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02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7:49

·封面故事·目录·精彩节选·卷首语·

有一种风景叫蛇曲(撰文/单之蔷)

2011-01-21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2月

封面故事

备选封面一

备选封面二

备选封面三

又是一个加班的周末,又到了选择封面的关键时刻,随着值班编辑的召唤,所有同事围在设计室,在贴满候选封面的墙前或讨论或陷入沉思——这期可选择的封面怎么这么多呀!

主打题目是烟花和水下千岛湖,仅跟这两个题目相关的候选封面就占了“半壁江山”。

第一张水下狮子的得票率最高,是众多候选封面中的明星,就连最终没有投它票的同事,都会先端详它一会儿。50多年以前由于建设新中国第一座水库——新安江水库,造就了大名鼎鼎的浙江千岛湖,淹没了数百个历史悠久的繁华市镇和村落。姚王氏节孝坊是沉睡在水下的历史遗迹之一,节孝坊上有“圣旨”字样的匾,匾顶上就是这个雕工精湛的狮子。由于拍摄时没有参照物,从多个角度拍摄的狮子不能很直观地展现出拍摄于“水下”的重要信息,因此没能入选。

烟花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甚至艺术化。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等特型烟花、2010年国庆节前夕长沙橘子洲头燃放的青年毛泽东特型烟花、2010年的最后一天台北“跨年焰火秀”燃放的以孙中山面部特写为主题的特型烟花等,都不断颠覆着传统的烟花形式。

以第二张烟花为代表的多张烟花类候选封面,自然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作为《春节特辑》的封面,满足了气氛火爆、年味十足的要求,但仍嫌不够精彩。

还是在自然题材的稿件中挑选吧,况且河曲的照片十分丰富。河曲是河流强劲流淌时在大地上冲刷与侵蚀留下的轨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第三张黄河晋陕大峡谷里的河曲照片带给我们的震撼很强烈,可是早在《走遍世界去问河》专辑中,所用的封面与此很相像。其他河曲照片也都似曾相识。

还是若尔盖湿地的河曲这一张最好,画面清新且具有不可抗拒的视觉冲击力,在寒冷的冬日里带给我们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于是这一期的封面诞生了。

2011-01-25 15:42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2月

··醴:中国花炮产地的金三角

撰文/萧春雷 摄影/牧马 等

中国花炮的产地,遍布南北。最负盛名的却是密集于湘赣边境的萍浏醴地区。湖南的浏阳、醴陵和江西的萍乡市上栗县三地的花炮产量估计占全国的70—80%左右。这个两省三县市的交界处,成为了中国花炮产业的主产区,这是为什么?

燃放烟花爆竹 法令无法消除的民俗

撰文/宋燧文 摄影/马宏杰

在用法令禁止了城市的鞭炮声之后,数百个中国城市在其后的若干个春节里是缺少精气神的。如今,随着政府用“限放”的方式半推半就地为燃放活动放行,人们似乎重新找回了传统祈福活动的乐趣。

千岛湖下有座城

摄影/吴立新 撰文/左凌仁 老照片供图/王谏正

5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造就了今日蜚声中外的浙江千岛湖风景区。但这千岛之湖也淹没了数百个历史悠久的繁盛市镇和村落。《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派遣水下摄影师和文字记者多次前往千岛湖,用水下和陆上的大量采访还原了老人们的记忆。

白族,云贵高原昔日的主人

解读人王锋 寸丽香 摄影/陈海汶 绘图/于继东

白族,自古悠然山水间

讲述人/杨亮才 整理/唐韵

在滇西重镇大理,在美丽的苍山洱海的庇护下,居住着这样一个民族——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它的“本主”崇拜鲜明独特,它曾缔造统一西南的强大国家政权,也曾以巨大的民族文化魅力感召周边族群纷纷融入它的怀抱,它就是白族。

一个温和民族的千年传奇

讲述人/段玉明 整理/高宏松

在云贵高原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建立过统一地方政权的只有白族。从公元8世纪南诏的建立到公元13世纪大理的消亡,在唐宋王朝主宰中原的时代,白族建立起的强大国度一直是云贵大地的统治者。

