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图书馆:学校文化与教育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59:02
 2011,双轨并行,一路平安…… 大家上午好!上一个世纪有一个中国式的困难,我把它叫做李约瑟之问,我们从事教育的各位校长都知道这个困难。李约瑟是剑桥大学的化学教授,他上个世纪20年代到中国来,用了很长时间来研究中国的科技史,最后写成了多卷本的,由剑桥出版的中国科技史。科技史写完以后,李约瑟在反思自己全部结论时忽然有一个发现,为什么1800年之后中国再也没有产生影响世界的科技成果?所以这就被称作李约瑟之问,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能够回答。或者说有人回答,但是难以令人相信。这是上个世纪中国的一大困难。

  

  山东大学校长 徐显明

  那么中华文明是五千年,我们政治上最强大时期是唐朝,军事上最强大时期是元朝,经济上最强大时期是明末清初,GDP超过世界半数,而文化上最强大时期恰正是宋代,所以我们的几大发明几乎都和宋有关系。所以李约瑟最后的题目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回答,这是一个中国式的困难。

  第二个中国式的困难就是本世纪钱老给我们提出来的,为什么中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后,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六次问总理,钱总是带着这个疑问离开我们的。这被称作钱学森困难。所以我们教育界的人有责任有义务往返答上世纪和本世纪这两大困难。

  有人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发达的西方高等教育有两大差距。第一个差距表现在我们的师资水平上,这只是看到了一个外相,世界上和自然科学有关的学科有200个类项,每一个类项里我们都选取最有创新能力的20人,全世界一共有4000人,这4000人分布在哪呢?80%分布在美国的高校,剩下的20%由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来分得。在剩下的20%当中,中国高校里有多少人?凤毛麟角。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西方的差距。所以我有一个结论,有什么样的教授就有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是大学?教授就是大学,教授的水平就尽对了大学的水平。没有一流的教授,没有一流的师资你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这个结论是大家相信的,这是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一个差距。

  第二个差距,有人说是我们的体制,说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是不是束缚了我们杰出人才的培养,我们这个体制能不能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来。这个疑问也等待我们往回答,一会儿我会涉及到。

  可是在我看来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个差距,这个差距就表现在大学文化上,文化是一个大学的土壤,你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栽培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个文化的差距在哪呢?首先是我们对大学的熟悉有着巨大的差距。大家知道今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非同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在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一定会关注中国的教育改革规划发展纲要,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从大到强的一个出发点。实在世界更关注的还有一个,就是今年是洪堡大学200周年,所以要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弘扬洪堡精神。就是1809年洪堡兄弟决定筹建一所大学,这所大学要不同于以往所有的大学。人类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是1880年的波罗尼亚大学,从波罗尼亚大学一直到洪堡,大学上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职场上的人才。洪堡兄弟有一个想法,那么多大学的人才是带着求知欲看来的,所以洪堡兄弟要把探究未知作为大学的基本生活方式,这就叫洪堡精神。所以探究未来,探究新的知识作为大学的新生活方式,这就是洪堡给高等教育的一个贡献。所以我们现在讲高等教育史,一讲第二个中心,科学研究为中心,是谁把它确定下来的呢?就是洪堡兄弟。他的想法被后来人继续了,1810年洪堡大学建立。洪堡大学有两大贡献,一个贡献就是开启了大学新的时代。更重要的贡献是洪堡大学确立了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有两块基石,一块叫做学术自由,另一块叫做大学自治。这两个合起来就是现代大学制度。洪堡大学对高等教育史上做了这么两大贡献。而洪堡大学对德国的贡献则是巨大的。我们在谈哈弗的时候说先有哈弗后有美国,在德国不能这样谈,是说洪堡造就了德国。所以洪堡大学使得德国由弱变强,一下就超过了英国,确定了德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这就是洪堡对德国的贡献。

  今年的10月份,世界着名的大学校长都会会聚到柏林,参加洪堡大学的200周年庆典。洪堡精神实质上就是在回答大学文化。大学文化里有三个层面,最高层面是看这个大学的价值观。第二个层面是看大学的制度,把你的价值沉淀为制度时你的文化才是有意义的。而终极要转化为大学师生的生活方式,说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大学文化。所以从文化这个意义上我们来定义大学可能要做很多新的思考,我这有几个定义大家看有没有道理,这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

