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汇佳园对口的小学:《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8)第十五章 恩约的中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06:35

第十五章 恩约的中保

  中保基督在基督教中所持有的独特意义

  救恩的计划不是人的事业,人的事业实现有赖各种无法事先预见的情况,也就非常不确定;但救恩却是可以绝对确定实现的计划,因为它是神恩惠和全能旨意的一个决定。它是在永恒中固定的计划,必会在现世中实现。所以,信仰的教义仍需要讨论的,便是主对世人救恩的不变计划如何执行和应用的问题。因为这个计划主要与三大课题有关,就是中保,救恩必须靠他赚取;圣灵,救恩必须藉他应用;和众人,救恩必须给予他们。这个基督徒信仰的教导,也应照这三件事情的顺序来讲。

  首先,必须讲到基督的位格,因着他的受苦受死而成就救恩;其次,必须指出圣灵使被拣选的人,分享基督的位格和他各样福祉的方式。第三,必须对分享基督作成救恩的世人给予一些注意,且必须谈到为基督身体的教会。

最后,教导的高潮自然是将来为信徒所准备之救恩的应验。整个讨论将显明救恩的计划在各方面都是事先定规好的,非常确切。神无法数算的恩典、丰富的智慧和大能,都显明在那里面。

  在基督的位格中,所有这一切的优越性或属性,很快变得明显。不错,相信一位中保不是基督教界的专利,各民各族的人活着,都有一种感觉,虽然他们尚未得到救恩的事实,但在他们心中,却深信这个救恩必须由特定的人用这种或那种方式向他们指示,并赐给他们。人无法单凭自己靠近神,不能在他面前居住,这种想法非常普遍;他需要一个中间人,为他打开通往神祗之路。所以一切的宗教都可发现中保,一方面他使人知道神的启示,另一方面他把人的祷告和礼物传给神祗。

  有时是低级的神祗或精灵担任这个中保,不过多半还是由具有超自然知识和能力,以及由特殊神圣气氛声名的人担任。在人们的宗教生活中,他们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私人或大众生活的重要场合,例如灾难、战争、疾病、经营等等,接受人的求救。不论是占卜的人或术士、圣人或祭司,这些人指出他们认为人要得到神的恩宠必须采取的道路;但他们自己却不是那条道路。各国的宗教都跟中保的位格无关,甚至那些由特别的人设立的宗教也是一样,佛陀和孔子,左罗阿斯脱(Zarathustra)和穆罕默德,实在是他们各人所设立的宗教第一位的笃信者,他们本人却不是各该宗教的内涵。他们与其宗教的关系,就某种意思来说都是次要的、外在的,就算他们的名字被人遣忘,或他们本身被别人取代,他们的宗教仍旧一样。

  不过,在基督教这一切就十分不同。不错,有时有一种观念说,基督也不想成为独一的中保,如果他的原则和圣灵存于教会中间,他会高兴地默许他的名字被人忽略。但有些与基督教全无瓜葛的人,却站在公正的立场,攻击这种想法,证明这种想法不对。基督教与基督这人处于一种很不同的关系,和其他宗教与其设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重要的基督徒。他在基督教占有全然独特的地位,他不是平常所谓的基督教教主,他乃是基督,那位受父差遣在地上建立他的国度,现在又扩展并保存他的国度,直到世界的末了。基督自己乃是基督教,他站在基督教里面,不是在外面。没有他的名、位格和工作,就没有基督教这件事情。总而言之,基督不是那位指引通往基督教之路的人,而是那条路。他是神和人中间唯一真实又完全的中保,各种相信一位中保的宗教所臆测、所盼望的,在基督里都得到实际地和完全地应验。

  基督从永远就存在

  为着完完全全体会基督这种独特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圣经的观念出发,基督的存在不象我们,不是从他的感孕和出生开始,而是在更早之前--事实上,从永远他就是父的独生爱子。早在旧约弥赛亚就被称为永在的父,是他百姓永在的父(赛九6),并且其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五2)。新约继续这个观念,但对基督的永恒性给予更清楚的表达,凡论到基督整个地上工作的经文,都暗示着是实现神派给他的一个工作。不错,圣经说到施洗约翰,也说他必来,而他真的像第二位以利亚来了(可9:11-13和约1:7)。但强强调的是基督来到世上完成他工作的事实,而且在多次提到这点时,都指出这种表达是以一种特别的意思来使用。

  我们仅以平常意义来读,也没有读到他从父那里出来是为着去传道(可1:38),他来乃是为了召罪人悔改,并且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2:17;10:45);此外尚有一些事必须提及。圣经也特别说,他受差遣去传扬福音(路4:43),是父差遣了他(太10:40;约5:24以下),他从父出来,且奉父的名来(约5:43;8:42;及他处经文),他从天上下来且进入世界(约3:13;6:38;12:46;18:37)。因此,耶稣知道自己是父所爱的独生子,在所有别的仆人之后受差遣进入葡萄园(可12:6),他是大卫的子孙,早已是大卫的主(可12:37),在亚伯拉罕之前(约8:58),在没有世界之前,就与父同有荣耀(约17:5、24)。

  耶稣这种对自己永远存在的自我知觉,在使徒的见证中更明确的展开。在基督里面那是永远的道成肉身,这道太初与神同在,本身就是神(约1:1、14)。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他远超过所有的天使,受天使的敬拜,他是永生的神,也是永远的君王,他永不改变,他的年岁没有穷尽(来1:3-13)。他是富足(林后8:9),他有神的形像,不但在本质上与父相同,也在形像、地位,和荣耀上与父相同。他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腓2:6);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腓2:7、8),这样子他被升为主,是从天上来的,并且是亚当的对比,亚当是属地的人(林前15:47)。总之,基督跟父一样,是阿拉法也是俄梅戛,是初也是终,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启1:11、17;22:13)。

因此,神这位成了肉身的儿子之活动,不是他出现在地上时才开始,而要回溯到创造之时。万物都是藉着道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约1:3;来1:2、10)。他是首生的,各种受造物之元首和起头(西1:15;启3:14),他在万有之先(西1:17)。万物不仅是藉他而造,也靠他而立(西1:17),万有一直靠他权能的话托住(来1;3)。万有又是为他造的(西1:16),因为神立子为承受万有的(来1:2;罗8:17)。因此,从起初子与世界就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子与人的关系更是密切。因为生命在他里头,是完全、丰盛、没有穷尽的生命,是世界一切生命的源头,但这种亮光是为着人,人是照神形象造的;具有一种理性和道德的本性,这种本性是人必须认识和尊重的神圣真理的一种来源(约1;14)。没错,人因犯罪成为黑暗,但道的明光却仍然照亮那黑暗(约1:5),它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1:9),因为这道曾在世上,也继续在世上工作,虽然世界并不认识他(约1:10)。

  所以,根据圣经讲到基督的说法,基督在日子满足的时候出现在地上,就不是一个跟别人一样的人,他不是一个宗教的创始人,不是一种新道德律法的传教师。他的地位独一无二,他从永远就是父所独生的,他是万有的创造者、托住者,和管理者。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当他显现在世上的时候,不是象一位陌生人来到世上,而是像世界的主。一位与世界有关联的人来到世上。救赎或再造与创造有关,恩典与自然有关,子的工作与父的工作有关。救赎建立在创造时所立下的根基上面。