灵谷桃源阿昌族

解读人 攸延春 摄影/陈锦 等 绘图/于继东

百变清江 神秘的地理单元

撰文/税晓洁

清江是一条充满了神奇色彩的河流,从发源伊始,它便以忽明忽暗、时而地上时而地下的姿态与人们捉起了迷藏。据不完全统计,清江流域内有暗河87条,其中河长大于2公里的暗河就有58条;而在清江两岸,还有着雄伟壮丽的峡谷,那里有绝壁千仞,悬崖万丈。整个清江流域中,石林、峰丛密布,山地、丘陵相间,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并存,奇峰巨洞、怪峡飞瀑比比皆是。

稀少的隐居者

撰文 摄影/韩联宪 韩奔 杨亚非 邓章文

云南是巨最主要的分布区,这种数量稀少、人类至今对它们还很陌生的鸟类只栖息在树龄达50年左右的云南松林中。对它们的零星记载都是几十年前甚至百余年前的,至今缺乏系统的研究。西南林业大学的韩联宪教授2007年开始研究巨,他的文字和图片向我们展现了巨的生活。

澳大利亚卡卡杜 流转在雨季和旱季间的容颜

撰文/耿菲琳

澳大利亚,仿佛上帝故意搁置在南半球汪洋中的诺亚方舟,装载着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基因。而这艘方舟所承载的精华,就在澳洲最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里。卡卡杜保存着罕见的澳大利亚原始生态系统,它的头上,顶着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项桂冠,公园里到处是珍稀物种和古老的岩画。

探寻霍去病征伐匈奴之路

撰文 摄影/陈旭

西北大学根据现有的研究史料勾勒出了霍去病征伐匈奴的路线,这条经过中国、蒙古,到达贝加尔湖的线路,把东北亚和西伯利亚的美景串联起来,成为一条分布着戈壁、草原、山川、密林和湖泊的景观长廊。

2011-01-25 12:58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2月

燃放烟花爆竹 法令无法消除的民俗

撰文/宋燧文 摄影/马宏杰

在用法令禁止了城市的鞭炮声之后,数百个中国城市在其后的若干个春节里是缺少精气神的。如今,随着政府用“限放”的方式半推半就地为燃放活动放行,人们似乎重新找回了传统祈福活动的乐趣。

这张图是豫东著名的民俗活动“打铁花”的场景。那些事先熔化的铁汁被艺人用新鲜柳树枝做成的特殊“花棒”舀起,随后通过另一根木棒击打,冲向半空,遇到柳枝做成的“花棚”后迸散开来,形成流星和瀑布一样的美景。铁水飞溅的火花又点燃了“花棚”上的烟花爆竹,各种绚丽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场面蔚为壮观。

烟花爆竹是人们最熟悉的,也是最传统的祈福仪式,千余年来一直陪伴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它跟春联、年画、秧歌、饺子、汤圆一样,成为记忆里最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温暖细节。烟花爆竹记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它随着传统节日延续至今,跟中国人重亲情、好热闹的心理一样,有着根深蒂固的传承意识。但是燃放烟花爆竹的民俗活动,却从上世纪90年代起遭遇冰山,1992年6月1日,广州首开“禁放”先河,出台了《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广州主要区域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1993年12月1日,北京也开始实施“禁放”,此后,以鞭炮容易伤人、引发火灾以及破坏城市环境为由,一场“禁放”高潮席卷中国各大中城市,280多个城市陆续实施“禁放”。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中国城市的春节在缺少鞭炮的喧闹里成为无声的节日。

从1993年开始,许多城市陆续通过人大立法,禁止春节期间在城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禁放的头一年,一些地方还特意组织了“告别鞭炮”的活动,以表达对燃放烟花爆竹这种传统民俗的纪念。

民俗曾代表国家最高礼仪

在传统与法令的攻与守之间,行政命令为什么能从形式上制止传统习俗却不能消除传统习俗?

