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清心咒下载: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4) A1叠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19:33
四、童年时期的杨振宁

    杨振宁是安徽太湖县都司杨家驹落籍合肥以后第四代的长孙。合肥在历史上曾经出过宋朝廉吏包拯和清朝重臣李鸿章等一些代表性人物,但是整体而论还是贫穷落后的地方。

    公元1877年(清光绪三年)杨家驹任满回到安徽原籍凤阳,途经合肥,拜望他的老同学张后齐。张后齐是合肥著名书法家张琴襄的父亲,两人相聚甚欢,流连数月。杨家驹在原籍凤阳并无恒产,亲友也少,看到合肥物产丰富,民俗敦厚,加上张后齐的力劝,于是就在合肥落户。

    杨家驹因官卑俸薄,家境清贫,生养的五子二女之中,只有长子杨邦胜和幺子杨邦甸读书,其余都经商维生。

    杨家的大排行是 “家、邦、克、振”。杨振宁的祖父杨邦胜是杨家第二代的长子,生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自幼读书,1880年应考。本来按照旧例,客籍童生可以不回原籍报考,但是就地应考须禀生二人具保,而请禀生具保要花二两银子送礼,当时杨家经济拮据,连这二两银子都筹不出来,杨邦胜不得不步行数百里回到原籍凤阳应考,得中秀才。

    杨邦胜考上秀才之后,先在家开馆授徒,后来到天津投入担任津南巡警道的合肥人段芝贵幕中,担任笔扎,有了固定收入,后来加上二弟杨邦瑞的营商所得,在合肥四古巷买下市房一所,前后七进,前面三进租给启源泰中药店,后面四进自用。 1922年的农历八月十一日 (公历10月1日),杨振宁就在这间老房子第五进正东房中出生。

    杨振宁的父亲杨克纯是杨邦胜的长子,字武之,1896年生,他虽9岁丧母,12岁丧父,却立志发愤念书。 1914年他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二中学,第二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预科,1918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受聘回到母校安徽省立第二中学任教,并且担任训育主任。

    杨武之对教育事业忠诚尽责,对于当时学校中少数纨绔子弟不守校规,在外赌博宿娼深夜不归,严加管教整顿,引起这些学生的不满,他们甚至扬言要将杨武之打死,学校亦未有对策,杨武之乃愤而离开位于合肥的省立二中。

    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还没有出生便许配给了他的父亲杨武之,这种指腹为婚在那个时候的中国本来并非罕见,而且这个联姻还有特别原因,那就是杨振宁做土郎中的外祖父罗竹泉,治好了他祖父杨邦胜的病。两人的夫人怀的孩子便在腹中定了亲,后来罗孟华和杨武之在1919年结婚。

    杨振宁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杨武之正在安徽当时省会安庆某中学当数学老师。安庆旧名怀宁,杨振宁的“宁”就是这样来的。

    杨武之在安庆做数学老师大约两年,考取了安徽省的官费留美考试。不同于全国性的官费留学,如中英、中美庚款留美,这种由各省教育厅考选的官费留美必须自己筹措部分经费。 1923年杨武之赴美留学,先在斯坦福大学读书一年,得到数学学士学位。第二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到1928年得到数学学位博士。由于补助金额不足生活用度,杨武之曾经做过餐馆洗碗和农场摘葡萄等临时杂工,以维持生计。

    1923年,杨武之出国留学之前,一家三口在合肥老家院子的一角照了一张相片,穿着长袍马褂的杨武之站在一边,母亲抱着才10个月大的杨振宁坐着,年轻的父母两人表情都很严肃,倒是10个月大的杨振宁眼睛看向一边,一颗特别大的头颅显得格外有趣。此后一直到杨振宁6岁,他都是和母亲在合肥的老家相依度日。

    罗孟华是旧式的妇女,没有受过新式教育,也没有受过多少旧式教育,但是意志坚强,对杨振宁终生的影响很大。杨振宁吃母亲的奶吃到两岁,感情上和母亲十分亲近,父亲不在的5年当中,母亲在大家庭中生活,有些委屈也只能跟儿子说一说,杨振宁不但成为母亲唯一的精神支柱,也造成他比较早熟。

    罗孟华虽然自己受的教育不多,但是对于杨振宁的教育十分注意,4岁开始教杨振宁认识方块字,一年多的时间杨振宁认识了3000个方块字。杨振宁说他终其一生认得的方块字,不超过当时的两倍。

    从5岁的时候开始,杨振宁和大家庭中的堂兄弟姐妹一起,跟着一位老先生读书,他们念的头一本书是《龙文鞭影》,杨振宁把这本包含着自然知识和历史典故的文言启蒙读物,背得滚瓜烂熟。母亲对于杨振宁的生活教育也相当尽心,常教诲他做人的道理,杨振宁本来天生是一个左撇子,母亲也都费了一番精神把他吃饭和写字改成用右手。

    对于在合肥前6年的生活,杨振宁只有很少的记忆,他曾经回忆道: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军阀混战,常常打到合肥来。我们经常要“跑反”,跑到乡下或医院里去躲避。因为医院是外国教会办的,在那里面比较保险。我印象中最深的第一个记忆,是3岁那年在一次“跑反”后回到“四古巷”家里,在房子角落里看到的一个子弹洞。

    1928年,杨武之由美国留学回国,母亲带着6岁的杨振宁到上海去接他。杨振宁说他这一次看见父亲,等于是看见了一个陌生的人,欣喜之中难免有一些羞怯。父亲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问他念过什么书,他说是《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了出来,但是对于父亲问他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他完全说不出来。父亲显然是高兴的,送了他一支自来水笔,那是杨振宁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武之那一代的留学生,许多人从国外留学回来之后,便和原本家里面的旧式老婆离婚,这一方面是因为知识有了差距,一方面也是当时一种追求爱情自主的新风气。因此杨武之要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心里也忐忑不安,不知道5年多没有见面,现在又得了博士学位的丈夫,对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当时罗孟华其实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丈夫另外找了新式老婆,她就带着儿子到天主教修女院里面去避难,并且和修女说好,准备独自抚养儿子长大。结果杨武之从美国返回上海之前,就打电报要她带着儿子振宁到上海相聚,罗孟华喜出望外,一时间痛哭失声。

    父亲杨武之和母亲罗孟华的感情始终很好,杨武之曾经说:“夫妇应始终如一,胡适之从来不嫌弃他的小脚太太,我很赞成他。”他们生养了四子一女,终生相互扶持。杨振宁曾谓,中国旧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妇女,往往比男人意志坚强。他的母亲数十年克勤克俭辛苦持家,正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杨武之晚年在病榻上也曾经说:“你母亲勤俭持家,一生奉献给丈夫和子女。 ”这些事情都在杨振宁对于人生和家庭的信念上,起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1928年秋天,杨武之受聘到厦门大学数学系任教,杨振宁跟随有些陌生的父亲,和母亲一块到南方海边的厦门住下。厦门的生活,在杨振宁的记忆中是很幸福的。厦门大学的校舍很漂亮,教授的住宅设备也很现代化,还有抽水茅坑,对杨振宁来说都是很新鲜的。 6岁的杨振宁常和父母到海边去散步,和一般的孩子一样,他也喜欢捡拾海边的贝壳。杨武之特别注意到儿子挑的贝壳常常是很精致而且多半是极小的,显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