  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自由者的乐园,你要追求自由不要到别的地方往,就到大学往。这是钱学森讲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尤其是精神上的自由,精神上的自由就预示着他不受任何限制,只有不受任何限制才能进行创新,才能追求未来。所以精神上假如受到限制的话,这个人的创新能力我想他是无从发挥的。所以自由者的乐园就是大学。是一批追求自由的人而结成的共同体,这就是大学。政府里要追求自由,对不起,由于政府的价值观是服从,他要求实行同一的治理。到企业里要追究自由,也对不起,由于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要获得利润。所以只有大学可以追求到自由。这是文化上的一个定义,这也是洪堡精神的精华。

  大学还是什么呢?大学是新民的摇篮。我们现在谈大学之道,就是中国古典文章里有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民,在于自善。实际上那个清字在古代是一个通假字,清民就是新民的意思,就是要造就一代新人,所以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人区别在哪?上过大学的人称作新民,没上过大学的人称为旧民。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可能有家庭的责任感,社会的责任感。而上了大学的人应该有民族的责任感、社会的责任感甚至有人类的责任感,这就是新民,大学就是要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民,所以大学是新民的摇篮。

  我顺便先容一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我们的大学明年要迎来110周年,上世纪1901年袁世凯上奏光绪天子要建立山东大学堂,辅奏了一份章程,光绪天子做了御批,这个章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见证,1904年光绪又做了一个御批,今后试办大学一律以山东大学试办章程为规则。所以这个章程就成为后来所有大学办学起草章程的一个样本。这个章程现在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这个大学章程之所以有意义,就是由于这个大学章程里有这样一段话,叫公众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大家看100多年前大学就有国际观,为天下储人生。非为诸生谋进取。后边还有一段话,诸生来校,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立身家。大家看这个章程在表明大学办学目的时,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过期。山东大学以这个章程开始就奠定了他的大学文化,奠定了他的价值观,他以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作为自己的追求和历史使命,所以他就要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民,这就是大学。

  大学还是什么呢?大学是思想的灯塔。大学对于社会来说它应该始终是有引领和牵制作用的,所以大学不能跟在社会的后面。有人说大学应该在社会的中间,我以为大学应该在社会的前沿。当整个社会一片黑暗时,人们不知往哪里走,大学应该把自己的塔点亮,而点亮这个塔唯一的根据就是思想。所以思想之塔是引领社会的唯一根据。这就是大学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那么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思想的最高境界实在是真理,所以大学之所以能够引领社会就是由于大学拥有真理,把真理变为思想,然后才引领社会。所以社会要寻找自己方向的话应该从大学当中寻赵冬这就是大学是社会灯塔的意义。没有思想的大学是不受人尊重的,没有思想的大学就表明不了这个大学的高度。这是在文化上对大学的第三个定义。

  大学还是什么?大学是真理的福地。这句话也可以换一下,真理只偏爱大学,由于真理在别的地方生存都非常困难,可是在大学里人人爱真理。大家看哈佛的校训,与伯拉图为舞,与亚里士多德为舞,但最后那句话更重要,与真理为舞,因此就出现了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我们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有一句名言,说我只向真理低头。后来我跟他探讨能不能换一个说法,我说是不是大学的人还应该探求真理,所以我们在真理眼前还应该昂起首。因此在大学里真理是福地,这就是大学。

  大学还是什么?大学是创新的活水。我把它当做活水,也可以叫做源泉。大学的创新是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济南被称作泉城,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景色叫一泉成河,大学的知识就应该是一泉成河。鲁迅说北大是常新的,实在这句话用在所有的大学上都试用,每年我们都有新的学生进校,每年都有新的教师充实到科研队伍中。但大学的新不是表现在这两个常态上,更重要的是大学天天都应该有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思维产生,所以大学是常新的,这就是大学应该是创新的活水,这也是对大学的一个定义。

  大学还是什么?大学应该是道德的高地。大学要受人尊重,你首先得有德,所以我们在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之前,我在山东大学有个提法,我们在成为世界着名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之前,我们先把自己的大学办成受人尊重的大学。什么样的大学是受人尊重的?条件就是德性,没有德性的大学是不受人尊重的。第二性是思想性,第三性是创造性,第四性是特色性。这四性具备了那就受人尊重。特色性是说只有这个大学能做而其他大学不能做,这个大学不能把他人模仿的时候你的特色就形成了。你具备这四性就受人尊重了,而四性当中处在第一位的是道德。所以校有校德,师有师德,然后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所以大学是道德的高地。

