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雕工坊筏轮:中醫名詞術語(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22:36:08
中風 “風”指“內風”。中風指腦血管意外等疾患,又稱“卒中”,即“急驟的風證”之意。病可因陰精虧損,或暴怒傷肝,使肝陽偏亢,肝風內動;或嗜食肥甘厚味,痰熱內壅而化風;或氣血虧損而生虛風;或本內虛耐 驟然感受外來的風邪等等。古籍中按其症狀分類中風和真中風兩種。“類中風”:卒倒、昏迷、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言語障礙等,按病情輕重 又有中絡、中經、中腑、中臟之分,以中絡最輕,中臟最重。除包括腦出血、腦栓塞、腦血栓形成等病外,世包括了腦實質及腦神經的一些病症。 “真中風”除有類中風的症狀外,初起即有發熱惡風寒等症狀。實際上,發熱也常是腦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狀之一,故此說的鑒別意義不大。另一說 認為,類中風只是暫時的知覺喪失,醒後無半身不遂或口眼喎斜等症,係指“氣厥”、“食厥”、“血厥”一類疾病而言。以上兩說只作了解古醫 籍的參考。?“風”指“外風”。即外感風邪的病症,症見發熱、頭痛、汗出、脈浮緩等(《傷寒論》)l。 中臟 中風證候類型之一。臨床以卒倒昏迷為特徵,分閉證、脫證二類。?閉證又分陽閉、陰閉。陽閉者昏迷、牙關緊閉、握拳、面紅氣粗,或痰聲漉漉,二便常俱閉,舌苔黃膩,甚則舌卷縮,脤弦滑而數。陰閉者昏迷,牙關 緊閉,握拳,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冷,舌苔白膩,脈沉滑。脫症:深度昏迷、眼合、口開、鼻有鼾聲、呼吸微弱、四肢寒冷,或兩手撤開 ,遺溺,大汗出,或汗出如油,舌淡,苔白潤、脈細弱。 中腑 中風證候類型之一。卒然昏倒,蘇醒後出現半身偏癱、口眼歪斜、語言困難,或痰涎壅盛、不能語言、二便失禁或閉阻等證。 中胳 中風證候類型之一。病在絡脈,出現口眼歪斜、肌膚麻木等症,或伴有頭暈、頭痛等。 中經 中風證候類型之一。病在經脈,不昏倒而出現半身偏癱、手足麻木、口多痰涎、語言不流利、脈多弦滑等症。 喎僻不遂 口眼歪斜,肢體不能隨意運動的症狀。口歪斜而目不能緊合的,稱為 “口眼喎斜”若只見口角歪斜的,稱為“口僻”或“口喎”。多由於風痰阻於經絡所致。受邪的一側,因絡脈之氣痹阻塞。呈鬆弛狀態; 健側氣血運行如常,肌張力較高。緩者為急者所牽引,故歪向健側。類似顏面神經麻痹、中風後遺症一類疾患,“不遂”主要是指“半身不遂”多由腦血管意外所致,常與喎僻症狀同時并見,故名。 半身不遂 又稱為“偏癱”或“偏風”。指一側肢體偏癱或不能隨意運動。久病則患肢此健側枯瘦,麻木不仁,故又稱為“偏枯”或“偏廢不仁”多屬中風後遺症等疾患。 風懿 又名“風癔 ”,中風症候之一。指猝然昏倒,舌強不能言,喉中有阻塞感和痰鳴音。是由痰火閉塞所致。 風痱 “痱”與“廢”同義。指中風後出現偏癱。 瘖痱 中風證候之一。“瘖”語言不利或不能講話,“痱”,四肢痿廢,不能運動。臨床上有虛實之分,實證是由於風痰阻塞,虛證是因腎虛精氣不能上承。 四肢不用 四肢痿軟,失去活動能力的症狀 身不仁 身體肌膚麻木,失去各種皮膚感覺的症狀。此因邪氣中於絡脈,營氣不能運行於肌表所致。 暴仆 卒然昏仆的症狀。多因肝風內動,痰涎攻心,或氣火上衝所致。常見於中風、癲癇、厥證等病。 僵仆 卒然昏仆倒地的症狀。 眴仆 因眩暈而仆倒的症狀。 直視 指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況下,兩眼向前凝視,目睛無神的症狀。常與其他 腦神經症同時發生。多由肝風內動所致。見於中風、驚風、癲癇等病。 昏憒 神識昏亂,不明事理的症狀。 口噤 牙關緊閉、口不能張的症狀。 