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汇佳园楼盘:《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9)第十六章 基督的神人二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53:12

第十六章 基督的神人二性

 使徒为基督所作的见证

  照圣经所记,基督所作关乎自己的见证,是藉着使徒的教训发展并且加以证实的。承认一个名叫耶稣的人是基督、是父的独生子,与我们的经验和我们的一切的想法(特别是与我们心的所有天性)产生直接的冲突;如果没有圣灵说服性的工作,那么就没有人能够诚实的用他全部心灵去接受。按着本性人人都与这个认信(confession)处于敌对状态,因为它不是人天生会做的一种认信。除非被圣灵感动没有人能说耶稣是主;也没有人在被圣灵感动后会说耶稣是可咒诅的,他一定会承认他是他的救主和王(林前12:3)。

  因此当基督显在地上,且自己说他是神的儿子的时候,他没有就让它留在那里,他也有一份关切,并且他继续关切着这个认信能进入世界,为教会所相信。他呼召他的使徒,教导他们,使他们做他话语和作为、做他死和复活的见证人。他将圣灵赐给他们,这圣灵带领他们亲自认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16:16),后来从五旬节起,又使他们做传道者的服事,传讲他们眼曾见过、他们手曾摸过的生命之道(约壹1:1)。使徒实在不是真正的见证人,从父那里出来真理的圣灵,才是基督原始的、不会错误的、有能力的见证人,使徒只有在他里面并且藉着他才能作见证(约15:26;徒5:32)。就是这同一位真理的圣灵,藉着使徒的见证,使历代的教会宣告并在教会里面谨守: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约6:68-69)。

  当四位福音书作者按次序报导耶稣的生平时,他们总是简单地用耶稣这名字提到他。并没有别的修饰语或附加语。他们告诉我们说,耶稣生在伯利恒、耶稣被带到旷野、耶稣看见群众又上了山上等等。这位生在巴勒斯坦也死在那里的历史人物耶稣,是他们记录的对象,我们发现在使徒的书信中,也有几次耶稣被人用历史上的名字来称呼。例如,保罗说,除非被圣灵感动,没有人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12:3);约翰作见证说,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神所生的(约壹1:5与2:22和4:20比较);在启示录我们读到耶稣的真道、耶稣的见证和见证人。

  但在使徒书信中,用这名字而不加上别的修饰语的很少。通常这个名字跟主、基督、神的儿子,以及类似的称呼一起出现,全名通常叫: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但不拘耶稣这名字是单独使用或跟别的字连在一起,这名字总是表达了与生在伯处恒、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历史人物有关连。

整本新约,包括书信和福音书,都以历史事件为根基。基督这个人物并不是人心中的一个观念,也不是一种理想,如同过去有许多人这样说,我们这代也有一些人作这种主张,基督是真正的人,曾在一个特别的时期和一个特别的人耶稣身上显现自己。

  不错,耶稣生平的一些事情,在书信中退到幕后。这些书信跟福音书的目的不同,不是耶稣生平历史的记事,而在指出这个生平对人类救赎的重要性。但所有使徒都熟悉耶稣的位格和生活,熟识他的话语和行为,他们更叫我们看见,这位耶稣就是基督,被神高举到自己的右边,为要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人(徒2:36;5:31)。

  所以,在使徒的书信中常常提到耶稣生平中的种种事情。他们使他活画在他们听者和读者的眼前(加3:1),他们强调的事实有:施洗约翰是他的先锋(徒13:25;19:4),他是从犹大支派大卫的根出来的(罗1:4;启5:5;22:16),他为女子所生(加4:4),在第八天受割礼(罗15:8),在拿撒勒长大(徒2:22;3:6)他也有兄弟(林前9:5;加1:19)。他们告诉我们说,他完全圣洁无罪(林后5:21;来7:26;彼前1:11;2:22;约壹3:5),他是我们的榜样(林前11:1;彼前2:21),他说的话对我们有权柄(徒20:35;林前7:10-12)。特别是他的死对我们有特别的意义;十字架乃是使徒传道的中心。他被所拣选的十二个使徒之一出卖(林前11:23;15:5),这世界的王不把他当作荣耀的主(林前2:8),他被犹太处死(徒4:10;5:30;帖前2:15),死在受咒诅的木头上(加3:13;西2:14)。虽然他在客西马尼亚园和各各他受大苦楚(腓2:6;来5:7-8;12:2;13:12)。但他已成就和好与永远的义(罗3:25;5:9;西1:20)。因此,神使他复活,将他升高到自己右边,叫他作主,并为万民作基督、君王和救主(徒2:32、33、36;5:30,31;罗8:34;林前15:20;腓2:9;及其他经文)。

  耶稣的工作与使徒的言词之间并无矛盾

  从这些很少的资料来看,很明显使徒并没有否认或忽略基督教的事实,他们实在看重这些事实,钻研它们属灵的意义。在他们里头找不到任何使救赎事件和救赎话语分离或冲突的痕迹存在;但过去很多人却想提出这样的冲突。救赎事件乃是救赎话语的实现,前者在后者里面才有真实和具体的形式,同时也有其亮光和解释。

