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阴森鬼屋下载:少年进德录之第二十七章 达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37:05
少年进德录之第二十七章  达观(2011-02-28 19:39:24) 转载标签:

教育

分类: 修身


    子沈子老矣,无田可耕,无园可锄,无屋可处。大率皆无耳,更愿于身无病,于心无念,于人无往还,于世无交涉,于妻儿无爱恋,则亦于死生无凝滞矣。天地万物,同归于无,岂不快哉?

 

可怜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

 

清闲一日,便受用一日;奔忙一日,便虚度一日。

 

人生在世,竟忙了一生,闹了一生,苦恼了一生,干弄了一生,又空过了一生,临了落得些甚么?殊觉可笑。

 

    心如无事即长生。

 

世间万事不能全,到处急须了彻;人生百年都是幻,此心切莫糊涂。

 

名利场中,五刑具备,逍遥物外,百障皆空。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自主;眼光落地,死去又不知何如。

 

喜生忧,忧生喜,若循环然。假如原未有得,忽得之,斯喜矣。既得复失,斯忧矣。已失复得,又喜矣。达者得之,知后或失之,失之如本来之无有,此所以无忧无喜也。

 

生死者,生人所必有。圣人昼夜视之,任其来,任其去而已矣。大禹以死为归,张子以没为宁,未尝厌且畏也。庄生畏而强齐,佛氏厌而求脱,几不达哉。

 

夜来思量了许多,明日一些也无用,此是妄想的公案。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

 

处处与人顶真,全不知自己身子,却是个假的。

   

奔走于富贵之门,自视不胜其荣,人窃以为辱。经营于名利之场,操心不胜其苦,己反以为乐。

 

若想钱而钱来,何故不想?若愁米而米至,人固当愁。晨起依旧贫穷,夜来徒多烦恼。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

 

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阅尽寂寞繁华,豪杰心肠灰冷。

 

    贫贱一无所有,及临终脱一厌字;富贵无所不有,及临终带一恋字。脱厌如释重负,带恋如担枷锁。

 

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计。

 

举世尽为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明日事尚不知,何必使机心而图久远。及身业犹不能保,毋劳占便宜以贻子孙。

 

    人生于世,如电光石火,虽至百年,直倏忽耳。大限到来,定知不免。思及此,凡世情嗜欲,好丑顺逆,便须全体放下,何必营扰于心?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缰。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傍。或琴棋适兴,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淫果报,或论些古今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覆,世态炎凉。优游延岁月,潇洒度时光。

 

东西南北,浮生到处邮亭;朱李张王,坠地权时名姓。

 

邵康节曰:“年老不歇为一惑,安而不乐为二惑,闲而不清为三惑。”

 

    凡遇不得意事,试取其更甚者譬之,心坎自然凉爽,此降火最速之剂。如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云:“稍有不如意,常将死来譬。”是自在法门也。

 

古诗有云:“不结良因与善缘,日贪财利苦忧煎;岂知往世金银宝,借汝权看几十年。”又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盖求足何时足,知足便足也。”

 

    遇得意而欣欣,遇失意则戚戚,便被境之顺逆差遣,自己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著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我穿我鼻孔者也。若为境差遣,即为境穿著鼻孔矣。我岂无可以自主者,而乃同于穿鼻之马牛,听人驱遣,不亦重可哀哉?

 

能于热地思冷,则一世不受凄凉;能于淡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槁。

 

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乡,愈久转增意味。

 

能见苦为乐,方知淡是甘。

 

世间千能百巧,何如一心无欲为高。

 

心无机事,案有好书;饱贪晏眠,时清体健,此是上界神仙。

 

热闹中空老了多少豪杰。

 

舍事以清心,断欲以宁神,扁鹊医不须请他。明里不伤人,暗里不亏心,阎罗王不须怕他。有时不妄用,无时守得定,陶朱公不须求他。葭莩不妄拔,鸡犬不妄杀,南无佛不须念他。

 