随着农历新年的到来,节日的气氛也日渐浓厚,家家忙着办年货、挂灯笼、写春联、贴年画,这种习俗年复一年,世代相传,人们乐此不疲。为了渲染节日的祥和与喜庆,人们还敲锣打鼓、玩龙舞狮,北方扭秧歌、踩高跷,南方耍花灯、唱大戏。这一切,似乎都少不了烟花爆竹的助兴。如果没有它们,好像怎么也热闹不起来,难免有些扫兴的感觉。

烟花爆竹里寄托的美好情绪,在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更是激情四溢。诗人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明清时代,中国爆竹烟花更是盛行,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祭神祭祖,以表示庆贺,并求神灵祖先福佑。清代诗人顾太清在《乙未元旦》中所写“声声爆竹散林鸦,烟火春城千万家”之句,就展示了当时城里人过春节时大放烟花鞭炮的盛况。它寄托着人们热烈、真挚、纯洁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纯真爱情、幸福快乐的祈愿。在很多地方,从除夕到初一,“迎岁爆竹”更是彻夜不息。

官方也常常借助燃放烟花爆竹表达一种喜庆。据专家介绍,早在宋代,朝廷就在外事活动中用焰火晚会招待外番及各国来使,皇帝与文武百官一同观赏。到了清朝,以燃放烟花“乐宾”的形式十分普遍,圆明园西边的西厂就是招待外国来宾观赏烟花的场所。今天,在国家庆典和重要体育赛事中燃放烟花更是屡见不鲜,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到广州亚运会等,燃放焰火的规模都很大。

这是一种集体狂欢情绪的表达,这种集体的狂欢盛宴刚好验证了民间为什么有人甘愿被处罚也要燃放烟花爆竹的心理。习俗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呼吁禁放和呼吁开禁的声音,只不过代表着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心理。试想一下,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这几十年里,财富喷涌让中国民众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自然、生态、伦理、环境都在变化中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生活,让传统生活情趣和生活理念都有了改变。原来过惯了大院和片居的人们,在最初搬到高楼大厦里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时候,是欣喜的,怀着摈弃旧时喧闹的情绪。但是过了一些年,却突然发现生活已经变得陌生了许多,一家一户都是关门活动,邻居见面也是一脸漠然,就连放学归来的孩童刚想在楼下跟小伙伴们玩耍一会儿,都会被大人急吼吼地抓进了门洞里。

社会巨变使当下的人们失去了很多本真的流露,有一段时间他们试图用附庸风雅来掩盖原来的粗放和质朴,但是发现这样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维护城市清洁和清静的同时,也剥夺了人们简单真实的快乐。当人们回过头来看,似乎只有传统节日里鞭炮声的强力感染,才是对曾经熟悉的生活的一种唤醒。

有关专家因此说,呼吁烟花爆竹开禁其实正是对传统的呼唤。著名的社会文化专家赵书先生说:“大家为什么要燃放烟花爆竹?因为它既是民俗,也代表着民众的时间生活。时间是没有声音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使所有的人共同度过一个庄严的、对人一生或者是一年有作用的时刻,得用有声音的、有形象的一种文化现象,让人同时觉得新年来了。这样才能增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赵书说:“民俗是什么,民俗是人们的共同约定,比如十几亿人同时吃饺子,同时吃元宵,同时吃月饼,这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力量,是一个民族能够凝聚的力量。所以说民俗这个文化只有时间差别,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差别也不是良俗与陋俗的差别。”文化是存在于人民大众之中的,也是无形的潜意识的,其力量也是巨大的,为什么有人冲破“禁放”的规定、冒着被处罚的危险也要放一通鞭炮呢,其原因就在这里!……(撰文/宋燧文 摄影/马宏杰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 )