  对这点如果还有任何疑问的话,必可因着使徒在当日所必须进行的争战而完全挪开。不仅是在第二、第三,和后来的世纪,并且是在使徒时代,就有一些人出来,他们认为基督教的事实具有次等和短暂的重要性,还有另一派人全然不理基督教的事实,还有些人把想法当作主要的东西,本身就已足够。他们争辩说,基督的肉身是否从坟墓里复活有什么差别呢?只要他灵性活着,就足以保证了我们的救恩。但使徒保罗并不这样想,他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中,将复活的实质与意义阐明的极为清楚,他传基督乃是照圣经所说,基督照父的旨意死了、埋葬了,并且复活了,在他复活之后被许多门徒看见,他的复活是我们救恩的基础和保证。约翰更强调,他乃是把他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生命之道这事实宣扬出来(约壹1:1-3)。判断敌基督者的原则是他否认道成肉身;相反地,基督徒却相信道成了肉身,神的儿子藉着水和血而来(约1:14;约壹3:2-3;5:6)。整个使徒书信和福音书的教导,也就是整本的新约,简单说,就是宣告为马利亚所生并且被钉十字架的耶稣--见证他升高的证据--是基督,是神的儿子(约20:31;约壹2:22;4:15;5:5)。

  现在值得注意的是,与使徒传道的内容和目的有关的,单名耶稣没有附带称呼的用法,很少在书信中出现。通常使徒说耶稣基督,或基督耶稣,或主耶稣基督,或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甚至福音书的作者,在他们的福音书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面或之前,提到耶稣时,多半是用全名耶稣基督(太1:1、18;16:20;可1:1;约1:17;17:3)。用这种方式,他们指出他们所写的福音所谈到的人物。行传和书信中,这种用法变成正常的规矩,使徒说的不是一个名叫耶稣的人,他们藉着加上基督和主等措辞 ,指出他们对那人是谁的评价。他们是传福音的人,传扬神的基督在耶稣这人身上已经显在地上的福音。

  当他们伴他出入的时候,他们逐渐学习去认识他。特别是在该撒利亚腓立比那个重要时刻之后,有一道亮光为他们现出他的位格,他们都和彼得一同承认他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太16:16)。耶稣已如此将自己显给他们,开头多少隐藏在人子的名字底下,但在他生命接近结束时,渐渐地更清楚更明白的显露出来。在大祭司的祷告中,他用父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名字称呼自己(约17:3),正因他说自己是基督是神的儿子,才被犹太人的法庭以说了僭妄的话控诉,并且被定死罪(太26:63),在他的十字架上面悬着一块牌子, 写着: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太27:37;约19:19)。

不错,门徒对耶稣的弥赛亚声明,和他走向苦难与受死,是无法调和的(太16:22),但藉着复活,以及之后他们学习得知十字架的必要性和意义,现在他们认清,藉着复活,神已使被犹太人杀死的这位耶稣,作主和基督了,并且将他升高作君王和救主(徒2:36;5:31)。这并非是说在耶稣复活之前他还不是基督和主,只有在他复活之后他才成为基督和主,因为基督在之前就曾宣称过自己是基督,也被门徒这样承认过(太16:16);而是说在复活之前他是以仆人形象出现的弥赛亚,在人眼前隐藏了他是神儿子的尊严。复活及复活之后,他便将仆人的形象丢在一边,重新承受在创世之前他与父所有的荣耀(约17:5),照着住在他里面圣善的灵,以大能被指派作神的儿子(罗1:3)。

  所以保罗能说,神既乐意将他儿子启示给他,就不再凭着肉体认识基督了(林后5:16)。在他悔改之前,他只凭外貌认过基督,完全按他的外表,照着他在地上行走时仆人的形象判断他。从前他无法相信这位耶稣会是基督,他没有丝毫的荣耀,甚至被挂在十字架上受死。现在他不再凭着外表、不再凭着外面的、短暂的、仆人的形象,乃是凭着灵。凭着在基督里面的,凭着他内在真正的以及他复活外在所证明的,认识并判断基督。

  众门徒可以说都是这样,不错,他们在基督受苦难和受死之前,就真相信他是弥赛亚,但在他们心中,这个真实性与受苦受死还是一件无法调和的事情。可是复活替他们调和了这个矛盾,对他们而言,曾降到地上最低的部分,又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是同一位基督(弗4:9)。谈到基督,使徒们同样都想到死过而又复活的基督,钉十字架又得荣耀的基督。他们不仅把他们的福音跟历史上的耶稣,那位几年前住在巴勒斯坦并且死在那里的人连结起来,同时也将现在升高坐在神权能右边的同一位耶稣相连。可以说他们站在连结过去、连结历史的横线,和连结在天上永活主的纵线之交点上面。所以,基督教是一种历史性的宗教,同时又是出自永恒、生于现在的一种宗教。耶稣的门徒不是按他历史上的名字被称作耶稣徒(jesuites),乃是按他的职份被称为基督徒。