张文端公曰:“人生适意之事有三:曰贵,曰富,曰多子孙。然是三者,善处之则为福,不善处之则足为累也。

 

夫高位者责备之地,怨尤之府,利害之关,忧患之场,谤讪之的。有荣则必有辱,有得则必有失,有进则必有退,有亲则必有疏。惟使己无大谴过,而外来者平淡视之,此处贵之道也。

 

夫人厚积,则必有亲戚之请求,贫穷之怨望,童仆之奸骗。大而盗贼之劫取,小而穿窬之鼠窃。经商之亏折,行路之失脱,田禾之灾伤,攘夺之争讼,子弟之浪费。种种之若,贫者不知,惟富厚者兼而有之。人能知富之为累,则取之当廉,而不必厚积以招怨。视之当淡,而不必深忮以累心。思我既有此财货,彼贫穷者不取我而取谁?俭于居身,而裕于接物,淡于取利,而谨于盖藏,此处富之道也。

 

子孙之累尤多,少小则有疾病之累,稍长则有功名之虑,浮奢不善治家之虑,纳交匪类之虑。一离膝下,则有道路寒暑饥渴之虑。以至由子而孙,展转无穷。年寿既高,子息番衍,焉能保其无疾病痛楚之事。贤愚不齐,升沉各异,聚散无恒,忧乐自别。但当教之孝友,教之谦让,教之立品,教之读书,教之择友,教之养身,教之俭用,教之作家。其成败利钝,父母不必过为萦心;聚散苦乐,父母不必忧念成疾。但视己无甚刻薄,后人当无悖出之患。已无大偏私,后人当无攘夺之患。已无甚贪婪,后人当无荡尽之患。至于天行之数,禀赋之愚,有才而不遇,无因而致疾。延良医,慎调治;延良师,谨教训,父母之责尽矣,父母之心尽矣,此处子孙之道也。”

 

    禅,味甘,性凉。安心脏,祛邪气。辟壅滞,通血脉,清神益智。驻颜色,除热恼,去秽浊,善解诸毒,能调众症。药生人间,但有小大皮肉骨髓精粗之异,获其精者为良。故凡圣尊卑,悉能疗之。不假修炼炮制,一服脱其须恼。其功若神,令人长寿。

 

《知足歌》云:

 

思量事累苦,闲著便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

思量疾病苦,康健便是福;思量危难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监禁苦,安居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著便是福。

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

看来一日之间,许多自然之福,只因看不破,终日自蹙蹙。

本是无事人,讨得恼心曲;本是温饱人,弄得缺衣食。

本是强健人,纵得病拘束;本是平安人,惹得危险辱。

本是长寿人,作得死催促。世间有几人,会享自然福。

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足。

 

    龙舒居士曰:“人生时,父母妻子,屋宅田园,牛羊车马,以至微细等物,不问大小,或祖传于己,或自己营为而得,或子孙或他人为己积累而得,色色无非己物。窗纸虽微,被人掐破,犹有怒心;一针虽小,被人将去,犹有吝意。仓箱既盈,心犹不足;举眼动步,无非著爱。一宿在外,已念其家;一仆未归,已忧其失。种种无不挂怀。一日大限来到,尽皆抛去。虽我此身,亦弃物也,况身外者乎?静言思之,恍如一梦。庄子云:有大觉者然后知,此其大梦也。瓦盆注酒与倾金注酒同一醉也;蹇驴布鞯,与金鞍骏马,同一游也;松床莞簟,与绣衾玉枕,同一寝也;布抱蒲絮,与绍裘狐貉,同一暖也;蔬食菜羹,与烹龙炮凤,同一饱也;如此则贫贱富贵,可以一视矣。”

 

惟读书有利而无害,惟爱溪山有利而无害,惟玩风月花木有利而无害,惟端坐静默有利而无害。是谓至乐。

 

每闲坐想古之人,无一在者,何念不灰。

 

