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域血族带什么宝宝:天镜飞来有渔庄——走遍苏州之3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6:48
从上方山往西,跨过行春桥和越城桥就来到了渔庄。这一带清波水阔,景色宜人是石湖景区的最佳区域。而渔庄则处于这区域的中心。渔庄西面和南面是一汪湖水,岸边垂垂杨柳,隔湖西望就是就是范成大石湖草堂遗址的茶磨山和上方山。

    渔庄又称余庵,是近代书法家余觉1934年所建。为一砖木混合结构庭院建筑,占地约1500平方米。据说余觉建此别墅一是十分垂青这里的风光,二是仰慕此地是南宋范成大石湖别墅(天镜阁)故址。走进渔庄,顺着小道穿行在依依杨柳之中,杨柳之外有梅花、桃花、白玉兰、修竹。渔庄建有厅堂两进,面阔均为五间,明间与次间为厅,梢间为书房、居室。前厅名"福寿堂",后厅为天镜飞来堂。前后厅之间两侧以廊贯通,廊腰各构方形半亭,左右相对,中间为一四合院式庭院。庄前滨湖另筑方亭,名"渔亭",遥对上方山楞伽寺塔和磨盘山范成大祠堂,风景殊胜。1985年起全面整修,次年秋竣工,并按名人故居陈设布置,成为石湖风景区景点之一。渔庄的东面是渔家村,过去属横塘乡所辖,现在属于沧浪区新郭村的一个自然村落。渔庄的南面临水,面对一个小岛,如今正在那里建筑石湖景区的天镜阁。湖中小岛楼阁巍峨,可以与西湖三潭印月相媲美。

    说起渔庄就不得不说渔庄主人余觉(1868-1951)和其妻沈寿。余觉是浙江绍兴人,他长期寓居苏州。初名兆熊,字冰臣、冰人,号思雪,喜参禅学,署三在居士。余觉是清末举人,工诗词书画,擅工艺美术。书法初摹虞世南、褚遂良,继师王羲之,出入颜真卿、柳公权。晚年又潜心汉碑,笔势沉厚雄健,兼及娟秀雅逸。沈寿(1874—1921)是中国近代刺绣的开创者,也是苏绣的奠基人。原名云芝,字雪君,晚号天香阁主人,出生于吴县木渎,至今木渎镇山塘街上有沈寿故居。沈寿7岁随姐姐沈立一起学刺绣,8岁即绣成《鹦鹉图》。12岁绣成《秋雨月上图》,以刺绣闻名乡里。

    光绪十九年(1893),余觉与沈寿结婚。沈寿二十九年(1903)起创造仿真针法。清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七十寿辰,余觉、沈寿以绣品《八仙上寿图》进献,得到慈禧的赞赏,并赐“福”、“寿”两字。余觉得‘‘福’’,因此又名余福。妻子沈云芝改名沈寿。光绪三十年(1904年)余觉夫妇同奉派前往日本考察美术。回国后,沈寿任工商部(次年改名农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后1905年至苏州,创办“福寿夫妇绣品公司”,内设“同立学校”,两年后沈寿又应张謇之邀,去南通经办“南通女子传习所”。1917年,余觉独自去上海,以卖字为生。1921年沈寿去世,余觉返苏州,1925年担任苏州美专讲师,教授文学与书法。此后余觉绘画甚少,专注于书法的创作和研究。1930年作行书长卷参加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

     沈寿对苏绣多有创新和贡献。除1903发明仿真针法之后,宣统元年(1909),沈寿《意大利皇后像》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展出。随后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荣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之卓越奖状”,意国皇赠于金质钻石表。又以《英女王维多利亚像》参加世界万国博览会,获得优等奖,一时名扬中外。1915年2月,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沈寿的《世界救主耶稣像》获博览会一等奖,声名远播海外,誉为“绣圣”。

    苏州渔庄虽然是余觉1934年的私家别墅,沈寿早就过世。但余觉始终对之不离不弃,正如他在《余觉沈寿夫妇痛史》中自述的那样:“余无妻虽智弗显,妻无余虽美弗彰。”“乃至半日废书,半日研绣,余则以笔代针,吾妻以针代笔,十年如一日,绣益精,名益噪。”余觉在妻子去世后自号为颤口孤鹣,把渔庄命名为余庵。每当红日初生,清山乍碧,而或皓月当空,湖水如镜,余觉信步水边,望着这青山绿水,是不是会感概人生,怀念天各一方、阴阳两界的妻子呢?此景此情已经过了近百年,我们也无从追问。看渔庄中《福寿堂》的匾额,游人自然难免会联想翩翩。

     说到此,不得不提中国清末状元张謇,在余觉和沈寿的关系中,张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张謇深爱沈寿而不能自拔,尽管张沈两人年龄相差很大。1914年沈寿被张謇延请到南通之后就此与余觉分手至死。1917年沈寿口述《绣谱》5卷,开中国工艺专书之先,也是由张謇笔录而成。1921年6月8日沈寿因病去世,年仅48岁。丧葬过程全部由张謇主持。沈寿墓葬在南通狼山(黄泥山)东南麓,碑上刻有张謇题写的“世界美术家吴县沈雪宦之墓”。如今南通狼山风景区尚有张謇和沈寿的雕像,两雕像隔河相对,其微妙可想而知。所谓沈寿之病史、余觉之痛史,张謇之情史,使得三人都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过去对之评论颇多,孰是孰非至今也难辩是与非。如今走进渔庄,看到人故而物在,不免感慨一番。三月杨柳桃花,梅花已开始凋谢。真是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行春桥就在茶磨山下,正对着范成大的石湖草堂。


石湖景区的石牌坊就在行春桥和越城桥之间



从石牌坊往南就是风光迤逦的石湖



远望还可以看到渔庄和天镜阁



 远看九孔的行春桥,


越城桥与行春桥连成一线,犹如西湖的白堤
 行春桥的东面就是越城桥。这两顶桥连在一起,组成了苏州石湖最美也是最古老的画面。

高高的越城桥是一顶石拱桥,现在是苏州文保单位。桥连接着渔庄和渔家村。

这是石湖渔庄的卫星照片。中间红方块是渔庄,上面两个小圆点是行春桥和越城桥,下面的圆点是天镜阁。


渔庄又叫余庵,是清末举人、书法家、美术家余觉的别墅

从渔庄的亭子里隔湖远望茶磨山

传说中范成大别墅中的“农圃堂”余觉就此造了这个建筑

红梅开始凋谢
走进渔庄,顺着小道穿行在依依杨柳之中,杨柳之外有梅花、桃花、白玉兰、修竹。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渔庄的说明铭牌
 走进渔庄的边门
 别墅渔庄的后厅是“天镜飞来”堂,余觉好不得意啊!石湖如镜飞入别墅中。

前厅是“福寿堂”既表达了皇恩浩荡的不忘,也暗示了余觉不忘妻子沈寿的情愫!
 庄前滨湖另筑方亭,名"渔亭",遥对上方山楞伽寺塔和磨盘山范成大祠堂,风景殊胜。
 
余觉自撰并书写的楹联:右厢房门上一联为“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余觉撰并书的楹联:“卷帘惟白水,隐几亦青山。”

余觉手书砖刻:“宋天镜阁故址”,视为范成大天镜阁的遗址.

1989年政府“渔庄重修记”石碑

上方山卓然兀立在湖对面,青黛一抹,湖水一池!

湖边垂杨,湖对面是茶磨山


天镜阁和渔船

南通狼山的沈寿雕塑

沈寿的照片

南通狼山张謇的塑像

苏州木渎镇沈寿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