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83式王二平: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14:55

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腾冲县滇滩镇教育改革情况简介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农村学校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在这里,我仅就腾冲县滇滩镇为提高质量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县滇滩镇的教育事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普六”、“普九”“高扫”通过上级验收,中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等普九指标大幅度提高。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危房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一、腾冲县滇滩镇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学校的基本情况

 腾冲县滇滩镇是腾冲县北部的一个口岸乡镇,与缅甸克钦邦山水相连,腾冲县滇滩镇有三条出境通道通往缅甸,是腾冲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保山市通往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陆路通道。滇滩口岸距缅甸克钦邦第一经济特区板瓦12公里,距缅北城市密支那176公里。国境线长24千米,全镇南北长26千米,东西宽14千米,辖区面积为3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87.2亩。镇政府所在地滇滩距县城60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全镇辖9个村委会115个村民小组,世代居住着汉、回、傈僳等多种民族。总人口25545人,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58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0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

 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县滇滩镇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提出要把滇滩建成“边贸大镇、工业大镇、旅游大镇、文化大镇”的发展思路,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为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005到2006学年度,腾冲县滇滩镇有小学19所(其中完小13所)共1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61人,7至12岁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99.9%,初中1所共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31人,初中入学率达98%。幼儿园(学前班)33班,在园(班)幼儿714人,全镇共有在职中小专任教师229人。

 多年来,由于全镇中小学教师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无私奉献,我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得到提高。我镇小学1至6年级参加县统测的14个科目中,综合平均名次2003年为5.2;2004年为4.9;2005年为2;2006年为3。音、体、美等教学正常开展,2004年元旦全镇小学生运动会共有23名同学的参赛成绩打破镇运动会记录。2006年举行的元旦小学生文体活动,一个个别出心裁、内容丰富的节目,展示了我镇音、体、美教学的丰硕成果。2004年,滇滩中学中考上600分的有8人,一中正式录取30人,上高中正式录取线134人; 2005年年终统考,修业班统考科目总评分全部高于县初级中学平均水平,初三中考600分以上23人,一中上线41人,高中上线159人,特长生破格录取17人,2006年年终统考,修业班统考科目居于全县上游水平,初三中考600分(不含体育分)以上8人,一中上线36人,高中上线234人,在全县初级中学中居于前列水平。

 二、腾冲县滇滩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1、结合本镇实际,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腾冲县滇滩镇真正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始于1993年8月,当时的瑞滇乡人民政府(瑞滇乡于2003年改为腾冲县滇滩镇)批转了乡教办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起草的《瑞滇乡关于全面推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规定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二)实行教职工聘任制,(三)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再分配。

1993年的改革真正得到落实的是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再分配的力度其实并不大。但就三制改革前两项的具体落实,就对滇滩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前,全镇中小学教师的调动完全由乡教办说了算。改革后,除了中学教师基本稳定外,小学教师必须自己去应聘,寻找工作岗位,并且我镇在改革中贯彻异村聘请的原则,一部分在本村工作,经常回家务农,责任心差的教师只好到外村应聘,工作不再马虎大意,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不努力工作,聘请就将成问题。

 《瑞滇乡关于全面推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规定:“校长要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校长有办学的决策权,行政管理的指挥权,校内人事管理权,经费使用权,校产管理权和对职工的奖惩权。”“小学校长由村支部、村公所提名,教育支部、教办考察,报乡党委政府审批任免。”“被选聘的小学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设立岗位津贴。”“各学校教职工由校长聘任,对教职工聘任一般为1至3年,选聘中小学校长和聘任教职工,原则上异村聘请。”

 上述改革还有较为完整的实施细则,随后的几年虽有少量改变,但基本的精神一直延用不变。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他们对改革是拥护的,因为实行“双向选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条件最好的学校去任教。而不用再象以前一样不知道自己将被调往何方。