  使徒称耶稣为主耶稣基督

  使徒在耶稣复活以后的讲道中所采取的这种特殊看法 ,是当他们提到耶稣时,不再用他历史的名字,而说成耶稣基督、基督耶稣或我们主耶稣基督等等的原因。事实上,在门徒中间,基督这名字很快失去正式的意义,开始变成一个定名,因为强烈信仰耶稣是基督,以致于他就叫做基督,用不着在前面加上冠词。这在福音书中有过几次(太8:2、6、21;15:22;17:15及别处经文)到了使徒书信,特别是保罗书信,就成了惯例。而且,为了强调基督弥赛亚的实质,保罗不只一次把耶稣基督两个名字颠倒,而成为基督耶稣。不管是耶稣基督或基督耶稣,这个称呼是早期教会最看重的名字。这名字在旧约圣经中的用法和意义,新约照样搬来用在基督上面。旧约用"主"这字或单单用大写的"名"为神显其荣耀的名称,在新约的时代,荣耀曾在耶稣基督身上出现,并且成了现在挂着他名的教会的力量。使徒奉此名施活(徒2:38),讲论教训人(徒4:18)、医治瘸腿的人(徒3:6),和赦罪(徒10:43)这名受人抗拒,被人攻击(徒26:9),承认这名招来苦难(徒5:41),有人恳求这名(徒22:8)。这名得到尊大(徒19:17)。从此看来,耶稣基督这名字是教会信仰告白的总结、教会信仰的力量、教会盼望的锚。正如古时的以色列人以耶和华这名为荣,新约的教会在耶稣基督这名里得到了力量。耶和华的名从耶稣基督这名字中得到完全的启示。

  主这字,在新约中常跟耶稣基督连在一起,所指的方向相同。耶稣在福音书中,被一些人称作主好几次,这些人虽不是门徒,却仍向他呼求帮助。这名在这种场合中。力量跟拉比或夫子差不了多少。但我们也发现这名经常挂在门徒嘴边(太14:28、30;26:22;11:3;21:15、16、17、21),此外在福音书的记载中,路加和约翰有时候也是把耶稣和主两名交替使用(路1:43;2:11、38;7:13、31;10:1;11:39;17:6;约4:1;6:23;11:2;20:2、13、18、25、28等等)。耶稣自己也用了这字,自称是主(太7:21;12:8;21:3;22:43-45;可5:19;约13:14)。

主这字在耶稣本人和门徒口中,比拉比或夫子所包含的意义更深远。每个来向耶稣求助的人,都称他为主,到底这是什么意思,无法确立;但耶稣自己却意识他是尊贵的教师和主,认为自己的权威远超过文士。象在马太廿三1-11、马可一22和27节几处经文中,耶稣明明把自己抬到唯一教师的地位,远超过所有的人。但当他自称是安息日的主(太12:8),和在别处自称是大卫的子孙和大卫的主之时(太22:43-45),都是以最坚决的口吻表示,使人不能有所怀疑。这些宣告,正是表明他就是弥赛亚,会在神的右边。与神共享权能,审判活人死人的主(太21:4、5;13:35;24:42以下;25:34以下)。

  这层深远的意义与主这字连在一起,部分也可能是由于旧约耶和华和阿多乃(Adonai)被翻译成新约希腊文主(Kurios),就是用以指基督的同一个字。当基督愈来愈清楚地表明自己是谁,并且当门徒愈来愈了解神的启示在基督里临到他们之时,主这字就呈现愈来愈丰富的意义。旧约中论到神的经文,新约应用到基督身上,丝毫没有踌躇。故在马可一章3节,从以赛亚书所引的经文,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用在施洗约翰的预备,当作是预言的应验。在基督身上,神自己,就是主,临到了他的百姓。并且门徒藉着认耶稣为主,愈来愈清楚表明神自己已在基督身上向他们启示,把自己给了他们。当耶稣在地上寄居之时,多马跪在复活的基督脚前,并以我的主我的神称呼他(约20:28),是这个认信的最高潮。

  当复活之后,门徒中间愈来愈普遍使用主这字代替耶稣,我们可在行传和书信中,特别在保罗书信中,发现这种用法一直下去,没有间断。有时主这名单独使用,但通常跟其他称呼联在一起:主耶稣,或主耶稣基督,或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或我们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等等。信徒使用主这名,表明了降卑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因着完全的顺服,已经被高举作主作君王了(徒2:35;5:31),坐在神的右边(徒2:34),是万有的主(徒10:36):先是作他用自己血所卖赎回来的众教会的主(徒20:28),接着是作一切受造之物的主,将来要以审判活人、死人的资格来审判他们(徒10:42;17:31)。

  因此,凡求告耶稣名字为主为基督的人,就必得救(徒2:21;林前1:2)。只要口里承认,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可以成为基督徒(罗10:9;林前12:3;腓2:11)。传道的内容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林后4:5),基督教的本质在此认信中非常完整地表明出来,故在保罗的著作中,主这个名字几乎被当作基督与圣父、圣灵区别的定名。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又有同一位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林前8:6;12:11)。正如保罗著作中神这字成为父属家庭的名称一样,主这字也成为基督属家庭的名称。

  故此,使徒的祝福祷告: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与教会同在(林后13:13)。神一名,在父子灵三个位格中得到诠释(太28:19)。

  圣经的基督之像与异端的基督之像

  照着使徒的见证,若是基督的地位如此崇高,难怪所有属神的性质和工作,都被认为也属于他,甚至认为在他里面有神性。

我们在圣经各卷所遇见的基督,是个独特的人物。从一方面来说,他是实实在在的人,他成为肉身并且是成了肉身来的(约1:14;约壹4:2-3),成为罪身的形状(罗8:3),按肉体说,他也是从列祖出来的(罗9:5),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加3:16),从犹大支派出来的(来7:14),是从大卫后裔生的(罗1:3)。他为女子所生(加4:4),亲自成了血肉之体(来2:14),有灵(太27:50,中文译成气--译者注),有魂(太26:38;中文译成心--译者注),有体(彼前2:24--亲"身"),实实在在是个真正的人。他作孩童时, 渐渐长大,灵强健起来;智慧与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起增长(路2:40、52)。他会饥饿会口渴,有忧伤有欢乐,为感情所动,被激发怒(太4:2;约11:35;19:28及其他各处经文)。他使自己在律法以下,顺服律法,以至于死(加4:4;腓2:8;来5:8;10:7、9)。他受苦,死在十字架上,被埋在园子里。他无佳形美容,当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赛53:2-3)。