  我们讲政府是什么权威呢?是治理上的权威,是公共权力当中的权威。企业是什么权威?企业是资本的权威,谁的资本多谁就有尽对权。大学的权威地位在哪里?大学首先应该是道德的权威,其次是思想的权威,再次是知识的权威。所以大学是这三个权威的合一,而道德是首位。这也是对大学的一个定义,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同时也是社会良心的仓库,当整个社会无德的时候良心到哪里往了?良心在大学里,你随时可以打开。1915年谁无德?政府无德,政府决定把我们的领土割出往。但是我们的民族良心躲在北大,所以有五四运动。当大家把这个良心亮出来时立即就得到了社会的反映,立即就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拥护,所以我们民族的良心终极保住了。因此大学应该是良心的仓库,当社会都没有良心,社会都没有道德时,道德和良心就躲在大学里。

  这些都应该是从文化层面上来定义大学,这就是文化意义上的大学。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现在要思考一个题目,中国大学的逻辑是不是按照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在发展?由于今天是一个论坛,我们可以交流一些思考,我自己的思考是这样,新中国这60多年我们大学的逻辑可以理出主线,从新中国成立那天起我们就有一条主线,就是大学始终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我们一方面是在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这条主线是如一的。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始终有一种东西在冲击大学的主流文化。可不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一直到***结束,一方 **颐窃谧费敖逃 媛桑 蠹抑 澜逃 母锎 0年代初就开始了,实际上是中国追寻高等教育规律的尝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结束,我们始终把高校意识形态也同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中国大学文化在这个时期是二元,这是一个划分。

  ***结束以后发展到今天这30几年我们再分几个阶段看一下。1978年是一个标志,1978年对自然科学来说迎来了春天,科学的精神开始回回大学。1978年还有一个,就是真理标准的讨论,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所以真理、科学这两个主题词开始成为大学的主文化。这是***结束以后一段时间内大家的追求,所以大学的文化、大学的精神开始回回大学。

  但是80年代中期以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高校的稳定就成为主要的任务,所以大学开始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一方 **颐窃谧非罂蒲Ъ际酰 谧非笳胬怼A硪环矫姹3执笱У奈榷ㄊ欠浅V匾 娜挝瘛U飧鼋锥我恢钡 0年代初。

  进进一个新的时期大概就是市场经济,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市场经济对大学的冲击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很多大学现在陷进了市场经济的陷井,这个时期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有的大学把院墙推开办商店。目前为止有的大学教师都有自己的公司,大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教书育人,不是进行真理的探究,而是办自己的公司。这种现象在很多大学里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市场经济这个大潮对大学文化,对大学精神的冲击,它的副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上一个世纪末以来,刚才远清部长也谈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后的一个新文化产生了,就是这次两会当中涉及教育的最广泛的话题是大学的行政化文化,所以行政文化开始冲击大学,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两会上一些大学校长做了回答,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理解似乎都不得要领。大学的行政化到底表现为什么?大学要往行政化到底要往什么?昨天我和985几所大学的校长在一起议论这个题目,我说在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心目中,大学是文化的共同体,是思想的共同体,是知识的共同体,最后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学术的共同体来概括。大学就应该是这四者的共同体,而这四者可以用一个概念,用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替换,但是用学术共同体似乎更正确。而目前我们中国的大学,我们不仅仅是学术的共同体,我们还是政治的共同体,我们还是经济的共同体。你看有些大学的公司办得非常好,资产现在都是几十亿上百亿。我们还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由于每个院系都承担着满足自我利益这样的任务。我们还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所以中国大学里除了没有火葬场,其他都有。像这一切都是什么?实际上大学在向我们师生提供公***品和公共服务。大学要往行政化的话,首先应该把由政府履行的提供公***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往掉,假如把这个行政化往掉了,中国的大学就会轻装上阵。所以我说美国的大学校长可能是背着一个口袋往前走,而中国的大学校长是背着五个口袋在后边追。所以我是赞同往行政化的,但往行政化一定要得要领,到底往什么。所以行政化现在对大学的冲击,用总理的话来讲,总理应该是讲经济。清华大学的教授在和总理座谈时放开了,说现在大学里到处布满着铜臭味,所以总理后边有句话,这个是要命的,实在行政化的冲击同样是要命的。我们要看到这30多年来我们大学的文化不断受到冲击。所以中国的大学文化不能走向一条健康之路的话,那么李约瑟困难和钱学森困难我们恐怕都无法破解。