泄風 指揍理疏鬆而外感風邪,以致出現汗泄不止、口乾、身痛的病症《素問 .風論》。皮膚長小疙瘩并有搔癢的病症。 偏沮 “沮”潤濕之意。“偏沮”是偏於半身出汗的症狀,因患側無汗,健側有 汗,故偏於半身潤濕。由於氣血不能暢流周身所致。可見於中風或某些植物性神經系統的功能紊亂的疾病。《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 使人偏枯”」。 鼾聲 俗稱“打呼嚕”即入睡後發出的呼吸粗鳴聲。正常人是屬生理現象。病理 性的鼾聲多見於昏迷病人,屬痰阻心竅的閉證,也可見於溫病的熱盛傷陰或肺氣不利等。 轉動艱難之意。如舌蹇則語言不利,蹇膝則是不能行。 逆氣自下而上,通常是指從腹部上至心脅部,多屬寒邪為病。忽然昏暈不知人事,可由多種原因引起。?指肢體或手足逆冷,亦可同時兼見昏厥的情況。 昏厥 卒然仆倒,四肢厥冷,昏蒙不知人事的證候。視病因的不同,患者可經短暫而自行復甦,也可持續而昏迷不醒。包括今稱的“一時性昏暈”和“昏迷”兩症,前者見於“鬱冒”各種“厥證”和中暑等,後者見於中風,“ 實厥”等。 手足厥冷 四肢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狀,也叫“手足逆冷”,或簡稱“四逆”。有寒熱之分:寒證由陰寒內盛、陽氣衰微,四肢得不到陽氣的溫暖,常伴有怕冷、下利清谷,脈沉微、舌淡等;熱證由熱盛傷津,熱邪阻遏 ,陽氣不能外達四肢,但常有胸腹灼熱,口渴心煩,或神昏譫妄,舌質紅絳,脈促或沉遲有力等。 厥氣 泛指一些繼發性病因。如功能失調、氣血逆亂、痰濁閉阻、食積停滯或暴痛等,因這些病理變化,在病理過程中又起了致病作用。《素問.陰陽應 象大論》:「厥氣上行,滿脈去形。」指的就是血隨氣逆、脈道壅盛而致 突然昏仆的病理。 厥症 是泛指突然性的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不久即能逐漸甦醒的一類病症。中醫認為其成因大致可分兩類,一為平時肝陽偏旺,飲食不節,精神週度剌激或劇痛等,使氣機逆亂,血隨氣逆或痰隨氣升,蒙閉心神而發; 另一成因係因元氣素弱,或因病後氣津受傷,或失血等,致使氣血不能上承而發。據內經論厥症,有“暴厥”、“寒厥”、“熱厥”、“煎厥”、 “薄厥”、“尸厥”等。後世又有“痰厥”、“食厥”、“氣厥”、“血厥”,“蛔厥”,“暑厥”等,詳見各條。 暴厥 古病名。是因氣逆於上,而致卒然仆倒,不省人事,脈來躁疾如喘的病症。《素問.大奇論》:「脈至如喘,名日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 煎厥 古病名。指內熱消爍陰液而出現昏厥的病症。多因平素陰精虧損,陽氣亢盛,復感暑熱病邪的煎迫而致。臨床表現:耳鳴、耳聾,目盲,甚則突然昏厥,病勢發展十分急驟《素問.生氣通天論》。 薄厥 《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是指由於精神刺激,可使陽氣急亢,血隨氣逆,致使血液鬱積於頭部,發生卒然昏厥的病症。 氣厥 由於氣病所引起的厥證。有氣虛、氣實的不同。氣虛而厥,症見眩暈昏仆 ,面色淡白、汗出肢冷,氣息微弱,脈沉微等,類於低血壓或低血糖的昏厥。氣實而厥,每因暴怒氣逆所致,與“薄厥”同義。 血厥 由於血病所引起的厥證。有血虛、血實的不同。血虛而厥,多見於失血過多或久病貧血,因腦部一時缺血而突然暈厥,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口張自汗,呼吸緩慢。血實而厥,多因內有瘀血,閉塞清竅,以致突然昏倒, 牙關緊閉,面赤唇紫。 食厥 由飲食不節而引起的厥證,又稱“食中”。見於暴飲暴食後,偶感風寒或因情志觸動,食滯中脘,氣逆而上壅,使清竅閉塞而昏厥。症見脘腹脹滿,噯出食物腐味,舌苔厚膩,脤滑數等。但當食物吐出後即可甦醒。 寒厥 因陽氣虛微而引起的厥證。《素問.