录《九想观》如下:

 

新死想第一:静观初死之人,正直仰卧,寒气彻骨,一无所知。当念我身,将来亦必如是。

青淤想第二:静观未敛骸尸,一日至七日,黑气腾溢,转成青紫,甚可畏惧。当念我身,将来亦必如是。

脓血想第三:静观死人初烂,肉腐成脓,势将溃下,肠胃消糜。当念我身,将来亦必如是。

绛汁想第四:静观腐烂之尸,停积既久,黄水流出,臭不可闻。当念我身,将来亦必如是。

虫啃想第五:静观积久腐尸,遍体生虫,处处钻啮,骨节之内,皆如蜂粟。当念我身,将来亦必如是。

筋缠想第六:静观腐尸,皮肉钻尽,止有筋连在骨,如绳束薪,得以不散。当念我身,将来亦必如是。

骨散想第七:静观死尸,筋已烂坏,骨节纵横,不在一处。当念我身,将来亦必如是。

烧焦想第八:静观死尸,被火所烧,焦缩在地,或熟或生,不堪目击。当念我身,将来或亦如是。

枯骨想第九:静观破冢弃骨,日暴雨侵,其色转白,或复黄朽,人兽践蹈。当念我身,将来亦必如是。

 

引经策发第十:《涅槃经》云:“菩萨修于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雠所绕。念念损灭,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趋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四十二章经》曰:“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又曰:“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又曰:“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又曰:“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耳。”

断他物命,名之为杀。不与而取,名之为盗。两相交会,名之为淫。斗乱彼此,名为两舌。咒咀骂詈,名为恶口。心口相违,名为妄言。无义浮辞,名为绮语。悭鄙贪欲,不耐他荣,名之为嫉。暴戾残忍,怀恨结怒,名之为恚。于诸事理,盲无所晓,名之为痴。

 

    了明长老指此身而言曰:“此为死物,其内泼泼地者为活物。莫于死物上作活计,宜于活物上作活计。凡贪种种外物以奉其身者,皆在死物上作活计也。”

 

    罗信南曰:“人初未尝死,死之名从躯壳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形成,故谓之生。以神之去而形坏,故谓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来,故舍有成坏。世之人不识其神,徒见其形,乃悦生而恶死,可不悲乎?且神之来也,何自而来?盖随业缘而来。神之去也,何自而去?盖随业缘而去。其所作者人间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人间。其所作者天上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天上。以至阿修罗三恶道,莫不皆然。业尽则形坏,形坏则神无所舍,又随吾今生所造之业而往矣。可不慎哉?”

 

人生如水泡,无论老少,只在呼吸之间,况世间无非是苦,不称意者固苦。千百人中,间有称意者,亦无多时。

 

    斋者不食肉,不饮酒,不食五辛。戒者杀生偷盗邪淫,是为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为口四业。贪欲瞋憾邪见,为意三业。总为十戒,能持而不犯,是为十善。犯而不持,为十恶。全持十戒,乃生天上。

 

戒而不斋,犹不失为君子;斋而不戒,遂不免为小人。龙舒居士短斋之说,非谓余日可不持斋,以见戒之为重也。今弗论毁犯十戒,决堕三涂,姑就人中现报言之:

 

人生多病、短命、横死、毒虫蜇、刀兵杀,杀生报也。

人生贫穷,冻馁乞丐,偷盗报也。

妻不贞良,女不淑洁,邪淫报也。

多被诽谤,为他所诳,妄言报也。

言无人受,语不明了,绮语报也。

眷属乖离,亲族败害,两舌报也。

常闻恶声,言多争讼,恶口报也。

多求无厌,觖望不遂,贪欲报也。

被人长短,常为恼乱,瞋憾报也。

生左道家,其心谄曲,邪见报也。

 

