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视频:图解56个民族——怒族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31:29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人口2712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能通话。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怒族人民普遍会讲傈僳语。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怒族地区山峦重叠、江河汇聚。从旅游观光的角度来看,这里数不尽、望不完的奇峰怪石、飞泉瀑布、激流险滩、古树龙竹,确实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而,从生活的角度讲,这里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交通却给怒族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重重困难,致使其社会发展相当的迟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以花木枯荣为时序、靠结绳刻木传递信息、以刀耕火种为耕作方式等许多人类远古的生活图景在这里仍能时时映现。尽管如此,勤劳勇敢的怒族人民始终与大自然搏斗和抗争,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不断改变着历史,创造着新的明天。  

怒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三种,即原始的自然崇拜、基督教和天主教、喇嘛教。

       原始宗教:怒族广大群众在天主教及基督教侵入前主要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万物有灵,举凡日、月、星、辰、山、川、树、石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作为各个氏族及村社组织的一种象征,还有图腾崇拜的残余。


   
 千脚落地房
  
  “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这是古人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
  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贡山地区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墙半木房。这种房子比较宽大,一般是垛圆木为墙,屋顶覆盖薄石板。石板约0.5 公尺见方,由屋檐铺起,第一块平铺,第二块压着第一块的上边,第三块压着第二块的上边……一直覆盖到屋脊;福贡和泸水地区的怒族住竹篾房。这种房子较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覆顶。这两种房屋一般都为两层,楼上又多分成两间,外间待客,并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炊事之用。内间为卧室兼储藏室;楼下存放农具杂物或关牲畜。楼板用木板或竹篾席制成,铺设在架在斜坡地上的许多木桩上即可。这些木桩和房柱,如同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人们常常将这种房屋称为“千脚落地的房子”。
   怒族的这种千脚落地竹木房,结构简单,既易搭建,也易于拆迁,又适合山区多雨多雾的特点。按传统习俗,一家建房,全村都来帮忙,一天之内就可以把房子建成。 中国最美的乡村——五里村   现在的怒族民居已经由单纯的木结构发展为木石混合结构,底部以石支撑,上部仍然保持以木为主,这样既结实牢固,又很好的保存了民族居家习俗。    峡谷溜索
  
  怒江大峡谷及其两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层峦叠嶂、危岩耸立、悬崖陡峭,谷中水流湍急、汹涌澎湃。自古以来,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整个怒江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摆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两岸的怒族人民只有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往来飞渡,保持着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
  溜索是怒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设施。溜索的制作方法,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细的大索,然后横拉于江河之上,固定在两岸的大树、木桩或石崖上,即成溜索。人们用溜板(溜梆)作辅助工具,沿竹索从空中滑过。溜板是长4 公分,宽约2 公分的槽形硬木,背面凿有两个对称的用以拴绳的长孔。使用时将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用麻绳或皮条穿过长孔,牢系于腰间,然后以仰卧的姿势手握溜板,即可以顺势滑下。溜索有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只有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没有斜度,来往都可以溜。但这种方法比较吃力,因为溜索中段会自然下垂,所以人溜滑至中段以后,还要借助四肢的力量,半攀半爬地向对岸滑行。陡溜需要一来一往两根溜索,它一头高,一头低,有一定的倾斜度。这种方法溜渡速度快,省力,但容易撞伤,需格外小心。
  溜索不仅可以溜渡人,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几座现代化的桥梁,但溜索这种传统交通工具仍然横亘于怒江之上,不过,危险易断的篾索已被坚固而且带有滑轮的铁索所取代了。   “同心酒”和“手抓饭”
  