  基督与以色列的关系

  如果我们研究基督跟以色列人的关系,基督的重要性就会对我们更加明显。在全世界和在所有人中,都有道(logos)的一些内住和工作。虽然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虽然道在世界,世界却不认识他(约1;5、10)。但道与以色列人有更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万国中,以色列被接纳为他的产业,故在约翰一章11节,以色列可以被称为道的产业,这道太初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以色列是"他自己的(子民)",他在以色列人中间不象在其他人中间。他在许多的预备之后 ,特意来到以色列。按肉体说,基督是从列祖来的(罗9:5),而他被"他自己的人"弃绝--论到世界,我们读到世界并不认识他,但论到犹太人,用的话就严重多了,就是说他们不接待他,他们藐视并拒绝他--但他并没有徒然来到,因为许许多多接待他的人得到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2)。

  在约一11我们读到,道到自己的地方来,这无疑是指道成肉身,指基督在肉身中来临说的。但这句话同样暗示,道与以色列之间存在的所有权关系,不是透过道成肉身或在道成肉身之后才开始存在,而是之前早已得到了。以色列是他的,所以他在时候满足时到自己的地方来。在耶和华接纳以色列人作为自己的百姓之时,百姓也与道(logos)有特别的关系。

毕竟他自己是以列人所寻求的主,是立约的使者,忽然进入他的殿(玛3:1)。从古时就在以色列人中居住并工作的。在旧约中多处,我们读到立约的使者或主的使者,正如在论三位一体的教义中所指出的,主藉这使者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向他的百姓显现。虽然他跟主有分别,但这位使者却有很多地方跟他相同,以致于同样的名字、特征、工作,和荣耀可以给他,也可以给神自己。这位使者是伯特利的神(创31;13),列祖的神(出3:2、6),他应许夏甲要使她的后裔极其繁多(创16:10;21:18),他引导拯救雅各(创48:15、16),他拯救以色列民离开埃及,平安导引他们到迦南地(出3:8;14:21;23:20;33:14)。立约的使者给予以色列保证,神自己在他们当中,作救赎和拯救的一位神(赛63:9),他的显现乃是神完全自我启示的先锋和准备,神完全的自我启示将在日期满足的时候在道成肉身中发生。整个旧约的时代,乃是神更加接近他的百姓,它结束在基督永远住在他们中间(出29:43-46)。

  这道在基督成为肉身出现之前,道的性质和活动的这个教训,对人类历史的正确解释,和对以色列民族和宗教的真实观点,都具有最高的重要性。为此,可以承认在外邦的世界仍然可以遇见一切的真实和美善,而在同时去维护给予以色列百姓的特殊启示。当道和神的智慧在全世界发生作用的时候,它在以色列民中把自己彰显为立约的使者,为主的名字的显现。新旧约中恩典之约乃是同一个,旧约信徒的得救方式与我们没有两样,我们的得救方式与他们也没有两样。同样是相信应许,同样信靠神的恩典,在从前和在现在都赐予进入救恩之门的恩典。并且同样的赦罪和重生、新造和永生的恩益,不仅给予那时的信徒,也同样给予现在的信徒。虽然照在旧约和新约信徒身上的光,亮度有差别,但是他们都走在同一的道路上面。

  然而,有另一个重要的细节与此有关。保罗说到以弗所人从前做外邦人活着的时候,与基督无关,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弗2、11、12)。换言之,在基督来到之前,他们所处的景况,与犹太人所处的景况大不相同。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可以认识和事奉的神。当然,使徒并不是说外邦人不相信任何鬼神,因为他在别处说过,例如他说雅典人他们很敬畏鬼神,并且他谈到神允许他们有份参予的一个启示(徒17:24以下;罗1:19以下)。但是,他们虽认识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去服事本来不是神的神(罗1:21以下;加4:8)。正如保罗并不否认外邦人的心中充满今世与来生的各种期盼,但他对所有这一切的期盼,以及他们所服事的鬼神,却认为都是虚妄,因为没有神在基督里确切不疑的应许这些期盼的根基。

  以色列就不一样。神把圣言交托他们(罗3:2)神收纳他们作儿女,他的荣耀住在他们中间,赐给他们约的条规,这约是以律法、敬拜的形式赐给他们的,特别是在应许之中;这些应许指出弥赛亚的来临,并指着他按肉体说是从以色列人出来的(罗9:4、5)。虽然按肉体说,基督是从列祖出来的,但他不只是人而已;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罗9:5)。他在旧约时代就已存在,也在工作。以弗所的基督徒,在他们还是外邦人的时候,活着与基督无关;但另一方面,古时的以色列人却与基督就是与应许的基督有关连,他在那时作为中保已经存在,并且活跃。他很积极的分配他的好处,虽然积极于这上面,但他也藉着话语预言、历史,预备自己肉身的降临,并对整个以色列民掷下他要来临前的影子。这不过是属灵事物实体的影子,到日子满足时,他自己就要成就并显现这些实体。

  使徒彼得在他第一封信的第一章里面,用同样的方式说的又清楚又明白。他在那里论到伟大的救恩这个题目,通常这是信徒现在就可享有的,而其余的部分,他们可在未来得到完全的期望,他就证明这个救恩的荣耀,特别说到它是旧约先知考察思想的对象。毕竟,所有的先知在这点上都相同,他们预言到恩典,就是在今日新约时代,白白赐给信徒的。他们从启示得了这知识,但这启示刺激他们,唤起他们去殷勤考究调查,不是照哲学家的样子,哲学家是靠自己的理性想去了解创造的奥秘;乃是作为虔诚的人,把神的特殊启示--在基督里的救恩,作为他们考究的对象。在考究中间,他们不受自己思想的牵引,而是使自己受神的灵引导。他们调查考究的问题,就是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着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彼前1:10、11)。基督自己在旧约时代把自己的灵赐给众先知,并藉着那灵预先说到他自己的降临和工作。在先知们心中论到耶稣的见证,乃是由他们有预言的灵之事实证明(启19:10)。

  靠着这灵的见证,以色列有着丰富和荣耀的盼望,总括在"弥赛亚的期望"这个名字之下。

  所期待的弥赛亚与恩约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弥赛亚的期望或希望通常被分成两类,第一类的期望,通常包括与神将来的国度有关的期望,这些也很重要,跟恩典之约可能有紧密之关系。当然这应许暗示,神将是他的百姓和他们后裔的神,因此就不只对过去和现在重要,对未来也很重要。这群百姓是经常犯不忠之罪,远离神,破坏跟主所立的约,但正因它是恩典之约,百姓的不忠不信,并不能使神的信实失效。恩典之约本质上是永远之约,代代相承。所以当百姓没有遵着约的路走,神就弃绝他们,使他们受严惩、审判,或被掳,但他不能违背他的约,因为恩典之约并不依靠人的行为,而全是靠神的怜悯。他不能摧毁这约,因为他的名、荣耀和名声将会有损。在怒气过去之后,他的慈爱就不变地发出,审判之后就有怜悯,受苦之后就有荣耀。