2011-01-25 13:20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2月

灵谷桃源阿昌族

解读人攸延春 摄影/陈锦等 绘图/于继东

地点/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芒炳村芒旦寨 摄影/陈海汶

“边陲高山中藏二小长官司,曰户撒曰腊撒,共占一谷,长二十英里若,广一英里若,掸人称之为勐撒。余独以为足当灵谷二字之号,将永忆不忘。是谷为阿昌所居。族人无多,不见于他乡。至其源流与古史,竟全无可考。盖已不计若干世纪。据族人相传,更不知有他族先彼等而至者。”这段话出自商务印书馆1939年出版的伍况甫先生的译作《中缅之交》,原著是英军驻缅军属美特福夫人(Beatrix Metford)根据自己20年代游历滇缅的见闻所撰写。这里提到的“阿昌”,就是今天56个民族之一、居住在云南德宏的阿昌族。关于阿昌族,文中的两句描述并不完全准确。“族人无多”,是没问题的,因为即便在美特福夫人造访户撒河谷80多年后的今天,阿昌族也不过35000人而已,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实在可以配得上“无多”的描述。至于另外一句,“不见于他乡”就有失偏颇了。因为陇川县户撒乡居住的阿昌族大概只占全族人口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都居住在东北百里之外的梁河县。阿昌族内的两大分支—陇川和梁河,陇川的阿昌族又叫“傣昌”,梁河的被称为“汉昌”,从称谓上不难看出他们都与住地周边的民族相处得十分融洽。

阿昌族由于在数百年间与汉族、傣族等民族频繁往来,受这些民族的影响极大,在衣着服饰以及生活习惯上的特征已十分微弱。平日里阿昌人多穿汉服,只有在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期间才着民族盛装:青年男子大多穿黑斜纹布上衣,戴毡帽或缠白布包头,年长者穿黑色对襟上衣,打藏青色包头,无论长幼均着长裤;已婚妇女大多穿黑色棉布上衣,胸前开襟,衣扣5至6枚,挽髻,用黑布打成高包头,下身穿筒裙,小腿裹绑腿,青年女子一般着裤,穿蓝或黑色对襟短衫,一根发辫由右至左绕头一圈,发辫上再缀饰几根红毛线,系黑色小围腰,扎绣花长飘彩带。户撒阿昌族无论男女老幼都爱花,尤其喜爱红色、白色和黄色的花,女子喜欢在头上插一朵鲜花,男人则爱在胸前佩一朵红毛线织成的菊花。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开始举行的“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前,阿昌人精心搭设起“窝罗台坊”,台高约1米,4米见方,中央矗立着左右两块牌坊,顶端以一张昂挺耸立的巨大木刻满弦弓箭连接。这是阿昌族的神箭,象征着人类始祖遮帕麻智胜魔王,射落毒焰灼人的假太阳,恢复大地秩序,唤回万物生机。左牌坊顶部描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制着蓝天皎月图;太阳图案之下是一幅男子的盛装彩图,皎月图案下面则绘有女子盛装彩图,分别表征着天公地母—人类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节日那天,远近村寨的阿昌族纷涌而来,汇集于庆典中央窝罗台坊四周,欢歌起舞,庆贺节日。

被阿昌族称为“我们民族历史的歌”的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共有2000多行,内容宏大,情节奇异而又曲折生动。史诗不仅以阿昌人的历史经验、生活体验和文化思索解答了宇宙起源、人类诞生、民族由来、习俗形成与文化缘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且对于为什么男人无乳,女人无须?为什么牛犁田?马驮货?大地为什么凸凹?日月为什么旋转等等人类生存状况问题,也作了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回答。在阿昌族社会,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古往今来一直作为一部完整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史而被解读与传承着。(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

2011-01-25 12:13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2月

卷首语:有一种风景叫蛇曲

撰文/单之蔷

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的肯特山东麓,中下游流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河道九曲回肠。清澈的河水映着蓝天的颜色在宽而不深的河床中迂回向东,缓缓流入呼伦湖,宛若一条蓝色的哈达缠绕在平坦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摄影/杨孝

李白没有引导我们欣赏蛇曲

我一直抱着这样一种观点,风景是生产出来的,换一种说法,是建构出来的。风景是一种观念,一种符号,我们看到的风景,实际上是我们投射到景观上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的意义是我们生产出来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风景,都是前人通过文化活动建构起来的,其中古人对风景的建构主要通过诗歌。诗人是风景意义的生产者。譬如就欣赏河流而言,诗人们引导我们怎样看河流,他们通过诗句暗示河流的哪些方面值得欣赏,哪些方面是不值得欣赏的。