 腾冲县滇滩镇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异并不十分大,13所完小中,在主干公路沿线的就有9所。个别偏僻的学校村社经济又相对比较发达,他们凭借经济优势,吸引优秀教师。如后甸完小为留住一位骨干教师,许诺让他在村委会的山上砍一间房子的木料,不收任何费用,并兑现了诺言。再加上教办用新分教师调节,所以各学校都能聘到足够的教学人员,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93年的改革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长期存在的铁饭碗、铁交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瑞滇的教育改革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教育成绩不断上升。

2003年,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又在上级领导下有序展开,这次改革在原基础上,增加了校长竞争上岗,签订聘用合同等内容。改革力度最大的是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得到了全面的落实。

经过十年的摸索,我镇制订了《腾冲县滇滩镇中小学校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考核方案》,对教职工实行按月考核和年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评发考核款,至此,“铁工资”被完全打破。

 通过改革,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一批批骨干教师找到了自己的合适位置,一些工作积极性低,工作成绩差的教师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随着形势的发展,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

 2、严格考核,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

 瑞滇乡人事制度改革前,教办对中小学校和教师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1997年,教育局组织教办支书、主任、教研组长到湖南考察学习汩罗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带回了汩罗市的一揽子改革方案。汩罗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行钢性管理,用考核制度来推进素质教育。我镇参照汩罗的经验,结合当时的实际,制订了《瑞滇乡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履职考核打分办法》、《瑞滇乡学校工作考核打分办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打分表,至此,我镇对学校教师的考核机制基本建立起来了。这两个考核办法以后几经修改完善,一直延用至今。

 对小学教师的考核共分为5个部分,(一)政治思想、职业道德(8分);(二)教育教学(30分);(三)学识水平(7分);(四)出勤、工作量、安全工作(15分);(五)工作实绩(40分)。每一项又有许多细节,每个考核细则又有具体的打分标准。

 我镇依据这个考核方案考核教师,并严格按考核结果来确定考核等次,依据考核结果来评选各级先进,用考核结果来兑现年终奖惩,用考核结果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这种做法完全改变了以前投票选举先进、领导凭印象考核教师或单纯凭考试名次定考核等次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真正做到了公平竞争。

 对学校的考核共分为:(一)政治思想,办学方向(15分);(二)教育教学(55分);(三)常规管理(30分);(四)其它情况加减分等四个部分。每一项也有许多细节,涵盖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每项考核细则也有具体的打分标准。

中心学校通过对各学校定时不定时的检查,结合各种表册数据,对学校进行考核,并严格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先进单位,发放对学校的考核J资金。

2003年,我镇对教师的考核又增加了月考评,镇中心学校制订了《瑞滇镇中心学校教师月考评实施细则》,按月考评教 师,根据考评结果发放月考评资金。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镇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基本建立起来了。这些考核机制导向明确,目标具体,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案的实施对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抓住机遇,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学校硬件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普六”、“普九”期间,我镇掀起了两次建校的热潮,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2003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村两委、全镇教职工、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多方筹资,投资1400余万元,改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主要有:太保希望小学投资270余万元,西营完小搬迁重建投资170余万元,河西完小投资80余万元,滇滩中学投资320万元,后甸完小投资81万元等改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比较舒心的育人环境,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各村校比较注重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加强了围墙、大门、道路的建设,在校内栽花种草,美化环境,中学、水城、河西、中心、腊幸、山寨、山脚、云峰、后甸等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的思想,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近年来,腾冲县滇滩镇不断加强对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完善了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各校建立了学校《一日常规制度》、《教师集体办公制度》、《值周教师职责》等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加以实施。