  以色列人在这一切之中,数百年来受到预言的教导。藉着预言,以色列人深深认识历史的本质和目的,是我们在别的民族中看不到的。旧约清楚指示我们,神旨意的形成和实现,神的国度,是历史的内容,是历史的轨迹,也是历史的结局。只有他的计划,他恩宠和救赎的计划,存到永远,征服一切的抗拒。受苦之后就有荣耀,十字架之后就有冠冕。神必要胜过他一切的仇敌,并使他的百姓在他一切应许的应验中有份。公义和平的国度,满有属灵和物质丰裕的国度正在来临。以色列必有份于这国度的荣耀,其他的民族也会有份,因为神的和谐必带来人类的合一、历史的合一。那时认识耶和华的知识必充满地上,那时约的应许得到完全的应验;我要做你的神,你们要做我的儿女。

  先知书和诗篇满了这样的盼望,但这不是全貌。它们继续说到将来神国度建立和实现的方法。这些盼望变成狭义的弥赛亚的期望,告诉我们神在地上的治理,如何在后来靠一个特别的人,就是靠弥赛亚来决定,并要靠他来完成。不错,我们这代有些人想要把所有这一切弥赛亚的期望。从以色列原来的宗教中分离出来,把他们移到被掳时期,但这种看法受到别人强有力的攻击,也被斥之为错谬。弥赛亚的期望都环绕两个观念:耶和华的日子,即以色列和各国人民受审判的日子;以及弥赛亚,那时他必实现救赎的工作。这两个观念都不是第八世纪的先知首先有的观念,而是比这个时候还要早就存在,是由那些著作保存到今天留给我们的先知详详细细发展出来的。

  圣经本身把未来的期望追溯到最早的时期,所告诉我们的也是一样。自然当时它们仍然很粗略,但此一事实正是它们年代久远的证明,更强有力的证据是,它们和这些期望中后来进一步的发展有所不同。最初的应许创世记三章15节中,把仇恨放在女人的后裔和蛇的后裔中,并且应许前者要伤后者的头。从女人的后裔,我们跟加尔文一样,首先会想到靠着恩典之约回到神这边的人类,一定要向一切敌对神的势力进行攻击,并且接待基督作他的头、他的主。历史证明从事对蛇的后裔战争的这人类,决不是由所有的民族组成,而是愈来变得愈限定、愈狭窄,只有在闪的后裔中,应许才存续下去。

  在最初的人类受到洪水毁灭之后,分离很快进入这个家庭,一边是含和雅弗,另一边是闪。现在应许以一种特别方式提到耶和华成为闪的神,雅弗大大扩张,后来住在闪的帐棚里,迦南作他们的仆人(创9:26、27)。后来当神的真知识和敬拜再度受到失丧的威胁时,从闪的后代中拣选了亚伯拉罕,他得了应许说,他蒙主的赐福,必成为多人的祝福,地上的万民必大大羡慕并寻求神赐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福气,因此他们都必因他得福,也就是因亚伯拉罕的后裔得福(创12:2、3),后来在雅各的种子中,并以色列的支派中,指明犹大必比他的众弟兄地位更尊贵,与他的名字相称,他成了赞美的人(创29:35)和弟兄中的大能者(代上5:2)。他们大声赞美他,仇敌投降他,犹大的掌权必持续下去,直到万民都必归顺的那位来到(创49:8-10)。创世记四十九章第10节中的"细罗"一名很难了解,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很明显是说到有福气临到犹大。犹大在以色列各支派中居首位,他掌管他的弟兄,万国将来的掌权者必从他而出。

  这个应许在大卫身上初初应验,从他经过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为当大卫不受四围的仇敌扰乱,他就起意想要为主建造殿宇,但不是大卫为主建造殿宇,主反而藉拿单的口告诉他,他必为大卫建立家室,使他的后裔接续他的王位。主必使大卫得大名,好象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样。大卫死后,耶和华必使他的儿子所罗门接续他的位,并要作他的父,最后他必坚立他的家和他的国,直到永远。他必使大卫的宝座坚定,存到永远(撒下7:9-16;诗89:19-38)。从此时起,以色列众圣徒的盼望都落在大卫家,有时先知就停在这里,这个预言就为大家所接受(摩9:11;何3:5;耶17:25;22:4)。

  弥赛亚的名称是由大卫家而出之王所用的名称

  但历史告诉我们,大卫家没有一位君王满足这个期望。跟着这历史而来,先知更加清楚指着将来大卫的真儿子必出现,并且坐在他父的宝座上,直到永远。渐渐的,这位大卫将来的儿子被指定具弥赛亚的称呼。在最初和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弥赛亚只是个通称。用来指以色列中任何被选上、被膏抹去担任某些职务的人。用油抹身是东方人常见的习俗,用以柔软受太阳炙伤的皮肤,并使身体恢复精神,更加柔和(诗104:15;太6:17)。油是喜乐的记号(箴27:9),在丧葬期间不得滥用(撒下14:2;但10:3),它也是款待和友谊的象征(诗23:5;代下28:15;路7:46)。可当作药用(可16:13;路10:34;雅5:14),是尊敬死者的一个标记(可16:1;路23:56;约19:40),用油膏抹也在敬拜中用到,故具有宗教的意义,雅各在伯特利把所枕的石头立作柱子,充作纪念碑,并浇油在上面,作为记号,奉献给向他显现的主(创29:36;30:23;40:10)。后来,照着颁给摩西的律法,会幕、器具、坛都要抹油,使它们分别为圣,供事奉耶和华所用。被召来供特别服事的人,也同样要用油膏抹他们。

  我们有几次读到先知受膏,以利亚膏以利沙(王上19:16),在诗篇一O五篇15节"受膏的人"一字,跟"先知"一字是同义字。此外祭司,特别包括大祭司在内,都要受膏(利8:12、30;诗133:2)。因此大祭司又叫做受膏的祭司(利4:3、5;6:22)。我们特别读到君王的受膏:扫罗(撒上10:1)、大卫(撒上16:13;撒下2:4)、所罗门(王上1:34),和别的王。因此君王又被称为主的受膏者(撒上26:11;诗2:2)。从这点开始,膏抹的用途扩大至其他的目的上面,圣经好几次把受膏者一词用在神拣选和装备来服事他的那些人身上,虽然这些人表面上并没有用油膏抹。诗篇一O五篇15节中,族长是用受膏的人和先知等字眼来表示。在别处以色列民,若不然就是他们的王,叫做受膏者(诗84:10;89:39;哈3:13)。在赛45:1,这词被用在古列身上。用油膏抹毕竟只是一个记号,一方面指出奉献为神所用,另一方面则指出为了那个服事,神亲自的拣选、呼召,和预备。当大卫为撒母耳所膏,从那日起,耶和华的灵就降在他身上(撒上16:13)。

  在这种意义下,弥赛亚,就是受膏者,作为大卫家未来君王的名字特别适当。毕竟他是独一的受膏者,因他受神自己指派,不仅是用象征性的油膏抹,也用无限量的圣灵本身膏抹(诗2:2、6;赛61:1)。弥赛亚的名字(受膏者)什么时候开始被当作没有冠词的专门称呼使用,无法很肯定地说。但在但九25,这个名字似乎已经以这个型式出现。到耶稣来到地上时,这个名字的这种意义广为使用。在约四25,撒玛利亚妇人对耶稣说,我知道弥赛亚要来,这里冠词就不见了。虽然受膏者一词在起初有一般性的意义,可以指不同的人说,但渐渐地却成为一个专门的名字,只能用在那位将从大卫家出来的君王身上。他是独一的弥赛亚、受膏者,唯有他是弥赛亚。