  怒族同胞喜欢饮酒,也擅酿酒。怒族的酒主要有“咕嘟酒”、“浊酒”和高粱酒等。
     “咕嘟酒”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荞麦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竹篾箩里捂好,几天后发出酒味,或渗出酒液装在罐子里,密封十几天就成了。吃时先用笊篱过滤,再兑上一点冷开水,加一点蜂蜜或甜味剂,略酝酿几分钟,既可饮用。这种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即可解渴,又有滋补健身之功效。
  酒是怒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饮料,更是他们待客的必需品,贵客光临,必以酒相待。他们的饮酒方式一般是边饮边聊。在比较欢快热闹的场合,不论男女老少,如果将某人视为知已时,便要与他喝“同心酒”,即两人腮贴腮,嘴挨嘴,一手搂肩,一手同端酒碗,仰面同饮,一饮而尽。置身于这种情深意浓的场景,即使是平日滴酒不沾的人,也难以推脱。因为只有喝了这同心酒,你才算怒家人的真正朋友!          “手抓饭”是富有傈僳族地方风味特色的小吃。其选料的方法是:以本地特产的香米煮熟后倒在一个洗涤干净的簸箕内,在米饭上放上切成小块的黄焖小猪肉、火烧鸡、熟火腿和油煎土豆、凉拌鱼腥草、清煮南瓜及佐料,然后盛一碗鸡汤在每一个客人前面。客人在吃“手抓饭”前必须先洗手,然后大家围着簸箕做在一起,以左手当碗,右手当筷,边吃“手抓饭”边喝杵酒。在“手抓饭”时,主人还会唱着动人的祝酒歌,向来宾一一敬“同心酒”,直到客人酒足饭饱才结束。


奇特的侠拉酒        “侠拉酒”是当地民族话,意为“肉酒”。一般来说,在我的家乡,人们做“侠拉酒”的肉,最佳的选材有这么一些:鸡、鸭、肉鸽等,而一些昆虫的蛹,比如竹虫、蜂蛹等,也是做“侠拉酒”的上品,味道极为独特而吸引人。         原料虽不同,但是制作的工艺大同小异。以蜂蛹“侠拉酒”为例,取蜂蛹300——500克、漆油二两、酒二至三斤,把锅架上,开火,炼油,把蜂蛹炒黄,酒倒进锅里,稍涨两到三分钟即可。这样,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侠拉酒”就做出来了,酒香扑鼻,极为诱人。取几只磁碗,用汤勺舀出,每人一碗,外加一双筷子,在家围坐一起,慢慢地品尝这难得的蜂蛹“侠拉酒”,把在碗里的漆油吹开一边,慢慢地吮上一口热辣而酒气扑鼻的“侠拉酒”,那是多么惬意啊!  世外桃源——丙中洛        丙中洛,藏语意为“藏族居住的地方”,傈僳语意为“世外桃园的地方”。位于怒江州贡山县最北部,北面毗邻西藏地区的察隅县,东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西接独龙江与缅甸毗邻,南连贡山县城。丙中洛是是“三江并流”腹地中罕见的冲击坝,也是怒江大峡谷中罕见的开阔地,是全国怒族最集中的一个地区。
         丙中洛也被称作“人神共居的地方”,还有,就是这里也卷入了著名的“香格里拉”之争。香格里拉这个词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书中描述了一个人们理想的世外桃源:有雄奇壮丽的峡谷、金字塔般的雪峰、明镜样的高原湖泊、碧毯似的辽阔草甸、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安静苍凉的古城。“上世纪末期,云南的丙中洛、中甸、丽江和四川的稻城亚丁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丙中洛这里盛产黄金,与书中描写一致,这一点是其它几个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而且傈僳语中“下次再来”的发音恰恰是“香格里拉”,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丽江的理由是:美籍探险家洛克旅居丽江长达27年之久,且写成巨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而希尔顿的小说正是以洛克的记录为基础写成的。另外,在丽江雄古村中还保存有清代光绪三十四年的石碑一方,上面“香各(格)拉”的字迹仍十分清晰。四川的稻城则认为它们那里的雪峰、峡谷、草原、湖泊、寺庙,还有恬静的村庄更像希尔顿笔下的室外桃源。最后经国务院批准,香格里拉落户中甸。虽然地名之争已尘埃落定,但是至今人们对心中的理想国一直争论不休。        世外桃源究竟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有对心灵境界的不同诠释。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消失的地平线》作者希尔顿本人从来就没有到过中国,他的小说是根据洛克的记录和自己的想象写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地方都能找到和书中描述一致的特点,然而又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符合书中对蓝月山谷的全部描述。所以我认为,香格里拉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它是中国三江并流地区(洛克的活动地区)的一个混合体:中甸有巨大的喇嘛庙,丙中洛最壮观的峡谷风光、有金矿,稻城有最典型的金字塔形的山峰,丽江有美丽的高山湖泊。还是那句老话,如果有真正的香格里拉的话,那它一定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丙中洛原为怒族居住的地方,旧时整个丙中洛坝子上只有三个怒族村寨,即甲生、重丁和达拉村。自清朝道光年间,藏传佛教由西藏喇嘛督拱几带进丙中洛并扎下根之后,不少藏族人从西藏、德钦、中甸等地陆续迁徙而来,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丙中洛原名为“碧中”,藏语意为“藏族村”,当地怒族人称为“麻白克劳”,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础上加上“洛”的音,意为“箐”或“地方”之意,于是就从“碧中”演变为“碧中洛”。        丙中洛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且和睦相处的地方,这里有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据记载,丙中洛藏传佛教为清朝道光年间西藏喇嘛督拱几率红教古宗(喇嘛教中分为红教噶举派、尼玛派和黄教格鲁派)数人在此传经并扎根的。天主教为咸丰年间由法国传教士传入丙中洛,到光绪二十二年至宣统十八年间,法国传教士任安守修建了白汉洛、茶腊、重丁天主教堂。基督教为1930年后由美籍传教士莫尔斯夫妇传入贡山。

