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域宝宝合体有什么用:宁邦坞村的猛将堂庙会——(走遍苏州之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47:57
 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三日,是宁邦坞村猛将堂老爷的生日,这一天村里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庙会活动。从早晨到晚上整整一天每家每户烧香烛,上供品,请了演出班子来村里演出,唱宣卷,抬猛将游村活动。这个村子共有57户人家,历史上分成两个生产队,五队和七队。2010年猛将老爷供奉在五队的猛将堂里,2011年正月十三日举办庙会,抬着猛将老爷就要供奉到七队的猛将堂里。年年轮换,费用由村民自愿分摊,倒也相安无事,其乐融融,其情洽洽。今年的阳历2月15日正是农历正月十三,我特地一早赶到宁邦坞山村。亲历了这一年的猛将老爷的生日祭祀庙会活动,亲身体验了苏州农村的民风民俗。

    这是一个平时非常静谧的小山村,地处穹窿山的北面山坞中。淳朴的民风使得他们对历史几乎没有一个概念,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山村?也不知道山村中什么时候开始供奉猛将老爷的,只知道祖祖辈辈如是。他们相信是猛将老爷维护着他们村的平安和幸福,离开猛将老爷的庇护,他们将不知道能不能有安稳的生活?这个小小的山村有五个姓氏:顾、周、李、庄、孙。他们没有家谱,没有村史,只知道年年岁岁在这块土地上耕地种植,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儿育女,生长繁衍。他们知道生活能否幸福平安需要祖宗神灵的保佑,所以他们除了祭祖,最重要的就是祭祀猛将老爷。而且附近十几个村庄的几千个村民都会来这里祭祀猛将老爷,因为只有这里——宁邦坞村有猛将老爷。这是他们的骄傲和荣誉!

    正月十三日一早这里就开始了祭祀活动,每家每户准备了各种丰盛的供品送到猛将堂的供桌上,每家还在猛将堂的供桌上安放了一对巨烛。等我赶到那里,猛将堂里已经是红烛高照,供品推成了山。有好几个年老的农妇在猛将堂里折着锡箔,还有一群中老年的农妇在用各种民间小调唱着经文,有观音菩萨经、有猛将老爷经。这些经通俗易懂,也不知是谁编写的。大家绝对的认真和虔诚,就像是在练习大合唱。九点半左右,外面请来的演员乘了两辆车来到这里,带了各种乐器、音响,总共有十个人。十点半一些年轻人开始把猛将老爷从神龛中请出,抬上了一顶轿子,给猛将老爷换上了全新的衣帽、披风。很威风的被抬着出庙会了。一路上鞭炮齐鸣,锣鼓震天。老老少少手捧着香烛跟着猛将老爷绕村子走。每经过一家门口,这一家就会放爆竹,点燃门口事先准备好的香烛,燃烧那些纸钱元宝。全村人人念经户户奉香,一派神圣的气氛。

    猛将老爷被抬着在全村转了一圈之后就来到七队的猛将堂。这里原来是宁邦坞七队仓库。堂外人山人海,不但有本村的人,还有四乡八邻、各村的香客村民。大家齐声念叨猛将王老爷,一时鼓声、锣声、爆竹声、念经声、吹鼓声震天动地。庙堂里的香烟缭绕,红烛高照,供品如山,使人眼花缭乱。等到猛将老爷按放进神龛,村民们蜂拥而入,挤满在猛将堂里磕头致敬。场面热闹,非同一般。

    猛将老爷的供桌上还放有72只小酒盅,72双筷子整整齐齐放在边上,问了猛将老爷的干女儿,才知道原委。原来苏州地区元末发生过一次很严重的蝗虫灾难,当时的官府对此束手无策。百姓以为天降大祸临头,只能束手待毙。这时有一位将军叫做刘承忠的,力排众议,力主治蝗,带领手下官兵帮助农民治理了蝗虫,使得农民灾年丰收。为此百姓纪念他,尊刘将军为猛将军王老爷。因为刘将军手下治蝗最得力的有72名官兵,所以每年祭祀猛将庙会,一定要用72只酒盅斟酒,以示不忘治蝗恩人。

    之后全村的人,还包括外村来参与的人都免费吃了一顿大锅饭。简单的白菜肉丝加上大米饭。上千人的聚餐,两口大锅的炒菜,五六家灶膛的煮饭,还是难以满足这么多人吃饭。一批人吃过,后一批紧紧跟上,等着吃。洗碗的,收拾的,忙坏了宁邦坞村的男女老少。饭后村民们集中在仓库门前的空地上,开始欣赏外来的演员们表演,唱沪剧的,唱锡剧的,唱评弹的,唱流行歌曲的等等。一排排的老年妇女咧开了缺牙的嘴,看得如痴如醉。到晚上还要唱宣卷,但我等不到晚上就踏上归途,告别了宁邦坞的父老乡亲。----

    600多年来,小山村年年经历了这样的故事。虽然大多数农民们已经不记得猛将是谁,也搞不清所谓的猛将庙会、猛将生日起源于什么时代。甚至有的农民也不清楚猛将姓甚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猛将有些什么神通。但他们依然每年必定要抬着猛将在村子里走一遍,家家户户必定要来点燃香烛供奉猛将,祭祀他们心目中的保护神——刘猛将的,因为他们确信是猛将给了他们山村的庇护,因此猛将是他们是世世代代必须供奉的最可信赖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