厥論》:「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如因內臟虛寒的,症見神倦惡寒,下痢清谷,四肢逆冷,口不渴;或見身冷踡臥,腹痛面赤,指甲青暗,甚至昏倒。因寒凝血脈的,則四肢厥冷,關節疼痛,脈微細等。 熱厥 由於邪熱過盛,津液受傷,影響陽氣的正常流通,不能透達四肢而見手足厥冷的病症。熱厥與寒厥的區別點是:寒厥的腹部清冷,多伴有寒瀉的症狀,熱厥則胸腹有灼熱感,且有目赤,煩躁、口渴、便秘、尿赤、舌苔黃 糙等實熱見症。 蛔厥 因蛔蟲感染而引起急性腹痛和四肢厥冷的病症。症見腹部絞痛,四肢發涼,痛甚則汗出,或吐涎沫,或吐蛔蟲,時發時止,或伴有寒熱,胃腸功能紊亂等證候。類似於肚道蛔蟲或蛔蟲性腸梗阻病。 肝厥 由肝氣厥逆而上衝的病症。主要症狀有手足厥冷、嘔吐昏暈、狀如癲癇、不省人事等。患者平素即有陰虛肝旺,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誘發。 尸厥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狀如昏死,患者呼汲微弱,脈極微細,或毫不應指,故乍看似死,須認真診察和及時搶救。可見於某些氣體如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腦震盪等病。 大厥 屬“中風”的病症。指中風卒倒,昏迷不醒的證候,與“厥證”昏倒不久即行復甦的症狀有別。參見“中風”條。 氣上沖心 指病者自覺有一股氣從下腹上沖心胸的症狀。多由寒邪客於下焦及胃腸,或肝胃之氣上逆所致。 痿症 定指肢體萎弱廢用的一類病症,又稱“痿躄”(音“畢”),多由下肢無 力開始,漸至手足軟弱,肌肉麻木不仁,皮膚乾枯失澤等。亦有在高熱後出現四肢痿弱不舉,或產後萎軟失用的。其病因可能由於“肺熱葉焦”, 邪熱灼傷血脈,或陽明濕熱傷筋,致筋弛不收;或肝腎虧損,精血不足,使筋失濡養所致。按其病因和症狀還有“筋痿”、“脈痿”、“肉痿”、 “骨痿”、“皮毛痿”等。詳見各條。 脈痿 語出《素問.痿論》屬痿證之一。證見下肢肌肉萎縮無力,脛部軟弱不能站立,膝踝關飾不能提屈等。由心氣熱,氣血走於上,而使下部血脈空虛;或因失血過多,經脈空虛,使肌肉麻痹,進而發生本病。 筋痿 語出《素問.痿論》。屬痿證之一。症見口苦,筋急而痙攣,陰莖弛綏不收,滑精等。本病係由於肝氣熱,肝陰虧損;或過度耗損腎精,使筋和筋膜失去滋養而致。 肉痿 語出《素問.痿論》。屬痿證之一。症見肌肉麻痹不仁,萎弱無力。本病系由於脾氣內熱,胃陰不足,以致肌肉得不到營養的輸布;或因久居濕地,肌肉為濕邪所傷而致。 皮毛癢 指痿證之見皮毛枯槁失去潤澤的症狀。《素問.痿論》:「肺主身之皮毛……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 骨痿 語出《素問.痿論》。屬痿證之一,症見腰背酸軟,難於直立,下肢痿弱 無力,面色暗黑,牙齒乾枯等。由大熱灼傷陰液,或長期過勞,腎精虧損,腎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減所致。 痿厥 “痿證”的症狀之一,即手足萎弱無力而不溫。?痿證與厥證的合稱。 痹症 是泛指邪氣閉阻軀體或內臟的經絡而引起的病症。“痹”即閉阻不通也。 通常多指風、寒、濕三種邪氣,侵犯肌表經絡和骨節,發生關節或肌肉疼痛,腫大和重著等一類疾患。《素問.痹論》即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也。」在臨床上主要可分“風痹”,“寒痹”,“濕痹”和“熱痹”四種。在內經等古籍中,按病變部位又可分為“筋痹”,“骨痹”,“脈痹”,“皮痹”,“熱痹“,“肌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腎痹”,“攣痹”,“陰痹”,“遠痹”,“血痹 ”,“胸痹”,“腸痹“,“胞痹”,“食痹”,“五臟痹”等。