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竿能钓什么鱼: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室开展校本教研的思考(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3:4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室开展校本教研的思考(三)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 谌业锋



摘自:《天津教研网》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三者在行动研究中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行为。



(一)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 。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探究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反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也只是转化为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教师的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



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总之,反思总是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 “ 学会教 ” 与 “ 学会学 ” 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行为的科学性。



(二)同伴互助



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主动的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讨价还价式的探讨,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组织型是指学校管理者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同伴互助的活动方法有: ① 对话。可交换信息、可共享经验、可深度会谈、可探讨、可辩论、可质疑、可答疑。 ② 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个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共同的研究目的,也有各自的研究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③ 帮助。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亟待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基本要求。



同伴互助建立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之上,是校本研究最本质的活动形式。校本研究如果只停留在自我反思的层面上,就变成了 “ 师生研究 ”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只有通过同伴互助这种群体性的研究方式,才能改革教学研究中 “ 单打独战 ” 的局面,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才有所依托。



(三)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校本教研的介入。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因为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



专业引领是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引领的主要方式,一是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二是靠专家、学者的指导,通过他们,提炼聚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归内,设计改进的策略,验证教学研究的成果。



专业引领就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政治学习辅导讲座、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等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其中以教学现场指导为最有效的形式。专业人员介入校本教研,要做到 “ 到位不越位 ” , “ 导是为了不导 ” ,要立足于提高教师独立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要大力倡导 “ 平等式的对话 ” 、 “ 讨价还价式 ” 的学术研讨。



五、行动研究的方法和模式



行动研究法是: “ 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 ” 行动研究的主要特性是: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工作者主动变革的需要;研究目的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现实;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者,以研究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乃至学生家长间相互合作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的动态性、发展性和螺旋式上升等。



模式一:



其一般程序是:问题 ---- 计划 ---- 行动 ---- 反思,是一种模式。



模式二:



五环节模式:这是上海教科院周卫先生根据美国圣路易部新城小学推动多元智能行动研究提炼出来的。他认为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应当是发现问题 ---- 组织团队 ---- 学习准备 ---- 设计实施 ---- 总结反思五个阶段。



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发现问题:( 1 )课题组织者发现教育现场的问题:( 2 )搜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3 )确定研究方向,拟定研究计划。



组织团队:( 1 )研究者、领导和教师自愿组织成专业发现团队;( 2 )寻找学校课表安排、人员、经费、设备支持;( 3 )向学生说明研究意图,征得家长同意。



学习准备:( 1 )研读、研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团队;( 2 )亲历每一种智能教学,让儿童认识各自智能特色和学习风格;( 3 )团队成员填写学生多元智能梳对表;( 4 )在教学全过程中,专家与教师平等对话。



设计实施:( 1 )讨论多元智能教学方案;( 2 )制定教学目标;( 3 )将目标转化为各项智慧活动;( 4 )确定教育原则;( 5 )与家长座谈,说明多元智能的意义与实施计划;( 6 )实施单元教学活动;( 7 )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如通困难,及时调整内容和方式;( 8 )学生完成相关的报告;( 9 )组织全班交流,观察学生表述和功能提升情况。



总结反思:( 1 )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完成论文撰写:( 2 )专家、教师反复讨论。



模式三:



问题 ---- 综述 ---- 调查 ---- 计划 ---- 设计 ---- 实施 ---- 总结



问题 ---- 发现和提出教师在教学实践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



综述 ---- 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并撰写文献;



调查 ---- 设计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计划 ---- 设计操作办法,包括学生学的操作办法和教师教的操作办法;



实施 ---- 在实践中实施操作;



总结 ---- 收集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其次,在教师校本教研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具有唯一性。



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



访谈。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 / 教学反思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 / 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



数码照片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相信,随着校本教研实践的展开,大家对校本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校本教研会越来越进入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校长和教师们的视野,给予它应该的地位和作用;也确信会有更多的教研员走进校本,平等参与,真正成为校长和教师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