  虽然如此,这同一个人却与众人都不同,并且被高举超过众人。他不单单有人性,他也是圣灵感孕所生;终其一生,虽有各种试探,却没有犯罪;他不单单在死后复活,被接升天;而且使自己极其降卑,取得奴仆的形像,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但同样的主体,同一个人,同一个己,却早在他成为肉身和降卑之前,就以不同的存在形式存在了。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腓2:6)。他复活升天的时候,仅是再次得到他与父在未有世界以先就同有的荣耀(约17:5)。他象神一样永远,在太初就与神同在(约1:1;约壹1:1)。他是阿拉法,他是俄梅戛,他是首先的,他是末后的,他是初;他是终(启22:13);他无所不在,所以虽然行走在地上,却也同时在天上父的怀里(约1:18;3:13);在他得荣耀之后,他仍与他的教会同在,充满万有(太28:20;弗1:23;4:10);他不会改变,永远信实,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13:8);他无所不知,所以他听人祈祷(徒1:24;7:59;16:13;罗10:13及别处经文);他是知道万人心的那位(徒1:24;除非这里提到的是父);他无所不能,所以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他了,他是万王之王(太28:18;林前15:27;弗1:22;启1:4;19:16)。

  他不但具备所有这一切属神的本质,他也在神的工作上有份。他与父与圣灵是万物的创造者(约1:3;西1:5),他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是一切受造之物的元首(西1:15;启3:14)。他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使万有不仅是为他所造,也不断在他里面,靠他而立(来1:3;西1:17)。并且他更保守,使万有和好,恢复万有,使他们都成为一,他是它们的头,故此,他特别有个名字叫做世人的救主。在旧约圣经中,神是救主或救赎主(赛43:3、11;45:15;耶14:8;何13:4),但在新约,子和父都有这个名号,有些地方这名给了神(提前1:11;2:3;多1:3;2:10),有些地方是给基督(提后1:10;多1:4;2:13;3:6;彼后1:11;2:20;3:18),有时候并不清楚这名到底是指神或指基督说的(多2:13;彼后1:1),但总是基督在自己里面并透过自己,才成全了神拯救的工作。

  这一切都指出神与基督,父与子之间有一种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从未在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存在过。虽然基督取了人性,是有限和受限制的,象人、象已开始在时间上存在,但是基督在圣经中并不站在受造物这边,而是站在神这边。他有份于神的美德和工作,他具有跟神一样的神性,这最后的一点在给予基督的三个名子中,特别清楚表明出来。这三个名字是神的像、神的道、神的儿子。

  基督是神的像,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林后4:4;西1:15;来1:3)。在基督身上,不能看见的神变成可以看见,人看见子就是看见了父(约14:9),人想知道神是谁和他是怎样的,就必须注目基督。基督象什么,神就象什么。而且,基督也是神的道(约1:1;启19:13),在他里面父神完完全全将自己表达出来:他的智慧、他的旨意、他的尊贵、他的全部。他赐给基督在自己有生命(约5:26)。若有人想学习知道神的想法、神的计划,和神对人类和全世界的旨意,就要让他去听基督的话,并要听从他(太17:5)。最后,基督是神的儿子、子--约翰描述他时经常用的,不加任何修饰语(约壹2:22以下,来1:1、8)--独生子、神自己的爱子、为神所喜悦的(太3:17;17:5;约1:14;罗8:32;弗1:6;西1:13)。若有人想成为神的儿女,就必须接待基督,因为凡接待他的,就赐他们权柄,称为神的儿女(约1:12)。

  圣经最后也把神的称呼赐给基督,这就是圣经见证的最高点了。多马早在他升天之前,就承认他是他的主他的神了(约20:28);约翰论到他作见证说,这道太初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保罗宣告说,按肉体说他是从列祖出来的,但按本质说,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罗9:5);希伯来书说他远超过天使,并有由神自己用神的名字来称呼他(来1:8、9)彼得说到他时,用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彼后1:1)。在马太福音廿八章19节耶稣的洗礼命令,和在使徒的祝祷中(林后13:13;彼前1:2;启1:4-6),基督与父与灵平等。属乎神的名字、体质、属性、工作,都在子(和圣灵)里面,如同在父里面被承认一样。

  耶稣基督,永生神的儿子,教会就建造在这磐石上。从起初开始,基督全部且独特的意义,所有信徒都清楚,他被他们承认为主,靠着他的教训和生命完成救恩、赦罪,和永生,随后他又被父升到他的右边,很快要回来作审判官,审判活人死人。在使徒书信中赋予他的称呼,也在最早期基督教著作中赋予他,在初期的祈祷文和诗歌中,他被人用这些名字来称呼。所有信徒都深信一神,他们是他的儿女;一主,使人确知并赐给他们神的爱;一灵,使他们在新的生命中行走。马太福音廿八章19节的洗礼命令,在使徒时代末期已广为使用,正是这种全体一致信念的证明。

