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冬装高档女式冬装:长春老建筑物语—中央通(人民大街北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9:13:36

长春老建筑物语—中央通(人民大街北段)

     长春中央通,即现在的人民大街从车站至胜利公园一段(俗称人民大街北段),建成于1909年左右。这条具有百年历史的大街,从建成之初至今曾数次更名,从开始的“长春大街”到后来的“中央通”,再到“中山大街”、“斯大林大街”,1997年后称为“人民大街”。每次街路的更名,都刻下了清晰的时代变迁印记。


        1908年日本满铁开始大规模建设长春附属地,以长春火车站为中心,这条大街与东斜街和西斜街一道成为放射状的道路干线,也成为附属地内的城市道路的主框架路。此街建成后,被命名为“长春大街”。那时,这条街长不过900米,而街宽20间,这已经是日本人“咬牙跺脚”能够放宽到的最大标准了(比日本国内高)。开始日本人还没有狂妄至极的底气,附属地内的街路名称还都是中国化的。1922年后,随着满铁附属地的成熟和实力增强,这里街路的名称全部日本化,随后此街改为“中央通”。在长春,日本式的街名一般南北走向“通”;东西走向称“町”。就像咱们南北称“街”、东西称“路”一样。至于方向不正的道路,就顺着主要的走向取个“大概齐”了。不过,这只是长春的叫法,各地城市情况不同,还是有所差异的。


        跟前文介绍过的一样,开始的满铁附属地是一片旷野,满铁通过详尽的规划后,首先启动的就是道路建设和公共建筑的建设。在规划中,这条街定位于官厅和公建街,并未有过多的商业建筑。从北向南,最先开始建设的是大和旅馆(春谊宾馆)、满铁地方综合事务所(铁路警察队,已拆除)、邮便局(宽城邮电局)、警察署、日本神社(省市幼儿园)、长春小学校(天津路小学)等建筑。这些建筑大部分都是1912年前建成的,那时的长春只有车站的功能,火车站候车楼尚未建成。此时的附属地虽然有了这些建筑,整体上还是空空荡荡、人烟不旺的状态。

        这是从现珠江路人民大街以西向东看的“双子座”,左为警务署、右为邮便局

              这是早期的长春日本神社,孤零零十分荒凉,背后的西广场水塔倒是很清晰

                  这是1910年左右的此地照片,远处的双子座楼外,没有更多的建筑了

         随着1920年后附属地城建的第二个高峰到来,这里开始变得越发热闹。首先是靠北的吉野町(号称新京银座,后来的长江路)、三笠町(黄河路)、祝町(珠江路)等几条街道商业氛围渐浓,吸引了大量人气,当初的平房也纷纷拆建为“洋式楼房”。随后,在此街上满铁第二个俱乐部(后来拆除盖起满铁新京支社大楼)、满铁益济寮、满铁日本基督教会、气象站(警察署北边,后来的新京中央保健所)等建筑纷纷落成,在祝町(珠江路)靠近中央通的位置上还有消防署(警务署东)、卫生队(邮便局东)等建筑建成,中央通逐步变成一条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官厅大街。

 
   这是当时与中央通交汇的两条街,左图为吉野町,即长江路;右图为三笠町,即黄河路
 

          图中远处的尖顶就是日本基督教堂,此时两边街道已经井然有序,不再是前图中的荒凉

  这是位于现珠江路上靠近中央通的消防署图片,虽然不在中央通,却是此地公建的重要组成

        1932年“满洲国”设立的一年后,《新京都市建设计划》开始实施。在新规划中,将此街向南大大延伸,形成了类似脊柱一样的长春城区南北干线的第一街。于是,这条当初只有900米长的大街,开始是延长到6.5公里处的现工农广场(省实验门前),后又延长至8公里外的现卫星广场(当初的建国大学,现在的长春大学门前),至于现在此街已经延长至12.5公里处的高速路口,这是后话了。此条街路延伸后,儿玉公园(胜利公园)以南部分取“满洲国”年号“大同”之意,称为大同大街,而原来的中央通名称未变。

