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盈豪现在:正文显示页面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23:08:03
初中生物理偏科的成因及教学策略分析黄蕊/郭长江

【专题名称】中学物理教与学
【专 题 号】G36
【复印期号】2011年02期
【原文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5期第68~73页
【作者简介】黄蕊,(1973-),女,安徽砀山人,上海市二十五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200090);
    郭长江(1971-),男,山东东阿人,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200234)。

【关 键 词】EEUU


    偏科是一种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所熟知的现象,它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成绩及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相关学习,甚至学生人生的发展。[1]针对学生偏科形成的时间,我们曾经做过调查: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学生偏科都形成于初中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将发生极大转折,偏科现象容易发生,尤其是物理学科更为突出。如果不能帮助他们很好过渡,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处理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偏科问题,我们成立了课题组,针对学生的偏科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偏科的成因,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并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检验转化物理偏科措施的效果。
    1.偏科现象的调查
    1.1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课题以上海市某普通公立中学的全体初二、初三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355人,学生年龄均在14~16岁之间。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走访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方法。问卷是课题组咨询专家后设计,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中,将问卷中个别理解可能会有歧义的问题向班主任交代清楚后,调查问卷由各班级的班主任亲自收发和指导学生填写。由课题组成员共同整理分析,并将整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有疑问的结果通过走访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再结合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确定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此外,为了给自愿与教师交流的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我们在有些题目后设置了“说明”部分,并由学生自主决定是否注明本人姓名与班级。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5份,实际收回355份,有效率100%。主要结果如表l
    1.2.1 初中学生存在偏科现象的情况
    由表1可知,初二年级被调查总人数170人,其中有偏科人数107人,偏科率62.94%;初三年级被调查总人数185人,其中有偏科人数149人,偏科率80.54%,比初二有明显增加;初二、初三共计调查人数355人,其中有偏科人数256人,偏科率72.11%。在初中阶段,学生偏科现象这么严重,的确是调查者所没有预料到的。
    1.2.2 初中学生的物理偏科状况
    表1 初二、初三年级偏科情况
    
    表2 初二年级各学科“有偏科”人数  (单位:人)
    
    表3 初三年级各学科“有偏科”人数  (单位:人)
    
    由表2和表3可知,认为自己物理有偏科现象的总人数是180人,占总偏科人数的70.31%。其中初二物理偏科人数为76人,偏科率为71.03%;初三104人,偏科率69.80%。在偏科的各门学科中,不论初二年级还是初三年级,物理均居于榜首,偏科现象最为严重。对于初中物理这样一门起始学科,却存在如此大的偏科程度,这的确应该引起重视。否则,姑且不说物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物理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在高中的后继学习中,也会因为初中物理偏科给相关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物理偏科的成因分析
    初中学生物理形成偏科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1 智力因素
    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除了有它的一般趋势外,还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至少有9种智力,它们相对独立、相互平等,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而9项智力的发展也会有差异,所以个体智力的差异性是很大的。[2]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是脑的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器官,人类智能与大脑中的灰质有关,在大脑某一固定区域的灰质越多,那个人在相关领域就表现得越聪明,每个人的大脑构成都有差异。因此,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而有的学生学习起来则比较吃力,也就出现了物理偏科。
    2.2 非智力因素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极大转折的时期,学生的学习极易受到一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虽然,智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但是非智力因素却是绝大多数学生形成偏科的原因。为此,我们从个人、家长、教师和其他不能确定的原因四个方面对偏科的成因做了调查,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在我们调查的355位初二、初三的学生中,个人原因导致偏科的学生多达114人,其次是教师和家长等。下面结合我们的调查,从学生本身、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对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偏科的成因进行分析:
    表4 四个方面偏科原因的人数
    
