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曼收费视频: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31:35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

 

在教育方面,古今差异很大。古代教育资源奇缺,能享受教育的人很有限。古代有政府办的学校,有社会兴办的书院,也有底层的私塾。

按照《礼记》、《孟子》等典籍的记载,夏代就已有学校,名为“校”。典籍的解释是,“校者,教也。”其主要教育内容为祭祀礼仪和射御、书、数的教育。后世称为一般学校的名称。

(xiáng)为周朝学校的名称。《孟子》说:“庠、序,养也。”就是说庠原义为养,庠源于虞舜时期教养机构。重点利用养老的活动,对青年一代推行孝悌教育。(庠生为科举时代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代为秀才的别称)。

为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起初是教射之地,后发展成为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包括教育子弟)的场所。礼乐、习射宗教教育为主要内容。(庠序并称指地方学校,也泛指学校)。

国学:先秦学校分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最初是指东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是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和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为主,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小学尤以书、数为主。后世的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主要指太学和国子学。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立的学校。周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

泮宫:即学官。周代王畿内的太学叫辟雍;在诸侯国的太学叫泮宫。在泮宫前有一个水池,形状如半月形,叫泮水。后代沿袭其形制。明清州县考试新进生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故入学又称入泮或游泮。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在此讲学。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当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成均:指古代大学,又泛指官办的最高学府。

六艺:周代学校的学习内容。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又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国子学: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是指公卿大夫的子弟。晋朝时规定,只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允许进入国子学,而太学则是六品以下官员的与庶民俊秀子弟求学之所。国子学和太学均为最高学府。当两者都设立时,国子学的对象属于更高统治者的子弟。

国子监:汉魏时所设的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朝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可取得监生资格。明清两代是指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金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