教堂内部  
       早在1902年,法国传教士们在成功翻越碧罗雪山之后,便在怒江沿岸一带开始传教,他们每到一个村庄,便留下一到两个神甫,以便传教和建立教堂,绝大部分留下来的神甫从到他们留下来的那一刻起,便决定了他们与这条村庄的缘分,直到升天的那一刻前,他们一直都在村庄传教,从没离开过。而村民们依照神甫的意思,把尸体埋葬在教堂的园子里。因此我们每到一个历史悠久的教堂,它的园子里都有一座建立起该教堂的神甫的坟墓,供后人悼念。         值得一提的是,丙中洛的喇嘛教与其他地方喇嘛教不同之处,在于丙中洛信仰喇嘛教的人可以到寺庙打鼓念经,也可以请村里的尼玛派喇嘛打鼓念经,还可以请“纳姆萨”巫师祭鬼祭神,不象其它地方信仰喇嘛教就不能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搞祭鬼祭神活动。在丙中洛有许多家庭存在着一家人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互不干涉,和谐相处的现象。 藏传佛教寺院——普化寺 经幡  “鲜花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贡山怒族群众都要欢度盛大的传统节日——鲜花节(又称“仙女节”)。
  节日这天一早,怒族群众穿上盛装,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野餐,手捧一束束鲜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茸,并举行聚餐和各种娱乐活动。人们边吃边喝、边唱边跳,整个山谷都沉浸在古朴而隆重的节日气氛中。
  关于鲜花节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怒家山寨有一个勤劳、聪明而又美丽的姑娘阿茸,她不辞艰辛,劈开了高黎贡山,引来了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芜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浇灌,使两岸的岩石变成了沃土,荒山变成了绿野,可是她却被可恶的头人烧死在高黎贡山的山洞里。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十五日,时值     服饰        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素雅,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腿。妇女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坎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的衣裙上都绣有花边。妇女头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成串的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环垂于肩部。男女都喜欢用红藤作缠头和腰箍。贡山一带妇女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体现其独到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