旧约预言的弥赛亚形象是卓越的,具有王权的意思

现在这个弥赛亚的形象,在旧约的预言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展并呈现出来。前景总是他君王身份的观念,他叫做受膏者,因为他以君王的身份受膏(诗2:2、6)。大卫照着所给他的应许,盼望从他的家出来一位以公义掌权的掌权者。神与他立了永远的约,这约凡事坚稳(撒下23:3-5)。这也是所有的先知和诗人的盼望,将来以色列家的救恩,跟大卫家的王权不可分,这家将来的君王同时也是神国的君王。神的国并非一个诗人的图画或哲学的观念,乃是一个实际的存在,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从上面下来,是属灵的、理想的,却在大卫家的一位君王引领之下进入时间而存在。它是神的国,却是全然属人的、地上的、历史的国。因此神将来的国,是在预言中用取自当时环境中的形形色色为我们加以绘饰的,虽不能照表面的意思来看,却能给我们对这个国的实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它不是梦里的影象,而是要在大卫家的一位君王治理之下,在地上、在历史中实现。

但是,即使这个弥赛亚国度在地上有形的实际中没有可比的,却跟地上的国大不相同。虽然它总是跟一切的仇敌争战并且得胜(诗2:1以下;72:9以下;110:2),但它是完全公义与和平之国(诗2:8;45:7;72:5、8、17;110:2、4)其公义特别包含困苦人得拯救,贫寒人得帮助(诗72:12-14)。但对其他人而言,它要胜过众仇敌,扩张直到地极,存到永远。

这国之首有一王子,他实在是一个人,其价值和名声却远超过众人。他是人,从大卫的后裔而生,是大卫之子,被称为人子(撒下7:12以下;赛7:14;9:5;弥5:2;但7:13)。但同时,他不只是人而已,他坐在神右边的荣耀宝座上(诗110:1),是大卫的主(诗110:1),在特别的意义上是神的儿子(诗2:7)。他是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赛7:14),耶和华我们的义(耶23:6;33:16),在这人里面耶和华自己在恩典中临到他的百姓,住在他们中间。对先知而言,耶和华或弥赛亚治理他的百姓都是一样。有时说到耶和华,接着又说到他的受膏君王必出现审判万国,救赎以色列。例如在以赛亚书四十10-11,我们读到主耶和华必象大能者临到,他的膀臂必为他掌权……他必象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而在以西结书卅四23,我们读到主耶和华必立一牧人,就是他的仆人大卫,他必牧养他们,作他们的牧人。论到新耶路撒冷,先知以西结说这城的名字,必称为耶和华的所在(结48:35),而以赛亚论到同样的事实却说,神在弥赛亚里面与我们同在(赛7:14)。当以西结说:"我耶和华必作他们的神,我的仆人大卫必在他们中间作王。"(结34:24)他是把两种思想合在一起;甚至连弥迦也说,弥赛亚必起来,依靠耶和华的大能,并耶和华他神之名的威严,牧养以色列民(弥5:4)。这就是为什么在新约中这两种系列的经文,都可用弥赛亚的意思加以解释的理由。在弥赛亚里面,神自己临到他的百姓,他不只是人,也是神完全的启示和同在,因此也有神的名字。他被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5)。

旧约的弥赛亚形象乃预表耶稣基督

不管这位弥赛亚的价值和能力有多强大,但先知却加上一个非常显眼的特色,说他要生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时代,在一个非常低下的环境。可能这种思想早已在以赛亚的话中暗示了,他说有一个童女,一位年轻女子,要怀孕生子,这孩子必分担他百姓的痛苦,因他必只吃奶油与蜂蜜,这些东西是曾遭破坏,尚未重建的国家之主要产品(赛7:14-15)。但无论如何,这在以赛亚书十一1已清楚表达出来(比较赛五十三2),先知说,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从它根必生一枝,换言之,在弥赛亚出生之时,大卫家的王权必仍然存在,却缺乏宝座,所以就象被砍掉的树根,仍然可以发出苗来。弥迦用不同的字眼表达相同的思想,他说以法他家,就是大卫的皇室,之所以如此称呼乃因以法他地区是大卫出生之地伯利恒的所在,以法他虽是犹大诸城中最小的,但必有一位掌权的从它出来,他要为大,直到地极(弥5:2)。因此在耶利米书廿三5以及卅三15,和在撒迦利亚书三8及六12,弥赛亚也用"苗"代表。当以色列亡国而犹大在艰难之中。当一切的盼望消逝,所有的期望没有了之时,那时耶和华必在大卫的家兴起一个苗裔,他必建造耶和华的殿,并在地上建立他的国度。所以不论弥赛亚如何在权能和荣耀中出现,他也必在卑下中出现;不是骑着战马,而是坐在一匹驴子上,就是坐在驴的驹子上,象征和平(亚9:9)。他必做王,也做祭司,这两种职份在他里面联合,好象麦基洗德一般,他要带着这两者进入永恒(诗110:4;亚6:13)。

弥赛亚卑下的这个观念,扮演一种转型的思想,以赛亚根据这个把要来的那位,表达成耶和华受苦的仆人。以色列民必须成为祭司的国度(出19:6),他要象祭司服事神,然后壮严地掌管全地,正如起初人是照神的形象造的,因此就被授予统治全地的权柄。所以在对未来的图画中,现在放在前景的是一种命运,将来又是另一种命运。在先知书和诗篇中,我们一次接一次地读到,神必要藉他的百姓行使公平的事,并使他们胜过一切的仇敌。有时这种胜利用很强的字眼来描写:神必要兴起、他的仇敌必被消灭,并且恨他的人必从他面前逃跑;他必驱逐他们,如烟被风吹散;恶人见神之面而消灭,如蜡被火熔化;他要打破仇敌的头,就是常犯罪之人的发顶;他必使他的百姓再从深海而回,使他们的脚踹在仇敌的血中,使他们狗的舌头在其中染红(诗68:2-3、21-24;比较诗28:4;31:18;55:9;69:23-29;109:6-20;137:8-9及其他经文)。所有这些的咒诅,不是个人复仇的表示,而是以旧约的话描写神对他百姓的仇敌的愤怒。但用那种方式刑罚恶人的这位神,必将公义、和平、喜乐赐给他一切的百姓,这些百姓必要全体一致事奉他。通过压迫和受苦,他的百姓必来到荣耀和救恩的地步,耶和华在其中必立新约,必把他的律法写在他们里面,赐给他们一个新心和新灵,使他们顺从他的律例,谨守遵行他的典章 (结36:25及他处经文)。