詳見各條。 風痹 又稱“行痹”或“周痹”俗稱“走注”,痹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肢體酸痛,痛而游走無定處。病因風寒濕三邪中以風邪偏勝,而風邪易於游走所致。故《素問.痹論》說:「其風氣勝者,為行痹。」 寒痹 又稱“痛痹”,痹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為肢體酸痛、且疼痛程度較為劇烈,遇寒痛增,得熱痛滅。病因為風寒濕中以寒邪偏勝,使氣血凝滯不通所致。故《素問.痹論》說:「寒氣勝者,為痛痹。」 濕痹 又稱“著痹”。痹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為肌膚麻木,關節重著,腫痛處固定不移。病因風寒濕三邪中以濕邪偏勝,濕性粘膩滯著所致。故《素問.痹論》:「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熱痹 痹症類型之一。臨床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常伴有發熱,惡風、口渴、胸悶等全身症狀。病因素有蘊熱,再感受風寒,熱為寒鬱,氣機不通,久則寒亦化熱;或風寒濕之邪留滯經絡,日久化熱而成。 脈痹 語出《素問.痹論》。凡是指以血脈症狀為主的痹證。臨床表現為有不規則的發熱,肌膚有灼熱感、疼痛、皮府或見紅斑,多因血虛,以寒濕邪留滯血脈所致。 筋痹 語出《素問.痹論》。指以筋的症狀為主的痹證。臨床表規為筋脈拘急,關節疼痛而難以伸張。因筋聚於關節,風寒濕,邪氣侵於筋所致。 肉痹 語出《素問.痹論》。指以肌肉的症狀為主的痹症,又稱為“肌痹”。臨床表規為肌肉麻木或酸痛無力,困倦,汗出等。由風寒濕邪氣侵於肌肉所致。 皮痹 語出《素問.痹論》。指以皮膚症狀為主的痹症。臨床表現為膚冷麻木等。由風寒濕邪氣侵於肌表,使衛陽之氣不能溫養所致。 骨痹 語出《素問.痹論》。指氣血不足,寒濕之邪傷於骨髓的病症。主要症狀為骨痛、身重、有麻痹感、四肢沉重難舉。 五臟痹 因痹證日久不癒,復感風寒濕邪,使痹證從筋、脈、骨、肉、皮等發展至與其相合的內臟,致內臟受傷,而相應出現,肝痹、心痹、腎痹、脾痹、肺痹等。也可由於氣血內虛,陰精虧損、或陽氣不運,邪氣乘虛而 襲,積聚於胸腹所致。(參見《素問.痹論》等篇》) 心痹 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心悸,氣喘,咽乾,常嘆氣,煩躁,容易驚恐 等。由“脈痹”日久不癒,復感外邪,疾病深入發展所致。《素問.痹論》:「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一說因思慮過度,心血虛損, 復感外邪,邪氣積於胸中所致。 肝痹 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頭痛,夜睡多驚夢,渴飲,多尿,腹脹,腰痛 脅痛,足冷等。古人從臟象學說的觀點,認為本病由“筋痹”日久不癒,復感於邪,邪氣內積所致。如《素問.痹論》說:「筋痹不已,復感於邪 ,內舍於肝。」 脾痹 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四肢倦怠,胸悶,咳嗽,嘔吐清涎等。古人從脈象學說的觀點,認為本病由“肉痹”日久不癒,復感外邪,疾病深入發展所致,如《素問.痹論》說:「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一 說由於四肢運動過度,汗出當風,邪氣積在腹中所致。 肺痹 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惡寒、發熱、咳嗽、喘息、胸滿、煩悶不安等。由外邪閉阻肺氣或因“皮痹”日久不癒,病情發展所致。