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网娱乐:案例启示:“智慧城市”建设特征\走向与建议—《中国决策白皮书·决策》—2011年第4期—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31:28

案例启示:“智慧城市”建设特征\走向与建议

  1.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2011年“两会”结束以来,各地方纷纷将“十二五”发展规划推向部署实施阶段,不约而同的是,“智慧城市”成为各地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被列入很多城市的发展目标中。可以说,从“十二五”开始,我国的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进入规模化运营的高速发展时代。2011年4月8日的《人民邮电报》刊文指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应用的“平安城市”、“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迅速展开,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无线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总结起来,呈现出五大特点。

  规模化:信息网络基础是提速前提

  在快速推进我国信息化的大背景下,2009年,我国3G牌照发放,3G网络建设如火如荼。3G核心网络的“骨架”搭起来之后,三大运营商又开始了网络优化和热点覆盖,WLAN和Wi-Fi几乎让城市网络的便捷无处不在,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无线网接入,以及无缝的网络切换。

  在我国的信息网络基础日益完善、应用逐渐成熟、用户习惯逐渐培养的前提下,我国的无线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加速期,走向了规模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移动已经在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十多个省市与当地政府合作,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同时,中国移动还在27个城市建设了无线城市门户平台,并在交通、安全、环保、医疗、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推广应用。中国电信也借助两年内天翼网络布局的迅速完善,在全国很多省市搭建起无线城市,各种综合性的政务、商务和民生应用平台纷纷涌现。

  民生化:找准无线城市的“杀手级”应用

  国外无线城市建设往往重建设、轻应用,重投资、轻管理,成功运营者寥寥无几,而我们做的却是“惠民生”工作, 让无线城市的应用惠及民生,受民众欢迎,民众自然愿意为得到的实惠付费。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建设和运营的模式,更在于大力推广应用,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特点就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能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便利。在民众身处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无线城市网络的统一入口,完成与生活相关的各类事务,如订票、订餐、预约挂号、远程监控等。如福建无线城市群,大量开发各类涉及民生的应用,从而让人们享受到覆盖“衣食住行乐”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实用化:充分发挥通信新技术驱动力

  把最新、最适合的技术用于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用化建设思路的重要体现。在福建厦门,其作为TD首批试点城市,TD网络建设发展比较快,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开发,运营商充分整合了物价、劳动等部门的民生信息化项目,与“110”、城市执法、公交等部门及行业联合开展规模化应用,从创新民生应用、开展体验营销、联手网站推广等方面大力推广无线WAP应用,培养了市民“手机上网”的习惯。

  无线城市要真正为民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就要做好应用的创新、资源的整合、渠道的畅通,甚至是开发更加友好的无线城市客户端,需要包括电信运营商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齐心协力,从而节约成本,事半功倍。如广东移动提出了“从仅关注接入的1.0阶段迈向接入加载应用的2.0阶段”的理念,开发出校讯通、安捷通、医讯通、警务通等应用并规模化推广,且将这些应用聚合在一起,打造“无线城市聚合平台”,进而构建无线城市群的概念。全国首个开通的福建无线城市群,应用项目从7个拓展到11个,市民不仅可以切身体验无线城市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而且可以在省内不同城市之间进行自由切换,获取目标城市的无线城市应用,用户体验是十分愉悦的。

  合作化:政府、运营商、服务企业多赢

  我国的无线城市运营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单位,运营商为承建商,运营企业合作的方式运作的。例如,运营企业提供技术及平台支撑服务,与运营商共同承担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运营风险,然后由政府购买相关应用,电信运营商向企业用户和公众用户有偿提供各类综合信息服务,合作双方按照约定进行业务分成。实践表明,这个商业模式可以实现多方共享、共赢,被证明更容易获得成功。这是在广东和福建的有益探索,寻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专家认为,这样一方面通过政府在无线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引导,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调动资源、打破行业和部门的信息屏障,打造能够真正惠及民众的公共信息服务大平台;另一方面,运营商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网络建设和运营上的优势,借助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打造高质量的无线通信网络,为无线城市业务和服务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效益化:建设智慧城市效益逐渐向好

  在规模化、民生化、实用化、合作化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实现效益,而且效益逐渐向好,实现了效益型发展。现在,每天登录厦门网站的用户访问量达到了150万人次,WAP收入占数据业务收入的比例由2008年的17%迅速提升到2009年的35.4%,TD数据卡用户较无线城市开通前增加了22倍,TD数据卡上网流量增加了157倍,实现了无线城市的效益型发展。正是看到了智慧城市带来的效益,中国电信已经和福建所有九地市签署“智慧城市”建设协议,计划用3~5年时间,把福建省建成海峡西岸信息化先行区,规划涵盖政务、经济、民生、网络等6大领域40个智慧化应用项目,将率先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更透彻感知、全方位互联、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群。