以色列未来图画的这两种特征,也都在弥赛亚里面找到了。他必做王,必用铁杖打破他们,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诗2:9;110:5-6)。再没有别处比以赛亚书63:1-6,对神的这个胜过仇敌,说的更实际,在那里我们读到耶和华穿红衣服、装扮华美、能力广大,大步行走,凭公义说话,以大能施行拯救。并且在回答先知的问题:你的装扮为何有红色?你的衣服为何象踹酒榨的呢?耶和华给这答案,我独自踹酒榨,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我必在怒中将他们踹下,必在烈怒中将他们践踏;他们的血溅到我衣服上,并且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因为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在启示录十九13-15中,这个描述被用到基督身上,他在末日必要回来,推翻他一切的仇敌。这实在是所当有的,因为他是救主,同时也是审判官;是羔羊,同时也是狮子。

他实在是一位救赎主,和一位救主。就象耶和华有公义和怜悯;就象他的日子是烈怒的日子,也是救赎的日子;就象以色列必执掌王权统治仇敌,必如祭司事奉神;所以,弥赛亚既是神受膏的君王,同时也是耶和华受苦的仆人。特别在以赛亚书中,他以后者的型式彰显自己。先知首先想到以色列百姓,正活在被掳的景况中,正藉着受苦的方式,要实现对抗外邦人的呼召。但当这预言在以赛亚心中发展的时候,这受苦的人愈来愈有一个特定人的性格:他是一位祭司,藉着受苦担当他百姓的罪;他是一位先知,将此救恩传到地的四极;他是一位君王,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赛52:13-53:12)。

耶和华在受膏君王身上彰显他的荣耀、权能、威严并他至高之名(弥5:3);在耶和华受苦的仆人身上他彰显他的恩典并他丰富的怜悯(赛53:11)。以色列的预言结束在这两个人物上面,而这个预言乃是以历史为根据。以色列民族是神的儿子(何11:1)、祭司的国度(出19:6)、以耶和华的威荣为衣(结16:14);但同时也是神的仆人(赛41:8-9),分担仇敌羞辱耶和华的羞辱(诗89:51、52),并为他的缘故终日被杀,被看如将宰的羊(诗44:22)。以色列的荣耀和患难,一般是指以色列民,特别是指大卫、约伯,和其余的仆人,都具有预言的性质。两者都指向基督。全部旧约的律法和制度、典章和服事、事实和应许,都预表那要临到基督的苦难和后来的荣耀(彼前1:11)。正如新约时代的教会,因着向罪死了向神活着而与基督成为一体(罗6:11);正因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它就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1:24);并且因为基督的形壮是荣上加荣(林后3:18),因此旧约的教会在她一切的苦难和荣耀之中,乃是那位祭司君王降卑和高升的准备和预表,他的时候来到就要在地上建立神的国。

无疑的,新约就是在这种亮光下看自己,在这种方式下了解它跟旧约的关系。耶稣说圣经为他作见证(约5:39;路24:27)。并且这个想法是整本新约的基础,也常常明明的说出来。耶稣最初的门徒承认他是基督。因为他们发现他是摩西和众先知所说的那一位(约1:45)。保罗见证说基督死了、埋葬了,并照圣经所说复活了(林前15:3、4)。彼得写到在众先知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将来得荣耀(彼前1:11)。并且新约的全部经卷都直接或间接地用暗示指出,整个旧约在基督里得着应验。律法书与其道德的、礼仪的,和民俗上的规定,与其圣殿和祭坛,与其祭司制度和献祭,先知书与其大卫家受膏君王和耶和华受苦仆人的应许--这一切都指着基督为其应验。神的整个国度,预表在以色列的百姓和历史中,之前以国家的形式;描绘在律法书中,以旧约的语言宣布在先知书中,在基督里面临近,并在他和他的教会里从天上降临在地上。

新旧约之间这种密切的关系,对基督徒信仰的正当性和真实性,具有莫大的重要性,因为承认耶稣是基督,是应许给以色列人的弥赛亚,形成基督教的核心,并使基督教与其余的宗教有所区别。所以就受到犹太教徒、回教徒,并其余的异教徒猛烈攻击,并在我们这时代受到许多挂名基督徒的攻击。这些人极力辩称耶稣从未把自己想成弥赛亚,也没有把自己表现成弥赛亚,他把他内在的宗教意识和他崇高的道德呼召用当时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形式对今天的我们没有什么重要性可言。但新约有太多太强的见证,以致于不可能坚持这种态度过久,所以最近其他的人变本加利,他们不能否认耶稣把自己当作弥赛亚,拥有各种超自然的特性和能力,但他们并没有向这个事实低头,以耶稣怎么说他自己来接受他,相反地,他们说耶稣是一个患了幻想症、过度狂热,以及各样异常行为的人。事实上,攻击过份到一个地步,甚至有人把灵魂身体各样的毛病统统归诸耶稣,并且如此解释他论到自己那可称颂的感孕.这个有关耶稣位格的争论,再次在末时承担一个严肃的角色,使得"论到基督你的意见如何"这个问题,在过去历史的时期中占据人心,使人分争,现在也是如此。正如犹太人对耶稣持不同的意见,有人说他是施洗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先知里的一位(太16:13、14),又正如有人说他癫狂了,是被魔鬼附着(可3:21、22),这个问题就这样过了几个世纪,所以还会继续下去。如果我们离开这些声称基督是幻想者和宗教狂热者的人,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虽然承认他是一位先知,但却不承认他是神所立的基督。

 但基督却全然要这个称呼,不以其他的称呼为满足。他是人,新约各页上面都如此描写。他虽然是永远的道,却成了肉身(约1:14;腓 2;7)。他有我们的血肉之体,并且凡事与他的弟兄相同(来2:14、17)。按肉体说,他是从列祖出来的(罗9:5),他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加3:16),他是从犹大出来的(来7:14;启5:5),他是从大卫后裔生的(罗1:3),并且他为女子所生(加4:4)。他全然是个真正的人;有身体(太26:26)、魂(太26:38。译者注:"魂"在中文圣经里译为"心")、灵(路23:46),有人的心(路2:52)、人的意志(路22:42)、人的喜乐和悲伤、愤怒和怜悯(路10:21;可3:5;太9:36;约11:35),以及人饮食、休息和消遣的需要(约4:6-7及他处经文)。在新约中,耶稣到各处总是显现自己是一个人,没有什么出类拔萃之处,事实上,他也与我们一样,凡事受过试探,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5)。他在肉体的时候,大声哀哭流泪祷告,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5:7-8)。

因此,他同时代的人没有一刻怀疑他真实的人性。通常,福音书中用普通而简单的名字,即耶稣的名来称呼他,不错,这个名字在天使传信之时就给了他,意思是他是他百姓的救主(太1:21),但这名字本身长久以来就为以色列人所熟知,也是许多人的名字。耶稣这名是希伯来文约书亚的希腊文形式,是从一个意义为搭救或拯救的动词而来。摩西的继承人原来叫何西亚,但后来摩西称他为约书亚(民13:16),在使徒行传七45和希伯来书四8,都用耶稣的名字来称呼(译者注:中文圣经都用约书亚),并且我们在新约读到叫这个名字的其他人(路3:29--译者注即约细,西4:11--译者注即耶数),所以单单这个名字不可能使犹太人认为马利亚的儿子就是基督 。

