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易软件:语文教学的“味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32:40
语文教学的“味道”(唐金龙)(2011-01-15 09:51:09)转载 标签:

唐诗宋词选读

现代诗歌选读

语文教学

凌家滩遗址

教育

分类: 走近名家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说语文前先说生活。

 说生活,从最基本的吃饭开始吧。越是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对吃就越是挑剔了,要安全环保,要健康有益,要有特色,要色香味俱全,通俗地说也就是要有“味道”。

 一、“味道”要具有特色且具有可选择性

 像吃自助餐一样,各种特色的食物围成一大圈,可选择的余地很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味道”。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程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必修模块之外,还设置了大量选修模块,而且在时间上要求占课程学段1.75的时间,而必修也只占1.25时间。

 以苏版选修课程为例。共开设有《唐诗宋词选读》、《写作》、《语言规范与创新》、《传记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史记选读》、《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现代诗歌选读》、《实用阅读》、《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论语·孟子选读》、《新闻选读与写作》等等的选修课程,特色鲜明,打通了语文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同时丰富多彩,让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很大。

 而且在这么多选修内容中,也不是要求学生面面俱到的。像《唐诗宋词选读》,你可以选择“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重点读,也可以选择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还可以选择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等等。就词而言,是选择“格高韵远”的北宋词,还是“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而有倾向性的。在《现代诗歌选读》课程中,文学绘出的图画、人与动物的对话、难以忘怀的故事可能学生各有所爱,教师也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因地制宜。

 此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开发校本课程,让特色更明显,选择余地更大。以安徽巢湖为例,湖光山色姑且不说,人文资源丰富,有许由的洗耳池,商汤放桀的南巢,有乌江自刎的项羽,有一夜急白了头发的伍子胥经过的昭关,还有刘禹锡的陋室,米芾的米公祠,二乔故里,王安石所游记的褒禅山。此外还有千年牡丹,还有陷巢州神奇传说等等。古往今来,更涌现出了文翁、范增、周瑜、张籍、张孝祥、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孙立人、戴安澜、林散之等众多风流人物。还有。“和县猿人”、“银山智人”头盖骨化石的发掘,表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凌家滩遗址的考古发现则是新石器时期人类进化过程的里程碑。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开发成地方文化教材,对学生是极其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呢。

 二、“味道”要考虑个性差异

 不同地区的人口味不一样,不同的人口味也不一样。那么,在考虑了具有特色与可选择性基础之上,就要考虑到个性差异。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他们的期望。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就是为每个人提供一个有效的教育机会,同时符合每个学生或学习者不同的需求,也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他所需求的有效的学习机会。教育既要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更要了解到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期望。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各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而任何一种模式都是在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才会是高效的,反之还会适得其反。

 江苏连云港市实施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当中的适当要素,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高效课堂。

建构主义认为,首先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他们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再次,特别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合理的个人经验的内化。

 三、“味道”要细细品味

 1、打好基础

 要品尝出好的“味道”,也需要品尝者具有必要的基本功,否则再好的美味可能也会是浪费。对语文教学也是这样。

 现在就语文教学打好基本而言,有不少语文教师认识不足呢。听过许多展示课,多数表现为对文本的过度开掘,让学生云掩雾罩。其实要想学好语文,在重视其人文性的前提下,也还是要充分关注其工具性的。

 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早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出“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种,在生活上是必要生活中的一种”,树起了“语文是工具”的大旗。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又详尽地阐述了语文的这一特性。1955年他在《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报告中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又说,“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是吸收各门科学知识的工具”。1963年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1978年,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随后在1980年叶老又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

 那么,在语文教学实际中,不能只花哨地追求热闹,追求外延,而忽略了语文本身的基础性知识。打好基础才能有欣赏的本领,学好语法修辞,掌握一点逻辑知识,无论对阅读理解还是写作,都是有益的。

 2、内涵揭示

 好“味道”是有内涵的,要细品慢赏,否则囫囵吞枣,啥味道也没有。

 我们平时教学《论语》中的《侍坐》,仅仅是分析字词,并作适当的分析。而于丹在讲这一节时,就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生活,揭示出了文本的内涵。她引导我们回过头来看曾皙的理想,他在大地开冻、万物欣欣向荣的时节,安排一个洗涤自己、亲近自然的仪式,这个仪式看起来没有任何实用的意义,但是它却能给内心一个安顿。这种安顿需要我们与天地合一,去敏锐地感知自然节序的变化,感知四时,感知山水,感知风月。

 她强调这一点对于我们今人来讲是特别奢侈了。为什么呢?因为在现代化的今天,反季节的事太多了,到了盛夏的时候,屋子里有空调,凉风习习;到了寒冬的时候,屋子里有暖气,温暖如春;到了春节的时候,有大棚里的蔬菜,摆在桌子上五颜六色……当生活的一切变得如此简约的时候,四季走过的痕迹,在我们的心上已经变得模糊。什么四季分明,什么节序如流,在我们心中,已经激不起什么反响。我们不会像曾皙那样敏感,想到在暮春时节,让自己去受一次心灵的陶冶,从而把自己更大的理想从容地放飞出去。

 在她的提示下,我们明白了《侍坐》这一章阐述的理想似乎不同于我们一直以来对于《论语》关于立志的判读,不同于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那样的沉重。但是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它却是所有那些人生大道社会理想得以实现的内在基础。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于丹的解读固然有她的个人色彩,但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揭示文本的内涵,真正品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来。

 3、相互讨论

“味道”的好坏,有时自己心里有数还不是太明白,而要相互在一起进行交流甚至是切磋,那就会有全面深刻的体验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妨让师生面对文本互动起来,赏析文本,在交流讨论中获得好味道的快感。下面是一位老师教授《登高》的一个片断:

 ……

 师: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那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吧。

 ……

 在这样一段师生对话中,再通过诵读,学生对杜甫笔下的鸟鸣应该有深刻印象了。

分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