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样写的:

诗仙李白写河流写得好。他的诗告诉我们河流的这些方面是美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说河流的绵远、直到天际是美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说河水的水量之大、气势磅礴是值得欣赏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用山落青天来对比水分沙洲,这里面出现了一种河流地貌——河心洲,看来河中的沙洲已经进入了唐代人审美的视野;还有一些诗句,描写了诗人在船中见到的景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水流动的迅疾得到了诗人的赞叹;“天门中断楚江开”,大江在峡谷中奔流的景象得到了欣赏

但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找到古代诗人们欣赏——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流淌这种景象的诗句。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克什克腾旗,贡格尔河摇摆着华尔兹般的舞步优雅地绕旋在草原间,仿佛眷恋着这片土地,不舍离去。这里蛇曲横生、水流滞缓,积存的水分造就出河床两岸大片的湿地,苔草、藨草等水生、湿生植物盘根错节,结络成外观平整的草甸,如绿毯般覆盖于松软的泥沼之上。摄影/杨孝

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有一个专门名词称呼它——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我觉得蛇曲这个词非常形象逼真,因此我在文中用“蛇曲”而不用曲流来称呼这种景观。

为什么在古代诗歌中没有出现蛇曲这种景观,难道古代的诗人们不欣赏河流蛇行龙游那种曲曲折折的形态?

我猜想是因为视角的原因。要欣赏河流的蛇曲之美,必须是俯瞰的角度。在岸上和船中的水平视角是看不到蛇曲之美的。今天我们之所以被蛇曲这种景观吸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看到了大量航拍的图片和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也就是我们获得了一种高空俯瞰的视角。只有获得这种视角,河流一连串的蛇曲景象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但是蛇曲若想成为风景被人欣赏,还需要一个建构的过程。我们要生产一个新的景观符号——蛇曲。我们要通过文字、图片、地图赋予这个符号以内涵。

今天我想通过我的文字,为蛇曲这种景观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做出尝试。

地理学家擅长画圈,就是谈论一种景观,首先要划出它分布的范围。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哪里能看到这种景观,这种景观有几种类型,在中国到哪里去看蛇曲呢?

小兴安岭中,蛇曲让森林沼泽显得更加神秘莫测。河道两畔生长着森林、水草,也生有各种各样的苔藓,其中以泥炭藓最为多见。湿地底层的冻土让河水常年保持低温,草木一批批死去,却不容易腐败。它们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变成了黑厚的泥炭。泥炭和连绵生长的泥炭藓像海绵一样疏松,它们可以吸附相当于自身体积20倍的水,无声地为蜿蜒的河流蓄积水源。摄影/宋星州

哪里去看蛇曲

蛇曲的形成需要几种自然条件:一是地形相对平坦,有落差,但不大,如果地表不平,上下游落差很大,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大于向两侧侵蚀的力量,就会形成峡谷而不是蛇曲;还有地面的物质要软硬恰好、松散适度,太硬了,河水切不下去;太软、太松散了,即使有了蛇曲,也无法保持长久。草原上蛇曲最发达,我猜想原因是草原的地表有植物根系的联络固结,使得地表有了“韧性”,就像水泥中有了钢筋,不易松散。河流一旦在草原上开始蛇行状的切割,形成的蛇曲形状能够得到很好的保留。因此草原上的河流往往是蛇曲形的河流。而且草原上的蛇曲形河流的河岸整齐有致,弯弯曲曲的河岸好像是刀子雕刻出来的一样。

萨拉乌苏河也叫红柳河,它是黄河支流——无定河的上游,主要流域位于陕西省北部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随着地势的抬升以及河水的下切,河水在厚厚的黄土层上切割出一条蜿蜒的峡谷,河流的摆动将峡谷不断侵蚀扩阔,造就出细河宽谷的景象。照片拍摄于初秋,河水流量看似少得可怜,但它仍然维系着峡谷中的草木葱郁。摄影/杨孝