所以通常他们说到他是名叫耶稣的人(约9:11)、木匠约瑟的儿子、他的兄弟姊妹我们认识(太13:55;约6:42)、拿撒勒人约瑟的儿子(约1:45),拿撒勒人耶稣(太2:23;可10:47;约18:5、7;19:19;徒22:8),加利利人耶稣(太26:69),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太21:11)。并且耶稣通常被人叫做拉比或拉波尼(约1:38;20:16),意思是夫子、主,或我的主,这个称谓在当时是用来称呼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太23:8),他不仅占用这个头衔,还不准别人使用(太20:8-10)。当然这些称谓和头衔还没有暗示当时的人承认他是基督,就是连他们用通用的话主称他(可7:28),用大卫的子孙一词称他(可10:47)。或当他们称他是先知(可6:15;8:28)的时候,都不一定表示他们承认他是基督。

耶稣不只是真人也是真神

虽然他是真正的人,但他从开头就自觉他不只是人,也被他的门徒逐渐看出来,为他们所承认。这不仅仅在约翰福音和使徒的书信中这样记载,在马太、马可、路加的福音书中也可以清楚地读到。近代有人试图在历史的耶稣和教会的基督之间找出差别来,

实在是不合逻辑的尝试。他们主张耶稣不过是一位虔诚的以色列人,一位宗教天才,一位出色的青年导师,一位先知,像以色列从前出现过的许多先知一样,耶稣所希望做到的也不过如此,后来教会对历史上的耶稣所作进一步的承认---他超自然的感孕,他的弥赛亚职份,他赎罪的死,他的复活,他的升天等等--都被当作是想象的产物,由门徒添加在老师原来的图画上面。

但对这整个观点有许多非常严肃的反对意见,使得这观点不能满足任何人。毕竟,如果上面提到的众多事实都不是真的,而是凭空想象加入耶稣的传奇故事之中,那么对于门徒为何如此刻意渲染,以及他们从那里得到材料,勾画这些阴险的无稽之谈,一定要给予某种的解释。耶稣的不寻常个性,本身所造成的印象,并不会导致这种狂想。这种印象,就算是对一位极为崇高的人所有的,也不可能会是教会认信基督的一个要素。而这些要素一定要在当时的犹太教宗派中,或在希腊人、波斯人、印度人、埃及人,或巴比伦人的宗教中去寻找(有人是这样去找),如此一来,基督教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就失去了,变成是从异教徒和犹太教异端辛苦集合而成的宗教。

但除此之外,三本福音书的作者,都是深信耶稣就是基督。写这三本福音书的时候,教会已经存在有一段时期,使徒的教训早已传遍了当时的世界,并且保罗早已写了许多书信。虽然如此,这些福音书普遍被人接受和承认。在教会初期,使徒和他们的同工对基督位格的看法,没有一件冲突的事发生过,他们都信耶稣是基督,神已立犹太人钉十字架的这位耶稣为主为基督了,因他的名赐下悔改和罪的赦免(徒2:22-38)。

这信仰从起初就是基督教会的根基。保罗在达哥林多人前书第十五章辩称,圣经的基督,那位死、埋葬、复活的基督,正是使徒所传的内容,和基督徒信仰的对象;如果没有这两大事实,所传的和所信的都是枉然,那在基督里睡了之人的救恩也落空了。我们只能在下面的两个立场中作选择:使徒是为神妄作见证,不然他们就是在为从起初就有的作见证,传扬他们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生命之道。也要作选择:耶稣是假先知,或者他是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洗去我们的罪恶,又使我们成为君王,作他父神的祭司(启1:5-6)。历史的耶稣和教会基督并没有冲突。在圣灵引领下所赐的先知见证,乃是基督自己见证的展开和解释。教会的结构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20),除了他们所立的,此外无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3:10)。

耶稣自己的见证

虽然对基督论自己与使徒论到他们的老师和主,这个工作很值得去做,可是现在不是作全盘说明的时机。即便我们不作全盘性说明,也应该用一点时间提到一些特殊的事情。

正如施洗约翰所做的,耶稣来要传扬神的国近了,只有相信和悔改才能进天国(可1:15)。但耶稣将自己跟那个国摆在一个很不相同的关系上,不象约翰或其他先知里的一位。他们都预言到那个国(太11:11-13),但耶稣却是那国的主人。他从父预受了那国,父在永远的旨意中将国赐给他(路22:29)。正因是他的国,他高高在上的统管,就事事有利于他的门徒。是圣父为他的儿子预备一个娶亲的宴席(太22:2),新郎是圣子(可2:19;约3:29)将来要与属他的人联合,庆祝自己的婚姻(太25:1)。父是葡萄园的主人,子是继承产业的人(太21:33、38)。故耶稣称神的国也是他的国,他提到他的教会,根基立在承认他的磐石上(太16:18)。他比约拿,比所罗门都大(太12:39、42)。为着他,一切事物、父亲、母亲、兄弟、姊妹、房屋、田地、自己的生命都要撇下,都要弃绝。凡爱父母胜过爱他的,不配作他的门徒。凡在人面前不认他的,他在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

耶稣认为自己在天国有这般高位,所有他的话语和工作都验证这事。他的话语和工作完全符合父的旨意。耶稣绝对无罪,他知道他从没有一次违背神的旨意,也从未认过一个错或一个罪。不错,他使自己受约翰的洗 ,但绝不象别人是为着罪得赦免(太3:6),约翰因他的洗礼乃是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故想拦住耶稣,不给他施洗。耶稣承认约翰的反对有理,但他说受洗不是要为自己得到罪的赦免,而是要尽诸般的义,以此说服约翰的反对(太3:14、15)。再者,他婉拒有钱的少年人称他为良善的夫子(可10:18),但他并没有否认道德的完全。这位有钱的少年人来见耶稣,用各样的称呼和尊敬的记号,好象当日去见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一样(太23:7)。他想谄媚耶稣,称他作良善的夫子来讨好他。耶稣不受这种奉承,他不想象文士一样受人问安和尊敬。只有神一位是良善的,就绝对的意思来说,他是一切福气恩泽的源头。因此这里耶稣绝非否认他道德的完全,而是义正词严针对有钱的少年人不经大脑的奉承而发。在客西马尼亚园也是一样,他的人性见到在他面前的苦难愈来愈大,就求父将这杯撤去,但在同一时候,他表现出他的完全服从和顺服,又说:父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即使是在客西马尼园或各各他,他的嘴唇都未曾认过一次罪,相反地,他一切所是、所说,和所做的,与神圣洁的旨意完全相合。他的话语行为所显露一切论到神和神国度的事情,都是父赐给他的(太11:27)。

他教训人不象文士学匠式的吹毛求疵,乃象有权柄的人,象一个从神领受先知全部权柄的人(太7:29);他的作为也表现出同样的权柄。他靠着神的灵赶鬼(太12:28),靠着神的能力赶鬼(路11:20),他有赦罪的权柄(太9:6),也有权柄舍了自己的性命,再取回来(约10:18)。所有这一切的权柄,他都是从父神领受的。耶稣一切的言语和工作,都从他父的命令而来(约5:19、20、30;8:26、28、38;12:50;17:8)。他的食物就是遵行神的旨意(约4:34),以致在最后他能说,他已荣耀父,彰显他的名,作成他的工了(约17:4、6)。耶稣在他的位格、他的话语和他的工作中,把自己和天国所摆进的这个关系,在他弥赛亚的性格中都表现出来了。现在问题是;耶稣是否把自己当作所应许的弥赛亚?如果是,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对这问题早已有很多的调查与研究。