  2. 智慧城市:“智慧”必须握在自己手中

  自美国IBM公司2009年初推出“智慧地球”概念后,我国以“智慧城市”为切入点,与之开展了许多合作项目。在2010年12月2~3日举行的2010信息城市高层论坛上,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锋指出,“中国建设智慧城市首先必须考虑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其次要与整体土壤匹配。”

  “这是信息主权问题”

  2009年3月,刘锋与13位学者开始研究美国“智慧地球”战略。刘锋分析说,“智慧地球”代表了美国最高科技方向,他们的商务人员积极在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推广“智慧地球”应用,这种宣传力度在其他国家是罕见的。物物相联的信息要通过云计算技术处理,因此谁能控制云计算,谁就能控制信息主权,而云计算的基础则是服务器与存储技术,但中国并不是这些领域的技术与市场掌控者。这是一个信息主权问题。目前我国在互联网领域能够掌控的核心技术还十分有限,再加上传感器和射频标签的普遍应用,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也就更加难以估量。如果这些信息没有国家统一的规划,很容易被对方获取或被操纵。

  刘锋进一步分析说,IBM公司是与美国国家战略挂钩的公司,中国如果与其合作的话,“智慧城市”所涉及领域的动态信息将很容易被获取或操纵,进而被美国政府所利用。另外,通过IBM公司的软件系统,美国军事人员也将可以反向操控上述设备。美国如果能够顺利介入涉及中国国家机密的信息领域,中国城市和重点领域的信息建设,如铁路、公路、电力、水利、油气管道、金融领域的国家安全动态信息,将很可能被其获取,甚至被第三方利用。安全问题并非单单针对IBM“智慧地球”战略,而更在于整个国家未来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智慧地球”的“更全面的互联互通”,目标是要实现国家层面乃至全球的基础设施甚至自然资源的互联互通,这就为某些跨国大公司借助技术手段掌控全球范围的各种资源提供了便利,可能会给各国信息安全带来影响,应该引起中国的高度重视,并进行必要的系统评估。这一研究结果,刘锋等曾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

学者们的研究立即引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注,2009年9月,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经调查,编撰了一份《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报告,客观地分析了“智慧地球”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商业目的,“智慧地球”对促进“两化”融合的积极因素,以及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其中提到,当全世界互联成一个超级系统时,系统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如果中国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不能坚持自主可控原则,国家风险将会凸显。报告还认为,IBM的“智慧地球”实现难度极大,会形成新的技术壁垒、甚至会威胁国家信息安全等。

  2010年4月9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出席2010年经贸形势报告会所作的“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专题报告中也指出:“对于外国这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战略,中国既要有所启迪,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受制于人。”

  盲目发展将会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智慧地球”理念所涵盖的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我国均已具备一定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但目前在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依然很高,多数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刘锋对此分析说,全球确实没有竞争对手可以在传感器网络、云计算、超级计算、软件服务化、数据整合与挖掘领域胜过IBM。“智慧地球”将有可能引导各国信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向其聚集,从而影响各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布局。《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也指出,IBM如果凭借“智慧地球”大规模获得了中国方面的项目资源,中国将会被IBM高附加值产品消耗掉大量资金及资源,严重削弱中国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刘锋认为,美国一直不断推出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新概念、新理论,如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并通过概念炒作,引发中国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及技术条件如果无法匹配的话,在这方面过快建设就会成为严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在整体条件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建设“智慧城市”,将会出现资金及资源浪费和效率下降等问题。但一年多来,IBM在我国的“智慧地球”战略推进却是有条不紊,已中标沈阳、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22个城市的重大项目建设,很多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将其列入当地“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的重点课题,有的甚至已经在着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工信部有关人士认为,这些项目透露出了地方政府的盲目性。

  应加强“智慧中国”战略研究

  在刘锋看来,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科技企业之一,IBM围绕推销自己产品的解决方案,倡导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的理念,尽管“智慧地球”是IBM的一种营销手段和产品促销策略,但不可否认它的战略前瞻性和超前性,因此我们应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智慧地球”对我国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的影响,必须构筑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中国”战略研究,抢先占领理论研究的制高点,从而占据市场和技术制高点。他建议,当前我国应在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突破核心技术,加强相关技术集成创新的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公共事业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批发展重点开展试点示范,等待商业领域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成熟并进行充分安全和技术论证后,再以商业先行、快行,公共事业后进、缓行的办法逐步实施。中国只有真正掌握了与“智慧地球”相关的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从容地应对“智慧地球”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才有可能建设成自主可控的“智慧城市”。