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内蒙古有一位摄影家杨孝在空中航拍过内蒙古草原上许多蛇曲形的河流。我看到他拍的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这是一条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的河流。这条河在中国境内直线距离150多公里,但这段河流几乎全部是蛇曲,一个圆环接着一个圆环,一个完美的圆就要完成了,河流却突然掉头而去,又画另一个圆环去了。克鲁伦河就像在草原上游戏的孩子,这样一路玩下去,一直到呼伦湖。杨孝告诉我,这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克鲁伦河画了至少100多个圆圈,如果算上蒙古国境内的那些蛇曲,这条河的蛇曲就太多了。发源于大兴安岭的主峰——黄岗梁的贡格尔河流经贡格尔草原时,留下了一连串圆弧形的轨迹,这也是一条蛇曲发育完美的河;锡林郭勒草原是河流施展旋转舞步的好地方,绿草织就连天碧毯,河流的旋转舞步一直可以舞到天边,草原上的锡林河、乃林郭勒河等都是蛇曲发育完美的河流。我看过摄影家于云天先生在锡林郭勒草原拍摄的一幅照片,拍的是乃林郭勒河的蛇曲。照片是傍晚拍的,太阳已经落下,大地变得黑暗,但是河水反射夕阳的光辉,泛着银光,好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银色大路一直通向天上,于先生把这幅照片起名为:天路。这条蛇曲发育的河流的确像一条上帝造就的大路,人类修的路总是直直的,不会如此弯弯曲曲,人类总是要尽快地到达目的地,节省时间,但上帝不需要赶路,他最富有的是时间,因此他可以把路造得如此弯曲,只要美就行。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黄河流经鄂尔多斯高原后,便进入晋陕大峡谷,沿崇山峻岭穿行流淌。这种类型的蛇曲叫做嵌入式蛇曲,河道形态宛如希腊字母“Ω”嵌于山岩之间。空中望去,河如巨龙,山似波浪,山河合奏出自然天成的黄河大合唱。摄影/马文晓

杨孝告诉我,连接达里诺尔和多伦诺尔的一条小河——耗来河也是一条蛇曲众多的河,但这条河的有趣,不在于蛇曲,而在于它的宽度。他说这是中国最窄的一条河,最窄处仅有20厘米,但深度却可达一米。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深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草原地表的结实和牢固,河水深深地刻下去,河岸还不坍塌,这只有草原上的河流才能做到。

沙漠中的河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很多河流,如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等,但是在这里你顺着河走,却找不到“蛇曲”,因为沙漠太松散了,不能形成蛇曲。所以看蛇曲,不要到沙漠中去。但是新疆的蛇曲河流地貌发育完美的地方并不少,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天都河的蛇曲景色最为壮观。欣赏蛇曲景色,要登到高处才好,在这里上帝好像特意让人们欣赏他的作品似的,在天都河转过了“十八道弯”后,平地上突然出现了一座山,让人们登临其上去欣赏天都河的蛇曲景色。我们是在5月的一个傍晚到达的,登上山头,放眼望去:落日熔金,天都泛银,马群徜徉,天鹅低飞,天都河好像正弦曲线一样从落日那里奔来。这里的蛇曲是整个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灵魂,没有了它,草原就会变得黯然失色。

在东北的黑龙江流域,也是河流蛇曲地貌发育的地区。整个东北地区的山脉并不高大,大多是缓缓起伏的丘陵状地貌,林间湿地众多,因为东北的寒冷,地下是冻土层,河流切割不下去,因此东北缺乏峡谷景观,但湿地很多,由于地势平坦,湿地中的河流很容易发育蛇曲地貌。因此在长白山、大小兴安岭的林间谷地中看见弯弯曲曲、环环相连的蛇曲状河流就不奇怪了。那年我在黑龙江漠河一个叫十八道弯的地方,看到了令人心醉的蛇曲。那是一处山间的盆地,时值秋季,盆地中的兴安落叶松一片金黄,红叶的槭树点缀在金黄中,一条小河在盆地中弯弯曲曲地流淌,这个山间的盆地精致得好像精心设计的园林。