但基督徒开始思想这个认信的内容之时,各种不同的意见差异变得很明显。教会的成员先前受犹太教或异教的薰陶,且多半是该国中未受教育的人,在他们心中还不能立即了解使徒的教训。他们所处的社会,各种的观念和思想潮流互相交错,使他们不断地臣服于许多的试探和错谬之下。甚至在使徒活着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有些异端教师已经混入教会,想把教会从它信仰的坚固台上扭曲。例如,在歌罗西有人不公平地对待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把福音改成新的律法(西2:3以下、16以下);在哥林多某些放纵情欲的人起来,滥用基督的自由,希望不受任何规条的约束(林前6:12;8:1)。使徒约翰在第一封信中,有力地反驳某些所谓的先知,他们不认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也不破坏他人性的真实(约壹2:18以下;4:1以下;5:5以下)。

这种现象在使徒时代之后仍然存在,事实上,从第二世纪开始,错谬和异端在种类方面、力量方面、分布方面都在成长。有些人相信基督有真正的人性,相信他超自然的降生、复活、升天,却认为他里面有的神性,不过是圣灵不寻常的恩赐和能力罢了,认为这些是在他受洗时赐给他的,为了装备他作宗教和道德上的工作。这股运动的跟随者处于自然神论和犹太人神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影响之下,他们实在无法想象神与人之间能有一种更亲密的关系,不只包括恩赐与能力的分享,因此,他们认为耶稣实在是一位蒙上天特别垂爱的人,一位宗教天才,但他曾经是人,现在仍旧是人。

但另外一些从前在异教世界长大的人,发现他们被吸引接受多神的观念。他们认为他们可以非常了解基督照他的内在本性,应该是许多神中的一位,或许是所有神当中最高的一位,但他们无法相信象这样一位神,一位纯粹的存在,会有一种物质和肉身的性质。所以他们就牺牲了基督的人性,说那不过是暂时的,仅是表面的,他在地上走来走去,跟旧约说的天使常作的一样。这两种思想潮流,这两种运动,一直持续到今天,有些时候基督的神性不见了,只有人性,有些时候则是人性被牺牲,只剩神性。为观念而牺牲事实,或为事实而牺牲观念,都是极端之见,未能了解两者的一致性与和谐性。

奈西亚、迦尔西顿会议宣告一位有二性的基督

但基督教会从最初就站在一种不同的基础上,在基督的位格上,承认了神与人最亲密、最测不透,也就是全然不同的契合。它的代表人物在最早期有时系以笨拙的方式来表达,首先他们必须对实存形成一种清晰的见解,再将此观念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来,但在同时,教会并没有因此使自己偏离本来的根基,相反地,教会避免这两种极端,坚持使徒对基督位格的教训。

然而,当同一个人有神性,又是真正的人时,就必须想办法去定义,并且清楚划分这个人是如何与神与世界发生关连。当这种努力完成之后,再次又有一道异端和错谬把自己定义成偏左和偏右。

换个别的说法,当神的一致性--这是基督教一项根本的真理--被认为是说,神的存在跟父的位格完完全全一致,那么,在神里面就没有基督的位置,基督就被挤出神的圈子之外,摆在跟人一起的位置,因为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间并没有渐次递移的可能性存在。有人会继续下去,跟亚利乌(Arius)一起说,他是首先受造之物,在地位和尊荣上比他们都更优异,但他仍然是受造之物。他有一段时间不存在,后来一度为神召唤而存在,就象其他各种受造物一样。

  然而,在试图坚持神的一致性,同时又给予基督的位格适合于他的名位时,容易落入另一种错误,这种错误以它最有力的倡导者撒伯流(Sabellius)为名。可以这么说,亚利乌把神的存在视同父的位格,而撒伯流为神的存在却牺牲了所有三个位格。照他的看法,父子灵三个位格不是永远的实存,包含在神的存在中,只不过是一位神的形态和显示而已,独一的神在历史上连续地显示自己:就是在旧约、在基督地上的生涯,和在五旬节之后。这两种异端在整个世纪中都有人附从,例如,所谓的格鲁宁根神学(Groningen Theologie),根本上是翻新亚利乌的教义,而现代神学最初则是走撒伯流的路线。

教会需要很多的祷告、很多的奋斗,方可在这一切异端之中采取正确的路线,因着这些异端都有修正,又跟各样的偏差和变化混杂,所以教会需要更多的祷告和奋斗才行。但在伟人的领导之下--这些伟人因着他们的敬虔和思想的能力而出类拔萃,所以合情合理被称为教会的教父--教会才能忠于使徒的教训。三二五年奈西亚大会中,教会承认她相信一神,父、全能者,一切有形和无形他事物的创造者;相信一主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是父所生的独生子,亦即他即从神而出。唯神之神,唯光之光,真神的真神,为父所生而非被造,与父同质,天上地下所有的万物都是他所造的;相信圣灵。

虽然这次奈西亚大会的结果非常重要,但还是无法阻止教义争端的发生,相反地,奈西亚信经使新的问题和不同的答案有机会发生,因为虽然基督与神的存在和人的世界关系现在已经解决,意味着在他的位格中他有二性,在他自己的位格中他既是神又是人,但是这两性集于一身的那种关系,性质究竟为何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回答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说法。

涅斯透留(Nestorius)认为若有两性在基督里面,也必有两个位格,两个己,这只能藉着某种道德的关连,例如从一男一女的婚姻中得到。犹提乾(Eutyches)同样从位格与本质的认定出发,而结论说若在基督里面只有一个位格、一已存在,那两性必须融合到一个地步,只有一性,就是一种神人之性,从混合中出现。在涅斯透留,两性的区别得到保留,却牺牲位格的一致性;在犹提乾位格的一致性得到保留,却牺牲了本性的双重性。

