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广场舞36步:图解56个民族——鄂伦春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1:56:10
        鄂伦春族,有人口6965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
  鄂伦春族生活的大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的两大山脉。大兴安岭由东北向西南斜贯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山高谷深、溪流纵横;小兴安岭沿黑龙江上游斜向东南,山势平缓。绵亘千里的兴安岭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长着落叶松、红松、桦、柞、杨等耐寒树种和木耳、蘑菇、榛子、都柿等土特产品和药材。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就靠着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鹿,狩猎在这茫茫的林海之中。直到5 0 年代,他们才走出白桦林,开始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许多人还兼通汉语、鄂温克语、达斡尔语。通用汉文。
  鄂伦春族最擅长的手工艺品,是用大量的桦皮制作的盒、篓、桶、箱和轻巧的桦皮船。并在上面雕绣各种美丽的图案,充分反映了他们狩猎文化的传统特色。  原始民居——斜人柱
  
  
  “斜人柱”(又叫“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为“木杆屋子”。它是一种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很简陋的圆锥形房屋。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 0 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它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使之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上面再覆盖上狍皮或桦树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斜人柱”就建成了。斜人柱的顶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出烟,又可采光。南侧或东南还要留出一个让人出进的门。斜人柱上的覆盖物要根据季节的更迭而变换。冬天气候寒冷,多用狍皮覆盖。一架斜人柱约需狍皮五六十张。到了春天,天气渐暖,就可以换盖桦树皮了。使用桦树皮时,要先将外面的硬皮层揭掉,将里面的软层放进锅里蒸煮一下,使其更加柔软坚韧。然后再用马毛或鹿、犴筋线将小块的桦树皮缝拼成几大张。覆盖时由下至上一层压一层,并用铁钉在角上的皮带子将其固定在木杆上。冬天,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风向阳处,而夏天则多搭在地势较高、通风凉爽的地方。
  斜人柱的内部陈设也很简单,主要是住人的铺位。铺位有两种,一种是地铺,即直接在地上铺上木头、干草、桦皮、狍皮等。另一种是床铺,即在地上立木桩,架起床。每个斜人柱一般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上面吊一口小铁锅,以便煮肉做饭。
  斜人柱结构简单,拆盖极为容易,所用原料几乎俯首即拾。它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产物。定居以后,鄂伦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或土木结构的房屋,这种较为原始的活动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猎时才偶尔搭建,用以栖身或暂避风寒。 狍皮服饰  
  “食肉寝皮”是鄂伦春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独具匠心,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饰文化。他们的服饰,上至帽子,下至靴袜乃至各种寝具、生活用品,都多用狍皮为原料。狍皮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极好。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如秋冬两季的狍皮毛长而密,皮厚结实,防寒力强,适宜做冬装。夏季的狍皮毛质稀疏短小,适宜做春夏季的衣装。
  鄂伦春族的服装以袍式为主,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皮手套、皮坎肩、狍头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头皮帽。
           这种帽子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做而成。其方法是:将狍子头皮剥下、熟好,把眼圈的两个窟窿镶上黑皮子,再把两个耳朵割掉,用狍皮做两只假耳朵缝上,狍角照旧保留即可。这种帽子不仅保暖御寒,而且还是狩猎的极好伪装。据说如果不换上两只假耳朵,猎人在远处就会误认为是真狍子而出现误伤。          “狍皮衣”是鄂伦春人的传统服装,鄂伦春语叫“苏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身上装饰“弓剪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既美观又结实。鄂伦春族的狍头帽,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而且非常精巧别致,这是鄂伦春族人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而制作的。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伦春族手工艺人现场制作狍皮服饰 狍子皮手套、童鞋  身着狍皮衣的鄂伦春姐妹花制作桦皮工艺  桦树皮的妙用 
  
  鄂伦春族是桦树皮文化最发达的民族之一,桦树皮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用品制作。目前,鄂伦春族的桦树皮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人生活的大小兴安岭,桦树遍地丛生,勤劳的鄂伦春人没有辜负大自然的馈赠,棵棵白桦树,张张桦树皮经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桦皮器皿、桦皮船等生产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形成了古朴典雅的桦皮文化。
  每年的初夏时节,桦树水分大,是鄂伦春人剥取桦树皮的季节。他们选取粗壮、挺直而又光滑的桦树,用刀子在树干的上端和下端各划开一圈口子,然后再在上下两口间竖划一刀,用双手将长方形的桦皮顺树干慢慢撕下。来年,这棵树又能生出新的桦皮。
  鄂伦春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制作桦皮制品的能工巧匠。他们人人都能用桦皮和马尾或狍、鹿、犴筋捻成的线缝制各种所需的用品,并在上面雕绘上各种花纹图案。大型的桦皮用品有衣箱、水桶、篓子。中型的有盆、帽盒、针线盒、采集贮存野果用的小桶。小型的有碗、烟盒、药盒等。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外,鄂伦春人还能用桦皮造船。桦皮船窄而长,一般宽不到1 米,长约5 米。它是用松木板做成两头翘起的骨架,用大张没有孔洞的桦皮做船底和船帮。全船不用一根铁钉,而是用松木削成钉,用以加固各部位。这种船可乘坐二三个人,用单桨划行即可。划行时声音极小,划着它出猎,有利于接近猎物,捕获野兽。
  桦皮制品制作简单,结实耐用,不怕水、不怕碰撞,而又携带轻便,一只长长的桦皮船,遇水渡之,上岸负之。 桦树皮工艺品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至今已举办十六届。在这一隆重的节日,鄂伦春儿女身着节日民族盛装,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
     鄂伦春人以“篝火”作为节日的表现形式,是与他们祖辈游猎于茫茫林海,在与大自然抗争中与火相伴,视火如神的独特情感休戚相关。火,在鄂伦春民族的狩猎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静谧的夜晚,居住在“撮罗子”(鄂伦春人的原始住房)里的鄂伦春人围坐在篝火旁,听长者说唱那动听美妙的神话传说,鄂伦春民族的历史、社会状况和狩猎生活,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用口头传承下来:炎炎夏日,篝火燃起的滚滚浓烟能驱走肆虐的蚊蝇;猎人还把猎物用篝火熏制成肉干,味美醇香;寒冷的冬季,在怒吼的风雪中,在冬不挡寒,夏难遮雨的“撮罗子”里以篝火取暖,用火照明;篝火,陪伴着鄂伦春人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火,是鄂伦春人的生命。丰收的季节,猎人们在篝火旁欢歌起舞,以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火是猎人心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