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母宇宙 百度云:少年进德录之第二章 幼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01:57

少年进德录之第二章  幼学

(2011-03-01 15:22:57) 转载标签:

教育

分类: 修身


朱子童蒙须知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衣服冠履第一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

 

    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节身之要,毋忽。

 

语言步趋第二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走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原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劄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读书写文字第四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摺。济阳江禄,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毫。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

 

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

 

    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衣服。

 

    凡相揖,必折腰。

 

    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按释名第训,第谓相次第也,某丈者如云张丈李丈,某姓某丈者如云张三丈李四丈。)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禀明,虽暂出亦然。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

    凡侍长者之侧,必正立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妄。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

 

    凡危险,不可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 真西山教子斋规

 

一曰学礼:凡为人要识道理,识礼数。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与之言则应,教之事则行,毋得怠慢,自任己意。

二曰学坐:定身端坐,齐脚敛手,毋得伏盘靠背,偃仰倾侧。

三曰学行:笼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

四曰学立: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

五曰学言:朴实语事,毋得妄诞;低细出声,毋得叫唤。

六曰学揖:低头屈腰,出声收手,毋得轻率慢易。

七曰学诵:专心看字,断句慢读,须要字字分明,毋得目视东西,手弄他物。

八曰学书:臻(聚也)志把笔,字要齐整圆净,毋得轻易糊涂。

 

○ 陆桴亭论小学

 

教小儿,不但是出就外傅谓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每见人家养子,当其知识乍开时,即戏教以打人骂人,及玩以声色玩好之具。此等气习,沁入心腑,人才何缘得成就?

洒扫,应对,进退,此真弟子事。自世俗习于侈靡,一切以仆隶当之,此理不讲久矣。然应对进退,贫士家犹或有之。至于洒扫,则贫士家亦绝无之矣。偶过友人姚文初家,见其门庭萧然,一切洒扫应对进退,皆令次公执役,犹有古风。文初,现闻先生后也,其高风如此,为贫士者,可以愧矣。

 

朱子为《蒙卦》注曰:“去其外诱,全其真纯”八字最妙。童子时,惟外诱最坏事。如樗蒲博弈,及看搬演故事之类,极易使人流荡忘反。善教子者,只是形格势禁,不俟得亲外诱。《乐记》所谓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是也。然其尤要在端本清源,使父兄不为非礼之戏,则子弟自无从得接耳目。

 

○ 屠提学童子礼

 

晨兴,即当盥栉,以饰容仪。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沾湿。栉发必使光整,勿散乱,但须敦尚朴雅,不得为市井浮薄之态。

 

   凡着衣,常加爱护。饮食须照管,勿令玷污。行路须看顾,勿令泥渍。遇服役,必去上服,只着短衣,以便作事。有垢破,必洗浣补缀,以求完洁。整衣欲直,结束欲紧,毋使偏斜宽缓。上自总髻,下及鞋履,加意修饰,令与礼容相称。其燕居及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能如此,虽服布素,亦自可观。今世父母,华其子之衣履,而不能约之以礼,竟亦何益?)

 

  凡立,须拱手正身,双足相并,必顺所立方位,不得歪斜。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倚靠。

 

  凡坐,须定身端坐,敛足拱手。不得偃仰倾斜,倚靠几席。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毋得横臂,致有妨碍。

 

  凡走,两手笼于袖内,缓步徐行,举足不可太阔,毋得左右摇摆,致动衣裾。目须常顾其足,恐有差误。登高必用双手提衣,以防倾跌。其掉臂跳足,最为轻浮,常宜收敛。(寻常行走,以从容为贵。若见尊长,又必致敬急趋,不可太缓。)

 

  凡童子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或有所言,必须声气低平,不得喧聒。所言之事,须真实有据,不得虚诳,亦不得亢傲訾人,及轻议人物长短。如市井鄙俚,戏谑无益之谈,尤宜禁绝。(言者,人所易放,苟有所畏惮收敛,则久久亦可简默。今之父母,见其子资性聪慧者,于学语之时,往往导其习为世俗轻便之谈,以相笑乐,此性一纵,必不可反,是教以不谨言也,切宜禁之。)

 

  凡视听,须收敛精神,常使耳目专一。目看书,则一意在书,不可侧视他所。耳听父母训诫,与先生讲论,则一意承受,不可杂听他言。其非看书听讲时,亦当凝视收听,毋使此心外驰。(童子聪明,始开发于耳目。耳目无所防禁,则聪明为外物所诱,而心不存矣,故养蒙者谨之。)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逼。从容举箸,以次着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箸,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坠地。非节假,及尊长命,不得饮酒,饮亦不过三爵。(礼始诸饮食,君子慎之。童子之于饮食,尤所易纵而失礼者也。惟父母毋溺爱而与之有节,师长毋避怨而教之以礼,非惟可以养德,亦可以养神,此为最要。)

   [ 以上初检束身心之礼。]