然而,经过一段长久激烈的奋斗之后,教会就超越了这些争议,四五一年迦尔西顿议会说,基督的一个位格包含两种本性,没有改变没有混合(反对犹提乾),没有分离没有区别(反对涅斯透留),并且两性彼此并存,在一个位格中得到合一。这个决议,连同后来六八○年康士坦丁堡会议进一步扩大并合成一具体论点,方使数百年来关于基督位格的争议终止,教会在这些争议中间,已保存基督教的精髓,基督教的绝对特性,和她自己的独立性。

  今日人们塑造之基督形象与具备一位格、二性基督形象完全不同

  当然奈西亚和迦尔西顿信经不能说绝不会有错,这是明显的。教会和教会神学所用的词汇,象位格、本性、物质的一致性等等,在圣经中找不到,而是基督教必须逐渐花时间去思想救恩奥秘后的产物。因为教会四面出现的异端,有从教会内部来的,有从外面来的,所以教会被迫做此思维。所有教会信经中使用的陈述和表达,和神学的用语,都不是意图解释它所面对的神秘,而是在保持它的纯洁,不受破坏,对付那些想削弱或否认它的人。道成肉身不是一个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奇妙的事实,当神在他的话中给了我们,我们就以同样方式感谢着承认。

以这种方式来了解,教会在奈西亚和迦尔西顿所定下的信经价值甚大。曾有很多人,现在仍有很多,从高傲的观点轻看两种本性的教义,并且试图用其他的话语言词取而代之。他们开头先说,我们是否相信这个教义真的会有差别吗?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拥有基督的位格,他是高高在上,远比这个笨拙的信经崇高。但是没有多久,这同一批人自己开始引用话语名词,以描述他们所接受的基督位格。无人能逃避这种情形,因为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能声称拥有,如果我们相信我们有基督,我们与他有交通,我们是属他的,那么这种信念必须用口承认,用某种的话、词句、表现,和描述将它说出来。所以历史教训我们,攻击两种本性教义的人所用的词句,在价值和力量上更为贫瘠,事实上,他们常常对圣经向我们所解释的道成肉身持不公平的论点。

  例如,现代有许多人把两种本性的教义看成不合理性到极点,而在他们心中对基督的位格形成一个绝然不同的图画。他们无法否认在基督里面有些东西使他与众人有所区别,使他高过他们所有人,但他们却认为在基督里面的这种属神的元素,并不是神性本身的一种分享,而是一种极高程度赋予基督的属神天赋或力量。因此,他们会说基督有两面。神的一面和人的一面;或者说可以从两种观点来看他;或者说他活在两种连续的状态,降卑的状态和升高的状态;或者说虽然他不过是人,但藉着他传扬神的道和建立他的国,依旧是神启示最突出和最完全的工具,且已为我们得到神的看重。但任何不存偏见的读者都会觉得,这些说辞不仅是教会用语的众多修正之一,更是把基督的位格更改了,跟历代教会基于使徒见证所承认的不同。

  毕竟,就某种意义言,神的恩赐和能力是赐给每一个人的,因为所有的美善和各样的恩赐都是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所以不寻常的恩赐,例如象先知所得的一份就是,也不会使先知高过人的境界,先知和使徒是与我们有一样性情的人。因此,如果基督领受的不过是不寻常的恩赐和能力,不过是一个人,那么就不可能有道成肉身在他身上这件事,他也就不能因着他的复活和升天被提升成为神,或为我们博取神的看重,如同别的人仍然这样主张的。神与人的分别,不是一种渐进式的不同,而是一条鸿沟,其中的关系是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间的关系,受造物从他存在的本质永不可能成为造物主,也不会为我们人得到造物主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乃是绝对依赖造物主。

  所以现代有些人,在与教会和圣经的教训比较过所有关于基督位格的新奇说法之后,而得到诚实的结论说:总而言之,教会的教义对待圣经的教义最为公平。基督具有神人二性于一身的这教训,不是异教哲学的产品,而是根据使徒的见证。

  那位是太初就与神同在,且就是神(约1:1)。那位本有神的形象,却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腓2:6),那位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来1:3)。在时候满足成为肉身(约1:14),为女子所生(加4:4),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腓2:7)。这诚然是救恩的奥秘。

  基督是神同时又是人,是人同时又是神

  基督过去是神,现在是神,将来永远是神。他不是父,不是灵,他是子,是父自己的独生爱子。并且不是属神的存在,也不是父也不是灵,而是子的位格在时候满足时成为人。当他成为人,象人在地上周游四方,甚至当他在客西马尼受苦、被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仍然是神自己的儿子,是父所喜悦的。当然,正如使徒所说的,基督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不求自己的名声(腓2:6-7);但有些人以为这个是意味基督在他道成肉身,在受屈辱的情况下,全部或部分地除去他的神性,将他神的属性摆在一旁,而在升高的情况中逐渐取回来。这种想法不对,因为既然神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这又如何能发生呢?他自己是不能改变的那一位,远远超过一切会改变和变化的。不!甚至当他成为他过去所不是的时候,他仍是他过去的所是:父的独生子。故使徒就这种意义说基督反倒虚己是对的:他本有神的形象,却取了人和奴仆的样式。可以用人的常话以这种方式简单地说:在他道成肉身之前,基督不单在本质和特性上与父同等,他也有神的形象,他看起来象神,他是神荣耀的光辉,表现神本体的真像。要是有人能够见他,就能很快地认出神;但这在他道成肉身时改变了,他取了人的样式,奴仆的样式,任何人现在看见他,都不再认出他是父的独生子,惟独藉着信心的眼光才能认出。他已将他的神性样式和光辉摆在一旁,把神性藏在奴仆形象的后面。在地上他是我们中间的一位,看起来也象我们中间的一位。