《素問.痹論》:「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一說由於生活失於調養,精氣 內損,復感外邪,邪氣積於胸中所致。(《素問.五臟生成篇》) 腎痹 五臟痹證之一,主要症狀為骨萎弱不能行走,腰背彎曲,不能伸直,或關節腫脹,強直不能屈曲等。由“骨痹”日久不癒,復感外邪,內舍於腎。一訢認為氣積於小腹和外陰部,內傷腎氣所致。 攣痹 語出《素問.異法方宜論》。筋脈拘急為“攣”,肌府疼痛麻木為“痹”。泛指痹證的筋脈拘急,肌膚麻木,疼痛和關節活動不靈的一類症狀。 陰痹 指陰邪所致的痹證。如寒、濕屬陰邪,故痛痹、著痹為陰痹。指痹證發於陰分。如“五脈痹”等。 痹氣 指陽氣虛,內寒盛,使營衛之氣失調,血行不暢,而致氣血閉阻不通的病理。《素問.逆調論》:「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遠痹 語出《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指日久不痣的痹證。 血痹 語出《金匱要略.血痹虛癆病脈證并治》。是身體局部麻痹、疼痛一類的內傷病症。主要症狀為身體麻木,遊走性的痹痛,脈微而濇緊。病由氣血內虛,因勞倦汗出,或當風睡臥,邪氣柔虛侵入,使血氣閉阻不通所致。 胸痹 語出《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因陽氣不能正常運行,致水飲或痰渴閉阻於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狀為胸背痛、胸中氣塞、呼吸喘促 、咳嗽多痰等。 腸痹 古病名,語出《素問.痹論》。內臟痹證之一,即痹證影響於大小腸所出現的一種證候。主要症狀為渴飲而小便不利,腹脹泄瀉。因大小想腸之氣 痹阻不行,致水道不通,糟粕不化,清濁不分所致。 胞痹 語出《素問.痹論》。“胞”,指膀胱。“痹”,指氣機阻塞不通。主要症狀為小腹脹滿,小便艱濇不利,小腹部有壓痛。是由風寒濕之邪侵犯膀胱,影召膀胱氣化失常所致。 鶴膝風 以膝關節腫大疼痛,而股脛的肌肉消瘦為特徵,形如鶴膝,故名。病由腎陰虧損,寒濕侵於下肢、流注關飾所致。大多由“歷節風”發展而成。 歷節風 見《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簡稱“歷節”,以關節紅腫,劇烈疼痛,不能屈伸為特點。多由肝腎不足而感受風寒濕邪,入侵關節,積久化熱,氣血鬱滯所致。因其主要病變為關節劇痛,發展很快,又 稱為“白虎歷節”。如因寒濕偏勝,則以關節劇痛不可屈伸為主證。類於急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飾炎,痛風等疾患。 筋骨懈墮 筋骨鬆弛無力,難以支撐身體的症狀。 身體煩疼 指肌肉關節疼痛,煩憂不寧,周身不適的症狀。 支節煩疼 四肢關節煩熱疼痛的症狀。 腨[病捐] 語出《素問.陰陽別論》)。“腨”:即腓腸肌,“[病捐] ”肓,酸痛。指腓腸肌酸痛的症狀。 ◎[病捐],外面為“病”字去“丙”,裡面為“捐”字去“手”。 折髀 “髀”即股部。指股部疼痛如折的症狀。如坐骨神經痛等。 僂附 “僂”屈背之意。“附”,同俯。僂附是行路時曲背彎腰,頭向下俯的體徵。是腎氣衰而筋脈虛疲的表現。 天柱倒 指頸項軟弱無力,頭向下垂的體徵,多見於小兒發育不全.或年老體弱 者。若見於病久,是腎氣大虛,精神氣血俱衰之侯。 胃痛 又稱“胃脘痛”。因胃脘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所以又叫“心下痛”。多因長期飲食不節或精神刺激而發病。初則肝胃不和,胃氣鬱滯;久則氣滯血瘀,損傷胃絡,由氣及血而成此證。臨床主要有肝胃不和,脾胃虛寒之 分。屬於肝胃不和的,如胃脘脹滿,痛連脅肋。