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加鲁鲁兽:2011年第17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23:42
“六题九问”的背后
——海都学院管理特色探访
□ 本报通讯员 雨佳
本报讯 2005年成立的海都学院,如何仅仅用了5年时间,办学规模就在山东省同期成立的7所省属高校独立学院中荣登榜首,54名管理干部如何管好拥有近8000名学生的大学,一个不是明星却拥有众多学生粉丝的院长又是如何炼成的……
在海都学院,有一把解决各种管理难题的“万能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学院当家人姚锋院长提出的“六题九问”工作方法:在财务开支问题上,要问“如果是花自己的钱,这个钱应该怎么花?”在招聘员工问题上,要问“如果是用自己的钱雇人,这个岗位应该雇几个,雇什么样的人?”在工作质量问题上,要问“如果这个活是给自己家干的,这样的标准行不行?”在对待学生诉求问题上,要问“如果这是自家的孩子应该怎样去处理?”对待一切事物的处理和决策上,要问“自己这样做是否出于公心,是否掺杂私心?这是不是最佳方案,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案可选?”在考虑个人待遇问题的时候,要问“自己付出了多少?为学院创造了多少价值?是不是自己创造的价值已经超出了目前的所得?”六个引人深思的题目、九个沉甸甸的问号,贯穿了学院管理工作中会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院构建起“办事流程化,责任明晰化,服务亲情化、保障网络化”的综合管理体系,走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路子。
“六题九问”提升理念
摆正所处的位置,遇事换位思考,“六题九问”是一种做人、干事、成就事业的态度和方法。海都学院自成立之日便强调服务意识在学院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中心位置。姚锋院长在国内高校率先提出了四级服务体系的概念:在海都学院,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就干部、工人、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服务关系而言,干部处在最底层,然后是工人层、教师层,最顶端是学生。就是说干部要为其它三个层面服务,工人服务两个层面,教师服务于一个层面,学生只是接受服务的对象。搞清楚这个关系,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所担当的角色,就应该知道谁服从谁、谁服务于谁。贯穿体系内的一条主线就是真正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
刚开始跟姚锋院长打交道时,有人会觉得他非常小气,有时甚至连一张出租车票、几包打印纸都要一一细抠。然而时间长了,就会渐渐理解他的一片苦心。“我们艰苦点不算什么,把钱最大限度地用在学生身上,为他们打造一个安心舒心的成长成才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最基本的良心和爱心”姚锋院长语重心长地说。
行政开支如此抠门,但对待学生却相当大方。学生说“院长就在我们中间”,院长说“我跟学生零距离”。院长的手机、电子信箱、办公室是随时对学生开放的,学生有什么困惑或者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以上渠道随时与院长反映,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答复。在这里学生利益高于一切。学院设立有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特别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10余个奖项: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1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600元/生/学年,获奖学生比例达到30%以上,这个奖励数额和比例目前在独立学院中是少见的。为了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安心完成学业,学院加大了帮扶力度,设置了勤工助学岗位550个,累计发放助学金额180余万元。然而,这550个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真正的岗位数其实就275个,但家庭困难的学生有600多人,为了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基本资助,学院调整了每个学生每月的上岗时间,由过去每人每月工作30小时改为工作15小时,报酬与过去基本相同,从而使得岗位数增加一倍,让更多的同学拥有了在校内勤工助学的机会。与此同时学院还通过积极争取助学贷款、与企事业合作开展助学项目等渠道,使所有的家庭困难学生都得到了学业资助;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学院设立了就业奖,制定了就业奖励办法,为每名成功就业的学生奖励1200元,到目前为止,共发放就业奖励140余万元;从今年开始,学院又在筹备设立创业基金,为勇于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无息贷款,为他们在起步阶段“加油添薪”。
在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升级改造上,学院更是舍得投入,持续作为,仅2010年一年,学院就先后投资改造了学生食堂供水系统,铺设了体育场塑胶跑道,更新了篮球架,建设了高标准的报告厅,将原学校幼儿园改造成大学生活动中心,设置了校园路障并安装了智能识别系统,给学生宿舍安装了监控系统,教室、实验室及图书馆等硬件投入累积达到1000万元。日前,学院新的学生公寓楼建设规划已经通过论证,即将动工,该项目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居住生活条件。
“十载求学入海都,以人为本后劲足。理念创新德不孤,象牙塔里启征途。”在海都学院的BBS上,一名学生留下了这样的打油诗,诙谐的句子体现了学生对海都学院教学和管理理念的切身体会。“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怎么对待别人。”姚锋经常这样告诫学院的教师和干部。如今,“以人为本”的口号在许多地方和场合被多次提及,但是口号不落地就只是口号,理念不贯彻便只是理论,“六题九问”使学院管理队伍统一了认识,更新了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倾情奉献中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浓厚家庭氛围。
学院2010级学生张丹丹来自山西,加之以前没有住校的经历,在报到前担心会不适应大学生活,“一迈入海都学院的大门,我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她对笔者说:“从第一天开始,系里的辅导员就对我进行心理疏导,使我很快融入了学院的大家庭。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院里的老师和领导经常走到宿舍中嘘寒问暖,像家长和兄长一样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现在我不仅没有了当初的顾虑,还打算利用暑假在学院勤工助学呢。”
“六题九问”创新机制
现代管理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工作机制在规范组织行为、提高组织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姚锋院长说:“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能一味沿用过去一些老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机制和制度创新,切实破解以往困扰高校的管理难题。”