  所以道成肉身在第二方面也暗示着,他仍是原来的他,也成为他原来所不是的。他成为这个发生在时间的一点,在历史的一个特别时刻,在圣灵临到马利亚身上,至高者的能力阴庇她的那一刻(路1:35)。但同时,为这个道成肉身已经预备了几个世纪。

  如果我们想要正确了解道成肉身的话,我们可说子的出生和世界的创造乃是为道成肉身作预备。这绝非是说出生和创造早已包含道成肉身,因为圣经总是把子的道成肉身跟罪的得赎和救恩的完成连在一起(太1:21;约3:16;罗8:3;加4:4、5)。但出生和创造,特别也是人按神的形象被造,都教导了神是可以分享的,以绝对的意义在神存在的里面,以相对的意义在神存在的外面。若事实不是这样,神道成肉身便全不可能。若有人认为原则上神道成肉身不可能,那末他也必会否认世界的创造和子的出生。若有人承认创造和出生,那末在原则上就不会反对神的道成肉身。

  道成肉身更直接在启示中作准备,这启示从人堕落时就立即开始,一直继续在以色列的历史中,而在马利亚的祝福中达到它的顶点。旧约一直是神向人接近,并包含一种观点,要在时候满足时永远住在人的里面。

  神的儿子在马利亚身上得了人性,他在那时之前早已存在,并从永恒开始就有子的位格,故他在马利亚腹中怀胎,并非从情欲或从人意生的,乃是从圣灵荫庇来的。道成肉身与之前的启示有关连,也是成全启示,但它本身不是出于自然或出于人的结果。它是神的工作,一个启示,最高的启示。正如是父差子到世上来,是圣灵荫庇马利亚,所以是子自己成了血肉之体(来2:14)。道成肉身是他本身的工作,他没有袖手旁观,藉着他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行动,他成为肉身。所以他把情欲和人意摆在一旁,藉着圣灵荫庇。在马利亚的腹中为自己预备了人性。

  这个人性之前并未存在,它不是和基督一起从天上带下来,从外界进入马利亚,利用她的身体完成的。重洗派教导这个,为要保持基督里面人性的无罪性;但采用这种看法,正是追随古代诺斯底派的榜样,从肉体和物质本身是有罪的这种观念出发。但在道成肉身之中,圣经也坚持创造的良善和物质的神圣起源。

  基督从马利亚得了他的人性(太1:20;路2:7;加4:4),从肉体来说,他是从大卫和列祖出来的(徒2:30;罗1:3;9:5),所以在他里面的这个本性是一个真正和完全的人性,除了罪以外,在各样的事上与我们一样(来2:14、17;4:15)。没有一件人的事情基督会陌生。否认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正是敌基督的起头(约壹2:22)。

正如基督的人性在马利亚怀胎之前并不存在,在这之前更不存在,在这之后也不与基督在一种分离状态下而存在。马利亚所怀的胎,她所生的孩子,并没有事先独自长大成人,成为一个人、一个己,然后才让基督占有,与自己联合。这种异端也一样在初期和晚期有它的支持者,但圣经对它却一无所知。马利亚腹中所怀的圣者从起初就是神的儿子,从起初他就带着这个名字(路1:35)。道不是在后来把人性纳入自己里面,而是成了肉身(约1:14。)因此基督教会在信经中说,子的位格并未取得人的位格,而是取得人的本性。只有这样,本性的双重性和位格的一致性才得以持守着。

  因为--这是这件事情需要我们注意的第三点--虽然圣经说的非常清楚:基督就是道,他成了肉身,按肉体说他从列祖而来,但从他的本质说,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仍旧在这位基督身上,圣经总是向我们表明一个位格,总是相同的己在基督里面说话行动。所生的婴孩名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赛9:6),大卫的后裔同时也是大卫的主。那降下的与那远升诸天之上的是同一位(弗4:10),按肉体说,从列祖出来的那位,就是按他的本质说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罗9:5)。虽在地上行走,他仍旧在天,在父的怀里(约1:18;3:13)。他生在当时,活在当时,仍旧在亚伯拉罕之前(约8:58)。神本性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他里面(西2:9)。

  总之,对一位相同的主体,对一位相同的位格,神与人的特质和工作、永恒和现在、无所不在与处处受限制、创造性的全能和受造的软弱都可归予他。这乃因在基督里面两种本性的联合不是两种位格的联合。不错,两个人可藉着爱情,彼此亲密的联合在一起,但他们绝不可能变成一个人,一个己。事实上,爱就表示有两个人,只造成一种神秘的和道德的联合。如果神的儿子跟人的本性联合具有这种特性,它跟神与受造物,特别是与他儿女的联合,顶多只能在程度上有别,在种类上就没有差别。但基督占据一独特的位置,他不是以一种道德的方式与人联合,不是占有一个已存在的人跟他发生团契,而是他在马利亚的腹中为自己预备了人性,并且成为一个人和一个仆人。用类比方式来说,正如人可以从生命的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并且能够同时或连续活在生命的两个范围,所以基督有神的形象,在地上行走时有奴仆的形象。在他道成肉身开始生效的联合,不是两个人之间一种道德上的联合,而是两种本性在同一位格(人)身上的联合。男人和女人不论在爱中多么亲密的结合,仍旧是两个人,神和人虽然以最亲密的爱联合,本质上仍有不同;但在基督里,人跟道是相同的对象,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他自己就是神。这是神与人之间一种独特的、无可比拟、无法理解的联合。一切智慧的开端和结果就是这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