兼有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口苦的為火鬱;若痛處固定而拒按,便黑、脈澀的,為血瘀。屬於脾 胃虛寒的,症見隱痛喜按,泛吐清水,形疲肢冷,大便不實等。 九種心痛 其名稱原見《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九種心痛”是泛指上腹脘部和前胸部的疼痛,主要有兩種分類法:?蟲心痛、注心痛、風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飲心痛、冷心痛、熱心痛、去來心 痛(《千金要方》卷十三)?飲心痛、食心痛、血心痛、冷心痛、熱心痛、悸心痛、蟲心痛、疰心痛、氣心痛。至於“真心痛”則類似心 絞痛,詳見“真心痛”條。 食痹 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胃病的一種。主要症狀為飲食入胃後上腹部覺悶痛,吐出則覺舒服。多因肝氣乘胃,胃脘氣滯所致。 腹滿 “腹脹滿”。是指腹部脹滿的症狀。有虛實之分,虛證多因脾陽失運所致,每兼下利腹滿痛而喜溫、喜按,苔白,脈緩弱。實症多因熱結胃腸所致,每見便秘,腹痛拒按,苔黃燥,脈沉實有力。 [月真]脹 “[月真]”,飽脹之意。即上腹脹滿的症狀。多屬脾失健運,消化不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謂“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 嘔吐 由於邪氣在胃、胃失和降、氣反上逆所出現的症狀,前人以有聲無物為嘔,無聲有物為吐,但實際上很難截然劃分,一般都統稱為“嘔吐”。臨床常見有胃寒、胃熱、傷食、痰濁等四種。胃寒的,嘔吐清水,口中多涎, 喜熱惡冷,小便清利,舌苔白膩;胃熱的,食入即吐,吐出物酸苦夾雜,口有臭氣,喜冷惡熱,舌苔黃膩;傷食的,胃脘脹悶,噯氣吞酸,嘔吐物多屬酸腐宿食,吐後稍覺舒暢,舌苔厚膩;痰濁的,平素多有頭眩、胸悶、心悸等症,嘔吐黏痰或清涎,舌苔滑膩。 乾嘔 指嘔吐時有聲無物。多由胃虛而邪氣上逆所致。 即乾嘔。嘔而無物之意。 心下溫溫欲吐 語出《傷寒論》。“心下”,指胃脘部位。“溫溫”,噁心之意。全語形容胃脘間有噁心感欲吐又吐不出。是因胃中寒飲上逆或 胸中痰氣阻塞所致。 泛惡 也叫“噁心”。指胃脘間由痰濁、濕邪、食滯等原因而出現欲吐難吐,泛溢清涎或酸水等症狀。 因胃氣上逆而發出的呃聲,也即“呃逆”。參見該條。?與啘同義。王履《醫經溯洄集》:「夫啘與噦,蓋字異而音義俱同者也。」 呃逆 是氣逆上衝,喉間呃呃作聲,連續不斷的症狀。有由於過食生冷或過服苦寒藥物所引起,的;有由於過食辛熱或過服溫燥藥物所引起的;有由於精神刺激、情志失調、胃氣鬱逆引起的;也有由於久病、重病脾胃虛寒引起的。這些因素都會使胃氣上逆而出現呃逆,辨證上宜分清寒熱虛實。“胃寒呃逆”,呃聲沉緩,得熱則減,得寒呃增,手足不溫,食少便溏,小便清長,舌苔白潤。“胃熱呃逆”,呃聲洪亮,連續有力,煩渴口臭,面赤便祕,舌苔粗黃。“胃虛呃逆”,呃聲微弱而緩,很久才呃一聲,厭食,食下易脹,形倦神疲,舌淡紅,光剝無苔。久病、重病出現虛呃,呃聲短頻而無力,多屬危重症候。“胃實呃逆”,多因暴食傷胃,食滯胃脘,或痰濁阻滯所致,呃聲較頻而有力,噯出腐敗酸臭氣,常兼見腹痛,胸脘痞悶,或嘔吐痰涎。 噫氣 又稱“噯氣”。《景岳全書.雜證門》:「噫者,飽食以息,即噯氣也 ....。」多因肝胃不和或飽食、胃氣阻鬱所致。其症狀為胃中似有氣上胃,微有聲響,但與頻頻作呃的呃逆不同。 噎膈 吞咽有梗阻的感覺謂之“噎”;胸膈阻塞,飲食不下謂之“膈”。“噎” 常是“膈”的前期症狀,但多合稱為“噎膈”。可見於胃癌、食道癌、食道狹窄和食道痙攣等病變。多因長期憂思鬱怒、嗜食酒辣油煎硬物,而致 脾傷氣結,津液不能轉輸,聚而成痰;肝傷氣鬱血滯,積而為瘀;痰瘀互結,內阻食道,胃失和降而成。久則津血枯竭,胃氣虛敗、脾陽不振,出 現衰竭證候。臨床分三種類型:?