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吴红:名老中医经验集-蔡友敬(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20:17

名老中医经验集-蔡友敬(3)

时间:2010-07-30 17:58点击: * 次   《内经》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他进一步认为:凡病之发生和转归无不与脾胃有关,诊病者必先察脾胃的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气之盛衰。因此,在临床上对外感或内伤必须处处顾及脾胃之气。   1.预防和治疗外感时,蔡氏遵照《金匮要略》中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在预防和治疗外感病中善用玉屏风散。他认为此方确有益气、祛风、 固表之效。方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和营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黄芪确实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它与防风一收一散,共同协调,对体虚易 受外邪者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即使在治疗外感病的过程中,亦时时顾护脾胃之气,尽量少用大寒大温之药,以免耗气伤津,伤及脾胃。对于外感恢复期,更强调益 气健脾为法,临床常用六君子汤加味以善其后。   2.治疗内伤杂病时,蔡氏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如果脾胃发生疾病必然影响心脏。如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心火独盛, 营血大亏,则发生心病;脾胃气弱,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则可致肝病;脾胃气虚,土不生金,肺无所养,则可致肺病;脾胃虚弱,第三卷434土不制水, 则水邪泛滥,而致肾病。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的道理。所以历代医家对不少疾病,多以脾胃立法。如“补土生 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治痿独取阳明”,“补肾不如补脾”,“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等等,可见脾胃之气在内伤杂病中的实际意义。当然,内伤杂 病中,其他内脏的疾病亦能影响和耗伤脾胃之气。因此,他在内伤杂病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则,时时顾护脾胃之气,并在临床中 加以应用。如肺病日久,可用健脾养肺法,使水谷之精微得以上输于肺,肺气充沛,足以控制病情发展以至痊愈;肾病可以用健脾制水法,使肾脏之元阳得谷气以充 实,达到阳生阴长,气能化水,正气胜而邪自却;心病可以用补土生血法,增强供血来源,使血液充足,循环通畅而心神得以安宁;肝病可用疏肝健脾法,肝喜条 达,又主藏血,有赖于脾胃健旺,资助气血的滋养,使肝体得以柔和而气火自平。因此可知从重视脾胃出发,确实得到满意的效果。故在临床中,六君子汤、参苓白 术散、实脾饮、归脾汤、逍遥散等方剂,都是蔡氏所常用,其理即在于此。   (二)注意调理脾胃阴阳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纳谷;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皆贵健运和畅,脾运宜健宜升,胃纳宜降宜和。因此临床必须维持升降纳化、健燥平衡。他常说调理脾胃,贵在升降润燥之调和,无使其偏。   1.升清阳与降浊阴:人体气机升降是维护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把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心肺,流布周身,灌 溉四旁。胃主降,能受纳水谷并使糟粕痰浊从下而出。一升一降,使人体气机生生不息。而升脾与降胃,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在病机上又相互影 响。如脾气下陷,可致清阳不升,而出现眩晕久泻、虚胀,或带下崩漏,虚损劳热等症,临床首推补中益气汤,蔡氏用之,每用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甘 草等甘温药,配合升麻、柴胡、葛根、荷叶等升提药,以益气升阳。其他一切气虚便秘,气短胸闷者,亦皆同用此法治疗而获效。如果胃虚气逆之证,临床首推旋复 代赭石汤、丁香柿蒂散等补胃降逆之方。我们整理《旋复代赭石汤的临床运用》一文,就阐述其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而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反胃呕吐等症,疗效 甚佳。   同时,还要特别指出,蔡氏经过几十年摸索实践,对于脾胃升降失调,中焦寒热交阻引起心下痞、呕逆、结胸等症,辛开苦降法以调之。他常说,辛开苦降即以脾胃升降之理论为其基础而设的。我们整理《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一文,作为其经验的总结。   2.扶脾阳与养胃阴:蔡氏认为脾乃多气少血之脏,恶湿喜燥,气多于血,则脾之升降正常。   若劳倦伤脾,阳气受损,则脾之升降与运化失职,久而变为虚寒。此时,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困脾,必须用温燥之品,临床上用温运法为多。证见 少气懒言、食不知味者,以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调之。若食呆腹胀,口淡欲呕,大便不实者,香砂六君子主之。甚则中焦虚寒,泻下或呕,腹痛绕脐者,理中汤投 之。中阳式微,阴寒内盛,脘腹剧痛,畏冷喜按者,大建中汤用之。   