  在这种联合中,在他位格的一致性中,基督支配这两种本性所有的特质和权能。有些人仍想造成两种本性一种更强更紧密的联合,就教导说两种本性在道成肉身之后,立即融合成一神人本性,或说神性丧失它本身的特色,降尊纡贵受人性限制,或说人性失去它的特质而得到神性的特质(不论是部分的神性特质,或全部的神性特质。象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赐人生命的能力)。但改革宗的信条却始终拒绝并攻击这种把两性合成一性,或这种本性的特质跑到另一种的观点。就是这种两性的观点,否认神与人、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有本质上的不同,才造成两性的融合和混淆,也形成泛神论。

  不错,两种本性和其特质与能力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这是在一位格有一致性存在的一种关系,更强更深更密切的联合是难以想象的。正如--只作个比较,两者并不相等--魂与体在一人里面联合,却在本质和特质上彼此有别,在基督也是一样,同一位格中有两种本性。魂与体的差别是两者在同一个人里面内在联合的假设和条件,所以神性与人性的差别是它们在基督里面联合的条件和基础。把两种本性融成一种,与使一种本性的特质跑到另一种,都无法产生更密切的关系,反而产生混合或混杂,事实上乃是使基督里的丰富受到亏损。他们从神性或从人性或从两者减掉,削弱了圣经的话语:神本性一切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他里面,就是在基督里面(西2:9;1:19)。这一切的丰盛唯有在两种本性彼此有别,它们的属性和特色不能跑到对方去,而把它们放在一个位格的支配之下才能保持。故总是同一位丰富的基督,在他的降卑和升高中,支配两种本位的特质和能力,用这些工具使这些工作,就是中保的工作获得通过,这些工作一方面跟神的工作有别,一方面跟人的工作有别,在世界的历史中得到一独特的地位。

  藉着神人二性的这教义,可以有这优点:圣经说到基督的每件事情,和圣经赋予他的每件事情都有它自己的地位。一方面,他当时是,也将一直是神的一位和永远的儿子,与父与灵创造万物,托住和管理万物(约1:3;西1:15、16;来1:2),所以可以是我们敬拜的对象。在使徒时代他早就是这种的对象(约14:13;徒7:59;9:13;22:16;罗10:12-13;腓2:9;来1:6),即使他在当时是所有他门徒信赖和信仰的对象,但在今日他仍是(约14:1;17:3;罗14:9;林后5:15;弗3:12;5:23;西1:27;和别处经文)。但他不能也不可能同时是信仰的对象和敬拜的对象,除非他真是神,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太4:10)。对基督作宗教敬拜的基础,只能是他的神性,所以无论何人否认这个,仍坚持敬拜,便犯了将受造物当作神和拜偶像的罪。基督的神性不是一种抽象的教义,而是关乎教会生命最为重要的事情。 另一方面,基督成为人,完全的人,跟我们在凡事上相同,除了他没有罪以外。他曾为婴孩、儿童、青年、成人,他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40、52)。所有这些不是外表和幻觉而已,就象那些坚持神性特质是属乎人性的人定会如此说的;但它是完全的真理。在基督里面上有一种渐进式的发展,在身体、在魂的力量、在神和人喜爱他的心上有一种进步性的成长。圣灵的恩赐并不是一次就全给了他。而是每次增加更多的份量。他有必须学习的东西,有起初他不知道的事情(可13:32;徒1:7)。虽然他具有不能犯罪的存在状态,但因他的人性软弱,在他里面有被试探、受苦和受死的可能性。只要他在地上,他就不是照着他在天上的人性,因此他活着也不是凭着眼见,而是凭着信心。他奋斗、他受苦,这一切他都紧紧依靠神的话和应许。他从他受苦的事上学了顺服。继续在顺服中建立自己,而使自己成圣(约17:19;来5:8、9),在这事上他同时给我们留下榜样,并为凡顺服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9)。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9)第十六章 基督的神人二性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6)第二十三章 基督的教会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0)第十七章 基督降卑的工作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1)第十八章 基督升高的工作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2)第九章 神的属性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3)第十章 三位一体的神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2)第十九章 圣灵的恩赐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6)第三章 一般启示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4)第十一章 创造与护理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6)第十三章 罪恶与死亡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7)第十四章 恩典之约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4)第二十一章 称义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5)第二十二章 成圣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7)第二十四章 永生 《系统神学》任以撒 (19)第四章 基督的职位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5)第二章 有关神的知识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7)第四章 一般启示的价值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8)第五章 特殊启示的方式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9)第六章 特殊启示的内容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5)第十二章 人的起源、本质与目的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8)第十五章 恩约的中保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3)第二十章 基督徒的呼召 基要神学(二)──救赎的神(人论.基督论 基要神学(二)──救赎的神(人论.基督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