  那么大学的主流文化到底应该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有这样四种。

  第一,大学文化是人本。这个文化的起源地是在大学,1088年波罗尼亚大学设立的第一个专业是法学,为什么要设立法学?由于当时人们利益上的争分,为了解除人利益上的痛苦设立了法学专业。波罗尼亚大学设的第二个专业是医学?为什么要设医学?这个大学900年前的解剖床还在博物馆里放着,这是这所大学最自豪的一件馆躲之宝。他的校长告诉我这张床是近代医学起源的证据。我说这张床是近代使人称其伟人的证据,原因就在于人能够被人解剖的时候,人已经从上帝那解放出来。有了解剖学,那么人骨骼的规律被发现,所以雕塑艺术出现了。有了解剖,人的肌肉规律被发现,所以绘画出现了。所以波罗尼亚大学的法学、医学,当然后来设立的第三个学科是宗教学。那么法学解除人利益上的痛苦,医学解除人身体上的痛苦,而宗教解除人心理上的痛苦,一切都是为了人。这三个学科再加上雕塑、绘画构成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最高成果就是出现了人性主义的文化。那么人性主义文化的哲学概括就是以人为本,使人受到最大的尊重。这种文化的实质是什么呢?它的实质是恢复人的主体性。这点我想我们应该受到启发,人只有恢复了自己主体性时他才有创造力。假如人是被称作工具被使用时他一定没有创造力。所以李约瑟困难和钱学森困难在工具的教育观当中是破解不了的。这是一种主流文化,人性主义文化,人性主义文化终极就是要恢复每个人的主体性,而这个主体性才能使它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

  第二,崇尚科学和技术,转化为大学和高等教育里的术语就是学术追求。刚才我们得出结论,在政府里的权威只要出现一个比你更大的官那他就是权威。在企业里的最高权威一定是资本,谁拥有的资本多谁就拥有终极的决定权。大学里的权威是谁?大学里的权威不是书记也不是校长,一定是拥有知识最多的人,那个探究新的知识能力最强的人,他是权威。所以这就叫做学术权威,其他的一切都应该服从于这个权威,由于学术的本质是判定,判定是不需要指挥和命令的,所以谁的判定能力最强谁就应该拥有最高的权威地位。这就是崇尚科技和文化。大家可以看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尽管他们有800年的历史,但是他们对英国的崛起几乎没有发挥作用。相反是英国成为帝国以后,尤其是洪堡精神被英国人学往了以后,剑桥大学才完成了转化。所以在大学里有无数的权威,终极的权威,我作为校长我敢讲这句话,一定不是校长。所以大学里谁最受尊重?假如受尊重的是我们的行政官员,是书记和校长的话,这个大学的文化一定被扭曲了,他不是在崇尚学术,他是在崇尚权力。这就是第二个主流。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自由。这就和我现在研究的学科有关,大学里应该营造权利文化,而不是营造公权力。我们法学界把这两者分得很清楚,大学里假如公权力文化盛行,那么这个大学一定没有出息和前途。只有私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个大学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对大学来说教师最重要的权利是保障他的学术自由,所以他有自由的选题,自由的选择研究方法,自由发表研究成果,自由进行假设,自由地批评他人,自由地修改自己的意见,自由地出版自己的学术成果。所以教师最大的权利是保障他的学术自由。学生最大的权利就是让他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所以我们做校长的治理这所大学,守护这所大学,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使教师和学生的权利最大化,这就是治理大学的意义。所以大学里的主流文化应该是私权利文化,这个权利文化才能表达每个人的自由。

  第四,大学始终是追求高雅的。大学和社会有一堵看不见的墙,不是现在看得见的墙,看得见的墙恰恰挡不住高雅和世俗。看不见的墙才把高雅和世俗分开。所以大学不要追在社会后用低俗的生活方式让它在校园里蔓延,大学应该进行高雅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学才能追求到卓越。

  我把这四种文化再找四种东西和它对应一下。人性主义文化对应着校园里的精神文明状态。这个大学崇尚科技的文化对应着大学里的物质文明状态。大学里对自由的态度,对私权利是否能够提供终极的保障对应着大学的制度文明状态。所以当我们讲依法治校时就是要时师生员工的权利最大化。你选择的生活方式是高雅时这个学校生态也是文明的。所以大学文化不同于世俗文化,这就是我的理解,或许这四种文化终极能够回答李约瑟困难和钱学森之问,谢谢大荚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