  3. “智慧城市”需四大要素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2011年5月于河北省廊坊市举行的第二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上表示,中国目前以大量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其负面影响包括产能过剩、效率下降、污染回潮等已逐渐显示出来,而且有部分资金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如股市和楼市等,引发市场泡沫,带来了通货膨胀威胁,因此我们急需转变发展模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城市将起关键的作用。如何才能把城市,尤其是为数不少的中心城市建设和管理好,是很现实的问题。“智慧城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智慧城市”,狭义地说是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广义上说是如何尽可能优化地配置各种核心资源。城市中的四大核心资源功能如下:以人为基础,以土地为载体,以信息为先导,以资本为后盾。

  首先,城市发展必须以人为基础。城市里应该有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适宜居住,居民的购买力要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提高,让他们能消费、敢消费。这都要依靠合理的制度安排,即老百姓收入与GDP增长挂钩。但最新的统计显示,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的43%,而历史最高水平是55%。从企业角度说,职工工资也应该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而提高,同时要参考通胀率调升最低工资标准。当然,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存在收入差距是必然的,但应防止差距过大。要减少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歧视,包括“统计性歧视”,如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要,以及性别歧视等。同时,社会要靠创新才能发展,根据研究,创新者平均所得只是其对社会贡献价值的三分之一,因此要尊重有特殊才能和贡献的人,并从分配上适当地体现。

  其次,城市发展必须以土地为载体。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主要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从中国目前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现实来看,城市居民住房用地和工业用地需求的持续增长是必然的,目前全国每年有900万新增就业人口(包括600万毕业大学生),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近1000万人,加上原有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条件改善的要求,城市从“平面化到立体化”发展,推动“精明增长”,势在必行。

  再次,城市发展必须以信息为先导。信息产业的特点是初始投资很高,再生产成本很低,从经济学上说就是边际成本很低,运用信息技术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交易速度,这在如今逐步推行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都得到体现。电子商务所需解决的下单、支付、配送等链条都趋于成熟,物联网、传感网等方兴未艾,在可见的将来,城市的信息化将随着技术升级而不断加快。

  最后,城市发展必须以资本为后盾。中国的城市发展,单靠政府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民间资本的力量。国有企业可以保持对事关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地位,其他行业则腾出更多的空间让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投资。

  4. 发展智慧城市要防止一哄而上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2011年4月于北京举办的“2011中国智能城市论坛”上强调,发展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要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关系,既要统一规划,避免无序发展、重复建设,又要鼓励差异化发展,突出地方特色与个性。二要处理好技术攻关与金融支持的关系,坚持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两轮驱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民企和民资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集成共享的关系,既要重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的建设,也要打破各部门独立建设、条块分割的局面,重视信息集成与共享。四要处理好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的关系,坚持标准统一和法规完善先行,来保障智慧城市安全运行。五要处理好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既要优先发展一批示范工程以积累经验、发挥引领作用,也要引导企业和居民参与,实现智慧城市整体推进。六要处理好产品开发与服务引领的关系,以产品开发带动服务的发展,用服务引领产品开发,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推进智慧增长。

案例启示:“智慧城市”建设特征\走向与建议—《中国决策白皮书·决策》—2011年第4期—龙... 案例延伸:培养科技“小巨人”的天津模式 —《中国决策白皮书·决策》—2011年第4期—龙源... 决策必须过“五关” 风险评估是关键—《大参考》—2011年第1期—龙源期刊网 决策咨询要走向市场化——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 经营决策失误的教训与启示 日本投降那天,“三巨头”在忙什么?-2010年第10期-决策与信息 决策失误案例 蓟门决策第十五期 蓟门决策第十六期 社会组织化解矛盾案例创新社会管理 化解社会矛盾—《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赵本山:拼出来的“小品王”—《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1年第7期—龙源期刊网 逆向思维的魅力—《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1年第7期—龙源期刊网 执行很重要,决策更重要!—谭小芳^ 桃花源—【城市画报】第208期 器用—【城市画报】第214期 论政府决策民主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驴子带来的职场启示—《当代青年·我赢》—2011年第7期—龙源期刊网 决策,更加符合群众利益——我省探索建立维护群众利益决策机制纪实 快乐是幸福和满意的心境—《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09年第2期—龙源期刊网 定性决策法与定量决策法 从三门峡眺望三峡——兼谈决策的人文思维与技术思维 第5章 内部信息系统与决策 小结 决策权的配置与决策方式的变迁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决策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