何谓杀生业?自杀教杀,见杀赞喜,以至咒术刀笔,倾人身家皆是。

何谓偷盗业?一切财物,暧昧苟取,以至百计钩啖,负债不偿皆是。

何谓邪淫业?他人妻女,自淫教淫,以至非道之色,败德丧身皆是。

何谓妄言业?毁谤贤圣,变乱是非,以至褒贬古今,援引失实皆是。

何谓绮语业?妆饰华丽,浮靡动听,以至歌曲传说,导人淫心皆是。

何谓两舌业?斗构两头,离间骨肉,以至面从心违,退有后言皆是。

何谓恶口业?骂詈咒咀,冷饥毒刺,以至诋诬古人,冒犯尊长皆是。

何谓贪欲业?牵缠五欲,爱染不忘,以至不知止足,利己损人皆是。

何谓瞋憾业?忿恚怨毒,烈同猛火,以至常怀忮冀,阴惨中伤皆是。

何谓邪见业?自以为是,妄执有我,以至见思相续,颠倒痴迷皆是。

 

修净土者,若不戒此十业,譬之蒸沙成饭,无有是处。人能持戒,六波罗蜜,渐次圆成。试欲往生,从此门入。

 

    儒家言施报,释家言布施果报,其实一也。佛言欲得谷食,当勤耕种;欲得智慧,当勤学问;欲得长寿,当勤戒杀;欲得富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一曰法施,二曰财施,三曰无畏施,四曰心施。法施者,以善道教人;财施者,以财惠人;无畏施者,谓人当恐惧时,吾安慰之,使无畏,或教以脱离之法。心施者,力虽不能济物,长存济物之心。是凡有济于人者,皆布施也。

 

    至人云:“人生衣食财禄,阴司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度,用尽则终。譬如人有钱一千,日用一百,则可十日,日用五十,可二十日,若或纵恣则立尽。《易》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是天地之大,犹不逃于数,况于人乎?若夫廉俭而命促者,生来之数少也。若更贪侈,则愈促矣。贪侈而寿长者,生来之数多也。若更廉俭,则愈长矣,可不戒哉?”

 

    福慧二者,人当兼修。种种利物,常行方便。作一切善,戒一切恶,所谓修福也。知因果,识罪福,观释氏书,务明心性。观儒家书,兼明世道,所谓修慧也。修福得富贵,修慧得聪明。修慧不修福,聪明而穷困;修福不修慧,富贵而愚痴;福慧若兼修,富贵而聪明;二者皆不修,愚痴而穷困。若不能兼,宁使慧胜于福,莫令福胜于慧。慧胜于福,则知戒慎而无堕落。福胜于慧,则愚痴而造恶业矣。

 

观世音谓万善皆生于慈,老子言三宝以慈为首,儒家言五常以仁为先,其意同也。

 

佛言受即是空,受是受苦受乐及一切受用也。如食列数味,放箸即空;出多驺从,既到即空;终日游观,既归即空。悟此则嗜欲可省。

 

    《金刚经》七十二段,大意不过言真性皆空。然有真空,有顽空。顽空者,真无所有;真空者,真性虽如虚空,而其中则有,故曰真空不空。真性如镜,一切有生者如影。影有去来,而镜常自若。众生有生灭,而真性常自若。生灭既除,真性乃见。故《楞严》云:“诸妄消亡,不真何待。”《心经》云:“是诸法空相,谓诸法皆空之相,乃真性也。”此性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初无有异。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为辩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之蕴,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色身终归于坏,受用随时即过。色受岂不空乎?思想一物,既得之,则无想矣,想岂不空乎?所行之事,回首便如梦幻,行岂不空乎?识尽千种事物,再生不能复识,识岂不空乎?一切苦厄,皆从五者生。若能照见五者皆空,则不恋色身,不畏死亡,不贪受用,不求养奉,不溺于思想而可以解脱,不泥于所行而可以自在,不劳于辨识而可以坐忘,故能度过一切苦厄也。

 