学院组建了“校园2922110联动服务平台”,成立了联动服务指挥中心,为师生员工提供了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了学院处置急难险重情况的反应速度,提升了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学生工作中,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为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院设立了院领导接待日,设置了多个院长信箱、公开了院长电子信箱,招聘了学生院长助理,成立了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联系学生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与学生的无障碍沟通,形成了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推行安全隐患有奖举报制度、家长介入制度、学生宿舍限时供电制度,建立起了安全联动机制,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通过建立分类保障机制,保证了弱势群体健康成长;通过严格党员纳新程序、改变奖学金评比发放办法、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在海都学院的办公楼、教学楼大厅里,悬挂着诸如学生学籍异动、勤工助学、教师报到等19项师生五步办事流程和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联系方式,师生们说这就像学院的制导系统,遇到事情通过它能与相关领导和部门实现快速精准的互动。
今年来到海都学院工作的小陈告诉笔者:“在一些地方通常需要几天时间办理的入职手续,在海都学院几个小时就能办理完,而且各个部门分工明确,第一步找谁,第二步找谁都有明确的规定,不管老师还是学生办事再也不用犯难了。”
“六题九问”固强责任
海都学院现有在校生7900人,2011年招生工作完成之后,在校生将接近万人,于此相对应的是7个学院职能部门、6个教学单位总共54名管理干部。小排量的发动机如何能带动大车身?通过探索,海都学院找到了自己的“涡轮增压器”,那就是“六题九问”工作方法下的责任倒推制。通过强责任提动力,小排量同样输出了大效能。全体管理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一当十,超常付出,超负荷工作,取得了以少胜多的管理效果。
时间:2010年12月某夜11时
气温:零下8℃,滴水成冰
学院供暖锅炉突然出现故障
11:15,姚锋院长、分管院长、班组长到达现场
11:20,抢修方案制定
11:55,故障排除,恢复供暖。
当笔者在自习教室与几名准备考研的同学谈及此事时,一名同学微笑着说:“像这类事情,三年多来,我们感受过许多,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我们真的很钦佩,也要对院长和老师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呵护说一声谢谢”。在海都学院,“在其位、干其事、负其责”、“站高一层谋事、降低一层谋实”、“到一线发现问题、在现场研究问题、在实地解决问题”,在整个管理团队已形成一种共识,成为一种惯性,溶解到了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为深入实施责任管理,海都学院在全院推行三大管理模式,一是精细化管理,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保障师生利益为前提,在控制行政人员数量、压缩行政成本上下功夫,在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做文章,向管理要效益,用效率求效益。对一个部门、一个系的考核,不仅看它职责完成的怎样,更要看其成本控制的怎样,进行绩效考核。二是推行走动式管理,要求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不要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而是要走出来,到各自的职责区域常走动,去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三是现场管理,对点上的问题、个别问题,工作推进的问题,制度不落实、政策(决议)不推行的问题,就要出在哪里解决在哪里。尽量少开会,办公会主要研究政策问题,解决面上的问题和普遍性问题。
“六题九问”凝聚力量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六题九问”作为一种工作理念,已经渗透到海都学院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成为推动学院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推手。
在“六题九问”理念的推动下,海都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备受学生推崇的优秀教师和受业界关注的教学成果:2010年姚锋院长主持研究的成果《新创建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总课题组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学院申报的《独立学院基础化学教材建设的研究》经教育厅批准立项,并于本学期完成了第一考核周期的进度检查工作;姜学东教授主持研制的“新型节能采暖炉”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学院相继获得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独立学院、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诚信和谐院校、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佳特色教育示范校、山东省优秀民间组织、山东省学习型先进班组、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优秀人才培养奖等荣誉称号。《教育》(旬刊)、《齐鲁晚报》、《山东青年报》多次对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长篇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硕果累累、捷报频传: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又创新高,以山东省主管部门公布的2009年本科生就业率统计数据作参照,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望进入全省57所本科院校前七名,在全省12所独立学院中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今年学院2007级本科生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再次取得良好成绩,截止目前,根据不完全统计,普通本科专业考生过线率为27.27%,园艺、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医学、生物工程等四个专业过线率均超过40%,其中,园艺专业过线率高达53.85%。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试验班教学改革获得成功,实验班85名同学仅仅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学习,就分三批全部通过了Soildworks认证助理工程师证书原厂考试;在2010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从2010级开始该专业全部执行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在第二届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学院获得英语非专业组一等奖、专业组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人才培养奖等6个奖项;在省第二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中,学院学生在女子乙组铅球比赛中摘得金牌。
当下,一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大讨论”活动已在学院全面展开。在活动动员大会上,姚锋院长对全体教职工讲道:“海都学院经过近6年的发展,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创建任务,步入创业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化学院内涵建设,提升第一课堂教育质量,要按照六题九问的基本思路,着眼于打造学院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抢先领跑,实现学院新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六题九问”工作理念的引领和特色管理体系的推动下,新时期的海都学院将会实现更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