 中心学校每年都要召开二次以上的中小学教导主任会,研究布置教学和教研工作。每年都组织人力,对各中小学进行两次常规业务检查和多次不定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学校贯彻执行教学计划、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等业务情况,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图书管理使用、集体办公等情况等。并将检查结果和学校的考核严格地挂起钩来。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学业务检查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按照《云南省义务教育1—6年级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意见》的要求,全镇各学校都做到了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根据有关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中心学校经常定时不定时地对各学校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班级都坚持出好黑扳报。结合各校实际,经常开展各种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各中小校都重视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德育工作、思品课教学、课题研究的开展,抓好学生良好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各学校都按要求管好用好教学资源,图书室、实验室、现代运程教育设备、光盘播放设备、体育器材等设备充分发挥了其功能,使设备真正起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在考试管理上,腾冲县滇滩镇一贯坚持狠抓考纪考风建设,每年的年终修业班测试都全部交换主考、监考,统一阅卷,统一统计分数。镇中心学校制订了《腾冲县滇滩镇中心学校小学修业班学年水平测试监考阅卷办法》规范统测工作。初中入学测试由中心学校统一组织,2003年以来全部实行计算机编排考生座位,考生交叉考试。因为考试组织严密,少部分心存投机思想的的老师只好放弃幻想,踏踏实实工作,真实的成绩也为考核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5、以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为抓手,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改革的时代, 2003年以来,新课程改革的重任又摆在了我们面前。为了推动新课改的实施,滇滩镇中心学校根据中、小学不同的特点,指导中学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全面提高”的市级重点研究课题,具体实施方法为:在同一个年级里,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成绩的差异,分成不同层次的班,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认真备课,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掌握力所能及的文化知识,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小学教育认真组织实施“自主学习,和谐发展”的市级重点研究课题,滇滩镇共有13所完小,其中,8所学校开展了“自主学习,和谐发展”课题研究,各校都结合自身的实际,制订了各自的实施方案,组织推进研究工作,如中心小学以开展“五小公民”活动(小主人、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帮手)为切入点,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河西完小把课题实施的各种具体措施写到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教师的教学计划中,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并定期召开专题讨论会,及时总结和反思。水城完小根据高、中、低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情况来组织实施课题研究。云峰完小以“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切入口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此外,中心学校在制定每学年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计划时,都把课题研究当作重要内容,写入年初计划,组织相关的活动,推动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心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教研经验,学习与“自主学习,和谐发展”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下发了相关材料,组织学校搜集教育论著、教育报刊、杂志、网络等方面的教研资料,供教师学习。

 课题研究开展后,广大教师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和外界交流我镇课题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开展前,我镇小学送县教研室参评的论文每年只有10多篇,2003年达到了32篇,2004年达34篇,2005年达61篇。上交的论文中2003年涉及“自主学习,和谐发展”的只有1篇,2004年有3篇,2005年增加到了13篇。2006年,上报省教科院参加优秀科学探究活动设计评选材料12篇。

 在推进新课改的工作中,我镇把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的开展结合起来进行。校本教研是一种切合教改实际的教研形式,我镇的校本教研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方式来开展,各校都制订了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在活动中,组织教师写反思材料、认真开展了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多渠道收集信息,指导教改,来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大部分教师从中得益,取得了初步效果。

 多年来,我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我镇教师每年都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上级组织的各种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我镇多次获得好成绩。在积极外出观摩学习的同时,我们还邀请相关专家、同行到我镇指导、交流工作。2006年5月,县教研室杨名爽主任亲临我镇,作了题为《校本教研与洋思经验》的专题报告,并和腾越镇中心学校的领导一起对我镇的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工作作了指导。对推动我镇教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6年9月23日至24日,腾冲县2006至2007学年度教研工作会议在我镇召开,全县各中学、中心学校、幼儿园的领导11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2003年以来全县实施新课改的经验,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经验,研究布置全县下一学年的教研工作。会上,我镇中心学校交流了《自主学习,和谐发展》教育课题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中学交流了《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全面提高》教育课题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腾冲县滇滩镇中小学教师队伍是一支师德水平高,业务精良的队伍,多年来,为滇滩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教师的师德水平是衡量教师素质的最重要内容,我镇历来重视抓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每年寒暑假教师集中学习,教育支部都要对此作专题的培训。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教育思想大讨论等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业务上,中心学校根据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如组织新课标上岗教师培训、教具管理员培训、远教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后,我镇积极动员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我镇所有中小学教师均参加了继续教育学习,其中小学已参加六项技能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参培训教师达98%。我镇还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如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目前,我镇共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14人,他们在我镇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带头作用。在我镇举办的多次课堂教学竞赛中,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他们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办法灵活,成为引领我镇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