    生不知来,死不知去。腊月三十日到来,只落得手忙脚乱。何况前路茫茫,随业受报者,个是生死报境。若论生死业根,即今一念随声逐色,使得七颠八倒者便是。由是佛祖运大慈悲,教人念佛,扫除妄念,认取本来面目,做个洒洒落落大解脱汉。而今不获灵验者,有三种病:第一不遇善知识指示。第二散心持念,不能了却生死大事。第三于世间浮名浮利,照不破,放不下。妄缘恶习上,坐不断,摆不脱。境风,扇动处,不觉和身辊入业海中,东飘西流处。当信祖师道,杂念纷飞,如何下手。四字佛名,如铁扫帚,转扫转多,转多转扫。扫不去,拼命扫,忽然扫破大虚空,万别千差一路通。努力今生须了却,莫教永劫受余殃。

 

古德开示要语云:“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今目前种种业障道者,皆宿缘所使,不必忧恼。但随缘顺受,要紧在一心念佛,更不当再结将来业根耳。”

 

《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阅藏者有二种过失:一者执文字而迷理致;二者识理致而不会心。若能以戒定慧薰修,足该一大藏经教。所谓念念常住,即念百千万亿卷经者此也。更须识戒定慧即在念佛中,何也?口诵心惟,诸恶莫作,是亦戒也。系心净境,幻尘俱灭,是亦定也。念实无念,心华湛然,是亦慧也。光阴迅速,命不久长,何必遍阅藏经,虚费时日乎?

 

    古人有言:病者众生之良药。则人于病中,当生大欢喜。一切不如意处,莫起烦恼,当生大解脱,任其生死,莫起恐怖。又过去如幻,现在如幻,未来如幻,尽情放下,单持正念。不急求愈,乃速愈之良方也。

    明镜本空,物来则现,于镜空何碍?人但事未至而将迎,事已过而留滞,乃为病耳。生平种种病痛,只是外事外物。太要紧了,以致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火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躁不能释,矜不能平,惊恐不能免,争竞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其弊难以枚举。总由未淡未空之故,真淡真空,一切以不要紧三字了之,此则拨去病根之神药也。然又不可著力执持,反至粘滞。拘苦其心,壅遏其气,又生病痛。只需若有意,苦无意,潇洒游行,养得此心淡如水,空如镜,时有拈花微笑意态,斯得之矣。

 

    明庄严深达佛理,衣食所余,悉以施人。常调《满庭芳》一阕云:“六十余年,片时春梦,觉来刚熟黄粱。浮华幻影,有甚好风光。冷眼轻轻觑破,急翻身,蹬断丝缰。儿孙戏从他搬演,何必看终场。青山茅一把,残生活计,别作商量。但随缘消遣,洗钵焚香,先送心归极乐。恣逍遥,宝树清凉。堪悲也,回头望处,业海正茫茫。”

 

《醒世歌》: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经中空是色,般若经中色是空。

朝走西来暮走东,人生恰是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夜深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到五更;

从头仔细思量看,便是南柯一梦中。

 

邵尧夫《省事吟》:

 

虑少梦自少,言稀过亦稀;帘垂知日永,柳静觉风微。

但见花开谢,不闻人是非;何须寻洞府,度岁也应迟。

 

无名氏仿康节先生诗: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堪叹人心毒似蛇,谁知天眼转如车;

去年妄取东邻物,今日还归西舍家。

无义钱财汤泼雪,淌来田地水推沙;

若将狡猾为生计,恰像朝开暮落花。

 

僧无际咏走马灯诗:

团团游了又来游,无个明人指路头;

除却心中三味火,枪刀人马一齐休。

 

白乐天对酒诗: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唐寅《一年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冬寒夏热最难当,寒则如刀热如炙。

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

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难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倘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

不烧高烛照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

古人信有达者哉,劝人秉烛夜游来;

春宵一刻十金价,我道十金买不回。

 

唐寅《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总须满把金樽倒。

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弹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