痰氣交阻。症見吞咽梗阻,胸膈痞滿隱痛,大便艱難,口乾咽燥。?瘀血內結。症見胸膈疼痛,痛如錐刺.食入 而復吐出,甚則水飲難下,大便堅如羊糞,或嘔吐痰涎紫血,大便乾黑。 氣虛陽微,症見飲食不下,面色[白光]白,形寒氣短,泛吐清涎,面浮 足腫,腹脹。 反胃 食後脘腹脹滿,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吐出不消化的食物,神疲乏力,舌淡,脈細無力,以其食入反出,故名。《金匱要略》稱為“胃反”,宋.朱端章《衛生家寶產科備要》作“翻胃”。主要是脾胃虛寒所致。 上膈下膈 上膈是食入即吐,下膈指朝食暮吐。 嘈雜 是一種胃烷、心口部位的症狀,虞搏《醫學正傳》謂:「夫嘈雜之為證也,似飢不飢,似痛不痛,而有懊儂不自寧之狀者是也。其證或兼噯氣,或兼痞滿,或兼惡心,漸至胃烷作痛……。」其痛往往得食即止。多因痰火、肝胃不和、胃熱、血虛等所致,是潰瘍病和胃炎等病較常見的症狀。 吞酸 方隅《醫林繩墨》:「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上,以致咽溢之間,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亦即胃中泛酸。多因肝氣犯胃所致。有偏熱偏寒之分。偏熱兼見心煩、咽乾、口苦、苔黃;偏寒兼見 胸脘隱痛,嘔吐清涎,舌苔淡白。 噯腐 胃內帶食腐的氣味從口中排出,叫“噯腐”,《傷寒論》稱為“乾噫食臭 ”。多見於消化不良。若從胃內排出的氣體無味的,稱為“噯氣”。《傷寒論》稱“噫氣”,俗稱這種噯氣為“胃風”。多因中焦氣滯,胸膈脹滿 ,故噯出才覺舒暢。多見於胃病及脾胃虛弱、肝胃不和的患者。 宿食 或稱“宿滯”、“食積”或“傷食”。由於脾胃運化失常,或脾胃有寒,食物經宿不消,停積胃腸,故名。初起多有胸烷痞悶、惡食、噯腐吞酸、舌苔厚膩等症狀。 納呆 胃的受納功能呆滯,故名,也稱“胃呆”。即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症狀。如果胃口不好,常有飽滯之感的,稱為“胃納呆滯”。 陰結 指脾腎虛寒所致的大便秘結,臨床表現:病人多體質虛弱,大便多日不解,雖有便意,但難於排出,腹中一般沒有脹滿感覺,四肢不溫,小便清長 ,舌質淡,苔薄白,脈多沉遲。 關格 病名。“格”是格拒,“關”是關閉。上見吐逆叫“格”;下見二便不 通叫“關”。在上由於三焦之氣不流通,寒遏胸中,飲食不下故格拒;在下由於熱結下焦,津液乾涸,氣化障礙,故關閉。?關格者,大小不通也 。大便不通,謂之“內關”小便不通謂之“外格”二便俱不通,為關格也。(《諸病源候論》卷十四)。?脈診術語。《素問.六節臟象論》人迎 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意指陰陽之氣均盛極,形成陰陽離決之勢,故名。 走哺 指上見嘔逆,下見二便不通的病症,汪必昌《醫階辦證》認為係“由下不通,濁氣上衝而飲食不得入”所致。 吐失 嘔吐物中混有糞便。是由於胃腸阻滯,陰陽錯亂,清濁混淆而出現。可見於腸梗阻等疾患。 除中 古病名。語出《傷寒論》。“除”,消除之意,“中”,指中焦脾胃之氣 。疾病到了嚴重階段,本來不能飲食,但突然反而暴食,這是中焦脾胃之氣將絕的反常現象,稱為“除中。 熱中 ?熱邪留滯腸胃的意思。?“消癉”的別名。?風病的一種。因風邪侵犯陽明胃經而化熱,以目黃為主症(《素問.風論》)。 脾約 語出《傷寒論》。指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結的一種病症。多因睥的運化功能失調,氣虛不能化津,致腸中津液不足,故大便乾結難解。 交腸 大小便易位而出,即大便時有尿流出,或小便時有糞水流出,故名。多見於膀胱、陰道損傷後與直腸形成直腸膀胱 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