
8、积极探索教研活动细化制度,突出教研实效。
选择恰当的研究主题
教研主题必须是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中存在的真实、具体的问题,必须是基于大多数教师已有经验、认知水平和实践需要的问题,应该是有意义的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才有可能激发全体教师进行研究的主体性、积极性。
适当分解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必须是大小适中的问题。问题过大,涉及方面大而多,难以突出重点,难以深入研究,就会弱化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问题过小,又会失去主题研究、合作研究的意义。因此,选择研究主题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把研究主题作适当的分解,让教师更容易理解接受,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引导教师思考和研究。
设计教研活动流程
一般研修活动由活动前准备,活动中参与和活动后思考共同组成。一般教研活动教师参与的流程是:上课----说课(上课教师)----反思(上课教师)----评课(听课教师)。但是,高店学区湾子小学的一次教研活动改变了常规的模式,让上课教师先说课。听课教师了解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设计意图之后,再去观摩课堂教学,这样,听课更有了目的性,评课也更有针对性,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话可说,不再是泛泛而谈。另外,上课教师在说课的时候还介绍自己的磨课修改意图,以便在评课时同其他教师交换想法,并经过教研员点拨,学会如何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总之,衡量校本教研活动是否有效,要看制度是否创新,活动方式是否有效,要看教师是否积极参与,要看教师是否进行有效沟通,要看活动是否引发教师思考,教师是否有行为跟进,要看教师今后是否向着教研型教师方向努力,学校是否向学习型学校方向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