        在“满洲国”成立后,在中央通上,又陆续建设了满铁新京支社(铁路大厦)、国都旅馆、榊谷大厦(省二招北、南楼)、满铁图书馆(电影放映公司,现和平大剧院)、国家通讯社和弘报协会(中移动青岛路营业厅)、加油站、满洲新闻社(具有独特塔杆的天天手机卖场)、新京中央旅馆等建筑。这里逐步成为对象明确、功能完善的小社会。1937年,满铁附属地的行政权被取消,这里除了满铁办公楼外的许多建筑都被移交给“满洲国”政府,虽然管理上级发生了变化,但像邮便局、警察署等机构的服务功能依旧。

     图为站在站前广场向南观看中央通的场景,右边建筑为满铁新京支社大楼,后边为日本基督教堂

                                在日本神社南部的国都旅馆及再往南的榊谷大厦

                                                 这是满铁图书馆往北看到的街景

            左为满洲国家通讯社,右边有着高高塔杆的建筑是新闻报馆,两者还都在

        1945年“满洲国”消亡后,长春经历了九个月的苏军军管期,1946年苏军撤离后,中共曾短暂占领长春,随后撤离。在1946年5月民国政府接管长春后,这条当初的“中央通”被更名为“中山大街”,而延长段的那部分也由“大同大街”更名为“中正大街”。长春目前的许多街路名称,是从建成命名后就从未更改过的。而这条重要的大街,在政权更迭后,是不能不加改变的。在国民政府治理时期,这条大街因为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沉淀,是长春首先恢复生机的几条街路之一,长江路依旧是那么繁华、车站也是照旧地热闹。就是在长春围城战最艰苦的时候,这里也比其他地方显得更有生机。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当初曾泽生就是在大和旅馆带领镇守城东的国军六十军起义,继而推动了长春的和平解放。解放以后,在中苏友好的大背景下,这条街路的北南两部分的“中山大街”和“中正大街”被合称改为“斯大林大街”。可以想见,解放后的此街肯定也是长春最早恢复生机的地方。在此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这里的建筑没有根本的变化,老街、老房、老功能,依旧服务着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们。甚至这些建筑的公用功能都没变,像春谊宾馆、邮电局、警察局、省政府第二招待所等等,还有沿街的那些小二楼建筑。日本神社这个政治意味深浓的建筑是肯定不能留的,五十年代就改为了省、市幼儿园。而“斯大林大街”这一街名,也成为长春的一张影响深远的城市名片。1997年5月,在原苏联解体后,国内一些以“斯大林”为名称的街路、公园等纷纷改名,长春的这条“斯大林大街”随即更名为“人民大街”。是啊,看起来“人民”还是比“斯大林”更具一点“民主”的味道。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介绍此条大街的更名,因为这条堪称“长春第一街”的历次改名,都深刻地体现着长春历史的变迁!

        1993年随着长江路的综合改造,整条长江路都被拆除,盖起了那个时期时髦的“商住两用楼”(底商上居),在这次改造中,建于1908年很有特点的警察署和东边的消防署未能幸免,拆除后盖起了至今仍未完工的著名烂尾大楼。现在在人民大街北段上虽然也陆续建起一些新的楼宇,但还是留下了许多当初的老建筑。2008年后,宽城区重点打造文化保护一条街,现在此大街两边的许多老建筑都被整修一新,有几栋还是火灾后,照原样重新建起的。

        这是现在沿路被重修修葺的老建筑状况,虽然不是完全尽如人意,但肯定是个良好开端

        其实,一个城市需要的是能体现自己风格的独特东西,不管这种风格是历史遗留还是重新构造的。这比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贪大求洋的“城市CBD”要重要得多!长春原本的风格就是“低层多树、适宜居住”,你非要它像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可能组织部门会为当政领导叫个好,但极易走入邯郸学步的不伦不类之中。以前咱们认识不到高楼大厦的危害之处,以为那就是现代化的生活了。可到了今天,你还这么认为吗?!那些高楼大厦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水泥森林”,其严重的综合社会问题,难道例子还少吗?!别人没地了,只能那么建,而在东北广袤大地上的长春,在这个散发着悠闲之风的城市里,干嘛还要填那个堵呢?!难道大家没听说过,在纽约曼哈顿岛中心区大楼里居住的,差不多都是穷人,有追求的人们是不屑于居住于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