一般认为“蛇曲”景观多出现在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但我在一些大河的中下游却找不到“蛇曲”景观,在上游却能找到发育得十分充分的蛇曲现象。如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西非的尼日尔河、南部非洲的赞比西河等一些大河的中下游很少能找到蛇曲,但是在上游蛇曲景观却十分发达。同样,中国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在下游几乎找不到蛇曲,但在上游蛇曲景观十分精彩。

我在黄河的上游,尤其是在接近河源的上游河段,看到了黄河展示了让我叹服的“蛇曲”景观,我无法肯定这是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弯曲最多的“蛇曲”景观,因为我毕竟没有看过世界上每一条河。但是在黄河的上游,也就是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与甘肃玛曲县交界地带及四川若尔盖县一带,是我国蛇曲景观最丰富的地方。尤其是若尔盖这个高原盆地,蛇曲景观最为精彩。黄河从盆地内流过,盆地内地势平坦,周边的众水来汇黄河。黄河到了这里,留连忘返,驻步不前。黄河好像在这里举办了一次华尔兹舞会,用华尔兹的舞步来形容“蛇曲”最恰当,因为华尔兹的舞步是用一个个方向相反的旋转向前滑行的,这正是“蛇曲”的特点。在这里从四面而来的黄河的一条条支流都是用一个接一个旋转的舞步汇入黄河的。接纳了一条条支流的黄河,带领众水一起跳起了“华尔兹”,用连绵不断的旋转舞步舞进了群山之中。因此要看蛇曲,看中国最弯曲和弯曲最多的河,到黄河上游去,尤其是去青、蜀、陇三省交界的若尔盖草原去,那里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除了平原盆地中的河流多蛇曲外,宽谷中也多“蛇曲”。有些地方尽管高峰林立,山脉巍峨,但山与山之间的谷地却很宽阔,如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河谷。因为在冰期来临时这些河谷是冰川发育和流动的地方,冰川把河谷切割和侵蚀成宽阔的“U”形谷地,由于谷底平坦,地形条件与平原和草原相似,因此宽谷中的蛇曲发育很好,在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许多宽谷中,有许多河流发育成美丽的“蛇曲”地貌,尤其是帕米尔高原河谷中的“蛇曲”地貌很多,如塔什库尔干河谷,其中的河流就多蛇曲景观。

最神奇的是嵌入式蛇曲

我们都知道陕西与山西之间是黄河流淌其中的晋陕大峡谷,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大峡谷除了是壮观的峡谷外,还有壮观的“嵌入式蛇曲”景观。一次在陕西的延川县,我们去看晋陕大峡谷中的“黄河大拐弯”,当地人称之为“乾坤湾”,因为黄河在此的“S”形大拐弯很像八卦中的太极图。其实这个“S”形大拐弯,是蛇曲,而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蛇曲”——“嵌入式蛇曲”,嵌入到哪里了呢?嵌入到了地下的岩石里。一般说来,“蛇曲”只能形成于松散的沉积物组成的平原或宽谷中,很难发育在岩石中,因为在岩石上很难发生“凹岸冲刷,凸岸堆积”这种情况。记得那次我站在悬崖上,看到黄河的“S”形“蛇曲”深深地嵌进了地壳的岩石圈内,好像是用凿子一下一下凿成的。我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被黄河切开的崖壁上一层层的岩石层理。我在想,这种“S”形的“蛇曲”是怎样嵌进去的呢?很难用一般的“蛇曲”形成的道理来解释这种“嵌入式蛇曲”。但只要把地质构造的运动考虑进来,就容易理解了,地壳的抬升是这种“嵌入式蛇曲”形成的重要原因。一般说来,一条河流先是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后来遇到了地壳的持续抬升,这等于给了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而河流的流动已经被束缚在早先形成的“蛇曲”之中,因此河流就保留着原有的“蛇曲”形态,一直向下切下去,直到深深地切到地壳的岩石圈中,看上去好像“嵌进去”一样。

