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篮盛宴:长春老建筑物语—长春民宅老建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07:48

长春老建筑物语—长春民宅老建筑

    前文介绍过的,基本都是官厅、商建、办公等建筑,而在长春不同的历史阶段,大量的民宅建筑也是热闹纷呈,形式多样。在1932年“满洲国”设立前,在长春的老城、商埠地、满铁附属地、沙俄附属地内,中、俄、日等各自建设了一些风格迥异的民宅建筑。而在“满洲国”设立后,由于人口的迅速膨胀,各类住宅的建设也成为长春的一景。    (这是西大营北侧的“关东军官舍”,图中左角为“将校集会所”,右上角可见瓦斯厂的“煤气大罐”)

        在1900年以前,长春这座静谧的边塞小镇,从原本的满蒙游牧状态,被汉民带来的中原居住文化逐步同化。在民居形态上,就是那种“坐北朝南、中间开门、左右对称”的三、五间房的传统形式。其墙体为坯、石、砖等材料砌成,房梁为木制结构,上覆瓦或草,采暖基本依靠火炕、火墙。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构建容易。因为砖木混合结构的局限,在建筑结构上弄不出大花样,充其量就是在女儿墙、门窗和外墙等处造型上玩点小花活。不过,中国人在打造单体建筑围成的建筑院落的复杂性上,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乡村传统民宅院落)

                              (这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布局样式)

        1898年沙俄开始修建中东铁路支线后,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以往中式建筑的建筑形式。说是俄式,其实是以德国式样为主的西欧德法风格,属文艺复兴时代的新古典派或多彩新艺术式。沙俄在长春经营的时间并不长,也没什么特别的大型建筑。但这种异域风格对其后长春建筑发展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其适合北方气候特点的采暖保温设计。相比于中式的火炕和火炉取暖,俄式的火墙和壁炉设置,极大地解放了室内空间。而在地基深度,房屋通风等设计的合理性上,被后来的建筑广泛借鉴。

                   (这是沙俄附属地内宽城子车站站长住宅旧址,典型的俄式造型风格)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人陆续来到东北大陆。开始他们是将日本的住宅式样原封不动地搬过来的。在当时的大连,日本人就建造了一些纯日式的木构住宅。几年后这种照搬纯日式的模式,因适应不了东北零下三十度的严寒而作罢。日本人转而学习俄国人抗寒经验,引进了英美系统的现代建筑风格。后来,在“钢筋混凝土”(中文造字“砼”来代替上述五个字,念“tong”)这一被称为“最伟大的建筑材料”发明并广泛应用后,建筑无论从形式上、结构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后在长春的建筑也进入了这个时代。

                                     (日本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1932年“满洲国”设立后,长春进入了又一个城市建设的高峰,住宅建设自然不会例外。但相比于热闹的官厅建筑和其它的大型建筑,住宅建设相对滞后。在以往,满铁将社员住宅和卫生保健作为吸引人才的“社是”,相当重视。到“满洲国”时代,治国的重点是“治安和产业”,加上宣传“灭私奉公、现公后私”精神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消极后果,到1938年后,人口膨胀、住宅紧张日益成为了严重的“政治问题”。

        为了应付这样的形势,1938年政府收买大德不动产会社,由政府、兴业银行、东洋拓植等会社注资,成立了新的特殊会社“满洲房产株式会社”,全力建设“国有公租房”,并从1940年开始实施“三年二十万户”的住宅建设计划。为了顺利实施并公平分配,政府制订了严格的公租制度,从严控制住宅标准规格,比如日本人有家眷家庭住宅面积标准为50至100平米,平均65平米、独身者平均30平米;而中国人有家眷平均三间房、独身平均一间房等;所有的独身主要是靠公寓来解决(日语称“寮”)。不仅如此,当时将标准面积规定为40、50、60、70平米四类,并结合各地情况制订了28种户型规格,比如平房是一栋四户、二层是一栋八户等。此标准对面积、水电气暖设施、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规定极为详尽,逐步形成了标准化作业和材料的集中供应,也相应降低了建设成本。这种方式和其中的规范和细致,在当下国家大力推行的“经适房”、“廉租房”的建设中,不难看到当年的思路和影子。让人唏嘘的是这是七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而我们今日在自己的家园里又付出了多少这样的规范和细致呢?!

                                    (这是大量的公租平房建筑)

                               (这是北安路到重庆路一带的各类建筑)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二层民居建筑)

                             (这是满洲中央银行的独身宿舍“明泉寮”)

        因为长春是“首都”,也自然成为“满洲国”各类住宅的“展示场”。除了相对低廉的公租房建设外,各类公司住宅和私人住宅也纷纷亮相,当时有一种被称为“文化住宅”的别墅群格外乍眼,频频在各种影片和文字资料中亮相,成为宣示“建设成就”的样板。就这样,在长春1940年左右出版的各种地图中,随处可见各种“社宅”、“代用官邸”、“寮舍”等住宅建筑。集中几个大的区域,包括站前西广场一带、北安路、西安大路、西安桥外、东朝阳路、动植物园北部、同志街、工农大路南湖以北等等,其中东朝阳路形成的高档住宅区,至今仍是长春最神秘的高档住宅区域。而为中国人新建的集中居住区,被安排在现二道区吉林大路劳动公园的和顺一带,当然它的规格和标准是最低的,“五族协和”的无民族差别本来就是一句口号而已,顶多也只是个“政治幼稚者”们的理想罢了。

                            (这是东中华路一带的高档住宅区及网球场)

                                    (这是当初高档的“文化住宅”)

                            (这是北安路以北的“简易型”别墅群)

        在解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当年的这些住宅建筑,仍为安置民生起过相当的作用,只不过,我们住得不那么讲究,文革中一栋住宅内挤进N家的状况大家都不陌生。时光进入到九十年后,当年的这些老住宅建筑,陆续都到寿了。其实原本它们没这么脆弱,只不过在多年拆改搭建中,没人重视它们的自然维护。那个年代里,有住得已经不错了,而我们的聪明智慧往往都用在如何能接建个零碎,用于满足一下自家的私密和方便。后来,这些老住宅建筑的普遍命运都是被“咔嚓”后建起了新的“面无表情”的住宅楼。不过,只要你看见过拆迁老建筑的“艰难”和地板下、天棚上木料的体量,留下的一定是实诚的莫名感觉。

            (这是在白菊路北边一带的残留二层老建筑,当初就是这样的一栋四户制模板建筑)

                                   (这也是这一带的老住宅建筑)

                   (这是省政府东边的老“寮”式公寓建筑,已经面临拆迁改造了!)

        时值今日,老住宅建筑尚存一些,但基本上不多了。其实,毕竟时代在进步,那时的老住宅,放在今天已经谈不到好到哪去了,没有什么建筑意义的和那些真的变成危楼的,拆了也是历史必然。本人在老建筑的去留上并不赞同“见老就留”,但有一条不能糊涂,拆除老的前总应该先度量一下,我们是不是有本事建起比老建筑更好的?!虽然我们大部分都说了不算,但说了算的或在自己说了算的范围内,总应该有这样一个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准。先别急着去学雷锋,先学好这个职业的最基本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