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血管解剖图片:语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03:56

语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肖川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喜欢听故事,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件事的细细揣摩,有利于了解我们人类的心理。第一,人是万物之灵,都有探索的需要。因为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够满足人们强烈的好奇心。第二个原因:故事是形象的,任何故事都有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它更能唤起我们审美的内心愉悦。所有的艺术都是刻画形象的。第三个原因是故事能够给我们一个自由的理解空间。我想我们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讲故事这个技巧。即使有些课里面没有,我们也要善于编故事,改写故事等等。

       今天,要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首先,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有三个要素:真诚,深刻,丰富。所谓真诚就是你讲得一切,与学生分享的一切你都有切身之感。一切都像是从你内心世界里流露出来的。那怎样做到丰富呢?那就是对这个学习的主题你要有非常丰富的个性化的理解,才有可能做到真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丰富的学识积累,对学生产生广泛的影响,用你非常细腻的个性化的真诚的理解。第二是深刻,所谓深刻是相对的,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够引起学生思维的警觉,带给学生惊异感的想象力,认知的冲突和理智的挑战。第三是丰富,所谓丰富就是指:我们要创造一个博大的、光明的精神氛围,让学生的心灵荡漾其中。我听过很多老师的课都感觉不够丰富,这可能跟个人的文化底蕴有关系。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可以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语文的理解。像老一辈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是口语,文是书面语言。像这些词语我们都可以赋予含义,目的是为了有一些更好的、更为丰富的理解。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我们对事情的一个描述和解释。现在我们对于语文可以有三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语意-文字。文字分音、形、意、能。任何文字都有拼写与认读的问题,任何词语也都有它的语意。第二个层面是语言-文学,文学是用语言来刻画形象的艺术。第三个层面是语境-文化,任何的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生态中产生的,都蕴含着一定文化的精神在里面。

      通过对于“语文”的我们理解可以导出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解。语文教学的目标,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词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这个语感包括语言的节律感,好的作品犹如行云流水。在丰富语言词汇的同时也能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语言表达的精致,表达的灵动是由于内心的精致和灵动。所以,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语言词汇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看这个“薄”,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日薄西山,义薄云天,这个“薄”不是厚薄的“薄”而是接近的意思。其实在任何语言里面都有这个现象,同一个词它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大家”这个词,我们可以指称“一群人”,还可以指在某个领域里有高深造诣的人。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外国人来到我们国家在大街上走,他首先看到“口内修鞋”,他非常惊讶,他认为中国人真了不起,口内就能修鞋。他接着往前走,看到的是“口内修车”,他越来越不理解,再向前走看到的是“口内无厕所”,他简直就匪夷所思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呢?就是他对这个“口”字含义的理解的不全面。“口”除了动物的嘴以外的还可以有“关隘”的意思,如走西口。新疆人认为自己是在“关外”;口也可以指某一系统,如教育口。所以让学生掌握一个词汇的丰富性包括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很重要。文字是生命的酒,文字总是包含着历史的印迹。

      第二是要发展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力。语文的第二个层面是语言-文学。广义的文学还包括所有的表达思想与情怀的作品。我们所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眼光。眼光指的是就是良好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鉴赏力。文章好,好在哪里?我个人认为过去的语文教材上的文章至少三分之二是垃圾文章。为什么大陆人这么没有水准,这与语文教材不好很有关系。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我总觉得意义非凡,他们给我们大陆人上了很好的一课。他们的演讲很有才情,儒雅。你可能会说他们的演讲稿是秘书写的。我敢说在中国大陆不太容易找到这样的秘书。我们更多的大陆人显得语言贫乏,思想僵化,江郎才尽。我们的教育是要负责任的,特别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像叶圣陶先生的《我爱故乡的杨梅》就显得太单薄。描写周恩来的《一夜的工作》也写得不好。太多的歌颂领袖这不利于我们培养学生平等的、民主的观念。还如老舍先生的《林海》就显得不够真诚。什么样的思想的文章可以进入教材都是大有讲究的。我讲过一些文章,小学课本中《一件运动衫》、《争吵》都非常好,真诚、人性化、富有教育意义,像《读者》上的一些文章也很好,如果其他虚假的东西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敏锐的心立刻就能了解到。所以我认为“文贵情真”是至理名言。那么作为语文老师,面对那么多垃圾文章怎么教?你要做的是指出它不好在哪里,作为“反面教材”告诉学生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是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的底蕴。文化的底蕴包括学识的积累,情操的陶冶,人格境界的提升等等。语文课由于它自身的特征更应该在这方面做的更好一些。让学生崇尚真理与学问,去陶冶学生,培养他审美的鉴赏力,培养他一颗敏感的开放的内心,确立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观态度等等。

以上是语文教学的目标。那语文教学的策略呢?我用十六字概括: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整体感悟,细处摄神。许多作者都说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不要上成思想品德课,科普课。像《鲸》一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让学生了解鲸是个巨型的哺乳动物,而是重在通过这篇文章学习怎么向别人去介绍、刻画一个东西,认识一个事物。

     词汇的积累,句子的积累也很重要。如我用这样的六句话来表述“教育的力”:“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蔽的双眼带来晨明;给羸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的带来挺拔;给卑微人们的带来自信。第一句话是我仿写自凤凰卫视一个广告的主题词。句子就是这样的积累。学习的基本途径就是听说读写。往往被忽视,上课时往往是老师说上半句,学生说下半句。我觉得在小学高年级以后,你可以连续几分钟说一段精致的话,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品质。包括对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也强调用高品质,规范的,优雅的语言与他交流。他就会慢慢学会换一套语言去思考和表达。说,给学生说不同的话,同时自己要有话题空间。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创造话题空间让学生有的可说。读,包括快速阅读,浏览等等,写则包括改写,续写和创作。

      整体感悟,我们如果对文章进行肢解就不能很好的鉴赏。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再品词品句。教育就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森林就是大的背景,包括作者的倾向,文章所存在的生态。文章不能虚假。大家也有虚假的作品,与时代背景、政治文化有关。整体感悟要注重文化生态。如《岳阳楼记》也是美文,但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看来就缺乏平等思想,没把自己放在普通的国民位置上,这与政治、心理、精神上的特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桃花源记》中对理想社会的理解,它里面就没有公平,公正的东西,无非是良风美俗,人际和谐。在今天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包括政治民主,社会公平,个人自由和经济繁荣这四个要素。这个桃花源只是一个宁静、祥和、安逸的环境,按鲁迅先生的说法,那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做稳了奴隶的太平盛世。

      树木是什么?就是细节,细微的地方。所以语文教学具体的策略就包括浏览。快速浏览也是一种技能。我从上中学时一直到现在都有一个本子积累一些词。像好多从港台来的词:考量,打磨,打造……我觉得这些词都很好,内涵比较丰富。还有一个便是批判性阅读,就是指去发现作者是怎么取材选材,布局谋篇的,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思想和情怀。

朗诵对于实现整体感悟很重要。因为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是美文,是可以朗诵的,所以提高教师的朗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范读也包括朗诵,你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你比他读得好的地方在哪里。教育的要求很多时候是通过教师的示范体现的。你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榜样。

    教学中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复述。任何一个文体都是可以复述的,他是认知加工非常重要的方式。写,包括仿写,续写,改编。像小学课文《丑小鸭》就可以进行续写。假设丑小鸭回到它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它的邻居会怎么对待它,它又会怎么对待曾经轻视过它的邻居,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就是续写。让学生们谈阅读的体悟,学习完有什么感受,戏剧的表演。任何一节课都可以有一个回顾和分享。以上就是语文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