嵌入式蛇曲最典型的是长江的支流嘉陵江。四川的地质学家范晓,专门研究过嘉陵江的蛇曲地貌。他这样评价嘉陵江的蛇曲景观:“由广元至合川的嘉陵江中游河段,好似两段热情快板中间的一段如歌的行板,两地的直线距离约200多公里,但嘉陵江竟然走出了长达640多公里的蜿蜒河道。在红色的丘陵中,迂回宛转,如蛇曲龙行,成就了一段自由洒脱的曲流奇观。”范先生说的嘉陵江蛇曲就是“嵌入式蛇曲”,是嵌入岩石圈中的蛇曲。

记得有一次与范先生一起去四川康定,路上范先生让我看一座丘陵上的一些砾石,这些砾石磨圆度很高,显然是河流搬运来的,这里看来曾经是河底。他说在四川盆地一些丘陵上广泛存在一个砾石层,而且高度大致相等。他说,这说明四川盆地经历了一个抬升的过程,从而使原来的河底升到了丘陵的顶部。正是这个地壳的抬升过程,使得原来在盆地平原上发育的“蛇曲”在保留原有形态的条件下向下切割岩层,最后嵌在了基岩中。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四川盆地中的几条大江都有蛇曲发育,如渠江、涪江等。

我数了一下,在嘉陵江广元到合川这一段直线距离200多公里,有100多个蛇曲,平均2公里多就一个。

范先生讲了许多嘉陵江蛇曲的奇绝之处。譬如在南充市南面的嘉陵江畔有一个名叫青居的小镇。嘉陵江从北面流来,绕着青居转了一个180°的大弯,在绕流了17.1公里,形成一个近乎完美的“Ω”圈后,又流到了青居镇的南面,其颈部仅仅400米之宽。青居镇就在这最窄的颈部,两面临江,扼居上、下两个码头。过去纤夫由青居拉船上行,走完青居这个“Ω”形蛇曲,需要一天的时间。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朝发青居,暮宿青居”,纤夫早上出发走了一天,晚上又回到了青居,住进了同一家旅店。我们知道,坐船都愿意坐顺水船,省时省力,但去与回,顺水与逆水的组合是逃不脱的。由于蛇曲的存在,在青居出现了这样的奇事,去与回都是顺水:在围绕青居的“Ω”弯的弯顶有一个村镇——曲水,这里的居民早上坐顺水船到青居赶集,晚上再到青居的另一个码头坐船回家,但是也坐的顺水船,出现了“来也顺水,回也顺水”的奇特航程。

嘉陵江蛇曲还有许多独特之处。如果说其他许多地方河流的蛇曲造就了许多“牛轭湖”的话,嘉陵江的蛇曲则造就了一些“离堆山”。所谓离堆山,就是这种嵌入式的蛇曲围绕着一个岩石构成的山头流淌,蛇曲的颈部越来越窄,最后河流截弯取直,穿过蛇曲的颈部,这样由河流故道和现河道围成的山就叫“离堆山”。由于蛇曲发达,时间久远,嘉陵江的蛇曲在两岸留下了许多离堆山。仅从广元到合川这200多公里的一段,就有30多座离堆山。

河流的蛇曲地貌是自然的杰作,是值得欣赏的珍稀景观,但是现在河流的蛇曲景色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许多的蛇曲景观在消失。在河流的下游,人类往往用堤坝把河流束缚在窄窄的河道中,河流根本就无法掉头转弯,因此也就无蛇曲发生。蛇曲景观受到的另一个威胁,是截弯取直的发电和航运。在蛇曲的颈部截弯取直利用落差发电和缩短距离搞航运,都使河流中的蛇曲在消失。

为什么我们对蛇曲的消失感到惋惜呢?有人说:“自然全美”,自然的所有作品都是美的,人类的作品却是有美有丑,且丑占多数。因为人的贪欲往往战胜美感,许多蛇曲的消失是因为人类的贪婪。我们为这样消失的蛇曲景色而感到遗憾。(撰文/单之蔷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2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