    2.2.1 学生因素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成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初中阶段是儿童期的结束,青春期的到来。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认同方向,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由于他们开始要脱离成人的影响(即他们父母的影响),去建立自己的认同方向,这就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不同角色,而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角色,他们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在行为上易出现混乱。[4]如果是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混乱,而又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好,则会出现物理偏科。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对待物理学习仅凭个人喜好。对于不喜欢的学科如同不喜欢吃的菜肴,一味避开,所以就出现了偏科。并且出现了偏科也不去想办法补救,课堂没兴趣就不听,课后的预习与复习也不去统筹安排,结果偏科越来越严重。第二,对物理教师有成见。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如更换教师或跟教师偶尔有一次不愉快的经历等,造成对教师的成见,甚至迁怒于该教师所教的学科。如果学生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势必对该学科的学习造成障碍,发展下去就形成了偏科。第三,不能正确对待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一次考场上的失利,一次课堂上的不愉快经历等,都可能挫伤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坎坷,积极地处理遇到的困难,而任其发展下去,就会造成学习成绩下滑,形成物理偏科。
    2.2.2 教师因素
    第一,不能够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示范者,同时也担当父母与朋友的角色。[3]当学生遇到偏科问题时,教师不能够给予有效的帮助。第二,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不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综合素质不是很高,职业观念不强,敬业精神不够,不能够以积极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从而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2.2.3 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不能够完全以教育教学为目的,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配置不够合理,或由于更换教师,造成师生情绪对抗,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易于形成集体偏科或大面积的学生偏科。第二,学校不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悦、公正合理的教育教学环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放不开手脚,甚至将情绪带入课堂;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和师德发展的引导不当,使教师工作的重心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提高教师转化偏科学生的热情。第三,给学生成长创造的大环境不够积极,没有营造出使学生积极转化偏科的氛围,使学生有决心和毅力改变偏科状况。
    2.2.4 家庭及社会因素
    父母的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离异等会影响学生的偏科。另外,一些社会不良习气还在侵袭着校园;一些网吧、游戏厅还在对青少年开放;非法书籍还在对学生销售等,这些都是学生偏科形成的因素。
    3.物理偏科的转化策略
    3.1 智力型偏科学生的转化策略
    先天的智力因素虽然会对学生物理的学习造成影响,但是后天的人为干预却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可以“以情促智,转化偏科”。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4]智力型偏科学生一般偏科前都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没有学习能力,不是不愿学,而是学不会。面对智力型偏科学生的转化,教师必须有耐心、舍得花时间:第一,首先用真情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曾经放弃的学习物理的愿望,用心去呵护这种愿望,并在他们每一次失败时给予及时的安慰、鼓励和有效的帮助。第二,分析该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确定该生的最近发展区[3],制订单一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是一道题目的解法、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一个问题的理解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第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查补缺漏;在辅导过程中,降低学习的起点和难度,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注意搭台阶,使学生的学习变为有效学习,以便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6]第四,多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他们来说,学习方法更加重要。
    3.2 非智力型偏科学生的转化策略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成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3]非智力型偏科多数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态度、意志等内因,以及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外因引起的。人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旦改变引起偏科的内因,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一些外在的困难就可以得到克服或改善。因此,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对非智力型偏科学生的转化是十分有效的。
    3.2.1 学生方面
    第一,思想上,认识到物理偏科会给自己的个人发展带来怎样的危害,产生“改变自己的物理偏科”这一内心的需要,激发改变物理偏科的学习动机。端正自己对待偏科的态度。树立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相信自己的物理偏科是可以改变的,并且自己有能力改变它。第二,行动上,认真分析自己物理偏科的原因,针对原因制订策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改变偏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取得联系、寻求教师的帮助。第三,过程中,要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经常与学习好的同伴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坚持定好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去完成;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5]
    3.2.2 教师方面
    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与教学的方法和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偏科成因、树立转化信心、指导转化方法、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进行物理偏科的正确归因;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品质,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的学习态度等。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第一,精心策划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既然物理偏科,说明他对物理学习没有直接兴趣,即使意志控制,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教师备课时,注意授课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有效性,有效减少上课时间过长造成的大脑疲劳的现象。发挥间接兴趣对直接兴趣的有益补充作用。例如,物理教研组可以发挥团队精神,集体备课,并把重点章节的内容具体安排到每一位教师,由一人主备后,经其他教师讨论后再进入课堂。这样不仅能节省精力,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而且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取长补短,以力求利用最精彩的课堂内容吸引偏科学生的注意。第二,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激发并延长学生的兴奋点:例如,课堂上多做实验是包括偏科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要抓住时机,充分借助学生喜欢的实验,传授知识内容。另外,问题设置上要有针对性:授课教师不仅要清楚地知道,针对什么样的偏科学生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而且要知道针对授课内容怎样设计问题才能便于偏科学生接受。目前,我们正尝试着把游戏化学习引入课堂,目的是使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能进一步得到激发并延长。第三,充分利用学生之间沟通便利的条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结对帮助或形成学习小组。不仅使偏科的被带教学生的成绩有较大进步,而且对带教学生也是精神的鼓励和能力的锻炼。当然,教师必要的督促、检查和内容的具体安排也要做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3 学校方面
    第一,利用教工大会、校本培训等机会对教师进行素质教育;为教师有效实施转化偏科学生的策略提供坚强的后盾;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第二,不要轻易调换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适应,都是以牺牲宝贵的学习时间来换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适应,彼此有了一定的情感,达成了一定的默契。新换的教师若比前任教师有突出的优点,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不明显,否则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抗。第三,重视学生的偏科问题,利用班会、校会等机会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3.2.4 社会和家庭方面
    第一,家长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不要因家长的不良嗜好、离异等给孩子的心理和学习带来严重的干扰,保证孩子有旺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第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非法网站和非法书籍销售的监管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4.物理偏科的转化成效
    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经过制订、实施、修改、再实施,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家长在教育中、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学生的偏科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成功地转化了很多物理偏科的学生,而且对学校学生物理成绩的整体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笔者任教的实验班级在2007年的中考中,不仅合格率由实验前的71.84%,提升为100%,而且还出现了3个满分,3个89分(满分90分)的高分。其中一个实验班,实验前,班级22人中不合格人数竟然达15人,合格率只有31.80%,班级平均分55.63分(满分100分)。在中考中,不仅实现了合格率100%的愿望,平均分也提升为73.095分(满分90分)。另外,针对智力因素引起的偏科学生,从情感出发,采用详细而具体的转化策略,也取得了明显的转化效果。其中一个因智商而随班就读的学生在模拟考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成绩由模拟考时的26分,提高到中考时的60分(满分都是90分);树立了一个成功转化偏科生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胡立钲.克服中学生群体偏科现象浅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999,(1).
    [2]郭长江.新课程物理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刘华山,郭永玉.学校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4]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M].龚浩然,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黄伟伟.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迁移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