就第一个问题,任何人不带偏见的心去读福音书,不单是约翰的、马太、马可、路加的也是,心中都不会起疑惑。简单提几件:在拿撒勒的会堂里,基督说以赛亚的预言那日应验了(路4:17以下);对施洗约翰问他是否是弥赛亚的问题,他指着自己所做的给予肯定的答复(太11:4以下);彼得的承认: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他没有反对,看成是他父的一个启示(太16:16、17);西庇太儿子的母亲所作的祈求,乃出自相信耶稣是弥赛亚,耶稣接受这信念而且加以解释(太22:20);他对诗篇第一一○篇的解释(太22:42),他进入耶路撒冷(太21:2以下),他出现在圣殿(太21:12以下),他设立圣餐(太26:26以下)--这一切都立于他是弥赛亚,是大卫的后裔,也是大卫的主的假定上,如此他才能以新约代替旧约;最绝对性的断语是:他因承认是基督,是神的儿子,才被定罪处死,而不是为别的因由(可14:62)。十字架上挂的牌子写着,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正是对此印上有效的印记。

另一个问题是耶稣如何有这种自觉,以什么方式形成。目前广被接受的一般观念是耶稣最初并不知道他是弥赛亚,这个想法是后来在他受洗之后出现的,或是再晚到彼得的认信以后才出现。这种推测是说他在压力之下才接受弥赛亚的想法,或者当作是他的宗教和道德事业一种较不妥当却是不可避免的形式。然而,这一切的臆测都属子虚乌有,与圣经的见证和耶稣人格的本质恰好相反。基督有人的意识的发展,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读到许多的话说。

然而,早在孩童的时候,在殿中他就知道他应当以他父的事为念(路2:49),并且在他使自己受约翰的洗之前,他就知道他不需要赦罪的洗礼,他受洗是为了使一切事情都顺从神的旨意,因此,耶稣受洗不是跟一个邪恶的过去断绝关系,因为他并没有罪;相反的,耶稣受洗,在他这方面是对父交付他做的工完全的降服和摆上,在神那方面是他完全的装备好了,适合那个工作。约翰立即认出他是弥赛亚,那天之后,他所拣选的门徒也承认他是弥赛亚(约1:29-52)。

人子耶稣

但这个承认,也可以说只是初步的,并不是应当有的和应当这样的,充满了对弥赛亚的性质各种的错误观念。仅管门徒认为耶稣会是一位当时一般犹太人想象的弥赛亚:一位在战场上与外邦各国交战,使以色列人在荣耀中立在诸国之上的君王。但当耶稣公开出现之后,对这种期望没作反应时,甚至施洗约翰也怀疑他(太11:2以下)。使耶稣必须不断地纠正门徒,在这点上好好教导他们。犹太人的弥赛亚期望深深扎根在门徒心中,甚至到了耶稣复活之后,他们还问他是不是要在这时复兴以色列国(徒1:6)。

这些被普遍保有的错误观念,在门徒的圈子中也存在,所以耶稣在传道中,必须遵循一种特殊的教学法上的解释。大家都知道耶稣在他事工的初期很多的教训里面从未说他是基督。他传道的内容是天国,他不厌其详地解释天国的性质、起源、过程,和实现,特别藉着比喻来说明。他的工作是怜悯人的工作:医治百姓各样的疾病。这些工作是他的见证,他的门徒和施洗约翰必须根据这些工作决定他是谁,弥赛亚的角色是什么。用更强的方式来说:似乎他的弥赛亚职份是一个秘密,不能被公开,他的工作不只一次使人认为他是基督。但他却严严地嘱咐他们,不可告诉人(太8:4;9:30;12:16;可1:33-34;3:12;5:43;7:36;8:26;路5:13)。事实上,即使到后来,门徒对他已有更多的认识,在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路上,彼得承认他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甚至在那时,他还严严地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太16:20;可8:30)。耶稣是基督,但他跟当时犹大人所以为的基督意义完全不同。他不想做弥赛亚,他不许自己照他们的期望成为弥赛亚,当这点受到威胁时,他迅速离开,免得被人强迫、拥戴他作王(约6:14、15)。他是弥赛亚,他希望作弥赛亚,但不是与百姓的意念和喜好相合的弥赛亚;他希望作与父的心意和计划相符,跟旧约预言相合的弥赛亚。

这是他之所以选择人子这特殊的名字来称呼自己的原因。福音书中人子两字不断从他口里出来,这个名字无疑是从但以理书七13衍生出来的,那里把世上的国用野兽来表现,而神的统治是以人子形式来到。这段经文,在某些犹太人的圈子中,也按弥赛亚的意思来解释,因此这个名字,至少对某些人而言,是弥赛亚的一个称呼(约12:34)。同时,这个名字似乎不是普通的名字,似乎不曾有一固定的意义。这个名字,不象大卫的后裔,以色列人的王一样,跟肉身的期望没有关连。因此,这个名字特别适合耶稣,因为它一方面表达了他是预言应许的弥赛亚,另一方面表达了他不是根据犹太百姓流行看法的这种弥赛亚。

这可从耶稣对这名字的用法证实,他用这称呼他称自己的地方有两个序列,一个是他说到他的贫穷、受苦、降卑的那些经文,另一个是他说到他的能力、威严、崇高的那些经文。例如,在头一种中他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在另一种中,他在公会前宣告说他实在是弥赛亚,他还说: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26:64)。当我们比较马太八20;十一19;十二40;十七12;十八11;廿18和其他类似的经文,与马太九6;十23;十二8;十三41;十六27;十七9;十九28;廿四27;廿五13和类似的经文时,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想法。耶稣用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特性:在他完全的弥赛亚特质中、在他的降卑中、在他的升高中、在他的恩典和在他作救主和作审判者的权能中。

那个名字包括了旧约关于弥赛亚的预言,正如我们在前面指出,这个期望循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大卫家受膏的王,另一个是耶和华受苦的仆人。这两条路线,在旧约中多半彼此平行地发展,但在但以理书中相遇。神的国,以真实完全的意思,必要统管,这统管必是人的统管,就是人子的统管。故耶稣现在也说,他确实是王,是以色列的王,是神应许的王和神受膏的王。仅管如此,但在某种意义上,他跟犹太人心目中的那位不同。他是王,骑着驴,就是驴驹子,公义和平的王,是王也是祭司,是王也是救主。能力和慈爱、公义和恩慈、升高和降卑、神和人,都在他里面联合。

他是整个旧约律法和先知的完全应验,是所有苦难和所有荣耀的完全应验,这苦难和荣耀在以色列人是初步的,预先表明那后来的,他与以色列中众祭司君王相对应,与以色列百姓本身相对应,以色列人应该为祭司的国度,为君尊的祭司。他是君王祭司,祭司君王,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因此,他来要传扬并建立的国度,是内在的,同时也是外在的,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属灵的也是物质的,现在的也是将来的,特定的也是普世的,从上头来的也是从下面来的,从天上降下却又存在地上的。耶稣必要再来;他曾来过要保存世界,拯救世界,他必再来审判世界。