但蔡氏常指出:燥能耗阴,易于伤胃,所以一方面尽量不用或少用大温大燥之药,如桂、附等,另一方面主张燥湿之中,寓以濡润之品,以适应脾胃之 性。在临床上,对于前者蔡氏喜用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认为能益气健脾,又能温运脾阳,使湿化气行,不至耗伤胃阴。后者如必用桂附等温燥之药,必佐以白 芍以尽燥中兼濡,养阴保胃之功。总之,蔡氏调补脾阳多以平补、运第三卷435补取胜,而不用峻补图近功,并反对一味壅补。   胃为多血多气之腑,恶燥喜柔润,故用润降为顺。若温燥过度,或火热炽盛,则使胃阴耗损,或为胃阴不足之证。临证上蔡氏善用叶氏养胃方,润而不腻 适当其中。同时又认为脾为胃行其津液,胃阴之源乃脾阳之转输而成。因此,在用养阴滋润药中常常加入健脾和中之药,以求阴阳协调平衡。   总之,叶天士所云:“脾为阳土,胃为阴土,脾恶湿,宜升宜燥,胃恶燥,宜降宜润。”蔡氏甚为赏识。他认为脾胃中升与降,润与燥,在生理上是相互 作用,以维护后天生命之功能。在病机上,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因此,强调临证须察在脾在胃,权衡轻重,何主何从,正确处方用药,以复脾胃升降润燥之机。   三、强调命门原气维持生命动力蔡氏晚年,声誉遍及泉州各县、市及海外、港、台、菲律宾,来诊者大都是疑难杂证。因此他在注重脾胃学说的基础上, 着重肾和命门的研究。他认识到肾与命门的关系,进一步探清命门原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他大量搜集历代有关肾和命门的文献及有关现代学者的著作,探讨了命 门学说,曾于1981年概要地写出一篇《命门学说的探讨》,后来经过理论上不断探讨及临床上不断实践,使他的思路更为完整了。他拟编写一本《命门学说的理 论与临床运用》以阐明命门学说的涵义、理论体系及临床运用。现将蔡氏对命门学说的学术思想概述如下:(一)对命门位置的看法命门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历代医 家争论甚多。蔡氏认为张志聪《侣山堂类辨》根据《内经》以论督脉,指出:“督脉之从上而下者,起于太阳之命门,上额交巅,络脑出项,循脊抵腰,下膂入肾, 是起于阳者,出于上之命门,而入于下之命门也。太阳与督脉乃阴中之生阳,本于先天之水火,为性命始生之门,故上下出入之处,皆名命门。”提出了上命门与下 命门之说。上命门即《灵枢·根结篇》所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的位置。张志聪解释说:“太阳为水火生命之源,目窍乃经气所出之门 也。”其实以经络循行部位来看,督脉之别络与太阳起於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说明目不仅是经行出入之门户,而且是命门 与督脉及脑的生理功能上的联系,因此,称为“上命门”。   至于“下命门”呢?《素问·刺禁论》有“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之说,一般注家均释“小心”为命门。张景岳《类经》云:“人之脊骨共有二十一节, 自上而下,当十四节之间,自下而上是为第七节,其两旁者皆命门穴。其中则命门外俞也。……故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正因为下命门属于两肾之间,中医认为 肾与命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张景岳又说:“肾两者坎外之偶,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一以统两,两以合一。”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赵养葵 《医贯》更说:“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是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安其宅也。”这样,我们可以认识从上命门 之目、脑,下命门之两肾之间联系在一起,即是整个命门的位置,类似于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命门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因此把上下命门联系在一 起,即是整个命门系统的位置。   第三卷436(二)对肾间动气———原气的认识蔡氏认为肾间动气———原气,是命门学说的核心部分。自《难经》首创以来,后世医家有所补充、发 展,丰富其内容,使其成为完整的理论,兹探讨如下:1.生命的原动力:《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本也,故名曰原。” 指出肾间动气是生命的原动力,此动气又名原气,是先天本源之气。它是人类从胚胎形成人体时即已产生,而随着机体的发展,生命的活动就更显出它的重要性。因 此,《难经·八难》说:“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2.原气的特性:孙一奎说:“原气者,即太阳之本体也,名 动气。气者,盖动则生,亦阳之动也,此太极之用所以行也。两肾静物也,静则化,亦阴之精也,此太极之体所以立也。动静之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 其斯命门之谓欤?”(《医旨绪余》)指出原气有两个特性,一是能动性,一是物质性。前者是说原气处于永恒的自发地运动状态之中,其运动的内部机制在聚散离 合,屈伸往来的运动中化生各种生理现象,即所谓“动则生”,故原气其有能动性。后者是说,原气具有顽强的物质性,它表示独立于人的意识活动之外客观存在, 而寄于两肾之间。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它的物质性;其二是客观存在性。原气的能动性与物质性相结合,即“体用结合,动静无间,阳变阴合”。气聚成物,物 散转气,聚散不止,导致机体生生不息。所以原气是人体生命的活动,水木金火土也即五脏,五脏之气也即是原气所产生的。
  • 共16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下一