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子简介:蔡记蒸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58:32
         蒸饺是中国民间传统食品之一,它虽不登大雅之堂,在坊间却大受欢迎,无论在北京、西安抑或南京、成都,亦无论繁华都会抑或偏僻乡村,处处可见它的身影。中国内地最负盛名的蒸饺,当非“蔡记”莫属了。

  蔡记蒸饺系河南长垣县人蔡士俊首创。长垣县是中国著名的烹饪之乡,历史上曾涌现不少名厨,当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御厨”均为长垣人。解放后,开国元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均用过长垣厨师,中央办公厅餐厅的厨师长和人民大会堂厨师长都曾由长垣人担任,如今在海外的长垣厨师多达千余人。

  话说当年蔡士俊曾是北京紫禁城里的“御厨”,尤以制作各种面点小吃著称。辛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清廷“解体”了,蔡士俊随大伙从宫廷流落到京城街头。为养家餬口,在朋友资助下,一九一二年他在北京前门外开了一家小饭店,专门经营蒸饺、馄饨。虽是小本经营,却因所卖面食物美价廉口味好,生意日益兴隆,蔡记蒸饺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成为京城一家名店。但好景不长,后来一个军阀在前门附近设立军营,每天都有官兵前来白吃白喝,临走还要将蒸饺“打包”回去,小小店铺哪里经得起如此的折腾,蔡士俊的生意渐渐难以为继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徒唤奈何的蔡士俊一气之下带着妻儿返回河南,决定在中原另起炉灶重操旧业。他从七朝古都开封辗转来到九州岛通衢的郑州,一九二○年在郑州西二街开了一家馄饨蒸饺铺,取名“京都老蔡记馄饨馆”。重操旧业的蔡士俊,依然以诚信立业、质量第一为准绳,做的蒸饺货真价实且限量销售,卖完即关门,从不以次充好,很快赢得声誉,顾客嘴里吃着蒸饺,心里念着蔡家的厚道。蔡记蒸饺于是在郑州声名鹊起,成为中原餐饮业的招牌。蔡士俊之子蔡永泉继承父亲的手艺,决心将这一老字号做大做强。

 

  两年后蔡永泉投资四十块大洋,在郑州最繁华的闹市区德化街买下半间小楼门面房,使“京都老蔡记馄饨馆”旧貌换新颜,生意愈加火爆。德化街紧邻郑州火车站,蔡记蒸饺的美名不胫而走,慕名前来品尝的外地旅客纷至沓来。一九二三年,著名将领冯玉祥主政河南期间,曾多次品尝过蔡记蒸饺,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还主动为老蔡记“保驾护航”,下令不许任何官兵骚扰店家,得以使有口皆碑的蔡记蒸饺蒸蒸日上。抗日时期,蔡记蒸饺风光不再,惨淡经营。抗战胜利后老蔡家的店铺扩大了不少,员工也增至十多人人,但紧接的三年内战,又为生意蒙上了阴影。直到解放后,“老蔡记”重新在德化街立足。

  屈指数来,从老蔡家一九一二年在北京前门卖蒸饺和鸡丝馄饨算起,迄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如今其分店已经遍地开花。蔡记蒸饺以自己高超的品味赢得“百年老店”的美誉,也受到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当年来郑州视察时,都品尝过蔡记蒸饺并给予好评。

  一九六○年五月十一日晚,正在郑州视察的毛泽东,特地到德化街“老蔡记”品尝蒸饺。那天在邻座就餐的一个小男孩认出了他,忙对妈妈说“你看——毛主席!”妈妈以为孩子胡说,扭头一看,惊喜道:“啊哟,真是毛主席!”母子俩赶紧上前向主席问好,毛泽东高兴地抱起孩子对陪同者道“我们和小朋友一道吃蒸饺吧!”小男孩在毛的怀里欢叫:“毛主席跟俺一块吃蒸饺喽!”餐厅立即挤满了人,毛泽东频频向大家问好,店堂里弥漫一片祥和热烈的气氛。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马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