 

  以木盘置水(弟子职所谓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是也。拚音卞),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轻洒堂中。先洒远于尊长之所,请尊长就止其地,然后以次遍洒。毕,方取帚于箕上,两手捧之。至当埽之处,一手执帚,一袖遮帚,徐步却行,不使尘及于尊长之侧。埽毕,敛尘于箕,出弃他所。

 

  凡尊长呼召,即当随声而应,不可缓慢。坐则起,食在口则吐,地相远则趋而近其前。有问则随事实对,且掩其口,然须听尊长所问辞毕,方对,毋先从中错乱。对讫,俟尊长有命,乃复原位。(呼问未及之先,常察尊长颜色所向,庶几不失。)

 

  凡见尊长,不命之进不敢进,不命之退不敢退。进时当鞠躬低首,疾趋而前,其立处,不得逼近尊长,须相离三四尺。退时亦疾趋而出,须从旁路行,毋背尊长,且当频加回顾,恐更有所命。如与同列共进,尤须以齿为序。进则鱼贯而上,毋得越次紊乱,退则席卷而下,毋得先出偷安。

 

  夏月侍父母,常须挥扇于其侧,以清炎暑,及驱逐蝇蚊。冬月则审察衣被之厚薄,炉火之多寡,时为增益,并候视窗户罅隙,使不为风寒所侵,务期父母安乐方已。

 

  十岁以后,清晨先父母起。梳洗毕,诣父母榻前问安。如父母已起,则就房致问,问毕即退。昏时,候父母将寝,则拂席整衾以待。已寝,则下帐闭户而后息。

 

  家庭之间,出入之节,最所当谨。如出赴书堂,必向父母兄姊之间告出;午膳与散学时,入必以次面禀,然后食息。其在书堂时,或因父母呼唤,有所出入,则必请问先生,许出方出,不得自专。(童子之性,难敛而易放。苟父母以姑息为爱,不谨出入之节,为师者复无以制御之,鲜有不流于纵肆者矣。)

 

  凡进馔于尊长,先将几案拂拭,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旁。食毕,则进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则就席。食必随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急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馈馔乃子养父母,弟子养师长之礼。今童子多以躬执馈为耻,则无以养其孝敬之心而折其骄傲之气,最不可略。)

 

  凡侍坐尊长,目则常敬候颜色,耳则常敬听言论。有所命则起立,尊长有倦色,则请退。有请与尊长独语,则屏身于他所。(弟子分当侍立,或尊长命之坐,则亦当遵命而坐。)

 

  侍尊长行,必居其后,不可相远,恐有所问。有问则稍进于左右,以便应对。目之瞻视,必随尊长所向。有所登陟,则先后扶持之。与之携手而行,则以两手捧而就之。遇人于途,点首即别,不得舍尊长而与之言。

 

  凡遇尊长于道,趋进呼以尊称。与之言则对,不与言则退而行。如尊长乘车马,则趋避之。或名分相悬,不为己下车马者,则拱立道傍,以俟其过。

 

  凡尊长有所事,不必待其出命,即当趋就其傍,致敬服役。如将坐,则为之正席拂尘。如侍射与投壶,则为拾矢授矢。如盥洗,则为之捧盘持帨。夜有所往,则为之秉烛前导。如此之类,不可尽举。但当正容专志,毋使怠慢差错。(尊者宜逸,卑者宜劳,故劳逸之事,皆卑幼任之,弟子职当如是也。)

[ 以上入事父兄,出事师尊,通行之礼。]

 

  受业于师,必让年长者居先,序齿而进。受毕,肃然而退。其所受业,或未通晓,当先叩之年长,不可遽渎问于师。如欲请问,当整衣敛容,离席前告曰:“某于某事未明,某书未通,敢请先生有答?”即宜倾耳听受。答毕,复原位。(受业时,不以智愚为后先,而以齿为序者,示童子以礼也。今世师或于弟子之聪慧者,令其先长者而进,是教以傲而导之骄也,可乎哉!)

 

  端身正坐,书籍笔砚等物,皆令顿放有常。其当读之书,当用之物,随时从容取出,不得信手翻乱。读用已毕,复置原所,毋使参错。其借人书物,当置簿登记,及时取还,毋致遗失。

 

  凡读书、整容、定心、看字、断句、慢读,务要字字分晓。毋得目视他处,手弄他物。必欲成诵,犹须逐日逐旬逐月通理,以求永久不忘。(读书不在多,能下精熟工夫,积久自然有得。今子弟多勉强记诵,为师者又假此为功,以取悦父兄。遂不计生熟,漫令加读,旋即遗忘,所宜戒也。)

 

凡写字,未问工拙,切要专心把笔,务求字画严整。毋得轻易怠惰,致有潦草欹斜,并差落涂注之病。研墨放笔,毋使有声及溅污于外。其戏书砚面及几案上,最为不雅,切宜戒之。

[ 以上书堂肄业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