神子耶稣

对耶稣的图画,还有一点特色须加上去,正如福音书显示给我们看的,那就是:在一种很特殊的意义中,他意识到自己是神的儿子。

在旧约,神的儿子这个名字,也被用来指天使(伯38:7)、以色列民(出4:22;申14:1;赛63:8;何11:1)、以色列民的审判官(诗82:6),以及君王(撒下11:14;诗2:7;89:27、28)。在新约,亚当被称为神的儿子(路3:38),神的儿女用它来称呼(林后6:18),那里这名字特别给了基督。从不同的方面,他被不同的人用这个名字称呼:施洗约翰和拿但业(约1:34、49)、撒但和被鬼附的(太4:3;8:29;可3:11)、大祭司、犹太人的群众和百夫长(太26:63;27:40、54)、门徒(太14:33;16:16)和传福音的人(可1:1;约20:31)。不错,耶稣通常不用这个名字称呼自己,但他并不推辞,还是接受别人对他圣子身分的认信,并且在一些场合,他明明地说,他是神的儿子(太16:16、17;26、63、64;27:40、43)。

当然,毫无疑问的,以这样方式称呼他的人,并不全部以相同深远的意思用这名字。这个名字在百夫长口中(太27:54)、在大祭司口中(太26:63),和在彼得(太16:16)口中,意义并不相同。百夫长是一个外邦人,他不是称耶稣是神的儿子,而是神的一个儿子。大祭司在这方面特别想到弥赛亚的证明,因他质问耶稣,他是否是基督、神的儿子。但当跟随耶稣很久的彼得,强调地承认他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有永生之道时,无疑的,他的话比别人的话更具深远的意义,这种意义门徒在他复活之后,才慢慢更完全更丰富地知道。

当然以旧约神权制度的意思来说,耶稣也能用神的儿子这个名字。他是神所膏的王,所以可以被称为神的儿子。他是至高者的儿子,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路1:32)。他是马利亚所生的圣者(路1:35),他是神的圣者,如被鬼附之人这样称他(可1:24)。他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大祭司用这个称呼,更具体地划定弥赛亚的界限(可14:61)。但这种神权制度的儿子关系,在耶稣有一种更深远的意义,是那些人所未察觉到的,对他而言,这种儿子关系是出于一种与父不同的关系而来。他之所以成为神的儿子,不是因着马利亚超自然的感孕(路1:35),也不是因为在受洗时,他领受无限量的圣灵(太3:16)。他之成为神的儿子,更不是因着他从死里复活,神使他为主为基督(徒2:36)。不错,在这些场合,他被父当作是子加以承认和致意,但他的弥赛亚价值在那时并不是最初的开始。最初的开始要回到更久以前。并且圣经教导我们说,耶稣实在不是因为他是以色列受膏的王弥赛亚而被称为神的儿子,刚好相反,神之所以使他作王,正因在完全独特的意思上,他原是神的儿子。

别处经文毫无疑问就是用这种方式来陈述这个问题。早在弥迦书五2,我们读到以色列的掌权者要来,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在希伯来书一5和五5所引诗篇和第二篇第7节,我今日生你的话,必须提到永恒才能解释:在其中基督作为儿子,作为神荣耀所发的光辉和神本体的真象,已为父所生。又使徒在罗马书一4中说,基督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神的儿子。在特别的意义中,从永远就是神的儿子(罗8:32;加4:4;腓 2:6),但在他的超自然感孕、他的受洗,和他的复活里,这个变得更加显明显。

我们也可以在马太、马可、路加等福音书中找到同样的教训。耶稣知道他与父所站的关系,本质上是和其他人与父的关系不同。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应以他父的事为念(路2:49)。神在耶稣受洗,后来又在他山上变象之时,藉着天上来的声音,公开宣布说;这是他所爱的独生子,是他所喜悦的(太3:17;17:5)。

他说到自己是儿子,比众天使更高贵(太24:36;可13:32)。从神那里差遣来的人不过是仆人,但他却是独生子、父所爱的、又是承受产业的(可12:6、7)。他掌管的国是父赐给他的(路22:29)。他将他父的应许赐给门徒(路24:49)。并且有一天他要在他父的荣耀里降临(可8:38)。他从未说过我们的父,总是说他的父,因此就把祷词"我们的父",放在门徒的口中(太6:9)。总之,他是子(可13:32),他所有的门徒都是他们天父的儿女(太5:45)。一切所有的都是父交付他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太11:27)。并且他在复活以后,赐给门徒大使命,去教导万民,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他所吩咐他们的,都教训万民遵守(太28:19)。

在约翰福音中说话的人,不单是传福音的,也是使徒,对这点并没有加添什么新的,不过更深更广地将它写出来而已。在这本福音书中,神的儿子这个名字,有时仍会有神权政治上的意思(约1:34、50;11:27;20:31),但通常它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不仅是别人常用神的儿子称呼耶稣(约1:34、50;6:69),就是他也这样称呼自己(约5:35;9:35;10:36;11:4),并且在更多的例子中,他称自己是子,并没有加上任何的修饰语。就这样他认为自己有权柄行奇事(约9:35;11:4)、使死人复活--灵性和身体复活,又叫他们活着(约5:20以下),并且犹太人也知道,他使自己与神平等(约5:18;10:33以下)。因此他用非常亲密的方式说到父,说到自己是子,只有如果神在一种特别的意义上是他的父,只有如果他是他自己的父,这些话才适当(约5:18)。他认为属于父的一切,也属于他自己。父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约17:2),所以一切人的命运要看他们跟他的关系如何而定(约3:17;6:40)。象父一样,他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约5:21)、对万民行审判(约5:27),做父所做的一切(约5:19)、又从父领受权柄,在自己有生命(约5:26)。他与父原为一(约10:30),他在父里面,父在他里面(约10:38),看见父就是看见了他(约14:9)。不错,父比他大(约14:28),因为耶稣一再地说,父差遣了他(约5:24、30、37)。但这并不能剥夺他从道成肉身之前就与父同有的荣耀,和他不久就要回到那荣耀的事实(约17:5)。他子的身分不是基于他的使命,而是他的使命基于他子的身分(约3:16、17、35;5:20;17:24)。所以他是子、独生子(约1:18;3:16;约壹4;9)、父的独生子(约1:14)、起初就与神同在的道、道就是神(约1:1)、世人的救主(约4:42)、多马称呼和承认为他的主他的神的那位(约20:28)。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8)第十五章 恩约的中保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7)第十四章 恩典之约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2)第九章 神的属性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3)第十章 三位一体的神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2)第十九章 圣灵的恩赐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6)第二十三章 基督的教会 《系统神学》汤姆.华森 (23) 基督是恩约的中保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6)第三章 一般启示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4)第十一章 创造与护理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6)第十三章 罪恶与死亡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4)第二十一章 称义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5)第二十二章 成圣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7)第二十四章 永生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5)第二章 有关神的知识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7)第四章 一般启示的价值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8)第五章 特殊启示的方式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9)第六章 特殊启示的内容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5)第十二章 人的起源、本质与目的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9)第十六章 基督的神人二性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0)第十七章 基督降卑的工作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1)第十八章 基督升高的工作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23)第二十章 基督徒的呼召 《基督教神学概论》伯克富 (18) 《基督教神学》巴文克(11)第八章 圣经与公认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