 我镇中小学教师还非常重视提高学历层次。2003年我镇小学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29人,占教师总数的18%;2004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增至55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36%;200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74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51%;2006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81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55%。中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也很快,2005年,76名中学教师中,本科5人占7%,专科63人,占83%,中专6人占7%,高中以下2人,占3%。2006年,78名中学教师中,本科41人占52.6%,专科37人,占47.4%,中专3人占4%,高中以下2人,占3%。

 7、正确引导,争取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

腾冲县滇滩镇历来对教育非常重视,镇党委政府每年都要拨出专款,奖励优秀校长、教师,各村委会每年都拨出一定资金,奖励成绩突出的教师。一些厂矿企业,也经常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腾冲县滇滩镇社会各界对学校建设非常支持,中学综合楼落成,当天就收到捐款十五万余元,河西完小教学楼落成,社会各界捐款达六万多元,水城完小建综合楼,恒益公司无偿为学校填土一千多方,中学综合楼建成后没有微机,恒益公司捐款十万元帮助安装。

中心学校历来把引导社会集资办学当作大事来抓,不断宣传捐款人的事迹,给捐资助学的单位和个人挂匾等,对社会的助教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对于乡镇中心学校来说,提高质量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当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大

 教育教学管理事务多,头绪杂,并且缺乏科学指导,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难度大。例如少部分学校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业务还有较大随意性。

 2、教研活动水平提升难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改革意识不强,不会改、不敢改、不愿改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课堂教学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个别学校对教研重视不够,工作属应付型,上边布置什么做什么,本校创新的活动较少,校本培训及研究意识淡漠,试教课、研讨课有许多作秀的成分,教研对教学质量提高促进不大。虽然做了大量教研教改工作,但形不成系统的经验,教研水平难以提升。

 3、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不适应教改形势,骨干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师素质虽然通过多年努力,提高较大,但整体水平仍不适应教改需要。教师缺编,加之教学点分散,农村学校在编教师的工作负担较重。剧烈的竞争虽然使老师们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教师工作负担加重,人心思走的现象。特别是骨干教师,条件一成熟就往上调,要么去了高一级学校,要么进了城,农村学校在人才争夺中处于劣势。以前这一现象中学比较突出,但近期小学也不断萌现这一问题。

 4、经费严重不足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教研师训活动、文体活动组织,都需要经费投入,但这方面的投入少得可怜,难于支撑整个的教育改革。义教经费实施后,这方面的困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教育历史欠债太多,经费不足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于得到彻底的解决。

 5、和外界的交流少,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经费困难,导致90%的在编教师很少有机会到乡镇以外的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和考察,乡镇教改信息来源仅局限于听上级传达、从报刊杂志、网络、音像制品等渠道收集信息,我们有的教师甚至从未走出过高黎贡山,根本不知外面的世界如何的精彩,即使是专职的教研人员,很多时候搞教研也是在闭门造车。

 6、傈僳族地区学校提高质量困难大

 我镇辖区内的傈僳族居住分散,远离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那里自然环境恶劣,办学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学生素质偏低,加之无法聘请到优秀的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困难重重。

 7、学校存在加班加点现象

 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过大,学校存在加班加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且屡禁不止。有些学校把提高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加班加点上,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了过重的负担,在社会上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教育的发展是在不断迎接困难和挑战,在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我们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把全镇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